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论文:肾上腺转移癌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5
肾上腺肿瘤病理报告模板
摘要
本文为一份肾上腺肿瘤病理报告模板,主要用于患者的病理诊断与治疗方案选择。
该模板具体包括肾上腺肿瘤的病理检查、诊断和结论等内容。
肾上腺肿瘤病理检查
标本来源
本次检查标本来源为患者肾上腺组织,手术切除标本。
标本处理
肾上腺组织标本在手术切除后经过冷冻切片和石蜡包埋,制作了患者的病理组织切片。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使用光学显微镜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观察,结合组织染色后数据分析,根据不同形态学指标,进行对病理组织的描述,如细胞形态、组织构成和病理类型等。
肾上腺肿瘤病理诊断
病理类型
根据肾上腺肿瘤的形态学表现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该病例被诊断为皮质腺瘤。
病理分级
根据组织学检查所得到的肿瘤分级结果,该病例的肿瘤被分为Ⅰ级。
病理评分
综合考虑肿瘤的组织学结构及染色体改变等因素,该病例肿瘤评分为2分。
肾上腺肿瘤病理结论
主要病理结论
通过对本次检查的肾上腺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确认该病例为皮质腺瘤,肿瘤分级为Ⅰ级。
随访观察建议
对于该病例,建议进行随访观察,包括定期进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结语
本文所提供的肾上腺肿瘤病理报告模板,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和准确地进行病理诊断和治疗方案选择,对于提高医学诊断在临床中的准确性和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意义。
最新:肾上腺皮质癌和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实践指南要点解读(附图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肾上腺意外瘤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大多数的肾上腺意外瘤属于良性肿瘤,但仍有<2%的肾上腺意外瘤为恶性病变,且自2017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所有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haeochromocytomas and paragangliomas,PPGL)均具有恶性潜力的可能[1]。
故了解肾上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随访对临床工作十分重要。
为提高对此类患者的诊治水平,欧洲16个不同机构、国家的多学科专家小组于2020年首次制定了《肾上腺皮质癌和恶性嗜铬细胞瘤:诊断、治疗和随访的临床实践指南》[2](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是由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和欧洲罕见成人实体癌症参考网络合作编制,文中提供了证据水平和推荐级别,按照循证医学证据水平,为肾上腺皮质癌(adrenal cortical carcinoma ACC)和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分类、治疗和随访提供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01 流行病学肾上腺癌分为两种,一种是起源于肾上腺皮质的ACC,另一种为来自肾上腺髓质的恶性嗜铬细胞瘤[3]。
嗜铬细胞瘤是一种产生儿茶酚胺的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肾上腺髓质或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的嗜铬细胞,后者常称为副神经节瘤,与嗜铬细胞瘤合称PPGL。
据估计,ACC的发病率为每年(0.5~2.0)/百万,其发病高峰出现在儿童和40~50岁人群。
PPGL 的发病率每年在(2~8)/百万,且与年龄呈正相关[4]。
02 诊断与风险评估鉴于此类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且治疗及随访涉及多个学科,故强调对疑似ACC或PPGL患者均应进行多专家小组会诊讨论,诊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2.1 激素检查激素检查有助于评估肾上腺肿块的良恶性、判断有无危重症风险。
对于所有怀疑为ACC或嗜铬细胞瘤的肾上腺肿瘤患者均应检查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表1)。
肾上腺肿瘤18例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提高肾上腺肿瘤的诊治水平。
方法总结18例2002~2006年肾上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結合文献复习对其诊治进行讨论。
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mmHg平均mmHg;因向心性肥胖就诊者1例。
全身乏力7例,伴心律失常9例,腰背部不适者2例。
患者入院前均经B超检查阳性,经CT或MRI 复查确诊。
病灶位于左侧12例,右侧6例。
18例患者常规行血儿茶酚胺、醛固酮(立、卧位)、17一羟、17一酮测定,并常规化验电解质,做B超和CT或MRI 检查。
全部患者均行手术切除肿瘤。
术前给予a—受体阻滞剂至少2周,将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加用心痛定或硫甲丙脯酸等药物,手术前3d充分补液,补液量3 000mL/d左右,静止型嗜铬细胞瘤术前未予药物治疗。
原发性醛固酮给予控制血压、补液治疗。
本组1例皮质醇症者术前血压高,给予降压对症治疗。
行开放性手术16例,经后腹腔腹腔镜下切除2例。
开放手术采用患侧腰部11肋间切口,全部行全身麻醉。
2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切除肿瘤,其中12例切除同侧肾上腺,无手术死亡患者。
术中、术后血压波动较大3例,所有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随访0.5~10a。
术前高血压术后恢复正常10例,需药物控制者3例,药物控制效果满意,症状消失3例,无死亡患者。
3讨论肾上腺位于腹膜后深而隐蔽,是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内分泌激素测定水平的提高,因体检或其它相关疾病行B超、CT和MRI等检查,一些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的肾上腺肿瘤也被偶然发现。
有报道表明B超、CT和MRI定位准确率分别为84.6%、90.6%和98.1%,术前定性准确率分别为39.2%、69.6%和79.6%。
本组中5例肾上腺肿瘤病人为B超或CT 检查时偶然被发现。
孙则禹总结各种文献资料,发现肾上腺肿瘤有10余种之多,可分为有功能性的无功能性的;良性的和恶性的。
本组18例肾上腺肿瘤患者,其类型就有11种之多,以皮质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为多见。
第5篇5分割SBRT治疗肺癌的临床预后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5分割SBRT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是影响其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因素。
方法和材料:IMRT高剂量分割SBRTSBRT治疗肾上腺转移癌:利用调频质子和光子的先进技术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比较采用光子和质子的先进SBRT技术治疗肾上腺转移癌。
材料和方法:计划10名经CT扫描的患者入选。
剂量分割规定为45Gy/6次。
OAR 是肝脏和肾脏。
剂量体积指标的定义是靶区覆盖评价和危及器官保护的量化质量计划。
比较动态弧形、IMRT、3D适形静态、质子调强计划。
CTV主要计划达到的指标为V95%=100%,V107%=0%。
计划靶体积(PTV)的目标是V95%>80%,肾脏和肝脏的总体计划目标分别是V15Gy<35%和V15Gy<(肝脏体积700立方厘米)。
结果:所有的技术均在CTV和PTV上取得了最大和最小的剂量目标,质子技术在危险器官的保护上效果最佳。
RapidArc呈现出仅次于质子的最低剂量bath (V10Gy和不可分割的剂量)以及与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一样的最佳适形度。
结论:通过先进的光子和质子技术实现了应用SBRT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的目标。
静态、动态和质子是较其他解决适形方案的更好的实行调强适形的方法。
因为他们的简单性,IMRT和动态弧形应该是那些不适合质子技术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简介:很多肿瘤均有向肾上腺转移的趋势,一旦出现肾上腺转移,放射治疗通常是用作姑息性止痛治疗手段[15, 16, 20, 23, 24, 31, 33]。
SBRT通常是用于一个或小于5个转移灶的治疗手段。
先进的技术和改良的固定和成像方式一起,使胸,肝,胰腺,肾肿瘤,腹部转移的放射治疗变得有效[4,6-9,12,18,19,21,25,26],对于肾上腺的治疗乔拉等[3]报道了30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数据显示,在分割计划在16Gy/4次至50Gy/10次的改变范围内,肿瘤控制率为13%-55%,无二级或以上的毒性反应发生。
肾上腺肿瘤论文:肾上腺转移癌治疗体会(附8例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转移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方法分析我院于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肾上腺转移癌患者8例,原发肿瘤为肺癌3例,肝癌4例,乳腺癌1例,手术治疗5例,3例采用化疗、放疗或介人治疗。
结果手术切除的5例,生存6~63个月未经手术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为(100±11)个月。
结论手术切除+化疗明显优于单纯化疗,b超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有条件切除肾上腺肿瘤者应尽可能完整切除,并控制原发癌,可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转移癌;诊断;治疗
近年来肾上腺转移癌的发生率明显增多,有文献报道其在肾上腺肿瘤中占26%[1],我院于2005年8月至2010年2月共收治肾上腺转移癌患者8例,现将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我院确诊的肾上腺转移癌患者8例;其中男5例,女3例。
年龄35岁~76岁,平均年龄552岁。
左侧4例,右侧3例,双侧转移1例。
原发肿瘤为肺癌3例,肝癌4例,乳腺癌1例,所有患者原发癌均经手术切
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实验室检查均无肾上腺皮、髓质功能异常,24 h17羟类固醇(17ks、17ohcs)、尿3甲氧基4羟基苦杏仁酸(vma),血压及电解质检查均正常。
1 2 检查方法 8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均行b超检查,发现肾上腺实质性肿块,呈卵圆或不规则形,ct检查30
cm×2 5 cm×2 6 cm~9 1 cm×9 3 cm×7 3 cm,内部密度不均匀,边缘不光滑,增强扫描中心可见钙化、出血或坏死。
1 3 治疗方法手术治疗5例,3例采用化疗、放疗或介入治疗。
4例肾癌患者行同期原发肿瘤与肾上腺转移癌切除术,1例因肿瘤与肾粘连明显行肾上腺、肿瘤及肾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均术后辅以针对原发癌的化疗、放疗和/或生物治疗。
2 结果
经手术切除的5例均获随访,生存6~63个月,平均34 2±47个月,其中原发肿瘤肝癌2例,肺癌2例,乳腺癌1例。
其余3例未经手术治疗者均获随访,平均生存期为(100±11)个月。
均死于肿瘤晚期或多发转移。
3 讨论
肾上腺为人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常见的肾上腺肿瘤为腺瘤、转移癌和嗜铬细胞瘤、皮质腺癌[2]。
肾上腺是除肺、
肝、骨骼以外恶性肿瘤转移的好发脏器,肾上腺转移性肿瘤并不罕见,肾上腺转移癌的检出率,随着b超、ct、mri及pet等检查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明显增高,文献报告由全身各部位癌转移至肾上腺的发病率高达26%~50%[3,4],gill 等[5]和sil vertri等[6]报告中提示大多肾癌,肺癌中有肾上腺转移癌存在,不能只满足于原发癌之诊断,应重视肾上腺转移癌的可能。
肾上腺转移癌由于患病部位较为隐匿,大部分患者没有特殊的临床症状,常因无功能性肾上腺肿块在作其他原因检查时偶尔发现,或因原发肿瘤作全身检查时发现。
对肾上腺转移癌应争取早诊断,b超和ct是诊断肾上腺转移癌的重要检查方法,有文献报道b超和ct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4%和966%[7],但b超声像图和ct影像不易区分肾上腺转移癌与肾上腺原发肿瘤。
对肾上腺转移癌应争取早诊断,虽然肾上腺转移癌常伴有肾上腺外其他脏器转移,多数失去手术机会,但是对未发现其他器官或淋巴结转移的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癌,应尽可能行积极的外科手术,术后再辅以化疗或放疗。
luketich等[8]将肾上腺转移癌分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手术切除转移癌加化疗辅助治疗组生存期中位数31个月,单纯化疗组生存期中位数5个月,手术切除+化疗明显优于单纯化疗,于本
组结果相符,肾上腺转移癌毕竟为晚期肿瘤,不能根治肿瘤,我们认为关键是要选择恰当的手术适应证,有条件切除肾上腺肿瘤者应尽可能完整切除,并控制原发癌,可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应用介入方法,射频消融,等方法亦能对肾上腺转移癌者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冯超,李汉忠肾上腺转移癌22例中华外科杂志,2004,42(8):506507.
[2] bagwan in, cook g, mudan s, et al unusual presentation of me. tastatic adenocarcinoma world j surg oncol,2007,18(5):116119.
[3] katz rl, shirkhoda a diagnostic approach to incidental adrenal nedales in the cancer patient cancer, 1995,55:19952000.
[4] qi f,fan by,chen zy,et 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renal tumors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2004,14(3):127129chinese.
[5] gill is, mcclennan bl, kerblk, et al
adrenal involve—merit from renal cell carcinoma;predictive value of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j urol,
1994,152:10821085.
[6] silvertga, lenz je, harper sn,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clinical findings to ct sp all evidence of adrenal glana metas— t&qs in the stang of bronchogenic carinoma chest,1992,102:17481751.
[7]南勋义,党建功,陈兴发,等肾上腺转移癌(附16例报告)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