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大三

帖子

125

精华

积分

282

威望

金钱

137 石头

阅读权限

30

一、导言任何一个了解《存在与时间》的人都知道,海德格尔在这一著作中试图摧毁关于知识对实践的优先性的笛卡尔传统.初看起来,海德格尔的确试图把这一传统简单地颠倒过来,即

论述纯粹的沉思是对日常经验内容的否定的修正.更为特别的是,他青起来是说这纯粹的

、赋予意义的知的主体仍然处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它必须被有所牵涉的、赋予意义的

行的主体所代替.但是一个人如果简单地颠倒传统,那他就要冒被误解和重新估价的风险

,而且胡塞尔现象学的最佳注释者达格芬·弗勒斯达尔(Dagfonn Fllesdal)就不被误导至

低估海德格尔在这一点上的独创性.在一篇论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有关行动的作用的文章

中,弗勒斯达尔这样来解释海德格尔,即认为胡塞尔相传统过度强调了纯粹的沉思,他也

同意他所认为的海德格尔的观点,即实践活动是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的基本方式.

"一般认为,实践活动预设了对世界的理论的理解……海德格尔反对这一点.他把我们处

理世界的实践方式看作比理论更为基本.……海德格尔的这一观点即……人的活动在我们

建构世界中发生作用的观点以及他对其发生方式的分析,在我看来是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主

要贡献".

弗勒斯达尔指出:"胡塞尔在1916年来到弗莱堡之后,显然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实践活动

是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然后试图决定现象学中对实践活动的这一新兴趣

应当归功于谁.他写道:"胡塞尔有可能在这——'实践的'新方向上影响了海德格尔,

"但他也承认,"也有可能是胡塞尔在与年轻的海德格尔讨论时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

"

然而我要论证的是,一当人们看到海德格尔在这一问题上与胡塞尔的区别的深度,影响的

问题就显得无关重要了.有的问题比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重要得多.真正的问题关系到对意

向性的两种对立的说明.正如弗兰兹·布伦塔诺和后来的胡塞尔所采用的那样,"意向性

"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即感知、相信、欲求、惧怕、怀疑等精神状态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

,也就是总对着加以描述的某个事物,无论这一超精神的客体存在与否.使这种指向得以

实现的精神特质被称为精神状态的表征的或意向的内容.弗勒斯达尔在集中讨论行动的意

向内容对思想的意向内容的相对重要性时,忽视了海德格尔的激进观点,即以精神内容对

意向性的说明预设了但却忽略了更为基本的意向性类型一—一种完全不包括意向内容的意

向性.海德格尔不想使实践活动处于首要地位;他想表明实践活动和沉思的认知都不能被

理解为自我满足的主体及其意向内容与独立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弗勒斯达尔断定领海德格尔所反对的是关于实践的传统的表征理论.海德格尔试图打破这

一哲学传统,他集中于努力超越这些观点所预设的主体/客体之分.他在1929年的一次讲

演中说:"我的实质意图是首先提出(主/客关系)问题,然后这样来论证,即整个西方传

统的实质将集中于一个基本问题的简单性."这一基本问题不在于何种意向性(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是更加基本的,而在于如何从对意向性的传统理解下面达至某种更加基本类型的经验.

胡塞尔把现象学定义为研究在将世界加括号(即现象学还原)之后精神中仍然留下来的意向内容.海德格尔反对作为此方法基础的那种观点,即一个人与世界及其事物的关系必须始

终由意向内容作为中介,以致能够进行将精神与世界分离的还原.正如他所说:

"关于意向性的通常观念……错误地构建了自我导向性即意向的结构.这种错误解释源于

对意向性的错误的主观化……具有意向经验的一个主体这一观念……其本身已包含了这样的谬误,即错误地构想了我仍自身所是的那种存在的基本本体论结构."这就使得海德格

尔听起来像是我们现在所称的外在主义者.他好像是在宣称精神状态想过与外部世界的某些联系而获得其意向内容.然而,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海镕格尔的观点更加激进.他要引

入一种避免全部内容观念的意向性.

我们在得以完全评估海德格尔的研究井决定他是否成功之前,不得不尽量澄清他所反对的精神意向论.也就是说,如何将主体/客体之分设想为建立在所有与世界有关的方式之中

,无论它们是知的还是行的?由于海德格尔集中于行动,将之作为最容易了解我们的经验不必涉及精神/世界之分的领域,我也格集中于论述行.然而,由于胡塞尔从未论述一种行

动理论,我将转向约翰·塞尔(John Searle)的研究成果,他为海德格尔所反对的一种详

尽的和令人信服的意向性说朋作辩护.因此,我将首先介绍塞尔对精神/世界分裂如何被

设想植入行动的经验的阐述,然后论述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批判.

在身体运动够格被称为行动之前,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行动目标的表征必须存在于

运动的全过程,而且必须对行动的形成起持续的因果作用.塞尔把目标的这种持续表征称为"行动的意向".第二,塞尔坚持主体必须持续地经历行动意向和身体的运动之间的因

果联系.的确,在塞尔看来,行动的经验正是被行动意向所驱使的身体运动的经验.因此

行动即是被经验为由我从事该行动的意向所引起的经验了的身体运动.

海德格尔在着手取消主体/客体两分问题时,试图表明(1)无精神内容的经验的意向性是不

受阻碍的日常活动方式的特征,而胡塞尔的心智主义的意向性则是一种派生的方式,它仅

出现在某些扰乱的场合,(2)意向性的这两种方式都预设了世界中的存在,一种海德格尔称

为原初超越约意向性形式,他把这称为主动的和缄默的意向性的可能性条件.他在出版《

存在与时间》那年的讲课中指出了这种双重的任务.

"揭示此在的存在的构成的任务首先派生出双重的任务,内在的任务是更激进地解释意向

性和超越的现象.我们由这一任务起而反对此前的所有哲学都未曾知晓的—个核心的问题."

"这样一来,意向性便可在此在的超越中发现,而且有可能仅仅是出于这一理由——超越

不能被逆向地以意向性来解释."

二、海德格尔有关原始意向性的观点

在采用塞尔的观点作为胡塞尔观点的一个参照时,我将强调塞尔观点的两个方面,人们认

为胡塞尔也会持有类似的看法,而海德格尔则必反对之.塞尔指出,行动的经验在现象学

中可与被行动所作用的经验相区别.我即使在受骗时(如在被麻痹时)也可以有行动的经验,而且我意欲导致的和以为发生的身体运动,事实上并未发生.相反,如果把电极置于我

的大脑.这也能在我并不具有行动经验的情况下引起我身体的运动.由此而可推出行动的

经验与它所引起的身体运动属于两个完全分开的领域.因此在塞尔看来.胡塞尔和海德格

尔可称为主体与客体之分的精神与世界的区分,直接被植入行动的逻辑之中.

"正如看桌子的例子涉及两个相关的部分一样,即—个意向的部分(视觉经验)和这一部分

的满足条件(桌子的存在及其特征).因此我举起膀子的行动也涉及两个部分,即意向的部

分(行动的经验)和满足该部分的条件(我的手臂的运动)."海德格尔对伴随着塞尔对感觉

相行动的逻辑作分析时的那种现象学观点提出了质疑.他首先否定行动的经验必须是我引起该行动的经验.其次否定行动的经验必须代表满足该行动的条件.

塞尔开始说明行动意向时指出,我们看起来总是在行动过程中知道我们在行动——至少是在我们的经验本身作为活动的来源而不是被动地作运动这一意义上.海德格尔可以同意这一点.为了发现他有可能说些什么,让我们转向梅洛—庞蒂.只有在慎思的行动中,对一

个人的行动意向付诸实施的经验才引起其运动.在日常投入的适应过程中,行动的经验却是对一个人的环境作出反应的持续的熟练活动之流的经验.这种经验的一部分是意识到, 当一个人的处境偏离身体与环境关系的最佳状态时,他的运动将使他靠近这一最佳形式, 从而减缓偏离所引起的"紧张".情境"要求"一个人的身体与环境处于正确的关系之中

.当日常适应顺利进行时,我们便经验了如运动员所说的流动,或者是头脑的表现.一个

人的活动完全适应了情境的需要.

胡塞尔的学生阿隆·古尔维奇(Aron Gurwitsch)也是海德格尔的细心的读者,他在解释《

存在与时间》时对这种非意向论的即心智主义的意识作了绝好的说明:

"强迫我们做的不是由我们自己所决定的,好像此时某个外人站在情境之外只是看着这一切:所发生和加于我们的是由情境及其自身结构所规定的;我们愈是让自己受其导引,即

我们在投入其中并从属于它时愈少保留自己,我们对情境的行动便愈是正当.我们发现自己与情境交织在一起,被它所包围,的确是'全神贯注'于斯."

我们可以考虑梅洛-庞蒂关于网球的例子.如果一个人是初学者或尚未入神,他就有可能发觉自己努力用眼睛盯着网球,使球拍与场地垂宜,正对着球打,如此等等.但他如果是一

个专家一切条件都顺利,他所经验的就更像是自如挥动着的手臂完全处在恰如其分的位置上,球拍与场地的角度也恰到好处(我们甚至不必意识到成怎样的角度),所有这一切都完

成了由场地、其奔跑着的对手相迎面来球组成的格式塔整体状态.他会感到自身的运动是由所感知的条件所引起的,以致减轻了偏离某种满意的格式塔状态的意识.

海德格尔也会反对这样的观点,即行动经验的意向内容是其目标的表征.现象学的考察表明,在范围广泛的情形中,人以在组织有目的的方式与世界发生关联,而不总是伴随着这

样一种表征状态,它规定了行动为达目的应指向何方.例如打网球这样熟练的活动;开车

去办公室或刷牙这样的习惯活动;在床上翻身或在说话时作手势这样不经意的活动;在听一个乏味的演说时踌躇不安和敲打手指这样自发的活动.在所有这些行动的例子中,一个人有可能在行动时并不表现自己试图做什么.的确,有时候—个人也会在行动时伴随着实际的惊奇,如因某人来到办公室而打断了自己的思考.

按照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的观点.熟练的适应完全不需要对其目标的精神表征.它在行为人不表现目的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有目的的.我们可回到梅洛-庞蒂对行动的说明以理解经验.记住对一个熟练的网球选手的格式塔说明.如果一个人是网球专家而且一切都顺利进行,所经验到的是他的手臂的向上挥动并达到恰当的位置,以完成场地、对手和来球的格式塔情境.我们不仅感到自己的运动由所感知的条件所引起,而且知道它以这样的方式所引起,即它限于减轻偏离某种满意的格式塔状况的意识.现在我们还可以加上这样一句:这

种满意的格式塔的性质不是表现出来的.

为了让我们相信最终格式塔状态并不需要在实现目的中起作用,梅洛-庞蒂举了肥皂泡的例子.肥皂泡开始时是变形的薄膜.肥皂的微粒依照在此发生作用的规律对局部力量作出反应,以致使整个系统变成一个球面,但这个球面的结局对肥皂泡的产生并不起因果的作用.身体和球拍的格式塔结果也是如此.我的确不能表现我如何转动球拍,因为我不知道当

我打回球后将做什么.也许我曾被告知要将球拍握成与场地垂直的状态,我也许成功地这样做了,但此时经验已将我铸成以比一个遵守规则的初学者微妙和恰当得多的行动力方式

来适应实际情形.

一个更突出的例子特使这一点更加昭然,在此例子中,身体要达到的目标对于行动者来说不是像可以对准的某物那样可以获得.飞行教师教初学者扫视仪表盘的顺序的规则,这一规则又是教师本人以前从别人那里学得的,而且他们知道迄今仍在使用,然而在某一时候,空军心理学家在研究教师模拟飞行中的眼睛运动后令人惊奇地发现,教师本人也未遵从别人教的规则行事,事实上眼睛的运动因情形而变,看来并不遵守规则.飞行教师对自己

扫视表盘的方式并不了解,因而也不能表述他们所遵从的扫视顺序以作为自己的目标.

塞尔对这种反对意见的反应是,只有像网球得分或了解扫视表盘是如何进行的这样比较广.泛的行动才是意向的,也正是这种目标才在行动意向的意向内容中得到了表现.塞尔指出,职业滑雪手不必形成将身体重心认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或是轮流替换的独立意向,他只是意欲滑下山坡.这是一个保险的反应.因为意向论者总可以发现这样的情况,即行动

者试图实现某件事情,并且可将行动的经验定义为引起我的身体实现这一目的的经验.

这种反应无疑具有正确的成分,但也有麻烦的一面.网球手也许很想赢得一分,但他或她

正在做的看起来是经过十分精巧的处理的.例如,职业网球手学习如何冲到网前并将球打回对手的身后,并持续这样做,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当然,正如塞尔所指出的,

他们也在赢得—分,赢得—局,得到锻炼,移动空气分子,使用能源.等等.我们如何确

定他们真的在做什么呢?塞尔的答案看起来是正确的:去问行动者本人.他论证道,行动

中必定有目的意识,因为即使一个人在以无意的方式行动时被勒令停止和遭到询问,他也能说出自己在做什么.塞尔的结论是,这表明甚至在非慎

主体主义的最终克服与现象学由胡塞尔通向海德格尔之路

主体主义的最终克服与现象学由胡塞尔通向海德格尔之路 人们经常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是胡塞尔现象学的发展,可是究竟是怎样发展的呢?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不甚了了。仿佛海德格尔只是从弗莱堡的胡塞尔那里学到了?现象学的看?,然后用这种?看?去考虑他自己的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两人的旨趣和风格都是迥然相异,以至于翻译《观念1》的李幼蒸先生在译后记中呼吁将两人完全分开对待。不过我认为,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都采用?现象学方法?, 两人思想的内在联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否则光凭现象学方法(何况他们二人的现象学方法具体来说是不同的)何以说海氏的思想是胡塞尔的发展,却从来没人说舍勒的思想是胡塞尔的发展呢?但是这种思想上的内在联系不是市面上某些一般性的论断——比如说胡塞尔考察的是认识问题,海氏是存在问题;或者说胡塞尔没有摆脱近代主体哲学的影响而海氏彻底摆脱了——可以澄清的,因为澄清这一联系恰恰要求的是给出这些论断的根据。这篇短文想从其中一个角度对这一联系加以探讨,看看胡塞尔的现象学如何为海氏的某些基本思想提供了线索。 抱歉给这篇文章起了一个这么长又这么零碎的题目,这是因为它其实是两篇文章。由于第二篇(本文的第二部分)的理解有待第一篇(第一部分),于是就把它们硬凑到一起了。两部分的连接十分滞涩,还请读者多担待。整篇文章描绘了一条上升的道路。其中第一部分讨论了胡塞尔现象学由?直观?向?构造?的推进,而第二部分则联系海德格尔的解释学思想,讨论了直观与解释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了由胡塞尔的?事情本身?向海德格尔的?事情本身?的进路。 一,直观与构造 现象学的口号?Zu den Sachen selbst!?不仅要求?面向实事?,并且要求回到?实事本身?。也就是说,要在事物自身中把握事物。对于胡塞尔来说,作为思想的?零点?的

关于某胡塞尔前摄概念

肖德生广西大学哲学系 一、对滞留和再回忆之 本质的不同界定 在Hua X中,胡塞尔是通过排斥所有超越感官直觉的立义和设定,把声音当作纯粹的原素素材而引入对滞留概念的界定。在时间意识现象学看来,如果作为感觉容的声音在意识中开始响起,那么,声音延续的第一个时间点以现在的方式被意识到,它就是现在意识,是关于现在开始的声音的现在体验。然而,声音的现在意识并不限于它开始的现在,如果某个时段是现时的现在(开始时段除外),那么,一个时段的连续就被意识为刚才。至于声音尚缺着的片断,它要么仍然未被意识到,要么是被意识为尚缺着的、马上出现的。胡塞尔指出,“在这整个意识的流动‘期间’。同一个声音被意识为延续着,被意识为现在延续着。‘此前’(如果它例如不是一个被期待的声音的话)它未被意识到。‘此后’它在‘滞留’中‘还有’一段时间被意识为曾在的声音,它可以被抓住,并且可以在固定的目光中站住或停留。” [1](P80~81)这就是说,在声音延续的最后,现在已经转变成不再-现在后,整个延续被意识为已流逝的;在已流逝的声音延续的意识中,这个声音延续还在一段时间中被意识为曾在的声音延续,这种不再现时的被感觉之物的仍然-意识拥有,是一种合意识的持留,是一种在将要下沉到过去的模糊之前的一种扣留,在现时的自身制作的声音延续结束之后,对先行声音的滞留意识还会清醒地保持一段时间,并且带有弱化了的直观充盈。 胡塞尔正是把这种持留的扣留称之为滞留。正如胡塞尔所说:“滞留意识将已流逝的声音本身‘持留(festhalten)’在意识中,并且持续地制作出与这个统一的时间客体相关的、与旋律相关的统一。”[1](P97)倪梁康先生曾指出,滞留是“作为刚沉入到过去之中的东西的尚意识到(Noch-Bewuβthaben),是一种与刚从现前领域过渡到过去之中的被意识之物的本原的、去除当下化的和滞留性的一项关系。”[2](P413)因此,滞留的刚才曾在的意识也属于每个现时现在的意识,只是滞留的“容”不是原初意义上容。在胡塞尔早期的时间意识分析中,他有时用“原生回忆(primire Erinnerung)”或“新鲜回忆(frischer Erinnerung)”这两个术语来描述时间意识结构,它们实际上就意味着滞留。例如,胡塞尔指出:“如果旋律已经奏完,接踵而至的是宁静,那么与最后一个时段相衔接的便不是感知的新时段,而是一个单纯的新鲜回忆的时段;”[1](P87)“从根本上说,通过我们迄今为止的感知的分析,这种行为的构造已得到了一同分析。因为,在每一感知时段,与现在立义相衔接的这种立义的连续性,它除了是一个原生回忆之外,还能是别的什么东西呢?”[3](P411)这无疑表明,

从身体现象学到泛身体哲学

24 从身体现象学到泛身体哲学 杨大春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28) 摘要:意识现象学被身体现象学所取代,这表明身体哲学在20世纪大陆哲学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 由此导致了意识哲学的逐步解体。身体现象学是最典型的身体哲学,它关心的是物性和灵性在身体中的结合。在随后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中,通过批判身体现象学中残余的意识哲学成分,出现的是身体哲学的泛化或一种泛身体哲学。身体的物性维度获得了极度强化,而其灵性维度被逐步抛弃。与此同时, 20世纪英美哲学传统中的心智哲学主要表现为各种形式的物理主义或唯物主义,它们通过批判、借鉴和转化身体现象学,通过消除身体的灵性维度,同样实现了身体哲学的泛化或一种泛身体哲学。大陆哲学和英美哲学于是在身体问题上合流,而身体哲学则成为20世纪哲学的主导范式。 关键词:身体现象学;身体哲学;泛身体哲学 中图分类号: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0)07-0024-07 谈到身体哲学(Ph il o sophy of body,Philosophie du corps)或肉身哲学(Philosophy o f flesh,Ph il o sopie de la cha ir),我们关注的不是某个或某些哲学家就身体问题进行了什么样的思考,而是要问:身体哲学是西方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并因此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式吗?就20世纪欧洲大陆哲学传统而言,身体问题是现象学的首要课题,身体现象学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尽管在后来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那里,语言问题成为哲学和人文科学的中心课题,但其背后起支配作用的仍然是身体问题,并因此导致了一种泛身体哲学。在20世纪英美分析哲学传统中,最初是语言哲学占据着主宰性地位,但自1980年代以来,心智哲学(Ph il o sophy o f m i n d)逐步取而代之。我们无法直接看出身体哲学在英美分析哲学中是否具有转折性意味或者说作为范式的地位,因为语言或心智才是更为中心的课题。然而,通过考察心智哲学的最终走向以及英美哲学对大陆哲学的批判性借鉴和改造,我们依然可以看出,一种泛身体哲学最终成为英美哲学的主要范式。所谓的身体哲学主要并典型地体现为身体现象学(Pheno m enology o f body,Ph no m no log ie du corps),大陆传统中的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英美传统中的心智哲学通过批判、借鉴和转化身体现象学,在瓦解身体的灵性维度并因此改变身体概念之内涵的同时,实现了身体哲学的普遍化或一种泛身体哲学。 一、从意识现象学到身体现象学 在大陆哲学传统中,早期现代哲学集中关注纯粹心灵,身体被纳入纯粹事物的秩序中,没有能够在意识哲学中获得应有的地位;后期现代哲学旨在突破意识哲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身体对心灵的造反,肉身化主体成为哲学家们关注的核心;后现代哲学旨在最终瓦解意识哲学,物性的身体上升到了主导性的地位。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早期现代哲学大体上属于意识哲学,其基本倾向是扬 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8BZX047)。 作者简介:杨大春,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法国哲学。

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对胡塞尔意向性观点的批判

大三 帖子 125 精华 积分 282 威望 金钱 137 石头 阅读权限 30 一、导言任何一个了解《存在与时间》的人都知道,海德格尔在这一著作中试图摧毁关于知识对实践的优先性的笛卡尔传统.初看起来,海德格尔的确试图把这一传统简单地颠倒过来,即 论述纯粹的沉思是对日常经验内容的否定的修正.更为特别的是,他青起来是说这纯粹的 、赋予意义的知的主体仍然处在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它必须被有所牵涉的、赋予意义的 行的主体所代替.但是一个人如果简单地颠倒传统,那他就要冒被误解和重新估价的风险 ,而且胡塞尔现象学的最佳注释者达格芬·弗勒斯达尔(Dagfonn Fllesdal)就不被误导至 低估海德格尔在这一点上的独创性.在一篇论述胡塞尔和海德格尔有关行动的作用的文章 中,弗勒斯达尔这样来解释海德格尔,即认为胡塞尔相传统过度强调了纯粹的沉思,他也 同意他所认为的海德格尔的观点,即实践活动是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的基本方式. "一般认为,实践活动预设了对世界的理论的理解……海德格尔反对这一点.他把我们处 理世界的实践方式看作比理论更为基本.……海德格尔的这一观点即……人的活动在我们 建构世界中发生作用的观点以及他对其发生方式的分析,在我看来是海德格尔对哲学的主 要贡献". 弗勒斯达尔指出:"胡塞尔在1916年来到弗莱堡之后,显然越来越意识到我们的实践活动 是我们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要部分."他然后试图决定现象学中对实践活动的这一新兴趣 应当归功于谁.他写道:"胡塞尔有可能在这——'实践的'新方向上影响了海德格尔, "但他也承认,"也有可能是胡塞尔在与年轻的海德格尔讨论时受到了这一方面的影响. " 然而我要论证的是,一当人们看到海德格尔在这一问题上与胡塞尔的区别的深度,影响的 问题就显得无关重要了.有的问题比实践与理论的关系重要得多.真正的问题关系到对意 向性的两种对立的说明.正如弗兰兹·布伦塔诺和后来的胡塞尔所采用的那样,"意向性 "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即感知、相信、欲求、惧怕、怀疑等精神状态总是关于某个事物的 ,也就是总对着加以描述的某个事物,无论这一超精神的客体存在与否.使这种指向得以 实现的精神特质被称为精神状态的表征的或意向的内容.弗勒斯达尔在集中讨论行动的意 向内容对思想的意向内容的相对重要性时,忽视了海德格尔的激进观点,即以精神内容对 意向性的说明预设了但却忽略了更为基本的意向性类型一—一种完全不包括意向内容的意 向性.海德格尔不想使实践活动处于首要地位;他想表明实践活动和沉思的认知都不能被 理解为自我满足的主体及其意向内容与独立的客体之间的关系. 弗勒斯达尔断定领海德格尔所反对的是关于实践的传统的表征理论.海德格尔试图打破这 一哲学传统,他集中于努力超越这些观点所预设的主体/客体之分.他在1929年的一次讲 演中说:"我的实质意图是首先提出(主/客关系)问题,然后这样来论证,即整个西方传

关于胡塞尔现象学意向性认识

浅谈胡塞尔现象学之意向性行为 摘要:胡塞尔开创的现象学以布伦塔诺的意向性理论和康德、笛卡尔哲学为主要思想渊源,试图通 过现象学方法建立一门严格科学的哲学。他的思想直接引起了一场现象学运动,形成一种以现象学 方法为主要特征的广泛的哲学思潮,对整个现当代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现代西方哲学最 重要的成果之一。可以说,不了解现象学的哲学家,在欧陆哲学中几乎不可能站到思想的前沿。本 文借以对胡塞尔现象学理论基础意向性行为的着重梳理,为以后现象学的深层次的学习和理解打下 基础。 关键字:胡塞尔现象学现象学理论的基石意向性行为 现象学在20世纪的西方产生发展并十分流行,与其他一些思潮,比如生命哲学、克尔凯郭尔的 生存哲学、弗洛伊德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一起极深刻地影响了欧陆哲学的发展。但是,在这 些思想中,广义的现象学最有方法论的新鲜含义和纯思维的穿透力。主要通过它,现代西方哲学中 的欧陆思潮与传统的西方哲学保持了内在的联系,现象学的词源可以追溯至18世界法国哲学家兰伯 尔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的著作中,但其含义与后来有所不同。在新的视野和语境中理解老的 问题,现象学被赋予了特殊且意义深远的新时期含义,比如传统的存在论(本体论)、认识论、伦 理学、宗教哲学和美学问题。 而对现象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便是德国犹太裔哲学家----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23岁时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并从事过短期的数学方面的工作。1884年至1886年, 他在维也纳听到了F. 布伦塔诺(Brentano, 1838-1911)的课,后者关于“意向性”的讲述使得他 的思路大开,从此决定献身于哲学事业。1891年他发表了《算术哲学》一书,对数学和逻辑的基础 从意识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它的“心理主义”倾向受到了现代数理逻辑的创始人弗雷格的批评。1900年至1901年,胡塞尔发表了两卷本的《逻辑研究》,对逻辑研究中的心理主义、包括他自己的 一些过去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感觉 经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义”的纯构成,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现象学的一些基 本思想和方法。此书标志着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开始。1901年,胡塞尔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其后,他经历了某种思想危机,最后以1913年发表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一书作结,完成了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的过渡。这之后,他对于意向性构成的思想又有更丰富 的论述。1916年,胡塞尔受聘于弗莱堡大学,接替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的教席,并与海德格尔相识。1928年,发表了《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海德格尔编辑)。1929年出版了《形式的和 先验的逻辑》。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他更多地关注“主体间性”问题,而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学说,撰写了《笛卡尔的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由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胡塞尔晚景凄凉,1938年去世时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只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 胡塞尔认为哲学从一开始就想要成为一门严格的科学,但不幸的是,一直到他那时为止,哲学还 根本不是这样一门严格的学问。虽然有过苏格拉底、柏拉图、笛卡尔和康德等人的努力,但哲学一 直未找到一个真正严格的起点。所以,“作为科学它还没有开始”。在胡塞尔看来,其原因在于哲 学家们还未能真正摆脱根深蒂固的“自然主义”的思想方式。采取这种思想态度的人将我们认识的 对象和认识的可能性都视为现成给予的和不成问题的。所以,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从一开始就已经处 在某种前提规定的框架中,而缺少一种体验的和反思的彻底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种思维和它所依 据的经验不是一个真正的起点,也不可能有一个内在严格的构成机制。因此,对于胡塞尔来说,找 到一个“无(现成)前提的开端”就成为一切抱有严格科学“理念”的哲学探索的最重要的任务。 而这个“理念”或“观念”(Idee)只有在一门“纯粹的现象学”或“现象学的哲学”中才能实现。 现象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揭示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的可能,一个看待哲学问题更原处的视野。在他看来,以前所有的哲学都还不是一种具有自身规范性或完全自立的学问,总已包含了某种外在 的前提,以至各种任意的思想能够在哲学中泛滥。胡塞尔去获得这种最终的严格性的策略是:找到 一个无可怀疑、无所预设的绝对确定性,并且在此确定性中发现某种可以构成客观性的机制。他之

论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梅洛·庞蒂(MaureceMerleau-Ponty),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知觉现象学的创始人。曾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求学,后来主持法兰西学院的哲学教席,与萨特一起主编过《现代》杂志。主要著作有:《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意义与无意义》、《眼和心》、《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等等他被称为“法国最伟大的现象学家”,“无可争议的一代哲学宗师”。 梅洛·庞蒂1908年3月14日出生在法国西南部罗舍福尔的一个天主教家庭,祖父是一位医生,父亲则是一位军官。父亲去世,梅洛·庞蒂和母亲、哥哥、妹妹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封闭的亲密氛围中长大,以至于后来还很迷恋其童年生活。1926年进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在大学期间,梅洛·庞蒂与年龄稍长的萨特、尼赞、雷蒙?阿隆、伊波利特初步相识,不过只是后来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些结识为日后的诸多恩怨埋下了伏笔。1930年获得学士学位;获得哲学教师资格证书;1947年开始兼任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出版《人道主义与恐怖》,涉及到马克思主义问题、人学问题等,在苏联问题上保持一种含混姿态:既批判极权主义,又批判西方的自由主义,同时对苏联的许多做法(诸如对布哈林的审判)表示同情。萨特正是在梅洛·庞蒂的这些文章影响下逐步走向马克思主义的。1951年在第一届国际现象学会议上作了题为《论语言现象学》的报告;开始撰写《世界的散文》,目的是为了回应萨特的《什么是文学》。针对萨特严格地区分散文和诗歌,并且要求文学介入社会和政治的立场,梅洛·庞蒂认为伟大的散文也是诗歌,语言并不是透明的工具。这两个作品以及他在索邦大学和法兰西学院的讲座开始了语言学转向,这不仅深化了他自己的哲学,而且对于整个现象学运动的进展,甚至对结构主义运动的出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1945年出版其代表性著作《知觉现象学》。从《知觉现象学》来看,他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最好的解释者,同时也发挥和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天才思想。《知觉现象学》的探讨方式是这样的:以胡塞尔后期的发生现象学为整个理解的中枢,然后一方面用胡塞尔发生现象学再去重新解释胡塞尔早期、中期的东西,如还原、意向性等等,认为这两者差别特别大,但是并不一定矛盾;另一方面,则是合乎道理,合乎理路地突破了意识现象学的藩篱,达到了“身体”的现象学,实际上是身体和意识没有根本区分开的那样一种身-心现象学。他关注的主题是身体与性爱。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简介 梅洛·庞蒂喜欢用手跟手的触摸来打比方:当我的左手和右手相碰触时,右手有碰触左手的感觉,左手有碰触右手的感觉,但这两种感觉却混沌而不可分——在这里,我身体的两部分互为对方的主体,也互为对方的客体,我的身体向自己显示自身,达到内在与外在彼此交融的状态。梅洛·庞蒂用“身体-主体”的概念,告诉我们身体和主体其实是同一个实在,身体既是存在着,被经验着的客体现象,又是经验着,意识着的主体。身体各部分主客关系的交替、可逆显示,便证明着我就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就是我。物质和精神其实在我这里是同一的,并不是像笛卡儿等二元论者所宣称的那样,精神和肉体是平行关系或主宰关系。 梅洛·庞蒂受胡塞尔“生活世界”的观念的影响较深。“生活世界”的观念宣称:我们用语言、用科学规律、用理性分析所描述的世界,是内在于意识的,经过了反思后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最初感知的世界本身。梅洛·庞蒂把“生活世界”的概念改造成为“知觉世界”。在我们用理性对这个世界进行反思、描述以前,世界其实就已经呈现在那里了——那是个最朴素的,最原初的、与人的知觉有最直接关联的生活世界。 举个例子,我用手抚摸一块布料,就会立马有一种感觉呈现出来,那种感觉是不可言说的,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 1962年9月11—13日, 海德格尔在黑森林托特瑙堡主持了关于他的?时间与存在?演讲的研讨课,在讨论记录中可以读到这样的看法:?胡塞尔本人在《逻辑研究》中——主要是在第六研究中——已经接近了本真的存在问题,但他在当时的哲学气氛中无法将它坚持到底?(注:参见:海德格尔Zur Sache des Denkens, Tübingen 1988, S. 47. 以下简称:SD。)。 1973年9月6日,在海德格尔主持的弗莱堡采林根研讨课上,首先讨论的出发点问题是:?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说,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注:参见:海德格尔,Vier Seminare, Frankfurt a. M.1977, S. 111. 以下简称:VS。) 我们试图接着这里的问题思考下去。 在海德格尔所主张的存在论的意义上,不仅胡塞尔,而且整个在他之前的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到黑格尔),应当说都从没有真正地接触到存在问题。(注:严格地说,海德格尔认为,希腊哲学并非没有接触到存在问题,而是从存在出发,逐渐偏离开存在,因此西方哲学的历史是遗忘存在的历史。勒维纳斯在这个意义上进一步阐释说,西方哲学史试图从存在出发去达到一个完整地包容存在的存在者——上帝。(参见:E.Levinas,Le Temps et l'Autre, Montpellier 1979, p.24)据此而论,在胡塞尔那里没有存在问题(即没有海德格尔式的存在问题),这实际上是不成为问题的。(注:胡塞尔本人当然具有他自己意义上的?存在问题?(参见拙著:Das Problem des Seinsglaubens in derPhanomenologie Edmund Husserls —Ein Versuch mit ihm,Dissertation, Darmstadt, 1990).概括地说, 他将纯粹意识领域视作真正的存在(参见胡塞尔在《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 1卷第46节中的论述;也可参见海德格尔在《时间概念历史导引》第11节中对胡塞尔这个意义上的存在的四重定义:意识作为?内在的存在?、?绝对的存在?、?被给予的存在?和?纯粹的存在?);并且,胡塞尔在此意义上划分出他自己的?形式存在论?和?质料存在论?(对此可以参见《纯粹现象学与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1卷的第153节,以及该书的整个第2、3两卷的论述)。但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不是胡塞尔意义上的,而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存在问题。) 但在什么样的意义上又可以说,胡塞尔曾经在《逻辑研究》中接近过本真的存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要取决于对另外一个前问题的回答:海德格尔本人在存在问题上究竟从《逻辑研究》中获益多少?因为,如果对后一个的问题的回答是完全否定的,那么我们在这里也就根本没有必要将这两人的存在问题放在一起讨论。 因此,这里的问题在于:《逻辑研究》——它曾是胡塞尔与海德格尔在存在问题上的一个交会点吗?撇开海德格尔对《逻辑研究》作用的多次一般性强调不论(注:例如参见:海德格尔,GA 20, S.30 (海德格尔全集本均用简称:GA,不再引书名),Sein und Zeit, Tübingen1979,S.38(以下简称:SuZ),Unterwegs zur Sprache, Pflingen1990, S. 90—91(以下简称:US),以及其他各处。海德格尔多次将《逻辑研究》称作现象学的?突破性著作?和现象学的?基本书?(Grundbuch)。),在早期(1925年)的马堡讲座中,他确定有必要坚持胡塞尔在《逻辑研究》(第六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中所区分的两个真理概念和两个存在概念,因为?我们以后会提出关于存在意义的原则问题?(注:海德格尔,GA20,S.73.重点号为原作者所加。); 在后期《我的现象学之路》(1963年)一文中,他再次明确指出了《逻辑研究》在存在问题

意向性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分析

意向性与胡塞尔内时间 意识分析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南开大学哲学系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意向性与胡塞尔内时间意识分析 学号:0711251 姓名:程凤 年级:2007级 专业:哲学 指导老师:郑辟瑞 摘要 本文从“立义内容—立义”模式在构造性时间意识阶段的有效性运用出发,分析在此阶段意向性作用所导致的无限回退的难题。然后引出作为所有意识之奠基的绝对意识对“立义内容—立义”模式所造成的无限回退的彻底解决,即在滞留的双重意向性作用下,绝对意识在构造内时间对象的意识的同时又具有一种关于河流的自身意识、自身显现。接着进一步指出绝对意识是不言自明地拥有意向性的本质规定的,这又不可避免地使其陷入无限回退之中,甚至动摇奠基在绝对意识之上“由相互依靠的意识阶段组成的整个大厦”。但若从绝对意识中完全剔除意向性,那么由原初感觉材料充实的绝对意识如何实现自身给予亦即如何形成具有绝对同一性的河流。最后指出,为解决绝对意识和意向性之间关系中存在的两难困境,胡塞尔将构成的和被构成的属于两个本质性不同的维度融合起来,认为绝对意识作为最终意识是“非对象的意向性”。至此,胡塞尔从解决无限回退的悖谬出发却最终得出“‘无意识的’意识”这样的前反思的、匿名的悖谬结论。 关键词:意向性“立义内容—立义”模式滞留无限回退绝对意识意识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课题和核心概念,其最根本的本质在于意向性。而意向性则是意识在最确切意义上——“意识始终是关于……的意识”——的基本特征。因此,意向性无疑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中心概念,无论是在描述现象学阶段还是在先验现

从梅洛庞蒂对於「空间」的意向看其美学表现:从空间知觉到艺术表现

全文資料 : 電子全文下載 論文名稱:從梅洛龐蒂對於「空間」的 現:從空間知覺到藝術表現 英文論文名稱:none 指導教授:朱建民 ; 廖仁義 指導教授(英文姓名):none non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學年度:93 語文別:中文 論文頁數:120 關鍵詞:空間、身體、現象場、身體 境、原初空間、杜象、現成 現代空間 英文關鍵詞:none 被引用次數:0 [ 摘要] 梅洛龐蒂是少數以站在藝術創作者的立場上去看待「存在」的哲學家。由於創作者的方式進入認識當中,因此其中便沒有什麼「理性」或「感性」的區別,這種認知其本就是我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方式。這當中有一個身體存在的始源性,也就是身體氏所言之身體空間如何以身體之存在做為開展並自我實現,是將梅洛龐蒂哲學中,其具有「人文」或「文化」意義的主要關鍵處,例如:「身體圖象」或「情境」等介質做一認識。因此本論文是以《知覺現象學》一書中對於空間的「方向」、「深「主觀空間」等四種說明展開,與其證諸傳統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在面對「空間」梅氏「空間」中的身體特徵。爾後再將其處於空間中的身體論析出三種超越性質:性與運動機能」本身而論,則顯現出一種由「能動」的超越;若為處於知覺狀態的出現一種由「物」、「我」關係中引出的「情境」超越型態;而在肉身化的過程中的維度轉換,也就是「空間表現」之超越。以此就引出了其美學部分,也就是有關境」、「藝術表達」等內容。雖然「身體」或「空間」在梅洛龐蒂哲學中為一體兩做為基調去展開其身體歷程,反而較能固定下來探討「身體」,否則直接談論其身糊。

本論文基於現象學本身的進入方式除了藝術存有論探討外,還將梅洛龐蒂所 術方式,直接的面對自杜象以來的藝術;以身體形構的藝術創作過程本為梅洛龐蒂處(原初空間與藝術)。若就「繪畫」藝術的現代觀點,梅氏所言的身勢形構的確基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現今的問題起源點是源自於杜象及其引起藝術之觀念化的效一種微妙的轉折。因此本文將以重新考察杜象的方式,試圖為梅洛龐蒂在現代藝術置。而後在杜象影響下的當代作品裡,我們將呈現自「現成物」以來的後現代藝術定成為作品的是什麼作用﹖以此我們除了探視「現成物」的辯證發展,還可以見諸技術文化下的當代「物質」觀。於此,我們更可以由其中反思到諸如「文化」或「題境況。總之,對於梅洛龐蒂來說,「身體」並不應僅僅作為存有而被反思探討,行動所產生出的意義。因此聯繫於杜象作為起點,去探討梅洛龐蒂的藝術觀點在當氏的行動意義及其價值做一當代處境脈洛的認識。 [ 英文摘要] none [ 論文目次] vi 第一章導論 (1) 一、本論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 (2) A.研究動機 (2) B.研究目的 (6) 二、本論文之研究方法 (9) 第二章空間問題 (17) 第一節傳統空間觀念之一般探討及其困境 (17) A.傳統的空間觀念 (18) α.亞里斯多德的空間觀 (18) β.笛卡爾的空間觀 (19) γ.康德的空間觀 (21) B.傳統的困境 (22) 第二節梅洛龐蒂的空間觀 (28) A.方向 (28) α. 經驗主義與主智主義的空間迷失 (28) β. 作為方向基礎的空間平面 (30) B. 深度 (34) C. 運動 (37) D. 主觀空間 (40) 第三章從空間觀念到美學的延伸 (44)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和他的现象学社会学 一、舒茨现象学社会学的思想渊源 作为一位兴趣广博的学者,舒茨的思想深受奥地利经济学派、韦伯的解释社会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和美国的实用主义等研究传统的影响。 1.奥地利经济学派 在舒茨的大学学习期间,对他影响最大的几位老师中就包括当时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核心人物:米塞斯和维塞尔。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主要价值理论和先验范畴理论,都对舒茨的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奥地利经济学派主张从主观价值的角度来理解边际效用乃至所有类型的人的行动,批判实证主义“曲解了人类的基本经验”,构成了“对人类历史的彻底误解”,用适用于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原则来分析人的行动,“毫无意义”。这些思想和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是舒茨理解韦伯社会学思想的桥梁之一。 但是,奥地利经济学派和对韦伯思想产生很大影响的德国历史注意经济学派的观点背道而驰。简言之,韦伯为了保护历史的具体性和特殊性宁愿牺牲理念理性的“纯洁”,而奥地利经济学派则为了捍卫先验范畴的形式性而清洗掉历史的观点,反对极端的历史主义做法,认为始终存在先于历史范畴的非时间范畴,而我们正是借助这些“类型”才能理解历史。这样在韦伯著作中占中心地位的比较历史分析和对各种不同历史社会中的意义取向差异的强调,到了舒茨的解释社会学这里,就骤然转变为对普遍性“类型”的分析。在舒茨对韦伯思想的这种“去历史化”的“操作”中,奥地利经济学派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韦伯的解释社会学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发轫于对韦伯的批判性发展。终其一生,韦伯的解释社会学都是舒茨社会学思考的出发点。但是舒茨和韦伯的思想风格存在着根本的差异,他几乎是沿着根本想不到的方向发展了后者的观点。韦伯的社会学著述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而韦伯在发展自己的学说时,也正是借助了这些思想上的张力,来充分把握具体的社会现实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而舒茨的著作中尽管同样存在矛盾和含糊的地方,但他关注的是怎样明晰地分析生活世界中那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结构。所以,舒茨在韦伯著作中发现的那些“问题”,在韦伯看来并不是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真正的关键是如何用经验方式分析具有特殊的历史现实。总的来说,随着舒茨逐渐摆脱超验现象学的羁绊,致力于对生活世界的具体分析,他与韦伯的这种差异也在逐渐的减少。 3.胡塞尔的现象学 可以说没有对胡塞尔思想的不断反思和批判,也就不会产生现象学社会学。舒茨在尝试改造韦伯的解释学社会学时,最初运用的是柏格森的哲学思想,但他发现仅靠伯格森的哲学难以完成自己预想的目标,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一思路。但柏格森的哲学对舒茨的时间和意识流分析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舒茨最终发现,胡塞尔的现象学,特别是其构成分析,可以用来分析社会行动的意义问题,从而为韦伯的解释社会学提供了更牢固的基础。不过,尽管舒茨对胡塞尔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他却没有亦步亦趋地跟随胡塞尔的思想。到了美国之后,随着舒茨生活世界

胡塞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现象学的主体间性理论 ——以胡塞尔为中心 一、什么是现象学? 20世纪上半叶的西方哲学呈现了现象学(Phenomenology)、分析哲学、实用主义三足鼎立的格局。欧陆哲学的主流非现象学莫属。当代意义上的现象学主要是由德国哲学家埃德蒙德·胡塞尔(E.Husserl,1895-1938)开创的,并由海德格尔、舍勒、舒茨、萨特、梅洛-庞蒂等人发扬光大。现象学产生以后逐渐流向法国、美国等国家,形成浩浩荡荡的“现象学运动”。

[①] 要理解现象学就必须追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二元知识论。自笛卡尔之后,西方哲学把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部分,哲学和一切科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运用人的理性能力去认识客观世界,得到主客统一的真理。传统哲学的思路要么认为知识是客观经验在人的心灵刻画留下的印记,要么认为知识是主体的理性特有的能力,因而这些哲学理论对外在世界存在与否争论不休。胡塞尔的现象学则抛开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而从在人的意识领域中显现的现象开始,从自我的感知体验开始,重新确立知识论的基础。 如何得到现象学的研究对象呢?传统的哲学家

认为知识的重要来源是客观世界的感性材料,但感性材料受制于感觉的变幻而变动不居,因此为了得到必然的、绝对的知识就要超越客观世界,在纯粹的精神世界里寻求知识的可靠的根基。胡塞尔采取了对客观自然事物“搁置”的态度,形象点说就是客观的自然世界被胡塞尔用括号“括起来”,即客观世界是否存在的问题被搁置起来,但这不是否认客观世界而只是说不去问它,对它“存疑”。通过排除了客观世界之后剩下来的就是“绝对意识”,对它的研究就是“现象学”。[②]简言之,现象学就是关于纯粹意识现象的科学。[③]

意向性、规范性与社会科学

意向性、规范性与社会科学 郑宇健 转载:《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评论》(重庆大学出版社,万卷方法)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代分析哲学几位重量级人物的一部分相关思想的介绍和发挥,从一个侧面展示笔者近年一直关注的规范性主题及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可能蕴含。 具体来说,我将详简不等地提到如下几位哲学家:奎因(Quine)、戴维森(Davidson)、丹尼特(Dennett)、麦克道尔(McDowell)、塞尔(Searle)和布兰登(Brandom)。所谓“相关思想”指的是一条潜伏在以上几位(乃至更大规模上的哲学研究纲领)风格迥异的论著背后的关键脉络—笔者称之为“深层规范性”。 由于本文最终着眼点落在哲学与社会科学的可能连接上,我将选择塞尔的一部近着《社会实在的构造》中的某些概念装置作为论述和例示的重点。不过,在谈塞尔前,最好还是宏观地鸟瞰一下作为规范性主题之背景的问题域。 十七世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思想所遭遇的恒古未有之巨变可以“世界之去魅”来概括。去魅之根本原因在于对自然万物背后的因果必然性的原则信念。今天,一个受过正规学校教育的人必须承认,从原子物理到天体物理,凡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最终都有物理学上的依据;从单细胞生物到智能生物,无一例外地来自于漫长的宇宙进化。这是一种别无选择的自然主义前提,任何脱离这一前提进行的思辩或理论建构,在当代的学术语境中都不会受到严肃对待。 一旦从这一自然主义大背景出发看问题,最触目的疑难显然是作为人类的我们所特有的、第一人称上最熟悉不过的意向性问题。在最简略、最原始的意义上,所谓“意向性”就是某物的一个状态代表、表征、或关涉(about)自身以外的另一物或其状态。这是如何可能的呢?对于从小就会说话的常人来说,语词能代表想说的、意会中的东西,这根本不成其为问题(在实践上不存在提问的动机)。但你只要稍稍多想一下如下这个问题,某种疑惑就可能油然而生:一块石头的物理状态,无论其多简单或多复杂,它不可能关涉另一样东西(哪怕是一块相邻的石头),而人的思想(必定是在某个体的脑中)可以关涉千里之外、百代之前、甚至尚未存在(或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东西。而人脑与石头的差别,在足够微观的层面上无非是不同粒子的排列关系上的差别。假若任何粒子都谈不上意向性的话,那么无论其叠加、组合重复多少次也不可能变出意向性来。这就是自然主义面临人类常识时的挑战,也是哲学和科学迄今未能破解的“神秘”(当然不是超自然意义上的)。 意向性之所以关键,不仅仅在于它伴随着任何语言现象的存在,而且更关乎任何理由(包括询问、解释、推理或证明得以进行的一切依据)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在上述现代科学所揭示的无所不包的因果空间之外,有一个人们赖以思考、计划、选择、与他人合作或协调的观念性关系网络—我们不妨称之为“理由空间”。当代的哲学疑难,可以说正是理由空间与因果空间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人类规范性与自然描述性之间的聨结问题。而如何理解意向性恰恰是走向解开这一疑难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也许是入其堂奥的切入点。 现在,我们不妨摘要地回顾一下当代分析哲学自奎因以来对意向性问题的讨论。奎因首先关注的是人们在沟通中如何赋予彼此意向性。在人们的常识心理学层面,大家均不怀疑彼此具有信念、欲望、意图等一系列心理态度,唯有靠着对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

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本真?时间现象学 黑尔德 自从胡塞尔第一次将现象学引上道路并且海德格尔第一次对现象学进行彻底改造以来,时间便处在他们的思考中心。与对原初经验的现象学寻求相符,这两位思想家在时间理解上具有一个共同的基本区分:在所有哲学之前为我们所日常熟悉了的那种时间与一个原初地经验到的时间相对峙,海德格尔在他后期的报告?时间与存在?(1962年)中将后者称之为?本真的时间?。在?转向?后的思想中,他在这里和其他地方用?本真?(eigentlich)一词来标识这样一种?实事?(Sache),即某种构成现象学的一个根本的争执区域的东西,它在那些对它而言原初是?本己的?东西中表明自身。[①] 据此,?本真时间?应当被理解为如其在对它来说是本己的东西中所显现出来的那种时间。在海德格尔的主要著作《存在与时间》(1927年)中,?本真?这个形容词已经具有了这个基本含义,但它原发地所涉及的?实事?在当时就是人的此在;被标识为?本真?的是那种此在在其中?决断地?接受它的?必死性?(Sterblichkeit)的生存方式。尽管海德格尔自三十年代以后放弃了对?本真?形容词的这种生存论分析的使用。但即使在?转向?之后它也仍然以隐蔽的方式在他的思想中继续起作用。我在后面还会回到这个问题上来。 无论是在《存在与时间》中、还是在以后的?时间与存在?中,?非本真的时间?都在于:时间对我们显现为各个当下、各个现在的次序(Folge)。这些?现在?可以在某些发生事情的时段(Phasen)上——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在?各个运动?上——被计数(anz?hlen),通过这种方式,对时间的自然科学理解也成为可能。自亚里士多德的时间定义以来,流行的——至少在西方文化中——便是这种把时间视为现在次序的观点,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将这种时间观称作?庸俗的时间理解?。由于现在次序构成一个固定的形式,我们在其中遭遇到所有在时间中个体可定位的客体,因此这种时间在胡塞尔那里叫做?客观时间?。在由爱迪?施泰因所汇总的哥廷根时期的文字中,他把客观时间与?内意识?相对峙,在三十年代的后期手稿中,他把客观时间与?活的当下?相对峙。由于胡塞尔以此来标识时间原初在对它而言是本己的东西中被经验的方式,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在他那里也有本真的和非本真的时间

现象学下的有效教学

现象学下的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案例:一堂数学课 初中三年级的时候,我转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加上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不怎么说话一般低着头。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关于二元二次方程的题目,有点难度。全班同学都在认真的计算我也不不列外,数学老师则在教室里巡视。过了一会,数学老师说:“有哪位同学做出来了,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我抬头看了一下老师又低下了头,看到班里有几个同学举手了,虽然我写出来了可是我害怕不一定是对的。突然数学老师喊了我的名字并说:“某某,我看你在下面演算得很认真可以把你的思路给全班同学讲解一下吗?”一听老师叫我,我站了起来,脸涨的通红并且紧张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一方面我是第一次当着全班人的面讲解自己的题目比较紧张,另一方面我害怕自己说错了被同学笑。这时,数学老师用一种期待的眼神看着我并说:“没事的,某某,老师相信你,大胆的把你的思路说出来就算是错误的也是你的一种想法啊,可以给同学们参考。”并对我微笑。我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了,说的过程中我发现老师的眼睛一直看着我并且不是的对我点头。说完后老师说:“嗯,很不错,解题思路独特简便,某某,你以后上课要多举手多发言啊,老师观察你很长时间,你的解题思路一直很新颖,在勇敢与自信点就更好了。”说完老师继续上课。突然间我内心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心想:“我才来这个班几天啊,平时也不太爱说话,老师既然会关注我。”在剩下的半节课里面,我听的异常认真而且也敢抬起头正视老师,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发现每当我们班上的每个同学做完题或者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时,老师都会用那种看我的眼神看着他们并且脸上带着微笑。在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一直记得这堂课,老师的那种眼神和微笑一直伴随着我,并且让我更自信和勇敢。 (二)现象学提问及反思如下, 1、为什么“我转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由于对周围的环境不熟悉加上自身性格比较内向,在班上不怎么说话一般低着头”?这说明“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对新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老师知道“我”这种体验吗?对于“我”的这种行为老师是什么体验?他会采取一些措施吗? 2、为什么“数学老师在教室里巡视”?老师的目的是干什么?是观察我们的学习还是督促我们学习呢?是发现我们的问题吗?是在了解我们吗?老师在教室里面巡视学生的体验是什么?老师的这种行为对学生有什么作用?是课堂上有效教学所必需的吗?为什么它是必须的呢? 3、为什么“数学老师说:‘有哪位同学做出来了,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全班同学分享一下。’”而不是直接自己把题目讲解?老师这样做的

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

胡塞尔早期内时间意识分析的基本进路 倪梁康 事实上,当我们在讨论内时间意识或延续的感觉以及它们在各个客体中的贯穿时,我们已经处在反思的维度上。这种反思把在原意识(或延续的感觉、对相互接续状况的意识到)中原先已经有所显露、但尚未被对象化的内在时间构造出来。这里涉及到原意识和后反思关系的一个基本层面(15)。因而胡塞尔说:?这种反思是在一个时间意识的统一中进行的,如上所述,这个新被把握到的东西已经在此,它属于先前作为背景被把握到的东西,如此等等。?(Hua X,[485])但必须区分这里的两个?把握?(erfassen)概念。胡塞尔这里所说的第一个?把握?,即?新把握?,乃是对象化的内在反思的把握,而第二个?把握?,即?先前的把握?,则是非对象化的?内时间意识?的把握。 对内时间意识的对象化、课题化的把握、描述、分析,是时间意识现象学的主要任务。胡塞尔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描述,以及在现在点上对滞留、原印象和前摄的描述,都是对一个原先不是课题、只是附带地被留意到、意识到的体验部分的课题化。因此,原意识与后反思所含有的问题,在时间意识分析中也会出现。如笔者曾经归纳过的那样,具体而言,它会面临两个方面的质疑:?一方面,人们对反思的优先权提出疑义,并且声言它植根于另一些更原初的结构之中,例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理解的偏好便属于这个方向;另一方面,例如萨特和其他哲学家认为,在反思的特征中可以确定出变异的因素——一种在原本的体验与后补的反思之间的变异。更具体地说,这种变异或者表明为一种由于反思而必然形成的添加,或者表明为一种通过反思而造成的无可避免的损耗。换言之,与各种原本意识(原意识)相比,我们借助于反思而追获的东西在一些人看来有了增多,在另一些人看来有了减少。反思据此而是一种篡改了原本生活的再造。?(16) 关于第一个问题,胡塞尔的回答是确定的。就时间意识问题而论,他的回答是:内时间意识是原生的、第一性的,反思对内在时间的构造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在这个意识[原意识]后面不再会有一个意识到它的意识,当下化则相反,即便是最原始的内在当下化[反思],都已经是次生的意识了,它预设了它在其中被印象性地意识到的原生意识。?(Hua X,[442]) 在第二个问题上,胡塞尔承认,延续的感觉或内时间意识并不等同于在反思中被构造的内在时间:?意识流的各个相位是在这同一条意识流的各个相位中现象地构造起自身的,后一类相位与前一类被构造的相位是不可能同一的,而且也不是同一的。?(Hua X,[436])但他在原则上认为:?由于原意识与滞留现存在此,所以就有可能在对被构造的体验以及对构造着的相位的反思中去观看、甚至觉知到(innewerden)那些例如在原意识中被意识到的原初河流与它的滞留变异之间所存在的区别。?(Hua X,[473])因此他相信:?构造者与被构造者是相合的,但它们当然不是在每个方面都相合。?(Hua X,[436])他甚至有些过于激烈地批评反对派:?所有那些针对反思方法而提出的指责,都可以解释为是对意识的本质构造的无知。?(Hua X,[473]) 也就是说,胡塞尔认为,对内时间意识的反思把握并不必然导致对其内容的原则性篡改。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