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指导书(STGZHZ-W056-2015)

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指导书(STGZHZ-W056-2015)

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指导书(STGZHZ-W056-2015)
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指导书(STGZHZ-W056-2015)

编号:STGZ/HZ-W056-2015

版本号:201507

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编制:羊捷

审核:钟建伟

批准:马时达

2015-07-15 发布 2015-08-01 实施

杭州供电段

修订记录

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铁路接触网异物处理作业。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总运[2014]221号)

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暂行规程》(铁运[2011]10号)

2.3《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和《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铁运[2007]69号)

2.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铁总科技[2014]172号)

2.5《行车组织规则》和《高速铁路行车组织细则》

3 作业项目

异物处理

4 关键安全风险提示

4.1 利用杂物杆间接带电处理时需穿戴好绝缘靴、绝缘手套。

4.2在处理长大异物时,如(长大塑料薄膜、绳索、风筝、孔明灯)等,在没有做好安全措施之前注意现场人员与飘荡的悬挂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4.3 高铁区段处理异物时,必须依照本线封锁,邻线限速160km/h及以下规定进行处置,防止车辆伤害。

5 工具、材料和人员要求

1

表1 人员要求

注明:其它作业人员在此不一一列出。

表2 携带工具

6处理流程

6.1异物影响程度划分

A类:异物较大,挂落位置侵入铁路行车限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且不能降弓通过。

B类:异物较大,挂落位置侵入铁路行车限界,影响列车正常运行但能降弓通过。

C类:异物较小(1米以下),挂落位置不影响列车正常通过。

6.2异物处理

(1)工区接到接触网上有异物的通知后,立即组织应急小组携带必要的工具、材料及有关作业票据赶赴确认地点进行现场确认,按照异物影响程度确定是否影响

2

行车。

(2)判断异物影响程度后向电调申请处理方案。

A类:申请上道临时处理。①当异物长度大于3m,尾部距离线路高度低于3m,必须申请本线线路封锁、邻线限速160km/h及以下,采取接触网停电处理。②当异物长度小于3m,尾部距离线路高度高于3m,判断异物处理过程中不会造成带电设备短接跳闸且能采用杂物杆进行间接带电处理时可申请申请本线线路封锁、邻线限速160km/h及以下,间接带电处理。

在处理网上异物过程中,注意控制异物的下落路径,使异物从田野侧脱离接触网设备,避免异物侵入邻线限界、再次搭在临线接触网设备上或直接碰触作业人员。

B类:申请列车降弓通过并现场观察异物是否会衍生成A类,可能衍生成A 类的异物必须立即申请上道处理。

C类:现场观察待天窗后停电处理,现场观察过程中异物升级成B类或A类,按照B类或A类办法处理。

6.3检查验收

异物处理完毕后需确认是否具备开通条件,确认具备开通条件后方可销令。

7.记录与表格

故障速报表(上铁供专-安-01-04-2015)

3

京哈高铁接触网接挂地线作业指导书

京哈高铁接触网接挂地线作业指导书 (试行) 哈西高铁供电车间一班组

一、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京哈高铁接触网停电检修接挂地线作业。 二、编写依据 序号引用资料名称文号 1 《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铁运[2007]69号 2 《高速铁路接触网维修岗位》2012年8月第1版 三、作业的目的 为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停电施工中确保行车人身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措施。 四、作业程序(流程图) 五、作业前安全预想及控制措施 序号安全风险点控制措施 1 准备接地线及验电笔时,验电笔头连接不牢固, 易掉落、摔坏。 准备地线及验电笔各连接件时,要连接牢固,防止脱落, 施工准备会前,由地线操作人、监护人共同确认状态, 保证连接良好。 2 AF线在大桥护栏外部,存在风险。AF线验电接地时,操作人员要带安全带,并且将安全带另一端与钢轨相连。 作业前安全预想工具材料准备检查绝缘工具绝缘性能 清点工具材料防止遗漏作业结束作业开始清点工具材料拍照 留存

六、接挂地线作业准备 1人员准备 序号要求分工安排 1 接挂作业应两人进行,着装整齐,正确佩戴护品。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2 接挂地线人员的身体状况、精神状态良好。 3 接挂地线人员应熟练掌握安全工作规程及设备运行方式,取得相应安全等级合格证,熟知作业指导书内容。 2主要工器具准备 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 绝缘靴35kV 双 1 2 绝缘手套个 1 3 手电筒个 2 夜间 4 对讲机及备电个 1 5 工具袋个 1 6 扳子250mm 个 1 7 验电笔27.5kv 个 1

3 组织原则 3.1接挂地线过程中携带对讲机并检查状态良好,以保证应急处置联系畅通。 3.2接挂地线前听从作业领导人指挥,验明接触网是否停电后方可接挂。 七、接挂地线作业内容 1、准备工具材料 (1-1) (1-2) (1-3) (1-4) 准备验电笔,检查外观有无破损验电笔头声光显示是否正常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铁路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接触网作业车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检测、大修、应急抢修及施工的重要设备。为加强和规范接触网作业车的管理,根据《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有关规章,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接触网作业车包含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接触网多功能检修作业车、接触网检修车列、接触网检测车、接触网立杆作业车、接触网放线车、绝缘子水冲洗车、接触网专用平车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施工检修设备。 第三条本规则适用于铁路局配属、使用的接触网作业车管理工作。 第四条接触网作业车须符合国家、铁道行业及总公司有关规定和标准。严禁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的整车及部件,确保接触网作业车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第五条接触网作业车管理工作以安全运用、保障生产为中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养修并重、服务生产”的原则,实行逐级负责、专业化管理,建立健全技术、运用、安全和检修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措施,做到正确使用,精心保养,规范检修,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强化专业指导和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确保运用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接触网作业车实行总公司、铁路局、运用单位(含供电段、供电维管段等)三级管理。 第七条总公司运输局是接触网作业车的主管部门,其管理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接触网作业车管理制度。 (二)负责接触网作业车的技术管理,组织制定相关标准性技术文件。 (三)组织制定接触网作业车的检修规程、大修规范。 (四)监督、检查接触网作业车的使用和管理工作,掌握其数量、配置、技术状态和运用安全状态。 (五)组织开展接触网作业车运用安全评估检查、经验交流、技术培训及技能竞赛。 (六)监督接触网作业车的年度检查鉴定、司机年度培训鉴定及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审发(附件1)。 (七)负责总公司接触网作业车的配置、调拨。 (八)对新购、大修接触网作业车的监造工作进行专业指导。 (九)参与一般B类及以上涉及接触网作业车的铁路交通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第八条铁路局供电处是铁路局接触网作业车的专业管

接触网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教学文案

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合福线合肥至福州段DK588+588.21~DK636+661.62接触网基础预留接口设计图》(合福施图(路)-HFMG-07-J00)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5、《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6、《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7、《路基接触网基础》(合福客专施(房)-2001) 8、《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V) 9、《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通桥(2008)2322A-II) 10、《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号(2009)9301) 11、路基段CPIII控制桩基础施工图 1.2编制原则 本方案遵循有关规范、标准、设计文件、招标文件等,并严格按照各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验收标准中各项规定进行编制。 1.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仅适用于京福客专合肥至福州铁路段HFMG-V标段桥梁公司分部施工管段DK607+813.97~DK619+000内接触网支柱基础施工。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京福合肥至福州铁路客运专线采用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型式,设计速度为250km/h,采用电力牵引动车组双线运营模式。中铁一局集团合福铁路客运专线福建段V标桥梁公司分部,起讫里程为:DK607+813.97~DK619+000,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内,总长11.2km。 2.2主要工程数量 我分部管段内路基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六种:ZJ-A1、B1、C1桩基础和DJ-A(二)、B(二)、C(二)独立基础。拉线基础有两种,分别是ZJLX和DJLX。桥梁接触网H型钢支柱基础分三种QJ-A2,QJ-B,QJ-C,拉线基础为QJLX-1基础一种。 各型号接触网基础数量见表2.1、2.2

宁杭高铁接触网作业指导书概论

NGG/JS280-2013 南京供电段宁杭高铁接触网检修工艺 第一章总则 根据宁杭高铁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高速接触网施工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铁道部相关验收标准,制定本检修工艺。 对于新操作项目,需要样板引路,确认安装标准和工艺操作。特别是对于需要新增材料、配件的验证,确保材料申请的正确性。 不得踩踏接触线或对接触线施加外力,以避免影响接触线的平直度。配备携带方便和功能良好的照明工具。以确保检修的准确性。 带入线路的工机具和材料、配件等应登记编号,确保工完场地清,不留任何杂物(如一个螺帽、一个铁丝头等)。 修正或更改现有零部件(及结构)位置和状态必须得到车间技术人员、现场负责人的同意,并做好记录,确保现状满足高速运行和安全质量要求。 切实落实记名检修制度,记录检查人、检修人和现场负责人。排查发现的问题应提供照片。 第二章腕臂结构 一、作业准备 1、人员:车梯作业14人;作业车作业10人。 (1)车梯作业:工作领导人:1人;座台要令、防护:1人;车梯上作业:2人;推、扶车梯:4人;两端验电接地:4人;两端行车防护:2人

(2)作业车作业:工作领导人:1人;座台要令、防护:1人;平台上作业:2人;两端验电接地:4人;两端行车防护:2人 2、工、机具:作业车(或车梯)、水平尺、力矩扳手、钢丝套、滑轮组、滑轮、大绳、橡胶锤(或木锤)、温度计、安全工具、防护用具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工、机具)。 3、材料:套管双耳(套管绞环)、承力索座(钩头鞍子)、定位环、管帽、黄油、调节板、平腕臂、斜腕臂等。(根据检修项目需要携带相应材料)。 二、检查项目 1、套管座 2、承力索座 3、套筒双耳 4、套管单耳 5、定位装置 6、弹性吊索 7、其他零部件 三、检查方法与标准 1、套管座

接触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施工作业 指导书 二○一四年五月

目录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3) 第二节基坑开挖 (4) 第三节基础浇筑 (9) 第四节混凝土支柱安装及整正 (16) 第五节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 (25) 第六节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 (29) 第七节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 (34) 第八节拉线安装 (39) 第八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44) 第九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49) 第十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展开 (54) 第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61) 第十二节承力索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67) 第十三节接触线架设—线索展放 (74) 第十四节定位装置安装 (84)

第一节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附加线安装架设 定位装置安装 腕臂计算参数测量 腕臂结构计算 腕臂结构预配 腕臂结构安装 承力索、中锚安装、倒鞍子 设备、接地装置安装 电连接安装、下锚绝缘子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 承力索悬挂点测量 接触悬挂精调 吊弦计算 吊弦安装 吊弦制作 基坑确认 支柱安装整正 拉线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 接触线架设 定位装置初安装 补偿装置安装

第二节基坑开挖 1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城厢车站接触网的基础浇筑。包括支柱、拉线、硬横梁支柱基础等。 2 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 外业技术准备 (1)基坑测量定位准确; 3 技术要求 (1)基坑开挖采用人工开挖; (2)开挖好的基坑要做好防护支撑; (3)开挖好的基坑四周做好警戒标识。 4 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开挖→防护措施→填写记录 4.4工艺流程 5 施工要求 5.1施工准备 (1)先将需安装基坑周围地面清理干净、平整; (2)复核基坑类型、基坑坑深和侧面限界; (3)确认基坑类型、支柱限界、基坑深度(轨面埋深):区间:(道床高度按1.04米,底板按0.1米);H78、H60、H93 、400等径支柱:为4.14米;站场:(道床高度按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

南昌铁路局岗位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 (一次出乘作业) 南昌铁路局

目录 第一章岗位标准(第4页) (一)普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岗位标准(二)普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副司机岗位标准(三)高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岗位标准第二章工作流程(第15页) 第三章作业标准(第17页) (一)出乘前作业标准 (二)出库、转线作业标准 (三)调车作业标准 (四)发车准备作业标准 (五)途中运行作业标准 (六)配合接触网施工作业标准 (七)入库作业标准 第四章岗位风险控制(第62页) 第五章非正常应急处置(第65页) (一)接触网作业车挤岔 (二)接触网作业车掉道 (三)接触网作业车碰撞异物 (四)接触网作业车部件脱落 (五)接触网作业车断轴 (六)接触网作业车燃轴、抱闸

(七)接触网作业车车钩破损分离 (八)康明斯发动机故障 (九)潍柴发动机油路故障 (十)接触网作业车水温过高 (十一)接触网作业车制动系统故障 (十二)接触网作业车传动系统故障 (十三)接触网作业车作业平台故障 (十四)接触网高空作业车作业吊斗故障 (十五)接触网作业车V1.2版GYK操作提示卡第六章附注(第101页)

第一章岗位标准 (一)普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岗位标准 1.岗位描述 负责普速铁路接触网作业车运行操纵、检查、保养、维护工作。 2.基本素质要求 2.1年龄要求:初次取证年龄在18周岁以上、45周岁以下(至考试当月)。 2.2文化程度:高中学历(或同等学历)。 2.3专业要求:机车车辆、机械或相关专业,或经岗位任职资格培训合格。 2.4职业资格:轨道车司机中级工职业资格并取得自轮运转车辆驾驶证,操作轨道起重车时还应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 2.5工作经历:从事接触网作业车副司机岗位不少于1年。 2.6身体要求:符合《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健康检查规范》TB/T3091-2008标准。 2.7职业道德:遵章守纪、爱岗敬业、服从指挥、团结协作。 3.岗位作业内容 3.1出乘前、出库、转线作业 3.2调车作业 3.3发车准备作业 3.4途中运行作业 3.5配合接触网施工作业 3.6入库作业 4.基本技能要求

铁总运[2016]28号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中国铁路总公司文件 铁总运【2016】28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 则》的通知 各铁路局、各铁路公司: 现将修订后的《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技术规章编号:TG/GD102-2016)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本规则单行本另发。 中国铁路总公司 2016年1月30日

前言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作为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工作的基本管理制度,是指导和规范铁路局接触网作业车运用管理的重要依据。 中国铁路总公司针对接触网作业车快速发展需要,对原铁道部《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铁运〔2009〕71号)进行了修订。本规则共包括九章和十三个附件,明确了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职责、技术管理、运用管理、安全管理、检修管理、报废管理、路外管理等相关要求,制定了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过轨检查等相关技术标准。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供电部(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0号,邮政编码:100844),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则技术总负责人:王保国、王祖峰。 本规则主要起草人员:李志锋、安英霞、马珂、张强、李俊奇、刘旭、杜海若、赵寅辉、刘应玲、蔡勇、左治中、王世凯 本规则主要审查人员:王保国、王祖峰、李焱、刘再民、徐永健、刘辉、张军、王士全、贾顺社、王伯平、董海宁、王新虎、贾冰、杨仁光、罗远族、祝利江、李和、张东、丁大、刘玉江、

王石、张伟、方永忠、叶永钦、张维国、刘恺、李占洪、陈立辉、孙青、曹铸

目录 第一章总则 (5) 第二章管理职责 (5) 第三章技术管理 (8) 第四章运用管理 (12) 第五章安全管理 (15) 第六章检修管理 (19) 第七章报废管理 (21) 第八章路外管理 (22) 第九章附则 (23) 附件1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式样 (24) 附件2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管理台账 (26) 附件3 接触网作业车设备履历簿 (27) 附件4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鉴定表 (38) 附件5 接触网专用平车年检鉴定表 (45) 附件6 接触网作业车驾驶人员年度培训鉴定登记表 (48) 附件7 接触网作业车年检合格证汇总表 (49) 附件8 接触网作业车标识 (51) 附件9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安全用品 (53) 附件10 接触网作业车行车日志 (54) 附件11 :接触网作业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0) 附件12 :接触网专用平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表 (62) 附件13 :接触网作业车编入货物列车换算闸瓦压力表 (64)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3) (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 (3) (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4) (三)要令及验电接地程序 (5) (四)作业过程 (6) (五)撤出地线及消令 (7) (六)收工 (8) 二、岗位作业指导书 (11) (一)工作票签发人作业指导书 (11) (二)工作领导人作业指导书 (12) (三)安全员作业指导书 (14) (四)驻站联络员作业指导书 (15) (五)现场行车防护员作业指导书 (16) (六)地线监护人及操作人作业指导书 (17) (七)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 (18) (八)平台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19) (九)车梯推扶人作业指导书 (20) 三、接触网巡视作业指导书 (21) 四、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 (23) (一)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23) (二)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26) (三)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28) (四)电联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32) (五)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5) (六)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9) (七)滑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2) (八)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4) (九)弹簧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6)

(十)绝缘子检修作业指导书 (48) (十一)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0) (十二)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53) (十三)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56) (十四)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9) (十五)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61) (十六)扭力扳手使用作业指导书 (65) 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9

接触网维修作业指导书

接触线检调 一、周期 200km/h及以下区段正线检调周期为12个月,侧线为24个月。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接触线的线面校正、校直、磨耗测量和调整接触线位置、接触线补强等作业。 三、作业项目 校正接触导线线面、校正接触导线波浪弯、测量接触导线磨耗、检调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检调接触线高度、检查接触线补强 四、技术标准 1、在曲线区段,接触线与承力索的连线应该垂直于轨平面,直线区段接触线呈“之”字型布置。 2、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应符合: 200km/h以下区段: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200km/h及以上区段:设计值±20mm,并保证在0-300mm间。 同时,应满足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要求。 3、接触线高度应符合: (1)最高高度不得大于6500mm,最低高度不得小于5700mm。 (2)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3)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接触线坡度同时调整。 4、接触线坡度(工作支)应符合: (1)标准值: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 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同标准值。 (2)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1根吊弦应等高,相对定位点的高度允许偏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3)200km/h区段相邻两吊弦的高差不得大于10mm。相邻两悬挂点的高差不得大于30mm。 5、接触线不得偏磨和扭面。 6、接触线硬弯不得超过0.2mm。 7、200km/h及以上区段,正线接触线不允许接头。200km/h以下区段,正线接触线接头不超过2个,接头处必须有负驰度。 8、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应不小于2m。 9、中心锚结所在跨距内避免出现接头,各接头距离不小于150m。 1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该处接触线高度不应低于相邻吊弦点,允许高于相邻吊弦点0—10mm,必要时加装吊弦。(查表待定) 11、200km/h及以上区段,在电连接、中心锚结等集中负载处,接触线高度比相邻吊弦分别高出0-

接触网作业车专业劳动安全

《铁路供电劳动安全》 第六章接触网作业车专业劳动安全 第一节接触网作业车劳动安全管理 接触网作业车劳动安全管理工作应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命令、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修养并重、服务生产”的原则,健全管理组织,规范技术措施,实施逐级负责、专业化管理,确保行车安全。 为保证接触网作业车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司机应结合行车技术规章,熟悉接触网作业车的特点及劳动安全规定,并严格认真加以执行,按照规程作业,坚持标准化作业,以确保人身与设备的安全。《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中,对劳动安全方面要求如下: 1、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应及时反应车辆不良状态及行车中的安全隐患,使用单位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接触网作业车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禁止上线运行。 (1)发动机无力或有异响,油压、水温显示异常。 (2)传动不良、有异响、保安装置失效,液力传动系统压力异常。 (3)车轴有异响、裂纹或车轴轴箱温升超过规定要求。 (4)车轮有裂痕,碾堆、踏面剥离、掉块、擦伤超限;接触网作业车轮厚度、轮缘厚度不足。 (5)轮对内测距离超过(1353±3)mm允许范围或轮轴发生相对位移。 (6)车架任何部位出现裂纹或弯曲。 (7)制动系统或基础制动装置不良。

(8)前后照明、雨刷、风笛失效。 (9)自动车钩“三态”作用不良,车钩座、舌、销磨损超限、有裂纹。 (10)行车安全装备故障,通信信号及安全防护用品失效。 (11)螺栓松动、销子脱落,机件弯曲、裂纹,危及行车安全。 (12)作业平台、随机小吊作用不良,影响行车安全。 3、动车前须按规定进行制动机试验,均衡风缸、列车管压力为500kpa,总风缸压力为700—800kpa;运行中,不得关闭发动机,严禁空调溜放;车站停时超过20min,动车前须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 4、出库前,需对列车运行监控装置进行自检,确保行车安全装备技术状态良好;定期对机车信号进行检测,并在《接触网作业行车日志》上作好记录。 5、接触网作业车运行中,司机要加强瞭望,确认信号,当地面信号与机车信号不一致时,以地面信号为准。 6、接触网作业车运行中,严禁关闭行车安全装备。行车安全装备发生故障时,须及时向车站值班员与列车调度员报告,严格执行调度命令,并在《接触网作业车运行日志》上作好记录,确保行车安全。 7、接触网作业车内乘坐人员须听从司机指挥,非操纵端严禁非驾驶人员入座;车未停稳,严禁搭乘人员上下。 8、使用平板车运送材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按规定载重、集重要求装载。 (2)装载稳固,不偏载,不超限。 (3)卸车时,卸下物品不的侵入限界,注意平衡装卸,大件物料不得边走

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标准

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发动机、传动及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电器系统、液压作业系统等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及检验、实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铁路JW-4、JW-4G型接触网作业车年修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0082-2010重型轨道车技术条件 TB/T2180-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 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大修规则 重型轨道车年修规则 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范围 JW-4型接触网作业车大修标准 3 、各总成、系统年修标准

3.1NTC290、NTA855发动机(JW-4) 3.1.1空气滤清器:壳体内外干净无尘,更换空气滤清器芯。 3.1.2发动机机油: 1) 油底壳干净无杂质。 2) 油管挂架螺栓紧固。 3) 更换机油(机油标号满足发动机润滑要求)。 3.1.3更换机油滤清器。 3.1.4更换燃油滤清器。 3.1.5风扇工作状态: 1) 所有风叶无铆钉松动、裂纹和碰弯变形现象。 2) 皮带轮无松动、磨损,润滑良好,转动灵活。 3.1.6发动机风扇皮带和发电机皮带:皮带无老化、龟裂,有老化龟裂时更换;发动机风扇皮带和发电机皮带张力为(100±10)N;更换的新皮带张力应达到(140±10)N。 3.1.7燃油箱: 1) 燃油箱安装牢固,无渗漏,无开焊。 2) 燃油箱内清洁无杂质。 3) 更换油箱燃油粗滤器芯。 3.1.8水泵皮带张力:(80±10)N;更换的新皮带,张力应达到(130±10)N。 3.1.9更换水滤器芯,冷却水管无泄漏、无老化,必要

接触网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编制孙正成 审核 批准

支柱装配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时速200公里及以下标准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工程支柱装配(腕臂安装、定位安装和拉线制作安装)的施工。 2. 作业准备 熟悉设计文件,认真审核施工图纸,对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编制专项的作业指导书并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检查支柱状态符合设计要求且已稳定,腕臂计算软件已进行初始化调试、试验和验证;以设计(或线路开通时)的线路轨道标高为基准在支柱上标注轨面红线,轨道线路中心已达标或者已取得线路中心标准交桩测量资料;支柱已按要求整正到位;配备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准备好梯车、滑轮、线坠、钢卷尺、丁字尺、支柱倾斜仪、道尺、水平尺、扭矩扳手、电工工具、安全带、微机或手提电脑等工器具。所有支柱装配施工所需材料全部进场,检测合格并对绝缘子做耐压试验。 3. 技术要求 3.1电力金具、接触网零配件运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质量应符合《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GB2314)、《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通用技术条件》(TB/T2073)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零部件》(TB/T2075)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3.2腕臂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

紧固力矩要求符合设计要求。紧固件要按设计要求配齐螺帽、垫片、止动垫片、弹簧垫圈等,新产品应符合该产品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要求。 3.3开口销安装后的劈开角度不应小于60°,开口后不得有裂纹、断裂现象。销钉安装时垂直放置的应钉帽在上,水平放置的两销钉头应相互倒置安装。 3.4锚柱拉线宜设在锚支的延长线上,在任何情况下严禁侵入基本建筑限界,当地形受限时,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3.5板型号、抗压极限强度、埋设深度及锚板拉杆规格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锚板拉杆与拉线在一条直线上,锚板垂直于拉线。锚板拉杆与地面夹角宜为45o,特殊困难地段不得大于60o,但锚板埋设深度应按设计要求相应加深。 3.6拉线角钢水平,应与支柱密贴,连接件镀锌层无脱落和漏锌现象,钢绞线拉线无锈蚀现象并涂防腐油防腐。回头绑扎牢固。 3.7锚柱拉线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7规定。 表3.7 锚柱拉线允许偏差(mm)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定位及支撑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一、准备工作 1.人员:8-12人。 2.工具: 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接触网作业车 台 1 2 大绳滑轮组 1: 3 套 1 3 单大绳 20m 根 1 4 链条葫芦 1T 个 1 5 钢丝套 800mm 根 2 6 工具包 个 1 7 钢卷尺 把 1 8 水平尺 600mm 把 1 9 力矩扳手 套 2 10 断线钳 900 把 1 11 扭面器 85-120 把 2 12 铁榔头 把 1 14 木手锤(橡胶锤) 把 1 15 记号笔 支 1 16 测量工具 测量仪或测杆 套 1 17 安全工具 18 防护工具 3.材料: 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支撑定位装配 通过计算确定 套 钩头鞍子(承力索座)、定位支座、定位管、定位器、支

持器、定位线夹、定位环、 定位环线夹、定位管卡子、 管帽、钢线卡子、调整螺栓、 整体拉线、防风支撑管等组 合已预配完整。 2 棒式绝缘子 区分平、斜腕臂只 装配形式确定 3 悬式绝缘子 串 装配形式确定 或硅橡胶 4 定位线夹 个 装配形式确定 5 锚支定位卡子 个 装配形式确定 6 支持器 个 装配形式确定 7 布袋或草袋 个 适量 包扎棒瓶 8 开口销 个 适量 各种型号 9 弹簧销 个 适量 各种型号 10 销钉 个 适量 各种型号 11 钙基脂润滑油 袋 1 12 镀锌铁线 4.0 m 适量 4.资料:接触网平面布置图、安装图、支撑装置预配表、钢筋混

图3-2-2 平腕臂支撑装置基本结构 1.腕臂底座安装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mm。腕臂底座与支柱密贴应呈水平状态,底座槽钢(或角钢)呈水平。顶端管帽封堵良好。各连接螺栓紧固力矩符合标准。腕臂底座中M20与M16直径的螺栓标准紧固力矩分别为120 N.m和70 N.m。 2.平腕臂(压管)端部露头200mm,直线及曲线上腕臂安装完毕后,不得抬头,平腕臂(压管)低头斜率不大于30‰。 3.腕臂带电部分不得侵入电气包络线。双线电气化区段,上、下行接触网带电体间距离,正常情况下不应小于2000mm,困难时不应小于1600mm。 4.结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200mm。 5.支撑装置各部件组装正确,腕臂上的各部件(不包括定位装置)应与腕臂在同一垂面内,铰接处转动灵活。防风拉线环的U形螺栓穿

07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管理规则(2)

中华人民XX国铁道部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管理规则 (送审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管理 第三章运用 第四章安全 第五章检修 第六章路外管理 第七章附则 附表1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年鉴检查鉴定项目 附表1-1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检查项目鉴定表 附表1-2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制动部件校验检查项目鉴定表 附表1-3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行车安全装备检查项目鉴定表 附表1-4轨道平车检查项目鉴定表 附表1-5 轨道起重机(起重部分)年度检查鉴定表 附表1-6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作业平台年度检查鉴定表 附表1-7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安全防护用品年度检查鉴定表 附表2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台账 附表3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行车日志 附表4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工具和常用备品备件 附表5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 附表6 轨道平车过轨检查技术标准 附表7 轨道起重机过轨检查技术标准 附件1 防寒过冬检修保养内容 附件2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年检合格证 附件3 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标志 标志1 标志2

标志3 第一章总则 第1条为了加强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接触网架线作业车、接触网放线车、接触网检修车、接触网检测车、接触网立杆作业车、绝缘子水冲洗车等,下同)运用、检修、安全管理工作,根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机车车辆设计生产维修进口许可管理办法》、《铁路机车和自轮运转车辆驾驶员资格许可办法》等国家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保证电气化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特制定本规则。 第2条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是用于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日常维修、大修、事故抢修和电气化铁路工程建设的重要施工、维修、抢修机具。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须严格按TB/T2180-2006《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综合检修作业车技术条件》的要求配置,应能适应铁路跨越式发展和铁路提速的需要。 第3条为了使接触网检修作业车更好的服务于电气化铁路日常维修、事故抢修和工程施工建设,缩短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占用铁路线路时间,提高运输生产和作业效率,接触网检修作业车须在先进性、安全性、实用性等方面实施有效的保障。接触网检修作业车生产厂及所属单位禁止使用违反国家铁路机车车辆标准的老、旧、杂型设备及部

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试行)

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检修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本指导书对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的检调工作进行规范,保证安全供电。 2、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客运专线五跨非绝缘锚段关节的检调。 3、所需人员、工机具、材料 3.1所需人员 3.2 主要工机具

3.3 主要材料、设备 4、检修程序 4.1流程图

4.2方法 4.2.1作业准备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 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测量检查 ①转换柱、中心柱处承力索的垂直、水平间距。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转换柱、中心柱非工作支承力索高度H1和工作支承力索高度H2,计算出非工作支承力索抬高量:△H=H1-H2。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转换柱、中心柱非工作支承力索拉出值a1和工作支承力索拉出值a2,计算出两支承力索的水平间距:△a=a1-a2。 ②转换柱、中心柱处接触线的垂直、水平间距。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转换柱、中心柱非工作支接触线高度H1和工作支接触线高度H2,计算出非工作支接触线抬高量:△H=H1-H2。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测量转换柱、中心柱非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1和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2,计算出两支接触线的水平间距:△a=a1-a2。 ③两中心柱间接触线等高位臵、等高值及偏移值。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在两中心柱跨中位臵测量两工作支接触线高度H1、H2,计算出两接触线的等高值:△H=H1-H2。 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在两中心柱跨中位臵测量两工作支接触线拉出值a1、a2,保证两支接触线在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符合标准值。 顺线路方向水平移动接触网多功能检测仪,找出实际等高位臵。 ④定位器坡度。 1)用水平尺测量定位器坡度:将水平尺放在定位器上方,调平同时用钢卷尺测量出高度差,计算出定位器坡度(mm/m)=两点高度差/水平尺长度。 2)用接触网激光测量仪测量定位器坡度:

高铁一次作业过程作业指导书

高铁一次作业过程作业指导书

高铁接触网作业车一次作业总流程图 一、编制依据: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2.铁路机车操作规则 3.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 2 2020年4月19日

二、总的规划流程: 3 2020年4月19日

三、一次出乘作业指导书: 作业 项目 作业内容作业程序图示及要求 出乘准备工作流程 安全风险 点 1.测酒不合格出乘。 2.漏收、漏(错)登运行揭示。 安全风险 控制措施 1.出乘前按规定认真测酒,测试结果合格方能上岗。 2.及时签收并认真登记运行揭示命令。 着装 1.按规定着装并佩戴岗位标 识。 测酒 1.出勤前司机、副司机按规定 测酒并记录。

分工1.参加班组分工会,明确本次作业计划和任务。 2.根据本次计划、任务,司机、副司机进行安全预想,制定安全措施,熟悉车网联控风险登记表内容。 确认揭示命令1.副司机阅读运行揭示,司机核对。 库内作业工作流程 安全风险 点 1.证件、安全防护备品不全、失效。 2.GYK漏(错)输。 3.行车安全装备未全程运转。 4.油管路泄漏 安全风险 控制措施 1.认真检查证件、安全防护备品齐全、有效。 2.确认GYK参数、模式正确。 3.检查确认行车安全装备全程运转。 4.未加固或更换严禁出 库存 证件确认 1.司机检查证件符合要求。

备品检查1.副司机检查安全防护备品齐全、良好。 GYK试验1.司机输入GYK基本参数、核对运行揭示是否正确输入。 2.司机进行GYK自检。 3.副司机负责发码试验,司机确认机车信号显示正常。 车辆检查1.司机检查车辆上部。 2.副司机检查车辆下部。 3.司机进行制动机试验、副司机配合。 4.副司机试验平台,司机确认。 5.司机检查车辆装载状态。 出 库 作 业 工作流程 安全风险 1.未撤除防溜动车。

接触网基础浇筑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接触网支柱基础、下锚拉线基础。 2.作业准备 2.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为倒运基础浇制材料做好准备。 3.技术要求 3.1 由当地质检部门测试出合格有效的配合比,混凝土的各种配料须按试验比例用磅秤或其它手段进行计量,不应随意估算。 3.2 浇制C15级基础,允许填入片石,但应遵守下列原则;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应选用无裂缝、无夹层和未锻烧过的片石,不得使用卵石;片石的尺寸,最大直径不得超过600mm;片石填充前,应用水冲冼干净;片石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并不得与螺栓钢筋接触;片石间距离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片石间距不应小于150mm,在最上层片石的表面上,必须有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覆盖层。浇制C20级基础则不允许填入片石。 3.3混凝土浇注完毕12小时后,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在浇注后3小时内应进行覆盖并浇水。 4.工艺流程

4.1安装模型板 将安装模型板的地面清理干净、平整;②安装模型板;③复核限界、标高、型号等是否符合下部施工表。 4.2清理基坑 坑底、坑壁清理干净和平整。 4.3安置基础螺栓框架 ①根据基础型号选择基础框架类型;②将基础框架固定到模型板上口;③按设计要求选择基础螺栓型号、数量等;④将基础螺栓由框架孔中穿入。 4.4搭置搅拌台 用钢板、木板、方木等搭置混凝土搅拌作业台。 4.5浇制基础 ①坑底铺一层石碴,在其上注入一层混凝土砂浆,使砂浆渗入到石碴空隙中。 ②将一袋水泥和砂子按配合比试验比例,在作业台的钢板上进行拌合,六个人“站板”,每两个人一组,用方锹相互进行拌合,拌合三遍,至砂子、水泥拌合均匀为止。③按水灰比加入水,并按前述“3”的方法继续拌合三遍。④按试验配合比的规定加入石碴,拌合三遍,至水、水泥、砂、石碴混合均匀为止。⑤将拌合完的混凝土推送基坑中。⑥每推入基坑中2~3 板(200mm厚)混凝土用振捣器进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标准最终版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标准 总则 接触网作业车司机一次出乘作业程序包括:出乘准备、出库作业、发车与途中运行、区间作业、入库作业。 第一章出乘准备 1.充分休息。接触网作业车司机在担当乘务前须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并严格按规定进行强制待乘休息。担任值班不出乘的司乘人员也应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待乘准备。 2.严禁饮酒。出乘前8小时严禁饮酒。 第二章出库作业 出库作业标准程序包括:1.规定着装持证上岗;2.参加网工区预想会;3.酒精检测 4.召开轨道车专业预想会;5.检车;6.待命出库。 1.规定着装持证上岗。出勤时按规定着装整洁(夏季不得穿汗背心、短裤、拖鞋上班),持证上岗(司机、学习司机的驾驶证、作业车年检合格证)。 2.参加网工区预想会。按时参加接触网工区点名会和安全预想会,根据供电车间提供的《车网作业安全联控卡》内容,按照职名定岗定责明确分工;同时要明确本次出乘的作业任务与要求(作业时间、地点、方式、内容及与人员、行车有关的安全注意事项)。 3. 酒精检测。根据酒精检测标准要求,对每一名司机进行酒精检测工作,将检测结果填写在《酒精检测记录本》中,酒精检测不合格禁止上岗。 4.召开轨道车专业预想会。根据接触网工区安全预想会的要求,结合当日的天气、线路情况、环境状态、人员情况,做好本次出乘前的安全预想,并将预想内容填入《安全预想及收工会记录本》。 5.检车. 动态检车主要有: (1)发动机实验;(2)三项设备实验;(3)制动实验;(4)电器设备实验;(5)平台实验;(6)小吊实验;(7)动车实验; 静态检车: 车辆检查路线示意图(检车时线路行进标准:以车辆前部为始点,向右侧检查,先车下, 后车上,车下 先四周,后地 沟;车上,先 机械,后机具, 再备品的原 则)。 静态检 车项点主要 有: (1)灯 具;(2)风挡 玻璃;(3)雨 刮器;(4)百 叶窗;(5)扶

兰新二线接触网作业指导书

目录 第一章基础与支柱 (1) 第1节H钢柱安装整正 (2) 第2节?350等径混凝土柱安装整正 (12) 第3节硬横梁安装—钢柱安装 (21) 第4节硬横梁安装—横梁安装 (29) 第5节硬横梁安装—吊柱安装 (38) 第二章支柱装配 (46) 第1节测量计算 (47) 第2节腕臂预配 (58) 第3节腕臂安装 (65) 第三章隧内安装 (71) 第1节隧道内吊柱安装 (72) 第2节隧道内补偿下锚安装 (88) 第四章附加线架设 (95) 第1节肩架安装 (96) 第2节拉线安装 (102) 第3节人工架线 (107) 第4节机械架线 (117) 第五章补偿下锚 (125) 第1节拉线安装 (126) 第2节棘轮安装 (133)

第1节承力索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 (146) 第2节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 (153) 第3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165) 第4节承力索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171) 第5节接触线锥套式终端锚固线夹安装(拆卸) (178) 第6节接触线架设—线索展放 (187) 第7节接触线架设—中心锚结安装 (199) 第七章悬挂安装 (206) 第1节定位装置安装 (208) 第2节整体吊弦安装—测量 (214) 第3节整体吊弦安装—预制 (219) 第4节整体吊弦安装—安装 (229) 第八章关节调整 (236) 第1节非绝缘锚段关节调整 (237) 第2节电分相(含绝缘锚段关节)调整 (246) 第九章设备安装调试 (256) 第1节无交叉线岔安装调整 (257) 第2节交叉线岔安装调整 (264) 第3节电连接线夹压接(拆除) (272) 第四节电连接安装 (279) 第4节分段绝缘器安装 (290) 第5节隔离开关及避雷器安装 (305) 第6节隔离开关引线安装及调整 (323)

浅谈接触网作业车辆施工安全管理

浅谈接触网作业车辆施工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接触网作业车安全生产事故不断,为杜绝事故,本文概述电气化铁路、高铁施工过程中接触网作业车辆安全管理,以保证生产安全、顺利、高效进行。 关键字:电气化,施工,轨道车,安全管理。 接触网作业车在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施工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决定着施工工艺、施工精度、施工进度,车辆状况甚至影响招标工作。随着近年来铁路建设速度加快,施工工期缩短,施工企业生产事故频出,直接挑战着企业长效发展的底线,威胁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接触网作业车安全卡控措施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严格按照《接触网作业车管理规则》《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等相关规定,车辆按期检测,车辆随车携带有效期内年检合格证、车辆制动效验合格证、仪器仪表效验合格证、车轴探伤合格证、车钩探伤合格证、三项设备检测合格证等。 建立安全卡控制度 1、安全预想会制度; (1)、安全预想会是指施工作业前,由班长组织的针对施工任务、施工环境召开的全体班组员工参加的安全会议。 (2)、首先根据作业票,介绍施工任务,施工作业环境、人员分工及主要安全职责。 (3)、介绍现场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安全隐患。以及针对危险源和隐患提出的安全防范控制措施。 (4)、班组员工对安全防范措施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对自己分管岗位不清楚的地方进行咨询。 (5)、班长补充安全会议记录。 通过安全预想会议达到:行车作业内容清楚、行车作业环境清楚、司助人员分工清楚、相互协调配合清楚、安全风险因素清楚、防范卡控措施清楚。 2、收车安全总结会议制度: (1)、收车后班组长组织员工召开作业安全总结会议。首先确认车辆停放是

41、高速铁路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 版本号:高速铁路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布××××-××-××实施 ××供电段(章)

修订记录

高速铁路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吸上线的全面检查保养。 1.2检查保养周期:12个月。 2 编制依据 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 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 2.3《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 2.4设计文件和安装图 3检查保养项目 3.1外观检查 3.2参数测量 3.3检调与更换 4 关键安全风险卡控 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 4.1 V型天窗检修吸上线时不得开路,如必须进行断开回路的作业,则必须在断开前使用不小于25mm2铜质短接线先行短接后,方可进行作业。 4.2在变电所、分区所处进行吸上线检修时必须利用垂直天窗。 4.3 吸上线与扼流变中性点连接点的检修,不得进行拆卸,防止造成回流回路开路。确需拆卸处理时,必须采取旁路措施,必要时请电务部门配合。

5 作业流程 图1 吸上线检修作业检修作业流程图6 工具、材料和人员要求 表1:人员要求

注:其他作业人员未一一列出。 表2:携带工具 表3:材料准备

3 防腐漆kg 适量 4 黄油kg 适量 5 并沟线夹套 2 依据现场实际 6 设备线夹套 1 依据现场实际 7 接线端子套 2 依据现场实际 8 固定抱箍套 3 依据现场实际 7 作业内容及标准 7.1外观检查 7.1.1吸上线型号及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吸上线电缆截面应满足回流要求,外露部分电缆护管应无损伤且封堵良好。吸上线埋入地下时,埋深不少于300mm。穿越钢轨、桥台时应采取防护措施。一般区段吸上线安装图见:图2。 图2吸上线安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