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规模化猪场4种疫病抗体检测与结果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2.81 KB
- 文档页数:4
猪伪狂犬抗体检测报告检测单位:XXX检测中心
受检单位:XXX猪场
样本编号:XXX
检测时间:20XX年XX月XX日
检测结果:
猪伪狂犬抗体检测值:XXX IU/mL
诊断结果:检测结果符合猪伪狂犬抗体标准。
说明:
1. 本次检测采用ELISA法进行。
2. 检测结果基于该猪场提供的血清样本。
本次检测仅针对猪伪狂犬抗体进行,不涉及其他疫病。
3. 抗体检测值的具体含义:
<0.50 IU/mL:阴性
≥0.50 IU/mL:阳性,但无法判断是否患病
≥1.0 IU/mL:阳性,疑似患病
≥2.0 IU/mL:阳性,确诊为患病
4. 此次检测结果仅对本次检测提供的样本有效。
如有其他病情发生,需要重新进行抗体检测。
5. 猪伪狂犬是一种严重的猪类传染病,会对猪场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
及时进行抗体检测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检测报告仅作为参考,如有需要,请联系检测单位进行具体咨询和建议。
猪伪狂犬病病毒主要功能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摘要: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猪伪狂犬病病毒(PRV)gE、TK基因的序列各设计了1对引物,对分离得到的PRV毒株的gE、gG、TK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回收、克隆、测序,测序结果与预期的PRV gE、gG、TK基因片段相符。
遗传进化树分析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发现PRV毒株的gE、gG、TK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的位点与2012年国内分离到的PRV 流行株相同,从而推测该毒株为PRV变异毒株。
关键词:伪狂犬病毒;gE基因;TK基因;序列分析猪伪狂犬(Pseudorabies,PR)是由伪狂犬病毒(P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以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
该病在我国发生较为严重,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疫病之一。
我国目前广泛应用的是自然缺失弱毒活疫苗Bartha-k61株,使猪伪狂犬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但是,2011年底至2012年该病在中国东北部分省份流行,甚至在许多使用基因缺失活疫苗免疫的规模化猪场出现了猪伪狂犬病疫情,给中国的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6]。
伪狂犬病病毒(猪疱疹病毒1型)属于双股线性DNA病毒,大小约150kb,DNA基因组中G+C的含量高达73%,可编码100种蛋白质。
基因组由独特的长节段(UL)、独特的短节段(US)、内部倒转重复序列(IRs)和末端倒转重复序列(TRs)组成。
在病毒的结构蛋白中,gE糖蛋白是主要毒力因子之一,并作为标志基因用来区分疫苗免疫和野毒感染。
TK基因不仅是最主要的毒力基因,而且也是决定病毒持续感染的重要因素[7]。
一旦TK基因缺失,PRV变异株对宿主的毒力将丧失或明显降低。
2013年至2014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繁殖障碍研究室从山西某免疫猪伪狂犬病(Bartha)疫苗的规模化猪场成功分离并鉴定出四株PRV,命名为SX1,SX2,SX3,SX4株,为明确该四株分离株是否属于PRV抗原变异毒株,本研究对PRV SX株的gE、gG、TK全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通过与国内外其他已公布PRV分离株的gE、gG、TK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构建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树,以期为丰富PRV分子流行病学和开发科学有效的新型猪伪狂犬病疫苗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2020年第10期猪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疾病,主要侵害猪的蹄部、口部及乳房等,仔猪多伴有心肌炎。
该病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甚至威胁着国家声誉和人类食品卫生安全。
因此口蹄疫的防控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规模场中通过采集猪血清检测血液中口蹄疫抗体的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预防和掌握口蹄疫的流行动态,再配合有效的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可降低口蹄疫的感染风险。
笔者对采集的某地区规模化育肥场的猪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和结果分析,为制定口蹄疫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血清采集及检测秋季免疫后1个月内,选择5个免疫口蹄疫多价灭活苗的规模化育肥场,存栏4000头左右。
对每个场随机选取100头育肥猪进行血液样品采集,采血部位为前腔静脉,血量为5m L 左右,共采集500份血液样品,样品按照不同养殖场进行分类,用油性记号笔在采血器表面标记样品并编码。
将装血样的采血管斜置或平放静置30m i n ,待血清析出后,送至实验室,离心分离血清,备用。
然后使用采购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的口蹄疫O 型液相阻断ELI SA 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猪口蹄疫的抗体,并记录结果。
2结果与分析使用口蹄疫O 型液相阻断ELI SA 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中猪口蹄疫抗体,结果见表1。
由表1得知,5个规模化育肥场O 型口蹄疫的抗体合格率为93%。
其中,B 育肥场O 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高达到98%,在所调查育肥场中免疫保护效果最好;D 场O 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7%,免疫保护效果率相对较低。
剩余A 、C 、E3个规模化育肥场O 型口蹄疫免疫合格率都在90%以上,5个规模化育肥场O 型口蹄疫的免疫保护率均达标。
免疫抗体监测是对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反馈的一项重要工作,猪作为口蹄疫的放大器,对口蹄疫病毒极为敏感,对猪群血清样品的检测能反映口蹄疫在易感家畜中的感染情况。
本次随机抽检了的5个规模化育肥场,从检测结果看,检测的500份血清样品口蹄疫抗体合格率,达到了农业部免疫抗体合格率70%以上的规定。
2021.1基金项目:广西柳州市鹿寨县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计划项目“鹿寨县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的监测及综合防制技术应用”(2017005)。
作者简介:吴双燕(1987-),女,广西柳州市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
规模猪场伪狂犬病gB 与gE 抗体检测综合对比分析吴双燕1韦玉庆1韦玉姣1苏益琼1余波1秦雪培2施佳露3经孝红4(1,广西鹿寨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545600;2,广西鹿寨县农业执法大队545600;3,广西鹿寨县寨沙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45603;4,广西鹿寨县畜牧工作站545600)摘要:为了解鹿寨县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 )免疫抗体水平及野毒感染情况,有效控制规模猪场的伪狂犬病,通过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E-ELISA 抗体检测试剂盒及猪伪狂犬病gB 抗体检测试剂盒对鹿寨县规模猪场所采集的992份血清样品按照不同地区猪场、不同规模、不同生长阶段3个方面进行gB 与gE 抗体检测综合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猪伪狂犬病病毒在鹿寨县南北地区的不同猪场都有所流行,在北部地区平山镇流行范围广,流行率高,平山镇有伪狂犬野毒感染的猪场共计6家,占采样比的75%(6/8)。
大型猪场gB 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6.46%,gE 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13%;而小型猪场gB 抗体阳性率最低为36%,gE 抗体阳性率最,高为14.84%;PRV gB 抗体阳性率与PRV gE 抗体阳性率呈负相关。
在不同生长阶段,母猪群的gB 抗体阳性率为96.2%、gE 抗体阳性率韦24.57%,其两种抗体阳性率都明显高于育肥猪和仔猪;育肥猪、仔猪PRV gB 、PRV gE 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与不同规模猪场PRVgB 、PRVgE 抗体阳性率的相关性相似。
表明:鹿寨县平山镇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形势严峻。
而母猪群及后备猪群的野毒清除情况是决定规模猪场PR 净化的首要关键点;母猪群的伪狂犬病免疫工作也是整个猪场伪狂犬病免疫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