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其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41.00 KB
- 文档页数:12
第10卷第6期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l2月 JOURNAL OF HUNAN INDUSTRY POLYTECHNIC Vo1.】0 N 0.6
Dec.2O1O
浅谈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
白伟芳
(广东省国防科技高级技工学校,广州广东510515)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创业已成为一种相当重要的就业方式之一,然而,当前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明显是跟不 上时代的发展。文章提出高职院校要围绕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方式,从创业课程教学、创业环境建设和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等
方面着手,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004(2010)06一OI I3—02
On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Ability
BAI Wei—fang
(Guangdong Senior Vestibuk School of Defense Science and Teehonology;Guangzhou 510515) [Abstrac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ing,university students’innovative undertaking has become one of very imporhmt ways for emplo) :ut.
However,nowadays the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entrepreneurial aware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Camlot keep llp with the lloles.In this
龙源期刊网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研究
作者:沈政
来源:《学园》2014年第13期
【摘 要】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突出问题,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大学生素质、拓宽就业渠道、实现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创业能力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3-0017-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到,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高校要“就业创业教育”。开展创业教育,对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职真正成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何在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味地将创业理念灌输给学生,而是教授学生生存及生活技能。创业教育是将智力资源、体力资源相整合,最终创建市场最优化的重要平台。
2.为了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高校扩招的影响,使得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学校应当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引导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的毕业选择,改变就业教育思维模式,使高职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加是岗位的创造者。
3.提升高职学生个人职业能力的需要
对于面对就业压力的高职学生而言,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才能不被激烈的竞争淘汰。除了大学期间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必须学好外,还需要加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训练及培养。而通过接受创业教育,可以锻炼意志,提升他们的竞争能力,逐步成为“现代职业人”。
二 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浅谈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商务英语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以及笔者所在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从师资培养、课程设置、创建平台等五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01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中明确要求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引导和鼓励高校统筹资源,落实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引导和鼓励成功创业者、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要求高校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为落实这两个文件精神,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努力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等。笔者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任教多年并参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订,从2015年起,在我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已把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列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本文在此结合上述两个意见和笔者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的体会,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加强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是商务英语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保證此项工作的的顺利开展,真正体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我们需要建立一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先进、创业实践教学能力高超的教师队伍。商务英语专业的师资主要由英语教师和商务类教师构成,我校这两类教师一直以来在教学上共同探讨,在业务上取长补短,共同制定教学大纲,共同完成实践教学等。我们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培训和到企业挂职锻炼,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意识,丰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提高创新创业教学能力。我们鼓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队参加各类创业大赛,从比赛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创业指导能力。我们邀请了国内外专家到校做讲座,面对面地给教师分析创业案例,解答各种疑问,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此外,学校应该鼓励和支持教师创业,教师有了创业经历,才能提供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及提供实质性的创新创业指导。
龙源期刊网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姚伟
来源:《职业·下旬》2017年第10期
国家当前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予以大力支持。“双创”不仅是当前政府的施政纲要,更是国家中长期的发展战略。高职院校要顺应社会的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思维。然而,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法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探讨针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
一、转变高职院校管理机制,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培养要求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首先需要加强学生就业与创业观念,传统的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技术与技能的打造,从而忽略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针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问题,需要从管理机制上,立足实际,建设符合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在教师的管理和考核制度上明确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工作职责,通过管理机制的调整,调动对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积极性。
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把相关标准要求融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在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中,不仅应该建立专项的评价体系,用来评价创新创业培养目标,还需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加强少数能力较强的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还是要通过课程和实践教学而来的,这就需要建立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和开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立就业创业类课程、科技创新类课程与交叉拓展类课程,改革现有的课程,提升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双创课程目标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知识以及心理素质。创新创业课程的内容结构可包括个体创新创业的技能、市场营销、企业实务、财务管理、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等。提升学生的实践教学的环境,在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中增加相关的考核评价目标,通过教学计划检查、师生座谈会和专家审查等方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
2010年・12月・下期 学术・理论现代衾等
论高职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
刘子真
(湖北财税职业学院 湖北 武汉430064)
摘要: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需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和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关键,以实 训基地建设为核心,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评为落脚点。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
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
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要 做到这一点,学校就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适
应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实践能力的高职学生,已成为目前各高职
院校十分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
(一)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含义 高职学生实践能力是指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和载体,通过
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具体而言,是指高职学生将理
论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的动手、动脑能力。高职学生实践能力
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连续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由低级到 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连续的生成过程。个体的身体发育水平、
健康状况、智力水平、生活经验、教育程度和所处社会环境,是 形成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
(二)高职学生实践能力的构成 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各种能力所构成的体系,通常由一般实践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
综合实践能力构成。
I、一般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的一般实践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应具备的、在学习
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能力。它包括独立生活能力、适应环境
能力、获取知识和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查阅资料
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是多种能力的
综合运用。一般实践能力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 大学生实践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
龙源期刊网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作者:沈燕
来源:《科教导刊》2016年第23期
摘 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仍存在一定的问题,相关的教育部门与机构应针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除了设置新的创新创业课程外,还需要建立新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并完善当前的创新实践体系,将大型的创新实践教育平台创建好,使用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整体上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因此,本文将结合实际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以此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8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nd the relevant education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ions should carry out effective reform in the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in addition to set new
course in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also need to establish model of innovation and
龙源期刊网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作者:于奕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年第01期
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期高职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当前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从创新创业能力基本内涵出发,系统探讨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
高职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地位,担负着为社会生产、经济建设提供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1]。而创新创业能力是新时期高职学生应具有的素质,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是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同时也是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形势的重要课题。
创新创业能力的基本内涵
创新创业能力实际上是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创新和创业,不单单体现在个人可否创造的应用所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更体现在能否把创新成果转变成实际的创业行为。具体而言,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知识方面。通过专业学习,能系统掌握和创新创业有关的理论知识,掌握创新相关理论和技能,这是进行创新和创新的重要前提。
方法方面。能学会并应用好创新思维方法去发现、分析及解决实际生活和专业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可应用创新方法提升自我创新力,强化自身的创业意识[2]。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及方法,充分展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思考能力。
态度方面。在学习及工作中可应用创新活动体现出的技巧及方法来拓展自身创新意识。其表现为个体运用创新创业有关知识的主观意愿及价值观方面。理论知识掌握是创新和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同时要充分注重创新思维方法训练,逐步建立勇于创新、积极开拓的态度。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高职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完成专业学习后,不但需要有基本专业理论素养,还需要有实践、操作、创新创业等方面的能力,可适应专业工作的需要。但是,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存在这些问题:
132 為H工科技2020年•第[期
基于SWOT分析的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李 锐 汪小芳 仇志海创新创业是目前社会热 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 力,是学生职业能力持续发 展的需要,是提高院校办学 质量、引导和推动就业的重 要途经,也有助于推进经济 结构升级,建设创新型国 家。本文运用SWOT理论,分 析了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培养的内部优势与劣势和外 部机遇与威胁,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了相应对策。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 能力培养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每年新 录取的大学生中,大约有45%进入高职院校,定位为技术应用型 人才培养,毕业后工作在生产一线岗位上,他们能否创新性工 作对革新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起关键作用。因此,研究如何 提高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对丰富创新创业教育理论,有效指 导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一定的学术 价值和应用价值。1创新创业的内涵现在常说的创新的含义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 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有关,从经济学角度定义“创新”,把其 解释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 合,通常包括创造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开 辟一个新的市场、取得一种新的供给来源、实现一种新的产业 组织方式五种情况叭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 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 会价值的过程。创新创业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叫2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SWOT分析內痒条件优势(Strength)分析劣势(Ifealmess)分析1. 商职生思隼洽跃、创新创业意釈强;2. 爲校不•仅育內却资濂埔皿枕友 资涼拓宽了幕ft;3. 需职生就业岗位不尽理亂促成了部 分琴圭走向剧新创业之路;4. 禹职眈枝以就业为导商办学、机制灵 活、产学姑合轶密切;5. 爲职生毕业后工林生产一娥,实践 中更刑于探和新的生产技术和工柞 方法,剧适曲斬的东西.1. 创斷创业締学那■边缘化,培养糊;2. 创新创蝕栽1T与专业濛餐湘分亀;3. 创新创业旳r师贵力量不足;4. 高飓生个人创新创业他力有很、 條合素威不足;5. 创新创业项貝整体水平不禹,协 內意识不足.外郵珠竟机34 (Opportunity)分析威胁(Threat)夕•析1-世界范禺内对创新创业曲玄视;2. 国家玫策值导*1励大学生创新创业;3. 社会对创浙创业人才的需束不断上 升;4. 创折显经济发力L,金业创新浊匿;5. 国际jfcst合作促进创新创业裁育发 展.1-创新创业软育理论研宪不潭;2. “找不到好工作才击创业”老息 越曲形响;3. 政校含作不够緊密;4. 创新创业平台建说祕善;5. 不正当竟■轨资金不劃位、成本增加等众多不列因素”表1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SWOT矩阵分析SWOT理论称为态势分析法,四个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Strength)、劣势(Weakness )、机遇(Opportunity)、威胁 (Threat),它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内部条件、外部环境有 机结合来分析对象的优势和缺陷,了解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从而调整战略与战术,以保障被分析对象达到所要实现的目 标。表I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SW0礙阵分析,将该分 析方法引入到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中,有利于更加科学 地提出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3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如何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 系统各组成妙和各利益相关者联动;取得好的妳。3.1学校1加強创新创 业 领导,构建协 同育人机制加强创新创业莪青姐织领导,完善俊理体系.推进跨界融含,蕖化协同育入.加骥与社会资猱合作,汇聚育人•合力.2优化人才培 养方耒,创折 人才培界机 制修JT人才培莽方案和专业裁■学质量评价标准.明确创新创业栽育 貝标要求,把与专业裁学相姑合的创浙创业叢学环节作为 块錮入人才培养方素.坚持把第n妬为创册创业我育主阵地,依托专业裁育主第at, 恋专业课程中融入创奇创业敕育内容.发桿第二课堂柞用,形咸第一课堂与第二谦堂协同互促的创新创 业教育裁学格局.3宪善创新创 业程 体系分类分斥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漂程.坚持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疑、 课內為裸外、敎上与钱卞、校内与校外相鰭合,建设逋识教育、 创靳创业裁育与专业菽育相甌合餉”1+2+护创新创业教育棵程体 系.开发创新创业初关课程,教越"孑【进社会培剑体系.4菠化创浙创 业教育实践 体系建设建设各类创折创业实训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从创求激发、创新 训妹、创业实別到项目孵化的全链条服务.健全天学生创折创业別练竞賽体系.推迸创新创业类琴生社团建设,基于“三鰭合H英同”理念推迸 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园建设,将夢生杜团作为各专业开廳创新创血 实黴洽动的重要栽体.5焙养创新创 业教f师贵建设创浙创业教有教学团队,焙胃和建设多无学科专业背景与创 折创业实黴经历為合交丈型创新创业坪资队伍.加强对全校专任教师的创靳创业教育素养培训.6完善创浙创 业教育条件 探障健全创新创业義育規章制度.鼓励教师投身创新创业教育.营造校国创册创业丈化氛国.加大创新创业经贷投入.表2措施表学校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第一阵地,以常州工程职 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卓越职业技
论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案研究
◆文瑜梁业章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0) 【摘要】我国在创新创,3k ̄ij,l这一块虽然初具规模,但许多高校仍
主要局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上,存在许多问题,前景令人堪忧。本 文研究我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并在借鉴国外先进
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方案的建议,希望对我国创新创业研
究有益。
创新是由奥地利的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的
经济学概念。即“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
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而创业,熊彼特则认为:创新从创业中来.同时也成为创业的评判 标准。作为一名企业家其职能就是要实现创新.在生产要素中引进
“新组合”。在高等教育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则是围绕创业实
践,通过多种培养途径,将创新教育融人到创业教育中,使得大学
生的创新素质和创业素质得以同时开发和提高.以此达到培养大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办企业能力的目的。 而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大众化的主力军,其以职
业教育为重心,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的
任务,这就更需要对其培养的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开发和提高
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
从而为自身的发展注人新的活力。可以说,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
高专院校教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高职高专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虽然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高职高专学生非常重要,许多高 校也都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业比赛、组建创业协会,社
会上的培训机构也跟高校合作开设了相关创新创业这方面的课
程.经过前期的探索,我国在创新创业培训这一块的确是初具规
模,但目前,国内高校在这方面的培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前景令
人堪忧。 在创新创业培训上,高校仍主要局限于操作和技能层面上。
多数高校是通过修订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实践、实习等教学
龙源期刊网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作者:孟红军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格局的不断变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元。这也就使得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高职院校作为人才摇篮,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将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同时这也将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 年)》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从创业课程群建设、教育资源配置等等方面提出要求。这也就说明,国家对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以及迫切性。因此,高职院校对于国家的号召需要做出响应,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将创新创业融入教育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便为社会输送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高端人才。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也就使得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市场的竞争已经转为人才竞争,而这也就导致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在市场上立足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就需要提升综合素质尤其是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创业人才,而人才培养则是各大院校的基本职能。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将培养应用型人才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但是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还有所欠缺。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培养课程,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纳入整个人才培养的体系。
(二)实现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转型,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不断寻找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而创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素质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且将其充分融入教学体系,以便借助规范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在教学当中需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实操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进而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的意识,并且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技能,为其未来就业与创业打基础。 龙源期刊网
教育教学 试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杨静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江苏扬州225127 【摘51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职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毕业生将不仅仅是求职者,更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文章从高职毕业生创业所具备的条件出发,着重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创业所需的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生创业能力培养 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创业成功的基本保 证。创业能力,一般我们把它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 个方面。创业能力在创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创业基本素质的 核心。 一、高职生应具备的创业能力 1、专业能力是创业的基础 (1)专业基本能力。随着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业者 良好的高等教育背景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创业中愈加重要。专 业技术能力在创业过程中有时甚至起着关键的作用。 (2)专业创新能力。创业过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创”,就是要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出一番业绩,创出一片新天地来。所以,创新与 挖潜能力在创业能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经营管理能力是创业的关键 (1)分析、判断能力。创业者掌握这种能力,有助于在纷繁复 杂的各种事物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 进行科学的归纳、概括、判断和分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找出解决问 题的关键所在。 (2)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创业者需要有选择最佳方案的决策 能力.决策就是方案选优。当机立断的决策魄力是创业者必备的能力。 (3)善于管理的能力。创业者从事的都是创业化的商品生产和 经营,要依靠与他人的合作。创业者往往既是生产者.又是管理者。要 使管理出效益,就必须善于管理。 (4)要有知人善任的能力。知人善任就是不仅要善于发现人 才,还要善于使用人才。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5)要有善于理财的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创业者善于理财 的实质就是筹措资金并使资金增值。它是创业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 3、社会综合能力是创业的保证 (1)社会交往关公能力。创业者的创业过程是了解社会、认识 社会,充分利用社会给予自己的一切条件去开创事业的过程。 (2)持之以恒的适应能力。创业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迎 着困难和逆境而上的决心与韧劲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3)团队协作的能力。在创业过程中必须利用团队的力量来经 营企业,只有与合作者友好相处、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使他们相互沟 通、相互信任、相互协作、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才有可能实现既 定的目标。 二、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 1、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 创业教育就是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 应以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创业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 的培养、熏陶和积淀,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自必须将创业教 育融于学校整个的育人机制之中,在校园内构建和营造一个浓厚的创 业文化氛围,如学在校内可开辟创业一条街、科技创业园、大学生创 业中心、虚拟公司等。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精神,使学生理解创业的 意义,转变依靠国家、依靠学校、依靠父母就业的思想,树立创业光 荣、自谋职业大有前途的观念,将创业精神提升到为社会创造财富,为 社会做贡献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高度。其次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和 激励机制,激发广大师生参与创业教育的热情。 2、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生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因人制宜、因校制宜。鉴于创业教育 的重要意义和高职教育的现状,有必要专门开设《创业基础与实务》 之类的课程。集中介绍有关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要倡导引导研究型的学习方法。使高职学生逐步增强学习的主体 意识,提高独立完成任务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善培养高职生创业能力的环境和条件 改善教学环境,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带着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 的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高职院校 应经常举办高水平学术讲座,与成功企业家对话,专题研讨,提升学生的 创业热情:主动顺应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选取优秀企业去学习创业。 同时应制订相关政策,引导学生制订创业规划,认真思考创业问题并努 力付诸实践。如设立创造发明成果奖,允许学生休学创办企业的政策, 校内企业优惠政策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设立高职学生专利基金, 创办高职学生科技园,从起点开始扶持创新创业。优化社会环境。要不 断创造有利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化环境。要在全社会倡导“有所 发明,有所创造,有所作为”的精神,改变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精神状 态:有了一种好的社会氛围的制度化环境。就能为高职生创新精神和创 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坚实的社会基础。 4、拓宽培养槊道.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 实践是培养高职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具体途径。主要是为 实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不畏艰辛的创业品格:二 是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今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帮助学生从找饭碗到造饭碗就业观念转换的跨越,激发学生创业 热情。通过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勤工俭学、经营小店铺、暑期打 工、促销商品等社会实践活动让高职生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创业的艰 辛和幸福。积累经验,提高技能。 5、教师应努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创业素质 创造性是教师劳动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塑造都完善人格的重要 内容。新的时代,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竞争,学会适应。要 正确引导学生,使其懂得时代的发展到了必须由自己来求出路、求发 展的时候了,必须用超前意识去进行考虑,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能 哿自 己在社会中正确定位,以便在新的产业结构和社会关系中寻找到真正 适合自己的发展的位置,确定谋生方向,选择最佳职业。 参考文献 …1陈明忠,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1997. 『21傅安洲,等.心理咨询方法论.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 f31郑日昌,等.学校心理咨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1黄兆信;施永川;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高等工程教育 研究.2010.03期. [5】辜胜祖;洪群联;对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考,教育研究2010.05 期. (上接第68页) 英语听力不是单项能力。大学生必须以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为前提。 辅助以听力技能的训l练,依赖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 具备较高的英语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1宝建东.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Ⅱ].石家庄法商职 201O 业学院教学与研究,2007,(03). [2】胡爱民.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优化教学模式【Jll高教论坛, 2007,(6). [3]高小娟.中国大学生英语听力理解学习策略研究lD].四川大 学.2003. 1 2
一7 的学生进行创业训练,该酒吧对外运营,真正做到了 通过“知行合一”来培训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心理 素质。二是建立学生创业团队。在开办创业实体的同 时,支持和鼓励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自愿组成创业团 队,通过开展如创业沙龙、创业论坛等等活动,让该 专业有志于创业的学生,通过创业团队活动,在相关 的创业指导老师指导下,锻炼自身的各种综合能力, 为创业积累经验。 4.举办学生创业大赛 通过评价参赛学生“创业计划书”,“创业项目答 辩”等方式, ̄-,-j=q-找较好的创业项目的同时,修改大 赛评委提出的创业计划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学 生创业的能力,创业的成功率;由于创业大赛本身包 括了对参赛学生社会活动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组织 管理能力、应变能力等各个方面的训练。也就是说, 大赛是检验学生们的实践,并为提高这些能力提供 了很好的平台。 5.改革管理专业学生考核体系 实施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以往对学 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今后对学生的评价应在以往的 评价方式中突出创业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创业课 程得分,通过学生参加创业团队的贡献、参与创业实 .-4--"+--——■一-+---4--・・—-‘一---t--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上接第4页) 五、以育人为根本。努力做好学生德育工作。构 建大德育体系 要根据技工教育学生的特点,全面贯彻落实《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德 育工作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不断增强德育工作 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确德育是全员德育、全方位德 育、全过程德育,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和环境育人。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 成教育。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实施好“职业道德教 育、职业技能教育、职业指导教育”,使学生形成文明 习惯,历练意志品格,提升职业素养,成为“有理想、 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潜心钻研专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构建和谐校园 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守护的价值取向,是师生 共同营造的人文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营造 学生精神家园中的作用,通过精神文化、行为文化、 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团结 体运营的表现等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高职教育引入创业教育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在 目前人才供需不平衡、就业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增加 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 视。鉴于此,高职教育要加大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 养,要加强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这些对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刘文俭.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fJ1.学习时报. 2009,(6). [2]吴娜.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机制研究fJ1.中小企 业管理与科技,2009,(10). [3】孙文清.试论广告学专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J. 企业经济,2009,(1). [4]田丽.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河北软件 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5]李丰乾.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J.教 育与职业,2009,(6). [6]邹伏霞.高职院校专业学生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9,(3). -—+一一--+一-—- -—・+一-—-+一一+-+一+一+一+-十一+一+ 奋斗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总结、归纳和整理,确定 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培训质量方针、校园文明公 约、教师行为规范、教师仪容仪表规范、学生行为规 范、学生仪容仪表规范。 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将进一步优化学校 育人环境,使广大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 境中生活和学习,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珠海市高级技工学 校新校区的建设工作,市委常委会也明确提出要将 我校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示范学 校。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职能 部门的支持下,加快新校区的建设步伐,早日建成新 校区,不负胡锦涛总书记的重托,为我市培养更多更 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珠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8中 2016年 第23期(总第541期)
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177Occupation Education 【职业教育】
目前,我国高度重视创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近些年,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学校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高职院校更应该在国家的方针政策下抓住机遇,努力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作为重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高职院校应该发挥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探索创业教育的新形式、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意识。一、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1.高职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提升个人发展能力的需要高校的扩招,给本来就严峻的就业形势增添了更大的压力。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良好的就业理想和职业观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教育,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拓宽学生的就业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贡献。2.高职院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加之新时代的环境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高职院校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必须能够把握住时代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通过开设创业课程,进行科学全面的创业教育,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学生的创业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二、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因素分析1.个人因素当前,大多数高职学生都是90后,他们年轻活力、精力旺盛、敢闯敢冲有一定的冒险精神,这是90后团体创业的主要优势。然而,毕竟这个团体还太年轻。首先缺乏经验支持,大多数学生没有创业经验更没有市场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创业的风险性。同时,创业能力不足,缺乏企业运营知识、领导能力、决策分析能力。2.学校因素当前,高职院校在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首先,不能树立明确的创业教育理念,对当前创业教育的认知不够明确。其次,缺乏良好的师资力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门教授研究创业类知识的教师比较匮乏,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实践指导。3.家庭、社会因素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创业意识会影响孩子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另外,社会对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影响也是强有力的。良好的创业环境为高职学生的创业带来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会在精神和物质层面给予高职学生很大的帮助。三、培养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措施建议在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很好地被发挥出来,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机械地听取教师的讲授。创业意识的培养一定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够更好地锻炼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同时,引导大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提高自信心和心理素质,在面对社会中的挫折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努力适应环境因素,提高自我的应对能力。1.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高职院校在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革新传统教育理念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为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着力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首先,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增开《创业基础学》《创业营销》《创业管理学》等指导课程,定期举办创业经验交流会等。另外,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2.赢得社会和家庭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支持家长在孩子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模范榜样作用。因此,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对孩子的创业想法表示理解与支持。同时,在孩子的行为上给予一定的意见和建议,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创业体系进行评估。政府应继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推行以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开展融资体系,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打造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风险。四、结语创业教育作为现在高职院校的热门话题之一,受到了各大高职院校的高度重视。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不论是高职院校还是家庭亦或是社会都应该提供一定的帮助,高职大学生自身更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能力拓展的培养,以便全面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共同解决目前的就业难问题。参考文献:[1]魏银霞.高职学生软实力的内涵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2]何应林.论创业教育热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责任编辑:王兰爽)论高职学生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刘 桢(南通职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01)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为高等教育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社会的不断发展,创业成为最重要的就业方式之一。创业能力也已经成为衡量大学生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时更是解决高职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因素,总结个人经验,探讨了在现在形势下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的问题。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3-0177-01
龙源期刊网
高职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作者:王平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31期
摘要:各高职院校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既要注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授,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又要多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学校;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样的形势下,高职生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既要认真扎实学习、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也要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伟大实践之中。加强高职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全面开展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使更多的高职生投入到创新创业中去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积极应对未来社会的调整,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造性思维,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能力,对于高职生参与社会竞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更好的提高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具体应做到: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各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基地,要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切实增强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不仅对现行的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必将发生深刻变革,势必要求高职院校进行一系列观念、体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高职院校应树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理念,探寻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新知识,迎接新世纪挑战。
二、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创新创业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人才,人才培养是驱动创新的原动力。各高职院校必须制定和实施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加快实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树立新的科学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优化师资队伍和专业结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修改和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其中,同时,增加实习实践的内容,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还必须发挥政府、社会和行业协会的作业,推进相互间的合作,充分吸收和利用国际的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创新成果的转化。除此之外,更应注重教师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各高校应有针对性的对于教师开展龙源期刊网
第35卷第5期 Vo1.35 No.5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Ka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5年5月20日 Mav.20 2015
doi:10.3969/j.issn.1008-9640.2015.05.078
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
黄娉婷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 10300)
摘要:通过剖析创业意识的概念,阐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必要性,提出以下措施:营造创业氛
围,鼓励自主创业;专业教育结合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结合创新教育;创造创业条件,减轻创业负担等。从而培
养学生创业意识,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40(2015)05—0161-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
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495万,
20t3年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2014年毕业生人
数继续走高,达到727万。据预测,2015届毕业生
将达到750万。据调查显示,2014年中国共有高
等职业院校1 32l所,年招生318万人,占高等教
育招生总数的45.5%,占高校招生总数逾四成。中
国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针对中国大陆2013届
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届
高职高专毕业生所占比例为32%,同比下降13%。
毕业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加强
大学生创业教育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大学生就业难
的问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创业意识
的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9年发表的《21世
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提出,提升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使学生“具备创业意识,创造就
业机会”。因此,创业意识教育是最基本的创业教育。
一、创业意识的概念
关于创业的概念,《辞海》解释为“创立基业”。
职业指导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及其培养 口周明星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特征 要了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涵,必须把握能 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相关概念。 所谓能力是熟练和技能的综合。西方常用“ability” 来表示,可解释为执行某种行动的技巧。在这种行动中, 包括有复杂而协调的动作和理智问题的解决。[Ii所谓创 新能力,目前在我国流行的看法,是把它看作产生新事 物的能力,也就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 价值产品的能力。 所谓创业能力,是指影响创业实践 活动效率,促使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 件;是以智力活动为核心的有较强综合性和创造性的心 理机能;是与个性心理倾向、特征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 个性的制约和影响下形成并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是知 识、经验、技能经过类比、概括化后形成的,并在创业实 践活动中表现为复杂而协调的行为动作。 那么什么是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呢?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创新 和创业能力是指高职学生在智力和开创业绩活动中善 于发现和创造新事物、新事业的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 几个方面把握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概念的内涵: 1.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较强的社会实践 性能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小、强弱不同,是与创 新创业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方位影响着创新 创业实践活动的启动、进展和结果。高职学生创新创业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只有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的规 定情境中,才能从无到有、从大到小、从不成熟到比较成 熟 2.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以智力为核心的 综合性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智力,包 括了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诸种一般 能力;中间层次是操作一般能力组合形成的诸种特殊能 力,主要是专业、职业能力;表层部分是由智力、操作一 般能力和特殊能力组合形成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各种综 合性能力(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机会、把 握机会、创造机会的能力,收集、处理、加工、利用信息的 能力等等)。在这里,没有智力活动的作用,高职学生创 新创业能力的纵向层次和横向结构就无法整合,也无法 协调船决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3.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一种思维创造性能力。 创造能力就是运用不同思维方式思考的能力,就是一种 综合力。综合意味着思维背景的广阔,意味着思维的流 畅和变通,意味着思维分船和构建,意味着思维新颖和 独创,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既有丰富的内隐涵义,又有 诸多的外显特征,大致可概括为四点:一是独创性。即创 造出不同于已有的新东西。所谓新,就是过去没有的、新 创的或在原来基础改进的。二是灵活性。创新创业不局 限于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它既独立于别人的思 维框架,又独立于自己以往的思维模式。创新创业也没 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它是灵活多变的思维活动,它总是 伴随着想象、直觉、灵感等非规范性思维活动,具有相当 的灵活性。三是风险性。创新创业的核心是对原有的突 破,而不是再现与重复。既然是创新,就不可能有成功的 经验可借鉴或现成的模式可利用,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 的成功,甚至有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可能失败。所以, 风险性是创新创业的突出特征。四是层次性。高职学生 创新创业能力一般可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层次 高级层次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指经过长期的研究、反复的 探索所产生的非凡的创造,这些创造的产生形成了某… 领域的划时代的局面。中级层次的创新创业能力是指经 过模仿或改革,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重新组织材 料,加工形成有社会价值产品的能力。初级层次的创新 创业能力主要是指对本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而不涉及 到社会价值的创新能力。 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的主要内容 溺霞豳
论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及其培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面对着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实施。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当今时代,高等院校之间竞争愈演愈烈,高职院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与教育,使创业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种新趋势。积极探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更应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衡量培养人才的基本标准。本文以分析高职学生自主所暴露的问题出发,着重分析了高职毕业生自主创业所需的能力及其培养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已经成为高校毕业生选择前途的一大主题。然而,创业之路异常艰难,大学生要想成功创业,必须注重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创业的前提,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社会行业的需要,也是高素质教育改革的方向,对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是应对时代挑战,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适应现代新职业的特点的现实需要。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就业更加困难。新时期的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就业和创业。因为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的不断变革、个人工作的不断变换,迫切要求人们具有开创精神,具备创业能力。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教育要把创业素质提高到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果一个人缺乏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他的学识和职业技术能力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据有关部门调查表明,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以至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依然有一部分人待业或失业,不能创造一番失业和追求富裕文明的生活。这种现象额主管原因就在于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在我国,很多高校的在校学生已尝试创业,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积极呼应。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信息革命和生物技术革命,为现代化社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就业机会,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这是一次新的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创造的机遇,对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创造力人人都有,问题在于你能不能与时俱进,不断克服思维定式,使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大学生有自己特有的巨大优势,那就是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创业能力是一种核心能
力,必须通过普遍教育和技术与职业教育来培养。这种能力对个人在各种工作领域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至关重要。随着社会的前进和经济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原有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更需要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二)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是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
从当前看,国家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我国城镇按照目前人口基数每年要自然增长1000万劳动人口,而且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以科技进步推动的产业升级,国有大中型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在减弱。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再加上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而创业不仅可以自己就业,?还可为他人创造就业机会,是一种社会激励,一种会产生倍増效应的放大机制。我们提倡开展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培养,既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
二、当前高职毕业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缺乏宽容的创业环境。一是社会缺乏创业氛围,人文关心不够。我市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总体状况仍不容乐观。大连的传统文化存在一种保守、求稳的惰性。在这种教育环境下,高职学生知识创新意识不足,普遍缺乏一种职业精神和冒险精神等,因而真正走出校园投入创业的学生不多。二是创
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标准门槛有点过高,创办企业审批手续比较繁琐、周期长、费用高、收费项目多;创办创业融资渠道有限;创业后续服务不足。大学生创业服务链有待逐步形成。如何建立一个让更多大学生跌倒了还能爬起来的环境,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三是家长不够支持、不理解。许多家长对孩子创业不够支持,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创业失败后,承担不起这个风险?。
(二)高职生的综合素质也制约着创业的步伐。一是高职学生存在强创业动机和弱创业实践的矛盾。在对我院1000名高职学生调查问卷显示:明确表示:将来有创业打算的占85%。其中毕业后马上创业的占8%,三年后想创业的占42%,五年后创业的占25%,十年后创业的占12%,无创业打算的占13%。但学生毕业后真正创业的还不到1%。二是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缺乏必须的创业知识和技能。在我院举行“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评委发现许多参赛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乏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疑反映出高职毕业生创业知识的缺乏。在创业过程中,最容易暴露的几个问题就是承受挫折的能力差、市场意识淡薄、理财技能缺乏、管理和商业谈判经验不足。三是创业资金的使用也存在问题。高职生不能正确吸引和合理安排、使用风险投资。有部分高职生想办公司缺资金,为了得到资金,导
致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还有部分毕业生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烧别人的钱圆自己的梦。
(三)现有的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创业的需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处在自发、分散、探索、启动状态。创业培训自身也存在教师能力参差不齐、培训针对性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问题的成因探究
高职学生在对待“创业”这两个字眼时,虽有意愿但是面临缺乏相关经验等多道门槛。那么怎么会造成这些问题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传统的家庭与学校教育观念阻碍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选择创业过程是一个自身与周边环境互动的过程,创业者作为一种资源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提供优良的培育环境。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面既有优秀的教育思想,但是一些过于保守的狭隘的教育主张依然起着影响作用。“学而优则仕”、“这种官本位”思想依然影响众多学子,造成多数血症选择报考公务员这种趋势,很少有家长支持自己孩子读高职院校,更不用说三年大学毕业之后进行自主创业。目前不少家长还存在这样的观念,“送学生到学校就是为了安下心来好好学习,学了知识和技能能找一份安妥的工作,如果选择创业,当初上学就是白费功夫。”家庭教育作为人之初的教育,家庭的态度始终对学生就业选
择产生较大的影响。多数家长还是持有传统的成才观念,认为孩子毕业只有找个好的工作单位,才是正经的出路。
在当今就业困难的情况呈现出越发激烈的态势下,高职院校的多数教师与管理者依然没有对培养学生具备创业者的素质引起重视,学校在创业能力培养方面依然没有引起重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毕业生可以签到一个单位才是学校的重中之重,学生走出校园是否能够创业,则完全属于学生个人的事情。这种教育、教学观念严重限制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
(二)资源投入不足遏制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师资是学校办学的重要条件,是办学的重要人力资源,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广播的理论知识,是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虽然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因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方面还存在质量低、数量少、机构不合理等问题,在这种现状下,专业创业师资更是缺乏。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创业型师资的培训显得十分必要。
创业人力资源投入的匮乏,与之相对应创业物质资源在高职院校的投入也显得捉襟见肘,一者,在于学校鉴于办学成本的原因或是对创业教育没有引起重视,根本没有开设创业课程,更谈不上创业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二者,没有独立的创业课程设置体系,简单的将创业课程融入到就业指导课程之中,总成学生对其引起重视、了解不深。在此,笔者对课程的讨论属于狭义的课程概念,仅
指在特定的学科领域内所提供的学程。
(三)政策的执行力度不够影响了学生创业的意向
为创业者创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很多学生对创业政策的作用不够了解。分析其原因,一者,在于政府对政策制定的不系统。目前政府针对大学生创业,出台的政策多集中于优先办证、减免税收、提供小额贷款等。但是高校的学生进行创业出了自身没经验以外,有的家人还不支持,因此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面临着筹措资金难、市场营销难、企业管理难,这“三座大山”。政府对大学生开展创业的政策扶持应该形成一个系统网络,在创业所需的后续资金、以及产品的销售推广和企业如何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与帮助。通过政策的前期支持、中期引导、后期保障,这样大学生进行创业活动的成功率必然会大大提升。二者,在政策实施执行的力度不够。虽然部分学生有创业意向,但是苦于对创业政策以及创业程序不了解,政策的引导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深入到校园中、学生中去,缺乏主动性,导致有关单位以及高职院校并不能积极的贯彻执行。
四、培养大学生自身创业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没有创业意识和创业成功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处于弱势。那么如何派样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竞争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解决。
(一)观念的转变
高职院校应积极倡导与开展创业教育的宣传,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人人才观念,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尊重高职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对学生惊醒理论教学以及时间教学的过程中,却立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作为核心的教育观念,将人才的培养、专业的建设、技能的学习有效地联系起来,将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职院校的各个教学方面,让学生转变就业转念,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用坚定的信心和能力创造就业门路并实现自我价值。
(二)培养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与人相处,不仅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种艺术,在创业的艰苦过程中,如果没有朋友的支持,一个人是很难成功的。因此,平时辅导员、班主任在工作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今后的创业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