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下列选项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1
1.简答: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根本法?(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规定了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2)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是最高的。
其他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其内容一律无效。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和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而其他法律的通过只需要二分之一即可。
2、简答: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表现(1)我国宪法关于宪法效力的规定。
(2)宪法与法律的关系。
(3)宪法与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关系。
3、简答: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各国宪法不论长短都是两大部分,即国家机构和公民基本权利。
(2)国家机构设置的基本出发点和组织原则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3)国家权力存在和运行的目的在于保障公民基本权利。
(4)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显然在于保障的意义。
可见,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
4、分析:非公有制经济地位规定变化的意义(1)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补充地位变化为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地位平等地位,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公有制经济外,还必须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1982年宪法只规定了个体经济,1988年宪法修正案增加规定了私营经济。
(3)非公有制经济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4)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成分。
(5)非公有制经济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国家的指导、帮助而予以克服。
5、分析:我国宪法是如何体现人民主权原则的?(1)建国以来,我国历部宪法都明确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宪法关于国家性质的规定。
(3)我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规定。
(4)我国宪法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
(5)我国宪法关于选举制度的规定。
宪法的三个性质是什么?宪法的三大特性是: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同时宪法也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
▲宪法的三个性质是什么?(一)宪法的内容是关于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所规定的是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也就是说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权的组织形式、经济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体系及组织活动原则等等国家和社会的根本制度。
其它普通法律所涉及的内容仅是国家和社会中某一特定方面的问题,属于局部性的社会现象和法律关系,如教育法只解决教育方面的问题;刑法解决犯罪与刑罚问题;继承法解决财产继承问题。
由此可见,在内容上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它在整个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根本法地位。
(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国家的一切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定都必须服从宪法,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就会无效。
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1)宪法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精神相违背。
(2)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三)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首先,制定和修改宪法机关,往往是依法特别成立的,而非普通立法机关。
其次,通过或批准宪法程序或者其他修正案程序,往往严于普通法律。
我国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1954年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这次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意志。
这部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中国人民革命胜利的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历年司法考试题历年司法考试题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试题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
什么样的试题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历年司法考试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司法资格考试真题]1、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主要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含义?(多选)A.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任何普通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B.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的要求更加严格D.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2、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是可以提出宪法修改有效议案的主体?(多选)A.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个代表团C.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我国宪法作了重要修改,下列哪引起内容是这一修正案包括的主要内容?(多选)A.明确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写进宪法B.明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C.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立法、完善宏观调控”D.明确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益和利益”1、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哪些表述是不正确的?(多项选择题目)A.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科学研究的自由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艺术创作的自由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出版著作权的自由D.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再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2、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中国公民不具有选举权的情况?(多项选择题目)A.未满18岁 B.被剥夺政治权利 C.被劳动教养 D.患精神病[司法考试真题]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选项中哪些人可以在选举日回其原选区参加投票?A.冯某被判处拘役6个月,还差一个月期满 B.马某被刑事拘留15天已执行2天C.王某被判劳动教养3年,已执行1年D.汪某被判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已执行刑罚5年(多项选择)[司法考试真题]某选区共有选民13679人,高先生是数位候选人之一。
教学内容:政治科第八章(单元)第节(课)课题: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教学内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宪法意识。
所以在整个法制教育中,宪法教育居于核心地位。
同时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法律保障,每位公民都有必要了解宪法、掌握宪法。
2、知识目标:了解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的严格性3、能力目标:在充分理解和认识了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和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的基础上,能正确理解为什么宪法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教学重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教学难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大体有那些?教学准备:准备相关资料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课堂训练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学指导(教材助读):学生是首次接触宪法的知识,理论性又很强、有点枯燥,理解上较。
教师在教法上有难度,这难点。
自学练习:1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为什么比普通法律更严格?2 分析判断:2000年实施的《立法法》对规范立法行为,防止立法无序、立法******等现象,实现依法立法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对《宪法》的修改是在这一法律的指导下进行的。
因此,《立法法》的地位和作用高于《宪法》?学习反思:合作探究安(展示案)1、通报预习检查结果,提出教学、学习建议。
2、质疑。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质疑探究(小组合作):导入:前面的学习,知道:宪法规定着生活中的问题,最高的法律效力。
应该如何宪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呢?朝令夕改,又会怎么样?(教师学生查阅宪法中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规定。
)归纳出: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
(板书)新课教授:1 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学习教材P87内容并思考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设计:◎你从原条文与现条文的比较中发现了什么?◎宪法对同一法律条文多次修改说明什么?◎我国对于宪法的制定、通过、修改是如何规定的?◎如何看待普通法律修改?2、师生互相交流搜集的关于宪法第四次修正案的材料,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对宪法修正案进行投票表决。
政治八下必背知识点1. 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意味着啥呢?就是说咱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呀。
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人民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可酷了呢。
2.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享有很多权利呢。
比如说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可是很重要的权利哦,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就有资格啦,这让咱们能够选出自己心中合适的代表。
还有言论自由权,咱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过也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哦,可不能乱说话。
另外像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等权利,这些权利就像一个个小护盾,保护着咱们每个公民的权益呢。
3.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权利当然就有义务啦。
义务就像是我们为这个大家庭要做的贡献。
像遵守宪法和法律,这是最基本的啦,如果大家都不遵守法律,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还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咱们国家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大家要紧紧抱在一起才行。
依法纳税也是义务哦,国家要建设、要发展,税收就像是血液一样重要,咱们每个人出一点力,国家就能变得更好啦。
4. 国家机构国家机构可是国家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可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呢,就像一个超级大脑,很多重大的决策都是由它来做出的。
还有国务院,它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负责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管理国家的各项行政事务,就像一个大管家一样。
另外像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它们一个负责审判案件,一个负责法律监督,就像两个卫士,保障着法律的公正实施。
5. 宪法是根本大法宪法为什么这么重要呢?因为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
其他的法律都是根据宪法来制定的,就像是宪法是大树的主干,其他法律是树枝一样。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任何法律都不能和宪法相抵触。
而且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这也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呢。
6. 自由平等的真谛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的自由。
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目录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权威第1课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党的领导、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人权+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设置国家机构、规范权力运行第2课保障宪法实施坚持依宪治国:宪法地位、宪法权威+加强宪法实施:宪法监督制度+宪法意识第二单元权利义务第3课权利内容+如何行使第4课义务内容+如何履行第三单元制度、机关第5课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第6课权力机关、国家主席、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司法机关第四单元法治精神第7课自由平等第8课公平正义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2、为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填空3、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自身角度)/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
(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2)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4、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原则和我国的国家性质P3 填空(1)宪法的基本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2)宪法的基本原则: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3-5①宪法规定了国家性质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③宪法规定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方式;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6、最大的人权是什么P6: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7、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P7:人权的主体:包括我国公民和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道德与法治教材习题答案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课时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教材P2—3【运用你的经验】除了这三个国家机关外,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和场所悬挂国徽?[例答]我国国徽法规定:第四条下列机构应当悬挂国徽:(一)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三)中央军事委员会;(四)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五)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六)外交部;(七)国家驻外使馆、领馆和其他外交代表机构。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可以悬挂国徽,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
国徽应当悬挂在机关正门上方正中处。
第五条下列场所应当悬挂国徽:(一)北京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会议厅;(三)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四)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
为什么这些国家机关和场所要悬挂国徽?[例答]国徽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的尊严,体现国家的性质。
为什么我国很多国家机关的名称里有“人民”二字?[例答]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教材P4【探究与分享】上图中,公民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例答](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分别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一是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监督权;图二是工会依照法律规定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组织职工参与本单位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图三是村民通过参加村务公开会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图四是通过选举人大代表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教材P5【探究与分享】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例答]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教材P6【探究与分享】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例答]“发展义务教育”这幅图说明公民享有受教育权。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政治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的是()A. 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B. 人民群众监督C. 媒体舆论监督D. 宪法监督【答案】D【解析】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具有基础性意义 D说法符合题意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媒体舆论监督不是基础性意义的监督 ABC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2.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慈善活动进行明确界定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慈善财产来源和使用、开展慈善服务、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作出规定这属于我国权利保障中的()A. 立法保障B. 社会保障C. 司法保障D. 物质保障【答案】A【解析】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慈善活动进行明确界定这为保障公民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属于我国权利保障中的立法保障 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文材料排除.故选A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效力上看()①宪法具有强制性②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⑤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A. ④⑤B. ③④⑤C. ②③⑤D. ②③④⑤【答案】A【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分析可知④⑤符合题意可当选①②③与题意不符可排除.故选A.4.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贯彻的原则是()A. 领导负责制B. 民主集中制C. 代表民主制D. 领导集中制【答案】B【解析】我国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表现为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关内部做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B正确ACD错误排除故选B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根据十九大精神和各方意见做了修改完善于2018年3月11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宪法修正案的通过表明()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统一的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一切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D. 宪法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答案】B【解析】题文材料反映宪法修改首先体现党的意志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上升为国家意志这体现了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符合题意A本身正确但不能概括题文材料主旨C选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重大事项具有决定权D选项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排除故选B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 2020年9月至2021年3月国务院任命的29个部门和单位的3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这表明()A. 要坚持依宪行政要对政府负责B. 要增强宪法意识保证宪法实施C.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所有人都不能违反D. 宪法是根本法规定了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答案】B【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团体和组织、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增强国家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保障宪法实施有利于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促进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工作职责 B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7.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宪法日我国还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须公开向宪法宣誓这表明()②宪法规范和保护公民的一切权利③宪法是公民维护权益的唯一依据④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对国家工职人员尤为重要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C【解析】题干表述了我国建立了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要公开向宪法宣誓①是正确的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加强宪法监督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②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宪法规范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排除③是错误的宪法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依据之一不是唯一排除④是正确的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的尊严对国家工职人员尤为重要故本题选C8.如图是宪法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对①②③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是()①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②人身自由是公民的基本义务③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C【解析】依据教材知识观察图表可知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①③④说法正确②错误维护民族团结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故选C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元首是()A.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B. 中共中央总书记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答案】C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C10.下列属于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的内容的是()①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②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③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④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有权解释宪法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教材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①②③符合题意④错误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明确写有“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内容这体现了宪法()A. 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B. 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性问题C.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D. 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答案】C【解析】“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体现了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C正确ABD说法本身正确但题干未体现故选C12.宪法宣誓制度的誓词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了“恪尽职守、廉洁奉公”等要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②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宪法作为自己根本活动准则③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宪法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A【解析】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崇尚宪法的权威维护宪法的尊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把宪法作为自己根本活动准则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宪法严格依照宪法办事①②③正确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但不是唯一的行为准则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13.天天同学上课时有将教材中重要知识点摘抄在笔记本上的好习惯但有时他又很粗心A.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B.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C.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D. 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答案】B【解析】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故AC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故选B14.新中国成立70年来遂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普通百姓,也让遂宁人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法律角度讲这是因为()A. 我国是公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证书,保证公民所有权利的实现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D. 我们有尊严的生活是由宪法赋予的【答案】C【解析】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选项A错误宪法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选项B错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法律角度讲是因为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选项C正确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选项D错误本题选C15.我国实行多党合作的政治制度多党合作的方针是()A.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B. 相互学习、学会合作C. 相互敌对、彼此反对D. 相互负责、相互监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多党合作的方针依据教材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A是正确的BCD选项的表述均是错误的排除故选A16.下列选项跟漫画有直接联系的是……………………()①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②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③为了遏制住一把手腐败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④在这一监督制度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B. ①②③C. ③④D. 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要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为了遏制一把手的腐败需要建立完备的监督制度体系故①②③正确我国并没有宪法监督制度故④错误故选B17.为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下列路径最符合认知规律的是()①学习宪法②认同宪法③了解宪法④践行宪法A. ①→②→④B. ①→④→②C. ②→③→④D. ③→②→④【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青少年如何增强宪法观念要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践行宪法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我们坚持宪法至上自觉践行宪法精神积极推动宪法实施所以四个选项都符合题意故选A18.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与某些国家在疫情面前束手无策、治理失序各方力量相互扯皮等乱象相比在这场大考中中国制度展现显著优势、激发强大效能、凝聚磅礴力量成为战胜疫情的坚强保障这启示我们要()A. 保证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主体地位B.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大代表当家作主的权利C. 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D.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高度自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C【解析】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稳则国家稳与某些国家在疫情面前束手无策、治理失序各方力量相互扯皮等乱象相比在这场大考中中国制度展现显著优势、激发强大效能、凝聚磅礴力量成为战胜疫情的坚强保障这启示我们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故C正确A错误公有制经济占据主体地位B错误人民当家作主D错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自治而不是高度自治故选C19.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是()A. 民法B. 刑法D. 未成年人保护法【答案】C【解析】公民基本权利的确认书和保障书是宪法所以C符合题意 ABD与题干不符故选C20.“疫情是一场大考疫情是一面镜子要在防疫斗争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对那些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干部对那些不能干、不想干的干部要及时问责问题严重的要就地免职”这样做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①认识到法无授权皆可为②强化责任意识依法行事③认识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④扩大权力提高效率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答案】C【解析】分析题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那些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对那些工作不投入、不深入的干部对那些不能干、不想干的干部要及时问责问题严重的要就地免职”这样做有利于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强化责任意识依法行事故②③正确①错误法无授权不可为④错误扩大权力的说法错误权力行使不能任性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故选C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21.时政点评2019年12月3日国务院在中南海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2019年7月至11月国务院任命的14个部门和单位的16名负责人依法举行宪法宣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宣誓后说忠于宪法、遵守法律是每一个公职人员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每一名公职人员必须谨记的奋斗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背景材料进行点评【答案】①上述材料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②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有利于提升公众的宪法信仰、法治信仰在全社会营造出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的范围③青少年应坚持学习宪法自觉践行宪法精神依法规范自身行为【解析】本题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新闻背景材料进行点评属于点评类主观题首先知识范围不明确其次审读材料把握关键信息可以确定的答题要素有材料表明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据此作答22.(1)广州对口帮扶毕节是坚决打赢________攻坚战的具体展现22.(2)请运用所学“走向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说明广州的帮扶是怎样助力毕节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答案】脱贫【解析】本题考查脱贫攻坚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广州对口帮扶毕节据此作答【答案】①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③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广州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带动就业④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⑤落实新发展理念、转换增长动力坚持开发扶贫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共同努力下【解析】本题考查广州的帮扶是怎样助力毕节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依据教材知识可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共同富裕共同艰苦奋斗等方面作答23.时事点评2020年2月23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当前疫情防控要保持的正确态度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力量鼓足了战“疫”干劲坚定了必胜信心请结合时事知识对“防控疫情需要坚定信心”的意义作简要评析【答案】①“防控疫情需要坚定信心”这句话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一切事业取得胜利的领导核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对防疫战争的胜利有坚定的信心②“防控疫情需要坚定信心”也彰显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解析】本题要求对“防控疫情需要坚定信心”的意义作简要评析可以从人们的防疫信心从哪里来由此联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与地位和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据此回答即可。
宪法答题题库答案1、根据《宪法》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B.各种均受国家保护C.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D.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迫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正确答案:】B2、根据《宪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决定全国或者个别省、自治区、直辖市进入紧急状态B.国务院有权按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局部地区进入紧急状态C.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有权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局部地区进入紧急状态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按照法律规定,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正确答案:】B3、根据《宪法》的规定,以下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的是〔〕。
A.刘某,19周岁,长期在国外留学B.周某,16周岁,在校学生C.王某,18周岁,因犯罪被法院剥夺政治权利D.吴某,22周岁,因犯罪被法院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正确答案:】A4、某选区选举地方人民代表,代表名额2人,第一次投票结果,候选人按得票多少排序为甲、乙、丙、丁。
其中,仅甲获得过半数选票。
以下处理意见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宣布甲、乙中选B.宣布甲中选,同时以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C.宣布甲中选,同时以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D.宣布无人中选,以甲、乙、丙为候选人另行选举【正确答案:】C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会议期间,非经〔〕答应,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____团【正确答案:】D6、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机关D.司法部门【正确答案:】C7、根据《宪法》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B.公民有罢工的权利C.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D.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正确答案:】B8、关于公民财产的宪法保护,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2020年春季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 我国宪法是如何规定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②宪法确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④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⑤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2. 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这一制度的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 人权的主体及内容: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内容: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7.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立法方面:①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也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2W+时政试题任你刷,精准、面广、新鲜。
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下列选项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修改宪法
B.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C.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D.《宪法》专章规定了宪法的修改程序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中宪法的修改。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效力最高,修改程序最严。
在我国,只有全国人大才有权进行修改,故A错误;修改的提案主体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故B项正确。
宪法修改必须由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故C项错误。
宪法全文只有四章,宪法的修改程序规定在第三章“国家机构”的第一节里面,故D项错误。
考生对于《宪法》第64条一定要记住。
第64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
来源:365时事政治网。
365时事政治网,让您时政不再丢分。
加入会员,给我们更好服务您的机会,就是给您增加上岸的保障。
学时政,就上1244时事政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