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精编版

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精编版

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诊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2、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哺乳期女性,常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为非哺乳期女性。

2.体征: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随炎症发展常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表现。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有炎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脓腔形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

2.中医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3.脓肿形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四)标准住院期间为≤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N6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

(4)乳房彩超(脓肿形成者需行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2.入院后即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术后取(炎性)肿物或脓腔壁组织送病理检查,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种类。(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

1.复查项目:血常规,必要时行乳房超声检查。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抗菌药物用至体温正常后3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3天,引流管通畅或已拔除。

2.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2.出现新发脓肿,需要继续治疗,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3.未形成脓肿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诊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增生

2、排除乳腺癌

3、行增生组织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可累及一侧或两侧乳房,常于月经前数天出现或加重行经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疼痛亦可随情绪变化而波动这种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的疼痛是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少数有乳头溢液;月经失调。

2、体征:乳房肿块: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肿块形状不一,以片块状为多见,肿块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韧,活动好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小者如粟粒般大大者可逾3~4cm,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3、医技检查:红外线扫描可作初筛;B超检查,能判断肿块性质和位置;钼靶检查,可检查出一些手摸不出来的细小肿瘤萌芽。

4、细胞学或病理检查:对通过上述检查尚不能确诊的乳腺增生,需做乳腺穿刺行细胞学检查,明确性质,或作病理检查排除乳腺癌。

(三)乳腺增生分类

1、乳痛症:又称单纯性乳腺增生症,在少女和年轻患者中最为常见,其原因是由于性腺激素分泌旺盛及变化波动较大的缘故,以明显周期性乳房胀痛为待征,月经后疼痛自行消失。

2、乳腺腺病:本类型的病变基础是乳房内的乳腺小叶和乳腺管均有扩张及腺体周围组织增生。

3、囊性增生:多认为本类型的增生病才是真正的病理性增生症,它以乳管上皮细胞增生为主要病变,乳房内出现的肿块多为弥漫性增厚,且呈椭圆形的囊状物居多,很容易与纤维混淆,此类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变。

(四)乳腺增生的程度分期

1、乳腺小叶增生(Ⅰ期乳腺增生):是乳腺的初期增生,多发生在25-35岁,症状表现较轻,属于乳腺增生Ⅰ期。在乳腺增生患病率中占70%以上。

2、乳腺腺病(乳腺导管扩张症,Ⅱ期乳腺增生):是乳腺初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从小叶增生发展到乳腺导管扩张,称为乳腺腺病,多发于30-45岁,症状表现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Ⅱ期。

3、囊性增生(乳腺导管扩张合并上皮细胞增生症,Ⅲ期乳腺增生):是乳腺二期增生的进一步发展,多发生在40-55岁,症状表现非常严重,属于乳腺增生Ⅲ期。三期增生的恶变率在70%以上。

4、乳腺囊肿病(Ⅳ期乳腺增生):乳腺导管细胞及上皮细胞大量堆积死亡,形成囊肿性肿块,癌变率90%以上。

5、乳腺癌(Ⅴ期乳腺增生):多由囊性增生和囊肿进一步发展而来,Ⅰ期和Ⅱ期乳腺增生发展成乳腺癌的机率1-3%。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

1、医患沟通:一旦明确为乳腺增生,应将病情、诊疗方案告知患者,如有明显包块,又不能定性时,应作乳腺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病理检查,不得盲目采取治疗措施。如果患者不愿作前述检查,要求治疗应由患者签字。

2、非手术治疗:如药物;理疗;中医中药;雄激素等。

3、手术治疗:对患者的随访观察中,一但发现有短期内迅速生长或质地变硬的肿块,应高度怀疑其癌变可能,必要时行活检或患乳单纯切除,术中冰冻切片查到癌细胞者,应按乳癌处理。(六)标准住院时间<10天。

(七)术前准备

1、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

4、细胞学或病理检查。

(八)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的应用符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手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一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九)手术日为住院后<2天或在门诊手术

1、麻醉方式:根据手术需要采用局麻、静脉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增生腺体单纯切除,如有癌变按乳癌手术进行;

3、输血:一般不需要,视术中情况而定;

4、病理:如术前已作病检,且已明确可不再作,如未作或未明确性质,应作冰冻、石蜡切片;(十)术后住院恢复<10天。

(十一)出院标准:

1、切口愈合好: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等。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或合并症。

3、如在门诊治疗,也要按上述要求观察,并向患者交待随时来院观察处理。

(十二)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如采用保守治疗,疗效不好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并与患者做好沟通。

2、如手术中发现较小的增生组织无法切除时,应告知患者,术后定期观察随访,必要时继续采用药物或其他治疗措施。

乳腺癌

一、乳腺癌临床诊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乳腺癌。

2、行乳腺癌切除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腺肿块、乳头溢液、无痛;

2.体征: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桔皮样症、血性乳头溢液等;

3.辅助检查:彩超和钼靶和/或MRI、乳管镜等;

4.病理:细针穿刺、Core needle等穿刺或活检诊断。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军医出版社)

1.活检+改良根治术:明确乳腺癌患者;

2.保乳手术:有保乳意愿、适宜行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

3.其他术式:不适合上述术式的乳腺癌患者,如单纯切除、局部扩大切除术等;

4.必要时可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等。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50 乳腺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5天,所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尿、便)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包括电解质、肝功、肾功、血脂)、感染性疾病筛查;

2.胸部X光片、心电图;

3.乳腺彩超、钼靶摄片,必要时行核磁、乳管镜检查等;

4.根据临床需要选做:血气分析、肺功能、超声心动、头颅CT、ECT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应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2.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3.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

4.术后72小时内停止使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6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局部扩大切除者);

2.手术方式:乳腺癌切除术;

3.手术内固定物:皮肤钉合器的应用、切缘钛夹标志等;

4.输血:视术中情况而定;

5.病理:冰冻、石蜡切片,必要时行FISH法检查;

6.其他:必要时术后应用镇痛泵。

(九)术后住院恢复≤12 天。

(十)出院标准(围绕一般情况、切口情况、第一诊断转归)。

1.切口愈合好:引流管拔除,切口无感染,无皮下积液(或门诊可处理的少量积液),无皮瓣坏死(或门诊可处理的皮缘坏死);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 或合并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要进行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2.不能耐受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行局部扩大切除术;

3.希望保乳的乳腺癌患者,不能行常规保乳手术,有条件者可行“I”期再造手术;

4.行保乳手术时,必须行钼靶或核磁检查以排除多病灶;

5.术前有条件可行Core needle、麦默通等穿刺活检;

6.患者其他方面的原因;

7.本路径仅限手术方面,其他如新辅助化疗(术中化疗、术后辅助化疗)等均未纳入本路径范围。

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精编版

乳腺科常见疾病操作规程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诊疗流程 (一)适用对象。 1、第一诊断为急性乳腺炎 2、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多为哺乳期女性,常发生在产后3-4周;也可为非哺乳期女性。 2.体征:患侧乳房出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表现,常伴有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压痛等,随炎症发展常伴有寒战、高热、脉搏加快等全身中毒表现。 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4.影像学检查:超声提示有炎性浸润,单个或多个脓腔形成。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早期未形成脓肿前,应用抗菌药物可获得良好效果。 2.中医中药治疗,可用蒲公英、野菊花等清热解毒药物。 3.脓肿形成后,及时行脓肿切开引流。 (四)标准住院期间为≤1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O91,N61急性乳腺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胸片、心电图; (4)乳房彩超(脓肿形成者需行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 2.入院后即开始使用抗菌药物,经验性抗菌治疗可选用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类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2-4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局麻。 2.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3.术后取(炎性)肿物或脓腔壁组织送病理检查,脓液送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调整抗菌药物种类。(九)术后住院恢复3-7天。 1.复查项目:血常规,必要时行乳房超声检查。 2.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抗菌药物用至体温正常后3天。 (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3天,引流管通畅或已拔除。 2.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有影响手术的其他疾病,需要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住院时间延长。 2.出现新发脓肿,需要继续治疗,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2020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最全版)

2020年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最全版) 【摘要】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15年中国女性新发乳腺癌病例约30.4万例,死亡约7万余例。在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中,约3%~10%的患者在确诊时即有远处转移。早期患者中约有30%可发展为晚期乳腺癌。乳腺癌患者的晚期5年生存率仅为20%,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晚期乳腺癌虽难以治愈,但可通过研发新型治疗药物、优化治疗模式等方法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以期达到长期带瘤生存的目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中国乳腺癌诊疗专家组根据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真实世界临床数据更新,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和总结,对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在2018版基础上进行更新,制定《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以供临床医师参考。 晚期乳腺癌包括局部晚期和复发或转移性(Ⅳ期)乳腺癌。局部晚期乳腺癌通常包括可行根治性手术的部分ⅡB(T3N0M0)期和ⅢA期原发性乳腺癌以及难以行根治性手术的累及皮肤、胸壁或广泛淋巴结

受累的ⅢB、ⅢC期乳腺癌。本指南中的局部晚期乳腺癌仅针对初始不可手术、尚未扩散至远处的局部晚期乳腺癌(ⅢB、ⅢC期)。 晚期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非常重要,且因为一、二线解救治疗后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如何帮助患者做出正确的治疗选择,是每一位肿瘤科医师所面临的挑战。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3年,不同分子亚型患者的生存时间有所不同。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治疗改变了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自然病程,并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患者,总体预后尚未取得明显改善。另外,对于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近年来新增了多种治疗药物,如氟维司群、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CDK)4/6抑制剂等。 2020年,在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的倡导下,国内从事乳腺癌病理、影像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专家对国内外晚期乳腺癌治疗的相关研究数据进行了分析、总结和讨论,在2018版基础上制定了《中国晚期乳腺癌规范诊疗指南(2020版)》(ABCC 2020)。需要强调的是,本指南仅提供在中国范围内的应用诊疗建议,在此基础上,各个地区可能需要结合晚期乳腺癌的特殊性和每例患者的个体差异,予以多学科、个体化的综合治疗。

乳腺科诊疗常规

乳腺科诊疗常规 一、乳腺小叶增生 【概述】 乳腺小叶增生是乳房非均匀分布的脂肪和纤维组织的不均一性导致生理学的非均质性、不规则和多块性,而且随着月经周期等造成分布的进一步不均匀。是育龄期女性的多发现象之一,常见于25-40岁之间。 【临床表现】 1、临床多表现为乳腺钝痛、胀痛、触痛和乳腺团块。 2、疼痛的特点是多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 期;或与情绪、劳累、紧张等有关。但亦可表现为非周期性,不规则胀痛。 3、团块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见于一侧或双侧,可局限 于乳腺的一部分或分散于整个乳腺。团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质韧而不硬,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并无粘连而可移动,但与周围乳腺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肿块在经期后可能有所缩小或变软。 【诊断要点】 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彩超等辅助检查可能有所表现。 【治疗原则】 对于确诊为小叶增生的妇女,如果没有疼痛等症状,可以考虑不用药物治疗,自己注意生活规律、放松心情、少吃

高脂食物、少饮用富含咖啡因类的饮料等应该有好处。如果疼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等,则可以考虑用些活血化瘀类的中药等调理,严重的甚至可以考虑用些雌激素阻断剂等来缓解疼痛。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除非是增生团块不能除外恶变的时候。

二、副乳腺 【概述】 副乳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房发育畸形,常为发育不全的组织,有的仅有乳腺,有的仅有乳头,但也有的可见完整的乳体(乳头、乳晕、腺体),且较大。 【临床表现】 1、月经期前副乳也发胀、疼痛,妊娠期明显增大,有乳头的副乳在哺乳期间甚至还分泌出乳汁来。 2、副乳可发生在上下肢间的乳线的任何位置,多位于乳腺下部及腋窝周围,一般多在正常乳腺的附近,但也有发生在面、颈、臀等部位,腹股沟外阴处。 【诊断要点】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彩超等辅助检查亦有所表现。 【治疗原则】 副乳在临床上恶变的机会很小,对于副乳,除非是明确有肿瘤,或者是对于美观的要求(特别是夏天,穿无袖装容易暴露副乳),否则我们一般不建议手术。

乳腺科科室制度

乳腺科科室制度 一、科室介绍 乳腺科是负责诊治乳腺疾病的专科门诊,对乳腺结节、乳腺囊肿、乳腺病变等进行诊断和治疗。本科室设置医疗门诊、医学影像、手术 室等部门。 二、科室工作制度 1. 门诊工作制度 乳腺科门诊按照《医院门诊工作制度》和《医生执业行为规范》 的要求组织开展,门诊时间为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2:00,下午 13:30-17:00。门诊医生须按时到岗,做好门诊接待和医疗服务工作。 门诊医疗服务定位为安全、规范、高效、人性化,严格执行常规化、 标准化、细致化的医疗服务流程,确保医疗质量。 2. 医学影像工作制度 乳腺科影像工作按照影像科室的管理要求进行,应当根据乳腺疾 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对结果进行质量控制和评估,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3. 手术室工作制度 乳腺科手术室是乳腺疾病治疗的重要部门,应严格执行《医疗机 构手术室管理规定》的要求,做好手术流程控制、操作规范、手术安 全等方面的管理。 三、医疗质量管理 1. 每日病历查房制度 乳腺科每位医生应定期对科室门诊、住院患者进行病历查房,核 对病历记录是否符合规范,明确治疗方案和疗效评估,确保病历记录 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诊疗规范制度 乳腺科医生应按照国家或行业标准、指南、规范等要求进行诊疗,遵守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严格执行手术操作,确保医疗质量。 3. 医学会诊制度 对于病情复杂或诊治困难的患者,乳腺科医生应当主动发起会诊,征求其他专科医生的意见,综合考虑,制定更加科学和合理的治疗方案。 4. 异常事件管理制度 对于因意外、失误或疑点等导致的异常事件,乳腺科应当先及时 对患者进行处理和救治,随后开展责任追究和事故报告,制定改进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技术操作指南(2008版)

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技术操作指南(2008版) 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技术操作指南(2008版) 一、引言 乳腺疾病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腔镜手术作为乳腺疾病 治疗的一项重要操作技术,已经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旨 在介绍乳腺疾病腔镜手术的技术操作指南,为医务人员提供操作指引,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二、手术前准备 在进行乳腺疾病腔镜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检查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等,确保患者适 合进行手术。同时还需要做好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准备,确保器械无损 坏情况,手术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三、手术操作步骤 1. 麻醉 在手术开始前,需要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一般而言,可以选择皮 下注射麻醉药物或者表面麻醉药物,具体方法根据患者情况确定。 2. 手术入路建立 在麻醉完成后,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常 用的手术入路有腋窝入路、肩胛下入路等。医务人员应该熟练掌握不 同入路完成手术的技巧。

3. 视野建立 在手术入路建立后,需要进行视野建立,以便医务人员可以清晰地 观察手术部位。视野建立的关键在于正确操作腔镜,并注意清洁视野,避免出现干扰。 4. 疾病诊断 通过腔镜观察手术部位,医务人员可以进行疾病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可以进行组织取样或者活检,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5. 手术治疗 根据具体病情,医务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如肿瘤切除、乳腺重建等。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确 保手术效果。 6. 出血控制 出血是手术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医务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出血的控制 方法,及时止血,以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7. 术后处理 手术结束后,需要对伤口进行处理,包括对伤口进行缝合、贴敷敷 料等,以加快伤口的愈合过程。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 嘱咐患者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受凉等。 四、注意事项 1. 手术操作要规范,医务人员应该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乳腺科室工作规范与操作流程

乳腺科室工作规范与操作流程 乳腺科室是医院中专门负责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科室。乳腺疾病在女性中 非常常见,尤其是乳腺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确保乳腺科室的工作高效、规范,医院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规范和操作流程。 首先,乳腺科室的工作规范要求医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医务人员应该尊重患者的隐私和尊严,保护患者的权益。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耐心倾听患者的问题和疑虑,并给予及时、准确的解答和建议。同时,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其他科室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服务。 其次,乳腺科室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接待、初诊、检查、诊断和治疗等环节。 当患者前来乳腺科室时,接待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预约情况,确保患者能够按时就诊。在初诊环节,医生会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乳腺科室常见的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乳腺钼靶)和乳腺磁共振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乳腺结构和异常情况,对乳腺疾病进行评估和诊断。在进行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安抚,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乳腺科室要求医生在诊断 和治疗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指南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规范的治疗。对于乳腺癌患者,乳腺科室通常会与其他科室(如外科、放疗科、化疗科)进行协作,制定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除了诊断和治疗,乳腺科室还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医生会向患者 详细介绍乳腺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预防、自我检查、饮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建

外科 乳癖 (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乳癖(乳腺增生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2012年)。临床表现: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胀痛、刺痛或隐痛,可放射至腋下、肩背部,可与月经、情绪变化有相关性;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的肿块,肿块可分散于整个乳房,与四周组织界限不清,与皮肤或深部组织不粘连,推之可动,有触痛,可随情绪及月经周期的变化而消长,部分患者可有溢液或瘙痒。 影像学检查: 乳腺钼靶X线检查:显示病变呈现棉花团或毛玻璃状、边缘模糊不清的密度增高影,或见条索样结缔组织穿越其间。 超声检查:双侧或单侧乳腺体积增大,但边界光滑完整;内部质地及结构紊乱,回声分布不均,呈粗大光点或光斑。 病理学可明确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临床诊疗指南》乳腺增生病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2006年)。 临床表现: (1)乳房胀痛:特点是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往往在月经前(一般月经来潮前7天左右)疼痛加重,月经来潮后减轻或消失,但病程较长者以上规律可消失。 (2)乳房肿物:一侧或二侧乳腺有弥漫性增厚,呈颗粒状、结节状或片状,增厚区与周围乳腺组织分界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可活动,以外上象限为多,可伴有触痛。少数病人可有乳头溢液,为无色或黄色。腋窝无肿大淋巴结。 辅助检查:乳腺彩超、钼靶摄片、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切除或切取活检均有助于诊断。 (二)证候诊断 1.肝郁气滞证:多见于青年妇女,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多为胀痛,偶有刺痛,肿块、疼痛与月经周期、情志变化密切相关,经前或情绪不佳时加重,经后减轻。常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淡红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一、概述 乳痈是乳房部急性化脓性疾病,发生于妊娠期的名“内吹乳痈”;发生于哺乳期的名为 “外吹乳痈”。多数病人是哺乳期妇女,以初 产妇为多见,好发于产后第3-4周,即现代医 学所称的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 1.2—94)、参 考《现代中医乳房病学》(林毅、唐汉钧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1)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 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化脓 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溃破 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如脓液流出不畅, 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 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 (2)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 (3)患侧腋下可有晷核肿大疼痛。 (4)患者多数为哺乳妇女,尤以未满月的 初产妇为多见。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黄家驷外科学》(第7版)(吴孟超、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克氏外科学》(中文版第1 5版)(Dav i

dC.Sab i ston主编,王德炳译,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2年)。 (1)多发生在初产妇的哺乳期,尤其是产 后第三或第四周。 (2)初期乳房肿胀、疼痛、结块,皮肤不 红或微红,乳汁分泌不畅,或伴有高热、寒颤。 (3)中期肿块变硬,有压痛,皮肤发红, 常在短期内软化,形成脓肿。 (4)患侧乳房肿大,局部红、肿、热、痛, 有搏动性疼痛,在哺乳时更剧。 (5)患侧腋下淋巴结肿大。 (6)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7)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链球菌少 见。 (8)病程往往延时甚久,严重的可并发全 身化脓性感染。 (二)疾病分期 1、郁滞期:初起常有乳头皲裂,哺乳时 感觉乳头刺痛,伴有乳汁郁积不畅或结块,有 时可有一二个乳管阻塞不通。继而乳房局部肿 胀疼痛,结块或有或无,伴压痛,皮色微红或 不红,皮肤不热或微热。全身症状不明显或伴 有全身感觉不适,恶寒发热,头痛胸闷,心烦 易怒,食纳不佳,大便干结。舌淡红或红,苔 薄黄微腻,脉弦或浮数。 2、成脓期:患乳肿块不消或逐渐增大, 皮肤红肿掀热,局部疼痛明显加重,如鸡啄样 或搏动性疼痛,患处拒按。伴高热不退,头痛,

乳腺保健科工作制度

乳腺保健科工作制度 第一篇:乳腺保健科工作制度 乳腺保健科工作制度 1、遵守本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乳腺保健登记、疾病诊疗、保健知识宣传咨询工作。 2、执行乳腺保健工作常规和操作规程,建立检查、诊断、登记制度,对乳腺疾病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正确使用诊断治疗仪器、设备,做好定期检修调试等维护工作,仪器、设备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4、保持室内卫生整洁,做到用电、用水安全。 5、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科室的业务水平。 6、认真执行上下班制度,不无故缺勤,坚守工作岗位,室内严禁吸烟、会客。 乳腺保健科医师职责 一、负责职责范围内的乳腺保健门诊、临床治疗和有关业务活动,积极防治乳腺常见病、多发病,做好保健知识宣传咨询工作。 二、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完成资料的整理、统计、分析、总结,并为患者保密。 三、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努力完成医院交给的各项业务工作。 乳腺保健科诊疗常规 本科室将按照以下步骤为您提供专业的乳腺检查: 1、请在挂号处挂号 2、请录入您的基本资料 3、初检:手诊——红外线检查、B超检查或钼靶检查 4、做出诊断,填写病历,给出治疗意见 5、无可疑情况,提醒半年后复检 6、良性疾病患者,建议药物治疗或离子导入治疗,定期随访复检

7、怀疑恶性疾病患者,建议进一步做病理学检查 第二篇:妇女保健科工作制度 妇女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提供妇女青春期、孕期、围产期、更年期保健服务。 二.提供女职工健康体检服务。 三.负责辖区内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工作。 四.掌握全县各乡总人口数,育龄妇女数和孕产妇数。 五.负责并指导全县15个乡(镇)卫生院孕产妇系统化管理卡册的建立和规范填写。并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建立严格登记管理制度。 六.负责收集全县孕产妇死亡病例,并进行死亡调查,填写死亡报告卡和调查小结,进行上报。 第三篇: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科工作制度 一、在院长、主管院长及保健部领导下,做好全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管理、业务技术指导,生命监测、开展和指导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做好科研工作,负责医院内业务的开展。 二、掌握全市儿童健康状况和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干预措施,为上级主管行政部门制定妇幼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做好全市0~6岁儿童的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及健康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全市儿童的健康素质,降低新生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四、做好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和小儿“四病”的防治工作,调查分析发病情况,掌握发病规律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全市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降低儿童发病率,提高治愈率。 五、制定儿童保健服务规范、工作常规等,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的业务咨询与指导,组织实施监测和质量评估。 六、认真做好全市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技术指导工作。 七、掌握全市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提出干预措施。并收集、整理、统计、分析、储存、上报本地区儿童保健的工作指标及有关资料。

乳腺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

乳腺科疾病护理常规2022版一、一 般护理常规 1、术前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知识及手术前后考前须知,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 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药物及皮肤过敏试验等。 3、观察病情变化及监测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配合处理。 4、呼吸道准备吸烟者术前2周停止吸烟,教会患者练习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的方法。 5、胃肠道准备根据病情给予合理饮食,按手术和麻醉的需要做好肠道准备,一般术前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需要清洁肠道者术前一日口服缓泻剂或前一日晚、术日晨各灌肠一次。 6、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指导患者练习术中体位,练习床上使用便器,教会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 7、术前一日指导协助患者修剪指甲、理发、沐浴及更衣。 8、术日晨护理术前2小时按手术要求做好皮肤准备;测量生命体征,询问女患者月经是否来潮;嘱患者排尽尿液,取下义齿、发夹、眼镜、手表、首饰和其他贵重物品,并交由家属保管。 9、备好病历、影像学资料、药物及其他术中所需物品。 10.与手术室接诊人员接患者核对(腕带)、手术部位、手术名称等,做好交接并记录。

11.根据手术类型准备麻醉床,备好床旁用物,如吸氧装置、吸引装置、输液架以及监护设备等。 12.术后护理按麻醉后患者护理常规二、检查或治疗护理常规 (一)化疗一般护理常规1、化疗前评估病人一般情况,如体温、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等。 2、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优选中心静脉,尤其发泡剂及强刺激药物; 3、经外周静脉输注应做好风险告知,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药物外渗。讲解化疗相关知识及考前须知。告知患者在输注化疗药物时,如出现疼痛等不适,应及时汇报护士。 4、正确配置和输注化疗药物,并做好化疗自身防护。输注过程中注意控制速度,加强巡视。 5、化疗药物如不慎外渗,执行化疗药物外渗的护理常规。 6、密切观察化疗毒副反响,如恶心、呕吐、腹痛、血尿等。特殊化疗药物输注应观察生命体征,如易过敏的紫杉类、易损伤心肌的慈环类等,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7、鼓励患者在化疗前和化疗过程中多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3000ml;应用大剂量顺伯、甲氨蝶吟、异环磷酰胺等药物应密切监测24小时尿量。 8、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鼓励进食。做好化疗毒副反响护理,如骨髓抑制的护理、口腔黏膜炎的预防和护理 等。 9、关心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脱发等形象改变。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 一、工作制度 乳腺科是医院内的重要临床科室之一,主要负责乳腺方面的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 在乳腺科内,医务人员需要遵守一系列的工作制度,以确保医疗质量和医院秩序。 1.排班制度 乳腺科医务人员需要按照医院的排版制度进行工作安排,以保证在各种条件下都有医 务人员能够提供服务。工作中需要遵守轮班规定,保证医院内24小时都有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医务人员也需要遵守加班和休息规定,以确保身心健康。 2.工作纪律 医务人员需要遵守医院的各项工作纪律,包括着装、准时上岗、不迟到早退、不违规 使用医疗设备等。这些工作纪律的遵守有利于保证医院内部管理秩序,提高工作效率,确 保医疗质量。 3.患者隐私保护 乳腺科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患者隐私保护的相关规定,不得擅自泄露患者的隐私信息,保护患者的个人隐私权益。在对患者进行诊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妥 善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患者信息的安全性。 4.设备使用规定 乳腺科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医院设备使用的相关规定,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诊断、治疗设备,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患者的安全。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需要按照医院 的相关规定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5.医疗文件管理 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严格遵守医疗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包括病历记录、医嘱单、检查报告等医疗文件的管理。确保医疗文件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方便后 续查阅和诊疗分析。 二、职责分工 乳腺科是一个协作性很强的临床科室,医务人员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乳腺科的工 作任务。 1.医生

乳腺科的医生主要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工作。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手术操作。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严格遵守手术操作规程,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2.护士 乳腺科的护士主要负责患者的护理和康复工作。护士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对患者进行细致和全面的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疼痛管理、情绪疏导等。护士还需要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 3.医技人员 乳腺科的医技人员主要负责患者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医技人员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检验,例如乳腺超声、乳腺X光、乳腺穿刺等。医技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检查设备的操作技巧,确保检查和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康复师 乳腺科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康复师,负责患者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康复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乳腺科工作制度与职责分工的建立和执行,是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保障。只有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工作制度,并积极承担各自的职责,才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乳腺操作规程

乳腺操作规程 乳腺操作规程是指在乳腺手术中,医务人员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操作的流程。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乳腺操作规程,并分为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和术后处理三个部分。 一、术前准备: 1.术前准备:医务人员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评估手术可行性。 2.术前会诊:乳腺手术前常需要会诊辅助检查医生及麻醉医生等进行综合讨论和决策。 3.准备手术器械、药物和消毒材料:根据手术种类和操作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药物和消毒材料,并进行消毒处理。 二、手术操作 1.患者准备:将患者放入手术台上,并采取适当姿势,做好术前标记。 2.麻醉操作: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在麻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麻醉操作。 3.手术操作:根据手术目的和手术种类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皮肤消毒:在手术切口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 (2)局部麻醉:在手术区域进行局部麻醉,以消除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感。

(3)切口选择:根据手术目的和手术种类,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和方式。 (4)手术操作:根据手术需要进行相应的操作,如乳腺肿瘤切除、乳房整形等。 (5)止血处理: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处理出血点,保持手术区域的清洁和干燥。 (6)愈合处理:术中将术区包扎整理,帮助伤口快速愈合。 4.手术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掌握手术进程,及时评估手术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 5.特殊处理:根据手术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乳头-乳晕复位、病理标本采集等特殊处理。 三、术后处理 1.清创处理:手术结束后,进行伤口冲洗和清创处理,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2.术后包扎:根据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术后包扎方式,保护手术区域。 3.观察治疗:术后需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及时处理术后不适反应(如疼痛、感染等)。 4.护理指导: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术后护理指导。 5.复诊随访:根据手术种类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安排定期复诊随访,评估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恢复情况。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一、前言 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无创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乳腺病变的性质和特征。在进行乳腺超声检查时,操作规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对于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以便从业人员能够正确地进行检查。 二、仪器准备 1. 确保超声仪器的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探头和显示屏等。 2. 检查前准备好所需的探头,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探头。 三、患者准备 1. 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2. 让患者脱掉上身衣物,并穿上检查服。 3. 让患者取下项链、胸针等金属饰品。 四、检查步骤 1. 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将患侧手臂放在头后方。 2. 使用适当的凝胶涂抹在患侧乳房上,以减少超声波与皮肤之间的空气间隙。 3. 将探头轻轻贴近乳房皮肤,调整角度和位置,以获取清晰的图像。 4. 从乳房上外侧开始,沿乳房边缘进行扫描,逐步向内进行。

5. 观察乳腺的内部结构,包括乳腺组织、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等。 6. 注意观察乳腺病变的形态特征,如形状、边界、内部回声等。 7. 检查乳房的淋巴结,特别是腋窝区域的淋巴结。 8. 检查另一侧乳房,重复上述步骤。 五、注意事项 1. 检查过程应让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避免过度压迫乳房。 2. 检查时要注意保持仪器和手部的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3. 根据需要,可以调整超声仪器的参数,如增益、频率等,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4. 在检查过程中,要及时记录乳腺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特征,以便后续分析和诊断。 5. 检查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和乳房上的凝胶,让患者穿上衣物。 六、结果分析 1. 根据乳腺超声图像,评估乳腺病变的性质和特征,包括囊性病变、实性病变和淋巴结等。 2. 结合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做出乳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根据乳腺超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随访计划。 七、结语 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对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遵循操作规程,能够提高检查的准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乳腺超声检查操作规程 一、引言 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乳腺筛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观察乳腺组织的形态、结构和血流情况,帮助医生评估乳腺的健康状况。本文将介绍乳腺超声检查的操作规程,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准备工作 1. 检查前,医生应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症状。 2. 患者应脱掉上身衣物,穿着开放式前胸衣或裸露上身。 3. 准备好洗手液、乳腺超声探头、乳腺超声仪器、乳腺超声凝胶等相关设备。 三、操作步骤 1. 患者取仰卧位,将手臂抬起放在头后。 2. 检查医生先进行乳腺外观观察,包括对乳房大小、形态、皮肤颜色等进行评估。 3. 检查医生将乳腺超声凝胶涂抹在乳腺区域,以减少超声波的阻尼作用。 4. 检查医生将乳腺超声探头轻轻按压于乳腺区域,移动探头进行扫查。 5. 检查医生应重点观察乳腺内部的结构,包括乳腺组织的密度、囊

性或实性结节、钙化灶等。 6. 如果发现异常结节,检查医生应确定其大小、形态、边缘情况,并观察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7. 检查医生还应注意观察乳腺内血流情况,包括乳腺血管的分布、血流速度和血流阻力等。 8.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应根据需要对乳腺不同区域进行多个方向的扫查,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 9. 检查结束后,医生应与患者沟通检查结果,并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诊断和建议。 四、注意事项 1. 乳腺超声检查应由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的医生进行,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患者在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是否有乳腺疾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以便医生评估风险和采取相应措施。 3. 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合作,配合医生的操作要求,以获得更准确的检查结果。 4. 检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确保检查环境的安全和舒适。 5. 检查后,医生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检查结果和提供相关建议。 五、总结 乳腺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伤的乳腺筛查方法,通过超声波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