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起狂犬疫苗免疫失败案例分析

2起狂犬疫苗免疫失败案例分析

2起狂犬疫苗免疫失败案例分析

李益斌;陈平

【期刊名称】《现代预防医学》

【年(卷),期】2006(33)4

【总页数】1页(P553-553)

【关键词】狂犬疫苗;免疫失败;分析

【作者】李益斌;陈平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86

【相关文献】

1.67例接种狂犬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J], 赵广菊;刘汝芹

2.16例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J], 冉俐;李何玲;王文红

3.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J], 黄小梅

4.16例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J], 王文红;冉俐;刘小霞

5.注射狂犬疫苗后免疫失败原因分析 [J], 李颖;费春楠;刘风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注射疫苗期间2例狂犬病发病的思考

在注射疫苗期间2例狂犬病发病的思考 【关键词】注射疫苗狂犬病 1病案情况 病例1:男,13岁,学生,体弱,流浪狗主动出击伤人,2006年12月3日9时咬伤头面部,Ⅲ度暴露,伤口于2006年12月3日11时在当地乡镇卫生院冲洗处理,未涂擦碘酒。2006年12月3日12:30注射第一针,免疫程序0-3-7-14-28,共按程序注射4针,疫苗为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3,失效期2007年5月11日,尚未注射第五针便于2006年12月23日发病,主要表现为流涎、烦躁,三恐症状不明显,死亡时间2006年12月27日。 病例2:男,32岁,吸毒人员,体弱,流浪犬主动出击伤人,2006年12月7日16:15,被犬伤脚、右手、耳,在某县属医疗单位清创缝合,未涂擦碘酒。2006年12月8日11:52接种第一针,免疫程序为0-3-7-14-28,共按程序注射4针,疫苗为江苏延申生物制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批号060902·7,效期2007年10月26日。尚未注射第五针便于2006年12月22日发病,主要表现为吐词不清、流涎、喉头梗阻,三恐恐症状不明显。死亡时间2006年12月25日。 从这2例患者来看有如下共同点:(1)均为体弱男性;(2)伤口处理不规范;(3)头面部有伤口,Ⅲ级暴露;(4)较为及时地(24h 内)注射了狂犬疫苗,均未注射抗病毒血清或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5)潜伏期在1个月内;(6)临床症状不典型,三恐症状不明显;(7)病程进展迅速,3~4天死亡;(8)犬只为流浪犬,主动伤人。

2思考 狂犬病毒是一种负链单股RNA病毒,属弹状病毒科。该病毒抵抗力并不强,可被日光紫外线和超声波破坏。强酸、强碱、高锰酸钾和碘酒等都可使其死亡[1]。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此病预后极差,发病后死亡率几乎100%。主要传染源是患狂犬病或带毒的犬、猫等动物。传播途径为,人被感染病毒的动物咬伤,病毒随唾液进入人体,唾液中的病毒也可经抓伤或舔伤皮肤黏膜破损处侵入。发病与否及潜伏期长短取决于人体的免疫功能、病毒的毒力及数量、伤口的深浅、伤口距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远近等因素。人类普遍易感[1]。 有报道全程接种狂犬疫苗,有12.5%免疫失败[2]。70%犬伤患者发生免疫失败主要功能原因是伤口处理不规范,没有彻底清洗伤口和注射抗狂犬血清[3],在北美地区应用弱毒活疫苗后,还有发生狂犬病的个例报道[4]。 WHO认为及时处理伤口、正确使用疫苗,需要时结合使用狂犬免疫球蛋白,对预防狂犬病死亡100%有效[5]。 目前,对暴露后狂犬病疫苗5针免疫程序,狂犬病毒抗体产生的高峰期至少也要在30天[6]。有人认为首针疫苗注射时联合干扰素使用能提高效果;也主张在注射疫苗时,对高度怀疑狂犬咬伤及头面部的患者在首针和第二针均加倍量注射[3];还有人认为对那些潜伏期较短的狂犬病暴露者(通常<30天),要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2022年湖州狂犬病案例

2022年湖州狂犬病案例 浙江湖州一个6岁小男孩9月5日被狗咬伤,虽然立刻被带到医院进行处理,第二天就注射了狂犬病疫苗,但13天后狂犬病发死亡。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新闻中分析了很多免疫失败的原因,比如说疫苗最后第四针还差两天没有注射,疗程未完成,所以免疫效力还没有产生,潜伏期太短等等,就是没说狂犬病疫苗质量有没有问题。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以后,人们都知道了其狂犬病疫苗生产造假的事,疫苗的质量是有可能不合格的。长生生物曾经轻描淡写地说,不合格疫苗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现在出了浙江湖州小男孩注射狂犬病疫苗后免疫失败致死的事。 浙江湖州小男孩之死是个悲剧,但不能让他死得不明不白,应该彻查原因,这既是对小男孩的家长负责,也是为了预防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如果真是疫苗质量问题,那就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以后还有可能再次发生此类悲剧。不,不是可能,如果疫苗质量不合格,类似悲剧必然再次发生。 为什么注射了狂犬病疫苗,还是会发病?可能人体内还没产生足够的抗体湖州市南浔区卫生和计生局朱局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狂犬疫苗是,要连续打几针的,整个打针期是一个月,不是打一针,要连着打几针,是产生免疫力的过程当中已经发病了,这个病是死亡率最高的,只要一发病,目前国际上都救不了。这个病潜伏期短的几天,长的要几年,假如潜伏期长的,狂犬病疫苗打了就有效果,潜伏期短的话,产生效果之前就发病,一点办法没有。”

狂犬病疫苗注射每多打一针都是在加强保护一般来说,全程打完疫苗后,狂犬病的发病率是很低的,但是也不排除例外。不过像这样还没打完就发病的病例,的确是比较少见的。受伤部位为头面部可能是发病快的一个原因“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打完一剂疫苗后,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才会产生抗体,这个时候如果抗体浓度不高,而病毒毒性又比较强的话,是有可能在狂犬病发作,出现这次的情况的。” 根据报道,6岁男童的受伤部位为右眼。而这个区域神经分布密集且复杂,可能是狂犬病潜伏期短、发病快的一个原因。 潜伏期长短与病毒的毒力、侵入部位的神经分布等因素相关。病毒数量越多、毒力越强、侵入部位神经越丰富、越靠近中枢神经系统,潜伏期就越短。若伤口在面部,则可能很快就发作。而疫苗诱导产生抗体需1-2周的时间,狂犬病病毒最短潜伏期和产生抗体的时间相近。 有研究表明,头面部暴露后患病风险高达15%-80%,其次是手臂和手指10%-40%。针对头部被咬伤或抓伤等高风险情况下,建议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有利于中和局部残留的病毒,降低病毒量,而且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半衰期14-21天,为诱发主动免疫赢得时间。

狂犬疫苗4针免疫接种法与5针免疫接种法不良反应探讨

狂犬疫苗4针免疫接种法与5针免疫接种法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分析狂犬疫苗不同免疫法的免疫效果与安全性。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疫苗接种者中选取595例,其中,298例采用4针法接种疫苗,作为观察组;297例采用5针法接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免疫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免疫效果均比较理想(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的5针法相比,4针法免疫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狂犬疫苗;免疫接种程序;不良反应 狂犬病俗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诱发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病死率高达100%[1]。当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治疗办法,但及时规范接种人用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病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宜昌市长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在推广狂犬疫苗“2-1-1”免疫接种法(即“四针法”),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种狂犬疫苗的人员中抽取595例,其中,男344例,女251例;年龄6~67岁,平均年龄为(35.8±10.6)岁。全部患者就诊时一般情况良好,未发现1例有基础疾病。根据疫苗免疫接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298例,对照组297例。对比两组一般资料,发现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不大(P>0.05),有可比性。 1.2 接种方法 1.2.1 观察组采用4针法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为辽宁成大人用狂犬疫苗(水剂),0.5mL/支,暴露后当天分别在左右三角肌注射一剂,7d、21d后再分别注射1剂。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5针法接种狂犬病疫苗,疫苗为广州诺诚人用狂犬疫苗,1.0mL/支,第一次在三角肌注射1剂,然后,在3、7、14、28d分别在三角肌注射1剂。对于未满5岁的幼童可选在两条大腿外侧进行肌注。 1.3 观察指标 注射部位红肿、硬结、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均属于局部不良反应。头晕、头疼、荨麻疹、关节痛、肌肉痛、发热、胃肠道紊乱等均属于全身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打狂犬疫苗失败案例多吗

打狂犬疫苗失败案例多吗 打狂犬疫苗失败案例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话题,因为狂犬病是一种极为严重 的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都具有致命性。因此,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就显得格外重要。那么,打狂犬疫苗失败案例到底有多少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狂犬病疫苗的失败并不是指疫苗本身无效或者不安全,而是指在接种疫苗后,个别个案出现了感染狂犬病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疫苗失败”。疫苗失败并不意味着疫苗本身有问题,而是由于个体差异或其他未知因素导致的。 在全球范围内,疫苗失败案例并不多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狂犬 疫苗的有效性高达95%以上,而疫苗失败的案例仅占极少数。这说明狂犬疫苗在 预防狂犬病方面具有非常高的保护效果,是公认的有效措施。 然而,即使疫苗失败案例较少,但每一起疫苗失败案例都是非常值得重视的。 因为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这意味着可能面临着生命威胁。因此,对于疫苗失败案例,医学界和疾控部门都会进行严肃的调查和跟踪,以确定疫苗失败的原因,并加强疫苗接种的监管和管理。 疫苗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个体免疫系统状态、疫苗接种程序、疫苗保 存和运输等多个环节有关。因此,为了降低疫苗失败的风险,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预防和管理。首先,医务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疫苗接种程序进行操作,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其次,疾控部门需要加强对疫苗的监管和管理,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效果。另外,对于接种狂犬疫苗的个体来说,也需要在接种后密切观察自身情况,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后续的预防措施。 总的来说,打狂犬疫苗失败案例并不多,但每一起案例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从多个方面加强疫苗接种的管理和监管,确保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疫苗失败的风险,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022河南狂犬病最近案例

2022河南狂犬病最近案例 日前,xx县发生一例狂犬病患者死亡案例。据悉,当事人就诊的门诊完全合规处置,并无医疗过错。最终,保险公司赔偿死者家属100万元。 当事人是河南省xx县人,2022年xx月xx日被流浪狗咬伤右上肢,并伴有出血。当日到河南省新乡市xx县疾控中心门诊治疗,医生判断为狂犬病三级暴露,使用犬伤净冲消组合对伤口进行了规范处置,在伤口周围封闭注射了狂犬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了狂犬疫苗。 2022年xx月29日,患者出现持续性上肢疼痛、麻木,2022年xx月2日出现怕风、怕水、饮水呛咳等狂犬病典型症状,被确诊为狂犬病,于2022年xx月3日死亡。 事件发生后,死者家属以免疫失败为由向门诊提出了索赔诉求。由于门诊医生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指南的要求对患者进行了规范处置,相关产品也都是经过国家审批的合格产品,所以此事件处置程序合规,并没有明确的责任方。 所幸,患者在门诊合规处置时签署了由盛大康成公司投保的“狂犬病预防处置保险单”,近日,保险公司将100万元赔偿款支付给了死者家属,让不幸的家庭得到了一些安慰。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因狂犬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水的突出临床表现,亦称“恐水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死亡率100%。

被狗猫抓伤咬伤后,应尽快到合规医疗机构就诊,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使用专业冲洗设备、冲洗液和消毒液,冲洗清洁伤口内部,并按程序接种狂犬疫苗。如果伤口伴有出血,还应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合规处置后,一般是能够有效预防狂犬病的。但狂犬病的预防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可能患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可能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此外,就诊的及时性、伤口冲洗环节能否做到规范彻底、特殊部位封闭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是否得当等因素都会影响最终的防治效果。 最后提醒大家,远离流狼狗猫,如被抓咬伤,务必及时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合规有效的处置。

接种狂犬疫苗失败导致患者死亡,医疗机构承担九成责任

接种狂犬疫苗失败导致患者死亡,医疗机构承担九成责任 接种狂犬疫苗失败导致患者死亡,医疗机构承担九成责任 叶春红律师 【案例】2002年10月30日凌晨5时40分许,苏**(化名)之妻郑**在自家门口被一条不明犬主的狗咬伤下嘴唇后,在苏**陪同下到疾控中心坪石门诊部救治,见门未开,随即转往坪石医院(即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该院为郑**做了伤口处理和缝合包扎(因伤口创面较大而施缝合术)。当日上午8时30分左右,苏**陪同郑**又到坪石门诊部就诊,该门诊部医护人员对郑**的伤口用1%的新洁尔灭进行清洗,用碘酊消毒,然后为郑**注射了狂犬疫苗和干扰素各一支。但因当时疾控中心未备有抗狂犬病毒血清,无法对郑**注射血清。当日,坪石镇人民政府,坪石门诊部及时组织人员外出采购抗狂犬病血清,同时还在乐昌市广播电视事业管理局坪石站有线台每天播放《紧急通知》3-5次至12月6日止,该通知要求被犬咬伤者立即到坪石门诊部注射狂犬疫苗,并于当日下午5时后到坪石门诊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但郑**受伤后始终未在坪石门诊部注射过抗狂犬病血清,其虽经常规治疗,仍于11月16日狂犬病发。11月9日,郑**到广州治疗,经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确诊,其患狂犬病。次日,郑**返回坪石入住乐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后因病情无好转而出院。2002年11月21日晚,郑**因患狂犬病无法治愈死亡。 在一审诉讼过程中,乐昌法院于2004年2月26日委托韶关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对双方争议的医疗事件作鉴定。但是苏**于同年3月3日向该鉴定办公室提出,不同意由该医学会组织鉴定的书面意见。 法院又组织省市两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及事故诊断小组作鉴定“苏**妻子郑**的死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事故所致”。 一审法院法院认为:1、郑**确死于狂犬病,这是否属疾控中心在给郑**被犬咬伤后的治疗过程中造成的人身损害,依广东省、韶关市两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的鉴定结论,“郑**的死不属于预防

猪场伪狂犬免疫失败原因与分析

猪场伪狂犬免疫失败原因与分析 猪场伪狂犬免疫失败是指在猪场中对猪进行伪狂犬疫苗接种后,仍然发生疫情,出现 疫病流行的情况。这种现象可能会对猪场的生产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以下是分析猪场伪 狂犬免疫失败的原因和可能的因素。 1. 疫苗质量问题:伪狂犬病疫苗质量低劣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疫苗有 可能在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中受到污染或变质,使其失去疫苗的效力。疫苗生产过程 中使用的病毒株选择也可能存在问题,不能提供充分的保护力。 2. 免疫程序不合理:在猪场进行免疫工作时,免疫程序的设计和实施是否合理也是 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免疫周期和间隔是否符合疫苗的要求,免疫时机是否选对等等。如果免疫程序不合理,可能会导致免疫效果不佳,疫苗接种后猪只仍然易感染伪狂犬病 毒。 3. 动物个体差异:猪只的个体差异也是导致伪狂犬免疫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 的猪只可能具有不同的抗体水平和免疫反应能力,一些猪只可能对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较弱,因此无法获得充分的免疫保护。 4. 感染源控制不力:伪狂犬病毒通过飞沫、唾液等途径传播,如果猪场对感染源的 控制不力,可能会导致免疫失败。在猪场中存在潜在的感染源(如野生动物、害虫等), 这些感染源可能会传播病毒,使得疫苗接种后猪只仍然感染病毒,引发疫情。 5. 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猪场的环境卫生状况对疫苗接种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如 果猪场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不到位,可能会导致病毒滋生和传播,增加疫苗接种后免疫失败 的可能性。 为了减少伪狂犬免疫失败的发生,猪场管理者应该加强以下措施: 1. 选择优质的疫苗供应商,确保疫苗质量可靠,符合免疫要求。 2. 根据疫苗的使用说明,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确保免疫的时机、周期和间隔都合理 可行。 3. 加强猪只的动物健康管理,提高个体的免疫力。根据猪只的免疫程序和个体差异,对易感染的猪只进行特殊管理,加强其免疫保护。 4. 加强疫情监测和感染源控制。定期对猪场进行疫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 应的控制措施。加强对猪场周边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潜在的感染源。 5. 加强猪场的环境卫生管理,保持猪圈的清洁和消毒,有效减少病毒滋生和传播的 机会。

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接种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摘要】当前临床中所应用的狂犬疫苗主要有地鼠肾细胞狂犬疫苗和Vero 细胞狂 犬疫苗,Vero 细胞纯化疫苗是目前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的狂犬疫苗,所以目前 主要用此类疫苗。可以说,只要对疫苗进行及时并足量地注射,便能够十分有效 地对狂犬病进行预防,然而,在实际中,依然存在一部分患者在注射疫苗后仍然 患有狂犬病,并最终导致死亡,这对于社会的稳定与患者的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 了极大的威胁,因此,对于疫苗注射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据此研究出具有针 对性的预防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中图分类号】R73-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10-089-01 1.疫苗接种失败的原因 1.1 未对伤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对于动物所抓伤以及咬伤的伤口部位,患者没能够按照相应的要求对创口进 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因此,很容易导致病毒存在,另外,还有可能是由于包扎与 缝合这一环节中出现了失误,患者在经过包扎与缝合后,很容易会对组织造成挤压,使得病毒被加速吸收,所以在伤口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是不主张包扎和缝 合的。 1.2 狂犬疫苗注射并未满足及时与足量的要求 (1)患者在受到咬伤与抓伤后,并未及时地购买疫苗并进行注射,在这其中拖延了较长的时间,导致疫苗的效果难以发挥;(2)由于一定的因素,使得患 者没有按照规定的日程对疫苗进行注射;(3)患者在注射一次或者两次后便不 再坚持继续注射疫苗,疫苗的全程注射工作并没有如期完成[1]。 1.3 护理人员本身的注射技术不够熟练 护理人员自身经验较少,在注射时很容易导致跑液以及漏液等情况出现,另外,护理人员在注射时也很容易由于经验不足导致注射的部位不十分准确。造成 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制剂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剂量,或者在抽取药液 时不够彻底、在排空时有跑液等情况出现,或者是在对患者进行注射前并未将药 液摇匀,导致出现沉淀,这就容易导致注射到患者体内的药剂量出现不足;另一 方面则是注射的肌肉部位较浅,特别是对于肥胖者来说,在注射后患者对药液的 吸收十分缓慢,产生抗体的时间出现了延缓,使得效果出现降低。 1.4 疫苗的效价降低 无论是哪一种疫苗,自从其出厂之后,抗原性便会呈现出持续低下降,若是 在储藏与运输等环节之中出现问题,例如环境过冷或者环境过热等均十分容易导 致疫苗蛋白出现变质等问题,使得疫苗的功能遭到破坏甚至导致失效,对于临近 于失效期的疫苗来说,其免疫效果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导致免疫失败[2]。 1.5 服用激素以及免疫制剂所造成的影响 对于被抓伤与咬伤的患者来说,其中的一部分很可能在这一阶段之中患有某 一种疾病,并应用了免疫制剂以及皮质激素等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将会对疫苗注 射后在体内的吸收造成影响与干扰,使得原有的疫苗效价很难发挥。 1.6 个人免疫功能的缺陷 在注射疫苗的患者群体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患有免疫力缺陷疾病的患者,此类患者在完成疫苗的注射后,很难产生对狂犬病毒进行中和的抗体,这就会导 致疫苗失去原有的效果,另外,一部分患有慢性肝病、低蛋白血症以及严重贫血

狂犬病暴露疫苗免疫失败5例报告

狂犬病暴露疫苗免疫失败5例报告 病历资料 2006年1~12月处置狂犬病暴露患者7665例, 狂犬病发病13例,死亡13例,8例死者生前拒绝作狂犬病暴露狂犬疫苗免疫,5例狂犬疫苗免疫失败。5例失败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岁,现报告如下。 例1:患者,男,于2006年7月4日在外劳动时被一只无主犬咬伤左上肢合谷穴,经当地乡村医生简易处置后,随即到中心卫生院正规处置,并分别于7月4日、7日、11日、18日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各1支。7月23日伤者自感不适、恶心、呕吐、寒颤、腹痛等前驱症状。7月25日出现烦躁、恐水、恐风等狂躁症状,入住某医院,临床诊断为狂犬病,7月25日23:35分死于病房。 例2:患者,男,于2006年7月19日晚7时左右在家被一只无主犬咬伤左侧面部,随即到镇卫生院对伤口进行清洗、清创、消毒处理后,因伤口较深缝合了10多针。分别于7月19日、22日、26日、8月2日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各1支。8月8日伤者出现发烧、全身不适、头昏、腹痛、呕吐等前驱症状。8月9日伤者出现恐水、恐风、流涎等典型症状,16:30分入住某医院,临床诊断为狂犬病。20:00分自动要求出院后到镇卫生院继续观察治疗,8月10日2:28分死于病房。 例3:患者,女,于2006年8月22日在赶集回家途中被一只无主犬咬伤左上肢中指和颈前中部,随即到中心卫生院对伤口进行正规处理,分别于8月22日、25日、29日、9月5日接种人用狂犬疫苗各1支。9月6日伤者自感全身不适、胸闷、左上肢麻木、蚁走感等前驱症状。9月9日9:30分伤者在家属陪同下到区疾控中心就诊,结合流行病学史和典型的恐风、恐水、流涎、烦躁不安症状,临床诊断为狂犬病,即刻入住某医院,9月9日15:05分死于病房。 例4:患者,男,于2006年10月13日在途中被一只无主犬咬伤下颌部,随即到村卫生站冲洗伤口,因伤势较重伤者要求缝合了14针,对症处理后到中心卫生院犬伤门诊分别于10月13日、16日、20日、27日人用狂犬疫苗各1支。2006年10月24日伤者出现麻木、蚁走感、流涎等前驱症状,10月29日伤者出现胸闷、气促、食欲下降、恶心呕吐。10月30日开始出现狂躁兴奋、恐风、恐水、吞咽困难典型症状,入住某医院,临床诊断为狂犬病,11月1日21:50分死于病房。 例5:患者,男,于2006年10月31日7时起床上厕所时,被一只无主犬咬伤左手食指。9:30分到中心卫生院犬伤门诊冲洗伤口后,浸润注射狂犬病人源免疫球蛋白1400IU,同时分别于10月31日、11月3日、7日、14日人用狂犬疫苗各1 支。11月21日出现全身乏力、伤口周围麻木、蚁走感等前驱症状,11月23日3:30 分出现呼吸困难、恐风、恐水、狂躁、流涎典型症状,13:30分到中心卫生院就诊,临床诊断为狂犬病,13:40分报120急救中心,某医院120急救中心于14:20分将病人接走,途中给予吸氧、输液等处理,在距醫院约1.5km处(大约14:50)死于120车

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与免疫失败的预防

狂犬疫苗接种不良反应与免疫失败的预防 作者:卞薇薇 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4年第09期 摘要:探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措施,以及免疫失败的多种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多方面提出预防对策。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免疫失败预防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年来,我国家庭养犬数量急剧增长,狂犬病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卫生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显示:死亡率占首位的仍然是狂犬病。而预防狂犬病最关键的是伤口清创处理及全过程接种狂犬病疫苗。现将我市2011年狂犬病疫苗接种工作情况分析如下: 1.基本情况 2011年1-12 月,姜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接待2725 例动物咬伤者,其中三起狂犬连咬数十人事件及5例高危伤者。其中对被动物咬伤后来门诊治疗室注射狂犬病疫苗258例病人,男165人,女93人,年龄3-80岁,均为二级暴露。 2.接种反应 接种不良反应分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疼痛、红斑、水肿、瘙痒、硬结,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度发热、寒战、晕厥、无力、头疼、眩晕、肌肉痛、关节痛、胃肠道功能紊乱。258例接种疫苗出现局部不良反应为27例。其中男15人,女12人,不良反应率为10.46%。主要表现为接种24 小时后出现疼痛的为24例,瘙痒为1例,出现红肿的为2例,未出现红斑和水肿。出现全身反应16例,全身反应发生率为6. 2%,接种第1针狂犬疫苗24 小时内,部分患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接种第二针后部分表现为轻度发热,改用进口狂犬疫苗后,症状得以缓解。 3.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不良反应的处理,首先须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地对他们进行解释,消除紧张情绪,争取患者心理上积极配合全程治疗。其次,对于皮肤的局部护理,主要是进行对症处理,如保持注射部位的清洁与干燥,以防感染,对于有红肿疼痛的患者,及时给予局部的热敷等。 4.接种效果评价

预防接种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预防接种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标签:接种;免疫力;分析 预防接种是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提高人群免疫力、保护广大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的实际行动。而只有预防接种成功即保证免疫接种率,有效防止可通过接种疫苗预防的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才能真正的保护了广大儿童健康成长。而在实际工作中,疫苗接种到体内后产生抗体的水平时而有达不到要求的现象发生,这就导致接种的疫苗不能起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作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免疫失败,导致这种失败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除疫苗本身的原因之外,相当一部分是我们接种过程中由于接种人员和家长的原因所产生的,现归纳如下,为以后的预防接种工作起指导作用,以减少这类情况的发生,提高我们的免疫成功率,更好的保护广大儿童健康成长。 1生物制品本身的原因 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都不能给机体以百分之百的保护,是因为生物制品在贮运过程中承受温度过高或过低,这种现象尤其越是在基层单位越容易发生,这是由于基层接种单位的冷链设施不健全,大多数用简易的冷背包等运输疫苗,且没有测温设施,不能及时的掌握疫苗在某种温度下暴露的时间,更为严重的是有的人员到上级单位领取疫苗时不使用任何的冷藏设施,这就更保证不了疫苗的质量,使疫苗的效价降低。尤其是在夏季和冬季,这二个季节的气温过高或过低,是我们最值得注意的地方。在疫苗的贮存过程中有的单位没有及时的对冷藏(冻)设施内的温度进行测量,没有掌握疫苗在某些不符合要求的温度下的贮存时间,也是导致疫苗效价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有的亦可因接种场所选择不当,比如阳光直射的室内,使接种后机体难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而导致接种失败。特别是在接种现场暴露时间过长,会造成疫苗的效价降低或消失,也可受疫苗的效价和纯度的影响。 2没有按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接种 初次受种过早或过晚,二次接种时间间隔不够,联合接种掌握的不好,同时接种不宜同时接种的疫苗或二种疫苗间隔时间不够等,也是影响免疫效果的因素之一。 3预防接种的操作不当 操作过程不按规定进行,没有按规定的剂量进行接种,剂量过少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接种部位不准确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接种过深过浅,接种后用酒精棉球按压接种部位等诸多操作上的不当都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 4宣传培训工作不到位

狂犬疫苗三针发烧-狗狗打了狂犬疫苗后发烧

狂犬疫苗三针发烧-狗狗打了狂犬疫苗后发烧 小狗打完狂犬发热-急狗狗打了狂犬疫苗后发烧 为什么小狗刚打完犬六联疫苗和狂犬疫苗一周后还会得犬瘟热。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犬瘟热 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幼犬的传染性极强的为什么小狗刚 打完犬六联疫苗和狂犬疫苗一周后还会得犬瘟热。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一、犬瘟热免疫失败的原因 在笔者诊治的43条犬瘟热病犬中,有28条接种过1次犬六联苗,有6条接种过2次五联苗,2条接种过3次五联苗,3条接种过一次二联苗,其余未接种过疫苗。 3.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使用混乱。目前,许多诊所一接到病例,无论动物大小,无论什么病,第一件事就是注射血清。许多文献记载,免疫血清不能终断犬瘟热病情。如果犬只确实感染了免疫血清所能防治的几种传染病,早期使用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幼犬大多都是由于饲养不当,刚刚断乳不适应喂食或喂的过多、过勤,洗澡过勤以及喂给或误食了不应喂的食品而引发的疾病。这样,如果给动物注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是必影响犬瘟热的主动免疫,而这种免疫血清能否抵抗犬瘟热强毒还值得怀疑。 6.免疫次数不足。门诊记录揭示,66%的犬只进行过一次免疫,

9.4%犬接种过两次。0.8%的犬接种过三次,其余都未接种过疫苗。犬瘟热的发病率与接种疫苗次数呈反相相关。 二、对策 为切实做好犬瘟热的防制,笔者在从事门诊诊疗过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2.美国兽医学会曾建议,免疫状态不明的3月龄以下犬只应给 两剂或三剂以上疫苗。我们应对断奶犬用二联或五联苗首免,免疫剂量2-3头份,隔3周后二免,12-16周时三免,剂量为1头份或2头份。以后每年接种一次五联疫苗。 3.改变接种途径 文献记载,静脉或肌肉注射疫苗免疫产生快、效果好,皮下接种免疫产生慢且不确实。因此,我们普遍采取肌肉接种方法。 1、所打的疫苗是否符合标准,是否正品? 2、小狗在注射疫苗的这段时间,是否身体健康? 3、小狗打完疫苗是否接触过其它犬只或其它动物? 自己问一下自己这三个问题。 1、疫苗是弱病毒,就是说是快死掉的病毒原体,在小狗身体免 疫不足的情况下(例如小狗感冒或者其它症状,身体免疫力就会降低),那么在此情况下对小狗注射疫苗,很可能是给它注射病毒。任何疫苗,注射都有可能引发这个病的可能。 标签:小狗

安徽省70例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流行病学分析

安徽省70例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流行病学分析 曹明华;宋丹丹 【摘要】目的分析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个案,探讨免疫失败的原因.方法收集整理安徽省2005-2016年70例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个案资料,使用Epi Data3.1软件录入数据,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5.71%病例暴露后均能在24 h内赴医疗机构进行伤口的冲洗和消毒.81.43%的病例未全程接种疫苗,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侥幸心理,不愿继续接种疫苗,抗血清使用率2.86%.48.57%的病例在非暴露后门诊进行处置.潜伏期中位数40 d(最短9d,最长10.5年),暴露于头颈部的病例潜伏期较短,不同咬伤部位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01,P<0.01).结论建立狂犬病暴露后补偿机制,规范狂犬病疫苗流通渠道,打击非法及伪劣产品,加强狂犬病暴露后处置门诊医疗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公众知信行,是预防人间狂犬病暴露后免疫失败的关键. 【期刊名称】《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年(卷),期】2018(034)004 【总页数】3页(P382-384) 【关键词】狂犬病;免疫;流行病学 【作者】曹明华;宋丹丹 【作者单位】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肥230601;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肥2306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死率100%。目前尚无 有效的治疗方法,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伤口和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有效措施,自2005年开展狂犬病监测以来,每年均有狂犬病免疫失败的发生。国内也有相关报道[1-3],为了解狂犬病免疫失败的原因,科学防控狂犬病,现就 安徽省2005-2016年70例狂犬病免疫失败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5年1月-2016年12月安徽省辖区内共报告70例狂犬病免疫 失败病例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应用统一制定的“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向患者亲属和接诊医生了解 患者治疗和发病过程,详细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暴露日期、方式、程度、伤口部位及受伤程度、伤口处理情况、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使用等情况。个案调查率要求100%,调查员由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担任。 狂犬病诊断参照狂犬病诊断标准( WS281~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伤口严重程度分级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进行判定。免疫失败病例:安徽省各地2005-2016年发生在动物致伤后至发病前注射过狂犬疫苗的狂犬病死亡病例[2]。 1.3 质量控制按照《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对全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 业人员进行逐级培训,实行省、市二级现场督导或电话核实,按监测方案统一对调查表进行审核。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 3.1软件双录入数据,应用SPSS 2 2.0对数据进行 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分析。 2 结果

湖南省68例狂犬病暴露处置失败病例分析

湖南省68例狂犬病暴露处置失败病例分析 杨浩; 蔡亮; 何芳玲; 胡世雄; 罗垲炜; 孙倩莱; 张恒娇; 赵善露; 张斯钰; 曾舸; 戴志辉【期刊名称】《《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年(卷),期】2019(017)003 【总页数】4页(P149-152) 【关键词】狂犬病; 暴露处置; 病例分析 【作者】杨浩; 蔡亮; 何芳玲; 胡世雄; 罗垲炜; 孙倩莱; 张恒娇; 赵善露; 张斯钰; 曾舸; 戴志辉 【作者单位】410005长沙市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9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临床多以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为表现,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及时、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最有效策略。为了解狂犬病暴露处置失败原因,现就湖南省2007~2018年68例狂犬病暴露处置失败病例个案资料作如下分析。 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以湖南省2007~2018年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疫情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68例

狂犬病暴露处置失败病例为调查对象。狂犬病暴露处置失败病例为狂犬病毒暴露后经伤口冲洗、狂犬病疫苗接种、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后仍然发病死亡的狂犬病例。 表1 湖南省2007~2018年狂犬病例免疫情况年份总病例数处置失败病例失败病例接种疫苗率(%)失败病例注射被动免疫制剂人数失败病例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率(%)2007 334 7 2.10 1 0.30 2008 229 11 4.80 2 0.87 2009 200 3 1.50 0 0.00 2010 152 13 8.55 6 3.95 2011 162 9 5.56 5 3.09 2012 118 1 4.24 1 1.69 2013 83 9 12.05 6 7.23 2014 65 1 3.08 1 1.54 2015 75 3 4.00 3 4.00 2016 64 1 3.13 1 1.56 2017 71 2 2.82 1 1.41 2018 78 8 10.26 7 8.97合计1631 68 4.17 34 2.08 二、调查方法 按照《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湖南省疾控中心统一设计“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狂犬病病例所在县(市、区)疾控中心对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重点调查病例的基本信息、暴露经过、伤口暴露程度、位置及处置措施、狂犬疫苗预防接种及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情况、伤人动物信息等,信息填写后上报到湖南省疾控中心。狂犬病诊断及伤口暴露分级按照《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进行判定。 三、数据整理及分析 采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 20.0、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地图用Mapinfo软件制作。潜伏期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四、质量控制 按照《全国狂犬病监测方案》,对全省市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进行逐级培训,按监测方案统一对调查表进行审核。

对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让越来越多的人养起了宠物,猫、狗是最受欢迎的 家庭宠物之一。然而在享受宠物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要注意养宠卫生,许多家 庭常常忽视宠物防疫的重要性,狂犬病是动物中的急性传染病,更严重的是这种 病可以传染人类,因此狂犬疫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介绍狂犬病的危害,讨论狂 犬疫苗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能够预防狂犬病以及有效提高狂犬疫 苗的免疫效果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狂犬病;狂犬疫苗;免疫效果 近些年,我国各地掀起“宠物热”,人们对动物愈加热爱,裕来越多的家庭加 入到了饲养宠物的队伍中来,而由于相关经验不足或责任心的缺失,被丢弃的宠 物逐渐增多,城市中出现大量的流浪宠物。这些流浪动物整日出没在垃圾堆等地,身上不可避免会携带各种病菌,且多数具有攻击性,而目前我国缺乏对流浪动物 的相关处理经验,缺少相关收容机制,难以达到对流浪动物的有效防疫以及管理,这些都是影响狂犬病发生的不确定因素。据调查研究显示,被动物抓伤咬伤率在 逐年增高。患病动物作为狂犬病的主要携带者,可以通过抓伤咬伤传染给人类, 狂犬病潜伏期长达3个月,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方案,这意味着狂犬病患者一 旦发作,将无药可救。但狂犬疫苗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通过刺激伤者机体产 生抗体,以免疫狂犬病。因此,狂犬疫苗免疫效果的提升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RV)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也称恐水症。多发于犬、猫、狼等动物中,人类在被兽类咬伤之后极易感染该病。其临床 表现为:咽肌痉挛、恐水、进行性瘫痪、怕风等。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狂犬病毒是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基因组长约12kb,由G基因编码的糖蛋白,不但与病毒的毒力、致病性密切相关,而且是狂犬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能刺 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保护机体抵抗病毒的感染。狂犬病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瘫痪而危及生命。该病潜伏期 一般为3个月,平均为6619d,以患病动物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患病动物咬伤、 抓伤或由粘膜感染引起。若不进行及时诊治,将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乃至 生命安全。 2狂犬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 2.1伤口处理因素:①伤口处理不够及时;②伤口清洗、消毒不够彻底。狂 犬病毒早期仅局限于伤口范围内,如不进行及时消毒和清洁,病毒会扩散至伤者 机体,提升发病率;③包扎、缝合不合理,造成神经组织损伤,提升病毒人侵速度,严重影响组织液引流,妨碍伤者机体免疫应答,从而引发免疫失败。 2.2接种相关因素:①注射疫苗不及时;②疫苗注射未严格按照日程进行; ③疫苗注射位置选择不当。比如:将疫苗接种在伤者臀部,由于受到大量肌肉和脂肪的作用,抗原作用明显降低,免疫效果显著下降,从而致使疫苗免疫失效; ④疫苗剂量不足;⑤未正确使用被动免疫制剂。对于受伤部位多余1处的伤者,未给予所有伤口注射稀释后的血清,从而致使抗血清作用大为减弱。 2.3疫苗自身因素:①相关报告显示,狂犬病毒的流行毒株、疫苗株、已有 毒株在氨基酸、核营酸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狂犬病毒毒性、抗原性以及疫苗保护力;②疫苗稳定性欠佳。疫苗运输过程中要求温度必须保持在2-8℃且完全避光。一旦运送过程中出现一点疏忽,将破坏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