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肾上腺转移
- 格式:ppt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32
肾上腺转移癌诊治体会
何旭革;赵勇
【期刊名称】《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年(卷),期】2000(009)004
【摘要】肾上腺转移癌临床上比较罕见,我院于1988年1月~1998年12月共诊治肾上腺转移癌6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介于30~60岁不等,平均住院天数为14.5天,从治疗原发病至发现肾上腺转移癌时间最短半年,最长5年。
2.原发病灶与肾上腺转移部位:原发肿瘤中肝癌1例,肺癌3例,乳腺癌1例,左肾癌1例。
转移癌位于左侧肾上腺4例,右侧肾上腺2例。
3.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腰背部疼痛4例,另2例在病侧腹部可触及包块。
本组病例中血常规及ACTH、17羟,17-酮、立、卧位醛固酮、CA、VMA。
【总页数】1页(P347)
【作者】何旭革;赵勇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鞍钢立山医院泌尿外科;辽宁省鞍山市鞍钢立山医院泌尿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6.6
【相关文献】
1.程序性动脉造影在肾上腺转移癌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意义 [J], 黄伍奎;刘墨;王海林;由丽娜;杨树法;樊喜文
2.8例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肾上腺危象急症诊治体会 [J], 郭漱清
3.微波消融肾上腺转移癌致肾上腺危象1例抢救与护理体会 [J], 吴逸梅;顾群;盛月红
4.肾上腺结核合并肾上腺危象9例诊治体会 [J], 张虹;叶敏和
5.肾上腺异时转移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J], 霍韶军; 霍红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肾上腺转移瘤的CT诊断作者:李晨阳,许晓楠,李晨铃【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瘤的CT特征及CT在肾上腺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52例病人作CT扫描,其中47例作增强扫描。
结果单侧肾上腺肿块38例(73%),双侧14例(27%)。
肿块直径范围 1.5~12cm,分别呈圆形、卵圆形和分叶状不规则形。
密度为实性、囊性或囊实性,增强后实性肿块及囊壁有强化。
结论 CT是发现肾上腺肿瘤可靠、有效的检查方法。
肾上腺转移瘤的诊断是综合性的,包括原发癌史、恶性征等。
肾上腺肿块的恶性征为肿块直径>5cm,常呈分叶或不规则外形,密度不均。
【关键词】肾上腺转移瘤;CTCT能使肾上腺显示率高达99%,已成为发现肾上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1]。
本文总结1990~2006年经临床、CT和病理证实52例肾上腺转移瘤CT资料,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男38例,女14例;年龄26~72岁,40岁以上占87%。
临床表现:肾上腺转移瘤多无功能,临床上除有原发癌的表现外,多无肾上腺内分泌功能改变的表现。
少数因腺体严重破坏而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2],原发肿瘤:肺癌38例,肝癌、肾癌各3例,结肠癌2例,胸腺癌、膀胱癌和子宫平滑肌肉瘤各1例;另3例未查到原发肿瘤,但同时伴有其他脏器转移,结合临床和CT导引下活检确诊为肾上腺转移瘤。
1.2 方法采用岛津4500CT机和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16 CT 机,常规扫描前30min口服1.5%泛影葡胺200ml,临扫描前再服200ml,用以充盈胃、十二指肠,避免将未充盈造影剂的肠管误为肾上腺肿物[3],常规平扫,病人取仰卧位,先扫定位片选择层面,或以剑突下20mm水平作为起始线,向下逐层扫描。
一般层厚5mm,间隔4mm,扫描下界应包括肾门,以免遗漏低位肾上腺肿物。
在工作站将图像信息进行三维重建及MPR后处理。
本组40例做CT增强扫描。
转移性肝癌的途径*导读: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的病症。
在中国,原发性的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比较接近,而且发病率也相当,所以比较难以区别。
如果原发性的癌细胞比较隐匿,在早期比较难以诊断。
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时候发现的。
……转移性肝癌是指全身各个器官的原发性癌细胞转移到肝脏的病症。
在中国,原发性的肝癌与转移性肝癌的症状比较接近,而且发病率也相当,所以比较难以区别。
如果原发性的癌细胞比较隐匿,在早期比较难以诊断。
大多数病例是在原发癌症的术前检查时候发现的。
几乎全身各个器官的癌细胞都有可能向肝脏转移,主要通过的途径有四种,分别是门静脉转移,肝动脉转移,淋巴路转移以及直接浸润。
*门静脉转移门静脉转移是原发性癌细胞散播到肝脏的重要途径。
凡是血流入门静脉系统的器官,像胃、小肠、结直肠、胰腺等如果发生原发性癌症,都有可以进过门静脉转移到肝脏。
也有可能原发性癌细胞有体静脉传至肺部,然后再通过肺扩散到肝部。
*肝动脉转移任何能够通过血液运行传播的癌细胞,都能够通过肝动脉将原发性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像如果肺、肾、乳腺、睾丸、卵巢等部位发生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就容易经由肝动脉散播到肝脏。
而且肝脏是比较容易感染癌细胞的器官。
*淋巴路转移容易通过淋巴路转移的是盆腔或腹腔的癌症,会经淋巴管流至主动脉胖的腹膜后淋巴结,在倒流至肝脏。
此外,消化道癌细胞也可以颈肝门淋巴结转移到肝脏。
乳腺癌或肺癌也可以通过淋巴路转移,不过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胆囊癌严重胆囊的淋巴管,将原发性的癌细胞转移到肝脏。
*直接浸润如果肝脏附近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癌变,如胃癌,横结肠癌,胆囊癌,胰腺癌等,癌细胞都可能通过与肝脏粘连直接浸润蔓延到肝脏。
另外有责肾脏以及肾上腺癌症是可以直接侵犯肝脏,发生转移性肝癌的。
立体适形放疗联合介入治疗肝癌肾上腺转移李登欣;韩建军;宋金龙;薛德文;谢印法;于金明【期刊名称】《肿瘤学杂志》【年(卷),期】2007(13)4【摘要】[目的]探讨肝癌肾上腺转移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耐受情况。
[方法]41例经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肝癌肾上腺转移患者,行TACE治疗2次,1个月后再行立体适形放疗。
观察肿瘤的变化及评价病人的毒副反应。
[结果]2例CR,34例(82.9%)PR。
5例肾上腺肿瘤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
中位生存期为12.5个月。
所有病例未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可以耐受治疗。
[结论]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肝癌肾上腺转移,治疗效果明显。
【总页数】2页(P315-316)【关键词】肝肿瘤;放射疗法;介入疗法;化学栓塞【作者】李登欣;韩建军;宋金龙;薛德文;谢印法;于金明【作者单位】潍坊市人民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单纯三维适形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局部热疗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 [J], 任杰;孙凤飞;杨建全;袁志;苟黎翔;付曦2.原发性肝癌腹膜后转移立体适形放疗的疗效分析 [J], 郑红;肖作平;张晓青;张可领;刘永明;董昭3.介入治疗结合分次立体定向适形放疗交替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J], 郭建新;孙晓南;黄敏霞;陈俊;徐正阳;马霁波4.肝脏肿瘤介入治疗联合三维立体适形放疗临床分析 [J], 崔建华; 邓利勇5.35例晚期胆管癌介入治疗联合立体定向适形放疗疗效评价 [J], 周胜利;王宗盛;张根山;吴华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ACE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的效果及预后隋守光; 路建宽; 吴淦春; 李聪; 王明鑫【期刊名称】《《介入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9(028)009【总页数】5页(P837-841)【关键词】动脉化疗栓塞术; 射频消融术; 肝细胞癌; 肾上腺转移; 预后【作者】隋守光; 路建宽; 吴淦春; 李聪; 王明鑫【作者单位】257034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血管介入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肾上腺是肝、胃、肠等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器官,其转移风险高达32%~73%[1]。
多数肿瘤肾上腺转移患者无明显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功能障碍,也无其它身体不适[2-3]。
仍以手术切除及放、化疗为主,其临床疗效较差,且不适用于高龄和有根治性手术禁忌证患者[4]。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TACE 和射频消融术(RFA)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及疗效确切等优点[5-7]。
本研究就接受TACE 联合RFA 治疗的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以及只接受TACE 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控制情况及预后,以期为肾上腺转移患者的治疗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2002 年2 月至2017 年3 月在本院就诊的112 例肝细胞癌肾上腺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112 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肾上腺转移。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联合组(TACE+RFA,n=70)和TACE 组(n=42)。
联合组男38 例,女32 例,平均年龄(54.4±9.2)岁;TACE 组男26 例,女16 例,平均年龄(55.4±9.0)岁,两组患者其他临床资料详见表1。
纳入标准:①原发肿瘤为肝细胞癌,并经影像学及病理诊断确诊肾上腺转移;②存在外科根治性手术禁忌证,如心肺功能障碍、严重糖尿病等;③患者拒绝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
排除标准: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存在介入治疗禁忌证,如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全身感染。
晚期肺癌转移肺部的血流运行丰富,淋巴组织分布广泛,因而肺癌病人更容易在早期就发生远处病灶转移,甚至有很多病人是由于发现了与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才去医院检查。
肺癌极易在早期发生远处转移,因而与肺癌远处转移有关的症状往往是医生或患者发现的首发症状,如出现关节疼痛、颈部肿胀、上腹隐痛、食欲不振和神经系统症状等。
肺癌转移部位和症状1、脑转移肺癌病员出现无原因的头疼、呕吐、视觉障碍以及性格、脾气改变可能为肺癌转移到脑部引起的颅内高压或脑神经受损所致。
常见于小细胞肺癌、腺癌类型。
头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呕吐多出现在头痛激烈时,特点为喷射性呕吐;视力障碍则说明肿瘤已经影响压迫或侵犯到视神经,除上述常见症状之外,肺癌脑转移还可出现复视、阵发性黑蒙、猝倒、意识障碍、血压增高、脉搏减慢、严重者可因肿瘤压迫产生脑疝导致呼吸停止,危及病员的生命。
另外,近年来由于对肺癌病员脑CT检查的普遍应用,发现了许多无症状的脑转移患者,为治疗赢得了时间。
因此对诊断为肺癌的病员脑CT应列为常规检查,以尽早发现脑转移。
2、骨转移大约有50%肺癌病员最终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骨转移。
骨转移早期一般无任何症状,骨同位素扫描可发现有病变的骨骼。
骨转移症状与肿瘤转移的部位、数量有关,如肺癌肋骨转移引起的胸痛,多表现为胸壁部位局限的、有明确压痛点的疼痛。
脊髓转移引起后背部正中或病变部位疼痛,而四肢或躯干的骨转移引起该部位的局限性疼痛。
骨转移并非威胁肺癌病员生命的直接原因,但如肿瘤转移到机体承重骨如颈椎、胸椎、腰椎等部位则可造成瘫痪的严重后果。
因此对肺癌出现骨转移患者应及时治疗。
3、肝转移肝脏也是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约有28-33%的肺癌出现肝转移。
肝转移是原发性肺癌的癌细胞脱落后通过血液循环侵入肝脏并在肝脏种植生长,肝转移可以是单发或多个结节转移灶。
最常见的症状为肝区疼痛,为持续性涨痛,同时可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肝功能受损的表现。
4、肾及肾上腺转移肾及肾上腺均是肺癌晚期出现血道转移的结果,约有17%-20%的肺癌病员出现肾及肾上腺转移,患者常无症状,有部分病员可出现肾区涨痛,但很少出现影响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