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后)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后)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后)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后)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案(改之后)一、教学设计

(一)课题名称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二)教材分析

本节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要求体现在: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信息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这是一种自然意识,本节将这种自然意识转化为线索:“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并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三)学情分析

在他们的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都在不断地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他们也不同程度的明白如何获取信息,但作为高中的学生更需要掌握的是通过更多更深层次的体验活动,理解信息获取的思想和价值,并内化为自身的自然意识和自然需求。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信息来源的一般分类。

(2)学会根据需求选择信息来源。

(3)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

技能目标:

(1)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原因。

(2)能根据实际工作中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讨论

获取信息的过程,总结一般规律。

(3)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

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1)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

息。

(2)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

(五)教学重点

(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六)教学难点

分析信息需求。

(七)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演示、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

(八)教学过程:

表格形式40分钟整节课教案:

三、课堂板书

2.1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1.确定信息需求

(1)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

(2)确定成果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

1)2)3)

(3)列出信息需求清单

1)2)3)

四、课后反思:

我们学生平时接触信息技术机会比较少,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更少些,面对这种现状,我采用大家都熟悉的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女孩小李月的故事作为课堂的贯穿主线,然后引到课堂主题。因为整个教学内容都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更有兴趣地去学习这节内容,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课件演示的方法,使抽象变形象。在整个课堂中我把“诱思探究教学思想”落实在了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学生成为了课

堂的主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变诱为教,以诱达思,成功实现了启发式教学。

本节课刚开始以一张永不停跳舞步现场的瞬间图片引入,并以问题引申:”你想更多的来了解舞台中央这位残疾女孩的故事吗?直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感悟,主动探究,通过事例,自己总结出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过程中,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电子作品“北川折翅“小天鹅”面对世界重新起舞”的参与者,如果让自己来完成这样的作品会如何去完成。不但让学生自主探究,而且以情激情,渗透了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的情感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还需要锤炼,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还不够完整,再者就是各个环节过渡不很自然。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最后的课堂评价不到位,在评价的过程中应更好的为下一节做好铺垫。小组之间的互评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从中收获与反思都颇深,这为我今后的教学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我能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

五、评课反思:

通过对自己讲课视频的认真观看,自信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不足:

1,对说课稿,讲稿不是非常熟练导致不能完全脱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讲课体态的自然程度,和对课堂的把控程度。

2,讲课的体态不是很自然,应该做到落落大方,随着讲课中的语言适当的变化语调语气,语言生动,富有感情,能更好的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

3,有的地方吐字不清,语速稍快。观看视频后发现本人在生活中也会时常范的毛病就是有时说话不清楚,这在教学中应该严肃

注意,必须改正,吐字不清会影响学生们的听课效果,导致知

识点遗漏或听不懂,甚至会使学生厌烦此课程从而成绩下滑。

语速也应适当放慢,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能充分思考理解老师每

句话的意思,过快过过慢都是不可取的。

4,从讲课内容来看,前面导入时间太长,占了大半部分时间,而后面讲解内容的时间反而短,适得学生或许会理解内容不充

分,不能很好的吃透内容;另外,前面用图片,视频来导入本

节课内容过于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应该结合本节课内容来导入

而不是只是先只导入后又一导入做讲解,这样不仅让人觉得头

重脚轻,主次颠倒,而且适得知识点理解不充分,不完整。通

过吴老师对我的指导,应该把前面导入缩短,稍加导入即可,

然后后面小知识点,即信息需求每一步的每个方面具体引用例

子来讲解,这样不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知识点讲

的更透。

5,十分钟讲课板书没有突出本节重点,范围过大了;板书过少,只写了标题,除了标题之外还应该写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大框

架,至少也应写出几个本节重难点词汇,以便加深学生对知识

印象,便于记笔记与课后复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