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0年代戏剧

40年代戏剧

40年代戏剧
40年代戏剧

第十三章40年代的戏剧

教学目的:

1、了解抗战时期不同阶段戏剧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2、重点把握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戏剧家及其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

1、夏衍的戏剧创作特点

2、广场戏剧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1学时)

一、抗战初期:向“广场戏剧”倾斜

1、抗战戏剧:

三幕剧《保卫芦沟桥》揭开序幕,成立救亡演剧队的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抗敌演剧队和抗敌宣传队是具强烈政治色彩的戏剧团体,应大众化要求。演出形式有广场剧《保卫华北煤窑》(刘保罗);街头剧《各界抗日除奸大游行》《庙会》(刘保罗)、《放下你的鞭子》(崔嵬等)、《三江好》(吕复等)、《八百壮士》(王震之、崔嵬)、《流寇队长》(王震之);茶馆剧;游行剧《汉奸和十字舞》《争取最后的胜利》《大家一条心》。

2、“话剧民族化”的尝试:游行剧、活报剧、谐剧(王永梭《赶汽车》);田汉新平剧《江汉渔歌》《新儿女英雄传》

二、敌后根据地:从秧歌剧到新歌剧

1、从中外名剧到“新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马可)、《牛永贵挂彩》(周而复、苏一平)、《惯匪周子山》(水华、王大化、贺敬之、马可)、《一朵红花》(周戈)

2、“新歌剧”的创造实验:

《白毛女》:自觉借鉴、利用与改造民间的艺术资源。集体创作中不断修改的过程。民间+五四+革命。艺术形式采用歌剧音乐戏剧化与性格化,西洋歌剧和传统戏曲手法结合,民间趣味和审美习惯,与革命性主题完美统一。

发展和影响:《赤叶河》(阮章竞)、《刘胡兰》(魏风等)

话剧民族化:《把眼光放远一点》(胡丹沸)、《反“翻把”斗争》(李之华)、《抓壮丁》(吴雪等)、《同志,你走错了路》(陈波儿等)、《战斗里成长》

传统戏曲改革:《逼上梁山》(集体)、《血泪仇》(马健翎)

3、农村剧团

三、40年代末:学潮中的广场活报剧

1、学生运动和活报剧:政治的、群众的、行动的艺术,充满浪漫主义、英雄主义气息的狂欢的艺术。《控诉》1948清华剧艺社,抢救教育危机的呼声。《大江流日夜》1 948燕大燕剧社,声援东北流亡学生的怒吼。

2、职业剧作家的创作:吴祖光《捉鬼传》、宋之的《群猴》、瞿白音《南下列车》、陈白尘《升官图》也有广场戏剧的特点。

第一节“剧场戏剧”的兴起与繁荣

一、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的再度兴起

1、历史剧创作

阳翰笙:《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草莽英雄》政治家的眼光和魄力,雄浑阔大的气势。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桃花扇》关注于历史人物精神力量的开掘及对于读者观众的精神感化作用。将旧戏和电影手法融入话剧,表现力丰富。

阿英(钱杏邨):三大南明史剧:《碧血花》(《明末遗恨》《葛嫰娘》)、《海国英雄》(《郑成功》)、《杨娥传》太平天国史剧《洪宣娇》

2、正面描写知识分子的创作潮流

对知识分子正面主人公历史地位的确认。处于矛盾冲突中的并不高大完美的正面人物。设置歧途中的知识分子作为反衬。抗日背景下浓厚的时代气氛。偏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

夏衍:《法西斯细菌》知识分子面对时代挑战所经历的心理困扰和自我否定的痛苦过程。悲剧的英雄,理想不能实现的悲剧,时代、民族的悲剧,文明暂时无力战胜“愚蠢和野蛮“的悲剧。

五幕剧中十年的政治风云,人生舞台与戏剧舞台的大转移,史诗性追求。人物心理刻画的历史深度,艺术表现的简洁、含蓄、准确。

《芳草天涯》试图对正面展开政治性主题的创作模式有所突破。知识分子个人感情生活中的困窘和无能,黑暗的现实世界投射到心灵深处的阴影。

宋之的:《祖国在召唤》现代知识分子的内质。《雾重庆》(《鞭》)爱国知识分子堕落的悲剧,揭露现实与人心深处的黑暗。

陈白尘:《岁寒图》强烈的对比手法,抵抗社会病菌侵袭、诱惑的主题。

3、讽刺喜剧创作的发展

初期讽刺中夹杂愤激,喜剧内含着悲剧,后只剩下辛辣的嘲弄,出现纯粹的喜剧。

陈白尘:《魔窟》暴露沦陷区敌伪丑态。《乱世男女》嘲弄由南京逃难的“都市的渣滓”。

《结婚进行曲》借妇女职业问题写国统区社会不合理现象。“悲喜剧”。《后方小喜剧》讽刺官僚机构的腐朽性。《升官图》纯粹的喜剧。手法夸张,人物、情节漫画化,追求痛快淋漓的戏剧效果。反映了特定的时代情绪。

老舍:《残雾》嘲讽抗战官僚。《面子问题》“面子”观念在抗战时期官僚机构中的表现。《归去来兮》讽刺知识分子弱点,“多余人”典型和“改造国民性”主题。小说化的戏剧,注重性格创造。

二、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

1、职业性剧团涌现

东北三大剧团:长春大同剧团、沈阳协和剧团、哈尔滨剧团。北平:北平剧社、四一剧社,1944“话剧年”。上海:苦干剧团、中国旅行剧团、新华艺术剧团、同茂剧团(国华)、上海艺术剧团、上海联艺剧团、国风剧团。

2、商业性演出

早期文明戏的影响,舞台演出成为戏剧的中心环节,也有商业化之负面后果。

3、创作出版热潮

上海世界书局《剧本丛刊》,上海正中书局“现代戏剧丛书”。

4、市民化倾向

(1)追逐热点题材,市民伦理观的贯穿,体现传统市民理想。

反映宫廷政治为主的历史剧:姚克《清宫怨》、周贻白《天外天》

描写民间艺人悲欢离合:秦瘦鸥顾仲彝等《秋海棠》,“第一出深入民间的话剧”(张爱玲)

抒写都市家庭生活:石华父(陈鳞瑞)《职业妇女》

暴露旧式大家庭罪恶:费穆《浮生六记》

侦探剧、神话剧:陈绵《天罗地网》(《干嘛?》)、顾仲彝《八仙外传》

(2)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联姻。题材、手法、表演,穿插戏曲以至同台演出。

(3)审美趣味。强调喜剧性,悲喜兼具、寓哭于笑。

20-40年代戏剧

20年代戏剧 (填空) 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 1907.6《黑奴吁天录》,中国第一次比较完整的近代话剧演出。 新文化运动:1918年出版《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为开端。 最早的专门性戏剧性杂志《戏剧》月刊。 郭沫若,是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 “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女神之再生》 “三个叛逆的女性”《卓文君》《王昭君》《聂嫈》 历史翻案剧 欧阳予倩《潘金莲》 袁昌英《孔雀东南飞》 “国剧运动” 熊佛西《洋状元》 余上沅《兵变》 丁西林《压迫》 田汉 创作成绩最丰厚,原名田寿昌,1911改为田汉。 1920年《梵峨璘与蔷薇》处女作。 自署“中国未来的易卜生 《灵光》第一个正式公演的剧本,领导南国戏剧运动。 早期代表作,《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名优之死》 ★★★田汉20年代戏剧创作特点: 一、内容上,感应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揭露当时社会传统势力剥夺人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另一方面表现人们面对黑暗所产生的苦闷思索,和对光明表现出来的追求。 二、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抒情性和戏剧性相融合,表现技巧成熟。 30年代创作类型,一工人运动《梅雨》②抗日爱过《回春之曲》 40年代《秋声赋》,《丽人行》是现代文学期间田汉的创作高峰 30年代戏剧 上海戏剧协社 1927年以后,介绍和排演西洋古典名剧。 辛酉剧社,“难剧运动” 复旦剧社,西洋名剧 南国社,青年学生为观众 上海艺术剧社,“左翼”剧座谈,“无产阶级戏剧”首次提出。开创了中国共产党对现代戏剧运动的直接领导。代表作冯乃超和龚冰庐《阿珍》 中国左翼剧团联盟,1930.8 以上海艺术剧为核心,联合了辛酉。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二十年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

据史料记载,建于1850年的南大道仅有400米长,3.5 米宽,是北大街南部一条辅助街道。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泥石结构的路面,及以南连片的荒草及坟地,使这条路成了城市的边缘。《烟台历史》 1952年,我5岁时搬迁到现在南大街中心广场西侧(当时称中海阳)。记得当时母亲用老式的四轮童车推着我和弟弟在鹅卵石路面上艰难地行进,颠得我们屁股痛。在以后几十年的岁月里,我目睹了南大街的变迁。(老人)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南大街始建,西起原西南河(今西南河路),东至西沟街北口,因地处大庙以南得名南大道。 1929年修建成水泥路面。 1934年,烟台特别行政区将原海阳街并入南大道,西至西马路(今海港路),改称南大道街,长1000米。 1935年,位于南大街50号的锦章影楼开业,最初并未开在南大街。南大街成为城市主干道后,烟台“第一家照像馆”也由朝阳街迁至街旁。 1956年,开始将仓浦街、北门外东街、北门外西街、西关北街、南大道街、海阳街、法院街及部分广合巷、清泉胡同、同春巷、爱德巷、仁里街等街巷拆除、后来合并统称南大街,

东起解放路,西至通伸今西炮台南路,与原烟潍路相通,长4000米。 1957年起,消防队、银行综合楼、工人文化宫、水产研究所、公路段办、三勘办、自来水办公楼等第一批楼房人际立于新建的南大街中。 1958年,政府耗资188.73万元,首次拓宽南大街,拆除了福建会馆后殿和仓浦街部分建筑物,修建成全长4020米的南大街,并铺设了沥青路面; 1962年7月,开通了自虹口路到发电厂的1路公交车。之后,吐着白烟的福特牌大客车开上了南大街。 1967年,将西部原只楚路并入,改称跃进路。 1968年,街南落成烟台大型展览馆。 1973年,又将原只楚路改为跃进西路;将海港路以西至西炮台南路路段改为跃进中路;将解放路至海港路路段改名为跃进东路,全长8390米。 1975年,烟台第一家商业中心-烟台百货大楼在南大街中段落成开业,同年,服装公司7层综合楼建成。一时间,老烟台人都把“逛大楼”当成了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买电视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报告》(全266册) 南京图书馆编,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情调查》是根据实习报告中所反映的实际内容起的名称,为影印。收录南京图书馆所藏中央政治学校学生实习调查报告470余册,约17万5000多页。时间跨度为1931年至1937年,地域覆盖范围为江浙沪鲁鄂皖等地部分市县,部门涉及国民政府各部院机构及地方市县,内容涉及普通行政、财务行政、工商行政、市政、县政、统计、金融、法律、公用事业、合作事业等。全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前中国各地经济的实际情况,对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目录 第一册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实习总报告徐廷贵………………………………………………一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之组织与工作概况夏忠群…………………………………二○一实业部统计长办公处及实业统计范围调查工作实习报告谢傑民李荣丰…………三三七第二册 主计处统计局之沿革与职掌及中国统计事业概述陈增吉………………………………一中央统计处工作概述及全国合作社概况统计黄兆鹏……………………………一五一中央统计处已往及现在之党务政治社会人民团体等各项统计工作鸟瞰韩贵基杨哲一雷荣霖…………………二八五 第三册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农业统计科进行与主持之各种农业统计报告杜品山………一主计处统计局之经济社会资源及各项统计事业实习报告赵金山卜昪华……二二七第四册 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概况及人口与社会农业资源财政与经济统计萧承禄刘坤阅黄存性…………………一 第五册 主计处统计局等所办之民政统计主要农作物生产统计物价指数统计劳资纠纷统计潘应昌张逸铭萧抱坚………………………………一 第六册 主计处统计局内政部统计处实业部统计处之沿革与职掌实习报告唐宗寿叶定安王述安………………………一 第七册 铁道部会计处津浦铁路管理局会计处实习报告史桂濂毕庆芳………………………一中央普通会计之总会计制度实习报告书王克章陈学齐王復华吴邦护赵殿举…………………………………二〇三 第八册 外交部实习总报告第四篇外交仪节刘世灿……………………………………………一外交部情报司亚洲司欧美司国际司总务司实习报告尹禄光………………………一八五外交部和驻外使领馆之组织概况及上海公共租界沿革之法律的考察许绍昌……四六三第九册 外交部实务述要及外人在华沿海及内河航运权考察车祖荫……………………………一北京政府与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比较及国外华侨状况所受待遇的考察何思可………五一五

【VIP专享】40年代戏剧、散文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40年代戏剧概述 戏剧组织 一、中国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15日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活动: 1、创作《保卫卢沟桥》,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2、淞沪会战爆发后,与上海剧团联谊社联合发起组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了十三支救亡演剧队伍,投入抗敌宣传。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里没有剧种流派之分,也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抗战洪流把他们挟裹在一起,只是为着同一个信念。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响应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新兴的中国话剧艺术“从锦绣丛中走向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 作品:《好一计鞭子》《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八百壮士》《咋们要反攻》《打鬼子去》等。 随着抗日运动的深入,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和发展,创作内容不断丰富。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抗日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初期各种短剧流行,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

观众之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剧作家 1、阳翰笙(1902——1993)四川高县人 抗战时期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还有《草莽英雄》等。 2、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 1、上海孤岛时期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轰动孤岛文坛 2、《洪宣娇》试图以太平天国革命“成长与毁灭”的过程来隐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 3、还有现实题材剧《五姊妹》神话传说剧《牛郎织女》 三、杨村彬(1911——1989)北京人 代表作《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变政记》《光绪归政记》 四、姚克(1905——1991)福建厦门人 代表作《清宫怨》 这些剧作家从历史中选材,借古讽今。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加上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唤起人们对现实相似境遇的认知,帮助人们反思现实,明确前方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物呼吁抗日救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3、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擅长讽刺喜剧 1、“亭子间”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开始舍弃早年罗曼蒂克情调而逐步走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2、抗战期间的《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其中《乱世男女》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3、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升官图》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他将笑的艺术打磨地更加成熟、削刻得更为尖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摘要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看看周围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随着我国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国学流逝,我们的道德也被一点点地冲刷掉了,道德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在当今社会,我们亟需正视国学以及国学教育,但国学教育如何有效地展开发挥其德化育人的功能值得我们研究,而想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现在正在接受国学教育的青少年尤其是小学生入手,从他们学习国学的过程、内容等多个方面审视当下的国学教育。。本研究从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培训的小学生入手,通过发放问卷辅以访谈,了解了当下小学生国学教育的现状以及原因。小学生学习国学之后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当下小学生有多种渠道接触国学,但小学校国学教育缺位,小学生深入接触国学机会较少,参与培训的小学生参与意识较强,但多是带着功利心目的学习,而在课外学习中缺乏主动性。校外培训机构中所学国学内容上贴近生活,内容多样,但无法形成系统,教材权威性让人质疑。针对小学生国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要加强小学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学融入校园文化中去;其次,关注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合理引导小学生对国学教育的看法,避免盲目跟风或全盘否定的倾向;再次,注重教材编写,加强师资培训;最后,社会多方助力增加小学生接触国学的机会。 关键词:国学;国学教育;小学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在我国国力不断增强、民族意识苏醒、民族自尊心增强的背景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进入新世纪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繁荣发展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逐步凸显,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官员腐败、子女不孝、各种大学生伤害事件等情况接连出现,尤其是小学生一代出现的道德问题让国人倍感焦虑。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将传统文化提到了发展的关键点上,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国学,也日益成为社会大众学习关注的焦点。随着国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试图从国学中所包含的经义中来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尤其是国学强大的道德感化能力让社会各方投以瞩目的眼光,一次次拨动着大众的神经,于是国学就从高校专门研究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开始在大众中普及。2006年1月,《光明日报》推出了国学版专栏,基本的国学知识开始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同年10月,中央电视台和于丹女士合作讲授《论语与人生》,开启了国学系列栏目《百家讲坛》的序幕。随着栏目的播出成功,2009年国学普及开始走向小学生,在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推出了以“开心学国学”的一系列知识竞赛为主题的《开心辞典》栏目,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主流媒体的参与下,国学越来越多被国人了解,国学教育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己经不再满足于对国学的简单了解,而是想对其有深层次的学习,于是学校变成了国学教育展开的一大阵营,社会上的校外培训机构也积极筹建各种国学学习班,读经运动、私塾书院的出现在当下看来也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小学生接受国学教育、尤其是在蓬勃兴起的校外培训机构中接受国学教育的的现状到底如何,却很少有人关注,希望通过此项研究调查从这个角度出发了解现状发现问题,也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伴随着一股“文化热"的发展,“国学热”在中国大地

40年代的散文和戏剧

第三个十年的散文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著名的报告文学: 丘东平的《第七连》、曹白的《呼吸》、亦门("七月派诗人"阿垅)的《第一击》、骆宾基的《大上海的一日》、曹聚仁的《大江南北》、范长江的《塞上行》、《西线风云》、碧野的《北方的原野》《太行山边》、司马文森的《粤北散记》、沈起予的长篇报告《人性的恢复》、萧乾的《流民图》《血肉筑成的滇湎路》《南德的暮秋》等。 旅行通讯主要有郭沫若的《苏联纪行》、茅盾的《苏联见闻录》、褚安平的《英国采风录》、费孝通的《初访美国》等。 实写抗战中著名人物的纪实性散文(或称人物特写),如沙汀的《我所见之H将军》、周立波的《王震将军记》、陈荒煤的《陈赓将军印象记》等。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一)、"鲁迅风"派(1939-1941) "鲁迅风"派主要活跃在上海孤岛时期,代表作家主要有王任叔(巴人)、周木斋、唐弢、柯灵、许广平等。1938年9月,王任叔等六人合出了杂文合集《边鼓集》,又于第二年1月创办了《鲁迅风》杂志,该流派由此而得名,1941年解体。(二)、"野草"派 "野草"派是围绕着文学杂志《野草》形成的以聂绀弩、秦似、夏衍等人为代表的杂文作家群,活跃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大后方和解放时期的香港,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 《野草》1940年创刊于桂林,出过"野草丛书"13种,坚持到1943年6月,遭当局勒令停刊后,1946年10月迁往香港改月刊为旬刊,郭沫若、茅盾等都为它写过文章,秦牧、周而复等青年作者则在此崭露头角。 三、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 这一时期新进的散文作者并不多,多是已成名的作家在写散文,运笔更加圆熟,有更多样的风致,如靳以的《红烛》;缪崇群的

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边疆研究

《禹贡》半月刊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 边疆研究 孙喆 2013-05-15 11:16:44 来源:《中州学刊》2012年4期 内容提要:边疆问题是贯穿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一个焦点问题,在“救亡”和“经世”两大思潮的推动下,中国边疆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34年以顾颉刚为首创办的《禹贡》半月刊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一部专业性学术期刊。其内容涉及多个知识领域,但毫无疑问,对边疆问题的关注给刊物本身增添了浓重亮丽的一笔,也集中体现了《禹贡》半月刊背后的学人们在社会巨变之下,是如何“在真实的学识里寻出一条民族复兴的大道来”的。 关键词:《禹贡》半月刊边疆研究/学术现实需要 作者简介:孙喆,女,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副教授。 1936年,顾颉刚提出了“我国研究边疆学之第二回发动”的口号,认为:“但使国家因势利导,且有设计与分配工作之机关,则以其基础之学识与使用工具之能力均远胜道光间人,此第二回运动之收获必远胜于第一回可断言也。”①后来的学术界依顾颉刚的提法,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定义为中国边疆研究的“第二次高潮”时期。因此,今天的学界在回顾这一时期的边疆研究史时,都不能不提及顾颉刚及以其为首的禹贡学会所作的工作。创刊于1934年的《禹贡》半月刊作为顾颉刚等人学术研究的重要平台,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尤其是近年

来,陆续发表了一些针对该刊进行研究的成果,或多或少都涉及了其边疆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禹贡》半月刊及其边疆研究的认识。但从总体上讲,这些研究成果以记叙性、纪念性或评介性文章居多,予以具体和深入分析者少。本文拟就其趋重边疆研究的时间、关注焦点和研究途径及其在“第二次高潮”中的地位做较为深入的考察。 一、从沿革地理到边疆研究 《禹贡》半月刊自1934年3月1日创刊,至1937年7月16日第7卷第10期后停刊,共出版7卷82期,载文741篇。②其内容涵盖丰富,并非单纯研究边疆问题,而是涉及历史地理、边疆和民族等多个领域。同时,如果加入时间因素进行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半月刊的研究范围其实还有一个动态的延伸和拓展过程,体现出阶段化的特征。当然,这些阶段之间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线,只不过在某个阶段,某个主题更为突出而已。 对于边疆问题,顾颉刚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开始关注。③学界也普遍承认《禹贡》半月刊的创立与当时强敌入侵、民族情绪高涨的社会背景及顾颉刚等人学术报国的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本文认为,至少从刊物初期的实际内容来看,离经世致用的主旨尚有一段不近的距离,倒是与顾颉刚等一直热衷的“古史辨”一脉相传,与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理路相去不远。④顾颉刚本人也说过:“这个刊物采用了‘禹贡’二字,因为《禹贡》篇是研究中国地理沿革史的学问的出发点。”⑤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半月刊文章多与古代地理考辨有关,涉及边疆的并不多。不过,顾颉刚在《发刊词》中,还是间接指出边疆研究的必要性及治学路径。“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禹贡》列在书经,人所共读,但是没有幽

40年代散文戏剧

40年代戏剧 戏剧概况: 1)1937年7月15日,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 一、抗战初期的抗敌宣传剧 1、戏剧形式趋于小型化、轻型化和通俗化。街头剧、活报剧、朗诵剧、灯剧等。其中“街头剧”最为流行。<战前以城市为中心,以市民、学生、知识分子为主要观众,以细腻的生活描摹、深邃的心理刻画为主要内容的话剧,向实时化、大众化倾斜。>这些小型剧通俗活泼,富有战斗性,使话剧向群众化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二、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1937年,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上海成立。戏剧家们在一个峥嵘岁月中支 撑起“艺术与政治”的平衡点,这一切都蕴含在现代剧、历史剧与喜剧创作之 中。戏剧活动转移向大后方的城市剧场,多幕剧产生。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 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 期。 代表作:《保卫芦沟桥》、《台儿庄》《百壮士》 40年代剧作家及作品概述 (一)现实题材的剧作 1、夏衍《上海屋檐下》《一年间》《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规避惊涛骇浪式的宏大场面,代之以平凡的生活画卷,以其沉潜隽永、朴素洗练的风格刻画出知识分子的人生心态,透过日常生活来体现时代精神。 2、田汉剧作表现了抗日和民主两大主题。主要剧本有《秋声赋》《丽人行》。 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全剧等戏剧手法,是田汉对话剧结构新的创新。 3、于伶(尤兢)的剧作大都以上海的现实生活为题材,《夜上海》《长夜行》等。 5、张骏祥(袁俊):《万世师表》是其代表剧作。 6、陈白尘:戏剧作品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讽刺喜剧,著名的《升官图》。 另一类是“正剧”,《岁寒图》。 7、吴祖光:抗战期间创作代表作《风雪夜归人》 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时代标语,嬉笑怒骂,挥洒自如,于荒诞中鉴出真实。 8.宋之的:《武则天》《雾重庆》《群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匈牙利、前南斯拉夫和奥地利的高硅铝土矿就是劳塔厂通过焙烧的方法进行处理的,这个厂位于德国。在700~1000℃的环境中焙烧铝土矿,之后再90℃的条件下,用苛性碱(10%)将焙烧矿溶出。使铝土矿焙烧脱硅率达到最高的80%的最佳温度是900!~1000摄氏度,同时,精矿的A/S从之前的四点五提高到了二十,将三氧化二铝的损失率维持在百分之五以下。但是,这种处理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在溶出环节,由于较大的液固比,使得该方法存在溶出时间太长,物料流量较大,溶出液中二氧化硅含量过低,使后续工艺复杂化的缺陷。另外铝土矿产地的不同对于该环节也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含硅矿物的形态及晶格差异会脱硅效果的差异。 国外铝土矿焙烧预脱硅研究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但尚未见工业应用,主要原因是传统的焙烧预脱硅方法要使用高浓度碱液,液固比太大,物料流量大,烧碱消耗高,且焙烧后的铝土矿需要较高的溶出温度[i]。 上世纪五十年代,铝土矿预焙烧脱硅工艺研究在我国开始兴起,以提高铝土矿原矿的A/S 比为目的。相关实验研究最早是在鞍山开始的,在鞍山竖炉里焙烧铝土矿,但是,得到的结果是脱硅效果既不明显也不稳定。后来有人采用其他方法也未取得较好的效果。之后对于铝土矿预焙烧脱硅的研究中断了一段时间。1980年前后,又有大量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得到了一些新的结论。仇振琢曾对于山东的铝土矿和产于山西的铝土矿焙烧脱硅效果做过对比试验,焙烧温度在1000摄氏度到1200摄氏度间,温度在1100摄氏度效果更好[ii]。实验研究证明,在焙烧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从高岭石分解所得γ-三氧化二铝往α-三氧化二铝晶形的转化幅度增加,所得产物在碱液中也越稳定,减少了三氧化二铝的消耗。在高温,低压的环境下做预脱硅实验,浸出液的液固比也会较大幅度的降低。浸出周期缩短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三氧化二铝的消耗也几乎为零,而且还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脱硅率。刘今等人用含有高岭石及一水硬铝石的山西普铝矿进行化学脱硅小型实验:原矿的化学成分为:60.41%AL2O3、12.83%SIO2DUNAHO、6.13%Fe2O3,铝硅比为AL2O3/SIO2=4.7,粒度为-74μm,实验温度控制在600 ~1100℃的范围内,溶出温度为90℃和120℃,Na2O浓度为77.5g/l[iii]。实验研究显示。对脱硅效果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焙烧温度,脱硅率随着焙烧温度升高的增加,但是氧化铝的溶出率没有同步变大的趋势。另外,磨矿方式的不同,所得物料的脱硅率也会有不同。综上得出:1000摄氏度到1100摄氏度为最佳被烧温度,95摄氏度为最佳溶出温度。与此同时,矿石的铝硅比也从4.5改良到了13到18.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铝和氧化硅的分解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而变得容易,其中氧化硅是较为容易和碱液反应产生硅酸钠的;另外,浸出液的液固比增加,精矿的A/S(铝硅比)也会提高,不过三氧化二铝的回收率会略微下降。罗琳等人应用差热、热重、红外光谱和高温X射线衍射在线分析等方法对山西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高硅滴低品位铝土矿的焙烧热力学过程进行研究[iv]。实验所得,这是一个非等温多相反应过程。在焙烧后的脱硅规律方面,高岭石和铝土矿是相似的。说明,高岭石脱硅后 [i]赵世民,王淀佐,胡岳华,徐晨,赵小玲.铝土矿预脱硅研究现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4(05). [ii]仇振琢.低铁中等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合理方案的商榷[J].轻金属1987(2):8~14. [iii]刘今,程汉林,吴若琼.低铝硅比铝土矿预脱硅研究[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1996,27(6):666~670. [iv]罗琳,刘永康,何伯泉.一水硬铝石-高岭石型铝土矿焙烧脱硅热力学机理研究[J].有色金属,1999,51(1):25~30.

契诃夫戏剧在20世纪的影响

契诃夫戏剧在20世纪的影响 董晓 2013-3-18 10:03:39 来源:《国外文学》(京)2010年2期第40~47页 【作者简介】董晓南京大学文学院 【内容提要】契诃夫戏剧精神和艺术风格对20世纪现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戏剧艺术风格方面体现为对淡化戏剧冲突和营造舞台抒情氛围的追求。契诃夫的静态戏剧包含了他独特而深刻的喜剧精神。对这种喜剧精神的理解决定了对契诃夫戏剧接受的程度。20世纪许多现代剧作家在各自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借鉴了契诃夫戏剧的艺术风格,并在充分领会契诃夫静态戏剧所包含的荒诞精神的基础上,汲取了他的喜剧精神。 【关键词】契诃夫/静态戏剧/荒诞性/喜剧精神 作为跨世纪剧作家,契诃夫对20世纪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阿瑟·米勒、田纳西·威廉斯将其尊为“艺术之父”;法国荒诞派戏剧家贝克特、尤奈斯库、阿达莫夫等人从契诃夫戏剧中汲取了丰富的灵感;中国现代剧作家曹禺、夏衍等人受契诃夫的启发,开创了中国现代戏剧的“非戏剧化倾向”,曹禺更是因契诃夫而完成了自身艺术风格的转型。凡此种种,都是契诃夫之影响的明证。 一 自第一部公开发表的多幕剧《伊凡诺夫》开始,契诃夫的戏剧便呈现出独特的静态性美学特征。在《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等

代表了契诃夫戏剧艺术最高境界的剧作中,这种静态性更加明显。可以说,在契诃夫戏剧创作历程中,静态性的获得是其戏剧创作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从《海鸥》首演的失败到后来被人们接受,表明了人们对契诃夫新的戏剧风格的接受,而契诃夫则正是欲以其静态的戏剧,改变俄国人固有的戏剧审美习惯,实现其戏剧艺术的创新。 契诃夫戏剧的静态性表现在人物行动的阻滞、对话交流的隔阂、言语的停顿以及人物行动之环境背景的抒情氛围的烘托等方面。 人物行动的阻滞是契诃夫戏剧呈静态状的最显在的因素。《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这几部代表剧作中,均鲜明地呈现出人物行动的阻滞性。在这几部作品中,剧作家没有提供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戏剧动作,致使人们难以梳理出一个连贯统一的戏剧事件;人物的动作大都没有能够形成这个行动所指向的结果,如叶尔米洛夫所言,“契诃夫剧作不仅缺乏外部的变化,而且仿佛否定变化,有意强调出生活过程的不变性。”①《万尼亚舅舅》、《三姊妹》和《樱桃园》的第一幕与第四幕仿佛构成了一个圆圈,第四幕重又回到了第一幕的场景,人物均显示出原先的心境,似乎其间什么也未曾发生过,苏联戏剧理论家津格尔曼认为:“圆圈式的模式乃是契诃夫喜欢运用的戏剧动作结构方式。”②这种圆圈式模式的戏剧动作结构,造成了人物行动的不断的被阻滞,从而向观众展示了人物动作的无结果性,如当代俄罗斯学者波洛茨卡娅所言,“契诃夫剧本中的冲突最后是以独特的方式解决的,即什么都没有真正解决,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他原先的样子。”③这凸显了整个舞台的静态性。 人物行动的阻滞在契诃夫戏剧中往往与人物之间语言交流的阻滞联系在一起。契诃夫戏剧中人物之间语言交流的阻滞加剧了人物行动的延缓与停滞,并相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

2000年第6期 第37卷 (总202期)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PEKIN G UN IV ERSIT Y (H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No.6,2000G eneral No.202Vol.37文学研究 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李 简 (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摘 要:20世纪初期,随着新史学观的崛起,古典戏曲研究获得了新的眼光、新的思路和新的 写作方式。戏曲史学应运而生。戏曲起源研究、戏曲的兴衰变化及其原因得到深入的探讨。王国 维的《宋元戏曲史》在一个理论框架下,系统梳理宋元戏曲乃至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标志着近代 意义的戏曲史学的形成,并由此把古典戏曲研究带上了一个新的起点。 关键词:20世纪初; 戏曲史学;王国维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919(2000)0620071210 收稿日期:2000207212 作者简介:李简(1963—  ),女,北京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①文明史学在西欧文明史学影响下产生,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由未开化、野蛮到文明的无限进步的历史过程。文明史学批判传统的封建史学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记述王朝的兴衰、统治者的家谱起居;以儒家的思想评判历史事件、劝善惩恶。主张历史有其发展规律,并以发现规律为根本目的;主张历史应该说明各个事件的因果关系;重视社会物质基础。代表人物为福泽谕吉、田口卯吉。梁启超亡命日本期间,对梁启超整体影响最大的明治思想家之一,即是福泽谕吉。[1](参见P181-182及附录一)。[2](P191-192)。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接受进化论和社会学理论的影响,借鉴日本近代的史学思想,尤其是文明史学的思路①,中国人的史学观念发生很大变化,史学视野大大拓展。在此基础上,现代意义的古典戏曲史学应运而生。 “新史学”的代表人物梁启超在其1901年完成的《中国史叙论》、1902年完成的《新史学》中,提出了新的史学理论:一是要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探索其间发展的规律。历史不但要记载事实,而且要说明事实间的关系,与其原因结果。而这种历史因果是与历史进化的观念结合在一起的。二是历史不仅要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而且要写国民全部之经历,要写出国民史、文化史,及其相互关系。三是历史有公理公例。他说: 史也者,记述人间过去之事实者也。虽然,自世界学术日进,故近世史家之本分,与前者史家有异。前者史家,不过记载事实,近世史家,必说明其事实之关系,与其原因结果。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近世史家,必探察人间全体之运动进步,即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3](P1)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4]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概述总 (2)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产阶级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各自发展、演变,构成了30年代现代文学两条基本历史线索。 革命文学争论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 大革命失败之后,日益激烈的阶级斗争和新的革命形式对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经过整顿了的创造社和由蒋光慈等组成的太阳社,在《创造月刊》、《文化批评》《太阳月刊》等各自的刊物上,正式开始了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倡导。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暴露了很多幼稚的,片面的,绝对化的错误的观点。鲁迅与其进行了长达两年的争论。1929年国民党开始扼杀“革命文学”“无产阶级文学”。党组织调解创造社、太阳社与鲁迅之间的争论,以便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 “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以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为发端的左翼文学运动走上了健全发展的道路。在“左联”的旗帜下,左翼文艺阵线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现代革命文学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团结、组织左翼作家,大力开展革命文学创作。 “左联”成立后,陆续出版了《拓荒者》《萌芽》《巴尔底山》等刊物,在北平和日本东京两地设有“左联”分盟,在广州、天津等地成立小组。许多左联作家同时又是革命者,从事革命活动,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到1936年春解散,其前后活动的6年时间,对30年代乃至后来的文学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介绍,注重文学批评。 左联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会,把“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理论及批评理论”作为主要任务。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三)开展文艺大众化讨论,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设立文艺大众研究会,并明确规定“文学大众化”是建设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第一个重大的问题”。作家们还进行三次大讨论,并作过部分创作试验。 30年代小说三大流派 一“左联”和左翼小说 “左联”准备期间的小说,主要是以蒋光慈为代表的。 蒋光慈(1901——1931),原名蒋如恒,安徽霍丘县人。他是我国普罗小说最早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之一,其作品亦是中国普罗小说的最典型的代表。1927年《短裤党》是蒋光慈的前期代表作。作品充分表现了作者对现实斗争的密切关注和用文学书写革命史的巨大热情。作品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表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武装斗争的小说,也最早为文学提供了工人运动中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和先进工人形象。大革命失败之后,又写了《野祭》、《冲出云围的月亮》,迅速反应了青年只是分子的分化,企图指出他们应走的道路。由于强调对重大历史事件做及时反映,蒋光慈的作品就具有了强烈的宣传鼓动性,,并特具有一种历史沸腾时期昂扬的激情艺术追求力,但由于缺乏对生活从容的观察思考与充分的形象化,而流于浮面。因此《丽莎的哀怨》发表后,受到了左翼文艺界的批评。最后写成的《咆哮了的土地》(后改名为《田野的风》)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形象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所经历的重要历史阶段,写出了“其势如暴风骤雨”的农运场面,在反映革命本质方面较前面的作品有了明显的进步。是一部在思想上艺术上相对成熟的作品,也是整个普罗小说发展

第二十章 40年代戏剧创作

第二十章40年代戏剧创作 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40年代戏剧创作的倾向,主要作家及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街头剧”的兴起,郭沫若等人的历史剧的创作,陈白尘等人讽刺喜剧的创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抗战初期的抗敌宣传剧。 抗日战争的烽火一起,各地区话剧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组织了众多的救亡演剧队、抗敌宣传队以及孩子剧团,纷纷奔赴各战区和大后方的城镇与乡村。当时演出的短剧《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和多幕剧《保卫芦沟桥》、《台儿庄》、《百壮士》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第二节夏衍 抗战以来,夏衍的剧作为数不少,其中最著名的是《心防》、《法西斯细菌》和《芳草天涯》。 从《上海屋檐下》到《法西斯细菌》,夏衍的剧作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不以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慷慨激昂的情调取胜,而以发掘富有意味的日常生活细节和含蓄隽永的抒情见长;生活气息浓郁,语言朴素洗练,在平易亲切中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第三节郭沫若等的历史剧和陈白尘等的喜剧。 1.历史剧创作潮和郭沫若的《屈原》等剧作。 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尤其是皖南事变之后。其时“中国向何处去”这一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全民族的每一个人面前,文化界由此出现了研究和探索民族历史文化的思潮,这对话剧工作者有很大的影响,加上国民党当局加强了思想和文化统制,于是,在话剧界以至于整个戏剧界,掀起了一个采用历史题材以借古喻今的历史剧创作热潮。强烈的时代性、现实针对性和浓重的悲剧感,是本时期历史剧的主要特征。 郭沫若是国统区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家。早年就创作过历史剧《三个叛逆的女性》的郭沫若,本时期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多幕历史悲剧,收到了极其显著的政治和艺术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国统区进步戏剧运动。他的历史剧除具有本时期历史剧注重讽喻现实等共同特征外,还表现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独特个性——主观性和抒情性。他在总结自己历史剧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失事求似”的历史剧创作理论,标志着现代中国历史剧理论意识的成熟。 2.其他作家的历史剧。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拉利经典车型回顾

法拉利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经典车型回顾 125 S (1947) 这是首辆装饰法拉利徽标的车型 V12发动机由Gioachino Colombo设计, 得到Giuseppe Busso 和 Luigi Bazzi的协助。125 S跑车和赛车版的建造车身不同,但汽车底盘和变速器仍然基本相同。

125 S在皮亚琴察(Piacenza)赛道的首次亮相,按恩佐`法拉利(Enzo Ferrari)本人说,“虽然失败却很有潜力”。事实上,佛朗科`哥地斯(Franco Cortese)不得不退赛,因为在比赛领先时燃油泵出了问题。但是,在后来的4个月,125 S重返赛道13次,赢得了六场比赛。 125 C (1947年)

125 C的名字中,这里的C表示 "corsa"(竞赛)或"competizione" (比赛)的意思,同时也代表对最初 的125 S所用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所做 的一些改进。这是第一款可用于 Corsa类赛事的法拉利,例如开放轮 式单座赛车的比赛,其底盘和传动装 置与125 S完全相同。事实上,唯一 不同之处就是其雪茄形车身。虽然仍是双座,但没有相似车型所具有的可移动循环翼。虽然没有电气系统和前照灯,但它参加过单座和跑车比赛。125 C首次亮相于1947年6月5日的罗马卡拉卡拉(Terme di Caracalla)赛道的单座车比赛。不幸的是,驾驶者佛朗科·哥地斯(Franco Cortese)撞到草包,被迫中途退赛。不久,哥地斯再次上阵驾驶125 S ,该车还赢得6月15日的维吉瓦诺(Vigevano)赛道第二次跑车比赛冠军。 法拉利的第一款车125,虽然面世不久就下市了,但也颇为引人关注。事实上,法拉利仅在其成立的第一年,也就是1947年使用这款车。仅生产的3辆车参加了12场比赛(总计14次尝试),赢得了6次冠军、2次亚军和1次第五名。 125是以双座跑车的形式面世的,但车身有两种款式:第一款装有遮蔽式车轮,第二款带有开式车轮和单独的挡泥板。前一款被称为125 C,可将挡泥板和前灯移除并可在需要时增加一块能覆盖第二个座椅的面板,这样的话就可以参加单座车竞赛。 159 C(1947年) 159 C与125 C属于同型号车型。它首次亮相于9月28日在第八摩德纳(Modena)赛道举行的跑车赛(Ottavo ),但哥地斯(Cortese)因点火故障而退赛。像125 S和125 C 一样,159 C在10月12日都灵(Turin)大奖赛(跑车类)赢得第二场比赛。这次其驾驶者为Raymond Sommer,他以明显的优势获胜,包括阿尔法罗密欧(Alfa Romeos)、玛莎拉蒂(Maseratis)、塔尔波特(Talbots)、德拉哈耶(Delahayes)和德拉奇(Delages)。 159 C作为125的改进版,于1947年初首次亮相。排放量首次从1,500 cc提升至1,900 cc,因此该款车最终被命名为159,这便是源于其发动机的单汽缸排量。该款车的技术特性基本保持不变,但总排量,当然,还有发动机功率除外。 与125一样,这款车的首个版本被叫做159 S,并于佩斯卡拉(Pescara)首次亮相,当时佛朗科·哥地斯(Franco Cortese)驾驶着159 S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之后的159 C 版车在摩德纳(Modena)参加了该赛季的最后一场比赛,但哥地斯却又一次退出了比赛。 159 S 159 S在125 S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发动机提升为1903 cc,经过精密加工,改进了冲程。这种车型还装备了承载式车身或单独的挡泥板,从而进一步改善空气动力渗透系数。它仅参与了三次比赛,却为新成立的法拉利带来了首个国际冠军--Raymond Sommer在1947 年赢得都灵(Turin)大奖赛。 125 F1(1948年)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戏剧

第二节中国近现代戏剧 此部分主要参考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钱理群等主编的《现当代文学三十年》。其他可以参考程光伟、孔庆东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董建、董乐山著《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1、戏剧与戏曲 戏剧是特殊的艺术类型,是一种时空综合性艺术,是表情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如音乐就是一种表情艺术,绘画和舞蹈就是造型艺术),也是一门古来的艺术,自人类文明产生之始就有了古老的戏剧。戏剧在狭义上就是话剧,是西方戏剧。1907年戏剧传入中国,标志性事件就是春柳社按西方样式编演了新戏剧《茶花女》。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统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昆曲、皮黄戏、京剧等。宋元之后,以歌舞演故事为主的南戏与杂剧占据戏曲舞台,清代则是京剧发展和兴盛的时期。 由国外传入的话剧被称为新戏,而传统戏曲被称为旧戏,新剧旧剧的对应即话剧与戏曲的对应贯穿整个中国的20世纪。 2、世界范围内得以保存下来的三大戏剧文化体系 古希腊罗马的古典戏剧(悲喜剧),古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戏曲。前三种戏剧和日本的能剧并为四大样式。西方文化为主导文化,古希腊为源头,西方文化强势,而东方文化系统和印度梵剧已经消亡,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仍然存在。在法国的学者发现东方戏剧的魅力在于是残酷戏剧。中国戏曲的特点是角色行当化,表演的歌舞化和舞台构造虚拟化、写意化。 戏剧是与人类文明、人类本性、人类之根相结合,戏剧属于物质文化更属于精神文化(三大文化指物质、制度和精神) 3、戏剧的起源 戏剧起源关系到人的模仿的本能、表现的本能、观看的本能。戏剧是一种社会化的艺术,是群体艺术,它与人的社会性相关,是社会化本能相结合的产物。 4、戏剧的本质特征与要素 构成戏剧的基本要素有四个(1)演员和表演艺术(核心要素);(2)观众的因素,观演关系——戏剧的基本关系和基本矛盾;(3)剧本因素(意味着表演一个故事),戏剧的特定情境,剧本对戏剧的规定性,情节和戏剧冲突不可缺少。表演最早产生,戏剧稍晚,剧本的产生标志戏剧的成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即兴戏剧史靠演员即兴表演的,“案头剧”是仅供阅读的,非完整意义上的戏剧。剧本不是唯一的决定性要素。(4)剧场与导演艺术:戏剧成为一种自觉的艺术,同剧场的出现与导演分不开,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旅行剧团梅宁根公爵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导演。导演的出现使戏剧由自觉走向成熟,使剧场作为整体出现。 5、中国近代戏剧(话剧)分期 (1)萌芽幼年时期(1907年文明戏——五四运动) (2)酝酿时期(20年代——30年代《雷雨》出现之前)。话剧的命名:田汉和洪森,北方的陈大悲和南方的田汉(南国戏剧社)。 (3)成熟时期:30年代,《雷雨》,三一律式(有古希腊,易卜生,莎士比亚,佳构剧的影子),其后的《日出》(学高尔基)、《原野》(学奥尼尔)、《北京人》(转向契诃夫)、夏衍的《上海屋檐下》、田汉的《好一记鞭子》。“三出小戏”即(《三江好》、《最后

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

我看20世纪40年代的诗歌的发展 摘要:20世纪四十年代的诗坛能综合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三股诗潮,怀着现实主义精神而对时代、社会与生命作抒唱,从而达到这时期新诗创作制高点且具有整合性意义的,诗人是艾青,诗派是九叶诗派。 关键词:四十年代;诗歌的发展;整合 1937年—1949年的中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不仅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生存境遇,也使包括文学生在内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发展,,呈现出诸多新的景观。一方面,抗日救亡的现实之间推动了时代文化发展中民族意识的强化,想成了民族意识的凸显化、普泛化、共性化合现实化为而正的抗日战争文化;另一方面,民族矛盾的突出于深化,于是加重了四十年代的文化的复杂性。今天主要讲的是诗歌。 三十年代的诗歌是在思想启蒙的高潮中产生,在个性解放和社会解放的合流中发展,这时期的诗歌正如卞之琳所说,这时期的诗人,“面对着狰狞的现实,投入积极的斗争,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功夫作艺术上的考虑;而回避现实,使他们中其余人在讲求艺术中找到了出现。”三十年代的诗人还持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注重反映中国社会的想吐人生,又能注重吸收现代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四十年代的诗歌与以往的诗歌是不同的。四十年代的诗歌突破了很多,这与这个时代的背景是离不开的。思考人生的抒情之作是三十年代诗坛的主流,而四十年代的诗歌讴歌战争,呼唤解放,表现崇高,歌吟自然,礼赞光明,具有坦诚与悲壮的美。 四十年代的诗歌以艾青的《复活的土地》拉开序幕,艾青也是这一时期的带包人物,他的诗歌咏叹民族命运,呈现出以忧郁、感伤逐渐转向悲壮、高昂的诗风。在诗学上具有朴素凝练、想想丰富、意象特殊、讲究这里的艺术特点。他的诗歌以情动人,坦率真诚,情深诗切,无雕琢感,欧风与民族特色的统一,独特的也奠定了他在诗坛的位置,其中不得不提的是扬名海外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写乳娘兼女佣“大堰河”的痛苦生活。这首诗歌通篇用的是描述意象。对于这首诗我的解读是:一个地主的儿子对自己所属阶级阵营的背叛和被对压迫阶级的同情,并坚定地成为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因为诗中也提到诗人虽然出身于地主家庭,但他是吃了劳动人民的奶而长大的,所以是与中国大地上的农民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缘的农民的儿子。作为地主儿子的诗人,彻底抛弃了自己的出身,吧大堰河的儿子称为“我的兄弟们”。这首诗也是的艾青的才能得到了文坛的一致肯定。 四十年的诗歌还有一个重要的流派—九叶诗派。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力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们承接中国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九叶诗派,九颗爱国炽热之心,怀着不安定的灵魂所赋予的寻梦者的心态,对人生、对时代或多或少抱有超然的地态度,满腔激情投身到大时代的洪流之中,他们迈向诗坛的前期,唱得较多的是一些带一定社会烙印的迷失的歌,抒发自己的轻灵、婉约的自我内心。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到了生活,这使得他们意识到诗歌创作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在迷失的过程中,他们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痛彻心扉的无奈,感到现实与梦想之间的巨大落差,如果要是让诗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