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网络小说的叙事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653.82 KB
- 文档页数:3
网络小说《天行健》与《九鼎记》的基本结构法则分析
在网络流行的今天,文人们写作也不仅仅局限在纸上,近年来网络作品十分走红,这种写作方式也渐渐被人们关注和接受,而且在反应社会现实和社会心理方面网络作品有很突出的成就。
《天行健》这本小说讲的是一位古代将军的成长经历。
虽然名为《天行健》但是这是一个悲剧故事,作者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朝代,主人公是一个谨慎的人像一个儒将,在各方势力中懂得蛰伏,最后成为元帅,但是高处不胜寒,最后依然被杀。
小说运用无厘头的形式开篇,直接刻画了主人公身处战争中,而将一切缘由因果情景形势,都在接下来的几章中加以描述,省略了他的出身童年等。
作者通过这样的开局增加了文章故事的神秘性初读就使人身临其境,激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使我眼前一亮。
与《天行健》不同的是,《九鼎记》讲了一个穿越的故事,现代的部分十分简短,主要讲的是回到上古后主人公的经历,现代的主人公是个孤儿,而且长大后也没有保护好自己的爱人,穿越到上古时代,有了自己的亲人并且因为前世的记忆使家人的安危成为他的逆鳞,有人伤害他的家人无论敌人多么强大,他都要变强,并且报仇。
穿越的这种形式现在已经广泛被用于网络小说和古装电视剧上了。
《天行健》以讽刺现实社会的勾心斗角为中心,主要按照主人公的位置变化而转移就像打开地图一样,有明显的地理位置变化。
《九鼎记》则是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实现理想转而发泄在文字幻想上的真实写照。
主要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写作,有明显的“几几年冬”,“第二年春”,“三年后”等等。
叙事视角下网络小说的结构分析作者:潘媛媛来源:《文学教育》 2020年第20期潘媛媛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普及,网络文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当代普通大众的文学审美。
匪我思存的小说是网络小说的代表。
其作品叙事在多种叙述手法中展开,成就了其独特的小说结构,如“以非顺序为主进行结构叙事”、“蕴含着宿命结局的结构安排”以及“颠覆了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结构”等。
关键词:叙事角度网络小说匪我思存结构网络新型媒体的出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更多的作家提供了另类的生存土壤[1]。
匪我思存作为新时代网络作家的典型代表,她的作品唯美清新,文字精致华丽。
更主要的是,她的作品叙事结构尤为独特,如一股清风刮过文坛,令人耳目一新。
这也是其作品能于网络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无论是原著,还是依据原著叙事结构改遍的影视作品,均不会使读者或观众产生疲倦厌倦的情绪。
其中,《寂寞空庭春欲晚》便是此方面的典型代表。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其根本原因在于变化。
在匪我思存的近20部网络小说中,不断变化的叙事结构是最为主要的特色。
无论其哪一部作品,她总是恰当地把各种叙事手法糅合于其中。
无论“插叙”、“预叙”、还是“倒叙”,只要出现,总不会显得突兀,总体上,其作品结构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叙事结构的时空顺序多样化匪我思存有一类小说在时空上采用模糊概念——主人公的过去、未来仿佛均与现在融为一体。
例如《千山暮雪》在描述童雪现在的生活时,通过“插叙”把童雪与萧山以前的点滴生活融合在现在的时间里。
在匪我思存的所有网络小说中,其均能娴熟地以追忆的形式,通过“插叙”把往昔融于现在。
同时,这种“插叙”还表现于对未来的想象。
正是通过这种手法,生活于当下的主人公通过记忆沉浸于过往里,但同时又以想象生活于明天的虚幻里。
这种叙事结构渲染了文章悲情的基调。
现实残酷无情,令人感到窒息,只得通过回忆过往、想象明天使自己重温一丝曾经有过的快乐,增添一束未来的光亮,实现自我麻痹的目的。
网络文学写作悬念的构架与伏笔安排一篇好的小说必须具备几个因素,引人入胜的情节,血肉饱满的人物,带动读者的气氛,尤其是女频小说,因为极少有男频那种不断成长、升级体系构架,所以情节会成为一篇小说最重要组成部分,而为了让情节能够牢牢抓住读者的心,悬念与伏笔就成了一个合格作者应该掌握的写作技巧。
之前青训营的课程曾有讲过情节构造方面的内容,在此不多赘述,今天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悬念构架以及伏笔安排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悬念与伏笔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悬念是指情节上给予读者好奇感,利用未知情节发展趋势令读者感到急切期待的一种表现技法,换句话说就是勾起读者阅读兴趣的方式;伏笔是指文章前部分为之后铺垫的提示或暗示,往往用来保持文章结构完整严谨,情节发展出乎意料而又符合情理逻辑。
从定义上不难看出,悬念与伏笔是带动读者、引发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无论文章长短,能让人紧随情节读下去才能最大程度降低读者流失,重要性非同一般。
很多作者总在抱怨读者不追文,其实读者流失的主要原因在于文章已经不能给他们阅读兴趣,没有吊着胃口的紧凑情节使他们继续看下去,这不是读者的错,而是作者在叙述描写中没能掌控好全文走向造成的。
以目前站内人气最高的古言《庶女嫡妃》举例,开篇不久,很多读者就陷入了对暗影究竟是谁的追问中,由于对这个人物真实身份的好奇才有继续看下去的愿望。
《庶女嫡妃》的情节波澜跌宕,疑问与谜团一浪接一浪,这就是非常成功的悬念构架,也是令读者陷入痴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要理清文章脉络,巧妙设置悬念与伏笔。
悬念与伏笔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加入文章中的,从我们开始写大纲起就要对自己笔下的故事有充足而详细的了解,在哪里可以设置悬念勾起读者兴趣,在哪里应该埋下伏笔为后文做铺垫,这些从一开始就要理清,而不是心血来潮想到什么疑问就添加进去,这会让读者感到突兀并且难以接受。
用自己拙文《一宠贪欢》为例,开篇我没有按照穿越文常见的“意外——穿越——了解周围环境——与男主产生交集”顺序进行叙述,而是在整理大纲时就设定女主先与男主见面并被指责有罪为开端,之后才是对所处环境的了解,随着情节展开,开端中提及的“罪名”成为串联起男女主对手戏的重要线索,让读者在困惑不解中随着主角一点点拨开迷雾,为了得到真相一步步紧跟下去。
数字内容创作中的叙事结构分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字内容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从电影、电视剧到网络小说、短视频,各种形式的数字内容层出不穷,满足着人们日益多样化的娱乐和信息需求。
而在数字内容创作中,叙事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作品的吸引力、逻辑性和感染力,直接影响着观众或读者的体验和理解。
叙事结构,简单来说,就是故事的组织方式和情节的展开顺序。
一个好的叙事结构能够引导观众或读者顺利地进入故事,保持他们的兴趣,引发情感共鸣,并在故事结束后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在数字内容创作中,有哪些常见的叙事结构类型呢?线性叙事结构是最为常见和传统的一种。
它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展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
这种结构清晰明了,易于理解,让观众或读者能够轻松地跟上故事的节奏。
比如许多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康熙王朝》,就是以线性的方式讲述了康熙皇帝一生的经历。
与之相对的是非线性叙事结构。
非线性叙事打破了时间的线性顺序,通过倒叙、插叙、多线叙事等手法,营造出复杂而富有张力的故事效果。
电影《盗梦空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在不同的梦境层次中穿梭,让观众在时空交错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环形叙事结构则像是一个圆环,故事的结尾与开头相互连接,形成一种循环。
这种结构常常给人一种宿命感和无尽循环的思考。
比如电影《恐怖游轮》,女主角不断地陷入恐怖的轮回之中,让观众在一次次的循环中感受到恐惧和无奈。
在数字内容创作中,选择合适的叙事结构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故事的主题和情感基调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如果故事旨在展现人物的成长历程或历史的演进,线性叙事结构可能更为合适,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发展的脉络。
而如果主题较为复杂,涉及到时间、空间的交错或者对命运的探讨,非线性或环形叙事结构可能更能营造出独特的氛围和效果。
其次,目标受众的特点也不能忽视。
对于儿童或年龄较小的观众,简单明了的线性叙事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而对于有一定阅历和思维能力的观众,复杂多变的叙事结构可能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考。
网络小说的叙述视角与故事结构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凭借其便捷的传播方式和大量的读者群体,逐渐发展成为当代文学的一股重要力量。
网络小说的叙述视角与故事结构在传统小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变化,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网络小说进行探讨。
一、叙述视角的多样性传统小说通常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方式,由旁观者来讲述故事发展过程。
而网络小说则更加注重读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因此常常使用第一人称叙事的方式,通过主角自身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第一人称叙事在网络小说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能够深入主角内心,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主角的情感变化和心路历程。
其次,第一人称叙事给予了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最后,通过主角的叙述,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主角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加深对主角的形象认知。
除了第一人称叙事,网络小说中还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叙事方式,即多角度叙述。
这种方式通过不同的角色来讲述故事,展现出多个视角的碰撞和交叉,使得故事更加立体多样。
多角度叙述能够展现出不同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带来更多的想象和思考空间,使故事更加丰富有趣。
二、故事结构的创新探索网络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的长篇叙事结构,它更加注重短小精悍的故事形式。
网络小说通常由若干个独立的故事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一个独立完整的故事情节,但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世界。
这种故事结构的创新带给读者更多的选择和自由。
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选择阅读其中一个或几个段落,而不需要从头到尾地读完整本小说。
这种碎片化的故事阅读方式适应了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
同时,网络小说的故事结构还促使作者在每个独立的故事段落中都更加精心设计,使得每一篇短篇都能够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此外,网络小说还在故事结构上进行了更大胆的创新,比如非线性叙事、模拟游戏、选择互动等。
这些创新探索使得网络小说能够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阅读体验。
总结而言,网络小说的叙述视角与故事结构在传统小说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变化。
小说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叙事来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主题思想。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和结构来吸引读者、引导情节发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技巧与结构,以及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一、叙事技巧1. 时间线索时间线索是指小说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
作家可以选择线性叙事,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也可以采用非线性叙事,通过回溯、闪回等手法,打破时间线性,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悬念性。
例如,《追风筝的人》中,卡勒德·胡赛尼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回忆,将故事的发展贯穿在过去和现在之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揭开故事的真相。
2. 视角转换视角转换是指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作家可以选择第一人称叙事,让读者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叙事,以客观的视角展现故事的全貌。
视角转换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复杂性,使读者对故事产生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3. 符号象征符号象征是指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隐喻和象征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作家可以运用各种符号,如色彩、动物、自然景物等,来丰富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例如,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红色象征着激情和力量,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善良,通过色彩的运用,作家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简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追求。
4. 对话描写对话是小说中重要的叙事方式之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作家可以通过对话描写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冲突,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激烈的情感和矛盾,通过对话描写,作家展现了二人之间复杂的爱恨情仇,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二、叙事结构1.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指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起始点到终点呈现出一条直线的叙事结构。
个人对于网文结构的认识作者:dyingsnow先生这个网文结构是我看了这么多年网络小说的一点个人总结,希望能对各位作者以及读者有所帮助。
事先声明,这个网文结构是专门针对以挣钱为目的网络小说。
其他有更高洁理想的追求看到本文后自动忽略就行了,就当本人是骗精化的(本人辛苦写这个帖子当然有追求精化的动力在支撑着我)。
一.开头个人认为应该分成小开头和大开头。
1.小开头全书最开始的那一块。
这是读者下手的地方,相当于门的地位。
这个小开头对任何作者而言都有广告的价值在其中,而且是能够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广告。
所以本人建议这个小开头应该易懂、简炼、吸引人。
a.易懂:必须交待的东西一定要交待出来。
所谓必须交待是指,读者读你的小开头的时候不会满脑子的疑问。
举个例子:开头写人物的行为,必须要交待足够的信息表明该人物的某些特殊行为不是NC那类的;开头写人物之间的交流,必须要交待当时人与人相处的一点基本原则,这样读者不会因为某些特别的交谈而认为说话的人欠揍。
b.简炼:信息的交待有时候一个词就够了,不需要作者写什么解释性、说明性的文字。
举例:“警察”一词可以至少包含三个意思“近代或者现代社会”、“守序”、“与暴力有关”。
“近代或者现代社会”:警察下一刻被车撞死很正常;被巨龙咬死很不正常。
“守序”:人与人之间交流有一些礼仪是合理的;所有人物都是满嘴脏话就不合理。
“与暴力有关”:下一刻警察卷入枪战能被人所接受;某3岁小孩子屠城就很不正常。
c.吸引人:小开头算是一本书最重要的广告:因为想看你书的人都会看到这块,而且他们都会把这块看得很重要--第一印象。
所以开头要不要吸引人其实是个很严肃的问题。
2.大开头从小开头结尾,到正文之间的部分都算大开头。
大开头的篇幅明显比小开头要长很多,像《凡人》简直就是长得不像话,差不多算是一个小小说了。
大开头的主要作用是把全文该交待的基本事项全部交待出来,这样正文部分可以让作者自由发挥,或者说降低正文的写作难度,方便程序化更新挣钱。
小说中的叙事技巧与结构小说作为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叙事来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传达主题思想。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和结构来吸引读者、引导情节发展,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本文将探讨小说中常见的叙事技巧与结构,以及它们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
一、叙事技巧1. 时间线索时间线索是指小说中故事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
作家可以选择线性叙事,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也可以采用非线性叙事,通过回溯、闪回等手法,打破时间线性,增加故事的层次感和悬念性。
例如,《追风筝的人》中,卡勒德·胡赛尼通过主人公阿米尔的回忆,将故事的发展贯穿在过去和现在之间,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渐揭开故事的真相。
2. 视角转换视角转换是指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来叙述故事,使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
作家可以选择第一人称叙事,让读者深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也可以选择第三人称叙事,以客观的视角展现故事的全貌。
视角转换可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复杂性,使读者对故事产生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3. 符号象征符号象征是指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隐喻和象征作品中的主题和意义。
作家可以运用各种符号,如色彩、动物、自然景物等,来丰富作品的意义和内涵。
例如,夏洛特·勃朗特的《简爱》中,红色象征着激情和力量,白色象征着纯洁和善良,通过色彩的运用,作家巧妙地表达了主人公简爱内心的复杂情感和人生追求。
4. 对话描写对话是小说中重要的叙事方式之一,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交流,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作家可以通过对话描写来展现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冲突,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具有张力。
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激烈的情感和矛盾,通过对话描写,作家展现了二人之间复杂的爱恨情仇,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二、叙事结构1.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是指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展开,从起始点到终点呈现出一条直线的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