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的中医康复护理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93.73 KB
- 文档页数:2
肌腱断裂护理常规【相关知识】肌腱是肌腹两端的索状或膜状致密结缔组织,便于肌肉附着和固定。
一块肌肉的肌腱分别附在两块或两块以上的不同骨上,是由于肌腱的牵引作用才能使肌肉的收缩带动不同骨的运动。
每一块骨骼肌都分成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肌腹由肌纤维构成,色红质软,有收缩能力,肌腱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色白较硬,没有收缩能力。
肌腱把骨骼肌附着于骨骼。
长肌的肌腱多呈圆索状,阔肌的肌腱阔而薄,呈膜状,又叫腱膜。
肌腱断裂指致密结缔组织断裂。
本病主要是由于外伤性因素引起。
【治疗原则】依据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采用非手术或手术方法治疗一、非手术治疗治疗根据伤情而定,部分断裂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将伤肢固定于肌腱松弛位3 周。
二、手术治疗完全断裂应早期手术缝合并固定4-6 周,而后进行理疗及主动和被动运动,恢复肌力及关节功能。
对新鲜肌腱断裂,只要条件及技术允许都应该作一期修复,因为肌腱断裂后,近断端回缩,使断裂的肌腱及肌肉完全松弛,随着时间的推迟,肌腱增粗变脆,肌肉纤维弹力减弱则缩短,一般认为肌腱断裂后2 个月之内,因上述变化不明显,还可直接缝合断端,超过2 个月,将失去直接缝合的机会。
三、修复原则1.注意防止感染。
如为咬伤,不可一期修复肌腱。
2.掌握修复肌腱的时机,二期修复时指关节应具有满意的被动活动度。
3.操作时尽量减少创伤,吻合处对合准确,减少肌腱粗糙面裸露。
4.选择刺激小而坚韧的缝合材料作适当的缝合方法。
肌腱断裂缝合后,近侧肌肉回缩力应予克服,需用外固定,2 周内绝对避免强力自动收缩肌腱,周围需有良好的滑动组织,不可置于瘢痕组织中或贴近骨面。
5.在指骨和掌指关节凹面,如有滑车或横韧带破坏作二期处理。
6.肌腱应有良好的皮肤覆盖,可行游离植皮。
7.术后活动至关重要,近年来早期被动活动正受到重视,但相应实验研究尚少。
提倡尽早幵始轻柔活动;过迟活动易发生粘连。
术后第1 周作轻度被动手指活动,第2 周作中度被动活动,第3 周作较大被动活动及轻度主动运动,满3 周作大幅度被动和中等量主动活,去除外固定后,枳极进行主被动活动。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一、概述肌腱是连接骨骼肌和骨的致密结构组织,它由胶原纤维、腱内膜、腱外膜、腱旁组织构成。
肌腱外包绕滑膜鞘。
(一)肌腱滑动结构:手部肌腱正常滑动及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结构有:腱周组织、滑膜鞘、纤维鞘管和肌腱支持带等组织。
肌腱所在部位不同,滑动结构也不同。
1、腱周组织腱周组织是一种网状疏松的结缔组织,它既将肌腱与周围的骨膜或筋膜等组织牢固连接,又将肌腱与其它组织隔开,便于肌腱在这些硬韧组织上滑动。
指伸腕伸肌腱除腕背部有一段位于腕背支持带和滑膜鞘内之外,其余部位肌腱均包有腱周组织。
指屈腕屈肌腱在前臂掌侧、腕桡侧和尺侧滑囊近端、手掌内中指及部分人环指在手掌部的一段指屈肌腱均包有腱周组织,腱周组织中有营养肌腱的血管。
2、滑膜鞘指屈肌腱在手指纤维鞘管和腕管内均被有滑膜鞘。
指伸肌腱在腕背支持带部分被有滑膜。
肌腱滑膜鞘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覆盖肌腱,形成腱外膜。
脏层又分出纤维膜进入肌腱,将肌腱分为若干束,形成间隔,称为腱内膜。
壁层构成纤维鞘管的衬里。
脏壁两层滑膜在纤维鞘的远近端反褶呈盲囊状,中空为滑膜腔,腔内有滑液,利于肌腱在其间滑动。
3、纤维鞘管手指屈肌腱的滑膜鞘外包绕一层硬韧的纤维鞘,其背侧附着在指骨掌面,故又称为骨纤维鞘管,它是手指滑膜鞘的支持结构,包绕着屈肌腱和滑膜鞘。
纤维鞘管壁厚薄不一致,由多个环状和交叉韧带组成,形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力学特性的滑车系统。
纤维鞘管在手指屈曲时起肌腱滑车作用,以增加屈肌腱的力量,使肌腱能有效地发挥功能。
由于鞘管区内肌腱修复较困难,且术后容易形成粘连,预后常不理想,故此区被称为“无人区”或“禁区”。
4、腕支持带腕掌侧支持带或腕横韧带,覆盖腕骨,构成腕管。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深浅屈肌腱共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
腕管的作用与指屈肌腱鞘相同,能改变肌腱力的方向,起滑车作用。
腕背侧支持带或腕背横韧带,由前臂深筋膜在腕背部增厚而成,下覆有滑膜鞘。
它将腕背侧肌腱、滑膜鞘分隔成6个纤维鞘管,每个鞘管内有不同的肌腱通过。
肌腱断裂吻合术的健康教育一.术后护理1.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肿胀。
2.运动疗法,(1)被动活动:修复后将患肢用橡皮条固定在屈曲位,术后早期早起采用主动伸直、被动屈指的保护性活动锻炼,应该在石膏的保护下做功能锻炼,不宜将腕关节完全伸直,防止肌腱再次断裂,术后第三天在石膏的保护下开始做被动活动,屈肌腱损伤修复后做完全屈曲活动,伸肌腱损伤修复后做完全伸直活动。
第一周梅分钟两次,连续十分钟,术后第二周,没分钟三次,连续十五分钟。
术后第三周,每分钟四次,连续二十分钟。
时候第四周,每分钟五次,连续二十五分钟。
此后,逐渐增加活动次数。
上午,下午,晚上各进行一个单元的被动活动。
(2)主动活动,术后第十五天。
开始少量主动活动,每分钟两次。
连续五分钟,轻度用力,术后二十二天。
每分钟三次,连续十分钟,中等量用力。
术后29天去除外固定,每分钟4次,连续20分钟,加大用力并逐渐增加活动次数。
上午,下午,晚上各进行一个单元的主动活动。
被动活动之后接着进行主动活动。
二.拆线前:1.物理疗法:术后可用红外线、激光照射,每次2分钟,每分钟20分钟。
主要作用:消炎,消肿及促进伤口早起愈合。
2.术后3-5天主要控制水肿,预防水肿的方法有;(1)抬高患肢。
要求远端比近端高,近端比心脏高,即手比肘高,肘比肩高,肩比心脏高,一般高于心脏水平10-20CM为宜。
2.进行神经肌肉电刺激,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2)活动为被固定的肘和肩关节。
具体方法是.1.肩关节的前屈、4.连续加强主动和被动运动。
并逐渐加大运动幅度和量,直至手的功能恢复为止(肌腱损伤手术后,以主动锻炼为主;周围损伤神经损伤手术后,以被动锻炼为主)。
5.定期门诊随访检查,如有特殊情况,随时就诊。
肌腱缝合后一般在3-4周,待肌腱愈合后,拆除固定进行活动功能锻炼并辅以理疗。
6.应在有所经验的医师指导下完成,否则可能引起缝合的肌腱断裂。
出院指导1.患者出院时,向其说明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指导其在进行手指的伸屈锻炼时动作要轻缓慢,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小指肌腱断裂恢复方法小指肌腱是连接小指骨骼和手掌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手指的正常运动和握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小指肌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特别是在运动和体力劳动中。
如果不及时治疗和恢复,将会导致手指功能受损,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介绍小指肌腱断裂的恢复方法,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一、小指肌腱断裂的症状和诊断小指肌腱断裂的症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手指运动受限,无法自由伸展和弯曲;手指末节出现明显的下垂现象;握力减弱,难以拿起重物。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检查。
医生通常会进行手指的物理检查、X光和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确诊小指肌腱的断裂情况。
二、小指肌腱断裂的治疗方法小指肌腱断裂的治疗方法一般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
对于轻微的小指肌腱断裂,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进行恢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指固定:为了保持手指的稳定性和减少肌腱的负担,医生会在手指上固定石膏或者其他支架,以减轻手指的运动压力,促进肌腱愈合。
2.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牵拉等手段,可以缓解手指的疼痛和肌肉僵硬,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腱的恢复。
3.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一些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等药物,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
对于较为严重的小指肌腱断裂,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肌腱缝合和移植等方式,可以帮助患者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三、小指肌腱断裂的恢复方法小指肌腱断裂的恢复方法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康复锻炼和生活护理。
下面是小指肌腱断裂的恢复方法:1.康复锻炼:康复锻炼是小指肌腱断裂恢复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患者增强手指的肌肉力量和灵活性,促进肌腱的愈合和再生。
康复锻炼的时间和强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一般需要在手术后的2-3周开始进行。
2.生活护理: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手指的保护和护理,尽量避免手指受到冲击和压力。
同时,患者需要避免过度疲劳和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和饮食习惯,促进身体的康复。
手部肌腱损伤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作者:李艳萍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33期【摘要】目的肌腱损伤修复后专业护理及正确指导患者合理的功能锻炼临床意义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取本院40例手部肌腱损伤的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院方护理人员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并且做好各项的准备工作,在患者手术后对其伤口的情况与末梢血运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对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做出有效预防并让其加强有效功能锻炼。
结果手术之后对此所选取的40例患者进行三个月的随访,其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200,且其优良率为94.2%。
结论手术成功的保障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细致护理和患者有效的功能锻炼。
【关键词】手部肌腱;损伤;护理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在本院选取40例患者手部肌腱损伤的手术患者,在这130例患者中包含闭合损损伤和开放性损伤两种损伤分别为5例和35例,其中开放性损伤中14例属于外伤性槌状指,有21例为合并骨折,在经过一期修复肌腱后均未发生过再断裂现象。
1. 2 方法1. 2. 1 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患者的手部的表皮比较厚并且经常存留污垢,这是因为患手外伤疾病的患者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者。
为保证手部清洁则必须要彻底清洗并且要将腋窝处和受伤的手臂的毛发刮除干净,除此之外还要将手指甲剪去并且对其手术区进行仔细地检查,检查其是否存在皮疹和疖肿的症状。
患者应该遵医嘱用药并且尽快做好相关的检查。
②心理护理肌腱损伤患者的手功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是因为肌腱损伤患者大多数为急诊。
肌腱损伤患者在术前会出现紧张和多虑以及恐惧以及悲观等感觉,因为他们对手术预后的情况有所担心。
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为了了解患者们对手术的想法以及态度必须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以便于有针对性地向患者做出解释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向患者介绍各项有关规章制度、病区的环境、探视制度和术后注意事项以及预期效果还有术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为使手术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则需要患者对术前和术中以及术后的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予以积极地配合,而这则取决于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所以医护人员在术前应当对患者进行的心理护理来帮助其树立的信心。
手筋断了康复训练的方法手筋断了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对于康复训练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下面将从康复训练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康复训练的目的手筋断了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主要目的是恢复手部功能和力量,避免手部僵硬和萎缩。
康复训练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恢复手部的灵活性和活动范围,避免手部僵硬。
2. 增强手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提高手部的功能。
3. 促进手部的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和康复。
4. 避免手部的再次受伤,提高手部的抗损伤能力。
二、康复训练的方法1. 按摩和热敷手筋断了后,可以进行局部按摩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僵硬。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加重伤势。
热敷时可以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2. 活动训练手筋断了后,需要进行适当的活动训练,促进手部的恢复和功能提高。
活动训练包括手指的伸展、握力练习、手腕的旋转等,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
3. 物理治疗手筋断了后,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电疗、超声波、磁疗等,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物理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进行。
4. 药物治疗手筋断了后,可以进行药物治疗,如止痛药、消炎药等,缓解疼痛和炎症。
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自行使用药物。
三、注意事项1. 康复训练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不要盲目进行训练。
2. 康复训练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加重伤势。
3. 康复训练时要注意保持手部的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4. 康复训练时要注意饮食和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总之,手筋断了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手部功能和力量,避免手部僵硬和萎缩。
康复训练的方法包括按摩和热敷、活动训练、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等,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注意力度适中、保持手部的干燥和清洁、注意饮食和休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