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转移放疗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4
放射治疗急症放射治疗急症包括三个方面内容:其一是由于肿瘤的增大、浸润导致中枢神经、脊髓受压,上腔静脉阻塞、气管及气管交叉等气道阻塞需从速(24小时内)放射干预解除者,特称为急诊放疗;其二是放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急症诸如高热、昏迷、鼻及鼻咽出血、咯血和喉源性呼吸困难等需予紧急处理者;其三,如同常人一样,肿瘤患者尚可出现其他内外科急症如心绞痛、胃穿孔、急性阑尾炎、大叶性肺炎……等等,放射治疗医师必须警惕避免误诊或漏诊,应及时处理,第三种情况本节不予赘述。
一、上腔静脉阻塞纵隔内恶性肿瘤导致临床急性、亚急性上腔静脉阻塞的症状,临床表现为面颈部肿胀、充血、结膜水肿、呼吸急促、发绀以及上肢浮肿。
病理上约75%由肺癌引起,尤以小细胞未分化癌多见,次为恶性淋巴瘤(NHL)和纵隔转移癌。
X线胸部检片通常可查知肿瘤的部位;应用CT、MR有助于确定阻塞的部位和范围及有无上腔静脉内血栓形成。
上腔静脉阻塞鉴别诊断要排除结节病,主要依靠病理及血清学检查。
肿瘤性上腔静脉阻塞处理视病理类型,如为NSCLS、NHL及纵隔生殖细胞肿瘤,化疗常可迅速缓解,但需预防肿瘤崩解引起急性肾功能损害。
如无血栓形成,急诊放疗常可奏效。
如压迫严重或已形成血栓,则应以介入治疗处理,介入治疗可同时取出血栓及植入支架,立即缓解症状。
放射治疗:头三天可采用3 ~ 4GY/次,其后以常规量1.8 ~ 2.0 GY/次照射至总量30~40GY (NHL)、40~50GY(癌)或更高剂量,若属姑息治疗,剂量可减少。
利尿剂可缓解水肿,皮质类固醇有助缓解呼吸困难。
疗效;约3/4 病例在治疗后3~4天、90%病例于一周内症状缓解。
但远期疗效不佳,因大部分病例由肺癌引起,此外约半数淋巴瘤病例可获2年以上生存。
2脊髓压迫由髓外肿瘤引起的占95%,脊髓原发肿瘤(胶质瘤、室管膜瘤、血管瘤等)少见,主要为骨的原发肿瘤(淋巴瘤、骨髓瘤)或骨转移性肿瘤压迫脊髓(如肺、乳腺、前列腺等癌转移)。
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张玉石【摘要】Minimally invasive approach has been the gold standard therapy for adrenal tumor since 1992. The improvements of endo-crine test and radiographic options that are used to evaluate adrenal lesion relevance ratio have promote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uture research may focus on secondary hypertension screening, subclinical situation of functional adrenal tumor,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hrough imaging tests and other methods. Subclinical hypercortisol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identaloma and metabolism should be given particular importance. Laparoscopic adrenalectomy has become the gold standard approach for adrenal benign tumor treatment. The indication for usage of this approach has extended and included adrenal carcinoma (tumor size ranging within 6-10 cm) and pheochromocytoma larger than 6 cm. Partial adrenalectomy mainly depends on surgeon's experience. In addi-tio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need further research. This paper reviews related studies.%随着内分泌学检查和影像学的进步,肾上腺肿瘤的检出率增加,诊治标准逐步完善。
放疗真的会“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那些民间传言靠谱吗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肿瘤治疗的“三驾马车”,这里指的是手术、放疗、化疗。
放疗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约70%的肿瘤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放射治疗的介入。
2023年,WHO统计结果表明,目前癌症的治愈率为55%,其中外科手术的贡献为27%,放射治疗的贡献为22%,化疗和其他治疗的贡献为6%。
因此,说放疗能够独当一面并不为过。
放射治疗被誉为“隐形的手术刀”,是通过电离辐射,破坏细胞核中的DNA,使细胞失去增殖能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目的。
但是传统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在照射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较大,在最大限度杀灭肿瘤的同时不伤害正常组织细胞是当前全球都在研发的终极目标。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放疗也逐渐进入了精准时代。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王维虎教授表示,随着精准放疗的出现,可以保证高剂量聚焦到肿瘤局部,更好地保护周围的正常组织,提高有效率,降低副作用。
近两年,国内的放疗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速峰刀、射波刀、tomo刀(托姆刀)、质子刀等先进的放疗手段,给癌症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被誉为“隐形手术刀”,放射治疗的地位举足轻重!根治性放疗通过放射治疗达到彻底消灭肿瘤。
姑息性放疗采用一定的剂量放射使患者病情获得暂时缓解,延缓生命。
对症性放疗以减轻患者的症状为目的(缩小瘤体、解除压迫和阻塞症状、控制感染、愈合溃疡、止血、止痛、预防病理性骨折及远处转移)综合治疗放疗配合手术、化疗、介入、免疫治疗等。
哪些患者需要接受放疗?具体情况需放射治疗科医生综合判断!约70%的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疗。
是否采用放疗应该按照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原则,根据肿瘤的类型、发展期别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等而定。
常见肿瘤如脑胶质瘤、鼻咽癌及其它头颈部肿瘤、肺癌、食管癌、胃癌、胰腺癌、肝癌、胆囊癌、直肠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宫颈癌、淋巴瘤、转移性肿瘤以及晚期肿瘤止痛及解除梗阻等视病情均可能有放疗指征,具体情况需要由肿瘤放射治疗科医生综合判断。
医诊通肿瘤大多数肿瘤需要放射治疗,害怕辐射只因你“不懂”【摘要】放射治疗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人们对它总有一些误解。
我们要破除误区,在专业医生团队的指导下科学、正确放疗,最大程度发挥放疗的功效,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关键词】误区;科学放疗;复查■张默如果不幸患了肿瘤,医生建议进行放疗时,我们一般会怎么想呢?在人们固有印象中,似乎早期肿瘤都要尽早手术切除,而放疗是晚期不得已的治疗方法。
放疗就说明是晚期吗?放疗对身体有害吧?一、什么是放疗?疗效如何?有没有副作用?放疗全称是“放射治疗”,指利用放射线照射肿瘤细胞进行杀伤,使肿瘤变小甚至消失,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围正常组织的一项治疗手段。
放疗可以在一半以上的恶性肿瘤治疗中发挥作用,像常见肿瘤如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直肠癌、头颈肿瘤等。
其实很多肿瘤在早期就可以进行放射治疗,有些疗效甚至可以媲美手术。
比如:早期肺癌,处于早期但无法耐受手术的肺癌患者,通过放疗可获得与手术相当的生存率;前列腺癌,对于早期局限于低危或中危的前列腺癌,有研究表明放疗和手术疗效相当;鼻咽癌,放疗是早中期鼻咽癌首选的治疗手段,放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80%以上;宫颈癌,早期的宫颈癌,根治性放疗效果与手术相近,中晚期同步放化疗效果也很好。
放疗只是局部治疗,是图像引导下的精准放射治疗,只在肿瘤区域能量叠加形成高剂量造成杀伤,而周围正常组织受到的射线能量较低,不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二、关于放疗的误区,您信了几条?误区一:手术才能治愈,放疗只是姑息现在的放疗技术和设备不断升级,提高了靶区剂量,减少了周围的射线照射,比如伽马刀、射波刀等。
特别是质子、重离子治疗,更是通过射线本身的特性实现了更优化的剂量分布,成为新一代放疗的代表。
相比手术,放疗对于周围器官的影响较少,在无法手术切除肿瘤时也有机会获得进一步的治疗。
另外,选择手术切除还是放射治疗,取决于肿瘤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身体状况、伴随疾病和治疗意愿等具体情况,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适合通过手术方式来治疗。
最新:肾上腺皮质癌和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实践指南要点解读(附图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肾上腺意外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大多数的肾上腺意外瘤属于良性肿瘤,但仍有<2%的肾上腺意外瘤为恶性病变,且自2017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所有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a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均具有恶性潜力的可能[1]。
故了解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对临床工作十分重要。
为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水平,欧洲16个不同机构、国家的多学科专家小组于2020年首次制定了《肾上腺皮质癌和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实践指南》[2](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和欧洲罕见成人实体癌症参考网络合作编制,文中提供了证据水平和推荐级别,按照循证医学证据水平,为肾上腺皮质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ACC)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分类、治疗和随访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01 流行病学肾上腺癌分为两种,一种是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ACC,另一种为来自肾上腺髓质的恶性嗜铬细胞瘤[3]。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产生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的嗜铬细胞,后者常称为副神经节瘤,与嗜铬细胞瘤合称PPGL。
据估计,ACC的发病率为每年(0.5~2.0)/百万,其发病高峰出现在儿童和40~50岁人群。
PPGL 的发病率每年在(2~8)/百万,且与年龄呈正相关[4]。
02 诊断与风险评估鉴于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且治疗及随访涉及多个学科,故强调对疑似ACC或PPGL患者均应进行多专家小组会诊讨论,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2.1 激素检查激素检查有助于评估肾上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有无危重症风险。
对于所有怀疑为ACC或嗜铬细胞瘤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均应检查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表1)。
肾上腺增粗的诊断标准一、症状评估在诊断肾上腺增粗时,首先应评估患者的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腰部或腹部疼痛、体重下降、疲劳、高血压、多毛症、皮肤色素沉着异常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肾上腺增粗有关,但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
因此,症状评估只是诊断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手段以确诊。
二、生化检查生化检查对于肾上腺增粗的诊断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常见的生化检查包括:血浆皮质醇、24小时尿游离皮质醇、血浆醛固酮、血钾等。
这些生化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肾上腺增粗或其他相关疾病。
然而,生化检查的特异性不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三、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肾上腺增粗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检查、CT扫描、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对于诊断肾上腺增粗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影像学检查中,观察肾上腺的形态和大小是诊断肾上腺增粗的关键。
如果肾上腺形态增粗、边缘不规整或大小异常,则可能提示肾上腺增粗。
四、病理学诊断病理学诊断是确诊肾上腺增粗的金标准。
通过手术或穿刺活检获取的肾上腺组织样本,经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肾上腺增粗的性质和病因。
病理学诊断可以区分良性增生和恶性病变,对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五、鉴别诊断在诊断肾上腺增粗时,应注意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常见的需要鉴别的疾病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囊肿等。
这些疾病也可能引起类似肾上腺增粗的症状和生化指标异常,需要通过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六、评估并发症在诊断肾上腺增粗时,还应评估可能的并发症。
肾上腺增粗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
这些并发症可能加重病情,影响治疗和预后。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是否存在相关并发症,以便及时治疗和管理。
七、治疗与随访确诊肾上腺增粗后,应根据病因和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放疗等。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1 第5篇 5分割SBRT治疗肺癌的临床预后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5分割SBRT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影响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因素。 方法和材料: IMRT高剂量分割SBRT SBRT治疗肾上腺转移癌:利用调频质子和光子的先进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比较采用光子和质子的先进SBRT技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癌。 材料和方法:计划10名经CT扫描的患者入选。剂量分割规定为45Gy/6次。OAR是肝脏和肾脏。剂量体积指标的定义是靶区覆盖评价和危及器官保护的量化质量计划。比较动态弧形、IMRT、3D适形静态、质子调强计划。CTV主要计划达到的指标为V95%=100%,V107%=0%。计划靶体积(PTV)的目标是V95%>80%,肾脏和肝脏的总体计划目标分别是V15Gy<35%和V15Gy<(肝脏体积700立方厘米)。 结果:所有的技术均在CTV和PTV上取得了最大和最小的剂量目标,质子技术在危险器官的保护上效果最佳。RapidArc呈现出仅次于质子的最低剂量bath(V10Gy和不可分割的剂量)以及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一样的最佳适形度。 结论:通过先进的光子和质子技术实现了应用SBRT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目标。静态、动态和质子是较其他解决适形方案的更好的实行调强适形的方法。因为他们的简单性,IMRT和动态弧形应该是那些不适合质子技术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很多肿瘤均有向肾上腺转移的趋势,一旦出现肾上腺转移,放射治疗通常是用作姑息性止痛治疗手段[15, 16, 20, 23, 24, 31, 33]。SBRT通常是用于一个或小于5个转移灶的治疗手段。先进的技术和改良的固定和成像方式一起,使胸,肝,胰腺,肾肿瘤,腹部转移的放射治疗变得有效[4,6-9,12,18,19,21, 25,26],对于肾上腺的治疗乔拉等[3]报道了3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数据显示,在分割计划在16Gy/4次至50Gy/10次的改变范围内,肿瘤控制率为13%-55%,无二级或以上的毒性反应发生。 IMRT对SBRT进行了检测,研究数据证明SBRT对周围健康组织有更好的保护作用[7,8]。研究者同样应用体积调强弧形进行了这一研究[22],SBRT在剂量传递效率和进一步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受累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在ICH,采用静态适形域和动态适形弧SBRT技术治疗后的单个或小于5个转移灶的患者,其中20例经上述治疗后的患者于2008年10月起应用标准处方剂量为45Gy/6次的体积调强弧形(RapidArcs,瓦里安医疗系统)技术进行治疗。在通常情况下,RapidArcs技术可以允许我们完成这个处方剂量,而以前采用的技术,为了满足危险器官的剂量限制通常需要将总剂量减低10%-20%[2]。 本研究旨在研究各种方法所起的作用:静态适形(3DC)、动态适形弧(DCA)、静态调强放射治疗(IMRT)、光子RapidArc(RA)、IMPT。 本研究的目的地是为了评估各种治疗模式之间1、对靶区的覆盖情况;2.治疗的适形度;3.对同侧和对侧器官的保护的差异。 材料和方法:在这项研究中,选取10例以前肾上腺转移患者治疗时的CT数据。左右侧肾上腺转移患者各5例。CT扫描层厚为3mm。 为了尽量减少器官的运动,患者的固定方法为真空枕头联合包括含腹部的压缩泡沫塑料块的热塑体模。CT扫描要求带有体部框架,患者采用自由呼吸模式。 CTV和PTV(临床靶体积和计划靶体积)边缘为上下6mm,前后和左右均 2
为3mm,允许器官运动和图像判断误差的存在。CTV平均值±SD体积分别为32±27cm3(范围是9-79cm3)PTV为75±48cm3(范围28-161cm3)。 CTV计划目标是V95%=100%,V107%=0%,PTV的计划目标是V85%>80%。 总体计划目标是尽量减少对侧健康肾器官受累V15Gy <35%和同侧肝V15Gy<(肝脏体积700立方厘米)。脊髓最大剂量限制在为D1%<18 Gy。健康组织的定义为CT扫描病人的体积减去PTV。处方被设置为45戈瑞剂量PTV中位剂量是7.5Gy,6分割。计划标准化等于PTV的剂量。
计划技术 每个病人的光子计划的设计和优化均由配备1000Mu的MLC(120个叶片和5毫米的靶区等中心点空间分辨率)的瓦里安医疗系统完成。这项研究的光子和质子计划均由此医疗计划系统完成(8.6版本)。应用AAA光子剂量计算方法。剂量计算网格设置为2.5毫米。光子的能量被确定在6 MV。具有点扫描的通用机器使用相同的计算网格对质子计划和光子计划进行优化。
3D Conformal Static Fields (3DC) 按照ICH临床协议,三维适形的计划设计是采用带或不带楔块的5个门式光束。由单一的等中心点手动确定光束的分布。对于各个领域,在X轴方向和Y
轴方向,PTV到MLC分别采用5mm和8mm的边距。
动态圆弧形(DCA) 设计5个圆弧的计划,每个30°。光束如上是单独手动优化。所有DCA计划,为了适应PTV在光束在每2°观察视野的投影,MLC进行了优化(为RapidArc优化使用相同的采样)。与PTV有关的MLC叶片有相同的边距以适应3DC计划。
Intensity-Modulated Fixed Gantry Fields (IMRT) 根据固定门式光束和动态滑动窗口法设计计划。一个单一的等中心点位于靶中心。采用5个方向的光束和固定jaws装置;Eclipse的计划系统进行几何优化,采用自动光束进行门架角度优化。最小的门架分离角设置为30°。准直孔角度为0°。为了尽量减少跳数,相同大小顺序的高平滑系数(X-平稳和Y-光滑参数)应用于剂量体积目标。
RapidArc (RA) 共用一个等中心点的两个弧使用PROⅡ方法进行计划优化。弧围绕靶体积延伸范围为~50°至~200°,避免直接进入对侧器官。准直角度固定在45°。本课题小组在其他刊物上报道了RapidArc优化过程[1, 5, 10, 22, 29]。
Proton Fields (IMPT)质子 调强质子计划,包括描述OAR和靶区的每个点云内点的权重的同时优化过程[17,27]。在此阶段,能源层次的确定包括位于靶区内的点集(加上可能的边距)。点权重优化是从剂量沉积系数矩阵开始进行的,当一个单位强度照射在初始列表的每个单点时,会沉积在每个数据点云上,就是计算每个点云的剂量。在后期处理阶段允许清除未使用的点或能量层。从10MeV开始可以调制到最大可用能量250MeV。点间距被设置为3mm,圆形靶区边缘设置为5mm,近端边缘5mm,远端 3
边缘2mm。在所有情况下,均采取布置两束光束,这两束光束的入射在几乎正常皮肤表面,相隔约100°。
分析工具 利用标准剂量体积直方图(DVH)的方式进行定量评价。PTV和CTV的D99%和D1%的值分别被定义为报道最低和最高剂量值。此外,对V95%和V107%也进行了报道。有研究者对D5%和D95%的剂量分布均匀性进行了报道。计划的适形性检测使用适形指数(CI95%),适形指数定义为病人接受至少95%的处方剂量的PTV体积的体积之间的比率。危及器官的分析包括平均剂量,最大剂量如D1%,OAR的V15Gy,正常组织V10Gy。PTV、OAR、HT的DVH分别由0.02Gy剂量分级的个人DVHs构建而成。对于每个光子技术, Mu/Gy是记录光束输出效率的措施,是决定治疗长短的一个因素。剂量校准是在SSD为90cm深度为10cm参考射野为10cm×10cm的条件下,100MU=1Gy。应用秩和配对检验对结果进行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均为双侧检验。在表中需指明技术所导致的差异。
结果 示例病人的剂量分布如图1所示:横断、矢状、冠状位视图。图1还显示出在横断面上采用不同技术的射线进入方向。图2显示PTV、CTV、HT、OAR的平均DVH。表1、2总结分析了PTV、CTV、HT、OAR的DVH。以10个患者的平均值及标准差来探讨患者之间的差异。 表1的数据总结显示,所有的技术在PTV和CTV水平都能实现计划的V95%和V107%的目标。IMRT和质子技术的剂量分布最均匀,弧形和3D适形在CTV结果相似。观察IMPT计划其PTV、D5-95%的剂量均匀性最高。 由于所包含的体积较小,所以所有的技术的适形性较差,CI95%>2。观察IMPT、IMRT、RA计划之间不存在相关的差异,但三维适形计划和DCA的数据稍逊一筹。所有采用质子的技术是最优越的,对侧器官几乎被完全保护起来,大多数参数为0。RapidArc计划的结果比其他基于光子技术稍微好一点。 同侧器官的保护IMPT最好,3D适形和DCA技术最差,RapidArc和IMRT技术相似处于中间结果。数据证实适形方法的本质是低效率的实现靶区高覆盖和危险器官的保护。 IMPT计划显示出明显的对健康组织的保护作用和所有的参数均得到最佳结果。RA的计划等级与IMRT相似,比三维和DCA更好,当有可能限制中低剂量和有适当的调制技术时,甚至优于动态和静态调强方法。 限于光子技术,MU/ Gy的结果如下:3DC为130.3±15.4; DCA为132.9±17.9; 调强放射治疗为214.0±64.3;RA为160.0±25.8。RA的MU/ Gy比相应的IMRT低约25%,比相应的未经调制的技术平均高22%。
讨论 目前的计划研究是比较VMAT、IMRT联合固定吊架技术、IMPT与常规适形放疗在肾上腺转移患者所起的作用。这个实验要求苛刻,因为危及器官的周围剂量限制。此外,为尽量减少腹腔内部器官运动而对腹部加压的措施比较复杂。Katoh[14]表示,植入标记实时跟踪肿瘤可以减少腹部紧张压缩的需要,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由于这些解决方案未广泛使用,在肾脏附近,可能需充分考虑CTV和PTV的边界剩余运动和保持技术特点的实现尽可能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