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的历史沿革

重庆的历史沿革

重庆的历史沿革
重庆的历史沿革

重庆的历史沿革

一、重庆的地理人文环境概述

1、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央直辖市

面积:8.2万平方公里,辖原重庆市和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的40个区市县。(辖19个区,17个县,4个自治县,1259个乡镇)

人口 3,144.23万人。重庆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的特大型城市(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城市群)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中国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国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城乡统筹的特大型城市。

2、钟灵毓秀的山川地理

位置:东经105°11‘—110°11’、北纬28°10'—32°13'

气候:重庆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坡地面积较大。

河流:主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

3、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重庆市拥有 55个民族(缺乌孜别克族)。人口最多的为汉族(91%)。少数民族总人口197.36万人(占全市人口6.4%)。主要为土家族(142.4万人,全市人口5%,少数民族人口72.2%)、苗族(约50.2万人,全市人口2%,少数民族人口的25.4%)等。少数民族较多的乡镇有45个,有8个民族乡。

域内各少数民族仍保留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土家族有摆手舞、赶年、花灯,苗族有赶秋节、踩山节,此外还有羊马节、火星节、哭嫁、跳丧等民族习俗和活动。多

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已成为重庆重要的旅游资源。

三、重庆的历史沿革

(一)先巴文明

1、巫山人——重庆地区最早的人类

奉节智人:距今14万年左右

地点:奉节县天坑地缝景区的云雾乡兴隆洞

出土物件:一颗古人类右侧第三臼齿化石,20件石制品,数十件哺乳动物化石,3件具有加工痕迹的动物牙齿,1件184厘米的剑齿象门齿化石,上有几组刻划纹清晰可辨。

2、铜梁文化和大溪文化:

“铜梁文化”简介(铜梁县张二塘村,2.1万年前)

发掘时间:1978年,为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

二)巴国建立和巴文化

1、勤劳善战的巴人

巴人,主要分布在今川东、鄂西一带。巴族的构成,主要有两大部族集团。一是从东方迁到今渝、鄂、湘、陕交界处的廪君族;二是原来就生活于此的土著部族,如:濮、賨、苴、共、奴、蠁、夷、蜑等。

距今约3700年前。

2、古巴王国的兴亡

(1)巴国的建立:周武王时

巴国的地域大致在陕南的汉水上游,南及大巴山北缘。

(2)巴国的发展时期:春秋时期

巴人西迁,进入三峡以西地区后,溯江而上,征服和融合长江、乌江、嘉陵江流域的土著民族,控制了北接汉中、南极黔涪、东至奉节、西到宜宾一大片地区,以今重庆市区为中心,建立起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物产丰富的国家。

(3)巴国的鼎盛时期:春秋末叶至战国晚期

《华阳国志》说:“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巴曼子

(4)巴国的灭亡时期:前316年

3、富裕的巴国的社会经济

农业

青铜工艺业

制盐业

丹砂矿业

手工业酿酒业

纺织业与编织业

制瓷业与制陶业

商业

4、灿烂的巴文化

巴文化是巴国王族和巴地各族所共同创造的全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及其社会结构的总和。濮、賨、苴、共、奴、蠁、夷、蜑

巴文化的主要代表

1)宗教与巫术

2)神话与传说

3)音乐与舞蹈“巴渝舞”

4)巴人风情:住、丧葬习俗

三、秦时巴郡和筑江州城

四筑渝城:

秦末张仪首筑重庆城

三国蜀汉李严父子二筑重庆城

宋末彭大雅三筑重庆城

明洪武初年戴鼎四筑重庆城

秦末张仪首筑重庆城

三国蜀汉李严父子二筑重庆城

重庆城扩大了两倍,从较场口一线拓宽至了今临江门、通元门一带,第一次建砖石结构的大城,奠定了古城的基本规模。

彭大雅远见卓识,及时修筑重庆城,使四川抗击蒙古入侵有了立足的大本营,支撑南宋残破的山河达40年之久,建树了丰功伟绩。

明洪武初年戴鼎四筑重庆城

清代乾隆《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朝天、东水、太平、储奇、金紫、南纪、人和、凤凰、太安、定远、洪崖、西水八门闭。”

戴鼎,洪武4年(1371年)随明军攻战重庆,就任重庆卫指挥使。为了重建在战乱中毁损的城墙,他组织民工,在重庆原旧城的基础上,用巨大的石条修砌了约合13.5会里的城墙。重庆城西边靠山,北、东、南三面临水、故赫“环江为池”。城墙不在江边,却在山上,又称“以山为城”。

其后,清代、民国虽有所维修,城池再没有新筑或扩建了。

“江北城早在东汉时期就建成了,继通远门修复后,江北城古城墙目前是主城最后的古城墙。”

清代道光13年,因白莲教进川至静观,江北城将原用土夯成的城墙改建为现在的古城墙,用于防御白莲教。整座近10公里的城墙,有文星门、问津门、东升门、汇川门、觐阳门、保定门、金沙门、镇安门等“九门”。现在仅存的只有问津门、东升门、保定门三道城门,而正位于江北嘴的觐阳门也在以前重修防洪堤坝时被掩埋。 1000余块标着编号的条石用于修建“记忆之城”。

(四)东汉三分巴郡

东汉献帝兴平元(194)年分巴郡为三:巴郡治安汉,永宁治江州,固陵治鱼复。201年正三巴名:兴平之巴郡为巴西、永宁为巴郡,固陵为巴东。

两晋、南北朝时期,重庆地区战乱频繁,流民蜂起,巴郡改巴州,又改垫江、楚州、巴州、楚州、北周明帝武成三年(561),改垫江为巴县。

(五)隋唐改江州为渝州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更江州为渝州。重庆始简称"渝"。607年炀帝复改渝州为巴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复改巴郡为渝州。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六)北宋——“重庆”地名由来

北宋微宗崇宁元年(1102年),下诏改渝州为恭州。

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正月,孝宗皇帝淳熙的皇子赵淳封为恭王,二月,即以藩王受禅登上帝位(即宋光宗),自是“双重喜庆”,因此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从此得名,迄今已有800多年了。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庆

秦推行郡县两级

西汉实施郡县两级,东汉变成州、郡、县三级

三国两晋南北朝,实行州、郡、县三级

成汉政权将江州由郡治升为一级州的治所。

文物古迹

画像石

石阙

悬棺葬

大宁河古栈道遗迹

白帝城、永安宫及八阵图

张飞庙

鬼城丰都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的重庆

渝州、恭州和重庆府名称的由来

隋唐五代两宋时期,重庆行政区划多有变化,大致经历了四种形式变革:州、郡、县三级,州、县或郡、县两级,道州县或道郡县三级,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宋、蒙(元)钓鱼城之战

巴渝经济:农业的发展

巴渝文化:文学、音乐舞蹈(秀山花灯舞、竹枝)、文物古迹(罗汉寺、大足石刻,潼南三绝、涪陵白鹤梁)

(七)元代的重庆路和大夏国

1、重庆路:

元代分全国十一行中书省,四川为其一。四川行中书省领重庆路等九路,省之下设立四道宣慰司,清四川南道宣慰司驻重庆。

2、大夏国的建立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徐寿辉部将明玉珍入蜀,攻占重庆后,建立了农民政权,国号夏,建都重庆。

农民政权——大夏国

明玉珍(1329-1366)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大夏政权的创建者。湖北省随州市人。原名旻玉珍。素有大志,善于骑射。在家乡招集乡兵1000余人,结寨自保,被众人推举为屯长。 22岁时参加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任统军元帅。他领兵西征,占领重庆,摧毁了元朝在四川及周边地区的残暴统治。

1363年正月,在重庆称皇帝,国号“夏”,年号天统,以重庆为国都,正式建立了大夏政权。随后,建立各项统治制度,赋税以十分取一,并开科取士,较早实现了社会安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366年,他因病去世。其子明升继位。1371年被朱元璋所灭,历时9年。

1982年3月,湮没数百年的明玉珍墓——“睿陵”在江北上横街重庆织布厂的施工现场中被发现。

玄宫之碑

重庆市江北区上横街明玉珍墓出土;独石制成。通高145厘米,宽57厘米,厚23.5

厘米。1982年出土于叡陵”。目前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叡陵”系重庆地区唯一帝陵

(八)明清时期的重庆

元代对重庆的治理:行省、路、府(州)县

明:布政使司、府、县。

四川布政使司领重庆等十三府,治巴县。又立按察司付使剑事,分司诸道,四川上东道驻重庆。

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从佛图关挖地道,埋炸药轰开通远门,攻占重庆。清:省、道、府、县。

清代沿袭明代布政使司制,但名称则用元代行省旧名。重庆仍为府治所,又设川东道,驻重庆。

元明清时期的重庆经济、文化

1644年,张献忠率农民军从佛图关挖地道,埋炸药轰开通远门,攻占重庆。

清代初期,清兵、明兵、民军在重庆争战20余年。“天下已治蜀后治”,直到康熙初年,清廷才稳固了四川的统治。

民族问题

社会经济:时而发展、时而中断。

湖广填四川

巴渝文化:方言、川剧、吊脚楼、巴渝十二景

蜀军政府和巴县

1911年同盟会领导革命军夺取清王朝川东道、重庆府、巴县政权,成立蜀军政府。 1913年,全国废府存县,重庆府撤消,只存巴县。是年熊克武、杨庶堪等在重

庆成立讨袁军,进军成都失败,称为癸丑之败。重庆为袁世凯势力所盘踞。

1918年,南方政府委熊克武为四川督军、杨庶堪为四川省长。以后全川和重庆为南方政府势力和北洋军阀势力的斗争,互相攻战,其间又有川军与滇黔客军的争夺。1924年熊克武率部退出四川,川内形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1926年,国民革命军第21军军长刘湘以四川善后督办名义驻重庆,重庆便成刘湘防区。后经二刘(文辉、湘)之战,刘湘统一全川。

(九)民国时期的市——直辖市——陪都

1929年,重庆市正式成立,人口20多万。其水陆总面积仅93.5平方公里。

川军将领、四川仁寿人、潘文华任期内,把通元门到上清寺开辟为新城区,重庆城大了一倍;修建连接新老市区的三条公路,修建大溪沟发电厂,收回了日本租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定为暂时首都。

1939年改重庆为直辖市。(5、3,5、4大轰炸)

1940年又定为陪都,市区面积扩展为164平方公里,人口猛增近200万。

1929年2月,国民政府正式批准设立重庆市,市政厅改为市政府,潘文华出任首任市长。使重庆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

中华民国陪都

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市,重庆崛起为抗战时期中国的政、军、经、文中心,成为具有近代工业基础的大城市。

1942年1月2日,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苏、美、英、法等30多个国家在重庆设有大使馆,40多个国家设有反法西斯战争的各种国际性组织和中外文化协会等。

区范围:东至大兴场,南至渔洞、南泉当时市,西至歌乐山、中梁山、北至嘉陵江边

的渡溪沟(今磁器口以北、井口以南)。

1946年5月5日,正式还都南京。至此,国民政府在渝时间为9年零6个月。精神堡垒——抗战胜利纪功碑——解放碑

抗战胜利后中国唯一的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碑。

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和周恩来、王若飞,在张治中的陪同下,由延安飞到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10月10日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十) 中央直辖市到“新特区”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为西南军政委员会所在地,再次定为中央直辖市。

1983年3月3日,国务院定重庆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成为全国第一家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

1997年6月18日,重庆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面积增至3200多平方千米。成为我国最大的直辖市。

2007、6、7国务院又同意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第一,这是国家首次批准在西部地区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化,是中央改革发展的重大布局。

第二,重庆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首次以省为单位确立的试验区。

历代政区沿革

第六章历代政区沿革 主要分为几个历史时期:春秋中期——秦汉,为郡县制的萌芽与确立时期,魏晋南北朝为州郡时代,(包含了东汉末年),隋唐五代两宋为道路时代,元明清时期为行省时代。 了解历史时期的政区沿革,需要知道今天的行政区划的情况。省(自治区)——州(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这些区划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怎么出现的…… 行政区划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国家疆域越来越广大时,对地区的直接控制就越来越难,甚至 道、路是什么,道是唐代的行政区划,路是宋代的行政区划,道路是如何产生的呢? 道,在唐代,全国的行政区划已经设置有300多个府州,1600多个县,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的府州,中央很难进行直接控制。对比今天,我们的省一级行政区划也就34个省级行政区域(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而当时中央下辖300多个一级行政区划(相当于省),如何进行有效控制?解决的方法就是在府州一级再增设一级行政机构,但是中央却又害怕增设的行政区划数目少,地域大从而地方权势会与中央进行抗衡,不利于巩固统治,因此想出了另一种办法,设计了一种又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种机构只负责一项事务,直属于中央,互相之间可以进行牵制,于是产生了道路制度。唐代所设的即是道。 唐初所划分的道主要是依据自然的山川形势进行划分为十道:关内(潼关以西,秦岭以北,包括了河套)、河南(黄河以南,淮河以北)、河北(黄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河东(黄河以东,太行山以西)、陇右(陇山以西)、山南(秦岭以南,长江以北)、淮南(江淮之间)、江南(长江以南)、岭南(五岭以南)、剑南(剑阁以南)十个区域。从名称上也可以看出其与地形的关系。河:黄河,陇:陇山,江:长江,淮:淮河,剑:剑阁,岭:五岭。 唐开元年间(开元二十一年733),分为15道,增设黔中道(贵州一带),又在原有的基础上分析出京畿道(长安附近)、都畿道(洛阳附近)、山南东道、山南西道、江南东道、剑南西道。每道设置了采访处置使,有固定治所,专事监察,很想汉朝的刺史制度也就是增设了15个监察区。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贞观末年,全国有10道,360个府州,1557个县,开元二十年共有15道,328府州,1753县。总的来说,行政区划变化不大,比较稳定,体现当时的社会状况,政局也是比较稳定的。 唐朝在公元8世纪以后(中唐以后)开始在边区设置方镇,并设节度使进行管理,最初这些区域只是具有军事区的性质,后来道与节度使管理的地区部分重合,道成为虚设,形成了方镇、府州、县这样的地方行政格局。 由于唐朝节度使在玄宗开元之后权势逐渐加重,天宝年间更是囊括了边州所有的军政财监大权,最终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爆发了安史之乱,造成了唐末的藩镇割据。所以宋初吸取了这个教训,革除了藩镇的实权,罢掉了节度使所辖的支郡,节度使成为了空衔,不理州事,各州直接由中央控制,并在当时将全国分为若干个路的区域,每路设置转运使负责征收和转输各地财物和赋税。以后转运使职权逐渐扩大,控制了地方行政事务,于是形成了分路而治的局面,宋真宗时(宋统治者心思很多,比较会玩弄权术),考虑到转运使职位太重,于是又设置了提点刑狱使(管司法、监察),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使(粮食储备、平抑物价),转运使这时只管一路的财政赋税和民政,因此,宋代一个路有4个长官,也即是转运使(漕司)提点刑狱使(宪司)安抚使(帅司)提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书教材分析(必修)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浙教版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课时分配计划表 标题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 技术 第二章 信息的来 源与获取 第三章 信息的编 程加工和 智能化加 工 第四章 信息的 管理 第五章 信息的 表达和 交流 第六章 网页的 设计与 制作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 社会 课时数 1 1 20 5 3 1 1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编码”以及信息技术三节。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第一节“信息获取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浏览与获取”,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第三节“网上资源检索”,掌握运用搜索引擎和主题目录在因特网上检索相关信息资源的方法;第四节“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初步掌握网络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

古代商丘县的历史政区沿革浅谈

古代商丘县的历史政区沿革浅谈 虞城高中高一7班:杨宝龙摘要:由于1997年撤销商丘县,设立睢阳区。所以本文论述的主要是睢阳区在清(包括清)以前的,所谓“商丘县”的政区沿革。商丘县从帝喾高辛至今已有近5000年的历史,在这近五千年历史中,其建臵屡经变革,政区也在不断变更。 关键词:商丘县;政区;沿革 由于1997年撤销商丘县,设立睢阳区。所以本文论述的主要是睢阳区在有清一代(包括清)以前的,所谓“商丘县”的政区沿革。(一)先秦时期 约在公元前24世纪,颛顼崩,高辛立,是为帝喾,都亳。帝喾的儿子契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有一种说法:契即阏伯,尧封阏伯于商丘,主辰星之祀。这是关于“商”的最早说法,现在的商丘人一直以“阏伯”为商丘的始祖。而丘在古时有两个含义,一是居住地称丘,二是坟墓称丘,阏伯曾在台上居住,死后又葬在台上,所以此处称商丘。原来的商丘是指阏伯台,五千多年来尚袭至今。商丘一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又地应商星,故名商丘。到了契的十三世孙汤,又在商丘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建都南亳。据《史记》记载:“汤始居亳,从先王居。”《尚书注疏》中也写到:“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传汤自商丘迁焉”。这是商丘历史上的第一次建都。 约公元前11世纪,西周成王封微子于商丘,称宋国,都城在今

城南。《史记》记载:“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1] 这是商丘第一次成为分封下诸侯国都城所在地。 春秋时,宋都在商丘。孔子游宋,因避其讳,曾改写为商丘。《读史方舆纪要》中记载:“商丘县。古商丘为阏伯之墟,春秋宋国都也。” [2]周赧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6年),齐灭宋,与楚、魏瓜分宋地,商丘属魏,商丘属魏一直延续至秦统一。 (二)秦汉时期 秦灭齐,全国统一,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行政机构上,废除了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在旧宋地臵睢阳县,隶属砀郡。 这是商丘建县的开始。 秦代,一郡之内辖若干县,一县之内分若干乡,乡下有里,另有亭、邮等。此时商丘属于县级,即睢阳县,位于今城南一公里处,即周代的宋国都城。但早已叠压在西汉睢阳城下。 汉初,刘邦铲除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梁王刘恢(高帝子),十一年(前196年)立,都睢阳(今河南商丘)。”[3]迄两汉未变。 这是商丘第二次成为分封诸侯国都城所在地。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河南属魏地。魏文帝黄初元年,即公元220年,商丘称睢阳县,但隶属梁郡,而不是梁国。 这是商丘作为郡治治所的开端。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封彤为梁王,都睢阳。传六

{信息技术}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纲要浙教版

(信息技术)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纲要浙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操作题是信息技术的壹大特色,也是今后这门课程的精要所于,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获取、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学科对考生的壹种基本能力要求。信息技术学科于很大篇幅上讲述如何操作计算机和怎样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因此能否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决定了这壹门学科的学习效果。下面就操作题的题型、解题方法作简要的说明。 操作题的题型主要有: 文字和图表处理、网页制作、Photoshop操作、Flash操作等 注意: 1、考生文件夹不能搞错F:\TKU\准考证号 2、操作题的文件名不能错 3、每个操作题中的每个小题必须认真仔细见壹遍后,做完后,再回顾壹下题目 4、有些题目中,能够用计算机本身功能的,就要用。 5、准考证号不能错,所选类型不能错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 壹、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且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能够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能够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能够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能够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和“1”俩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壹”,每个数码于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可是不便于书写,于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壹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壹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 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码。标准的ASCII码用壹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0000000~1111111能够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1T=1024G1G=1024M1M=1024K1K=1024字节1字节=8位 已知大写AASC是65请问aASC是多少?97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于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①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壹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公司历史沿革 股改 培训材料

公司历史沿革股改培训材料 第一部分公司历史沿革专题 一、公司设立 (一)股东资格的要求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都可以设立公司,成为公司股东。不能够成为公司股东的主体主要有: 1、自然人作为股东应当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义务由其法定代理人行使和履行。法律、法规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股东(如公务员、现役军人、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等)。 2、各级党政机关(含政法机关)、军队、武警部队及农村承包户、个体工商户、分公司等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能成为公司股东。 3、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不得成为股东。 (二)出资问题 1、出资方式:(1)货币(2)非货币财产: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3)股权 2、注意事项: (1)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采用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全体发起认购的股本总额,出资时间、期限都可由公司章程约定。 (2)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在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发 股份不得少于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应当经验资机构验资。起人认购的 (3)用以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依法转让,对该出资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依法办理财产权的转移手续。

(4)用以出资的股权应为中国境内设立的公司的股权且该股权权属清楚、权 1 能完整、依法可以转让(未设立质权、所在公司章程、法律法规未限制转让)。 (5)股东或者发起人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者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 (6)股东或者发起人应当以自己的名义出资。 (三)公司章程 1、有限公司章程由股东共同制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由发起人制定。 2、公司章程一经生效,即发生法律约束力。我国《公司法》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照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3、公司章程的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必备条款) (1)有限责任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注册资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股东的出资方式、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公司的机构及其产生办法、职权、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及股东会会议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股东应当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 (2)股份有限公司章程应当载明公司名称、住所、公司经营范围、公司设立方式、公司股份总数、每股金额和注册资本、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认购的股份数、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董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法定代表人、监事会的组成、职权和议事规则、公司利润分配办法、公司的解散事由与清算办法、公司的通知和公告办法、股东大会会议认 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

陆丰政区沿革变化报告

古代陆丰政区及东海镇与碣石镇历史变化 摘要:“安陆”是陆丰县以前的旧称,该县位于今广东省陆丰市,地处粤东沿海碣石湾畔。自有历史记录以来,其建置析合不定,至雍正九年始建置县,保持稳定。并以《陆丰县志》为根基,基本厘清县历史沿革及东海镇和碣石镇历史,并对其政区变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陆丰,东海,碣石,置县,沿革 本文选取陆丰县及其两个重要的城镇来进行对古代陆丰地区行政区划沿革变化原因进行分析与探索,以期加强对《中国历史地理》课程的认识。 一、陆丰县历史变化 (一)陆丰地理位置 陆丰县地处广东沿海,陆丰地形依山面海。北部多为山地,中部和南部沿海以丘陵台地居多,螺河和乌坎河的中下游沿岸多为冲积平原低洼地。整个地势走向除南部西山为东西走向外,其余山脉多为南北走向,与河流走向基本一致。 陆丰县地理位置险要。北面和陆河县、普宁市交界;东与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及惠来县接壤;西与海丰县和汕尾市城区为邻;南濒南海。故《陆丰县志》称其为“滨海要区,惠(州)、潮(州)孔道也”。顾祖禹曾在《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三》中记载这一地区:“府(惠州府)东接长汀,北连赣岭,控潮海之襟要,壮广南之辅,大海横前,群山拥后,诚岭南名郡也。” 自秦至清,陆丰县地域名称和所辖范围随着朝代的更迭而不断变化,其历史地位也沉浮不定,然而它重要的地理位置始终不容忽视。 (二)魏晋南北朝以前时期情况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先民们已在东南沿海聚居生息,在陆丰境内已有部落聚居,在沿海一带渔猎,繁衍生息。历夏、商、周至春秋战国为“南蛮”之地,也是“百越族”的一部分。大禹分天下九州,即冀、充、青、徐、扬、荆、豫、梁、雍为九州,时陆丰属九州中的扬州南境。春秋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 秦统一六国以后,秦始皇为加强地方管理,采纳李斯的建议,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划分为36郡。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统一岭南,设南海郡、桂林郡、象郡。南海郡下设龙川县、傅罗县、番禺县、四会县等四县,陆丰地域属南海郡博罗县,以推行“和辑汉越”的政策。至秦末,诸侯纷纷叛秦,前204年,南海郡尉赵佗割据岭南三郡,自立为王,国号南越,陆丰仍属博罗县地。 西汉南越平定后,国内基本安定的情况下,在辽阔疆域基础上,汉武帝除了增设郡县外,还建立了刺史制度。在岭南地建为汉十三州之一的交州,又增设了两个县揭阳县、中宿县。海陆丰地区全境属交州南海郡傅罗县。 东晋政区袭承西晋,实行州郡县三级制。但是其州郡越分越多,辖区缩小。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晋室南迁,偏安江左,宋、齐、梁、陈先后承袭,社会局势一直不安,在统治所及的较小区域中分置了许多州。东晋成和元年(326年)析南海郡东部置东官郡。咸和六年(331)年,从博罗县析出宝安县、海丰县、安怀县、海丰县,隶属东官郡,从东官郡的博罗县划出部分地区设置海丰县。据传因海丰地临南海,海产丰富,取意于“南海物丰”,称海丰县。海丰置县后,至南北朝均隶属东官郡。陆丰地则属海丰县。 (三)隋唐时期安陆县的“置”与“废” 隋文帝时期,为加强地方控制,将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二级,裁减了大量的冗官,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的负担。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东官郡为循州(州治今惠州),陆丰属循州海丰县。但隋炀帝将州改为郡。隋大业元年(605年),改循州为龙川郡。陆丰属龙川郡陆丰县。 隋末农民起义,李渊乘时而起,并于公元618年建立初唐,为加强对各地的

信息资源管理(马费成,第三版)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1信息与信息资源 1.1.1信息的概念及其发展 本体论层次的信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 (信息的存在不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使根本不存在主体,信息也仍然存在) 认识论层次:主体所感知或表述的事物存在的方式和运动状态 (没有主体就不能认识信息,也就没有认识论层次上的信息) 同时考虑语法,语义,语用的全信息 1.1.2信息资源的内涵 狭义 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加工处理有序化并大量积累起来的有用信息集合 广义 人类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生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1.1.3信息资源的特征 作为经济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人类需求性、稀缺性(是经济资源最基本特征)、使用方向的可选择性 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比较:共享性、时效性、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可分性、驾驭性(信息资源的这一特征意义最为重要)、累积性和再生性

1.1.4信息成为资源的背景和条件 信息成为资源,既有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也是随意而来的人类认识演变和深化的结果 1.2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1.2.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目标不仅是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预期结果,而且是指导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行动纲领,所以首先确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十分重要 总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要达到最终目的和最根本的行动纲领,也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体 系统和被管理的客观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后结果 在有领导,有组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确保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协调一 致,有条不絮得进行,使各类信息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效能和更低的成本 在国家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充分发挥应 有的作用 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体系中,子系统的独立和具体的目标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分目标 信息资源开发分目标 信息资源利用分目标 信息资源管理机制分目标 任务 制定信息资源的开发战略,规划,方针和政策 制定信息资源管理的法律,规章和条例,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监督和保障体系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之间的关

湖北省黄石市政区沿革

湖北省黄石市政区沿革 唐虞之世,市地属二苗。 夏、商时,市地属荆州之域。 西周时称鄂,为鄂侯领地。 公元前887年(周夷王七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杨粤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红为鄂王,市地为楚国鄂王辖地。春秋战国属楚、秦。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分南郡竟陵以东及江南置

江夏郡,从此鄂县南移属江夏,江夏郡统有鄂、下雉等14县,市地在鄂县境内。 221年(三国时期蜀汉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于鄂(今鄂州),改鄂为武昌,并割鄂之南建阳新县,以武昌、下雉、阳新、柴桑、沙羡、浔阳六县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阳新两县之间的下雉县境内。 223年(魏黄初四年),孙权将郡治迁至夏口(今汉口)。又改武昌郡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阳新县境内。 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改江夏郡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县、阳新、沙羡、沙阳、高陵等七县属地。市地在武昌、鄂县、阳新三县境内。不久,武昌与鄂县合并,仍为武昌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317年(东晋元帝建武元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384年(至孝武帝太元九年),始移浔阳。412年(安帝义熙八年),下雉县并入阳新县。市地在武昌、阳新两县境内。 589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改阳新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为永兴,市地在武昌、永兴两县境内。梁置西陵县于此,后废。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兴两县境内。唐末,南方九国兴起,市地在吴国境内。 905年(唐哀帝天祐二年),吴王杨行密将永兴县和武昌划出一块地盘置青山场院,进行大规模采矿、开炉冶炼。市地在吴国鄂州境内。

五代十国时市地在鄂州武昌县、永兴县境内,梁唐时属吴、晋、汉、后周北宋初时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为南唐主时,以境内矿产丰富,冶炼业发达,升青山场院并划武昌三乡与之合并,新设一县,取自殷商以来一直“大兴炉冶”之意,便定名为大冶县。从此,自宋至民国市地隶属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县。 1927年(民国16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1932年(民国21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市地属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1938年(民国27年)大冶沦陷,日军在大冶建立伪政权,盗称“中华民国湖北省大冶县政府”,并在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建置“石黄示范区”,国民党大冶县政府则流亡至毛铺等地。1942年(民国31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1945年(民国34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1948年(民国37年)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重庆市行政区划代码

区划代码城乡分类代码行政区划名称500000000000 000 重庆市500100000000 000 市辖区500101000000 000 万州区500101001000 000 高笋塘街道办事处500101001001 111 东方广场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2 111 乌龙池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3 111 王家坡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4 111 太白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5 111 甘家院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6 111 苗圃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7 111 望江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8 111 高笋塘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09 111 电报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01010 111 西山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0 000 太白街道办事处500101017001 111 青羊宫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2 111 白岩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3 111 桂花堰塘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4 111 桔园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5 111 孙家书房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6 111 文化里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7 111 国本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8 111 复兴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09 111 和平路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10 111 红光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11 111 南池沟社区居委会500101017012 111 吴家湾社区居委会500101017200 112 太白村委会500101017201 220 永宁村委会500101017202 112 红光村委会500101017203 112 万二村委会500101018000 000 牌楼街道办事处500101018001 111 牌楼社区居委会500101018002 111 袁家墩社区居委会500101018003 111 搭马桥社区居委会500101018004 111 太平社区居委会500101018005 111 观音岩社区居委会500101018006 111 印合石社区居委会500101018007 111 万安社区居委会500101018200 220 石峰村委会500101019000 000 双河口街道办事处500101019001 111 螺蛳包社区居委会500101019002 111 学堂湾社区居委会

政区沿革

概述 这里有悠久的历史,地下发掘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即有人类活动。境内最著名的好川文化遗址,其文化类型属良渚文化。古文献记载,五千年前的华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封地即在境内缙云县,故黄帝又称缙云氏。隋朝年间(公元589),中央在这里建立了市级地方政权称处州府,后来先后有括州、缙云、丽水等名称,但处州和丽水两名称一直延用至今。 这里是历代文人喜爱的地方,特别是道家或具有道家哲学思想的人所喜爱。中国最著名的道教理论家葛洪(《抱朴子》作者)曾在境内辟谷练丹。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曾留下“缙云川谷滩,石门最可观”的诗句。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预言家刘伯温曾在境内的石门洞研读兵书,并在这里当过军事长官。他在几百年前即对今天的许多事情作了预言,据说都被一一证验。历代书法家如唐朝的李阳冰、李邕,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当代的沙孟海等都在这里留下摩崖石刻。 这里人民勤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境内龙泉市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兵器和瓷器产地,龙泉剑为传世之宝,著名的越王剑干将莫邪即产于此。其青瓷产品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洲,被称为雪拉洞。境内青田县产的青田石为中国名贵的玉石,其雕刻作品价值连城,曾获公元192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里还是世界培植香菇的发源地,香菇区域产量世界第一。 政区沿革 东汉建安四年(199),分章安县地建松阳县,因地处长松山这南而得名。建安二十三年(218),分太末县地建平昌县,因县东十五里平昌山而得名。晋太康元年(280)更名遂昌县,即昌盛之义。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分松阳县东乡建括苍县。废临海、永嘉郡,建处州,因处士星见于分野而取名。处州辖括苍、松阳、临海、永嘉、安固、乐成县,州治括苍,隶东扬州。十二年(592),安固、乐成并入永嘉县,因州治在小括苍山巅,改处州为括州,辖括苍、松阳、永嘉、临海县。 大业三年(607),改括州为永嘉郡。 唐武德四年(621),另说武德三年,改松阳为松州。始有丽水县,因县北有丽阳山而得名。分括苍及永康县地建缙云县,隶属婺州。复改永嘉郡为括州,辖括苍、丽水县。设总管府,管松、嘉、台三州。七年(624)改总管府为都督府。八年(625),改松州为松阳,遂昌并入松阳,废丽水入括苍,括州辖括苍、松阳县。废缙云县。 贞观元年(627),废都督府,废嘉州,括州隶属江南道,永嘉、安固入括州,括州辖括苍、松阳、永嘉、安固县。 上元二年(675),划永嘉、安固县建温州。括州辖括苍、松阳县。登封元年(696),分括苍及永康县地复建

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复习

第一学期高一信息技术期中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 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①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②GB18030对收录的字符分别以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进行编码。 ③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①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 ②黑白位图的图像所占空间大小计算。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个位就可以表示,因此黑白位图的图像大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的个数×垂直像素点的个数/8。以一幅800×600像素的黑白图像为例,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为:800×600位,即800×600/8=60000字节。 ③彩色图像所占空间除了它的像素点的个数之外,还与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表示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储存空间也越大。 3.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数字化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本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例如: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3)保护知识产权 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授权的软件。 (4)计算机病毒的特征 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病毒具有寄生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爆发性。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会考纲要 浙教版

信息技术基础复习纲要 操作题是信息技术的一大特色,也是今后这门课程的精要所在,能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获取、传输、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学科对考生的一种基本能力要求。信息技术学科在很大篇幅上讲述如何操作计算机和怎样利用计算机来处理信息,因此能否熟练操作计算机、运用计算机决定了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效果。下面就操作题的题型、解题方法作简要的说明。 操作题的题型主要有: 文字与图表处理、网页制作、Photoshop操作、Flash操作等 注意: 1、考生文件夹不能搞错 F:\TKU\XX号 2、操作题的文件名不能错 3、每个操作题中的每个小题必须认真仔细看一遍后,做完后,再回顾一下题目 4、有些题目中,可以用计算机本身功能的,就要用。 5、XX号不能错,所选类型不能错 第二部分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技术基础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①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②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③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④信息具有时效性。 2.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①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②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③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④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

一、企业历史沿革

一、公司历史沿革 1. 公司的设立及历史演变情况的说明。 2. 公司股东及公司实际控制人(追溯至自然人)情况简介。 二、产品、市场 1. 公司主要产品目录、用途、功效 2. 公司主要产品(按品种分类)最近2年生产能力、生产数量和销售数量、金额,各产品成本构成及比例。 3. 主要产品的主要销售地区,占同类产品的市场份额。主要客户名称、年销售额及比例。公司主营产品最近2年各季度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4. 公司产品的销售组织方式及网络组织。 5. 公司产品市场的描述,包括销售对象、潜在市场能力、未来增长预期、行业进入壁垒、公司或产品的竞争能力。 6. 最近2年公司前5名原料供应商名称、采购原料的品名、年采购额及占当年全部原料采购的比例。 7. 公司产品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主要3家)、竞争对手的产销能力和市场地位、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比较、公司的竞争策略。 三、人事 1. 公司高级经管层人员及员工情况。 四、设备与技术 1. 公司核心技术描述。 2. 公司技术来源(比如:自主研发、外购、合作开发等)及比例。 3. 公司研发体系及研发部门简介。 4. 公司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研发成果简介。 5. 公司目前正在实施和计划实施的研发工程简介。 6. 公司利用外部研发力量的情况。 五、知识产权及无形资产 专利和专有技术简要描述。 六、主要财务资料 1. 最近2年主要财务数据。 2. 未来三年的盈利预测,简要说明预测的依据。 七、发展规划 公司未来3年的发展规划,以及为实现发展目标拟采取的措施。 八、融资计划 本轮融资具体设想。包括融资时间、融资量、融资价格、融资目的、对合作对象的要

求等。

鄂州市行政区划沿革(原创)

鄂州市行政区划沿革(原创) 鄂州市行政区划沿革 鄂州市,帝尧时为樊国,夏为古三苗之地,殷商时为鄂国。公元前879年(西周夷王七年),楚君熊渠封中子红为鄂王,筑鄂王城(今大冶金牛镇)。春秋时为楚之别都,楚共王熊审封其三子子皙为鄂君。战国时为鄂邑。 秦置鄂县,属衡山郡。两汉鄂县属江夏郡。公元前201年刘邦封樊哙于鄂县,灌婴筑鄂县城。公元221年(魏黄初二年)四月孙权自公安迁鄂县,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县。分江夏郡立武昌郡,辖武昌、阳新、沙羡、下雉、柴桑、浔阳六县,郡治武昌县(今鄂州市)。八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筑吴王城。同年吴改武昌郡为江夏郡,江夏郡仍治武昌县。229年(吴黄龙元年)四月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九月迁都建业,武昌县为吴陪都。265年(吴甘露元年)九月,吴末帝孙皓自建业迁都武昌,次年十二月还都建业。 280年(西晋太康元年),分武昌县复置鄂县(治今鄂城区),

同时改吴江夏郡为武昌郡(仍治武昌县),属荆州。 291年(西晋元康元年),武昌郡属江州。454年(南朝宋孝建元年),武昌郡领武昌、阳新、鄂三县,属郢州(州治夏口)。532年(南朝梁中大通四年),分郢州置北新州,州治武昌县。公元557年(南朝陈永定元年),废北新州,武昌郡仍属郢州,领武昌、鄂、西陵(治今黄石市城区)三县。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废鄂、西陵二县并入武昌县,废武昌郡,改郢州为鄂州,武昌县隶属鄂州。 607年(隋大业三年),改鄂州为江夏郡,分武昌县西境置城塘县,同属江夏郡。613年(隋大业九年),废城塘县并入武昌县。唐武德初年,武昌县属鄂州,天宝年间属江夏郡,乾元年间属鄂州。 1221年(南宋嘉定十四年),武昌县升为武昌军(领武昌县),次年改名寿昌军,为江西路治所。端平元年(1234年)废寿昌军,仍为武昌县,还隶鄂州。嘉熙元年(1237年)武昌县又升为寿昌军,仍领武昌县。1277年(南宋景炎二年,元至元十四年),寿昌军升为寿昌府(散府,仍领武昌县)。1301年(元大德五年),废寿昌府,武昌县改属武昌路。1352年(元至正十二年),陈友谅占领武昌县,县治一度迁保安。明清两代,武昌县属武昌府。

(完整版)最新行政区划一览表

国家级新区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甘肃兰州新区广州南沙新区陕西西咸新区贵州贵安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大连金普新区四川天府新区湖南湘江新区南京江北新区福州新区云南滇中新区哈尔滨新区长春新区 北京市 昌平区朝阳区大兴区东城区房山区丰台区海淀区怀柔区门头沟区密云区平谷区石景山区顺义区通州区西城区延庆区 天津市 宝坻区北辰区滨海新区东丽区和平区河北区河东区河西区红桥区蓟县津南区静海区南开区宁河区武清区西青区 上海市 宝山区崇明县奉贤区虹口区黄浦区嘉定区金山区静安区闵行区浦东新区普陀区青浦区松江区徐汇区杨浦区长宁区 重庆市 巴南区北碚区璧山区城口县大渡口区大足区垫江县丰都县奉节县涪陵区合川区江北区江津区九龙坡区 开县梁平县南岸区南川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綦江区黔江区荣昌区沙坪坝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铜梁区潼南区 万州区巫山县巫溪县武隆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永川区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渝北区渝中区云阳县长寿区忠县 安徽省 合肥市蜀山区庐阳区瑶海区包河区巢湖市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庐江县 安庆市大观区怀宁县潜山县太湖县桐城市望江县宿松县宜秀区迎江区岳西县 蚌埠市蚌山区龙子湖区禹会区淮上区固镇县怀远县五河县 亳州市谯城区利辛县蒙城县涡阳县 池州市贵池区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 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定远县凤阳县来安县明光市全椒县天长市 阜阳市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阜南县界首市临泉县太和县颍上县 淮北市相山区杜集区烈山区濉溪县 淮南市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潘集区凤台县寿县 黄山市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祁门县歙县休宁县黟县 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霍邱县霍山县金寨县舒城县叶集区 马鞍山市雨山区花山区博望区当涂县含山县和县 铜陵市铜官区郊区义安区枞阳县 芜湖市鸠江区弋江区三山区镜湖区繁昌县南陵县芜湖县无为县 宿州市埇桥区砀山县灵璧县泗县萧县 宣城市宣州区广德县绩溪县泾县郎溪县宁国市旌德县

知识点_高中信息技术会考

信息技术基础 一、知识点 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 信息本身并不是实体,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2、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 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 信息具有时效性。 3、信息的编码 (1)二进制代码的特征 二进制数由“0”与“1”两个数字组成,运算规则为“逢二进一”,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 将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整数可用“除二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可用“按权展开相加”法。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信息,但是不便于书写,在实际表示中,常常采用十六进制的形式。 二进制转换成十六进制:从二进制的低位开始,每四位二进制数转换成一位十六进制数。反之,每一位十六进制数转换成四位二进制数。 (2)ASCII码的概念 计算机内的英文字符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来表示,其中使用最广的是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标准的ASCII码用一个字节中的7个位来表示,可以表示128种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3)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及观察内码 汉字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 GB2312使用2个字节编码,它包括一级汉字常用字(以拼音顺序排列)和二级汉字非常用字(以偏旁笔画顺序排列) GB18030对收录的字符分别以单字节、双字节和四字节进行编码。 用UltraEdit或WinHex工具软件观察内码时,ASCII码(英文字符)只占1个字节,汉字编码占2个字节。 (4)多媒体信息的编码 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越好,但是它的数据量也越大。 黑白位图的图像所占空间大小计算。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每个像素只需要一个位就可以表示,因此黑白位图的图像大小(字节数)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的个数×垂直像素点的个数/8。以一幅800×600像素的黑白图像为例,它所占的空间大小为:800×600位,即800×600/8=60000字节。 彩色图像所占空间除了它的像素点的个数之外,还与它的颜色种类的多少有关。表示颜色种类越多,色彩越逼真,所需的储存空间也越大。 4、信息技术与社会 (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它已经越来越深入地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2)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企业所得税制度历史沿革及现状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中国的所得税制度的创建受欧美和日本等国影响,始议于20世纪初。清末宣统年间(约1910年),政府有关部门曾草拟出《所得税章程》,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内容,但因社会动荡等原因未能公布施行。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前述章程为基础制定了《所得税条例》,并于1914年初公布,但因社会动乱,企业生产经营不稳定,以及税收征管条件差等原因,在此后二十多年间未能真正施行。 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所得税暂行条例》,自同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质性的开征所得税。 1943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法》,进一步提高了所得税的法律地位,并成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重要方式之一。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在1949年首届全国税务会议上,通过了统一全国税收政策的基本方案,其中包括对企业所得和个人所得征税的办法。1950年,政务院发布了《全国税政实施要则》,规定全国设置14种税收,其中涉及对所得征税的有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存款利息所得税和薪给报酬所得税等3种税收。 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自1950年开征以后,主要征税对象是私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应税所得。国营企业因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参与经营和管理,其财务核算制度也与一般企业差异较大,所以国营企业实行利润上缴制度,而不缴纳所得税。这种制度的设计

适应了当时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 1958年和1973年我国进行了两次重大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是简化税制,其中的工商业税(所得税部分)主要还是对集体企业征收,国营企业只征一道工商税,不征所得税。在这个阶段,各项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有所提高,占50%左右,但国营企业上缴的利润仍是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之一。在税收收入中,国内销售环节征收的货物税和劳务税是主体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例在70%以上,工商企业上缴的所得税收入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较小。 三、改革开放后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税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税收收入逐步成为政府财政收入主要的来源,同时税收成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1、1978年至1982年的企业所得税制度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需要,根据党中央统一部署,税制改革工作在“七五”计划期间逐步推开。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并公布施行。企业所得税税率确定为30%,另按应纳所得税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实行20%至40%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另按应纳税的所得额附征10%的地方所得税。上述改革标志着与中国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所得税制度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