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全身麻醉对母婴的影响

浅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浅谈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我国剖宫产率约为20%~30%,剖宫产手术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肺栓塞、高血压、麻醉、羊 水栓塞、流产、异位妊娠等。过去几十年母体死亡率逐年下降,这是多种因素形成的,如母 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护理条件的提高、实验室检查的应用、及时有效的输血等,但麻醉所占 的比例仍居高不下。在美国,产科麻醉被认为是麻醉学领域里的一个“高危”的专业,产科麻 醉的医疗事故在美国法律诉讼中所占的比例极高,因产科麻醉的并发症而引起的产妇死亡占 所有妊娠死亡的第六位。而导致与麻醉有关的孕妇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全麻诱导后出现 的困难气道(指既不能有效地实施面罩通气又不能成功地进行气管插管)。因此保证母儿安全、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是产科麻醉应掌握的原则。 1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 多数产科手术属急症性质,麻醉医师首先应详细了解产程经过,对母胎情况做出全面评估, 了解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及术前进食、进饮情况。 产妇呕吐一旦发生误吸,将给母胎造成致命后果,必须重视预防。麻醉前6小时严格禁食禁饮;产妇住院后,估计有手术可能者应尽早禁食禁饮;术前给予胃酸中和药;对饱胃者应避 免选用全麻,如必须时,应首选清醒气管插管以防呕吐误吸。 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子痫及引产期孕妇有大出血可能者,麻醉前应总结术前用 药情况,包括用药种类、剂量和给药时间,注意药物副作用,并做好急救与异常出血的准备。 麻醉方法的选择应依母胎情况、麻醉医师熟练程度及设备条件而定。为保证母婴安全,麻醉 前必须亲自检查麻醉机、氧气、吸引器、急救设备和药品。麻醉操作前常规开放静脉输液, 做好输血准备。麻醉时必须充分吸氧,尽力维持循环稳定,注意并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应用升压药时应注意该类药与麦角碱的相互协同作用。 2麻醉方法 在产科麻醉时,麻醉师必须选择对母亲安全舒适、对新生儿影响小并能给产科医生提供良好 的手术条件的麻醉方法。常用的麻醉方法如腰麻、硬膜外麻、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全身 麻醉等。 2.1 局部浸润麻醉主要适用于饱胃产妇和胎儿宫内窒息产妇。缺点为难以达到完全镇痛,宫 缩仍存在且腹肌不松弛。手术操作不便。局麻药用量过大有引起母胎中毒的可能,对子痫和 高血压产妇尤应注意预防。 2.2 腰麻腰麻在剖宫产的应用突出了阻滞完善、潜伏期短、用药量小等优点。穿刺点常为 T3~4,可上下移动一个间隙,局麻药可选择10mg左右的布比卡因或丁卡因,麻醉平面控制 在T8左右。但传统的腰麻对孕妇血动力学影响较大,麻醉平面不易控制,不能任意延长麻 醉时间,而且术后头痛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开始普遍应用26号腰穿针,且穿刺针头多由 以前的锐缘改为圆锥形(笔尖式腰穿针),这样当进行穿刺时,韧带等的横断性损伤大为减少,穿刺针拔出后针孔可以很快复原,故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文献荟萃分析表明腰麻 的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硬膜外。对于低血压、脐动脉血pH和 Apgar评分是否有差异, 文献有争议。 2.3 硬膜外麻醉硬膜外麻醉是剖宫产手术的常用麻醉方法,穿刺点选择L2~3间隙,也可上 下浮动一两个间隙。麻醉药一般选择1.5%~2%利多卡因、0.5%布比卡因或0.75%罗哌卡因, 麻醉平面应达到T8左右。硬膜外用药剂量可比非孕妇减少1/3。其优点为麻醉效果好,麻醉 平面和血压较容易控制,对母婴安全可靠。其缺点为起效缓慢,肌肉松弛度稍差于腰麻。

剖宫产术全身麻醉分析

剖宫产术全身麻醉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安全进行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例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产妇分娩后住院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而总结剖宫产术全身麻醉的管理方法。结果 20例产妇的麻醉诱导到胎儿娩出时间均在3~8 min,住院时间在6~10 d,且19例新生儿的APgar评分>8分,占95%,1例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8分,且20例产妇苏醒后均无明显躁动,诉切口疼痛不明显,见表1。 3讨论 目前,随着剖宫产产妇数量的剧增,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在用药的时候要考虑到是否会对产妇和胎儿产生不利,尤其要保证胎儿循环和呼吸功能的正常。而且近几年,麻醉药品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及提升,氯胺酮作为经典老药,虽然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但只要手术医生与麻醉医师默契配合,胎儿可在药物起效后最短的时间内被取出,不至于新生儿发生呼吸抑制和呼吸恢复时间延时。丙泊酚是起效快,半衰期短,维持时间短,镇痛弱的静脉全麻药。因其脂溶性高,可迅速通过胎盘,但血浆清除率高,血药浓度下降快,代谢迅速,苏醒迅速安全。从胎盘进入到

胎儿体内的药物约有50%进入肝脏代谢[2],最后到达脑组织的药物浓度已很低,故对新生儿不产生明显影响[3-4]。实践结果证实丙泊酚不引起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新生儿Apgar评分正常。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剖宫产全身麻醉的效果十分好,能够有效增加产妇的血氧饱和度,有利于产妇的呼吸、循环功能的监测;而且全麻因为肌松药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手术操作,缩短了胎儿取出的时间。有研究证明分子量600 Dalton的肌松药对娩出的新生儿更安全。常用肌松药的分子量(单位:Dalton):琥珀胆碱397.34、维库溴铵527.94、罗库溴铵529.79、潘库溴铵572.88、哌库溴铵602.23、米库氯铵1003、阿曲库铵1243.5、顺阿曲库铵1243.5。推荐使用顺阿曲库铵。七氟醚是一种新型吸入全身麻醉药,具有镇静、镇痛、肌松作用,血气分配系数低,25~40 岁MAC为211%~216%,对呼吸道没有刺激作用,可以快速洗出苏醒快。有研究证明3,5%七氟醚吸入对胎儿呼吸无显著抑制作用,对新生儿 Apgar 评分无影响[5]。舒芬太尼是一种麻醉性比较强的镇痛药,容易穿透胎盘从而导致胎儿呼吸困难。所以,在胎儿取出后给药。 参考文献: [1]杨俊红.全身麻醉剖宫产瑞芬太尼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9,31(16):2067-2068.

剖宫产术的麻醉流程

剖宫产术的麻醉流程 随着我国分娩镇痛的开展,剖宫产率有所下降,但因产道异常、产力异常、胎儿因素,胎盘附着物异常、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先兆子宫破裂等因素,仍需行剖宫产术,良好的麻醉可消除手术疼痛,合理调控应激反应,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保障产妇安全,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 剖宫产手术麻醉前评估 在进行剖宫产手术前,必须要对母体及胎儿状况进行评估,从而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 (一)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应对产妇的保健史、麻醉史、孕产史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也要对产妇气道、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进行有效的评估;如果选择椎管内麻醉,则需要进行腰背和脊椎的检查;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应对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进行评估。 (二)化验检查 针对产妇病史、体检结果及临床症状,确定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交叉检查、血小板计数检查。 胎儿评估 实施麻醉前后麻醉医生与产科医生评估和沟通胎儿评估情况。 (四)预防误吸 1.清亮液体 在剖宫产手术前,健康临产妇应尽量减少清亮液体摄入,包括水、

碳酸饮料、等,麻醉诱导前2小时禁止摄入清亮液体;有误吸风险的产妇,应适当延长产妇禁饮时间。 2.固体食物施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在麻醉前应禁食固体食物6-8个小时,禁食时间可根据食物的种类确定;术前可通过服用抗酸剂、甲氧氯普胺等预防误吸风险。 剖宫产麻醉的原则 剖宫产手术的麻醉原则,应最大限度地保证不影响母体和新生婴儿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镇痛、肌松、镇静,从而便于手术顺利进行。由于镇静剂、麻醉剂可迅速透过胎盘屏障,通常情况下麻醉方式都选择椎管内麻醉(包括腰麻、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除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胎儿和母体情况特别危急时选择全身麻醉。 剖宫产麻醉的准备 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的准备 为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常规准备好麻醉机和相应抢救器材和急救药品。 麻醉实施的准备 选择椎管内麻醉产妇,常规准备好麻醉包和麻醉药品,全身麻醉的产妇准备好插管器材及麻醉药品。 监测生命体征 (四)静脉液体补充及用药 实施麻醉前常规建立静脉通道,补充循环血容量以保障麻醉和手术出血带来的循环干扰,根据麻醉需要给予相应的药品,从而保证病

剖宫产指征指南

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2014) 一、剖宫产手术指征剖宫产手术指征是指不能经阴道分娩或不宜经阴道分娩的病理或生理状态。 1.胎儿窘迫:指妊娠晚期因合并症或并发症所致的急、慢性胎儿窘迫和分娩期急性胎儿窘迫短期内不能经阴道分娩者。 2.头盆不称:绝对头盆不称或相对头盆不称经充分阴道试产失 败者。 3.瘢痕子宫:2 次及以上剖宫产手术后再次妊娠者;既往子宫 肌瘤剔除术穿透官腔者。 4.胎位异常:胎儿横位,初产足月单胎臀位(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3500g 者)及足先露。 5.前臵胎盘及前臵血管:胎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者及前 臵血管者。 6.双胎或多胎妊娠:第1 个胎儿为非头位;复杂性双胎妊娠;连体双胎、三胎及以上的多胎妊娠应行剖宫产手术。7.脐带脱垂:胎儿有存活可能,评估结果认为不能迅速经阴道分娩,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以尽快挽救胎儿。 8.胎盘早剥:胎儿有存活可能,应监测胎心率并尽快实行急诊 剖宫产手术娩出胎儿。重度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亡,也应行急诊剖宫产手术。 9.孕妇存在严重合并症和并发症:如合并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急性妊娠期脂肪肝、血小板减少及重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等,不能承受阴道分娩者 10.妊娠巨大儿者: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估计胎儿出生体质量>4

250 g 者。 11.孕妇要求的剖宫产: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将孕妇 要求的剖宫产(cesarean delivery onmaternal request,CDMR)定义为足月单胎、无医学指征因孕妇要求而实行的剖宫产。(1)仅是孕妇个人要求不作为剖宫产手术指征,如有其他特殊原因须进行讨论并详细记录。(2)当孕妇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剖宫产,应详细告知剖宫产手术分娩与阴道分娩相比的整体利弊和风险,并记录。(3)当孕妇因恐惧阴道分娩的疼痛而要求剖宫产手术时,应提供心理咨询,帮助减轻其恐惧;产程过程中应用分娩镇痛方法以减轻孕妇的分娩疼痛,并缩短产程。(4)临床医师有权拒绝没有明确指征的剖宫产分娩的要求,但孕妇的要求应该得到尊重,并提供次选的建议。 12.产道畸形:如高位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 等。 13.外阴疾病:如外阴或阴道发生严重静脉曲张者。 14.生殖道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严重的淋病、尖锐湿疣等。 15.妊娠合并肿瘤:如妊娠合并子宫颈癌、巨大的子宫颈肌 瘤、子宫下段肌瘤等。 二、剖宫产手术的时机 剖宫产手术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是影响母儿预后的重要因素。1.择期剖宫产术:是指具有剖宫产手术指征,孕妇及胎儿状态良好,有计划、有准备的前提下,先于分娩发动的择期手术。因妊娠39 周前的剖宫产手术,新生儿发生呼吸道感染并发症的风险较高,除双胎或多胎妊娠及前臵胎盘等外,择期剖宫产手术不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麻醉前关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a.了解保健史、麻醉史和孕产史,评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b.若实施椎管内麻醉,进行必备的腰背和脊柱检查; c.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探讨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 2、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三者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血小板计数 1、依据产妇病史(如先兆子娴)、体检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检查血小板计数。 a.健康产妇不必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三)血型测定和抗体筛选 1、健康产妇不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2、当产妇伴有可预料的出血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和瘢痕子宫)时进行血型检测或交叉配血试验。 (四)胎儿心电监护 1、施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和之后,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胎心监测。 a.在进行椎管内置管这项操作时不必持续监测胎心。 二、预防误吸 (一)清亮液体 1、健康临产妇可以摄入少量清亮液体。 2、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h内禁止摄入清亮液体。 a.清亮液体包括水、无渣果汁、碳酸饮料、清茶、黑咖啡和运动饮料。

b.摄入的液体种类较液体容量更有意义。 3、有误吸风险(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和困难气道)和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性(如胎心减慢)的临产妇禁饮时间要适当延长。 (二)固体食物 1、临产妇禁食固体食物。 2、行择期手术(如剖宫产术或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麻醉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禁食时间依据食物种类而定。 (三)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1、术前及时服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能够预防误吸带来的风险。 三、无痛分娩 (一)指征 1、产程早期(即宫口小于5厘米)即可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 2、产妇有止痛意愿时应即刻实施分娩镇痛,无需考虑宫口扩张程度。 a.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的椎管内镇痛 1、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2、早期椎管内置管既可用于分娩镇痛,也可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三)麻醉方法 早期椎管内置管 1、有产科适应证(双胎妊娠或先兆子娴)或麻醉适应证(可预料的困难气道或肥胖)的产妇应早期椎管内置管,减少急诊手术使用全身麻醉的需要。 a.在分娩之前或产妇有无痛分娩的需要时即可进行椎管内置管。 持续给药硬膜外镇痛(CIE镇痛)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知多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c18378961.html,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选择知多少 作者:杨建 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20年第04期 【中图分类号】R7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4-12-270-02 剖宫产又称为剖腹产,属于外科手术的一种。剖宫产主要是利用手术刀将产妇的腹部剖开,从而帮助产妇顺利娩出胎儿。通常剖腹产手术是为了减少产妇经阴道分娩,从而对孕妇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医学手段,但是现阶段大多数产妇选择用剖腹产手术替代原本的经阴道自然分娩。剖宫产手术需要对孕妇进行麻醉后方可实施,但是由于产妇的特殊性,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麻醉方式。本文将主要为大家讲解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剖宫产手术麻醉方式 产科手术的麻醉方式具有下述几项特点:(1)产妇生理改变较为显著。(2)产妇生产时易出现并发症,威胁产妇以及新生儿的人身安全,难以对其实施合适的麻醉管理。(3)手术麻醉需要对胎儿以及产妇进行全面的分析,追求出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4)手术过程中产妇出现呕吐误吸是其主要致死原因之一。 产妇选择麻醉的原则为:需要根据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麻醉医师的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相关设施制定,以保护产妇、胎儿的生命安全、减少各种手术后并发症为目的。 (一)连续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法是诸多健康产妇的首选方式,但是产妇脊椎结合、畸形或穿刺点出现感染、产前大出血、休克没有纠正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禁用此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不会对产妇的血压产生比较强烈的影响,并减少仰卧位综合症(低血压)的发生几率,并且局麻药物对产妇体内的胎儿影响较小,不会影响产妇的子宫收缩情况。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备好麻醉急救所需物品,前半个小时需要对孕妇进行快速的扩容,产妇的的收缩压不得低于100mmHg,产妇心率不得低于60次/min,医生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选择对产妇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二)腰硬联合麻醉。腰硬联合麻醉适用于母胎情况尚好时,对产妇使用此种麻醉时,需要注意产妇的血压情况以免产妇出现低血压现象。腰硬联合麻醉对产妇以及胎儿的安全威胁较低,能够较快发挥麻醉的作用,便于医生及时掌控产妇的血压情况,并且产妇的硬膜外导管保留后能用于术后镇痛。 (三)全身麻醉。全身麻醉适用椎管内麻醉紧急的患者、情况较为紧急者、部分凝血功能较差或者心功能严重不全者。此种全身麻醉患者其感受到痛感较低,并且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几

剖宫产术麻醉的分析

剖宫产术麻醉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3T17:12:12.9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作者:苑文艳 [导读]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麻醉科黑龙江伊春 153100 对严重低血容量,已采用肝素治疗及子痫、凝血功能障碍、并发脑血管病变或者是存在出血倾向的产妇比较适用。 苑文艳 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麻醉科黑龙江伊春 153100 摘要:目的:对在行剖宫产术时最佳的麻醉方法进行选择,并总结麻醉体会,为今后的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3年1月一2014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择期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02例,将其按照麻醉方式分成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而后对这三种麻醉方式的显效时间、阻滞效果以孕妇的反应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孕妇均顺利完成剖宫产术,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起效时间较其他两组长(P<0.05),评分较其他两组低(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MAP较其他两组低(P<0.05),低血压发生较其他两组高(P<0.05);三组新生儿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总体而言,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方法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好,阻滞完善等优势;而针对各种原因而导致的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者可采取静脉麻醉方式,以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 关键词: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静脉全身麻醉;体会 近几年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剖宫产术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大多数情况下孕妇均处于较为危急的状态,因此麻醉方式与麻醉效果会对手术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影响,不但要求麻醉不会对母婴健康产生影响,而且还需要麻醉起效时间短,阻滞完善,方便手术操作,尽量缩短胎儿的娩出时间川。近几年在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有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以及静脉全身麻醉等几种方式。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在行剖宫产术时最佳的麻醉方法进行选择,并总结麻醉体会,为今后的临床麻醉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手术孕妇展开了分组麻醉,并对麻醉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足月单胎行剖宫产术孕妇,抽取其中的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其按照麻醉方式分成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后,分别含有孕妇41、45,16例。单纯硬膜外麻醉组中孕妇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27.6±12.7)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2.1)周,体重45-83 kg,平均(52.4±12.3)kg,经产妇l7例,初产妇24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中孕妇年龄20~40岁,平均(28.1 4-13.4)岁,孕周39~41周,平均(40.1 4-2.3)周,体重46~82 kg,平均(53.1±13.1)kg,经产妇18例,初产妇29例;静脉麻醉组中孕妇年龄22.39岁,平均(28.4 4-l2.7)岁,孕周38~40周,平均(39.74-2.2)周,体重45~84 kg,平均(52.9 4-13.2)kg,经产妇6例,初产妇10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孕妇的年龄、孕周以及产次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剖宫产术指征,ASA分级在I~Ⅱ级之间,并将术前合并心、肝、肺、肾、内分泌、脊柱等严重疾病者和子痫、糖尿病、心脏病以及其他严重的妊娠并发症者予以排除。 2、方法 1)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分成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而后对这三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并展开对比分析,筛选出最佳麻醉方法。 2)麻醉方法在实施麻醉前对孕妇开放静脉通路,并给予其常规面罩吸氧4 L/min以及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对孕妇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①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取L2.3间隙18G硬膜外针对孕妇进行硬膜外穿刺,而后将3 mL 2%的利多卡因予以注入作为试验剂量,在3~5 min后无全脊麻则追加利多卡因8~10 mL,若是术中有需要,则可分次追加麻醉药,保证阻滞完善,平面维持在T8水平,若是平均动脉压发生下降,至基础的15%时应给予孕妇10 mg麻黄素静脉推注。②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首先采取18G硬膜外针对孕妇展开硬膜外穿刺,在穿刺成功后经该硬膜外导针将27G笔尖样腰穿针予以置入,针孔向头端,在针尖达蛛网膜下腔时,将针芯抽出,若是有脑脊液流出,则在30 S内将8~10 mg 0.5%等比重布比卡因予以注入,在注射结束后将腰穿针退出,并在硬膜外腔将3~4 cm硬膜外导管予以置入。产妇取仰卧位,并向左倾斜20。,继续给予其快速补液。对麻醉平面以及平均动脉压进行调节。③静脉麻醉组:产妇经快速麻醉诱导后,将0.5~1.0~Lg/kg芬太尼予以静脉注射,而后再注射0.8-1.2 mg/kg异丙酚,在1 min内完成,同时给予产女1维库溴胺 0.08 mg/kg,气管插管。 二、结果 1、麻醉效果:经统计得知,单纯硬膜外麻醉方法的显效时间最长(P<0.05),评分最低(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显效时间较短,MAP最低(P<0.05);三种麻醉方法的显效时。 2、不良反应:经统计得知,单纯硬膜外麻醉组中发生低血压者3例(7.32%,3/41),出现不良反应者3例(7.32%,3/41);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中发生低血压者1O例(22.22%,10/45),发生不良反应者3例(6.67%,3/45);静脉注射组2例(12.50%,2/16),发生不良反应者2例(12.50%,2/16)。显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低血压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静脉注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 三、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行剖宫产术麻醉时不但会涉及到产妇本身,同时还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因此麻醉不但需要对手术要求予以满足,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因麻醉而对母婴双方产生不良影响。临床实践证实,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主要优势为对循环影响轻,阻滞时间可控,操作简便,该方法的显效时间较长,阻滞平面出现相对较慢。本次研究中单纯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MAP平稳,低血压发生率低,显效时间和Bromage评分均不及其他两种方法理想。另有学者指出,单纯硬膜外麻醉的骶神经阻滞不完善,且局麻药的剂量较大,针对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者,经常为了快速娩出胎儿,而需要在阻滞还未完善时便开展手术,这样就会使产妇的痛苦增加,又加之新概念剖宫产术的问世,对麻醉肌松要求发生了显著提高,而单纯硬膜外麻醉的肌松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手术操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临床应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将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的特点进行了结合,优势比较明显,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发现,联合麻醉组的显效时间、

剖宫产全身麻醉的实施

剖宫产全身麻醉的实施 在剖宫产麻醉中,区域阻滞是一种较常用且被广泛认可的麻醉方式。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实施全麻醉,如产妇具有腰背部疼痛、受伤或感染史,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血红蛋白尿等),区域阻滞失败。另外,合并严重神经系统疾病(颅脑肿瘤、颅脑外伤)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子痫、心脏瓣膜病变、艾森曼格综合征、主动脉狭窄)的高危产妇也应首选全身麻醉。 全身麻醉在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仍然因为其对胎儿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而有所限制,但是最近的一些研究结果比较鼓舞人心。Popham P[1]等对2000.7-2004.6 期间在墨尔本皇家妇科医院行急诊剖宫产的397 例病人中研究发现,选择急诊剖宫产的原因多为胎儿窘迫,其中绝大部分病人选择行全身麻醉(206 例),硬膜外麻醉其次(106 例),脊麻最少(65 例)。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的平均时间全身麻醉最短,为17 ±6 min。Tonni G[2]等将900 例产妇分三组,分别抽取新生儿的脐动静脉血测血气分析,结果显示:硬膜外麻醉组pH 值最高,脊麻组pH 值最低PaCO2 最高,全麻组比脊麻和硬膜外麻醉较容易产生新生儿抑制,但是其PaO2 和SaO2 最高,对新生儿有一定益处。这和Reynolds F[3]等的结论一致。他们认为,脊麻相比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而言,因为其脐带血的pH 最低,BE 绝对值最高,术中麻黄碱需要量最多而最不可取。全身麻醉虽然会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但是抑制作用短暂,在某些特殊患者中具有重要使用价值。Afolabi BB[4]等则通过对1586 例产妇的回顾性研究分析提出,虽然椎管内麻醉产妇术中失血量较少,手术前后Hct 变化较小,但全麻组恶心发生率低,且新生儿Apgar 评分和需要心肺复苏的人数间没有区别,认为区域阻滞并不优于全身麻醉。 目前较常用的全麻方法为:术前6 小时禁食,术前1 小时静注雷尼替丁50mg,麻醉开

剖宫产麻醉流程

剖宫产麻醉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麻醉前关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a. 了解保健史、麻醉史和孕产史,评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b. 若实施椎管内麻醉,进行必备的腰背和脊柱检查; c. 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探讨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 2、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三者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血小板计数 1、依据产妇病史(如先兆子娴)、体检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检查血小板计数。 a. 健康产妇不必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三)血型测定和抗体筛选 1、健康产妇不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2、当产妇伴有可预料的出血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和瘢痕子宫)时进行血型检测或交叉配血试验。 (四)胎儿心电监护 1、施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和之后,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胎心监测。 a. 在进行椎管内置管这项操作时不必持续监测胎心。 二、预防误吸 (一)清亮液体 1、健康临产妇可以摄入少量清亮液体。 2、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 h内禁止摄入清亮液体。

a. 清亮液体包括水、无渣果汁、碳酸饮料、清茶、黑咖啡和运动饮料。 b. 摄入的液体种类较液体容量更有意义。 3、有误吸风险(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和困难气道)和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性(如胎心减慢)的临产妇禁饮时间要适当延长。 (二)固体食物 1、临产妇禁食固体食物。 2、行择期手术(如剖宫产术或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麻醉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禁食时间依据食物种类而定。 (三)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1、术前及时服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能够预防误吸带来的风险。 三、无痛分娩 (一)指征 1、产程早期(即宫口小于5厘米)即可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 2、产妇有止痛意愿时应即刻实施分娩镇痛,无需考虑宫口扩张程度。 a. 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的椎管内镇痛 1、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2、早期椎管内置管既可用于分娩镇痛,也可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三)麻醉方法 早期椎管内置管

剖宫产麻醉操作规范

一、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一)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麻醉前关注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a.了解保健史、麻醉史和孕产史,评估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b.若实施椎管内麻醉,进行必备的腰背和脊柱检查; c.麻醉医生和产科医生共同探讨麻醉风险或产科风险。 2、麻醉医生、产科医生和儿科医生三者间保持密切联系。 (二)血小板计数 1、依据产妇病史(如先兆子娴)、体检和临床症状决定是否检查血小板计数。 a.健康产妇不必常规检查血小板计数。 (三)血型测定和抗体筛选 1、健康产妇不必做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2、当产妇伴有可预料的出血性并发症(如前置胎盘和瘢痕子宫)时进行血型检测或交叉配血试验。 (四)胎儿心电监护 1、施行椎管内麻醉之前和之后,应由专业人士进行胎心监测。 a.在进行椎管内置管这项操作时不必持续监测胎心。 二、预防误吸 (一)清亮液体 1、健康临产妇可以摄入少量清亮液体。 2、行择期手术的健康患者在麻醉诱导前2h内禁止摄入清亮液体。 a.清亮液体包括水、无渣果汁、碳酸饮料、清茶、黑咖啡和运动饮料。 b.摄入的液体种类较液体容量更有意义。

3、有误吸风险(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和困难气道)和行剖宫产手术可能性(如胎心减慢)的临产妇禁饮时间要适当延长。 (二)固体食物 1、临产妇禁食固体食物。 2、行择期手术(如剖宫产术或术后输卵管结扎术)的患者麻醉前禁食固体食物6-8小时。禁食时间依据食物种类而定。 (三)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1、术前及时服用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能够预防误吸带来的风险。 三、无痛分娩 (一)指征 1、产程早期(即宫口小于5厘米)即可实施椎管内无痛分娩。 2、产妇有止痛意愿时应即刻实施分娩镇痛,无需考虑宫口扩张程度。 a.椎管内分娩镇痛不会增加剖宫产的几率。 (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产妇的椎管内镇痛 1、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再次怀孕行阴道分娩的产妇。 2、早期椎管内置管既可用于分娩镇痛,也可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三)麻醉方法 早期椎管内置管 1、有产科适应证(双胎妊娠或先兆子娴)或麻醉适应证(可预料的困难气道或肥胖)的产妇应早期椎管内置管,减少急诊手术使用全身麻醉的需要。 a.在分娩之前或产妇有无痛分娩的需要时即可进行椎管内置管。 持续给药硬膜外镇痛(CIE镇痛) 1、持续硬膜外注药能为临产分娩提供有效镇痛。

剖宫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

剖宫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9-09-23T11:07:55.0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8期作者:张辉[导读] 在手术的过程中开始加入了麻醉剂,从而使手术的过程中孕妇不会在感受到痛苦,加大了手术的安全系数。(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 629200) 剖宫产是人类最早开展的手术之一。在早期由于医疗水平不足,导致手术过程中孕妇会承受较大的痛苦,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在手术的过程中开始加入了麻醉剂,从而使手术的过程中孕妇不会在感受到痛苦,加大了手术的安全系数。 一、什么是剖宫产 剖宫产是指医生用刀切开妈妈的腹壁及子宫壁娩出宝宝的外科手术方式。为了提高剖宫产的安全系数近年来,医学界开展相关工作的研究,针对手术中的麻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等方面。通过研究工作的进程,现在剖宫产手术助娩的时间越来越短,安全系数也随着治疗手段的完善不断提高,另外由于人们对于外在的注重,现代医学也进行人性化的研究工作,现在的手术技术已经使刀痕越来越隐蔽,不是那么的明显。 二、什么是麻醉 随着外科手术的开展,为了可以让人们在手术的过程中少承受一些痛苦,麻醉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人们研究出来的。当人们遭遇到各种伤害后需要做手术治愈的过程中,使用麻醉剂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感。麻醉剂的作用是使病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从而方便手术的进行。在剖宫产时使用麻醉手段可以有效减轻孕妇在手术中需要承受的痛苦,现在的手术中不适用麻醉手段患者是难以承受住手术带来的痛苦,所以剖宫产与麻醉是有着很紧密的关系不可分离。麻醉治疗在手术的使用中,要想使麻醉效果充分发挥,是离不开产妇的配合。但是在手术中要想让产妇能够配合医生进行手术,需要对麻醉方式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进行工作。通过医院的案例可以发现,很多剖腹产都是由于产妇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从而使手术的过程出现很多不该出现的状况,这样会对手术中的产妇和宝宝造成直接影响。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手术的并发症出现的概率。基于以上分析的点,产妇在手术前应充分了解剖宫产、麻醉方面的知识,在手术中积极配合医生,从而使手术效果能够使所有人满意。 三、剖腹产麻醉方式的选择 剖腹产的麻醉方式有3种:全麻,局麻,半麻。在这三种方式中,腰麻、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是最常见的麻醉手段。在剖腹产手术中使用麻醉方式需要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现在对这三种麻醉方式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加深对其的理解。 全麻方式,是麻醉师将麻醉药通过吸入等方式注入产妇体内,抑制中枢神经,使产妇的神志完全消失。实行全麻操作后,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意识完全消失,没有痛感。 半麻方式,就是麻醉根据部位选择合适的椎管的给药,但是产妇在手术过程中是清醒的,感觉不到什么疼痛,但头脑能一直保持清醒,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术前都需要禁食,产妇可以参与到分娩过程中,有什么身体不舒服可以第一时间告诉医生,让医生及时了解产妇的状况,保障手术的安全。此外,小宝宝娩出后,产妇还能在听到小宝宝的啼哭,在宝宝初降人世的第一时间看到宝宝,有利于建立亲子感情和缓解紧张情绪。避免见到小宝宝的突兀感。对产妇帮助最大的一点是,半麻在剖宫产术后可以保留麻醉管,并配以术后镇痛泵,麻醉药物缓慢释放,可以在术后保留24小时,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 局部浸润麻醉,这也是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麻醉技术。如果使用了这种麻醉方式,对产妇来说,绝对是梦魇般的挑战。因为也被称为“魔鬼”麻醉。这种麻醉效果远不如以上所讲各种方法。适应症也有限,只有在发生胎儿窘迫而麻醉医师不在现场时,或胎儿窘迫程度较重急需尽快娩出,或产妇同时合并困难气道和椎管内麻醉禁忌症时,才会采用此种麻醉方式完成剖宫产术。 剖腹产一般采用的是腰椎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建议手术以后要注意休息,不要劳累,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充足,加强营养,饮食多样化,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生冷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产后42天定期复查。剖腹产所使用的麻醉方式与身体其他部位所使用的麻醉方式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在需要的部位通过注射适量的麻醉剂来麻痹周围的神经,使人失去知觉,从而使手术能更方便的进行,在实际的手术治疗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对比分析

全身麻醉剖宫产术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7-11-09T13:47:42.6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下第16期作者:何霞 [导读] 研究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下使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临床效果。 (汉源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300) 【摘要】目的:研究在剖宫产全身麻醉下使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剖宫产住院病患,均存在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对照组使用丙泊酚静脉麻醉诱导,观察组使用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对比两组产妇手术安全性以及新生儿健康状况差异性。结果:随着剖宫手术的进展,在气管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显著升高,BIS均显著下滑。在胎儿娩出后,观察组BIS、心率、血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出生1分钟及出生5分钟时Apgar评分分别为(7.29±0.36)分与(7.64±0.48)分,观察组分别为(8.31±0.42)分与(8.97±0.31)分。对照组新生儿出生时间为(5.58±1.03)min,观察组仅需(3.67±0.94)min。血氧含量方面,观察组达到 (30.89±2.74)mmHg,对照组为(27.21±3.58)mmHg。结论:相对于丙泊酚而言,吸入麻醉七氟醚在手术安全性上更高,更适合用于麻醉诱导。 【关键词】剖宫产;全身麻醉;麻醉诱导 Comparison of general anesthesia for cesarean section anesthesia induced by different methods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different methods fo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in cesarean sectio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Methods: 4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there are contraindications to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used propofol intravenous anesthesia,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even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the safety of the operation and maternal neonatal health status differences. Results: with the progress of caesarean operation, tracheal intubation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IS significantly decline. After fetal delivery, the observation group BIS,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control group was 1 minutes and Born 5 minutes when Apgar scores were (7.29 + 0.36)% and (7.64 + 0.48)%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8.31 + 0.42)% and (8.97 + 0.31). The control group of neonatal birth time (5.58 + 1.03) min, on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3.67 + 0.94) min. the blood oxygen cont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ached (30.89 + 2.74) mmHg, the control group (27.21 + 3.58) mmHg.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ropofol, sevoflurane inhalation anesthesia in seven operation safety is higher, more Suitable for induction of anesthesia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 general anesthesia; anesthesia induction 对于存在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位不正、骨盆过小、胎儿过大等在选择自然分娩时存在危险性的产妇而言,剖宫产手术无疑是最佳选择[1]。但由于产妇自身身体状况,部分产妇无法实现腰硬联合麻醉,因此需通过全身麻醉完成手术,无形中加大了手术风险[2]。本研究通过对比,观察了在全麻剖宫手术中采用不同麻醉诱导方法的安全性差异,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住院病患共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产妇年龄区间处于24-34岁,平均年龄(28.74±2.19)岁。观察组产妇年龄区间处于23-34岁,平均年龄(29.03±2.21)岁。两组产妇均属于存在腰硬联合麻醉禁忌症,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一般方法 产妇术前均禁食 8~12 h,入室开放上肢静脉通道,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常规监测无创血压(BP)、心率(HR)、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导尿,消毒,铺巾,新生儿吸引器等切皮前工作准备完善后,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根据患者体重,按照2mg/kg药量静脉注射丙泊酚,将瑞芬太尼以1ng/ml浓度靶控输注,按照1.5mg/kg药量给予琥珀胆碱。完成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通过七氟醚实现维持麻醉。待胎儿成功娩出后,追加2mg咪达唑仑以及20μg舒芬太尼。 观察组在密闭状态下按照每分钟6L氧气联合8%七氟烷模式,直到产妇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处于1.0MAC以上。将瑞芬太尼以1ng/ml浓度靶控输注,根据患者体重,按照1.5mg/kg药量给予琥珀胆碱。 1.3观察指标[3] 以BIS监测麻醉深度,比较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开始手术、娩出胎儿时患者BIS、心率、血压情况。以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健康情况,分数越高表示越健康。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统计工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安全性 统计在不同时间点患者BIS、心率、血压情况,显示随着剖宫手术的进展,在气管插管时心率及血压均显著升高,BIS均显著下滑。在

急诊剖宫产的麻醉

急诊剖宫产的麻醉 2008-09-10 15:58:13| 分类:妇产科麻醉|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余大松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无论妇产科专科医院还是综合性医院,产科急诊麻醉都是件令人困惑的事!常常面临着健康年轻的母亲、胎儿的安全;对产科医师的诊断与母子的予后时有偏差,如一些胎窘病例可能并不需要急诊手术,少数病例在母亲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接受急诊手术可能会导致母亲的不幸,胎儿的情况常会随着母亲病情的改善而改善等。这些急诊大多数术前准备不够充分,病情了解很难详细,这就给麻醉医师带来很大风险,甚至有“混乱”场面,这对母婴和医护人员的任何一方都是不利的。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在胎儿某些极端情况下(如脐带脱垂导致胎心下降,FHR<90bpm),每一分钟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胎儿的PH下降0.03~0.04单位/min;PCO2上升4mmHg,BD上升0.8)。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有必要引起对急诊剖宫产 麻醉的注意,体现急诊剖宫产麻醉的“高效”。 一,急诊剖宫产的风险: 在美国和英国麻醉意外引起的死亡率仍占2.4%,在美国这还是孕妇常见死亡原因排列的第六位。近十年(1980-1990)与麻醉有关的孕妇死亡病例已下降了近一半。由于区域麻醉在产科中运用的增多,现麻醉相关的孕妇死亡率大约为0.17/100000。与区域麻醉相关的确切死亡数已下降了80%,但涉及全身麻醉的死亡数(主要由气道问题)却没有下降。全身麻醉在剖宫产中引起的死亡率为32/1000000,为区域麻醉的17倍。由此全身麻醉在美国剖宫产中的应用已有所下降,现大约为15—22%。然而仍然有至少一半麻醉相关的剖宫产死亡是由全麻诱导中失败的气道管理引起。产妇在麻醉诱导中出现插管失败的比率为1/250,为一般外科急诊病人的十倍。不幸的是,此数据在近十年并没有下降。因此,在急诊剖宫产中选择全身麻醉有可能提高孕妇死亡的发生率。全身麻醉更常运用于急诊剖宫产,而区域麻醉则更常用于非急诊。我国急诊剖宫产仍是以区域麻醉为主,特别近几年CSE的应用更是如此。有报道大多数全麻下发生的母亲死亡率与某些特殊情况相关,如肥胖症的病人。在急诊剖宫产中根据病人慎重的选择麻醉方式已成为麻醉 中的关键问题。 二、急诊剖宫产的适应症: 按母体和胎儿情况来分,基本囊括在下表: 母体(较少见)胎儿 原有疾病或妊娠合并症急性恶化(胎儿恶化常会发生) 胎儿部分膨出(脐带脱垂伴心动过缓;肢体先露,无法行臀位取胎术;头肩难产) 大量出血(急性低血容量可使胎儿恶化)危及胎儿循环(无反应的晚期减速—无变异?; 持续心动过缓;胎儿酸中毒) 心脏骤停胎儿损伤(子宫的穿透伤或顿伤;脐带穿刺导 致的损伤) 创伤(巨大子宫阻碍外科手术:如IVC;子宫 创伤致胎儿恶化或死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