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拉出走”成为“五四”妇女解放思潮 —娜拉出走怎么办
《玩偶之家》的深刻意义远远超出了对海尔茂这样个别 资产阶级庸人的揭露和批判, 它使资本主义社会的辩护士们 大为惊悚。他们认为娜拉出走是大逆不道, 并对易卜生进行 恶毒的人身攻击。他们辱骂易卜生破坏了欧洲“善良的家庭 秩序”, 是一个败坏道德的作家, 并要求禁演《玩偶之家》。 在此情况下, 易卜生愤笔疾书写出了另一社会问题剧《群 鬼》, 通过阿尔文太太沦为旧礼教、旧观念牺牲的过程, 有力 地驳斥了资产阶级社会对他的无耻诽谤。 因而, 从这里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出, 易卜生《玩偶 之家》的社会效果是多么的强大, 他在剧中所提出的社会问 题又是多么的尖锐和深刻。
2、茶花女
“五四”时期,启蒙者再次发动了 戏剧革新运动。当时,戏剧革新活 动主要体现为对中国旧戏的批判和 对西方话剧的引进。 张厚载在《我的中国旧戏观》 为了引进话剧,许多人主张必须首 先翻译西方优秀剧作来做范本。胡 适将《新青年》第5卷第6号办成 “易卜生专号”,集中介绍了现代 戏剧之父、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 及其作品。此后,对西方话剧的翻 译 和 介绍渐 成 风气 , 自 1918 年到 1921年6月出版的翻译剧作达33部 之多。 接下
第三章 20年代的话剧思潮
第一节
对旧戏的批判和对话剧的引进 第二节 现实主义戏剧思潮 第三节 浪漫主义戏剧思潮 第四节 趣味主义戏剧思潮
现实主义戏剧思潮特征
1、描写现实主义的客观真实性 2、描写现实的批判揭露性 3、描绘生活画面的广阔性 4、塑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茶花女、汤姆 叔叔) 5、艺术上的独创性
外国话剧的传入
斯陀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又译为《黑奴吁天录》、《汤姆叔 叔的小屋》,是美国著名作家斯陀 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斯陀夫 人(1811—1896)出生于北美一个 牧师家庭,曾做过哈特福德女子学 院的教师。她目睹黑奴在奴隶主残 酷压迫下的悲惨命运,心生怜悯之 情。在此启发下,她亲自到南方了 解真实情况,决定以自己的方式参 与解放黑奴的战斗。斯陀夫人因对 黑奴命运的关注成为支持废奴作家 中最杰出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