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与培养
- 格式:pdf
- 大小:296.90 KB
- 文档页数:5
后示范性建设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与培养
胡继承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摘 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了“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本文拟对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业能力评价与培养进行研究,分析高职学生特点、创业能力的表现以及培养途径,以期对高职学校的 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评价;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671—8100(201 4)01—0062—05
1 高职学生的特点与创业选择
1.1 高职学生入学途径多样化
高职学校入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高 中毕业生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高职的录取批 次为第四批,录取批次线低于本科,但由于高职办
学特色鲜明,部分优秀高职学校录取实际分数高
于一些三本甚至是二本学校。这是高职的主要生
源;二是单独招生,为提升高职教育生源质量,国 家试点由部分高职院校在高考前组织命题、考试、
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
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部门核准备案录取。单独招生 院校生源范围主要为其所在省、区的普通高中毕
业生,也可试点招收部分中职毕业生;三是自主招 生,高校自主招生一般要求考生在某些方面具备
突出的能力和特长,例如,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等,是高校多元录取的重要方式;四是技能高考, 是湖北省2012年在全国首创并推行的一项重要
高考改革,高职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以技能操作
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 这些举措为不同生源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提供
了新途径,同时也使高职学生成分发生了改变,较 以往更为复杂。高职学生成分差异的表现之一为
择业的不拘一格,与本科学校相对单一的全职就
业模式相比,高职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更高。 1.2家庭经济背景与就业选择
高职学院生源来自农村的比例较大,家庭经 济条件相对困难。原因之一是部分达到本科分数
线的贫困家庭学生放弃收费较贵的三本而选择学
费相对较低、学制短、就业率高的高职学校;另外
高职学生录取线较低,侧面反映其享有的教育资
源普遍较差,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由第三方 教育质量评估机构 一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出具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 也显示农民与农民工、产业与服务业员工子女就
读高职院校的较多,而管理阶层子女就读“211”大
学的较多。家庭经济困难使得高职学生的就业意
识强烈,就业率高,就业适应性强,有强烈变革的 意识,从而选择创业的比例较本科学生高。
1.3动手能力强。易熟悉企业作业流程
相对较为薄弱的理论基础,高职学生显示了 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学习的特色。生源特
点和实践为重的教学方式形成了高职学生的独特
优势,部分学生在中职期间就完成了大量的实践 训练,已经基本达到企业对员工的一般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继续强调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的实践
能力,如实施“顶岗实习”、“教学做一体”、“订单
班”、“工学交替”等诸多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目 的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对形成“纳于言而敏于
行”的学生行为特点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体现在熟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创业能力研究与培养”(课题编号2011B222)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3—09—27 作者简介:胡继承,男,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的研究与教学。
62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评价与培养 胡继承
悉岗位工作任务,了解企业业务流程,避免对企业
存在模糊认识和恐惧心理。这些因素也使高职学
生更容易选择创业。
1.4选择创业的比例大
高职学生有不同的升学经历,择业目标也形
成了多样化,较之本科毕业生,他们首次择业定位 较低,能够摒弃“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毕业时 或毕业一段时间后选择创业的高职生比例也较
高。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 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为
1.6 ,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
(2.2 )远远高于本科毕业生(1.0 )。 报告还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有
1.0 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0.8 ,高职高专为
1.4%),三年后有4.4 的人自主创业(本科为 2.4 ,高职高专为6.4 ),都说明高职学生更愿 意选择自主创业。①
2 创业能力的评价
创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之一是明确创业能力评 价因素。创业能力的体现有一定的综合性,麦可
思研究提出10条自主创业要求的基本工作能力, 重要性依次为:有效的口头沟通;说服他人;判断
和决策;谈判技巧;积极学习;理解他人;时间管
理;服务他人;技术设计;新产品构思等。②这些因
素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业能力,不甚全面,亦有重 叠,缺乏权重,忽视了创业意识和行为习惯对创业
的影响。经过调查、检索和研究,我们列出创业能
力主要评价因素及其权重如表一所示。
表1创业能力评价指标
2.1创业意识与动机
强烈的创业意识是成功创业的起点,行动才
有成功的机会。尽管创业者不一定都能成功,但
没有创业行动是一定不会成功。学生创业意识的 形成与教育密切相关,例如成功创业事例的影响,
对创业成功过程的理解等。调查还发现,选择创 业还有一定的客观原因,例如就业与收入压力,家
庭经济模式和状况等。经过这些因素一定过程的
作用,创业意识和动机就会逐渐形成。除此之外, 学生个人的行为习惯也会影响创业行为的发生,
如具有不拖拉、决策后立即行动的行为习惯的学 生创业成功概率更大。
2.2人际交往与沟通技巧
社会交往是拓展人脉关系、寻找创业机会的
重要途径,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能力是与人沟通。
①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2年6月 ②《麦可思研究))2OLO年8月上旬刊 沟通是一门艺术,沟通能力的提高不仅需要后天
勤奋地练习,还需要一定的天赋,如口头沟通的艺 术包含由衷地赞美、倾听与应答、理解对方真实意
图、引起对方的注意与兴趣、简明准确地表达、巧 妙地说服他人等诸方面的内容。通过良好的沟
通,容易获得他人的理解,能够结识更多的合作伙
伴,发现和创造更多的创业机会。另外,现代社会 其它交往的能力也同样重要,养成良好的电话、网 络交往习惯,遵循社会交往的文化、避免网络交往
陷阱等都能使你获得更多的人脉和创业机会。
2.3环境分析与判断力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人口、
社会、科技和文化等宏观内容,也包括创业者个人
面临的人际关系、行业的市场状况、产品研发、竞 争等微观内容。环境分析与判断能力包含察觉环
境变化的敏感性,对环境变化带来机遇或挑战的
63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识别,创业者利用优势、规避劣势来应对环境变化
的能力。环境变化是渐进的,量变达成质变,能否
在每天微小的环境变化中察觉到质变的到来需要 很强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这种能力与创业时机和
行业的选择密切相关。我国当前出台了许多大学 生创业优惠政策,例如,对大学生创业注册资本在 50万元以下的可分期到位;咨询类企业免征企业
所得税2年;提供小额贷款;减免毕业生人事档案
保管费等,能否知晓、利用好这些政策,也是创业 能力的体现。
2.4机会把握与决策
调查中,选择什么项目开展创业是高职学生
一项难以决定的选项。一般来讲,学生的创意都
局限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方式上,很少研究需求本
身在哪里。例如,大部分学生谈到创业都会说“我 要开花店”、“我要办培训班”等等,而不是研究谁?
在哪里?需要买花、需要培训,也就是说他们忽视
寻找市场机会——那些尚未被满足的需求,而被
目林 经营方式所障眼。这两种不同的思想方法 是具有市场观念与否的重要评判指标,较为成熟
的市场观念对创业者寻求、评估、把握创业机会, 保证创业明晰的目的是至关重要的。
2.5组织能力与谈判技能
创业不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工作,创业项目
确定后,企业的建立和运作就成为一个较为复杂 的系统工作。包括,企业成立与人员招聘,市场细
分、目标市场选择与定位,产品开发、定价、分销等
营销组合的制定,无不需要创业者具备很强的组 织能力,在任务的分解和布置过程中,谈判协调是
必不可少的工作。实际上,企业管理的工作就是 资源调度的过程,高效的资源配置是企业利润的
源泉,也是市场经济分配原则的精髓。
2.6资产管理与融资
资金是资源价值的货币体现,资源调配的调 令就是资金和信用。在创业难点的调查中,资金
问题被受访者列入首位,尽管这种认识缺乏市场
意识,但也足以反应创业者经常面临的困惑和资
金的重要。管理好资金以及其它形式的资产,了
解资金供求状况,资金来源渠道,资金的时间成本
等财务知识,对创业者融资十分重要。创业过程 中,收入与支出平衡,再投入与分配平衡,资金链
64 衔接等对创业结果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资产的流
动与增值也是创业的直接目的。 除以上因素外,对国家工商、税务政策的了
解,专业背景与知识,学习态度,时问管理等方面 都能不同程度地左右学生的创业能力。
3 创业能力培养
尽管我们做了以上的分析研究,寻找出一些
重要指标,却仍难以对创业能力进行量化与测量, 因而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也难以准确评估。不过我
们总可以寻求到一些对创业能力培养有益的教育 方法,按照黑箱理论,这些方法一定会引起创业教
育效果的反馈。
3.1建立创业教育组织
高职学校应安排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全校
的创业教育工作,与企业合作建立相应的校内、外 实践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安
排一定比例的创业教育学时,编写、遴选优秀的创 业实战案例和教材,落实必要的创业教育经费。
只有从各方面重视和落实创业教育工作,才能取 得相应成果,打造学校的特色。
3.2开设讲座和演讲
讲座是新知识、新文化的重要传播方式,与本
科学校异彩纷呈的学术氛围相比,高职学校特别 需要加强对讲座的重视和投入。创业教育环节
中,可以有关专业教师为主体,开设系列创业讲
座,包含创业环境与政策介绍、创业能力培养等方 面的内容,如“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介绍”、“理财
系列讲座”等;邀请有成功创业经历的校友返校演 讲,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创业成功经历或体验,聆听
学长鲜活的心路历程,更加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共 鸣,引起创业的冲动,树立创业的意识和坚定创业
的决心。
3.3开设选修课
高职学生一般要求完成一定学分的选修课 程,学校可组织专业教师开设一定数量的创业选
修课,利用这个阵地可以开展创业启蒙教育、树立
创业理念、拓展创业知识。选修课开设可以涉及 创业能力教育的各个方面,如开设“人际关系与交
流技巧”、“融资与理财”、“谈判技巧”、“工商税务 实务”等课程。选修课开设应有系统性和阶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