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和结构.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和结构.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和结构.
高聚物结晶的形态和结构.

被子植物果实的形态结构及胚的发育实验报告

被子植物果实的形态结构及胚的发育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被子植物果实的形态结构及胚的发育实验报告 一.目的及内容 (1)通过对百合子房横切面的观察,认识胚囊的发育过程; (2)通过整体染色与透明技术观察垂柳幼胚、荠菜胚或其他植物,了解植物发育过程中各时期胚的形状变化及种子的形成。 (3)通过对典型果实类型的观察,对分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学习植物分类学打好基础。二.实验材料 (1)百合子房横切片(单核期,双核期,四核期)。 (2)垂柳幼嫩果序、荠菜不同发育时期的新鲜角果,校园其他植物幼果,番茄、柑桔、黄瓜(瓜类)、苹果、梨、桃或李、向日葵、八角、板栗、菠萝等各类新鲜或贮存的果实标本。三.用具及试剂 显微镜、凹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刀等。 爱氏苏木精、45%醋酸、50%乙醇、无水乙醇、蒸馏水 四、步骤与方法 (一)百合子房横切片的观察

单核期 双核期

(二)校园植物胚的观察 1.垂柳 1 胚珠的获取从果序摘下一个幼嫩的果实,剖开,取出受精后的胚珠 2 胚珠染色 1)浅染将胚珠放入稀释后的爱氏苏木精染液中染色2-10 min, 然后用蒸馏水冲洗。 2)脱水冲洗后,将胚珠转入凹玻片的凹槽内,加上1-3滴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进行脱水,待乙醇挥发至胚珠周围几乎无液体时,再次滴加无水乙醇与香柏油的混合液,约重复3-5次。 3)透明在凹槽内滴上数滴香柏油对受精后的胚珠进行透明。 4)封片透明后放置一会或不经放置,盖上盖玻片即完成制片。 胚发育时期染色5min染色10min染色15min 幼胚效果较好,黑色较少, 透明度好效果一般,黑色较多, 透明度差 效果较好,黑色较多, 透明度一般 中胚效果较好,黑色较少, 透明度好效果较好,黑色较少, 透明度一般 效果一般,黑色较多, 透明一般 四核期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的答案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5×12 =30分) 构型:由化学键决定的原子基团间的空间排列方式 分子链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型的性质 高斯链:又名高斯线团,是末端距分布符合Gauss分布函数的线团。 熔限:高分子晶体的熔融发生在一个温度范围内,称为熔限。 多分散指数:描述高分子的分子量多分散性大小的参数,通常是Mw/Mn或Mz/Mw 取向:高分子的链段、整链或其晶体结构沿外力方向所作的优先排列。 粘弹性:高分子固体的力学性质兼具纯弹性和纯粘性的特征,称为粘弹性。 溶度参数:定义为(CED)1/2,用于指导非极性聚合物的溶剂选择。 冷拉:高分子材料在拉伸条件下,发生应力屈服,出现细颈、细颈扩展所导致的大形变行为。 增韧:即增加聚合物材料韧性,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有弹性体和刚性粒子增韧力学损耗:高分子材料在动态力学条件下,应力与应变出现滞后所导致的机械能损耗 银纹:由于应力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聚合物表面所产生的银白色条纹 二、简答题(8×5=40 分) 1.分别写出顺丁橡胶、聚丙烯、聚异丁烯、聚甲醛、聚氯乙烯的结构式,比较其玻璃化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2.高聚物熔体的流动机理是什么?其流动行为上有什么特征? 答:流动机理:高分子链的重心移动采用高分子链段的协同跃迁的方式完成,通常称为“蠕动”。 熔体流动的特征有三: 1,高粘度,缘自高分子巨大的分子量; 2,剪切变稀:高分子链受剪切作用时,发生构象变化。 3,弹性效应:高分子流动变形中包含可逆的构象变化,导致其表现出Barus效应、爬杆效应等现象。 3.何为θ溶液?θ条件下,Huggins参数取何值?此时溶液中高分子链的构象有何特征? 答:处于θ状态,即高分子链段间作用等于高分子链段与溶剂分子作用的状态的高分子溶液,称为θ溶液。 此时,Huggins参数为1/2;溶液中高分子链的构象与同温度条件下的高聚物本体的非晶区构象相同。 4.请说明聚乙烯、尼龙-66和交联顺丁橡胶溶解行为上的差异。 答:PE:非极性、结晶性,需要在高温下采用非极性溶剂溶解; Nylon-66:极性、结晶性,常温下采用极性溶剂溶解; 交联顺丁:只有熔胀过程,而不溶解 5.试从结晶热力学的角度分析天然橡胶的拉伸结晶现象。 答:天然胶NR,主体成分是顺式聚异戊二烯,具有规整性,可以结晶。 晶体的熔点:Tm=△H / △S。由于NR柔顺性大,结晶中的熵变巨大,导致熔点低,常温下不能结晶; 拉伸条件下,NR分子链的构象变化,结晶的熵变减小,使熔点高于室温,所以NR在拉伸条件下可以结晶。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第二章作业 2-1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 V、Mg、Zn 各属何种结构答:常见晶体结构有 3 种:⑴体心立方:-Fe、Cr、V ⑵面心立方:-Fe、Al、Cu、Ni ⑶密排六方:Mg、Zn -Fe、-Fe、Al、Cu、Ni、Cr、 2---7 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 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 公式。晶界越多,越难滑移。(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 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 7~15 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 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 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 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 TR(W) =(~×(3410+273)-273 =(1200~1568)(℃)>1000℃ TR(Sn) =(~×(232+273)-273 =(-71~-20)(℃) <25℃ 所以 W 在1000℃时为冷加工,Sn 在室温下为热加工 4-9 用下列三种方法制造齿轮,哪一种比较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答:齿轮的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总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加工便当;性价比最佳。对齿轮而言,要看是干什么用的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频率不高,强度也没什么要求的,方法 1、2 都可以,用方法 3 反倒是画蛇添足了。对于精密传动齿轮和高速运转齿轮及对强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齿轮,方法 3 就是合理的。经过锻造的齿坯,金属内部晶粒更加细化,内应力均匀,材料的杂质更少,相对材料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锻造的毛坯加工的齿轮精度稳定,强度更好。 4-10 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答:由于冷拔钢丝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作用产生了加工硬化使钢丝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那么再吊重物时才有足够的强度,当将钢丝绳和工件放置在1000℃炉内进行加热和保温后,等于对钢丝绳进行了回复和再结晶处理,所以使钢丝绳的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再吊重物时发生断裂。 4-11 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第五章作业 5-3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异同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从 A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从 F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经共析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珠光体中的渗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

1.聚合物表面改性 聚合物表面改性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化学改性、光化学改性、表面改性剂改性、力化学处理、火焰处理与热处理、偶联剂改性、辐照与等离子体表面改性。 (1)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手段对聚合物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其具体方法包括化学氧化法、化学浸蚀法、化学法表面接枝等。 化学氧化法是通过氧化反应改变聚合物表面活性。常用的氧化体系有:氯酸-硫酸系、高锰酸-硫酸系、无水铬酸-四氯乙烷系、铬酸-醋酸系、重铬酸-硫酸系及硫代硫酸铵-硝酸银系等,其中以后两种体系最为常用。 化学浸蚀法是用溶剂清洗可除去聚烯烃表面的弱边界层,例如通过用脱脂棉蘸取有机溶剂,反复擦拭聚合物表面多次等。 聚合物表面接枝,是通过在表面生长出一层新的有特殊性能的接枝聚合物层,从而达到显著的表面改性效果。 (2)光化学改性主要包括光照射反应、光接枝反应。 光照射反应是利用可见光或紫外光直接照射聚合物表面引起化学反应,如链裂解、交联和氧化等,从而提高了表面张力。 光接枝反应就是利用紫外光引发单体在聚合物表面进行的接枝反应。 (3)表面改性剂改性 采用将聚合物表面改性剂与聚合物共混的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改性办法,它只需要在成型加工前将改性剂混到聚合物中,加工成型后,改性剂分子迁移到聚合物材料的表面,从而达到改善聚合物表面性能的目的。 (4)力化学处理是针对聚乙烯、聚丙烯等高分子材料而提出来的一种表面处理和粘接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对涂有胶的被粘材料表面进行摩擦,通过力化学作用,使胶黏剂分子与材料表面产生化学键结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接头的胶接强度。力化学粘接主要是通过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键产生断裂而发生化学反应,包括力降解、力化学交联、力化学接枝和嵌段共聚等。(5)火焰处理就是在特别的灯头上,用可燃气体的热氧化焰对聚合物表面进行瞬时处理,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而达到表面改性的效果。热处理是将聚合物暴露在热空气中,使其表面氧化而引入含氧基团。 (6)偶联剂是一种同时具有能分别与无机物和有机物反应的两种性质不同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其分子结构最大的特点是分子中含有化学性质不相同的两个基团,一个基团的性质亲无机物,易于与无机物表面起化学反应;另一个基团亲有机物,能与聚合物起化学反应,生成化学键,或者能互相融合在一起。偶联剂主要包括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两大类,其作用机理同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机理相同。 (7)辐照改性是聚合物利用电离辐射(直接或间接的导致分子的激发和电离)来诱发一些物理化学变化,从而达到改性的目的。等离子体表面改性是通过适当选择形成等离子体的气体种类和等离子体化条件,对高分子表面层的化学结构或物理结构进行有目的的改性。2.哪些物质能形成液晶,判断、表征 形成液晶物质的条件: (1)具有刚性的分子结构。 (2)分子的长宽比。棒状分子长宽比>4左右的物质才能形成液晶态;盘状分子轴比<1/4左右的物质才能呈现液晶态。 (3)具有在液态下维持分子的某种有序排列所必需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通常是与结构中的强极性基团、高度可极化基团、氢键等相联系的。 液晶相的判断:各种液晶相主要是通过它们各自的光学形态即织构来识别的,即在正交偏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各种不同的由双折射产生的光学图像,这些图像是由“畴”和向错构成的。

植物分类学术语-果实类型

植物分类学术语-果实类型 第三节果实类型 2019年10月30日星期五上午 09:42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分为三大类,即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一、单果 单果(simple fruit)是由一朵花中的一个单雌蕊或复雌蕊发育而成。根据果皮及其附属部分成熟时果皮的质地和结构,可分为干果和肉质果两类。 (一)干果(dry fruit) 干果(dry fruit)成熟时果皮干燥,根据果皮开裂与否,可分为裂果和闭果。 1.裂果(dehiscent fruit)。果实成熟后果皮开裂,依心皮数目和开裂方式不同,分为下列几种。 (1)蓇葖果(follicle)。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时沿背缝线或腹缝线一边开裂。如飞燕草(Delphinium ajacis)。芍药聚合果中的每一小果是蓇葖果。 (2)荚果(legume)。由单雌蕊发育而成,成熟后果皮沿背缝线和腹缝线两边开裂。如豆科植物,但少数豆科植物的荚果不开裂,如槐树、花生等。 (3)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如十字花科植物。根据果实长短不同,又有长角果(silique)和短角果(silicle)之分,前者如萝卜、白菜,后者如荠菜。 (4)蒴果(capsule)。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的复雌蕊形成,成熟时以多种方式开裂。 ① 背裂(loculicidal dehiscence)。果瓣沿心皮背缝线开裂,如百合、棉花等。 ② 腹裂(septicidal dehiscence)。果瓣沿腹缝线开裂,如龙胆、薯蓣、烟草等。 ③ 背腹裂(septifragal dehiscence)。果瓣沿背缝线和腹缝线同时开裂,如牵牛、曼陀萝(Datura stramonium)等。 ④ 齿裂(teeth dehiscence)。果实成熟时顶端呈齿状裂开,如石竹等。 ⑤ 孔裂(porous dehiscence)。果实成热时,果瓣上部出现许多小孔,种子通过小孔向外散出,如罂粟、桔梗等。 ⑥ 盖裂(pyxis)。果实成熟时上部成盖状开裂,也叫周裂(circumscillile dehiscence),如车前、马齿苋等。

高聚物结构-问答计算题

1.简述聚合物的结构层次。 答聚合物的结构包括高分子的链结构和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高分子的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一级结构包括化学组成,结构单元链接方式,构型,支化与交联。二级结构包括高分子链大小和分子链形态。三级结构属于凝聚态结构,包括晶态结构,非 态结构,取向态结构和织态结构。 2.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在分子链上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高密度聚乙烯为线形结构,低密度聚乙烯为具有长链的聚乙烯,而线形低密度聚乙烯的支链是短支链,由乙烯和高级的a–烯烃如丁烯,己烯或辛烯共聚合而生成。共聚过程生成的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比一般低密度聚乙烯具有更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高密度聚乙烯易于结晶,故在密度,熔点,结晶度和硬度等方面都高于低密度聚乙烯。 3.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等规度 答不能,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分子链形态的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改变够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4.试从分子结构分析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分子的柔顺性的大小:

(1)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 (2)聚氯乙烯,1,4-聚2-氯丁二烯,1,4-聚丁二烯; (3)聚苯,聚苯醚,聚环氧戊烷; (4)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 答(1)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聚乙烯>聚丙烯>聚丙烯腈; (2)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1,4-聚丁二烯>1,4-聚2-氯丁二烯>聚氯乙烯 (3)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聚环氧戊烷聚苯醚聚苯 (4)的柔顺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聚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 5.请排出下列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的顺序,并指出理由: (1)顺1,4-聚丁二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腈; (2)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尼龙66。 答(1)分子间作用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聚丙烯腈>聚氯乙烯>顺1,4-聚丁二烯 聚丙烯腈含有强极性基团,所以分子间作用力大;聚氯乙烯含有极性基团,分子间作用力较大;顺序1,4-聚丁二烯是非极性分子,不含庞大的侧基,所以分子间力作用小。 (2)分子间作用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尼龙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苯乙>烯聚乙烯 尼龙66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因此分子作用力最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含有强极性基团,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大;聚苯乙烯含有

2010年聚合物结构分析习题

《聚合物结构分析》基础习题 。 第二章红外光谱 1、红外光谱试验中有哪几种制样方法?分别适应于哪种类型的样品?对于那些易于溶解 的聚合物可以采用哪一种制样方法?对于那些不容易溶解的热塑性聚合物可以采用哪一种制样方法?对于那些仅仅能在溶剂中溶胀的橡胶样品,可以采用哪一种制样方法? 对于粘稠的低聚物和黏合剂可以采用哪种方法制样? 2、红外光谱仪中常用的附件有哪些?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3、红外光谱图的表示方法,即纵、横坐标分别表示什么? 4、记住书中表2-1中红外光谱中各种键的特征频率范围。 5、名词:红外光谱中基团的特征吸收峰和特征吸收频率,官能团区,指纹区,透过率,吸光度,红外二向色性,衰减全反射,光声效应 6、红外光谱图中,基团的特征频率和键力常数成___正比____,与折合质量成___反比____。 7、官能团区和指纹区的波数范围分别是1300-4000cm-1和400-1300cm-1。 9、论述影响吸收谱带位移的因素。 10、在红外谱图中C=O的伸缩振动谱带一般在1650-1900cm-1,该谱带通常是含C=O 聚合物的最强谱带;记住表2-2中C=O在不同分子中红外光谱图上对应的吸收谱带的位置。对于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甲酯来说,按C=O的伸缩振动谱带波数高低,依次是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甲酯。 12、为什么可以用红外光谱技术来判断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p14 13、对于伸缩振动,氢键会使基团的吸收频率下降,谱带变宽;对于弯曲振动,氢键会使基团的吸收频率升高,谱带变窄。

14、共轭效应会造成基团的吸收频率降低。 16、叙述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会画图2-7的原理图。 17、简述红外光谱定量分析的基础。p25 19、接枝共聚物和相应均聚物的共混物的红外谱图是相同的,可以用共混物模拟接枝共聚物。 22、如何用红外光谱鉴别(1)PMMA和PS;(2)PVC和PP;(3)环氧树脂和不饱和聚酯。 24、写出透过率和吸光度的定义式,并标明各符号意义。 第三章激光拉曼散射光谱法 2、与红外光谱相比,拉曼光谱有什么优缺点? 3、名词:拉曼散射,瑞利散射,斯托克斯线,反斯托克斯线,拉曼位移, 4、红外吸收的选择定则是分子振动时只有伴随有分子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拉曼活性的选择定则是分子振动时只有伴随有分子极化度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产生红外吸收。 5、对多数吸收光谱,只有频率和强度两个基本参数,但对激光拉曼光谱还有一个重要参数,即去偏振度或退偏振比。 7、如果一个化合物的红外和拉曼光谱中没有波数相同的谱带,说明该化合物具有对称中心。 8、拉曼光谱在聚合物结构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第四章紫外光谱

果的形态术语.

果的形态术语 果实是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同样具有单果、聚花果、聚合果等各种类型,形状和颜色千变万化,是自然界中又一大观赏价值的植物部位。 真果:真正由子房发育形成的果实。 根据果实的形态结构可分为三大类 (一)单果:由一朵花的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所形成的果实 干果(裂果闭果) 1)裂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 B 荚果:由单雌蕊子房发育形成,成熟时沿背缝线和腹缝线两边开裂(少数不开裂)。 C 角果:由两个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果实中央有一片由侧膜胎座向内延伸形成的假隔膜,成熟时果皮由下而上两边开裂。 D 蒴果: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心皮的复雌蕊子房形成,成熟时以多种方式开裂(腹裂、背裂、盖裂、孔裂等)。 2)闭果:瘦果颖果坚果翅果分果胞果 A 瘦果:由单雌蕊或2—3个心皮合生的复雌蕊而仅具一室的子房发育而成,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 B 颖果:与瘦果相似,也是一室,内含一粒种子,但果皮与种皮愈合。 C 坚果:果皮坚硬,一室,内含一粒种子,果皮与种皮分离常包藏于总苞内。 D 翅果:果皮沿一侧、两侧和周围延伸成翅状,以适应风力传播 E 分果: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成熟后各心皮分离,形成分离的小果,但小果的果皮不开裂 肉质果 浆果柑果核果梨果瓠果 2)核果:由单雌蕊或复雌蕊子房发育而成。外果皮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形成坚硬的壳,

通常包围一粒种子形成坚硬的核。 3)梨果: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形成,花托强烈增大和肉质化并与果皮愈合,外果皮、中果皮肉质化而无明显界限 4)柑果:由多心皮复雌蕊发育而成,外果皮和中果皮无明显分界,或中果皮较疏松并有很多维管束,内果皮形成若干室,向内生有许多肉质的表皮毛,内果皮是主要的食用部分。5)瓠果:由下位子房的复雌蕊形成,花托与果皮愈合(果肉),无明显的外、中、内果皮之分,果皮和胎座肉质化。 (二)聚合果:由一朵花中多数离心皮雌蕊的子房发育而来,每一雌蕊都形成一独立的小果聚合蓇葖果聚合瘦果聚合核果聚合坚果聚合翅果 (三)复果(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形成的果实

花的形态与结构

花的形态与结构 第九章花的形态与结构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快速导航:花的组成与发生 | 花 芽分化与调控 | 植物的繁殖( reproduction)是植物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形成的特性,是植物体生长 发育到一的、有利于再生新个体的特定结构,繁殖是重要的生命现象之一。植物通过繁殖 不断增加新的个传性和稳定性,随着不断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种类繁多、性状 各异的植物世界,使物化。植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分为营养繁殖(vegetative reproduction/ propagation)、reproduction)和有性繁殖(sexual reproduction) 三类。 营养繁殖是植物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新的营养性个体的繁殖方法,如可块根、块茎 和珠芽的植物的克隆(株)系(clone)等。营养繁殖有利于物种保持其遗传的稳定性。 农林生产中,常扦插(cutting)、压条(layering)和嫁接(grafting)等方法进行快速繁殖,保存优良种质。无性繁殖是植物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阶段、在植株的一定部位产生具有 繁殖能力的特化细胞化的细胞或孢子(离开植物体后)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原始体或能够 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融合生殖(apomixis)或无配子生殖(agamospermy),后者 如菌类植物、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等有性生殖是植物体在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在其特 定部位产生具有性别分化的细胞(或称配胞等),通过两性细胞或配子的结合(或受精) 形成合子,再由合子萌发成新的植物体的繁殖方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是植物进化和物 种多样性的基础。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是植物界中最进被子植物在经历一定时期的营养 生长后,并进入生殖生长,在植株的一定部位形成花芽,然发育形成果实和种子。花、果 实和种子与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关,被称为生殖器官(reproductive 重点介绍被子植物的花、果实和种子的发育与结构。 第一节花的组成与发生 一、花的形态与特征 (一)花的形态与组成 被子植物又称为有花植物(flowering plant)或显花植物(anthophyta),有时将 裸子植物的被子植物约有30万种,其花的变化巨大,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和组成数 目因种而异、各不可将被子植物的花分为完全花(complete flower)和不完全花(incomplete flower)两类。完全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等几个部分组成,例如桃花、蚕豆花等(图9-1);不完全花 一部分或几个部分的花,如南瓜、玉米等植物的单性花。 花是适应于生殖、极度缩短且不分枝的变态枝(Goethe ,17 的一部分,花托通常是花柄顶端呈不同方式膨大的部分,是花器官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聚合物结构与性能II 》复习题 修改 以下是每位老师给出的复习题,每位老师会从自己给的复习题中抽出1-2道作为最终考题 考试时间:12月4日(第十四周 周五)晚 6:00 武德珍老师 1、简述聚酰亚胺的结构与性能 基本结构: 基本性能: 1. 耐高温(Tg300℃以上,热分解温度500 ℃ 以上)和超低温(-269 ℃); 2. 优异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100MPa 以上,杜邦公司Kapton(均苯型)、 PMDA (均苯四甲酸二酐)/ODA (二胺基二苯醚)-PI 为250MPa ,日本宇部Upilex (联 苯型)为530MPa ; 3.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耐有机溶剂,耐稀酸,不耐水解,可用于回收。 4.其它性能:高阻燃性,为自熄性聚合物,低热膨胀系数,很好的介电性(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耐辐照,无毒。 2、简述制备聚酰亚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两种以上)及其特点 (1)原位一步法(in situ single-stage ) a .表面镀银:将制备好的PI 母体溶液-聚酰胺酸溶液(PAA) 和银盐溶液混合成均相的溶液,浇铸成膜后,在薄膜进行热处理固化形成PI 过程中,银离子可以在没有外加还原剂的情况下,通过热诱导作用而自动还原,并且银粒子迁移到聚合物的表面,在聚合物的表面形成银层。 b .制备PI/Fe2O3纳米复合材料薄膜 (2)离子交换法 首先将已经固化完全的PI 薄膜在碱液的作用下进行表面化学刻蚀,使表层一定厚度的PI 开环形成聚酰胺酸盐,再将其与金属盐的水溶液进行离子交换,形成金属离子掺杂的聚酰胺酸层,然后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热固化。在热固化的过程中聚酰胺酸发生环化反应重新生成聚酰亚胺,同时金属离子在热和氧的作用下通过自动生成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并聚集在PI 薄膜表面,从而得到PI/金属氧化物复合薄膜。 例如:a.直接离子交换自金属化制备表面镀银的pi b.化学处理离子交换法在pi 表面制备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薄膜。 (3)原位掺杂法 制备聚酰亚胺/r-Fe203纳米复合材料薄膜 将适量PMDA 加入端氨基的纳米颗粒溶液中,反应后加入ODA ,反应三十分钟再加入当量的PMDA ,经过加热反应得到复合材料。 结论: 1.利用聚酰亚胺溶液或者前驱体聚酰胺酸的性质可以将金属离子成膜。 2.金属离子结合的前驱体聚酰胺酸经过化学处理或者热处理可以得到PI/金属或者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薄膜。 Ar N O O N O Ar'n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2011复习

“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复习思考题 ●举例说明高分子体系中的氢键、极性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 PA,PAN,Cellulose 等. ●简述如PS,PV A键接方式的分析测试方法. ●写出异戊二烯聚合可能形成的不同高分子链结构. ●简述LDPE, HDPE, LLDPE 在链分子结构及性能上的差别. ●简述高分子链单键内旋转位垒势能函数U(Φ)的意义及其与链分 子静态和动态柔性的联系. ●描述高分子链刚柔性的主要参数有哪些? ●简述高分子结晶区中链分子构象的择取原则, 举例说明之. ●简述高分子在不同的结晶形成条件下可能形成的不同结晶形态, 并说明如何表征之. ●写出等温结晶的Avrami 方程, 说明在不同温度下结晶的机理有 何不同, 以及对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如何说明在无定形区中随分子量的增大, 高分子链的相互贯穿 或缠结的程度也愈大. ●说明不同测试方法下得到的取向的不同意义. ●简述高分子的分子运动的特点. ●Tg 的等自由体积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简述影响Tg 的结构因素. ●试比较下列高分子链的刚柔性或Tg 的大小: PE, PP, PVC, cellulose, 甲基纤维素, 聚苯.

●简述描述高聚物粘弹性的Boltzmann 线性叠加原理 ●给出橡胶态下高分子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式. ●简述高聚物断裂破坏的二种机理. ●为什么通常的PMMA 可以得到透明度很高的塑料制品, 而另一 种特殊聚合方法得到的PMMA 却总是不透明的, 解释之. ●透明的PET 薄膜接触到有些有机溶剂常常会变为不透明, 请解 释之. ●简述三维溶解度参数的概念. ●写出高分子溶液混合熵的公式, 说明其与理想溶液混合熵公式 的差异. ●比较同一种高分子链在下列各情况下均方末端距的大小: (1)良溶 剂稀溶液下; (2) 良溶液较浓溶液下; (3) θ溶液体系下; (4) 熔体中; (5) 无定形固体中. ●为什么说从热力学观点看高分子溶液是真溶液? ●为什么PVC很不适合用于食品包装业? ●通过哪些实验论证可以较充分地证明冻胶纺超拉伸的高强高模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具有伸直链结晶结构. ●写出顺式聚1,4-丁二烯及反式聚1,4-丁二烯的化学结构式, 且从分子链结构的特点来说明它们性能上的主要差异,哪种可作为橡胶材料用? ●甲基纤维素的链分子相比纤维素的链分子显现更好的柔性,这是 为什么?

高聚物结构与分析

第一章 1 假定PS样品由质量比为1:2的两个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0000和400000的两个单分散组分组成,求它的数均分子量和重均分子量以及分布指数。 假定物质A的质量为1,B的质量为2 Mn=∑niMi/∑ni=(1/100000×100000+2/400000×400000)/(1/100000+2/400000)=200000 Mw=∑miMi/∑mi=(1×100000+2×400000)/(1+2)=300000 DI=Mw/Mn=300000/200000=1.5 2 高聚物结构与低分子物质相比有什么特点? (1)高分子是由很大数目的结构单元组成。每一个结构单元相当于一个小分子。 (2)一般高分子主链都有一定的内旋转自由度,可以使主链弯曲而具有柔性。如果结构单元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则形成刚性链而具有一定的形状。 (3)高分子结构具有不均一性,即使是相同反应条件下,各个分子的分子量、结构单元的键合顺序、支化度、共聚物组成都或多或少存在差异。 (4)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对其聚集态结构和物理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5)高分子的聚集态有晶态和非晶态之分。高分子的晶态比小分子晶态的有序程度差,高聚物的非晶态却比小分子液态的有序程度高。 (6)织态结构也是决定高分子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 实验测定不同分子量的天然橡胶的流动活化能分别为25.08、40.13、53.50、53.9、 54.3kJ/mol,而单体异戊二烯的蒸发热为25.08kJ/mol,试求:上述五种情况下高分子流动时链段各位多长(链段所含的碳原子数)?天然橡胶大分子链段至少应包括几个链节?链段分子量约为多大? 解:已知烃类的流动活化能(ΔEη)与蒸发热(ΔHy)有如下关系式: ΔE=βΔHβ=1/3-1/4 理论上若每个链接为独立运动单元时,则流动活化能应为ΔEη≈1/4×25.08=6.27kJ/mol。现实际测定值ΔEη分别是25.08、40.13、53.50、53.9、54.3kJ/mol,所以链节数分别是4、6.4、8.5、8.6、8.65,可见独立运动的链段长度为8.5×5≈43个碳原子。

《果实的结构》

《果实的结构》 首师大版科学第四册四年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首师大版科学教材第四册《果实的结构》一课。全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解剖果实等一系列活动,知道果实的结构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果实有果肉和干果两类;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和分类能力。 具体内容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果实的结构。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以肉果为例研究果实结构;第二层以干果为例研究果实结构。第二部分根据果实结构的共同特点辨认各种食品中那些事果实的活动。第三部分是阅读内容,主要介绍罂粟的果实,开展远离毒品的教育。 二、学生情况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对包括果实在内的植物体六大器官有了整体的感受,大致了解了植物的一生,并逐一认识了种子、根、茎、叶、花等器官的结构和作用,了解了这些器官的形态的多样性,此时,他们已经具有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观察记录的方法也比较熟练。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观察活动正从被研究对象的外部观察向被研究对象内部结构的观察过度,画图记录能力也从画简图向准确画图记录过度,通过比较相同的能力有了较为充分的训练,将为本科归纳概括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三、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的果实是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的。 2、学会横切、纵切的方法,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画图方法,有序而准确的记录苹果等果实的结构。 3、发展观察、比较能力,具有归纳概括植物果实结构共同特点的能力和判断果实真伪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教学准备 苹果、水果刀、瓜子、花生、梨、青椒等、图片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评价 1.知识评价: 层次一:能说出果实的结构,并会判断生活中的果实。 层次二:能说出果实的结构,但不会判断生活中的果实。 层次三:不能说出果实的结构,不会用它判断生活中的果实。 2.能力评价 层次一:能行果实解剖实验,并能动手操作完成实验,准确画出果实的结构。层次二:能进行果实解剖实验,并能动手操作完成实验,不能准确画出果实的结构。 层次三:不能进行果实解剖实验,不能动手操作完成实验,不能准确画出果实的结构。 七、实验记录单

聚合物结构分析知识点

一、名字解释 1、红外光谱中基因特征频率: 通过把各种化合物的谱图对比发现,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一系列化合物近似有一个共同的吸收频率范围,通常把这种能代表某种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为基团的特征吸收峰。这个峰所在的频率位置称为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2、官能团区:在红外光谱中,通常划分两个主要的区域,在1300—4000cm-1范围内,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对于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这个区域称为官能团区。 3、指纹区:在400-1300cm-1范围内,谱图上会出现许多的谱带,其特征归属不完全符合规律,但是一些同系物或者结构相近的化合物,在这个区域的谱带往往存在一定的区分,可以加以区别,如同人的指纹,因此通常被形象地称为指纹区 4、透过率:记录原始光强在通过样品后透过光的强度变化百分比 5、吸光度:记录样品吸收的红外光强度 6、红外二向色性:当红外光通过偏振器后,得道电矢量只有一个方向上的偏振光。这束光入射到取向的聚合物材料上,当基团振动的偶极距变化的方向与偏振光电矢量方向平行时,产生最强的吸收强度;反之如果二者垂直,则产生最小的吸收(几乎不产生吸收),这种现象称为红外二向色性。 7、衰减全反射:当光线由折射率高的晶体(光密介质)入射到折射率低的晶体(光疏介质)时,如果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光线在界面上发生反射,光线在界面上穿透一定的深度反射回来,如果界面上的物质对入射的光线有吸收,则反射的光能量就会发生衰减,这种现象被称为衰减全反射。 8、光声效应:物质吸收一定频率的光能后,由激发态通过非辐射过程跃迁到低能态时,会产生同频率的声波(光声信号),这种效应即为光声效应。 9、拉曼散射:拉曼散射为散射光谱,当一束频率为v0的入射光照射到气体、液体或透明晶体样品上时,绝大部分可以透过,大约有0.1%的入射光与样品分子之间发生非弹性碰撞,即在碰撞时有能量交换,这种光散射称为拉曼散射。 10、瑞利散射:若发生弹性碰撞,即俩者之间没有能量交换,这种光散射称为瑞利散射。 11、斯托克斯线:在拉曼散射中,若光子把一部分能量给样品分子,得道的散射光能量减少,在垂直方向测量到的散射光中,可以检测频率为v0—△E/h的线,称为斯托克斯线,如果他是红外活性的话,△E/h 的测量值与激发该振动的红外频率一致 12、反斯托克斯线:若光子从样品分子中获得能量,在大于入射光线频率处接收到的射线,则称为反斯托克斯线。 13、拉曼位移:斯托克斯线或反斯托克斯线与入射光频率之差为拉曼位移。 14、核磁共振:处于静磁场中的核自旋体系,当其拉莫尔运动频率与作用于该体系的射频场频率相等时。所发生的吸收电磁波的现象称为核磁共振。 15、拉莫尔进动:在磁场中,自转核的赤道平面也因受到力矩作用而发生偏转,其结果是核磁距绕着磁场方向转动,这就称为拉莫尔运动。 16、NMR中的屏蔽作用: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 17、化学位移:当共振频率发生了变化,在谱图上反映出了谱峰位置的移动,这称为化学位移。 18、耦合常数:通过成键电子间的传递,形成相离质子之间的自旋—自旋耦合,而导致自旋—自旋分裂。分裂峰之间的距离称为耦合常数。 19、动态力学热分析:测量材料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动态力学性能的变化。 从分子运动和变化的角度看蠕变过程包括三种形变:普弹形变、高弹形变、塑性形变 20、普弹形变:当高分子材料受到应力作用时,分子链内部键长和链角立刻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很小的,称为普弹形变。 21、高弹形变:当外力作用时间和链段运动所需要的松弛时间有相同的数量级时,链段的热运动和链段间的相对滑移使卷曲的分子链逐渐伸展开来,这种形变值很大,称为高弹形变。 22、塑性形变:如果分子间没有化学交联,当外力作用时间与整个分子链的松弛时间有相同的数量级时,

(精心整理)果实结构

果实结构 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时,能合成吲哚乙酸等植物激素,子房内新陈代谢活跃。于是整个子房迅速生长,发育为果实(fruit)。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柑桔、桃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这类果实称为真果(true fruit)。有些植物的果实,除子房以外,大部分是花托、花萼、花冠,甚至是整个花序参与发育而成的,如梨、苹果、瓜类、菠萝等的果实,这类果实称为假果。 (1)真果的结构 外果皮上常有气孔、角质、蜡被、表皮毛等。中果皮在结构上变化很大,有时是由许多富有营养的薄壁细胞组成,成为果实中的肉质可食部分,如桃、杏、李等;有时在薄壁组织中还含有厚壁组织;有些植物,如荔枝、花生、蚕豆等,果实成熟时,中果皮常变干收缩,成为膜质或革质,或为疏松的纤维状,维管束多分布于中果皮。内果皮的变化也很大,有的内果皮里面生出很多大而多汁的汁囊,象柑桔、柚子等的果实;有的具有坚硬如石的石细胞,如桃、李、椰子等;有的在果实成熟时,细胞分离成浆状,如葡萄。 苹果

假果(Pseudocarp或false fruit)的结构比较复杂,除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皮外,还有其他部分参与果实的形成。例如,梨、苹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托杯(hypanthium)发育而成,中部才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部分,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外、中、内三层果皮仍能区分。内果皮以内为种子。2. 果实类型 园艺植物的种类很多,果实形态多种多样。在植物学上根据果实形成分类,有单果、聚合果和复果。 一、单果 单果是由一朵花单个雌蕊发育形成的果实,如番茄、茄子、甜椒、苹果、荔枝、枣、橙柚等。聚合果是由一朵花的多个离生雌蕊共同发育形成的果实,如树莓;或由一朵花多个离生雌蕊和花托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草莓、黑莓等。复果也称聚花果,是由一个花序许多朵花及其它花器一起发育形成的果实,如菠萝、无花果等。 1)干果 果实成熟时果皮干燥,食用部分为种子,且种子外面多有坚硬的外壳,如核桃、板栗、椰子、榛等。根据开裂与否可分为: ①裂果:成熟时果皮开裂。裂果根据心皮数目及开裂方式不同又可为: 荚果蒴果蓇葖果角果 ②闭果: 果实成熟后,果皮不开裂。可分为以下几种 分果瘦果坚果翅果颖果 2)肉质果 果实成熟时果肉肥厚多汁,果皮亦肉质化。按其果肉结构不同又分为5种类型: ①浆果:浆果是由子房或子房与其它花器一起发育形成柔软多汁的真果或假果。常见的浆果有:番茄、甜瓜、西瓜、茄子、南瓜、葡萄、猕猴桃、柿、草莓、石榴、香蕉、无花果等。 ②核果:是由单心皮上位子房发育形成的真果,具有肉质中果皮和木质化内果皮即硬核。如樱桃、芒果、桃、李、杏、梅、枣等。 ③仁果:是由多心皮下位子房与花托发育形成的假果。常见的仁果有苹果、梨、木瓜、枇杷等。 ④柑果:是由多心皮上位子房发育形成的真果,内果皮发育成肥大多汁的多个瓤囊。如橙、柚、柑橘、柠檬等。 ⑤荔枝果:是由上位子房发育形成的真果,其食用部分是肉质多汁的假种皮。常见的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第二章作业2-1 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有什么特点?V、Mg、Zn 各属何种结构?答:常见晶体结构有 3 种:⑴体心立方:-Fe、Cr、V ⑵面心立方:-Fe、Al、Cu、Ni ⑶密排六方:Mg、Zn -Fe、-Fe、Al、Cu、Ni、Cr、2---7 为何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在一般情况下不显示出各向异性?答:因为单晶体内各个方向上原子排列密度不同,造成原子间结合力不同,因而表现出各向异性;而多晶体是由很多个单晶体所组成,它在各个方向上的力相互抵消平衡,因而表现各向同性。第三章作业3-2 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所得铸件晶粒的大小;⑴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⑵高温浇注与低温浇注;⑶铸成薄壁件与铸成厚壁件;⑷浇注时采用振动与不采用振动;⑸厚大铸件的表面部分与中心部分。答:晶粒大小:⑴金属模浇注的晶粒小⑵低温浇注的晶粒小⑶铸成薄壁件的晶粒小⑷采用振动的晶粒小⑸厚大铸件表面部分的晶粒小第四章作业4-4 在常温下为什么细晶粒金属强度高,且塑性、韧性也好?试用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予以解释。答:晶粒细小而均匀,不仅常温下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和韧性也较好,即强韧性好。原因是:(1)强度高:Hall-Petch 公式。晶界越多,越难滑移。(2)塑性好:晶粒越多,变形均匀而分散,减少应力集中。(3)韧性好:晶粒越细,晶界越曲折,裂纹越不易传播。4-6 生产中加工长的精密细杠(或轴)时,常在半精加工后,将将丝杠吊挂起来并用木锤沿全长轻击几遍在吊挂7~15 天,然后再精加工。试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及其原因?答:这叫时效处理一般是在工件热处理之后进行原因用木锤轻击是为了尽快消除工件内部应力减少成品形变应力吊起来,是细长工件的一种存放形式吊个7 天,让工件释放应力的时间,轴越粗放的时间越长。4-8 钨在1000℃变形加工,锡在室温下变形加工,请说明它们是热加工还是冷加工(钨熔点是3410℃,锡熔点是232℃)?答:W、Sn 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分别为: TR(W) =(0.4~0.5)×(3410+273)-273 =(1200~1568)(℃)>1000℃ TR(Sn) =(0.4~0.5)×(232+273)-273 =(-71~-20)(℃) <25℃所以W 在1000℃时为冷加工,Sn 在室温下为热加工4-9 用下列三种方法制造齿轮,哪一种比较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答:齿轮的材料、加工与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原则,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而定,总的原则是满足使用要求;加工便当;性价比最佳。对齿轮而言,要看是干什么用的齿轮,对于精度要求不高的,使用频率不高,强度也没什么要求的,方法1、2 都可以,用方法3 反倒是画蛇添足了。对于精密传动齿轮和高速运转齿轮及对强度和可靠性要求高的齿轮,方法3 就是合理的。经过锻造的齿坯,金属内部晶粒更加细化,内应力均匀,材料的杂质更少,相对材料的强度也有所提高,经过锻造的毛坯加工的齿轮精度稳定,强度更好。4-10 用一冷拔钢丝绳吊装一大型工件入炉,并随工件一起加热到1000℃,保温后再次吊装工件时钢丝绳发生断裂,试分析原因?答:由于冷拔钢丝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挤压作用产生了加工硬化使钢丝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那么再吊重物时才有足够的强度,当将钢丝绳和工件放置在1000℃炉内进行加热和保温后,等于对钢丝绳进行了回复和再结晶处理,所以使钢丝绳的性能大大下降,所以再吊重物时发生断裂。4-11 在室温下对铅板进行弯折,越弯越硬,而稍隔一段时间再行弯折,铅板又像最初一样柔软这是什么原因?答:铅板在室温下的加工属于热加工,加工硬化的同时伴随回复和再结晶过程。越弯越硬是由于位错大量增加而引起的加工硬化造成,而过一段时间又会变软是因为室温对于铅已经是再结晶温度以上,所以伴随着回复和再结晶过程,等轴的没有变形晶粒取代了变形晶粒,硬度和塑性又恢复到了未变形之前。第五章作业5-3 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异同?答:一次渗碳体:由液相中直接析出来的渗碳体称为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从 A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从 F 中析出的渗碳体称为三次渗碳体共晶渗碳体:经共晶反应生成的渗碳体即莱氏体中的渗碳体称为共晶渗碳体共析渗碳体:经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