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
- 格式:pdf
- 大小:900.19 KB
- 文档页数:4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困境与对策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
一方面,高职教育注重专业技术培养,而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高。
学校资源有限,无法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针对这些困境,应采取以下对策。
高职教育要加强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
学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并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
通过培养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
增加创新创业实践机会。
学校可以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外部资源合作,提供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中。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创新创业竞赛和活动,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学校可以与企业、创业者等专业人士合作,组建一支创新创业导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导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创新创业目标,提供实用的经验和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的策划和实施。
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应大力培养和选拔具有创新创业经验和能力的教师,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展创新创业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的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面临着一些困境,但通过加强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视、增加实践机会、建立导师制度以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困境与对策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高职学生是未来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存在困境,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困境1、缺乏创新意识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对于创新的含义及其重要性不够清晰认识。
而这恰恰是创新创业的第一步,缺乏创新意识就无从谈起。
2、知识不够深入虽然高职学生在专业知识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时间和机会的限制,他们往往只能掌握表面的知识,缺乏更深入的理解和运用。
在创新创业中,需要将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创新性应用。
3、实践经验缺乏高职学生大多缺乏实践经验,对于创新创业中的实际问题缺乏了解,这就会导致他们缺乏实际操作能力。
二、对策高职学生应开始关注行业动态,关注市场发展趋势,重视人才创新成果的价值和意义。
可以通过组织创新竞赛、参观科技企业、参与创新实践等方式来提高创新意识。
学校应该注重授课内容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在知识体系上做出自己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学校应该组织创业实践基地,让学生充分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通过创业模拟等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结论高职教育是培养未来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促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学校教育、政府政策、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
作为高职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将来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创新创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逐渐受到重视。
特别是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现状究竟如何?本文将就此进行探讨。
一、创新创业概念及其重要性创新创业是指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和行动,实现个人或团队的价值提升和目标达成。
创新是创新创业的核心,它包括思维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
创业则是将创新的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创立企业或其他形式来实现商业价值。
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的能力已经成为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机构,应当重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分析1、创新意识淡薄虽然高职院校鼓励学生创新创业,但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意识仍然较为淡薄。
他们往往更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而对于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足够的重视。
2、创业意愿强烈但实践不足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意愿较为强烈,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却较低。
许多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
3、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
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但这些课程和活动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对策建议1、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具体而言,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和讲座,邀请成功的创业者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热情。
2、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除了理论知识外,创新创业能力还需要通过实践来培养。
因此,高职院校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组织创新创业比赛、提供实习岗位等。
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企业合作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可以了解到市场的需求和趋势,学习到企业的运营和管理经验,从而为他们日后的创业提供帮助。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现状与建议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面临着一些现状和问题。
首先,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岗位选择不够广泛。
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式相对单一,毕业生只能在相关领域寻找就业机会,往往缺乏跨学科、跨行业的就业机会。
其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
许多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缺乏实践经验以及综合素质较低,这使得他们的就业面临更大的困难。
再次,传统行业就业机会不足。
许多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与传统行业有关,而传统行业的就业机会正在减少,这也影响到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
最后,创业动力不足。
相较于本科生,高职毕业生在创业方面的创新动力和精神相对较低,这造成了创业机会的浪费。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高职院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机会。
首先,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了解企业实际需要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培养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
其次,开设多元化课程。
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多元化,涉及更多不同的学科和领域。
课程设置应该更加灵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需求。
再次,提高就业指导和支持。
高职院校应该增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支持,帮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求职技能培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鼓励创新创业。
高职院校应该鼓励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供创新创业的平台和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创业。
总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面临一些问题,但这也带来了一些机遇和挑战。
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改革措施和创新教育模式,为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和机会,共同促进高质量的就业创业。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探析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挑战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困难。
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足,传统的就业观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学生缺乏对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
高职院校在教学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日益提高,高职院校需要加快改革步伐,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面对这些现状和挑战,高职院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不断完善相关教育体系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建立高职院校应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使学生从教育的起点就明确创新创业的重要性。
学校可以通过专门的课程设置、创新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
学校要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培训,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为学生树立榜样和引路人。
2. 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高职院校应通过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包括创业管理、市场营销、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内容,在实践课程中,可以开设创业实训课程和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院校还可以引入跨学科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跨专业、跨领域的合作中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3. 创业导师制度的建立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业导师制度,邀请行业专家和成功创业者作为学生的创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就业E MPLOYMENTOCCUPATION812013 04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现状调查王立前 王付顺摘 要: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
探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是每个高职教师的职责,只有弄清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现状,并进行成因探究,才能找到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 学生 创业能力 现状 探究2012年12月,笔者在范例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是该校高职建筑工程、机电、物流专业的学生。
共发放问卷246份,回收246份,有效问卷243份,有效率为98.7%。
对问卷进行统计,并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期间,对范例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17名进行访谈调查。
一、从受访学生背景角度看学生创业能力水平状况1.性别差异明显除合作能力、判断力和好奇心三项,女生人均分值显著高于男生外,其他各项人均分值男生高于女生,尤其在创新能力和创业价值理解上更为突出。
在创业价值理解上,男生在“创业是为了追求家庭幸福”的选项上非常集中,达到人均0.99分,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2.学生干部的优势没有预想的好整体感觉各项结果比较接近,但学生干部的号召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两项优势还是很大的,这个结果符合预期。
但值得思考的是,调查结果显示在做事执著和不怕失败两项和接受新事物、关注新技术两项上劣势明显。
所以,在范例学校,学生干部的使用和培养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调研的角度分析原因:本次调研,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效果,学生干部的范围扩大到了组长、宿舍长和社团负责人等,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弱化了学生干部的突出优势特点。
3.区域差异本次调研区域划分,不是以户口为区域划分标准,而是以成长大环境划分的。
从调研数据看,城乡差别不大,只是在创新能力方面,城镇学生优势更明显。
说明城乡差别逐渐在弱化,但城镇学生生活环境信息量大,学习机会多,知识面更宽,在创新能力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4.其他三个分类项目调查发现有实习、创业经历的学生,接受过创业指导和家庭有成员经商的高职学生,整体能力水平显著高于另一部分学生。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策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为高职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和创新空间。
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和机遇的时代脱颖而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显得尤为迫切,同时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
一、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1、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互联网+”时代对高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产业正在逐渐向“互联网+”模式转型。
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必须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够在这一新模式下发挥自己的优势,创造更多的价值。
2、提升就业竞争力“互联网+”时代,市场需求在不断变化,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就业模式。
只有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市场需求的变化,获得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3、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创新创业能力强的高职学生可以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他们可以不断地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策略要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机构、企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有效的举措。
1、优化课程设置高职院校应该根据“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优化和完善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设置。
在课程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或者创新领域的专家,为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2、搭建实践平台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合作,在校内或者校外搭建一些创业实践平台。
可以组织一些创业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自己的创新创业想法变为现实,从而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
3、加强实习实训针对创新创业领域,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的管理和指导。
通过实习实训,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操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创业能力被认为是越来越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良好的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帮助他们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本文将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一、引言二、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普遍较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创新精神:许多高职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固化,缺乏创新精神,对于新问题的解决能力相对较弱。
(2)缺乏实践能力:高职学生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在校期间往往更多地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不足。
(3)缺乏创业意识:大部分高职学生对于创业并不具备足够的意识,他们更倾向于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而非创业创新。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
创新创业能力也是高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并发挥自己的价值。
1. 加强课程设置学校可以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如创业管理、创新创业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接触到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2. 强化实践环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创业比赛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创新创业的能力。
3. 拓宽就业渠道学校可以通过拓宽就业渠道,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支持,鼓励学生尝试创业,为学生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
4. 增加创新创业导师支持四、结语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学校、社会以及学生本身都需要共同努力,才能够让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创业能力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阶段,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1.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为适应具体职业岗位的需求,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必须首先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
学校可以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经验,提高技能水平。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到校进行讲座或实践指导,让学生更加了解职场上的实际需求。
2. 提供创新创业平台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校可以设立创新创业实验室,购置先进的设备和工具,提供创新创业项目的孵化服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竞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创业项目,并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指导。
3. 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邀请成功创业者分享自己的经验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
4. 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高职院校应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市场需求。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创新创业项目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5. 培养创新创业文化高职院校应该培养一种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
学校可以举办创新创业主题的活动,组织创新创业论坛,定期邀请成功创业者或专家学者进行相关主题的讲座,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思考和交流平台。
学校还可以成立创新创业协会,为学生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
总之,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加强专业技能培养、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以及培养创新创业文化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学生创业实践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创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将目光转向了创业这个领域。
由于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缺乏经验和知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研究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对于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不仅可以促进就业,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高职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经常面临着市场调研不足、管理经验不足、资金紧缺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创业的成功率和发展空间。
有必要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对策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创业活动,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深入探讨高职学生创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健康发展。
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创业的现状,找出具体问题所在,并通过研究对策,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梦想,提高创业成功率。
本研究旨在吸引更多高职学生关注创业实践,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与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为培养更多优秀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研究与对策建议的意义在于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高职院校和相关部门提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对高职学生创业实践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不仅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还可以助推高职学生的创业梦想实现。
2. 正文2.1 高职学生创业现状分析在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困境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创新创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仍然存在一些困境。
本文将从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学校方面,首先是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的高职学校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解决这一困境的对策是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如创业实训课程和创新项目实践课程等,让学生在真实的创业环境中进行实践,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家庭方面,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不足。
许多家长更倾向于让孩子选择传统稳定的就业方式,而不鼓励他们创新创业。
解决这一困境的对策是提高家长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支持度。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公开课等形式,向家长普及创新创业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创新创业对学生的发展的积极影响。
社会方面,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困境主要表现为社会创业环境不完善。
创新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创业支持体系,但当前的社会环境还不够友好。
解决这一困境的对策是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创新创业政策,提供创业基金和创业培训等支持措施,吸引更多高职学生投身创新创业,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高职学生自身也需要提高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兴趣。
可以通过参加创业讲座、创业比赛和实践实训等形式,增强对创新创业的了解和体验,培养创新创业的思维和能力。
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一些困境,包括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家庭对创新创业的支持不足和社会创业环境不完善。
解决这些困境的对策包括增加实践课程的设置、提高家长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和支持度、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提高学生自身对创新创业的兴趣和能力。
这些对策的实施将促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与关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的现状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随着社会对技术创新和创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日益凸显。
通过创业教育,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将来投身社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创业人才做出贡献。
通过对现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为高职院校提供可行的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推动学生创业教育的不断完善和深化。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经济的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学生逐渐成为社会创业的主要力量。
他们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创业的重要人才来源。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提升其就业竞争力。
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创业成为许多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也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引导学生创业,可以有效促进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
通过研究,我们旨在探讨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实施路径的探讨和案例分析,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相关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
高职学生学习中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在当今社会中,就业创业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高职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学习中需要培养就业创业能力。
本文将探讨高职学生学习中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可行的培养方案。
一、了解就业市场需求了解就业市场需求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第一步。
首先,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就业市场分析报告,了解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
然后,他们可以在大学期间参加校内、校外实习或兼职工作,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
二、提升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指在工作中所需要的一些能力和素养,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责任心等。
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模拟面试等活动提升职业素养,还可以通过职业培训课程来提高专业技能。
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逐渐适应职场环境,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
三、开发创新精神创新是就业创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科技、创新类竞赛,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
他们还可以通过参加创业训练营等活动,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培养自己的创业意识。
四、建立合适的人际关系建立合适的人际关系对于就业创业至关重要。
学生可以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网络社交等途径增加自己的人脉。
同时,他们还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公益活动,增加自己的社会关注度,对于日后的就业创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五、注重个人职业规划注重个人职业规划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发展方向,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加明确自己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此制定合理的计划,以便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六、参加相关培训参加相关培训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就业、创业类课程,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创业意识。
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企业组织的职业培训,了解市场需求,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应该在学习中注重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开发创新精神,建立合适的人际关系,注重个人职业规划,参加相关培训。
这些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为今后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调查使用的是自己编写的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得出以下信息:现阶段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创业体系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对学生创业指导方式较为单一,仅借助理论课对学生创业竞赛进行指导。
超出二分之一的高职院校没有设立高职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且没有为大学生创业建立扶持基金。
高职学生有创业意识,但真正付出实际行动的少。
对于高职学生创业,学校应设置专门的课程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比赛,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或者渠道与社会创业人士交流,获得一些经验。
制订相应的学生培养计划,并贯彻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对现有课程内容进行完善,从多个方面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构建相应的创业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调查研究[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35-0062-0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①吴浩(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一、调查前言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高校均开始引入创业教育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各国政府颁发相应政策,鼓励学校开展各项创业活动或者通过各种渠道来推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1947年,哈佛大学商学院首先开设了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新创企业管理,并在企业家身上开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之后,1987年,英国政府实施了EHE 计划Enterprise in High Education Initiative ),并为执行这一计划颁发了配套政策,鼓励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001年,英国政府则专门设置了基金,引导高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并拨款建立了科学创业中心(UK-SEC )。
德国政府则侧重开展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活动,并在国内32.7%高校开展了这项创业教育活动,让高校成为创业者的启蒙基地。
2015年6月,教育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增强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教育部强调学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时,不要再局限于过去教育模式,单纯面向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开展这项课程,而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这项课程,且学校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转变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培养创新精神。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并提出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职业指导等具体对策。
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可以发现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就业创业意识。
本文建议高职院校应该改进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机会,加强职业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这些对策的实施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职业指导、意识、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作为提供技术型专业教育的重要机构,其毕业生就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率整体呈现出逐年提升的趋势,但仍然存在着就业质量不高、就业岗位匹配度不高等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不断变化的职场需求,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教学不够强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等方面存在问题。
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需要针对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就业,还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可以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Vol.28No.12Dec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第28卷第12期(下)2012年12月1调查的设计与实施1.1调查目的当前,创业正成为时代的关键词,创业热潮正在各地蓬勃兴起.作为高校高职学生,富有创业激情和梦想,他们按捺不住,跃跃欲试,高职学生创业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但是,高职学生创业成功的并不多,毕业后走自主创业之路的高职学生也不多.通过实际调查,了解当代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状况,认识当代高职学生的创业心理需求,探索高校培养造就创业型人才的规律.为此,笔者选择长株潭地区的高职学生来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现状,探索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策略.1.2调查内容调查问卷由20个问题组成,分为五大部分:对创业的兴趣、愿望及需求;对自我创业能力的认知评价和需求;对创业风险的认知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创业的目的和动力的认知;对创业面临的困难及其主客观原因的认知.1.3调查对象本调查于2012年7月进行,调查对象为长株潭地区在校高职院校高职学生,涉及的专业有电机电器、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商务英语、电气自动化、会计电算化、电子商务、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应用电子技术、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机电一体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共发放调查问卷700份,回收682份,有效回收率97.4%.本研究为探索性调查研究,所得数据按其百分数排序,以获取高职学生对创业的态度、兴趣、认识和评价.2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2.1高职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态度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创业持积极态度,创业意识强,对创业感兴趣,但对创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少,渴望高校开设创指导课,渴望创业教育(见表1).大多数当代高职学生都有创业的冲动和梦想,对创业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及其培养策略段慧兰,谢雅琳,曹艳平(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湖南湘潭411101)摘要:目前,着力培养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对于减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真正体现企业办学特色有积极作用,更是高职学生健康快乐成长、高扬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发展需要.本文通过调查,对近700名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建议.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2-0213-04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10C0096)与湖南职教学会科研规划项目(xzcxh1127)的阶段性成果选项/项目你是否想过自己要创业你对创业感兴趣吗想过没想过无所谓很感兴趣感兴趣不感兴趣无所谓人数511997213140051100比例(%)74.914.510.619.258.77.514.7表1高职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态度调查表情有独钟.同时,高职学生对创业抱有兴趣和热情,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创业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迫切希望学校开设创选项/项目你对创业方面的知识了解多少如果学校开设创业选修课程你是否选修你认为学校有必要进行创业教育吗很了解有一些了解根本不了解不感兴趣选修不选修无所谓有必要没有必要无所谓人数17395230404581001245523694比例(%)2.557.933.75.967.214.718.280.95.313.8表2高职学生对创业的兴趣和态度调查表业选修课程,加强创业教育(见表2).2.2高职学生对自己创业能力的评价213--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同学由于感觉自己缺乏创业能力,信心不足,一旦真正要进行自主创业时,则感到压力大,感到迷惘、困惑、有很大风险(见表3、表4).当被问及“如果你想创业,你希望得到学校哪些帮助”选项/项目你认为你自己创业能力如何如果让你管理一家公司团队,你感觉能胜任吗很强强一般较差差很差能没把握不能人数358539299432829631967比例(%) 5.112.557.514.5 6.3 4.143.446.89.8表3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调查表选项/项目如果让你去自主创业,你感到风险压力大吗你对自己实现自主创业的前景预测有何感觉很大大不大一般自信迷惘有压力不知道人数15840038869824227171比例(%)23.258.7 5.61014.435.539.710.4表4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调查表这一项选项时,人数比例最高的依此是:创业能力训练(占84.3%)、创业实践活动(占82.6%)、创业知识(占68.9%)、创业政策支持(占65.1%)、创业资金支持(占63.3%)、专家咨询指导(占52.8%)、创业场所支持(占46.8%)(见表5).选项/项目如果你想创业,你希望得到学校哪些帮助创业知识培训创业能力训练创业资金支持创业政策支持专家咨询指导创业场所支持创业实践活动人数470575432444360319563比例(%)68.984.363.365.152.846.882.6表5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调查表可见,高职学生迫切需要学校在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知识培训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高职学生最希望学校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训练、创业实践活动、创业知识培训,这从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校在这几方面的教育缺失.2.3高职学生对创业的目的与动力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创业的目的与动力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反映出时代的鲜明个性特点.高职学生年轻气盛,血选项/项目如果你想创业,你创业的最大动力是什么理想抱负兴趣爱好发财致富出名谋生展示自我价值和才能人数135901672746217比例(%)19.813.224.54 6.731.8表6高职学生创业目的与动力调查表气方刚,通过创业获得自我实现,符合人性的发展(见表6).2.4高职学生对影响创业的原因认识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得知:“资金缺乏”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创业的第一大客观因素,而“能力不足”成为影响高职学生创业的第一大主观因素.因此,如何解决高职学生的创业资金和创业能力问题,就成为高职学生创业的关键所在选项/项目如果你不想创业,你认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认为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什么你认为影响高职学生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是什么没有信心能力不足经验不足资金缺乏亲友反对没有机会创业资金创业环境创业机会亲友支持创业能力创业资金创业知识创业精神人数56161204229191328210624747258185124128比例(%)8.223.629.933.6 2.8 1.941.315.536.2 6.937.827.118.218.8表7高职学生对影响创业的原因认识调查表(见表7).2.5高职学生对创业的意志力表现当被问及“如果有较好的工作单位时是否选择创业”这一选项时,“选择工作单位”的同学占大多数,占61.7%,而“选择创业”的只占22.9%(见表8).这说明,大多数高职学生还是有求稳怕担风险心理,意志薄弱,没有将创业作为自己人生最大追求.而当问及“假若有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又有一个很好的就业岗位摆在面前,你会选择哪个”这一选项214--时,选择“创业”的同学占59.5%,而选择“就业”的同学占24.8%(见表8).选项/项目如果有较好的工作单位时是否选择创业假如有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又有一个很好的就业岗位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哪个选择创业选择工作单位其它创业就业其它人数15642110540616935比例(%)22.961.715.459.524.8 5.1表8高职学生对创业意志力表现调查表2.6当代高职学生崇尚和渴望创业能力的培养当问及“在下列能力中如果让你挑选十项作为创业必备的能力,你会选择哪十项”这一选项时,选择比较多的选项依此是:第一、人际沟通能力,占78%;第二、领导决策能力,占76.3%;第三、组织管理能力,占75.5%;第四、创新创造能力,占68%;第五、捕捉机会能力,占66.3%;第六、投资理财能力,占64.2%;第七:团队合作能力,占60.3%;第八、抗压抗挫能力,占55%;第十、市场营销能力,占54%;第十一、业务谈判能力,占53.4%;第十二、计算机操作能力,占53.2%;第十三、口头表达能力,占51.8%;第十四、不断学习能力,占47.4%;第十五、外语能力,占42.4%.(参见表9).这说明高职学生渴望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特别是崇选项/项目在下列能力中如果让你有挑选十项人微言轻创业必备的能力,你会选择哪十项领导决策外语交往计算操作抗压抗挫组织管理专业技术投资理财创新创造团队合作市场营销业务谈判人际沟通市场反映自我控制口头表达不断学习捕捉机会人数521289363375515398438464411368364532327177353323452比例(%)76.342.453.25575.558.464.26860.35453.47847.92651.847.466.3表9高职学生渴望的十大创业能力调查表尚和渴望与创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十大能力即:人际沟通能力、领导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创造能力、捕捉机会能力、投资理财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抗压抗挫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这些能力仅仅在课堂上是学不到的,必须有持之以恒的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内容和方法.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还是有自信的,甚至还有点过于自信,以至于在十大必备创业能力中,连“不断学习能力”这么重要的一项都没有被选中.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高职学生对创业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这一点认识不足.3提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3.1转变教育理念,调整对创业教育的认识3.1.1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地方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所需人才.问题在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或者说高校应制定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这一点,很多高校并没有明确,即使提出了也是很模糊,没有自己的特点.事实上,人才市场的就业岗位是呈金字塔型的,对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90%以上是面向一线、面向基层做起的岗位(金字塔的中、底部),都必须在这些岗位上磨练和考验一段时间才能得到重用(在企业被称之为储备干部),才能成为未来的高级人才.即使是自主创业,创业者也大多要先从一线从基层创业起.胸怀大志,又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学习与思考,勇于改革与创新,思想素质过硬,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是当今我国人才市场迫切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应培养出众多这样的优秀人才.3.1.2树立新的人才教育观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3.1.3改革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全球经济和科学技术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期,高职院校办学要有市场观念,要面向市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理论联系实际,打破人为的教育障碍和“围墙”,实行“开放式”办学.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办学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3.1.4建立教育服务的管理思想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提供教育优质服务,让学生生命快乐成功,实现他自身,成为一个完整的独特的人.要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与创造.3.2整合校内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3.2.1实行课程改革高校创业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心理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智力教育与非智力教育相结合,普及性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既要有面向全校高职学生的创业公选课,又要有针对有强烈创业愿望高职学生的创业核心课程.3.2.2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是“创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要大力提倡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课外训练式、情景体验式、创业基215--地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法,鼓励学生逆向思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状态转向主动学习和探讨学习.教会学生自学,使学生能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终身自学的目的.改进教学手段,善于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增强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供空间.改革考试方式,应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习要求,采取开卷、口试、小作文、大作业、模拟情景实际操练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方法,注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3.2.3建设适应创业教育的师资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以提高他们的水平和素质,并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练、产学研合作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3.2.4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立师生创业实践平台,制定在校师生科技转让和创业的激励政策,成立相应的师生创业服务指导机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与场所建立创业实训基地.一是学校的科研实验室要全天候地向学生开放,让学生了解科研前沿,演示高精技术设备,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同时鼓励教师科研课题研究接纳部分优秀高职学生.二是利用校内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体验,让高职学生虚拟创业公司,高校还可以成立让学生管理、自主经营的科技服务公司,建立高职学生超市、食堂、书亭、家教服务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实体,在创业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实践中处于主体地位,体验创业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创业基金,想方设法为师生创业排忧解难,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创业政策、创业资金、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等方面的大力支持.3.3优化校外环境,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3.3.1做好创业政策的落实与完善一是大力宣传创业政策,将创业信息、减免税收、创业援助、创业贷款、社会保障等方面信息免费发放给高职学生;二是举办创业形式分析会、报告会、创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帮助高职学生理解创业政策、运用创业政策;三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高职学生创业政策,比如,实行弹性学分制,创业实践课可计学分,在校高职学生可以申请办理休学保留学籍去创业等.四是政府要优化社会创业环境.3.3.2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是由政府或企业、校担保贴息贷款.二是信用担保贷款.三是由政府组织设立科技创业园区,还可以将政府高新开发区作为创业园区,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孵化台”,并减免创业科技园场地租金、加盟费和保证金,降低高职学生创业门槛.四是对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大力支持,降低高职学生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公司注册资金,减免高职学生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3.3.3强化创业培训对高职学生创业行动的培训要渗透到高职学生创业的每一个重要环节.一是针对思想观念保守、创业意识不强的高职学生,要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大课堂、创业典型报告会、创业训练营等形式,引导高职学生转变观念,增强创业意识;二是针对有创业意识但缺乏创业能力的高职学生,要开展系统的创业素质和技能培训,并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到当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园区见习、实习和工作;三是针对在创业中缺少经验的高职学生,要为其配备创业导师,进行“一对一”创业辅导.3.3.4完善服务体系一是提供创业信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发布创业项目,提供创业信息咨询.二是建立创业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若干名专职创业指导老师,具体指导,跟踪服务.三是建立“高职学生创业超市”.就是把高职学生创业行动的项目、信息、政策、资金以及服务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供创业高职学生选择.四是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为高职学生创业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五是建立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高职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六是制定奖惩政策激励各级企事业单位积极接纳高职学生到本单位参观见习和实习工作,努力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为高职学生健康成长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服务.总之,高职学生创业和就业的机会,取决于地方经济发展、企业扩张和学校发展的水平和速度.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为高职学生创业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众多的实践舞台.———————————————————参考文献:〔1〕杨敏.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探讨———以浙江省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4).〔2〕王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开发的对策研究———基于创业价值观的视角[J].职教论坛,2009(28).〔3〕杨虹,关云飞.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形成原理及培养思路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2(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