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152.74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章节综合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属于勾股数的是( )
A.1,3,2 B.1.5,2,2.5 C.6,8,10 D.5,6,7
3.已知Rt△ABC的三边分别为a、b、c,则下列结论不可能成立的是( )
A.a2﹣b2=c2 B.△A﹣△B=△C
C.△A:△B:△C=3:4:5 D.a:b:c=7:24:25
4.如图是一个底面为等边三角形的三棱镜,在三棱镜的侧面上,从顶点A到顶点A′镶有一圈金属丝,已知此三棱镜的高为5cm,底面边长为4cm,则这圈金属丝的长度至少为( )
A.8cm B.13cm C.12cm D.15cm
5.如图所示:已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4 B.8 C.64 D.16
6.已知x,y为正数,且224(3)0xy,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5 B.25 C.7 D.15
7.如图,在ABCV中,D是BC上一点,已知1312155ABADACBD,,,,则DC的长为( )
A.13 B.12 C.9 D.8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如果△A+△B-△C=0,那么△ABC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A:△B:△C=5:12:1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如果三角形三边之比为7:10:17,则△ABC为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2244nnn、4、(n>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如图,在5×5的正方形网格中,从在格点上的点A,B,C,D中任取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恰好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 和 4,则第三边的长为( )
A.5 B. 7 C. 5 D.5 或 7
2.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 )
A.7,12,13 B.3,4,7 C.3,4,6 D.8,15,17
3.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 225、289,则字母 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64
4.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 1 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
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 A,则点 A 表示的数是( )
A.- 2 B.﹣1+ 2 C.﹣1- 2 D.1- 2
5.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是 6cm、8cm、10cm△,则 ABC的面积是( )
A. 24cm2 B. 30cm2 C. 40cm2 D. 48cm2
6.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 5m 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 12m
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m B.12m C.13m D.18m
7.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 4 cm,高为 18cm,点 A、B 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
A、B 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根棉线从 A 点顺着圆柱侧面绕 3 圈到 B 点,则这根棉线的长度最
短为( )
A.24cm B.30cm C.2 21 cm D.4 97 cm
8△.若 ABC的三边长分别为 a、b、c 且满足(a+b)(a2+b2﹣c2)=0△,则 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
三角形
9.一架 25 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底端 7 分米.如果梯子的
顶端沿墙下滑 4 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
A.9 分米 B.15 分米 C.5 分米 D.8 分米
10.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 / 12 2019-2020届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巩固练习
考试时间:100分钟 试卷分数:120分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0
2.(2019陕西)如图,在△ABC中,∠B=30°,∠C=45°,AD平分∠BAC交BC于点D,DE⊥AB,
垂足为E。若DE=1,则BC的长为
A.2+2
B.32+
C.2+3
D.3
3.(2019
河南)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
AD
∥
BC,∠D=90°,AD
=4,BC
=3.分别
以点A
,C
为圆心,大于AC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E
,作射线BE
交AD
于点F
,
交AC
于点O
.若点O
是AC
的中点,则CD
的长为( )
A.2 B.4 C.3 D.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2 / 12 4.如图,一个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
AO上,测得
2AOm=.若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
0.5m,
这时梯子的底端也恰好外移
0.5m,则梯子的长度AB为( )m.
A.2.5 B.3 C.1.5 D.3.5
5.如图所示,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
经测量AB=2米,则树高为( )
A.米 B.米 C.(+1)米 D.3米
6.下列条件不能判定Δ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A:∠B:∠C=1:3:2
C.(b+c)(b-c)=a2
D.
a=3+k ,b=4+k, c=5+k(k>0)
7.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在△ABC
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是( )
A.0 B.1 C.2 D.3
初中数学试卷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专题练习题
1.如图,把长方形纸条ABCD沿EF,GH同时折叠,B,C两点恰好落在AD边的P点处,若∠FPH=90°,PF=8,PH=6,则长方形ABCD的边BC的长为( )
A.20 B.22 C.24 D.30
2.如图,长方形纸片ABCD中,已知AD=8,折叠纸片使AB边与对角线AC重合,点B落在点F处,折痕为AE,且EF=3,则AB的长为( )
A.3 B.4 C.5 D.6
3.如图,在Rt△ABC中,AB=9,BC=6,∠B=90°,将△ABC折叠,使A点与BC的中点D重合,折痕为MN,则线段BN的长为(
)
A.53 B.52 C.4 D.5
4.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中,BC=3,AB=6,∠BCA=90°.在AC上取一点E,以BE为折痕,使AB的一部分与BC重合,点A与BC延长线上的点D重合,则DE的长度为(
)
A.6 B.3 C.23 D.3
5.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等于( ) A.43 B.33 C.42
D.8
6.如图①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30°,BC=4 cm,将其折叠,使点C落在斜边上的点C′处,折痕为BD,如图②,再将②沿DE折叠,使点A落在DC′的延长线上的点A′处,如图③,则折痕DE的长为(
)
A.83 cm B.23 cm C.22 cm D.3 cm
7. 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1,以CD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2018的值为(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列各数据为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3,4,5 B.2,3,4 C.1,2,3 D.4,8,10
2.下列4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1.5,2.5,2 B.2,2,2
C.12,16,20 D.0.5,1.2,1.3
3.已知直角三角形有两边为3和5,则第三边为( ).
A.4 B.5 C.4或34 D.3或34
4.在RtABC中,90C,2AC,4BC,则点C到斜边AB的距离是( )
A.45 B.25 C.855 D.455
5.下列条件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 B.::1:2:4ABC
C.23a,24b,25c D.4a,5b,6c
6.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6,斜边为2,则该三角形的面积是( ).
A.14 B.34 C.12 D.1
7.在ABC中,∠BAC=90°,则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A.BC=AC+BC B.AC2=AB2+BC2
C.AB2=AC2+BC2 D.BC2 =AB2+AC2
8.《九章算术》中记载“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译文:一根竹子,原高一丈,虫伤有病,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着地,着地处离原竹子根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有多高?(1丈=10尺).答: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 )
A.3尺 B.4尺 C.4.5尺 D.4.55尺
9.如图所示,已知ABC中,6AB,9AC,ADBC于D,M为AD上任一点,则22MCMB等于( ).
A.9 B.25 C.36 D.45
10.如图,如图,在等边△ABC中,AB=6,AD⊥BC,E是AC上的一点,M是AD上的点,若AE=2,求ME+MC的最小值(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在RtABC中,90ACB,CDAB于D,已知15AB,RtABC的周长为15+95,则CD的长为( )
A.5 B.13 C.95 D.6
2.如图是用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已知大正方形面积为49,小正方形面积为4,若用x,y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x>1),请观察图案,指出以下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
A.x2+y2=49 B.x-y=2 C.2xy+4=49 D.x+y=9
3.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是a,b,c,下列条件不能判断△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6,b=8,c=10 B.a=5,b=12,c=13
C.a=1,b=2,c=3 D.∠A:∠B:∠C=1:2:3
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5,8,10 B.8,15,17 C.4,5,7 D.7,19,21
5.如图,在22的方格中,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点A、B、C都在格点上,则AC边上的高为( )
A.5 B.322
C.355 D.32
6.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 )
A.245 B.5 C.6 D.8
7.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2,将正方形ABCD沿直线EF折叠,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 )
A.8 B.4 C.8 D.6
8.图1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BC的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
A.a
9.如图,在Rt△ABC中,∠ACB=90°,AB=16,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和为( )
A.16 B.32 C.160 D.256
1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边长为25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斜边长上的高为125 D.三角形的面积为20
2.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为( )
A.1,1,2 B.1.5,2,2 C.7,24,25 D.6,12,13
3.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12、13,则第三边长为( )
A.5 B.17 C.5或17 D.5或√313
4.在ABCV中,若::1:1:2ABC,且C的对边长为2,则A的对边长为( )
A.1 B.2 C.3 D.2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坐标为(﹣2,3),以点O为圆心,以OP的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负半轴于点A,则点A的横坐标为( )
A.13 B.2﹣13 C.﹣13 D.13﹣2
6.如图,三角形纸片ABC,AB=AC,∠BAC=90°,点E为AB中点,沿过点E的直线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现交于点F,已知EF=32,则BC的长是( )
2
A.322 B.32 C.3 D.33
7.如图,一棵大树被大风刮断后,折断处离地面8m,树的顶端离树根6m,则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18m B.10m C.14m D.24m
8.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
A.60海里 B.45海里 C.203海里 D.303海里
9.勾股定理是人类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在我国古算书《周醉算经》中早有记载.如图1,以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再把较小的两张正方形纸片按图2的方式放置在最大正方形内.若知道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一定能求出(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设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已知b=8,c=10,则a的值为( )
A.2 B.6 C.5 D.36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3,4)到原点的距离是( )
A.3 B.4 C.5 D.±5
3.在△ABC中,AB=1,AC=2,BC=5,则该三角形为(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把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如图所示放在数轴上,以正方形的对角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对应的数是( )A.1 B.2 C.3 D.2
第4题图 第5题图
5.如图,一艘轮船位于灯塔P的北偏东60°方向,与灯塔P的距离为30海里的A处,轮船沿正南方向航行一段时间后,到达位于灯塔P的南偏东30°方向上的B处,则此时轮船所在位置B处与灯塔P之间的距离为( )
A.60海里 B.45海里 C.203海里 D.303海里
6.《九章算术》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根六尺.问折高者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6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
A.x2-6=(10-x)2 B.x2-62=(10-x)2
C.x2+6=(10-x)2 D.x2+62=(10-x)2
7.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10,底长为12,则其底边上的高为( )
A.13 B.8 C.25 D.64
8.如图,Rt△ABC中,∠ACB=90°,若AB=15cm,则正方形ADEC和正方形BCFG的面积之和为( )A.150cm2 B.200cm2 C.225cm2 D.无法计算
《勾股定理复习》教学案
复习内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及应用
学习目标:掌握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内容,会利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课前热身
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cm,2cm ,则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
2.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3、4、5(2)5、12、13(3)8、15、
3.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B’C’D’的表面上,从顶点A到顶点C’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
考点链接
考点一、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1.已知,如图在ΔABC中,AB=BC=CA=2cm,AD是边BC上的高.求 ①AD的长;②ΔABC的面积.
练习一
1、下列各组线段中,能够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6,7,8 B.5,6,7 C.4,5,6 D.3,4,5
2.在Rt△ABC中,∠C=90°.
(1)如果a=3,b=4, 则c= ;
(2)如果a=6,c=10, 则b= ;
(3)如果c=13,b=12,则a= ;
3、在△ABC中,∠A=90°,则下列各式中不成立的是( )
A.BC2=AB2+AC2; B.AB2=AC2+BC2;
C.AB2=BC2-AC2; D.AC2=BC2-AB2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第三条边长是 .
考点二、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如图,滑杆在机械槽内运动,∠ACB为直角,已知滑杆AB长2.5米,顶端A在AC上运动,量得滑杆下端B距C点的距离为1.5米,当端点B向右移动0.5米时, B
C A 30° 求滑杆顶端A下滑多少米?
考点三:勾股定理解决较综合的问题
1.证明线段相等.
已知:如图,AD是△ABC的高,AB=10,AD=8,BC=12 .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一、单选题
1.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的长为( )
A.5 B.7 C.5 D.5或7
2.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 )
A.7,12,13 B.3,4,7 C.3,4,6 D.8,15,17
3.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
A.4 B.8 C.16 D.64
4.如图,以数轴的单位长度线段为边作一个正方形,以表示数1的点为圆心,正方形对角线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A,则点A表示的数是( )
A.-2 B.﹣1+2 C.﹣1-2 D.1-2
5.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是6cm、8cm、10cm,则△ABC的面积是( )
A.224cm B.230cm C.240cm D.248cm
6.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m B.12m C.13m D.18m
7.如图,圆柱底面半径为4cm,高为18cm,点A、B分别是圆柱两底面圆周上的点,且A、B在同一母线上,用一根棉线从A点顺着圆柱侧面绕3圈到B点,则这根棉线的长度最短为( )
A.24cm B.30cm C.221cm D.497cm
8.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满足(a+b)(a2+b2﹣c2)=0,则△ABC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9.一架25分米长的梯子,斜立在一竖直的墙上,这时梯足距离墙底端7分米.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下滑4分米,那么梯足将滑动( )
A.9分米 B.15分米 C.5分米 D.8分米
10.我国汉代数学家赵爽为了证明勾股定理,创制了一幅“弦图”,后人称其为“赵爽弦图”.如图是由弦图变化得到,它是用八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记图中正方形ABCD,正方形EFGH,正方形MNKT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S2+S3=12,则下列关于S1、S2、S3的说法正确的是( )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Rt△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且∠C=90°,c=13,a=12,则b的值为( )
A.7 B.5 C.25 D.6
2.下列几组数中,不能作为勾股数的是( )
A.3,4,5 B.6,8,10 C.5,12,13 D.20,30,40
3.如图,在RtABC△中,CACB,D为斜边AB的中点,RtEDF在ABC内绕点D转动,分别交边AC,BC于点E,F(点E不与点A,C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45DEF;②222BFAEEF;③2CDEFCD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4.已知四个三角形分别满足下列条件:①一个内角等于另两个内角之和;②三个内角度数之比为3∶4∶5;③三边长分别为7,24,25;④三边长之比为5∶12:13.其中直角三角形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 若一直角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第三边长为( )
A.13 B.13或 C.13或15 D.15
6.一个圆桶底面直径为24cm,高32cm,则桶内所能容下的最长木棒为( )
A.20cm B.50cm C.40cm D.45cm
7.如图,△ABC 的两条高线 BD,CE 相交于点 F,已知∠ABC=60°,AB=10 ,CF=EF,则△ABC 的面积为( )
A.203 B.253 C.303 D.403
8.已知,等边三角形ΔABC中,边长为2,则面积为(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在平静的湖面上,有一支红莲,高出水面1米,一阵风吹来,红莲移到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已知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这里的水深为( )
A. 1.5米
B. 2米
C. 2.5米
D. 1米
2.如图1,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边为边向外作等边三角形,面积分别为S1、S2、S3;如图2,分别以直角三角形三个顶点为圆心,三边长为半径向外作圆心角相等的扇形,面积分别为S4、S5、S6.其中S1=16,S2=45,S5=11,S6=14,则S3+S4等于( )
A. 86
B. 64
C. 54
D. 48
3.如图表示的是一个十字路口,O是两条公路的交点,点A、B、C、D表示的是公路上的四辆车,若OC=8 cm,AC=17 cm,AB=5 cm,BD=10m,则C,D两辆车之间的距离为( )
A. 5 m
B. 4 m
C. 3 m
D. 2 m
4.如图是由三个棱长均为1的正方体箱子堆积而成的几何体,在底端的顶点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顶端的顶点B处的食物,则它沿该几何体表面爬行的最短路程等于( ) 2
A. B. 2+1
C.
D. 5
5.如图,长方体的透明玻璃鱼缸,假设其长AD=80 cm,高AB=60 cm,水深为AE=40
cm,在水面上紧贴内壁G处有一鱼饵,G在水面线EF上,且EG=60 cm;一小虫想从鱼缸外的A点沿壁爬进鱼缸内G处吃鱼饵,则小动物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 )
A. 40 cm
B. 60 cm
C. 80 cm
D. 100 cm
6.三角形三边长为6、8、10,那么最长边上的高为( )
A. 6
B. 4.5
C. 4.8
D. 8
7.如图,梯子AB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为2 m,梯子的顶端B到地面的距离为7 m,现将梯子的底端A向外移动到A′,使梯子的底端A′到墙根O的距离等于3
第 1 页 共 5 页
《勾股定理》复习
一、基础达标: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b、c是△ABC的三边,则a2+b2=c2;
B.若 a、b、c是Rt△ABC的三边,则a2+b2=c2;
C.若 a、b、c是Rt△ABC的三边,90A,则a2+b2=c2;
D.若 a、b、c是Rt△ABC的三边,90C,则a2+b2=c2.
2. Rt△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cba B. cba C. cba D. 222cba
3. 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k2-1,2k(k >1),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k B、k+1 C、k2-1 D、k2+1
4. 已知a,b,c为△ABC三边,且满足(a2-b2)(a2+b2-c2)=0,则它的形状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5. 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90 D.不能确定
6. △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的周长为( )
A.42 B.32 C.42 或 32 D.37 或 33
7.※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斜边上的中线长为d,则这个三角形周长为( )
(A)22dSd (B)2dSd
(C)222dSd (D)22dSd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的坐标是(3,4),则OP的长为( )A:3 B:4 C:5 D:7
9.若△ABC中,AB=25cm,AC=26cm高AD=24,则BC的长为( )
2014年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练习题(附解析)
1、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斜边上的中线长2,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
A.5 B. C. D.1
2、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得到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判断
3、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b)( a2+b2-c2)=0,则△ABC是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4、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ABC中,若∠B=∠C-∠A,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B.△ABC中,若a2=(b+c)(b-c),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C.△ABC中,若∠A∶∠B∶∠C=3∶4∶5,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D.△ABC中,若a∶b∶c=5∶4∶3,则△ABC是直角三角形.
5、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20cm,两条直角边之比为3∶4,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A.27cm B.30cm C. 40cm D.48cm
6、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边一定为10 B.三角形的周长为25
C.三角形的面积为48 D.第三边可能为10
7、下列各组数中,以它们为边的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1.5,2,3 B. 7,24,25
C.6,8,10 D. 3,4,5
8、已知x、y为正数,且│x2-4│+(y2-3)2=0,如果以x、y的长为直角边作一个直角三角形,那么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5 B.25 C.7 D.15
9、如图,牧童家在B处,A、B两处相距河岸的距离AC、BD分别为500m和300m,且C、D两处的距离为600m,天黑牧童从A处将牛牵到河边去饮水,在赶回家,那么牧童最少要走
A.800m B.1000m C.1200m D.1500m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综合训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边长分别为6和8,则斜边边长为( )
A.10 B.27 C.15 D.10或27
2、如图,在△ABC中,BC=22,∠C=45°,若D是AC的三等分点(AD>CD),且AB=BD,则AB的长为( )
A.2 B.5 C.3 D.52
3、小亮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2m,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8m后,下端刚好接触到地面,则学校旗杆的高度为( )
A.10m B.12m C.15m D.18m 4、已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cm,周长为12cm,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
A.24cm B.25cm C.26cm D.212cm
5、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0.3,0.4,0.5 B.52,6,132 C.2,2,2 D.9,12,15
6、如图,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 )
A.5 B.﹣5+1 C.5+1 D.5﹣1
7、如图,在Rt△ABC中,AB=6,BC=8,AD为∠BAC的平分线,将△ADC沿直线AD翻折得△ADE,则DE的长为( )
A.4 B.5 C.6 D.7
8、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4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含答案
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
1、在 中,∠C=90°,sinA= ,则tanA=( ) A. B. C.1 D.
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在对角线BD上,且∠BAE=22.5°,EF⊥AB,垂足为F,则EF的长为( )
A.1 B. C. D.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D=90°,AD=CD=4,AB=1,F为AD的中点,则F到BC的距离是( ).
A.1 B.2 C.4 D.8
4、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的长为9,另两边为连续自然数,则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
A.90 B.120 C.121 D.不能确定
5、如图,在Rt△ABC中,∠ACB=90°,BD平分∠ABC.若CD=3,BC+AB=16,则△ABC的面积为( )
A.16 B.18 C.24 D.32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0,8). 以点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C,则点C的坐标为( ).
A.(6,0) B.(4,0) C.(6,0)或(-16,0) D.(4,0)或(-16,0)
7、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点坐标为 ,点 在直线
上运动,设 的值为 ,则下面能够大致反映w与m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8、如图,已知由16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图案中,有五条线段PA、PB、PC、PD、PE,其中长度是有理数的有 (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9、在直角三角形ABC中,斜边AB=1,则AB²+BC²+AC²=( )
A.2 B.4 C.6 D.8
10、如图,在4×4的正方形方格图形中,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ABC的顶点都在格点上,则图中∠ABC的余弦值是( )
第 1 页 共 12 页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题-附答案(人教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高为3米,斜坡长为5米的楼梯台阶上铺地毯,则地毯的长度至少要( )
A.4米 B.5米 C.6米 D.7米
2.某工程的测量人员在规划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土地时,在BC上有一处古建筑D,使得BC的长不能直接测出,工作人员测得AB=130米,AD=120米,BD=50米,在测出AC=150米后,测量工具坏了,使得DC的长无法测出,请你想办法求出BC的长度为( )
A.90米 B.120米 C.140米 D.150米
3.《九章算术》第九章有如下题目,原文:今有垣高一丈,倚木于垣,上与垣齐.引木却行一尺,其木至地.问木长几何?译文是:今有墙高1丈,倚木杆于墙.使木杆之上端与墙平齐.牵引木杆下端退行1尺,则木杆(从墙上)滑落至地上.间木杆长是多少?(1丈=10尺,1尺=10寸)( )
A.5尺5寸 B.1丈1尺 C.5丈5寸 D.5丈5尺
4.如图,长方形OABC的边OA长为2,边AB长为1,OA在数轴上,以原点O为圆心,对角线OB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正半轴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
A.2.5 B.22 C.3 D.5
5.如图,小明在广场上先向东走1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西走20米,又向南走40米,再向东走70米.则小明到达的终止点与原出发点的距离是( ) 第 2 页 共 12 页
A.90米 B.100米 C.120米 D.150米
6.如图,有一个由传感器控制的灯A装在门上方离地高4.5 m的墙上,任何东西只要移至距该灯5 m及5 m以内时,灯就会自动发光,请问一个身高1.5 m的学生要走到离墙多远的地方灯刚好发光?( )
A.4 m B.3 m C.5 m D.7 m
7.如图,在波平如镜的湖面上,有一朵盛开的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3尺.突然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刚好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6尺,则水深是( )尺
A.3.5 B.4 C.4.5 D.5
8.如图,小亮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绳子末端刚好接触到地面,然后将绳子末端拉到距离旗杆8 m处,发现此时绳子末端距离地面2 m,则旗杆的高度为(滑轮上方的部分忽略不计)( )
A.12 m B.13 m C.16 m D.17 m 第 3 页 共 12 页 9.如图,数轴上点A,B分别对应1,2,过点B作PQ⊥AB,以点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C,以原点O为圆心,OC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M,则点M对应的数是( )
A.3 B.5 C.6 D.7 10.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F平分∠CAB,交CD于点E,交CB于点F.若AC=3,AB=5,则CE的长为( )
A.32 B.43 C.53 D.85
11.如图,已知线段BC,分别以B、C为圆心,大于12BC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E、F两点,连接CE,过点E作射线BA,若∠CEA=60°,CE=4,则△BCE的面积为( )
A.4 B.43 C.8 D.83
12.如图,圆柱形纸杯高8 cm,底面周长为12 cm,在纸杯内壁离杯底2 cm的点C处有一滴蜂蜜,一只蚂蚁正好在纸杯外壁,离杯上沿2 cm与蜂蜜相对的点A处,则蚂蚁到达蜂蜜的最短距离为( )
A.23 B.62 C.10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填空题
13.上午8时,一条船从海岛A出发,以15海里/时的速度向正北航行,10时到达海岛B处,第 4 页 共 12 页 从A、B望灯塔C,测得∠BAC=60°,点C在点B的正西方向,海岛B与灯塔C之间的距离是
海里.
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5,2)到原点的距离是 .
15.如图,要做一个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7 cm和4 cm的三角尺,斜边长应为 cm.
16.如图,A,B,C,D为四个养有珍稀动物的小岛,连线代表连接各个小岛的晃桥(各岛之间也可以通过乘船到达),四边形ABCD为长方形,如果黄芳同学想从A岛到C岛,则至少要经过________米.
17.某快递公司要在街道旁设立一个派送还点,向A、B两居民区投送快递,派送点应该设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它到A、B的距离之和最短?快递员根据实际情况,以街道为x轴,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测得坐标A(﹣2,2)、B(6,4),则派送点的坐标是 .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点A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AO是等腰三角形时,点A的坐标为 .
三、解答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19.如图所示,一棵36米高的树被风刮断了,树顶落在离树根24米处,求折断处的高度AB.
20.如图,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21.如图所示,在一次夏令营活动中,小明从营地A点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走了5003m到达B点,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走了500m到达目的地C点.
(1)求A、C两点之间的距离;
(2)确定目的地C在营地A的什么方向? 第 6 页 共 12 页
22.如图,∠AOB=90°,OA=45cm,OB=15cm,一机器人在点B处看见一个小球从点A出发沿着AO方向匀速滚向点O,机器人立即从点B出发,沿直线匀速前进拦截小球,恰好在点C处截住了小球.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多少?
23.如图,△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D为AB边上一点.
(1)求证:△ACE≌△BCD;
(2)若AD=6,BD=8,求ED的长. 第 7 页 共 12 页
24.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BAD=90°,AB=2,AC=11,求BC的长.
25.如图,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处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中学,AP=160m.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m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噪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为18km/h,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为多少秒? 第 8 页 共 12 页 第 9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D
5.B.
6.A.
7.C
8.D.
9.B.
10.A
11.B.
12.C.
13.答案为:303.
14.答案为:3.
15.答案为:65.
16.答案为:370.
17.答案为:(23,0).
18.答案为:A(4,0),(5,0),(﹣5,0).
19.解:设AB=x米,则AC=(36﹣x)米
∵AB⊥BC
∴AB2+BC2=AC2
∴x2+242=(36﹣x)2.
∴x=10
∴折断处的高度AB是10米.
20.解:如图,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BC=3000(米).
3000÷20=150米/秒=540千米/小时. 第 10 页 共 12 页 所以飞机每小时飞行540千米.
21.解:(1)过B点作BE∥AD
如图,∴∠DAB=∠ABE=60°.
∵30°+∠CBA+∠ABE=180°
∴∠CBA=90°.
即△ABC为直角三角形.
由已知可得:BC=500 m,AB=5003 m
由勾股定理可得:AC2=BC2+AB2
所以AC=1 000(m);
(2)在Rt△ABC中,∵BC=500 m,AC=1 000 m
∴∠CAB=30°
∵∠DAB=60°
∴∠DAC=30°.
即点C在点A的北偏东30°的方向.
22.解:∵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运动时间相等
即BC=CA
设AC为x,则OC=45﹣x
由勾股定理可知OB2+OC2=BC2
又∵OA=45,OB=15
把它代入关系式152+(45﹣x)2=x2
解方程得出x=25(cm).
答:如果小球滚动的速度与机器人行走的速度相等,那么机器人行走的路程BC是25cm.
23.(1)证明:∵△ABC和△EC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DCE=∠90°
∴AC=BC,EC=DC,∠B=∠CAB=45°,∠ACE=∠BCD=90°﹣∠ACD
在△ACE和△BCD中 第 11 页 共 12 页
∴△ACE≌△BCD(SAS);
(2)解:∵△ACE≌△BCD
∴∠CAE=∠B,AE=BD=8
∵∠CAB=∠B=45°
∴∠EAD=45°+45°=90°
在Rt△EAD中,由勾股定理得:ED=10.
24.解:延长AD至点E,使AD=ED,连结CE.
∵D是BC的中点,∴BD=CD.
在△ABD和△ECD中
∵AD=ED,∠ADB=∠EDC,BD=CD,
∴△ABD≌△ECD(SAS)
∴EC=AB=2
∴∠CED=∠BAD=90°.
在Rt△AEC中,∵AE2=AC2﹣EC2
∴AE=(11)2-(2)2=3
∴AD=12AE=32.
在Rt△ABD中,∵BD2=AB2+AD2
∴BD=172
∴BC=2BD=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