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2010年5月

第27卷第3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 tio na lities Un i versity (Social Sc i ences)Vol 127,No 12M ay .2010

=收稿日期>2009-12-23

=作者简介>11卢云昆(1955-),男,5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6主编,编审。

21朱松峰(1976-),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哲学博士。

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卢云昆1

,朱松峰

2

(11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430060)

摘 要:胡塞尔在以下的三个方面对早期海德格尔的思想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为早期海德格尔显示了一种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的可能性;其次,为早期海德格尔前理论地探讨/存在0问题指出了方向;另外,为早期海德格尔显明了一种/流动的存在0和言说它的方式。然而,1927年5存在与时间6的问世,却从根本上表征着海德格尔的思想与胡塞尔的思想已经开始分道扬镳。对于这一颇具震撼力的/哲学事件0,西方学界当时的大多数看法是海德格尔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哲学革命0,在我国的/海学研究0领域,很多学者也大致持有同样的观点,故而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影响变得晦暗不明了。应该重提和重视胡塞尔对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的重要影响,以期明晓一种学术思想的/知识谱系0是如何相互关联而又各自保留其/自足性0的。

关键词:前理论的;存在;流动;表述;形式指引/形式显示=中图分类号>B16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10)03-0093-05

海德格尔于1909年就开始研读胡塞尔的5逻

辑研究6,并期望能借此推进对存在问题的研究与解决。因此,其博士论文和教职论文中也都明显带有现象学的痕迹。在1915年写的一份个人简历中,海德格尔回忆说:/胡塞尔的5逻辑研究6对我的

学术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0[1]

1916年,胡塞尔来到弗莱堡大学,两人开始了真正的思想交流。在1923年夏季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坦承了这种交流对其思想发展的影响:在我的研究道路上,/胡塞尔为我开了眼界0[2]

。可见,胡塞尔对1924年以前的早期海德格尔的影响是显然的、深刻的。但是,由于对早期海德格尔这段时期思想的不甚了解与重视,国内学者对此的论述与研究的成果也不算多。因此,很多事关重大的问题均被有意无意地/遮蔽0了,故而本文试图通过对某些问题的清理,尽可能地将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彰显出来。并以此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作为一种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的可能性根据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意向性作为意识活动的基本特征,意味着/意指-被意指0的结构内在地蕴含在所有的意识活动之中。在这些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我们根本就不会意识到其中有一个作为意向关系之中心点的自我,亦即/我们可以说

是生活在有关行为之中0[3]

。而只有在对这些活动和行为的过后反思中,我们才会关注到一个作为主体的纯粹自我、一个作为我之对象的客体,以及两者之间的对立。

进而,胡塞尔自然态度的世界理论又重申,每个人首先都朴素地生活在世界之中,从事着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是一个进行着理论观察的人;而世界也并非是一个/纯事物0的客体对象,且是一个我们生活于其中的、充满了意义的世界。/意识不只是一般体验,而不如说是有意义的-体验.。0[4]

并且,这意义不是我们后来赋予纯事物的,而是它们本来就有的,所以我们一上手就把它们经验为有意义的存在者。换言之,这是一个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它/先于一切理论0(vor a ller /Theo 2

rie 0),并/对理论保持严格的距离0[4]

。由此,一切命题和判断无非都是以理论反思的方式,对自然态度及其世界进行扭变的结果。而且,胡塞尔也认识到,这种理论反思的活动只不过是追求着、活动着的生活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已,情感和意志活动也有其自身的价值。

而在早期海德格尔看来,/实际生活经验0具有/自足性0、/不触目性0、/意蕴性0的特征。这些特征意味着,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与生活自身之间没有绝对的距离,内与外的区分在这里毫无意

)

93)

义。/为了实现其天生的倾向,生活合乎结构地不需要走出自身(从自身扭转而出)。0[5]所以,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并不是客观的对象,也不需要被从外面添加价值的纯粹事物,而是意蕴(Bedeut2 sa mkeit)。在实际的生活体验中,我们向来/总是实际地沉浸于意蕴性之中0[5],意蕴的东西是直接地一下子给予我们的,并没有经过客体化的反思过程。因而,我们恰恰没有一同明确地经验到体验的方式自身,而是对之表现出一种漠然。只有在理论性的反思中,一个理论自我和客体对象的存在才是可能的。而科学就是对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进行扭变的结果。海德格尔的这些思想显然受到了胡塞尔的影响。而且,早期海德格尔划分三重意义的思想,也来自胡塞尔的意向性结构理论。其中,/关联意义0(Bez ugssi n n)相当于胡塞尔的/意向性关系0,/实行意义0(Vollz ugssi n n)相当于胡塞尔的/意向活动0,而/内容意义0(G eha ltssinn)则相当于胡塞尔的/意向对象0。在5评卡尔#雅斯贝尔斯<世界观的心理学>6一文中,海德格尔自己就提到,/任何现象的完满意义都包含如下的意向特征:意向关联、意向内容、意向实行0。[6]海德格尔所谓的/实际生活经验0就是对胡塞尔意向性理论的批判性改造。

再者,根据胡塞尔,/无论我们在经验中走得有多远,无论我们对此事物的现实知觉延续了多久,原则上仍然存在着一个确定的不确定性的视域0。[7]所以,所有的意向性活动都带有一个周围背景,即边缘域或晕圈,也就是说,只要它是边缘域,那么它就是没有也不可能被理性反思所明确关注到的领域,于是,被意向的对象只能一个接一个或一群接一群地从中显出而又退隐。这种边缘域是永远存在的,是不可能被彻底看透的,它就像一个无底的深渊,永远都有被进一步充实的可能性。并且,这些可能性不是空泛的,而是有其自身之动机的(moti v ierte),亦即它总是指示着(hinaus we is2 ende)一个共在的脉络。因而,边缘域中的意向活动自有其自身的倾向,也就是说,它总是对边缘域中的可能对象具有先行的把握。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向来就与之有一种熟悉性(Bekannthe it),这种熟悉性乃是围绕着我们的最大的边缘域)))我们的周围世界。

海德格尔则认为,/实际生活经验0具有自身的动机和倾向,具有/境域性0、/世界性0、/不触目性0、/浮雕性0(Re liefcharak ter)等特征。在1919年的战争亟须时期讲座中,他就已提出了不同于理论性的发问体验的/周围世界体验0,并指出,后者是在背景中进行的。在该讲座结束时,他将之称为/体验的境域0。在1921/22年冬季学期的讲座中,他进一步说到:/境域自身是生活的一种方式。0[8]

基于这一思考,他只能如此强调:/境域0涉及的不是理论地被观察的过程,而是使对生活世界的遭遇可能的情绪维度;理论的东西和态度则是对这境域的抽空与消解。在境域性的体验中,生活体验的脉络具有/推动着的倾向0和/有倾向的动机0[9],但这倾向和动机是隐退的,是不明确地被给予的,我们没有对它们进行关注和观察。而所谓的/周围世界0以及/公共世界0都属于这一境域。我们向来都操劳地生活在这个世界境域之中, /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世界0[5],/生活0和/世界0并不是两个独立存在的客体。而且,这充满了意蕴的世界,总是具有虽还未被明确意识到但却永远敞开着的、总在不断地变化的诸多期待视域。所以,生活在世界中的我们总是对意蕴有着先行的理解,/每一个人自身都携带着可理解性和直接可通达性的基因0[5],从而与世界处于一种/亲熟状态0之中。根据这种理解,生活不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世界中显明着自身,并且这种显明的中心总是在变化着,它的动机和倾向,及其显现方式,在三重世界中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遮掩、缠结和渗透。海德格尔对/实际生活经验0的这些特征的阐述与胡塞尔的上述思想之间显然有着诸多的一致之处。

综上所述,我们从海德格尔在/实际生活经验0的/动机和倾向0特征,/自足性0、/不触目性0、/世界性0、/意蕴性0、/境域性0、/浮雕性0等特征中,都能够清楚地看到胡塞尔思想的影子。所以说,虽然海德格尔一再地批判胡塞尔所持的理论立场,虽然胡塞尔自己只是把现实的意识行为和自然态度的世界看作是需要被还原掉的东西,虽然胡塞尔所谓的体验生活世界只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但从他讨论/前,,0问题的发生现象学当中,从他对素朴自然态度/先于一切理论0的纯粹描述和对理论保持严格距离的要求中,海德格尔仍然发现,一个前理论的体验生活世界的存在是完全可能的。胡塞尔所提供的不同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域性思维,对海德格尔的影响也是根本性的。

)

94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

二、如何前理论地探讨/存在0的问题

海德格尔是带着对存在问题的困惑踏上其哲学道路的。在1912-1915年对实在问题和范畴意义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胡塞尔就让他清楚地看到:/存在0既不是处在对象之中的东西,也不是对象的一个部分;不是质性或强度,也不是形态,不是内部的一般形式,不是一种构造标记。简而言之,/存在0并不是具体的存在者,也不是普遍的抽象概念,更不是意识的、心理的、主观的东西。不过,这似乎给海德格尔带来了某种/更加严重0的困惑,亦即我们如何才能够把握到这个不同于存在者的、什么也不是的、近乎无的/存在0呢?对此,胡塞尔的范畴直观理论为他指明了方向。

根据胡塞尔的理论,一方面,在个体感性直观中,在对判断的反思和判断的实项成分中,/存在0是无法被把握到的,它只能在范畴直观中被充实,或者说,在范畴直观中显出自身。另一方面,范畴直观必然要以个体的感性直观为基础,因为后者中已经有了前者,它们是一同在场的。也就是说,感性直观是拥有属于自己的形式的,直观的/充实随时都包含在一个具有范畴形式的感性之中0[3]。也正因为如此,范畴直观才是可能的。海德格尔由此获得的启示是:相对于意识和被意识到的普遍范畴来说,范畴直观作为一个使本质得以显现的过程,是更为根本的东西,即不同于存在者的存在;必然存在着不同于传统种属概念的、奠基于直观的、前理论的范畴,它们可以如其自身地把握到/存在0,而且这种范畴只能到我们每个人的自身展开状态,即/实际生活经验0对/存在0的先行理解中去寻找。后来,海德格尔也承认5逻辑研究6的/第六研究0,尤其是其中强调的感性直观和范畴直观之间的区别,对其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10]。以上这些启示应该是这些所谓的/影响0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这种影响,早期海德格尔也接受了胡塞尔根据范畴直观所提出的现象学的/一切原则的原则0,即/每一种原初给与的直观都是认识的合法源泉,在直观中原初地(可说是在其机体的现实中)给与我们的东西,只应按如其被给与的那样,而且也只在它在此被给与的限度之内被理解0[4]。在1919年战时亟须学期的讲座中,海德格尔将之重述为:/所有在-直观.中原初地自身,,呈现的东西,都应当被直接承纳,,如其自身所显示地那样0[9]。而且,他还指出,只有完全遵循了这条原则,才没有任何可想象的理论能够把我们引向歧途。这就意味着,即使胡塞尔没有明言,但他的这条原则根本就没有理论的本质;相反,它表明了:体验和生活自身的原初意向(U r i n ten ti o n),是与体验自身同步的绝对的生活同感(Lebenssy mpat h2 ie)。[9]由此可见,胡塞尔所提出的/一切原则的原则0,启发着海德格尔从理论态度中解放了出来,并向一个前理论的体验生活领域迈进,从而最终以前理论的方式来把握存在自身。

正是根据胡塞尔的这一原则,海德格尔对哲学史上曾有过的一切理论和观点都保持着严格的批判态度,并试图通过/解构0、/解释0、/指引0,不断地返回被遮蔽着的/原初存在0,以使其如其自身地显示出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还原0。这一点是胡塞尔现象学对海德格尔/实际生活经验0思想最深刻和最深远的影响。正如孙周兴教授所言:/胡塞尔借-面向实事本身.这一现象学原则所倡导的基本态度,亦即通过-现象学的还原.来实行的现象学的-看.,对海德格尔的追问和运思来说亦是根本性的姿态。正是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受惠于胡塞尔最多。0[11]

三、一种/流动的存在0和言说它的方式之显明

胡塞尔的边缘域思想已表明,意识活动总是处在实显与非实显的交替更迭之中。这不仅意味着意识行为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而且也意味着意识行为处在时间流之中。胡塞尔认为,这种/内在的时间0根本不同于客观的时间,它/既未也不应被太阳的任何位置,钟表或任何物理手段所度量0[4]。它也不是由一个个分离的点连接而成的/点性时间0,而是以/原初印象0为核心,有/持存0和/预存0处于周围的/场域性时间0,它构成了一条不间断的河流,/一种以本身流动的原初体验位相(Phase der O ri g inari?t t)为中介的持存和预存的连续流0[4]。对于这种时间来说, /现在0、/过去0和/未来0并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含蕴和牵绕的。在5逻辑研究6第二卷的第二版中,胡塞尔重申了这一点,他说道:/每一个现时的、被充实了的意识-现在必然会并且始终会过渡到一个刚才的曾经存在者之中;因此,意识当下对意识未来提出连续的要求;与此相关,这个刚才的曾经存在者本身具有现时现在的内在特征。0[3]所以,在胡塞尔这里,当下进

)

95

)

第3期卢云昆,朱松峰: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行的意识体验生活乃是处在无穷无尽之运动中的/赫拉克利特之流0。就此而言,虽然他最终所要达到的是普遍的本质和绝对的纯粹自我,但他还是承认了一种/流动的存在0,而且是场域性的流动的存在。

早在1915年的大学试讲论文中,海德格尔就严格区分了物理学的时间和历史学的时间。他指出,物理学把时间看成一个记号,一个参数,一种均质的排列,从而凝固、敉平了在其流动(F l u?)之中的本真时间。[12]就此,黑尔德公平地评论道: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实事(Sache)上一致的命题在于,从本真的时间来看,我们所熟悉的那种把时间视为现在次序的时间观应当可以被解释为一种派生的理解。0[13]而且,海德格尔也曾指出,境域本身与时间内在地相关[5]。这就意味着,他所谓的/时间0也是/场域性的时间0,而非传统的点性或线性时间。在实际生活经验/当下各是的0 (Je we ilig)逗留中,时间的三维也是彼此交叠和融贯的,从而/不仅使运动成为可能,而且一同塑造着运动0[8]。这样,/实际生活经验0是处身于/原初的实行(Vollz ug)0之中的,这种运动不是单向的、一去不返的/过程0(Vorgang),而是来回摇摆的/动荡0(Be wegtheit)。所以,在/关于存在的巨人之战0中,海德格尔就站在了赫拉克利特一方,以对抗以巴门尼德和柏拉图为代表的另一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胡塞尔在时间问题上给了海德格尔以极大的启发,为他指明了一种/流动的存在0。就此,张祥龙教授曾指出: /胡塞尔在5论内时间意识的现象学6(1928年)一书中比较清楚地描述了这种境域构成的、非线性的时间观,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发展应该起过作用。0[14]布鲁恩则说,青年海德格尔所要做的一个工作,就是试图揭露出这种隐藏在胡塞尔现象学的传统形而上学问题背后的/原初动力学-个人的0存在之面相。[15]所以,卡普托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称作/变易(beco m i n g)的哲学家0,认为他们都阐述了赫拉克利特的思想,都在摸索一种类似亚里士多德的/k i n esis0(运动)的东西,即既不是在场也不是不在场的一个/居间之物0。[16]就此而言,后来海德格尔说出下面这句话的时候,的确有点/为人所诟病0了,他说:/我所提出的时间的问题,是一个具有规定性的存在的问题。它是在一个始终与胡塞尔论时间内在意识的讲稿无关的研究范围内发展的。0[17]

不过,虽然胡塞尔可以通过还原而悬搁这/流动的存在0,但对海德格尔来而言,这却是一个更为关键和急迫的问题,亦即如何才能获得非理论的或前理论的范畴来理解动荡的/实际生活经验0,并进而以恰当的方式言说/存在自身0?这显然就需要一种不同于抽象的、普遍的传统种属概念的表达方式。而在这个问题上,胡塞尔的表述理论无疑为海德格尔提供了/指示0。

胡塞尔看到,没有通过表述获得/意义0的符号只能起一种/指示0的(Anz e i g en)作用,它的独特之处在于:一方面,它为人们指示了另一些对象或事态的存在;另一方面,指示者和被指示者之间的这种指示关系并不具有必然性的逻辑判断。这就意味着,指示性符号不同于普遍性的种属概念;换句话说,指示性符号只具有指示个体性的、变化着的东西的功能。而海德格尔之所以采用胡塞尔的这一/指示0概念,并提出他的形式指引/形式显示(f or male Anzeige)方法,看中的就是它蕴涵着的这种功能。

对于通过意义进行的表述来说,除了/赋予含义的行为0之外,胡塞尔还提出了一种/含义充实的行为0。后者或多或少地充实着表述的含义意向,并将表述对象关系现时化,从而使被意指的对象和被给予的对象达成一致,即让对象如其自身地显示自身。也就是说,空泛的含义意向,只有通过具体的、不断的充实,才能切中对象自身。而海德格尔则一再强调:形式指引/形式显示只是给出了需要进一步被具体/实行0的方向,只有在与/实际生活经验0不断地一起同行中,才能达到/实际生活经验0自身。他强调的这种/实行0,显然就源自胡塞尔所谓的/充实0和/实行0。他从胡塞尔那里获得的启示是:只有这种需要被不断地具体实行,才适合于用来言说/运动的存在0。

此外,胡塞尔又把表述分为客观的表述和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述。客观的表述就是传统的、以普遍的种属分类为前提的述谓性表述,其中包含着所有的理论表述,也就是/抽象0的科学原理、定理、证明和理论建基于其上的那些表述。而本质性的表述,则是/那些被用来满足日常生活之实际需要的表述0[3],这种表述根据机遇、说话者及他的状况来决定其各个现时的含义;也就是说,只有在特定的实际陈述状况中,在表述本身所具有的诸多可能含义中,才会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形成给听者。这

)

96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

种表述一方面具有一般的指示功能,另一方面能够标明一个在具体语境中此时此地地被意指的东西,即一个个别的、具体的/我0;也就是说,其指示性功能拥有引向一个具体境域中之对象的可能性。所以,本质上机遇性的表述适合于用来言说处在境域中的个体性存在,它不同于精确的、普遍的种属概念。而且,胡塞尔还意识到,/只有通过对个体化的发生考察才可能实施一种绝对的世界考察、一种-形而上学.,才可能理解一个世界的可能性0[18],因此,需要从静态的现象学方法走向动态的现象学方法。海德格尔显然由此深受启发,他看清了:抽象的、普遍的、以理论姿态为基础的传统概念,根本不适合于用来言说前理论的、动荡的/实际生活经验0,而其形式指引/形式显示所要做的就是要在每个人自身当下的境域中,把/实际生活经验0作为其自身来言说,从而为最终把握/存在自身0找到突破点。而他把/实际生活经验0标识为/当下各是的存在0,标识为/缘在0 (D ase i n),用/ere i g nen0、/welten0、/werten0这些无人称的动词来表达/实际生活经验0的运动,也都明确地显露出了胡塞尔这种机遇性表述理论对他的影响。因此,克兹尔甚至认为,海德格尔的思想自始至终都可以被看作是/机遇性表述的存在论0。[19]

参考文献:

[1]H e i degger,R eden und Andere Zeugn i sse E i nes Leb2

ens wegs1910-1976,V ittor i o K l oster m ann,2000,

S.38.

[2]H eidegger,Ontol ogi e:H er m eneuti k de r F akti zit?t,V it2

tor i o K l oster m ann,1988,S.5.

[3]胡塞尔.逻辑研究[M].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8.

[4]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M].李幼蒸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2.

[5]H e i degger,Grundprob l e m e der Ph?no m enol ogi e(1919/

20),V ittor i o K loste r m ann,1993.

[6]H e i deg ger,W eg m arken,V ittor i o K l oste r mann,1976.

[7]胡塞尔.现象学的方法[M].倪梁康译.[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8]H eidegger,Ph?no m enologi sche In terpretatio nen zu Ar i s2

tote l es,V ittorioK loster m ann,1985.

[9]H eidegger,Zur Besti m mung der Ph ilosoph i e,V ittorio

K loste r m ann,1987.

[10]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M].上海:三联书

店,1996.

[11]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二辑)[M].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1998.

[12]H e i deg ger,F r he Schriften,V itt orioK loster m ann,1978.

[13]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六辑)[M].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2004.

[14]张祥龙.海德格尔传[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

社,1998.

[15]John van Buren,The YoungH e i degger,Ind i ana Univers i2

ty Press,1994.

[16]John D.Caputo,R adica lH er m eneuti cs,Ind i ana Un i ve r2

sity P ress,1993.

[17]阿兰#布托.海德格尔[M].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6.

[18]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M].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2006.

[19]Theodore K i s i e,l H eidegger.sW ay of Thought,Co nti n2

uu m,2002.

The Influence of H usser l on H eidegger.s E ar ly Th inking

L U Yun-kun1,Z HU Song-f eng2

(1.Yunnan University,Kun m i ng650091;2.Zho ng nan Un i versity of Eco no m ics and Law,Wuhan430060,Ch i na)

Abstr ac t:Ed m und H usser l exerted much i nfl uence on H e i degger.s ea rl y t h i nk i ng in t hree aspects:F irstly,H usserl revea l ed toH e i deg2 ger t he pre-t heoreti ca l possi b ility of experienc i ng t he li vi ngwor l d;secondly,H usserl poi nted out t he direc ti on f orH e i deg ger t o discuss pre-theore tica ll y the iss ue of/be i ng0;th irdly,Husser l revea l ed toH eidegger a ki nd of/fl o wing be i ng0and the way of speaki ng a2 bo ut it.The pub licati on of Being and T i m e i n1927i nd ica ted H usser l and H eidegger went separate ways i n t he ir ph il oso phical research. M ostW estern scholars then rega rded th i s pub licati on as/the greatest revoluti on in ph ilosophy0and i n Ch i na m ost scholars shared this vie w and i gnored H usser l.s i nfl uence o n H e i degge r.s early thi nking.This paper discusses t he great infl uence ofH usserl on H e i degger. s ear l y t h i nki ng and expects to revea l t he/kno wledge ped i gree0of an academ ic tho ught with its re l evance and or i gi na lity.

K ey w or ds:pre-t heoreti ca;l being;fl o w;expressi on;d i e for m a l e Anze i ge

(责任编辑江云岷)

)

97

)

第3期卢云昆,朱松峰:论胡塞尔对早期海德格尔思想的影响

主体主义的最终克服与现象学由胡塞尔通向海德格尔之路

主体主义的最终克服与现象学由胡塞尔通向海德格尔之路 人们经常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可是究竟是怎样发展的呢?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不甚了了。仿佛海德格尔只是从弗莱堡的胡塞尔那里学到了?现象学的看?,然后用这种?看?去考虑他自己的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两人的旨趣和风格都是迥然相异,以至于翻译《观念1》的李幼蒸先生在译后记中呼吁将两人完全分开对待。不过我认为,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都采用?现象学方法?, 两人思想的内在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否则光凭现象学方法(何况他们二人的现象学方法具体来说是不同的)何以说海氏的思想是胡塞尔的发展,却从来没人说舍勒的思想是胡塞尔的发展呢?但是这种思想上的内在联系不是市面上某些一般性的论断——比如说胡塞尔考察的是认识问题,海氏是存在问题;或者说胡塞尔没有摆脱近代主体哲学的影响而海氏彻底摆脱了——可以澄清的,因为澄清这一联系恰恰要求的是给出这些论断的根据。这篇短文想从其中一个角度对这一联系加以探讨,看看胡塞尔的现象学如何为海氏的某些基本思想提供了线索。 抱歉给这篇文章起了一个这么长又这么零碎的题目,这是因为它其实是两篇文章。由于第二篇(本文的第二部分)的理解有待第一篇(第一部分),于是就把它们硬凑到一起了。两部分的连接十分滞涩,还请读者多担待。整篇文章描绘了一条上升的道路。其中第一部分讨论了胡塞尔现象学由?直观?向?构造?的推进,而第二部分则联系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讨论了直观与解释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了由胡塞尔的?事情本身?向海德格尔的?事情本身?的进路。 一,直观与构造 现象学的口号?Zu den Sachen selbst!?不仅要求?面向实事?,并且要求回到?实事本身?。也就是说,要在事物自身中把握事物。对于胡塞尔来说,作为思想的?零点?的

对海德格尔_存在_概念的四重解读

收稿日期!2007-12-02 作者简介!王策,男,1978年生,陕西西安人,助教,哲学硕士。 第6卷第2期2008年5月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L iaon i ng M ed i ca lU n i versity (Soc ial Science Ed i tion)V o l 6N o 2M ay ,2008 对海德格尔?存在#概念的四重解读 王 策 (西安邮电学院,陕西西安710121) 摘 要!?存在#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海德格尔终其一生致力于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从时间、真理、虚无、语 言四个角度对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进行阐释,以便更深刻地领悟这位哲学大师的思想精髓。 关键词!时间;真理;虚无;语言 中图分类号!B516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08)02-0062-04 ?存在#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念,持续地关注、思考、探究、追问?存在#问题,是这位哲人的一贯主题。海德格尔对西方传统存在论提出质疑,并使之具有了新的生命力。存在本身的不可言说,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难题;理解海德格尔运思的立场与视角,须经由其?存在#来打开通道。 海德格尔并非将存在当作一个可以把握的对象,重归在认识论层面界定其涵义的旧路,而是要在源始境域领悟存在的无尽深意。?我们不可能直接地真正把捉在者的在,既不可能在在者身上,也不可能在在者之中,还根本不可能在其他什么地 方。#[1] 存在的?本质#无可把捉,所能探求和理解的只能是存在的意义。就?存在的意义#言之,海德格尔从时间、真理、虚无、语言等多种视角,对理解、探究?存在#问题付以了反复追问。这些关于存在的诸多论述中最重要的线索,就是存在与此在???人本身的存在???息息相关:人需要存在,存在也需要人,人与存在相互依属。 一、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把他的此在分析称作基础存在论。基础存在论并不试图制定包罗万象的存在概念,而是要分析?此在#这一提问者的存在方式,即海德格尔称之为生存状态(D ie Ex istenziale)的基本结构。海德格尔对此在的详尽分析只是为其时间论所 做的准备性工作。这是因为,虽然存在是由此在的开展即此在对存在的领会来敞开的,但是?在隐而不彰地领会着存在这样的东西之际,此在由之出 发的视野就是时间。#[2] 在海德格尔看来,时间才是一切存在领会的地平线,他把此在的时间结构称作?时间性#(Zeitlichkeit),指出作为此在的生存结构的操心(Sorge),其构成自身的三个环节?先行于自身的#、?已经在%中的#和?作为寓于%的存在#,就分别与时间的三维,即将来、曾在和当前相呼应。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性可以满足作为生存结构基础的需要。这是因为,每一时间化过程都包含了将来、曾在和当前三种绽出样式的共同作用,只不过在领会中是未来占优先地位,在情绪中是曾在占优先地位,而在沉沦或言谈中则是当前占优先地位。所以,正是?时间性#使此在的?生存论建构、实际性与沉沦能够统一,并以这种源始 的方式组建操心之结构的整体性。#[3] 这样,存在通过此在展开,而本真的此在从其本己的未来中把自己时间化,为时间所规定,海德格尔由此演绎了一条?从源始时间到存在的意义#的探究存在之路。 在海德格尔看来,一方面,此在是时间性的存在,唯有此在有?显现???生成#。这一?生成#不是其固有本质的自我展现,而是指向未来的、向可能性开放的生成。换言之,此在没有先在的本质,?能在#,即向本己的可能性的存在,才是此

浅谈海德格尔的存在美学思想概要

浅谈海德格尔的存在美学思想 杨波 (鲁迅美术学院文化传播与管理系,沈阳110003 )[内容提要] 海德格尔无疑是现代西方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其影响在美学上同样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要做的工作是对海氏的存在美学做一次简单的梳理,并着重以存在为基本视角,透视海德尔美学思想的基本精神和诗性意味,这其中涉及到艺术、真理、语言和技术。事实上,海德尔在上述的任何领域的思都带有自己的特质:思存在,其视角、思路、范畴、方法较之近代以降的传统哲学都有了重大的跃进。今年恰逢海德格尔逝世30年,中国古人云:30年河东,30年河西。到了今天,我们仍不敢对大师的思想做个了断,也许真如海氏自己所言,思的事情永远在途中。 [关键词] 存在艺术美 一 毫无疑问,海德格尔是西方20世纪最具独创性的思想家之一,许多学者把他的《存在与时间》看作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他的思想对各门人文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学也不例外。特别是海氏在30年代以后大量论及了艺术、诗、美的内容,这些思想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海德格尔美学。理解海德格尔美学思想是与他的哲学思想一脉相承的,因此理解海氏的哲学思想成为理解其美学思想的必经之路。 海德格尔哲学要解决的哲学问题是如何克服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分原则,实现主客合一。他的回答就是追问存在的意义,存在这一概念也构成了海氏思想的核心和基础。那么理解存在也就成为理解海德格尔美学的关键。存在概念是巴门尼德首创提出,经亚里士多德的概念体系加工,一直延续到黑格尔的逻辑学,成为西方传统哲学的基本概念。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概念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之后就与存在者混淆,那些哲学家总是用谈存在者的方式谈论着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海氏称整个一部西方哲学史就是一个遗忘存在的历史。存在的遗忘使人们只能以现成在场的方式看世界,主客观世界的分离也就再所难免了。因此回溯历史,主要是苏格拉底之前的古希腊哲学史就成为揭开存在神秘面纱的林中路。海德格尔从

海德格尔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第35卷第1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月 Vol.35 No.1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an. 2013 ────────── 基金项目:北京语言大学青年自主科研支持计划资助项目(BYQK2012001) 收稿日期:2012-11-19 作者简介:郑丹青(1973-),男,湖南岳阳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为文艺美学。 -35- 海德格尔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郑丹青 (北京语言大学 人文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关键词:海德格尔;存在;语言;复调性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3)01-0035-05 DOI :10.3969/j.issn.1009-9115.2013.01.009 The Polyphony in Heidegger’s Thought on Language ZHENG Dan-qing (School of Humanitie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83, China) Abstract: The character of Heidegger’s ontology – “Dasein is in the world” – connects the idea of worldliness and that of man. Dasein also connects eventually the world of phenomena and Being. The intrinsic relation between man and the world is the relation of being. Heidegger’s “speech of language” – Being is constructed with words – is founded on the critique of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language. He posits the concept that “language is the house of Being” and tries to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the world with “poetic dwelling”. The audible whole and the silent whole reinforce each other to construct the polyphony in his thought on language. Key Words: Heidegger; Being; language; polyphony 一、复调性与存在 复调本是音乐术语,“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调子唱同一个题目”[1]。巴赫金在对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文本分析时,将音乐中的“复调”概念引入小说理论中,经多方阐述成为其哲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由隐喻演绎为概念,由术语提升为范畴,其涵义在多重变奏中不断绵延而日益丰厚。它们既是指文学体裁,也是指艺术思维;既是指哲学理念,也是指人文精神。“在美学理论中,‘复调’指的是艺术观照上的一种视界,因此而有‘复调型艺术思维’;在哲学理论‘复调’指的是拥有独立个性的不同主体之间既不相融合也不相分割而共同建构真理的一种状态,因此而有‘复调性关系’。”[2]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及《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书的修订》等 书中,“对话”是巴赫金反复阐述的一个核心概念。对话性(对话关系)是其复调理论的基石。对话是复调得以形成的质的规定性。巴赫金的“复调性”的核心语义乃是“对话性”。经巴赫金的多方阐发“复调性”不仅指称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更是把它提升到一种哲学的高度。“复调性”作为哲学理念,其精髓乃是不同主体间意识相互作用的对话性,其根源乃是人类生活本身的对话性。在巴赫金看来,凡是能够表达一定含义的事物,只要是以语言符号表现出来的,相互间就会有对话关系。任何存在只有经过对话,才能实现思想的、情感的、意义的交流,才能建立起人与物之间、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这样相互关系显现存在,对话是人的存在以及世界的本质。因此,对话思想具有存在论的意义。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是“此在在世界之中”,将此在与世界联系起来,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自由观 海德格尔认为,存在是存在者得以存在的存在,是没有任何限制的终极本体。只有存在本身才使那种摆脱了任何限制的自由成为现实,而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只是存在者意义上的存在,都是受限制的、处于“遮蔽”状态的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意义上的、绝对的存在,无法实现绝对的自由。也就是说,在他之前所有的哲学都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也就谈不上解决自由的问题。任何存在者都只是一种受限制的存在,只有“存在”本身才是没有限制的真正本体意义上(也就是他所谓的存在意义)的自由存在。他于是从“存在”的无限性推出了“自由”的绝对性。 但是,“存在”这一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的本体的假设必然会导致一种虚无主义的错误。也就是说,那种没有任何限制、自己决定自己的最终实体是不存在的。因为所谓没有任何外在限制的存在,也就是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存在,而关系就是属性,也就是本质的外在表现。那么,没有任何外在关系的限制,也就是没有任何属性和没有任何本质的存在,而没有本质及属性就是不存在! 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时空总是关系的时空,任何的存在总是一定关系中的时空存在,关系既时空,关系外的存在也必然是时空外的存在,而时空之外的存在也就是不存在。没有联系就没有本质,也就没有物的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物的自由了。这显然是一种存在和自由的悖论。 何况,关系既差异,差异也就是关系。那种自我同一的绝对本体,因为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关系,也就意味着它与外部没有任何的差异,那么,内在的本体就是外在的现象,没有任何差异的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就是自身绝对同一的、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片树叶。一方面,绝无限制的存在就是世界本身,另一方面,存在和世界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差异。这就是绝对本体的悖论。这或许是绝对本体论者所不愿看见的,然而,这却是一个逻辑事实。本体与外在世界的区别于是就变得毫无意义。 海德格尔否定了在他之前几千年哲学的本体(存在),但他忽略了这一点,既当他把在他之前的存在(本体)存在者化的时候,也就是把存在者存在(本体)化。从这个作为自己逻辑前提的悖论出发,海德格而终其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所苦苦追寻的“存在”究竟在那儿,他最后只能承认,自己所有的工作只是一条没有终点的“探索存在的路”。 因此,绝对自由赖以为基础的绝对本体“存在”,只是一个逻辑的虚构,以此虚无本体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诡辩——自由就是虚无,就是没有任何限制的无。绝对的自由的大厦因此也就轰然倒塌。 而且,作为最抽象的思辨哲学家之一,海德格尔这一个迂回曲折的关于存在意义上的自由思想,也似乎没有超过最感性的经验哲学家休谟多少。早在《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187年以前的1740年,休谟就在自己的《人性论》中认为,任何的存在者,无论如何自由自在地发展,无论如何自己决定自己,但由于受制于自己的存在(内在必然的本质),因而这种自由发展本质上都是不自由的。他说:“每一个物体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取决于一种绝对的必然性,而事物不仅无法把自己改变成一个天使、灵魂或者是任何的超自然的存在,甚至不能丝毫偏离他自己正在运行于其中的、被精确设计的路线。”[①]他认为这种受制于必然性的物体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限制”,根本无自由可言,那么,他所谓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大三 帖子 125 精华 积分 282 威望 金钱 137 石头 阅读权限 30 一、导言任何一个了解《存在与时间》的人都知道,海德格尔在这一著作中试图摧毁关于知识对实践的优先性的笛卡尔传统.初看起来,海德格尔的确试图把这一传统简单地颠倒过来,即 论述纯粹的沉思是对日常经验内容的否定的修正.更为特别的是,他青起来是说这纯粹的 、赋予意义的知的主体仍然处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它必须被有所牵涉的、赋予意义的 行的主体所代替.但是一个人如果简单地颠倒传统,那他就要冒被误解和重新估价的风险 ,而且胡塞尔现象学的最佳注释者达格芬·弗勒斯达尔(Dagfonn Fllesdal)就不被误导至 低估海德格尔在这一点上的独创性.在一篇论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有关行动的作用的文章 中,弗勒斯达尔这样来解释海德格尔,即认为胡塞尔相传统过度强调了纯粹的沉思,他也 同意他所认为的海德格尔的观点,即实践活动是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的基本方式. "一般认为,实践活动预设了对世界的理论的理解……海德格尔反对这一点.他把我们处 理世界的实践方式看作比理论更为基本.……海德格尔的这一观点即……人的活动在我们 建构世界中发生作用的观点以及他对其发生方式的分析,在我看来是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主 要贡献". 弗勒斯达尔指出:"胡塞尔在1916年来到弗莱堡之后,显然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实践活动 是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然后试图决定现象学中对实践活动的这一新兴趣 应当归功于谁.他写道:"胡塞尔有可能在这——'实践的'新方向上影响了海德格尔, "但他也承认,"也有可能是胡塞尔在与年轻的海德格尔讨论时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 " 然而我要论证的是,一当人们看到海德格尔在这一问题上与胡塞尔的区别的深度,影响的 问题就显得无关重要了.有的问题比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重要得多.真正的问题关系到对意 向性的两种对立的说明.正如弗兰兹·布伦塔诺和后来的胡塞尔所采用的那样,"意向性 "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即感知、相信、欲求、惧怕、怀疑等精神状态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 ,也就是总对着加以描述的某个事物,无论这一超精神的客体存在与否.使这种指向得以 实现的精神特质被称为精神状态的表征的或意向的内容.弗勒斯达尔在集中讨论行动的意 向内容对思想的意向内容的相对重要性时,忽视了海德格尔的激进观点,即以精神内容对 意向性的说明预设了但却忽略了更为基本的意向性类型一—一种完全不包括意向内容的意 向性.海德格尔不想使实践活动处于首要地位;他想表明实践活动和沉思的认知都不能被 理解为自我满足的主体及其意向内容与独立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弗勒斯达尔断定领海德格尔所反对的是关于实践的传统的表征理论.海德格尔试图打破这 一哲学传统,他集中于努力超越这些观点所预设的主体/客体之分.他在1929年的一次讲 演中说:"我的实质意图是首先提出(主/客关系)问题,然后这样来论证,即整个西方传

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认识

对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认识 马丁·海德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海德格尔指出西方哲学自从柏拉图便误解存在的意思,去研究个别存在的问题而不去研究存在本身的问题。海德格尔相信所有对存在的探讨焦点放在个别存在物及其性质。自从哲学家都忽略了这个更基本理论前期的存在,并且以此推导其他理论,错把那些理论在各处应用,终于混淆我们对存在的理解。为避免这些深层误解,海德格尔相信哲学的探求应该以新的方式来进行。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创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始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经典)

海德格尔哲学——张志伟 海德格尔(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 ) 《存在与时间》《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林中路》《路标》 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将存在与时间联系起来,使形而上学-存在论呈现为完全不同的局面。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则探索了通往存在的不同道路。 结构: 一、存在问题 二、此在的世界 三、此在的沉沦 四、向死而在 五、海德格尔与老庄 一、存在问题 《存在与时间》(1927) 海德格尔前期思想的代表是《存在与时间》。《存在与时间》的出发点,也是海德格尔从现象学接受过来的思想,就是要破处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深入到主体客体分化之前更深层次的源始境域里去解决存在问题。 当你们用“存在着”这个词的时候,显然你们早就很熟悉这究竟是什么意思了,不过,虽然我们也曾相信领会了它,现在却茫然失措了。--柏拉图 科学思维方式 通过抽象的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 (1)玫瑰花、牡丹花……“花”; (2)花、草、树、木……“植物”; (3)植物、动物……“生物”; (4)生物、非生物……存在物; (5)所有的存在物……“存在”。 作为主客二元式的认识论框架,科学思维方式看起来似乎越向上抽象越接近客观实在,而实际上归根结底封闭于主观性之中。而且存在是不可能通过无限的抽象获得的,不仅如此,存在与存在物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层面的问题,并不是抽象到最高的层面才会抽象出存在,实际上最高层次的存在物与最低层次的存在物都“存在”。 在的遗忘 存在是什么=存在物是什么 混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差别 存在(Sein,Being) 存在:Being-to be Sein-zu sein 存在=去存在 =生成的境域 =生生不已的源泉 那么,我们怎样追问存在的意义?虽然存在者都是因存在而存在的,但是一问到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所以必须从存在者入手追问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找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与存在有“存在论”的关系,即是说,这种存在者是由存在规定的,它能够追问存在并且因它的存在而使存在显现出来,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Dasein)。 一切在者都因存在而存在,但当它们存在时,存在却隐而不显了,唯独“此在”这种在者其本性独特,它始终处在“去存在”(zu sein,to be)的过程之中,因而它的存在就是存在的显现。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自己的存在看作是两回事:我们始终存在着,存在在我们的行动中存在出来,显现了出来。因此,此在是存在的“澄明”或“林中空地”(Lichtung)。

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是一种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正是由于作为“现象”的技术蔽而不显,使得通常关于技术的诸多议论远离技术的本质,对技术的本质视而不见。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就在于使技术这种“现象”澄明起来。技术作为“现象”的深藏不露,与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密切相关。特别是在近代,这个通过科技的繁荣而使形而上学极度发达的时代,技术正是作为完成了的形而上学在起作用。 “技术这个名称本质上应被理解成‘完成了的形而上学’” 正是“形而上学的完成”这个维度规定了海德格尔技术之思的走向。 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质疑技术中立论 海德格尔思想的基本特征就在于超越存在者的层面,直追存在本身。如果他真的把运思的焦点对准了“技术”,那么,技术就不是在通常意义上所理解的技术,技术就一定承担着让存在者的存在得以开显的决定性角色,也就是说,技术必定要作为真理发生的方式,因为在海德格尔看来,真理就是开显。 通常人们都说,技术是今天最显著的现象,因为我们在这儿那儿到处都碰到技术的东西,技术占据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空间。然而,这里说的“现象”绝不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现象”。 在这个技术支配一切的时代,技术的本质作为一种“现象”反而可能是最不显著的。在时下关于技术的众多谈论甚至争论中,人们关于技术事实上形成了一种海德格尔称为流俗的技术概念:它把技术看成是工具,看成是人的行为。由于共同的禀承这种工具论的和人类学的技术观,海德格尔称那些表面上对立的双方——盲目的推动技术者和无助的反抗技术者——始终是一回事。说他们是一回事并不是说他们持有相同的观点,也不只是说他们有着某种共同“语言”,而是说,他们对于他们共同持有的技术观完全缺乏反思,特别是,在他们双方或多或少持有的技术中立的看法中,这种反思被完全消解和完全放弃了。 人们为何会持有技术中立观,以及为何会放弃对工具论和人类学的技术观的反思呢?因为它们是正确的。在我们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技术的东西中,哪一样都是人们为着某种用途和目的而制造的工具,无论这些工具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正确的东西又往往与真理相混同。然而,正确的东西并不等于真理。正确的东西总是活跃在某种开显之中,它是同处一个平面上的存在者之间的某种对位和错位,为着成为正确的东西恰恰并不需要使这种无蔽向我们显现出来。因此,在正确的东西那里,事情的本质尚未揭示出来,毋宁说,在正确的东西那里,真理恰恰被遮蔽起来。 因为工具论的技术观是正确的,人们就因此不再追问“工具”和“手段”是怎么一回事,把它们看成自明的东西,这就错失了“真理”──那使得正确性得以成为正确性的东西。因此,为了由正确性深入到真理,我们就得进一步追问“工具”和“手段”意味着什么。 我们先从工具论(instrumental)的技术概念入手。通常的工具论总是带有“工具”与“目的”相分离的性质,以致人们常常把工具论也就看成是工具中立论。工具与目的相分离之后,工具获得了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且不受制于目的,相反,它仿佛自己可以选择和决定目的,

什么叫思想—海德格尔著

什么叫思想 海德格尔/著 编者按:此文原载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中译文原载孙周兴选编的《海德格尔选集》,这里刊出的是译者为中文版《演讲与论文集》新近校订的的修订译稿,感谢译者惠寄。 当我们亲自思想时,我们才通达那召唤思想的东西。而为了让这样一种尝试获得成功,我们就必须准备学习思想。 一旦我们投身于这种学习,我们也就已经承认了:我们还不能够思想。 然而,人却被视为能思想的动物。人有理由被看作这样一个东西。因为人是理性的生物。而理性,即ratio,是在思想中展开自身的。作为理性的生物,只要人愿意,他是必定能思想的。可是,也许人意愿思想,其实却不能思想。说到底,在这种思想意愿中,人意求太多,因而所能太少。 就人具有思想的可能性而言,人是能思想的。只不过,这种可能性尚未保证我们真的能够思想。因为,能够做某事意味着:使某事按其本质进入我们自身之中,[2]迫切地守护这种进入。但我们往往只能够做我们喜欢的东西,[3]我们由于允许其进入而对之产生好感的东西。实际上我们只喜欢那个东西,它向来预先从自身而来喜欢我们,而且是在我们的本质上喜欢我们,因为它倾向于这种本质。通过这样一种倾向,我们的本质就被占有了。[4]倾向就是允诺(Zuspruch)。这种允诺向我们的本质发出诉求,把我们呼唤到本质之中,并且使我们守持在这种本质中。真正说来,守持意味着守护。[5]可是,只有当我们从自身而来亲身保持那个守持我们的东西时,使我们守持在本质中的东西才能守持我们。当我们不让它脱出记忆时,我们就保持它了。记忆乃是思想之聚集。向何处聚集呢?向那个使我们守持在本质中的东西,因为它同时已经在我们这里得到了思虑。何以这个守持我们的东西必须已经得到了思虑呢?因为它本来就是有待思虑的东西(das zu-Bedenkende)。如果它被思虑,那它就获得了思念。我们为它迎面送去思念(An-denken),因为我们把它当作我们的本质的允诺来加以喜欢。 惟当我们喜欢那个本身有待思虑的东西时,我们才能够思想。 为了进入这种思想之中,就我们这方面来说,我们就必须学习思想。什么是学习呢?人学习,是使他的有为和无为与那个向来从本质上被允诺给他的东西适应起来。我们学习思想,我们的做法就是去关注有待思虑的东西。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1962年9月11—13日, 海德格尔在黑森林托特瑙堡主持了关于他的?时间与存在?演讲的研讨课,在讨论记录中可以读到这样的看法:?胡塞尔本人在《逻辑研究》中——主要是在第六研究中——已经接近了本真的存在问题,但他在当时的哲学气氛中无法将它坚持到底?(注:参见:海德格尔Zur Sache des Denkens, Tübingen 1988, S. 47. 以下简称:SD。)。 1973年9月6日,在海德格尔主持的弗莱堡采林根研讨课上,首先讨论的出发点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注:参见:海德格尔,Vier Seminare, Frankfurt a. M.1977, S. 111. 以下简称:VS。) 我们试图接着这里的问题思考下去。 在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存在论的意义上,不仅胡塞尔,而且整个在他之前的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应当说都从没有真正地接触到存在问题。(注:严格地说,海德格尔认为,希腊哲学并非没有接触到存在问题,而是从存在出发,逐渐偏离开存在,因此西方哲学的历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勒维纳斯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阐释说,西方哲学史试图从存在出发去达到一个完整地包容存在的存在者——上帝。(参见:E.Levinas,Le Temps et l'Autre, Montpellier 1979, p.24)据此而论,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即没有海德格尔式的存在问题),这实际上是不成为问题的。(注:胡塞尔本人当然具有他自己意义上的?存在问题?(参见拙著:Das Problem des Seinsglaubens in derPhanomenologie Edmund Husserls —Ein Versuch mit ihm,Dissertation, Darmstadt, 1990).概括地说, 他将纯粹意识领域视作真正的存在(参见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 1卷第46节中的论述;也可参见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历史导引》第11节中对胡塞尔这个意义上的存在的四重定义:意识作为?内在的存在?、?绝对的存在?、?被给予的存在?和?纯粹的存在?);并且,胡塞尔在此意义上划分出他自己的?形式存在论?和?质料存在论?(对此可以参见《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的第153节,以及该书的整个第2、3两卷的论述)。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胡塞尔意义上的,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问题。) 但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又可以说,胡塞尔曾经在《逻辑研究》中接近过本真的存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要取决于对另外一个前问题的回答:海德格尔本人在存在问题上究竟从《逻辑研究》中获益多少?因为,如果对后一个的问题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将这两人的存在问题放在一起讨论。 因此,这里的问题在于:《逻辑研究》——它曾是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上的一个交会点吗?撇开海德格尔对《逻辑研究》作用的多次一般性强调不论(注:例如参见:海德格尔,GA 20, S.30 (海德格尔全集本均用简称:GA,不再引书名),Sein und Zeit, Tübingen1979,S.38(以下简称:SuZ),Unterwegs zur Sprache, Pflingen1990, S. 90—91(以下简称:US),以及其他各处。海德格尔多次将《逻辑研究》称作现象学的?突破性著作?和现象学的?基本书?(Grundbuch)。),在早期(1925年)的马堡讲座中,他确定有必要坚持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六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所区分的两个真理概念和两个存在概念,因为?我们以后会提出关于存在意义的原则问题?(注:海德格尔,GA20,S.73.重点号为原作者所加。); 在后期《我的现象学之路》(1963年)一文中,他再次明确指出了《逻辑研究》在存在问题

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浅析现代技术的发展

从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浅析现代技术的发展 作者简介:孙杨(1987- ),男,河南南阳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科学技术哲学专业. 摘要: 技术的进步使人逐渐地陷入了以“人类中心论”为导向、人自己制造出来的困境之中。本文首先解读了海德格尔关于技术本质的思考,然后结合现代技术的发展对技术的本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代技术的座架本质不断促逼人和自然,人和自然都成为持存物。最后,作者认为现代技术是座架起支配作用的解蔽方式,对之应采取泰然任之的态度,并通过在沉思的路上诗意地栖居来获得拯救。 关键词:海德格尔;技术;座架;解蔽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98x(2011)12(a)-0000-00 1 解读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理解 众所周知,海德格尔哲学思想中的根本问题是对存在本身的研究和追问。海德格尔终其一生都在追问存在的意义,技术之思作为其存在之思的一环,是海德格尔哲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技术就是一种去蔽,即把隐蔽着的东西揭示出来, 或让隐蔽着的东西显现出来。因此, 这种去蔽的领域,也就是真理发生的领域。由此,海德格尔所探讨的是技术本身的无蔽状态,他赋予技术以存在论上的根本性地位。可见,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就是座架。在技术的座架的命定中,技术是人靠自身无法

控制的东西,人被座落在此,被一股力量安排着、要求着,这股力量是技术的本质中显示出来的,而又是人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 2 浅析海德格尔技术本质视域中的现代技术 今天的人类已经深深地依赖于各种技术,从生到死,从物质需要到精神享受,从国家到个人,从生产到生活,人们把未来幸福生活的一切可能性都寄托在技术身上。然而,诸如核泄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之类的负面影响使现代技术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技术仿佛能让人上天堂, 也能让人下地狱。于是,悲观主义者宣称技术是潘多拉的魔盒,乐观主义者坚信这是由于技术还不够发达, 而大多数人比较愿意将技术比喻为一把双刃剑,相信只要剑柄掌握在善良、智慧而又正义的人手中,宝剑就会降妖除魔而不是助纣为虐。但是, 上述三种观点都没有真正揭示出人类所面临的来自技术的危险。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本质及其危险作出了独特的解说,在他看来, 技术绝不在于制造和操作,绝不在于工具的使用,而在于去蔽。技术是本身参与到自然、现实和世界的构造和建立中,构成维持现代人与其置身的世界的关系类型。 既然海德格尔认为技术是一种去蔽,那么,怎么看待现代技术的去蔽呢? 首先,在现代技术中起支配作用的去蔽是一种促逼。这种促逼向自然提出了蛮横的要求, 要求自然提供本身能够被开采和贮藏的能量。促逼意味着强行向事物索取, 意味着迫使事物进入非自然的状态以达到人类对它的技术需要。现代各种高新技术的促逼使得各

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上的技术观

海德格尔存在论基础上的技术观 摘要:作为一位活在20世纪的现代人,海德格尔与现代技术世界似乎有一种天然的隔膜,他不断的对技术进行追问,并认为造成当今人类生存困境的根源并不是现代技术手段本身的优劣,而是由现代技术的本质一一座架这种解蔽方式所决定的,他对技术的批判是建立在他对“存在”问题的沉思之上的,本文主要从海德格尔存在论视域下来把握其技术批判理论,同时又反过来从技术批判理论着眼去理解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想。 关键字:海德格尔;座架;现代技术;存在论 Heidegger's theory of Technology on the base of Ontology Abstract:As a modern people who are live in the 20th century, Heidegger and modern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seem to have a natural diaphragm, he will continue to ask, and the causing of the human's existence predicament of root is not modern technology’s pros and cons, but the essence of modern technology is determined by the enframing ,this disclosing of the decision, his criticism of technology is established on his thinking of ontology, this paper mainly from Heidegger's ontology theory to grasp the critical theory of technology, and in turn from the critique of technology theory with an eye to understand Heidegger's ontological thought. Key words:Heidegger;Enframing;Modern technology ;Ontology 引言 在这个世界图象的时代中,人类的生活被日益强大的现代技术所支配着。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生存样态愈来愈丰富,活动的空间愈来愈广阔。现代人沉醉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各种物质利益中,为技术的每一个成就而欢心鼓舞。殊不知,我们已成为技术的傀儡。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判集中体现在他对近现代技术的批判上,他认为现代技术统治着人类的各个方面,已成了现代人面临的最高危险,他洞察到:现代性的根源恰恰存在于近现代世界里最为普遍而根本的技术现象里,他对技术的批判并不是对技术先现象的一种批判,而是针对技术的“本质”进行批判,在对传统的技术观进行追问的基础上,海德格尔发现现代技术的本质已经深深地遮蔽着,这种遮蔽源于人类对“存在”的遗忘。终生沉浸于对“存在”问题的沉思之中的的海德格尔,在一种对时代早己遗忘的东西的眷恋之情的激荡下开始了对技术本质的追问。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 黑尔德 自从胡塞尔第一次将现象学引上道路并且海德格尔第一次对现象学进行彻底改造以来,时间便处在他们的思考中心。与对原初经验的现象学寻求相符,这两位思想家在时间理解上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区分:在所有哲学之前为我们所日常熟悉了的那种时间与一个原初地经验到的时间相对峙,海德格尔在他后期的报告?时间与存在?(1962年)中将后者称之为?本真的时间?。在?转向?后的思想中,他在这里和其他地方用?本真?(eigentlich)一词来标识这样一种?实事?(Sache),即某种构成现象学的一个根本的争执区域的东西,它在那些对它而言原初是?本己的?东西中表明自身。[①] 据此,?本真时间?应当被理解为如其在对它来说是本己的东西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时间。在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中,?本真?这个形容词已经具有了这个基本含义,但它原发地所涉及的?实事?在当时就是人的此在;被标识为?本真?的是那种此在在其中?决断地?接受它的?必死性?(Sterblichkeit)的生存方式。尽管海德格尔自三十年代以后放弃了对?本真?形容词的这种生存论分析的使用。但即使在?转向?之后它也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在他的思想中继续起作用。我在后面还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 无论是在《存在与时间》中、还是在以后的?时间与存在?中,?非本真的时间?都在于:时间对我们显现为各个当下、各个现在的次序(Folge)。这些?现在?可以在某些发生事情的时段(Phasen)上——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在?各个运动?上——被计数(anz?hlen),通过这种方式,对时间的自然科学理解也成为可能。自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以来,流行的——至少在西方文化中——便是这种把时间视为现在次序的观点,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这种时间观称作?庸俗的时间理解?。由于现在次序构成一个固定的形式,我们在其中遭遇到所有在时间中个体可定位的客体,因此这种时间在胡塞尔那里叫做?客观时间?。在由爱迪?施泰因所汇总的哥廷根时期的文字中,他把客观时间与?内意识?相对峙,在三十年代的后期手稿中,他把客观时间与?活的当下?相对峙。由于胡塞尔以此来标识时间原初在对它而言是本己的东西中被经验的方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他那里也有本真的和非本真的时间

对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的看法

对海德格尔《论真理的本质》的看法 10经管实验(1)班 Q10500127 盛宇东 《论真理的本质》这篇文献的重要性已不必多言,在承认有所谓“海德格尔思想转折”这一前提下,人们公认它是这一转折的关键标志。众所周知,海德格尔毕生倾力思考存在问题,那么,一篇探讨真理之本质的文献何以能成为其思想转折的关键标志? 那么这就首先迫使我们去追问存在问题与真理问题的内在关联。 德国学者比梅尔曾经指出,海德格尔思想中有着双重核心,即“它既是对存在的探索又是对无蔽的探索。”鉴于海德格尔曾经长期将“真”思为“无蔽”,则比梅尔的观点事实上是指,“存在”与“真”是海德格尔思想的双重核心。纵观海德格尔的前后期著作,我们很难见到他只谈“存在”或只论“真理”,这两者始终处于同一个追问之中,毕竟,“哲学自古把真理与存在相提并论”,而“‘存在之意义’与‘存在之真理’说的是一回事情”。现在我们已经得到一个初步解释,即《论真理的本质》的重要性在于其致力于存在之真理问题。那么如果海德格尔毕生都在思考存在问题,所谓海德格尔思想之转向究竟意味着什么? 当海德格尔将“存在之意义”问题确立为其思想之根本问题之际,“意义”问题就已经被把握为“真”之问题,并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一再出现了这样的强调:“真理乃是此在的展开状态”,“真理源始地与存在联系着”。那么,《论真理的本质》究竟在“存在与真理”问题上实现了什么样的“转折”,我们有必要给予《论真理的本质》以整体性的透视。 《论真理的本质》一文结构严谨,共分为九节,前八节为正文,最后一节为注解。就内容来看,全文结构可以简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节到第七节解释问题,最后两节则阐明宗旨。为论述方便,我们将把最后两节的探讨并入对本文思想宗旨的探讨中。首先来看前面七节:第一节以“流俗的真理概念”为标题对传统真理概念进行了分解,真理就是陈述与事情的符合一致。第二节“符合的内在可能性”追问上述“符合”真理观的依据,得出“符合”依赖于对“正确性”的确立,而行为的开放状态赋予陈述以正确性,但这又激发了另一个问题,即开放的和先行确定标准的行为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问题。第三节“正确性之可能性的根据”尝试回答上一问题,鉴于这种定向的自行开放只有“作为向敞开域的可敞开者的自由存在才是可能的”,因而其答案是“真理的本质乃是自由”。在第四节“自由的本质”中,经过一番展示,自由的本质被规定为“让存在者存在”。自由乃是对存在者本身之解蔽过程的一种参与。第五节“真理的本质”并未重复以上诸节已经获得的洞察,而是悄然开始实施一番“向转向的跳跃”。这一“跳跃”预先呈现在这样一番陈述中: “让存在总是在个别行为中让存在者存在,对存在者有所动作,并因之解蔽着存在者; 正是因为这样,让存在才遮蔽着存在者整体。让存在自身本也是一种遮蔽。在如此存在的绽出的自由中,发生着对存在者整体的遮蔽,存在着獉獉獉遮蔽状态”。这意味着,作为“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自由是一种“解蔽”,是真理的本质,但还不是真理的源始本质,因为这样一种对存在者的“解蔽”同时就构成了对存在者整体的“遮蔽”。从第六节“作为遮蔽的非真理”开始,海德格尔开始了关键一跃,他指出: “从作为解蔽状态的真理方面来看,遮蔽状态就是非解蔽状态,从而就是对真理之本质来说最本己的和根本性的非真理。存在者整体之遮蔽状态,即根本性的非真理,比此一存在者或彼一存在者的任何一种可敞开状态更为古老。它也比‘让存在’本身更为古老”。一方面,解蔽之为去除遮蔽,必须“首先”有遮蔽状态。另一方面,解蔽始终只是对存在者的解蔽,然而总会发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种对“局部”的解蔽始终又是对“整体”的遮蔽。在第七节“作为迷误的非真理”中,海德格尔进一步指出“人固执地孜孜于一向最切近可达的存在者。但另一方面,只有作为已经绽出的人,人才能固执,因为他确实把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当作标准了。人离开神秘而奔向方便可达的东西,匆匆地离开一个通行之物,赶向最切近的通行之物而与神秘失之交臂,这一番折腾就是误入歧途。对被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