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作业作业指导书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18
安放底板立杆整正安装下部横卧板填写隐蔽工程记录撤除整正器安装上部横卧板回填1.适用范围接触网支柱组立和整正2.作业预备2.1内业技术预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生疏标准和技术标准。
2.2外业技术预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的收集,了解好铁路沿线的交通状况。
3.技术要求3.1支柱进展外观检查,外表平坦,弯曲度不大于2‰;支柱翼缘破损局部露筋 1~2 根的,可修补使用,露筋 3~4 根的,可修补降级使用,超过 4 根的,不得使用。
3.2支柱翼缘不得有横向、斜向、纵向裂缝,但收缩性水纹不在此限3.3固定整正器的两钢轨卡子距支柱的水平距离一般为 2.5-3m。
3.4每回填 200mm,用捣固锤进展捣固夯实;支柱的地面培土应高于地面300mm 为宜,并回填成一个大于支柱边缘 0.5m 的长方形。
3.5待立支柱应提前吊装到平板车上,并按杆型排好挨次。
3.6具体施工技术要求以《下部工程施工表》为准。
4.工艺流程4.1安放底板将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用棕绳将底板系好,缓慢放入坑底。
4.2立杆立杆车就位,司机操作吊车将杆吊起后对准坑位,支柱对准坑位后,缓缓下落,落至坑口时扶杆人员将支柱方向扭正,让杆缓缓落入坑底。
待支柱倚住坑壁稳定后,进展摘钩,取下钢丝套子、吊臂复原、安装列车撤离。
图24.3整正4.3.1将整正器的框架安装在支柱上(安装高度一般为轨面上方400mm左右),整正器一端四角固定于支柱四周适当位置上〔确保不侵入限界〕,另一端连接到支柱框架上,摇动整正器手柄,用其丝杠长度的变化调整支柱限界。
4.3.2调整支柱面与线路平行时,则将圆木矫正器插入腹孔,人工转推圆木进展调整,确保支柱面与线路平行,用丁字尺进展测量检查。
4.3.3在调整过程中,应同时利用丁字尺、水平尺、倾斜率测量仪器进展数据测定,边观看、边矫正,直至参数达标。
接触网钢柱组立及调整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2023年9月10日发布2023年9月20日实施一、适用的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广铁职院铁道供电技术综合实训中心项目接触网专业的支柱组立施工,包括H型钢柱组立、硬横梁组组立、格构式钢柱组立、门型架横梁组组立、等径混凝土柱(法兰型)组立。
二、作业准备(1)熟悉基础工程设计图纸、说明、施工要求;(2)按要求备齐所需施工机具等所需的施工机具等,明确各种机具的安全操作规程;(3)开工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前对工机具进行安全检查和试验,确保施工安全。
(4)立杆前,施工两端按照规定设置防护标志及防护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误入作业范围内受到伤害。
钢柱装运至现场以后,在钢柱安装前要确认基础螺栓位置是否正确,进行支柱型号、支柱外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5)立杆前,对于钢柱,为了便于后续施工作业,要求AF线等附加线肩架在钢柱吊装前安装完成。
三、技术要求H型钢柱允许向受力反侧倾斜,倾斜率0-0.5%,也就是1米范围内最大允许向受力反侧扁移5mm。
若钢柱倾斜在范围之外,则在钢柱底座四角上垫垫铁,垫铁面积不小于50mm×100mm,垫铁最多垫3块,确保支柱倾斜在范围之内。
H型钢柱、硬横梁钢柱、门型梁支柱、等径混凝土柱基础地脚螺栓外露应不小于180mm,格构式钢柱基础地脚螺栓不小于130mm。
四、施工工艺流程五、施工要求1、组立前准备(1)立杆前,施工两端按照规定设置防护标志,人员来往较多地段,还需要设置专门的防护人员,避免在吊装过程中,人员进入吊装作业范围内。
钢柱装运至现场以后,施工负责人在钢柱安装前要确认基础螺栓位置是否正确,进行支柱型号、支柱外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如下图所示:复核地脚外漏尺寸适用模具进行尺寸复核(2)用钢丝刷、扫把将地脚螺栓及基础面清理干净。
如下图所示:螺栓检查及清理(3)用钢卷尺或者适用钢质模板校核地脚螺栓间的对角距离,施工误差较小时,可做适当处理达标,施工误差较大时,应及时上报工程部,由工程技术部处理,不得私自处理。
接触网工岗位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供电段接除网工各项作业的作业内容、作业程序、作业质量控制和有关安全要求及作业相关记录等。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供电段接触网工各项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上海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接触网安全工作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实施细则》《牵引供电设备应急抢修办法》《调度管理细则》《牵引供电设备故障调查处理办法》3 作业目的适应电气化接管运行,规范日常、检修作业标准化,提高检修质量,确保牵引供电设备运行安全。
4 作业程序4.1 交接班作业交接班前准备→交接内容→注意事项。
4.2 日常巡视作业巡视内容→问题处置。
4.3 检修作业原则及要求→主要工作项目及分项管理。
4.4 驻站联络作业作业前准备→施工作业→工作结束送电。
4.5 抢修作业了解故障情况→抢修作业→根据需要布置安全措施后恢复供电。
5 作业内容与要求5.1 接班作业5.1.1 交班人员应认真填好工作日志及相关记录,做好本班工作小结,并将室内外环境卫生打扫干净,做好交班准备。
5.1.2 因接触网工的工作特殊性,交班时要做到工长、工具员、材料员、安全员、设备负责人等分别一对一交班。
5.1.3 首先由交班人员员向接班人员介绍前班设备运行情况及有关事项,发生的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交班时遇发生故障、事故,应将故障、事故处理完毕方可进行正常交班。
5.1.4 交班人员交接各种图纸、资料、工具、仪表、记录本和设备钥匙,并重点交接上级新下发的文件、通知、文电等,接班人员有疑问时应及时提出。
5.1.5 交接班人员共同确认当日作业内容,并核对工、料、机、接地线等设备数量及状态。
目录一、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 (2)(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 (2)(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3)(三)要令及验电接地程序 (4)(四)作业过程 (5)(五)撤出地线及消令 (6)(六)收工 (7)二、岗位作业指导书 (10)(一)工作票签发人作业指导书 (10)(二)工作领导人作业指导书 (11)(三)安全员作业指导书 (13)(四)驻站联络员作业指导书 (14)(五)现场行车防护员作业指导书 (15)(六)地线监护人及操作人作业指导书 (16)(七)高空作业人员作业指导书 (17)(八)平台操作员作业指导书 (18)(九)车梯推扶人作业指导书 (19)三、接触网巡视作业指导书 (20)四、接触网检修作业指导书 (25)(一)整体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25)(二)两跨式中心锚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28)(三)交叉线岔检修作业指导书 (30)(四)电联结检修作业指导书 (34)(五)支持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37)(六)定位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1)(七)滑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4)(八)棘轮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6)(九)弹簧补偿装置检修作业指导书 (48)(十)绝缘子检修作业指导书 (50)(十一)附加导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52)(十二)隔离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55)(十三)避雷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58)(十四)吸上线检修作业指导书 (61)(十五)分段绝缘器检修作业指导书 (63)(十六)扭力扳手使用作业指导书 (67)一、 接触网一日作业流程及作业标准(一)作业前一天的准备1、作业计划的接收与传达1及道岔编号一致。
2、工作票签发人及工作领导人查阅AT 分区所、AT 满足V 停作业条件。
1.工作领导人宣读工作票。
2.支柱号、行车防护、轨道车运行段、作业小组人数、线路情况等。
工时要将本次作业任务和安全措 知轨道车当班司机。
1票人签认。
2签字的票(二)出工前的准备工作)。
岗位工作手册–接触网工安全作业指导书前言为了保障接触网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降低作业事故率,特制定本指导书,旨在明确接触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和义务,并明确相关安全防护措施和注意事项,将本指导书作为岗位工作手册,每位接触网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本指导书,并落实在日常工作中,以保障安全生产。
一、职责1.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等文件。
2.接触网工作人员应当接受相关安全培训和考核,掌握本岗位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3.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认真履行本岗位所负责的职责,确保接触网运行安全有序。
4.接触网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参与安全预防、隐患排查、事故应急等活动。
5.对于工作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或危险因素,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积极报告,排除威胁工作安全的隐患。
二、安全防范措施为了保障接触网工作人员的安全,需要采取以下安全防范措施:1. 佩戴防护用品工作中,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如防护手套、防护鞋、安全帽等,以保障其生命财产安全。
2. 遵守规定作业程序在接触网的维修、清洁等操作中,应当坚持遵守规范的作业程序,并使用正确的工具和设备,防止因操作不当而产生事故。
3. 检查设备设施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对作业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状态,防止出现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4. 全面排查隐患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全面排查接触网工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排除或控制。
三、注意事项以下事项应当引起接触网工作人员的注意:1.作业过程中应当保持专注,不得心神不定或分心,以免发生意外。
2.作业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和可能的危险因素,并严格遵守安全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3.接触网的运转和操作需要非常小心,需要按照标准化流程进行操作,并防止设备受损。
4.在作业过程中,接触网工作人员需要对接触网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绝不得随意延误维护时间,以免在后续操作中出现危险。
接触网专业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节简单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4)第二节支柱及拉线基础检查 (5)第三节基坑开挖 (11)第四节支柱组立及整正 (22)第五节供电线基础浇筑 (30)第六节硬横梁架设 (37)第七节硬横梁吊柱安装 (42)第八节隧道内化学锚栓预埋 (46)第九节化学锚栓拉拔试验 (52)第十节隧道内吊柱安装 (56)第十一节附加线架设—肩架安装 (61)第十二节附加线架设—底座安装(隧道内) (65)第十三节附加线架设—拉线安装 (69)第十四节支柱装配—测量计算 (81)第十五节支柱装配—腕臂安装 (102)第十六节隧道内补偿装置安装 (108)第十七节补偿下锚—拉线安装 (111)第十八节补偿下锚—滑轮安装 (116)第十九节补偿下锚—棘轮安装 (122)第二十节承力索架设—线索展放 (130)第二十一节承力索架设—承力索归位 (138)第二十三节接触线架设 (149)第二十四节接触线中心锚结安装 (156)第二十五节吊弦预配 (158)第二十六节接触网吊弦安装 (167)第二十七节绝缘锚段关节(关节式电分相)调整 (171)第二十八节接触网接地及回流引线 (176)第二十九节分段绝缘器安装 (183)第三十节隔离开关安装 (187)第三十一节避雷器安装 (196)第三十二节 27.5kV电缆敷设 (199)第三十三节电缆头制作安装 (204)第一节 简单链型悬挂施工工艺流程。
预配车间施工现场工程技术部腕臂结构预配预留基础检查和整改支柱安装整正腕臂结构安装 拉线安装附加线架设安装 硬横梁及吊柱安装 下锚补偿装置安装 隧道测量、锚栓安装拉拨实验、吊柱安装腕臂计算参数测量腕臂结构计算、数据提供预配车间承力索架设、中锚安装、倒鞍子整体吊弦安装 定位装置初安装接触线架设、检测 接触悬挂精调电连接安装、AB 值调整 设备、接地、回流安装标识牌安装 静态检测 动态检测承力索悬挂点测量整体吊弦计算、数据提供给预配车间整体吊弦预配基坑开挖第二节支柱及拉线基础检查1 适用范围适用于怀邵衡铁路桥梁、路基地段接触网支柱基础和拉线基础检查配合2 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组织技术人员学习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文件,熟练掌握国家规范和技术标准;施工前制定当天施工计划,制定施工安全保障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各施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2)制定接口预留检查制度、检查记录表;(3)制作基础螺栓检查确认工具,准备测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