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
- 格式:ppt
- 大小:606.00 KB
- 文档页数:62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讲授的基本思路:讲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的发展阶段入手,大体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即这个阶段产生的历史背景、管理上的主要内容、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讲授中国社会主义时期企业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主要是讲授中国企业发展的主要阶段、回顾历史给后人留下了哪些重要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企业管理上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革。
第一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管理的发展沿革一、传统管理阶段(早期的企业管理)1、背景:18世纪中叶--19世纪末工厂制的产生--自由竞争18世纪后期,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产业革命,即以机器大生产代替作坊手工业的革命,工厂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形式,从而引起对工厂应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早期的管理思想是伴随着工厂制的出现而形成的。
1769年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厂—英国的毛纺厂。
2、内容:生产管理(劳动分工)、工资管理(固定工资、分得的利润、奖励)和成本管理(固定成本、提高效益),呈现出明显的粗犷型特点。
3、特点:1)两权合一(所有权、经营权)企业由资本家直接管理,缺乏专职的经营者,由于资本家的知识和经验有限,这时企业的管理是粗放的、低水平的。
2)企业的生产和管理要凭个人经验办事。
工人凭个人经验操作,没有科学的操作规程;管理人员凭个人经验管理,没有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
3)工人的培养主要是师傅带徒弟的方式,靠传授个人经验培养工人,缺乏科学的教育与培训。
4、传统管理中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1)英国的经济学家詹姆斯.斯图亚特,曾著《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提出了实行刺激工资、工作方法研究、管理者与工人之间的分工等重要的管理思想;(2)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经济人”假设、管理控制和注意计算投资回收期当重要的管理思想;(3)英国的数学家查尔顿.巴比奇,1832年发表《机器与制造业经济学》,提出了专业分工、工具使用、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专业技能应是工资基础当重要的管理思想;(4)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是最早研究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比较注重劳动者的福利,认为重视人的因素和尊重人的地位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他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5)德国军事战略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以便军事打仗为例,研究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性。
智慧树知到《管理大略与领导小言》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Swot分析的四个要素A: 优势B: 劣势》C: 机会D: 威胁答案:优势, 劣势, 机会, 威胁2、管理的“一扇大门,四室一厅”中的一扇大门指的是@A: 管理的基本职能B: 管理的基本概念C: 管理的历史沿革D: 创新答案:(管理的基本概念, 管理的历史沿革3、管理的“一扇大门,四室一厅”中的“一厅”指的是A:计划B: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历史沿革C:领导—D:创新答案: 创新4、亨利法约尔关于管理的实质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A:对;答案: 对5、管理的对象只有人。
A:对B:错答案: 错}6、领导者一定是管理者A:对B:错答案: 错7、慧可断臂求法的精神说明工夫在平时。
&A:对B:错答案: 对8、管理学习是一个勤学、多做、常思、渐悟的过程。
A:对~B:错答案: 对9、管理体现的是群体中自发形成的追随关系。
A:对B:错…答案: 错10、领导体现的是依法任命的职权权威。
A:对答案: 错~第二章1、以下哪个是泰勒的思想A: 管理是用科学代替经验B: 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是一种社会职能C: 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D: 管理是一种实践,它的本质不在于制、而在于行答案:管理是用科学代替经验,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是一种社会职能,2、个人的私德、职业的道德、社会的公德三者并不完全一致。
A:对B:错答案: 对3、管理的三个抓手>A: 思想B: 价值观C: 制度D: 行为答案:】思想,,行为《4、取决于“你是谁”的工资部分是浮动绩效工资。
A:对B:错答案: 错5、管理三个抓手中的“思想”,容易犯的两个错误是什么,A:思想未必准确B:没有思想C:思想正确,但制度设计反映的不是原本的思想D:制度反映了思想答案: 思想未必准确,思想正确,但制度设计反映的不是原本的思想?6、管理往往是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有足够的耐心,来追求期望的结果A:对B:错答案: 对7、管理的情景问题是希望大家树立历史、现状和未来的系统思考习惯。
第一章《管理百年》教学大纲章节详细内容CHAPTER 1 历史起源主要通过对管理,管理活动,管理学科及其历史发展沿革,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时代变化的分析对管理的重要性及学习的必要性进行解释1管理思想萌芽中外管理思想比较2管理活动与定义和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对管理的科学界定,承担管理活动的个体认识。
第二章CHAPTER 2 理论发展通过对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三阶段主要流派的展示,结合与管理学理论紧密相关的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三大理论支柱主要认识,强调现代管理丛林时代理论新发展为讲授主线3理论发展(上)管理理论三阶段,现代以来管理理论发展主线4理论发展(下)管理理论知识来源,管理学科的主要架构;管理丛林时代的新探索现代管理热点问题、热点领域。
1世界上翼展最长的飞机是H4赫拉克勒斯,绰号“云杉鹅”。
A.√B.×2现代飞机的五大部分包括:机身、机翼、动力装置、起落装置和驾驶舱.A.√B.×3天气现象主要集中在对流层。
A.√B。
×4航空发动机被称作“工业之花”。
A。
√B。
×5升降舵控制飞机的俯仰。
A.√B。
×6行为管理理论形成于( )。
A.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B。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C。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7权变管理理论形成于().A。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B。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C。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D。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8( )提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A。
《科学管理原理》B。
《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C。
《计件工资制》D.《动作研究》9“能力与工作相适应”是( )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之一.A。
组织B。
系统C。
科学D。
行为10法约尔指出,任何企业都存在着()种基本活动.A。
四B.五C.六D。
三第三章CHAPTER 3 时代背景商业企业所处时代从重“利”到重“德”、从单赢到双赢,这需要我们对社会行为规范、道德和管理道德有清楚的认识,并对形成优良道德水准的影响因素,企业道德观的主要形式及演进方式进行阐述5时代背景管理的发展背景,管理活动主体道德认知,企业道德观与管理质量。
2020智慧树,知到《管理大略与领导小言》章节测试含见面课【完整答案】智慧树知到《管理大略与领导小言》章节测试含见面课答案见面课:人性与激励1、问题: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为:( )选项:A:生理需求B:安全需求C:社交需求D:尊重需求E:自我实现需求F:成长答案: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2、问题:激励系统由以下哪些构成( )选项:A:激励机制B:动力机制C:人性模式D:行为方式答案: 【激励机制;动力机制;人性模式】3、问题:经济人假定的核心是( )选项:A:利他B:合群C:利己D:理性答案: 【利己;理性】4、问题:倡导人际关系运动的人性假设是( )选项:A:社会人B:经济人C:复杂人D:生物人答案: 【社会人】5、问题:人性无论本恶还是本善,道家无为而治都具有适用性。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见面课:略论诸子系统与领导力1、问题:把握中国管理,需要从理解中国社会的特征为逻辑起点。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问题:简单的照搬照抄西方的某一理论,而不能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很难搞好中国的管理。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3、问题:中国式领导的特征有( )。
选项:A:思维方式求全面B:行事风格善平衡C:管理手段用糅合D:领导方法讲愿景答案: 【思维方式求全面;行事风格善平衡 ;管理手段用糅合;领导方法讲愿景】4、问题:古代中国帝王“外儒内法”的治国策略,体现了管理思想和手段的融合特征。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问题:人性很难一概而论,因此人的管理无法用一种简单划一的政策和手段。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见面课:管理、领导与我们的人生选择1、问题:管理只需要养成一种思维方式就行了。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2、问题:管理是整合资源以实现目标的过程,这个定义的关键是( )选项:A:整合资源B:目标导向C:过程的系统性和动态性D:让别人做答案: 【整合资源;目标导向;过程的系统性和动态性】3、问题:领导是带领和指导群众实现目标的过程。
《绩效管理》第一章绩效管理概述第一节绩效与绩效管理一、绩效:指员工符合组织目标的发展,同时也考虑员工在产生结果过程中的行为。
(一)绩效层次:员工个人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二)绩效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三)绩效的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先决条件(能力、性格)、直接决定条件(陈述性知识、程度性知识与技能)2.环境因素:个人增强因素(促进因素)、系统制约因素二、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对员工在企业动行中的行为状态和行为结果进行定期考查和评估,同时和员工就所要实现的目标互相沟通、达成共识的一种正式的系统化行为。
1.绩效管理思想的历史沿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了“绩效管理”的概念。
①观点一: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代表:罗杰斯、布雷德拉普)②观点二:绩效管理是管理雇员绩效的系统(代表:安史沃斯、史密斯)③观点三:绩效管理是组织绩效管理和雇员绩效管理相结合的体系。
2.绩效管理内涵:①绩效管理是双向的管理活动;②绩效管理主要是对员工行为和结果的管理;③绩效管理是周期性、持续性活动。
(二)绩效管理的意义:1.战略意义: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推进战略实施;绩效管理有助于适应组织结构调整和变化;绩效管理有助于构建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管理意义:绩效管理是价值分配与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绩效管理可以节约管理者的时间成本;绩效管理可以促进有效的沟通;3.开发意义:可以开发优秀的员工,通过对员工进行甄选和区分,保证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同时淘汰不适合的人员。
(三)绩效管理体系的构成:1.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2.绩效实施3.绩效评估:包括工作结果评估和工作行为评估两个方面。
4.绩效反馈:就是要通过评估者和被评估者面谈的方式,反馈传递对被评估者进行绩效考评的信息。
5.绩效评估结果运用(四)有效绩效管理体系特点:1.战略一致性:指绩效管理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目标、企业文化一致性程度。
战略目标就是通过提高员工个人绩效来提高企业整体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