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病理专业

临床病理专业

临床病理专业
临床病理专业

临床病理专业

病理住院医师培训目标是培养符合国家标准的能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对少见病或疑难病症具备初步认识和分析鉴别能力,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外语能力的执业病理医师。病理科住院医师培养期为3年。第1年以培训病理技术的基本操作和病理诊断的基本技能为主,第2第3年以系统病理学和细胞病理学培训为主,并参与教学、科研和论文写作。通过培养后考试合格者方可再进入病理科亚专业的培养。

第一阶段培训(第一年)

一.培训目的

了解:病理诊断及尸检的目的和相关法令,病理诊断工作流程。

掌握:病理基本技术,肉眼标本检查和各种器官的取材规范,组织学观察方法,部分常见病的病理诊断,冷冻切片技术和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基础。

二.培训方法

(一)由科室住院医师培训管理小组统一安排,实行导师带教制。

(二)在病理科各技术部门轮转,学习基础理论,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基本技能;到病理诊断有关部门学习和操作。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时间安排

病理切片室及尸解室 1个月

免疫病理室及特殊染色 1个月

分子病理室 1个月

电镜室 1个月

普外科轮转 1个月

妇产科轮转 1个月

放射科轮转 1个月

超声科轮转 1个月

外检取材室和诊断室 4个月

(二)学习要求

1.病理技术学习要求:

(1)病理操作技能

●了解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

●了解甲醛固定液、酒精固定液、戊二醛固定液、脱钙固定液配制方法。

●了解标本及切片处理程序及原理。

●了解脱水机、包埋机及切片机基本使用方法。

●掌握组织包埋、切片方法,制作≧200个蜡块和切片。

●掌握常规苏木素、伊红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染色≧500张切片

●掌握冰冻切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技巧,制作切片和染色≧100张。

(2)电镜技术要求

●了解电子显微镜的原理、构造、操作、保养

●掌握玻璃切片刀的制作方法及技巧,≧10个。

●掌握选取及固定电镜标本的正确方法,≧10例。

●了解正常组织及细胞在电镜下的形态

●了解电镜在生物医学及病理诊断中的适用范围

(3)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室

●了解特殊染色原理及使用目的。

●掌握部分特殊染色技术,≧10种。

●掌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原理及使用场合和目的。

●掌握免疫组染色技术及基本液体配制,≧50种抗体,500张切片。

●了解免疫组化所造成的人为变化和特异性控制。

(4)分子病理室

●了解PCR及原位杂交技术原理。

●了解PCR及原位杂交技术在病理诊断中适用范围。

●掌握PCR及原位杂交操作技术,≧6种检测项目。

2.轮转学科要求

(1) 普外科

对外科临床内容初步了解。了解甲状腺,乳腺,胃肠道,肝胆胰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初步掌握外科常用有关影像学检查的观察技能(超声、CT、MRI、x线检查等);了解外科处理病人的基本原则。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病理工作中标本的处理、检查和取材分析相结合;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独立正确地完成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工作奠定基础。

(2)妇产科

了解宫颈和子宫内膜常见疾病,子宫、卵巢和滋养叶细胞常见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基础;诊断程序及治疗原则。学习妇产科解剖及相关组织学和临床相关胚胎学。掌握妇产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并能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同时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临床思维能力,为独立正确地完成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及胎儿尸检等工作奠定基础。

(3)放射科

了解放射诊断学的基础理论,掌握X线,CT和MRI在中枢神经系统,胸腹腔器官和骨骼系统的诊断基础和与病理的联系,为脑肿瘤和骨肿瘤等的病理诊断打好扎实的基础。

(4)超声学

了解超声诊断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甲状腺,乳腺,肝脾,胸腹腔器官和后腹膜等常见病变的超声诊断。

2.诊断病理学习要求

(1)要求掌握的病种

心血管系统:

动脉粥样硬化症、小动脉玻璃样变、血管瘤、血栓、心肌梗塞血管炎

鼻喉唾腺

鼻息肉鼻、咽癌、喉鳞癌、声带息肉、多形性腺瘤

呼吸系统和纵隔:

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气肿、肺错构瘤、肺结核、肺鳞状细胞癌、肺腺癌、肺小细胞癌、胸腺瘤

消化系统:

慢性浅表性胃炎、慢住萎缩性胃炎、溃疡病、阑尾炎、慢性胆囊炎

肝硬变、食管鳞癌、胃腺癌、直肠腺癌、肝细胞癌、胃肠间质瘤肠阿米巴病小肠克

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淋巴造血系统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

男性生殖及泌尿系统

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慢性膀胱炎、内翻性乳头状瘤、膀胱移行细胞癌、肾透明细胞癌、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癌、睾丸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

女性生殖系统及乳腺

子宫内膜增生症、子宫平滑肌瘤、子宫颈息肉、子宫颈癌、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子宫内膜腺癌、卵巢上皮性肿瘤、卵巢畸胎瘤、乳腺增生症、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原位癌、乳腺浸润性癌

内分泌系统

结节性甲状腺肿、淋巴细胞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乳头状腺癌、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肿瘤垂体腺瘤

神经系统

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胶质瘤、脑膜瘤、髓母细胞瘤

皮肤及软组织

色素痣、角化棘皮瘤、寻常疣、尖锐湿疣、表皮样囊肿、基底细胞乳头瘤、黑色素瘤、纤维瘤、纤维瘤病、脂肪瘤、结节性筋膜炎、弹力纤维瘤;脂肪肉瘤、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

骨关节瘤

骨软骨瘤、腱鞘巨细胞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软骨瘤软骨肉瘤

(2)要求熟悉的内容

上述疾病的主要鉴别诊断

(3)要求了解的内容

上述各系统中尚未列出的,但是外捡中经常遇到的病变。

3. 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

(1) 熟悉外科病理作业流程和外检取材操作规范

(2) 掌握解剖及取材器材的使用方法。

(3) 参与肉眼标本检查,取材,外检预诊3000例以上。

(4) 能独立规范完成肉眼标本检查、取材和记录(1200-1500例/4个月)。

(5) 熟练掌握光学显微镜和照相器材的使用。

(6) 能鉴别切片制作过程引起的人为变化。

(7) 预诊符合率应达30%以上。能规范书写病理诊断报告。

(8) 参加科内病理读片20次以上,全院性或市级以上病理讨论读片会5次以上。

(9) 参加至少1例尸检工作,熟悉尸体解剖记录和诊断书写规范。

(10)阅读专业文献,参加学术活动,做至少1次文献报告,并撰写1篇中文综述。

(11)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期间规定的学分。

四.阶段考核

(一)每一轮转结束对已轮转项目进行考核。

(二)第一年培训结束后,由3名以上专家进行专业考试。

考试内容包括①基础理论和切片诊断、②实验技能、③面试三方面内容(分别占60%,20%和20%),70分以上为合格。考试结果记录存档。

考试成绩不合格者给1次改正和补考机会,并相应延长培训时间。

(三)个人小结1份

(四)医师职业道德考核

(五)出勤率考核

第二阶段培训(24个月)

一.外科病理学(20个月)

(一)培训目标:掌握外科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及时了解和跟踪本学科的最新国内外进展,从而达到独立进行常规临床病理诊断的能力。(二)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要求

除了巩固第一阶段学习的病种外,须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下列任何一种工具书中85%的常见病种和了解5%的少见病种。按各系统学习,每季度考核理论和切片。

(1)刘彤华;主编《诊断外科病理学》

(2)廖松林主编《现代诊断病理学手册》,

(3)武忠弼、杨光华主编《中华外科病理学》

2.要求掌握

人体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形态学改变,病理诊断要点,鉴别诊断,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的运用。包括常见肿瘤、增生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3.基本技能和操作数量要求

(1)外科病理检查

独立进行外检肉眼标本检查和取材,每年至少2000例。

外检预诊工作每年至少5000例。要求60%以上的常见疾病能够正确诊断。(2)冷冻快速病理检查

了解冰冻切片的适应征,参与冰冻切片诊断每年至少500例;掌握同一标本冰冻切片和常规石蜡切片的差别。

(3)尸体解剖病理检查

参加尸检工作3-5例,要求掌握尸检的操作规范,并能独立进行尸检工作,包括熟练操作尸检技术、肉眼检查、记录、取材及初步诊断,并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发出尸检诊断报告书。

(4)会诊和临床病理讨论

参与疑难病理的会诊,预诊和讨论300例/年。

参与临床病理讨论会3次以上,并在上级医生指导下完成病例讨论的病理检查报告。

查阅英文专业文献,做文献报告2次以上,撰写文献综述或个案报道1-2篇。

二.细胞病理学(4个月)

(一)学习要求

掌握细胞病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及专业技能,及时了解最新国内外进展,达到进行常规细胞病理学初步诊断的能力。

1.基本标准

(1)学习病种要求

妇产科细胞学

正常阴道脱落细胞的形态;炎症反应下的鳞状及柱状上皮细胞;各种炎症细胞形态;细菌、寄生虫的细胞学诊断;宫颈异形增生的诊断、原位癌的诊断;癌症侵犯附近组织时的细胞学变化;化学抗癌药物引起的细胞改变;放疗所引起的细胞学变化;激素水平变化引起的内分泌细胞学变化

呼吸道细胞学

正常呼吸道上皮的形态正常呼吸道中所含非细胞物体的形态;呼吸道容易—感染的细菌、寄生虫感染的细胞学诊断;癌细胞的诊断;常见的肺脏转移癌的细胞学特征;癌与肉瘤的鉴别诊断

泌尿道细胞学

正常移形上皮细胞的形态;泌尿道可能感染的寄生虫、细菌的诊断:移形上皮癌诊断;肾细胞癌诊断;尿道引流术后尿液细胞变化

消化道细胞学

正常消化道细胞形态;炎症反应的细胞变化;各种癌细胞形态学诊断

体腔细胞学;正常体液中细胞的形态及炎症时的变化;转移及体腔原发癌的诊断。

(2)基本标准和操作数量要求

掌握人体各器官标本采取及固定的方法。掌握巴氏染色法及瑞氏染色法的原理与操作。

完成细胞学检查初筛工作1000例,要求对60%以上的常见病变能够正确诊断

三.其他相关培训要求

(一)参加病理专业相关的培训课程(15学时/年)及专业外语培训课程(5学时/年)。

(二)系统阅读指定的国内外专业参考书,并掌握查阅国内外文献的技能,每年就所阅读的外文文献做1-2次专题读书报告。

(三)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达到每小时笔译专业英文文献(英译汉)2500字符以上,笔译中文文献(汉译英)400字以上。

(四)了解科研选题和科研设计的基本程序,在主任及专科医师指导下选择适当题目参加研究,并学习撰写研究论文。

(五)了解病理资料的管理方法,掌握计算机在临床病理工作中的应用。(六)教学实践。

参与研究生/本科生的病理教学工作(20学时/年)。

指导低年资病理受训者的工作和学习。

(七)完成住院总医师工作(6个月)。

五.年度考核

(一)本人小结一份

(二)医师职业道德考核

(三)病理基础理论和切片考核

(四)综述一篇,个案报道一篇

(五)出勤率考核

六、培训结束最终考核标准

(一)各项培训全部结束后,进行一次病理专业综合考试(包括理论、技能和专业外语),每项满分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

(二)阶段考核中如超过3项(含3项) 培训项目考试不合格者,虽经补考合格也不能获得培训合格证书。

(三)为了达到国家要求的培训标准,培训合格的受训医师需参加由医师协会定期举办的全国统一病理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通过者获得病理医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理论考试和医疗技能考试两部分,各占50%。

七、阅读参考书刊

(一)必读专著:

刘彤华主编《诊断外科病理学》

廖松林主编《现代诊断病理学手册》

武忠弼、杨光华主编《中华外科病理学》

陈忠年等主编《实用外科病理学》

(二)参读专著和期刊杂志:

1.Ackerman: Surgical Pathology

2.Stenberg: Diagnostic Surgical Pathology

3.Human Pathology

4.American Surgical Pathology

5.Histopathology

6.WHO classification and AFIP Atlas of tumours

7.中华病理学杂志

8.诊断病理学杂志

9.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临床病理病例分析一

病例一 患者男,24岁,工人。现病史:半年前于工地施工中,不慎左脚被钉子刺伤,当时局部感染化脓,下肢红肿,约2周后逐渐恢复,此后左小腿又有数次疼痛和肿胀。2个月前左小腿疼痛肿胀达到膝关节周围,入院治疗症状有所减轻。4天前左下肢肿胀,疼痛加重,并有发冷发烧。昨日开始咳嗽,咳痰,今晨咳痰带有少量血液,无胸痛。 查体:除发现左下肢浮肿外,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今日下午2点15分左右患者由厕所回病房途中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医务人员赶到时见患者四肢痉挛、颜面青紫、口吐白沫、瞳孔散大,抢救无效,于2点50分死亡。 临床诊断:急死、死因不清 申请病理解剖:患者家属及医生要求查明死亡原因。 解剖记录摘要:身长174厘米,体重60公斤。大体检查:左下肢浮肿,以膝关节以下为显著,左脚面有一外伤愈合的小瘢痕,剖开左腿见左股动脉及其分支无明显异常改变。左股静脉:大部分变粗变硬。从腘窝至卵圆孔一段股静脉内完全被凝固的血液成分堵塞,该血液凝固物长约40厘米与血管壁连接不紧密,大部分呈暗红色,表面粗糙,质较脆,有处呈灰白色与血管连接紧密。肺动脉的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均被凝血块样的团块堵塞,该团块呈暗红色无光泽,表面粗糙、质脆,与肺动脉壁无粘连。左肺内较小的动脉分枝内也有血凝块样物质堵塞。

镜检:左股静脉主要为红色血栓结构(纤维素网内充满大量红细胞,少数处为混合血栓结构(可见少量血小板梁),靠近血管壁处有肉芽组织长入血栓内。肺动脉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大部分为红色血栓结构。左肺小动脉分枝内血凝块样物仍为红色血栓,靠近血管壁处血栓有肉芽组织长入。 思考题: 1、左股静脉内有什么病变?为什么能形成这种病变?为什么股动脉无此改变? 2、肺动脉内为何种病变?根据是什么? 3、左肺小动脉分枝内为什么会有肉芽组织?本病例有没有肺淤血,是急性还是慢性? 4、死亡原因及其过程、机制? 病例二 患者男,23岁,医务工作者,7月1日入院。7月3日死亡。 主诉:右足拇跌伤化脓数天,畏寒发烧二天。 入院前数天右足拇趾跌伤感染化脓,在未麻醉下用酒精烧灼的小刀自行切开引流。入院前二天即感畏寒发烧,局部疼痛加剧,入院当天被同宿舍职工发现高烧卧床,神志不清,急诊入院。 体格检查:体温39.5℃,脉搏130次/min,呼吸40次/min,血压80/50mmHg。急性病容,神志模糊,心跳快,心律齐,双肺有较多湿啰音,腹软,肝脾未扪及。全身皮肤有多数瘀斑,散在

临床病理考试

. 1、简单设计一个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方案来研究一个课题(一抗和二抗的名称和来源,一抗的定位预测;实验方案,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实验设计(每个对照组的意义)。结果判断 一抗:鼠抗人VEGF单克隆抗体; 二抗:羊抗小鼠生物素标记抗体; 一抗的定位预测:表达在肺组织的细胞浆中; 实验方案:选择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肺组织三组石蜡标本切片。通过抗体标记VEGF,经过免疫组化染色后判定相关蛋白表达与肺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生物学意义: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可以通过其相关的特异性受体选择性作用于内皮细胞发挥作用。 临床意义:通过了解非小细胞肺癌VEGF的表达,可能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预后,从而指导抗肿瘤治疗。 实验设计:通过设立癌旁组织和正常肺组织的对照组,对比所研究蛋白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结果判断:免疫组化染色后,利用电脑的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进行结果判读,对染色结果定量分析。掌握以下原则:阳性细胞定位是否明确,是胞膜、胞浆还是胞核阳性间质清晰,无背景着色;阳性细胞要在5%以上,才能定为阳性;参考评价:<5% -, 5%-25% +,25%-50%++,>50%+++。 2、免疫组化的应用范围及盲点 范围: 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的意义;癌基因蛋白的应用;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微小病灶的发现;在肿瘤分期上的意义;指导肿瘤的治疗;免疫性疾病的辅助诊断;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盲点: 由于抗体稀释度、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问题、试剂盒选择、操作中时间、温度、染色过程等因素使其在结果判断上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影响因素很多,使结果判断的标准化问题尚难统一;存在抗原抗体交叉反应、抗原联合表达等问题 3、何谓“套餐式”免疫标记?举两例说明 每一种组织的标记物必须用2种以上的抗体,除了能够阳性正面证实的抗体,还要有能阴性反面证实的抗体。 例如: a.Keratin,Vimentin,LCA,S100四种抗体组合。Keratin角蛋白,存在于上皮细胞,Keratin 阳性且其它阴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癌或生殖细胞瘤;Vimentin波纹蛋白,存在于间质细,LCA存在于血细胞,Vimentin和LCA阳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淋巴瘤;S-100 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Vimentin和S100阳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神经内分泌肿瘤;Vimentin阳性的结果可以筛选出可疑肉瘤。 b.胃肠道间质瘤GIST检测CD117,DOG-1,CD34;鉴别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 4、何谓靶向治疗?举两例说明 在细胞分子水平,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的一个蛋白质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后会特异地作

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EZH2基因在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饶志跃杨国奋①蔡木炎② 邓海霞廖奕佶谢丹摘要目的: 探讨EZH2基因对卵巢癌细胞增殖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运用EZH2小干扰RNA (siRNA )转染卵巢癌OVCAR-3细胞株,Western blot 方法分析OVCAR-3细胞中EZH2的蛋白表达;MTT 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 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另外,应用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EZH2在卵巢癌组织中的mRNA 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EZH2siRNA 能明显降低OVCAR-3细胞的EZH2蛋白表达,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P =0.032);转染EZH2siRNA 的OVCAR-3穿膜细胞数,在侵袭实验中,siEZH2组为29.3±5,与对照组(51±6.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7);在迁移实验中,siEZH2组的迁移细胞数为51.6±7.7,显著低于对照组(72.3±11.7,P =0.036)。RT-PCR 检测发现,卵巢癌组织中的EZH2mRNA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在免疫组化实验中,61.0%的卵巢癌组织呈EZH2蛋白高表达,而且与卵巢癌的T 分期、N 分期以及FIGO 分期显著正相关(P <0.05)。另外,单变量生存分析发现EZH2高表达与卵巢癌患者短生存期密切相关(P =0.007);多变量分析显示EZH2是卵巢癌的独立预后参数(P =0.047)。结论:EZH2在卵巢癌的发生与进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EZH2高表达是卵巢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分子指标。 关键词卵巢癌EZH2RNA 干扰预后 doi :10.3969/j.issn.1000-8179.2010.23.001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研究部(广州市510060);①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②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病理科 本文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772334)和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04B35001004)通讯作者:杨国奋pgf_yang@https://www.doczj.com/doc/bc17070392.html, Effects and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 of EZH2Gene in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Ovarian Carcinoma RAO Zhiyue 1,YANG Guofen 2,CAI Muyan 3,DENG Haixia 1,LIAO Yijie 1,XIE Dan 1 Corresponding author:YANG Guofen;Email:pgf_yang@https://www.doczj.com/doc/bc17070392.html, 1 Research Division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Guangzhou 510060,China 2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The First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Guang-zhou 510080,China 3Pathology Department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Guangzhou 510060,China Grant support: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772334)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ZH2gene on proliferation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ovarian cancer cell,and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EZH2in ovarian carcinoma tissue,as well as its clinicopathologic signifi-cance.Methods: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targeting EZH2was applied to transiently knock down EZH2in ovarian can-cer OVCAR-3cells,and then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EZH2in the OVCAR-3cells was analyzed by Western blotting.The level of cell proliferation was determined using MTT assay,and the invasive and migrative ability were examined by Tran-swell assay.RT-PCR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EZH2mRNA and protein status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respectively.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controls,EZH2siRNA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levels of EZH2in OVCAR-3cells and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e cells (P =0.032).The number of invaded and migrated OVCAR-3cell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in siEZH2group than in siLuc group,respectively [invasion:(29.3±5)vs (51±6.8),P =0.027;migration:(51.6±7.7)vs (72.3±11.7),(P =0.036)].The upregulated EZH2mRNA expression was examined in ovarian cancer tissues compared with normal ovary.The immunohistochemistry for EZH2high expression was detected in 61%of ovarian cancer tissues and its express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 stage,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FIGO stage.In univariate analysis,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expression of EZH2and shortened pa-tient survival (P =0.007)was displayed.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EZH2expression (P =0.047)was evaluated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parameter.Conclusion:EZH2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ovari-an carcinoma.High expression of EZH2is an independent molecular marker of unfavourable prognosis in the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rcinoma. Keywords Ovarian cancer;EZH2;RNA Interference;Prognosis ·基础研究·

(完整word版)临床病理学

一、乳腺癌 1、病因:多因素 ①饮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同时缺乏体力活动 ②生育 ③激素失衡 ④特殊环境暴露等 ⑤家族史:乳腺癌相关基因 BRCA1:(染色体17q21)45%遗传学乳腺癌和80%乳腺癌伴卵巢癌BRCA1基因突变 BRCA2:(染色体13q21)突变与1/3家族性乳腺癌相关 2、绝大多数乳腺癌实际上均发生在同一部位,即乳腺终末导管小叶单位。 3、双侧乳腺癌——两个月内双侧乳腺发生原发癌。预后较差 4、术后病理分期(pTNM):根据术后病理标本检查获得的资料对临床分期的补充和修正。 意义:帮助更精确地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和评价疗效、为个体化治疗乳腺癌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5、预后因素及预测因子:包括年龄、妊娠、肿瘤大小、炎细胞浸润、淋巴结状况、组织学分级、淋巴管和血管浸润、分子标记和基因表达情况等 6、癌前病变:包括小叶性肿瘤(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包括导管原位癌)、微小浸润癌、导管内乳头状肿瘤 7、肿瘤播散 ①途径: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直接侵犯周围组织 ②转移部位:常见于骨、肺、肝等。少见部位如腹膜表面、腹膜后、胃肠道、卵巢等生殖器官。浸润性小叶癌转移到少见部位的几率比其他组织学类型多见 8、预后 ①组织学相关因素: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增殖状态、淋巴结专业和血管神经侵犯情况、机体反应(淋巴细胞的浸润、肿瘤间质纤维化等) ②临床相关因素:年龄、是否妊娠、肿瘤部位和大小等 ③分子标记基因表达相关因素:ER、PR和ERBB2阳性状态、P53表达、LOH等 ④目前多联合应用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指标来评估预后 ⑤有利:ER、PS2+、nm23高表达、P27高表达等 不利:Ki-67、PCNA、Her-2、P53基因突变、CEA等 9、微浸润的定义 乳腺间质中出现一个或多个清晰而独立的肿瘤细胞浸润灶,每个灶的最大径≤1mm 微浸润常见于广泛高级别DCIS伴有显著导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的背景中 10、组织学分级 目前采用最广泛的浸润性癌病理分级系统是改良Scarff-Bloom-Richardson分级系统 腺管形成的比例、细胞的多形性和核分裂象计数 11、乳腺肿瘤分期: ①使用AJCC/UICC TNM分期系统 ②作用:用于判断复发的危险性,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 12、肿瘤分子标志:肿瘤分子标志是指肿瘤组织和细胞产生的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反映肿瘤生长、浸润、转移及发生发展等方面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大致分类: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Her-1,Her-2,c-myc,ras,p53,muc1 增殖和凋亡相关标志:ki67,p27,bcl2,CyclinD1

道教文化: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二)

道教文化:道家哲学与意义治疗(二) 七、要遵从总体的根源所隐含的和谐的自发的力量,要以内在天真本性为贵 整个道家在反省这个问题的时候,告诉我们,儒家强调的自觉只到达「彼此的感通」这个层次。儒家强调「仁、义、礼」,荀子强调「礼」,孟子强调「义」,孔老夫子强调「仁」。强调彼此的感通,强调客观的法则,强调具体的规范,这样还不够,还要强调内在的本心,而「内在的本性」与「总体的根源」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依照道家来讲,它强调「尊道贵德」,要遵从总体的根源所隐含和谐的自发力量,要以内在天真本性为贵,道家认为如果人们不遵循宇宙总体之根源,不以我们内在天真的本性为贵的话,就会往下掉。 这是整个道家一直在强调的。所以它告诉我们经济为什么要那么发展?人类一切文明依照它看来,不只是「文明」,也可能是「文蔽」。「人文」不只是「人文化成」,也可能是「人文的异化」,也可能被话语系统遮蔽。所以应该怎么样把遮蔽拿掉?而让「智能之明」显露出来?所以道家的整个思想和修养功夫论,乃至于它的社会哲学、政治哲学,总的来讲都告诉我们,回到那总体的根源吧!触

动你那内在的本性吧!至于其它的呢?其它的都应该在这两个前提之下去思考。 八、「道德」不是压迫,不是约制,不是规范,不是教条,而是「生长」 从这个角度来看道德,「道德」其实就是生长,不是一种压迫,道德不是一种约制,也不是一种规范。讲它是一个强迫、压制、规范,基本上都不是道德的胜义,不是道德的原初本意。道德的原初本意就是「道生之,德蓄之」。天地万物人我通而为一的「道」生长其自己,而落实于事事物物之上,它有它的本性,「道」「德」是这样说的。 从这个角度去想,我们现在日常用语用到「道德」两字,其实离开原初的本意很远了。甚至我们可以发觉到,当人们拿道德来杀人的时候,跟这里所说的道德便完全悖反了。凡是带有强迫性的规范,依照老子《道德经》来讲,都已经违反道德了。道德本身不应该是强迫的,道德是一种回到你自己的天真本性,回到自然大道。「道」就是自然大道,「德」就是天真本性。用哲学语词来讲,「道」就是存有之根源,「德」就是普遍的内在之本心。它提这些问题的时候,这样一步步看下来,显然它认为人们应该是对于话语介入世界以后的种种问题,我们要有一个批判,要有一个治疗。而这个话语介入,为什么会导致这样的问题?人活

临床病理科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试行) 临床病理科培训细则 临床病理学是以诊断治疗人体疾病为目的,对人体组织材料进行病理学分析,为疾病诊治提供科学依据,也是研究疾病的发生二发展及预后的重要方法.同时,临床病理学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解释和为进一步做出适当检查和治疗提供建议.临床病理科包括:消化系统病理二呼吸系统病理二心血管系统病理二女性生殖系统病理二男性生殖系统病理二泌尿系统病理二神经系统病理二皮科病理二骨关节及软组织病理二淋巴造血系统病理二口腔病理二内分泌系统病理二分子遗传病理及细胞病理等亚专业. 一二培训目标 能够掌握正确的临床工作方法,能够处理医院病理科日常业务,解决病理实践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正确处理临床病理资料,培养对科学研究和亚专业发展的兴趣.注重住院医师独立学习能力和处理事物能力的培养.培训结束时,住院医师能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具有独立从事临床病理科工作的能力. 二二培训方法 采取在病理科范围内各个专业及相关科室轮转的方式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各专业技能领域的全面轮转;理论结合实践,自学经典教科书并结合文献阅读,参加各层次讲座和学术活动;了解科主任领导二住院总管理二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管理和教学方法;低年资住院医师参与见习/实习医生的临床病理科教学工作,高年资医师指导低年资医师.住院医师在培训期间直接参与病理科的一线实践工作,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每个阶段结束时,由培训负责人进行考试并签字,合格者方可进入下一年的学习.轮转科室和时间安排见表1.一一

临床病理科培训细则 表1一轮转科室和时间安排 轮转科室时间(月)临床科室:包括放射影像二超声诊断.3(第1年) 3(第1年)病理技术:包括病理标本检查和档案管理二常规制片室二免疫组化室二分子病 理室或电镜室 组织病理诊断和(或)分子病理诊断24 细胞学技术及诊断3 合计33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一)病理技术(3个月) 1 轮转目的 熟悉:医院病理科日常工作技术流程;常规病理技术二特殊染色和免疫组化技术理论和操作;病理资料档案管理;了解病理技术的新进展. 2 基本要求 见表2. 表2一病理技术内容和基本要求 实验室内容最低数量 取材和切片制作室掌握各种不同组织的固定方法及固定液配制方 法,了解切片处理程序及原理 掌握标本预处理二大体标本取材的基本规则 掌握组织包埋二切片方法200个蜡块包埋及切片 掌握常规苏木素二伊红染色原理及染色方法200张切片染色 了解脱水机二包埋机及切片机基本使用方法 了解冰冻切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技巧20个冰冻组织块 电镜室了解电镜制片的基本方法及技巧10例 了解选取及固定电镜标本的正确方法 了解正常组织及细胞在电镜下的形态 了解电镜在生物医学及病理诊断中的适用范围

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基底细胞癌临床病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4-07-23T09:34:08.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杨立1 袁红芬2 [导读]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皮肤基底细胞病变,以皮肤基底细胞样细胞呈不规则增生为特征的一类恶性皮肤肿瘤。 杨立1 袁红芬2 (1贵州省安顺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561000) (2贵州省安顺市贵航集团302医院儿科 561000) 【摘要】目的分析基底细胞癌的临床病例特点,以降低基地细胞癌的临床误诊率。方法选取200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疑似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120例,其中确诊82例,对其手术后的癌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得到相应的数据。结果从发病的部位来比较其误诊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误诊率差异比较小(P>0.05),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的误诊率来看,60岁之前误诊率高,与总的误诊率比较有差异(P<0.05),且差异有意义,结论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的诊断很容易发生误诊,但是对容易误诊的疾病类型的主要特点进行掌握,做好临床的鉴别诊断,可以提高基底细胞癌的确诊率,及早确诊,及早对症治疗,减少此病的并发症和致残率。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病理检验病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093-01 基底细胞癌是一种皮肤基底细胞病变,以皮肤基底细胞样细胞呈不规则增生为特征的一类恶性皮肤肿瘤。根据临床形态将基底细胞癌分为结节溃疡型、局限性硬皮病样型、色素型、纤维上皮瘤型、浅表型等五种。此病在临床较常见,其临床误诊率也相对较高,常见的误诊类型是色素型型,此类癌组织通常呈浅表扩散型或结节状生长,多为单发,瘤体中央可出现破溃,基底部淤血、结痂。肿瘤中有大量的黑色色素,主要是由肿瘤内非肿瘤性黑素细胞合成而产生的,且在肿瘤内分布不均。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在临床上确诊较困难,易被误诊为色素痣等色素性肿瘤。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临床上很少转移,但其可致局部的组织破坏、局部毁容、甚至出现死亡,所以早期确诊此病是临床工作者的研究方向。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基底细胞癌的患者82例,男性37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1.22,发病年龄在42-87岁之间,年龄分布∶42-49岁14例、50-59岁21例、60-69岁29例、70-79岁15例,80-87岁3例,其中≥50岁62例(8 2.9%)。病程2个月-40年。82例患者中60例(7 3.2%)户外工作者。发病部位:眼睑部37例,面颊部10例,鼻背部18例,胸前9例,肩背部5例,足心3例。 1.2 病理分析[1] 对82例疑似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进行可疑组织病理检查。全部患者的活检组织标本或手术切除标本都进行病理学检查,对其标本进行常规的石蜡切片、HE染色,在光镜下进行观察。进行病例标本检测的医务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光镜操作能力,所有标本尽量在一位检测人员的检测下进行,减少误差。 1.3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计数资料额计量资料进行分类,用不同的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P小于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诊断与临床病理分析符合的有55例(67.1%),与病理诊断不符27例(32.9%),其中临床病理诊断是脂溢性角化病的14例,色素痣8例,日光性角化病4例,鳞癌4例,黑色素瘤2例。确诊后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年龄分布为:42-49岁4例、50-59岁7例、60-69岁20例、70-79岁12例,79-87岁2例,其中≥50岁51例(92.7%),病程2个月-40年。55例患者中46例(83.6%)户外工作者。发病部位:眼睑部28例,面颊部12例,鼻背部7例,胸前3例,肩背部2例。从发病的部位来比较其误诊率,统计数据显示,不同部位的误诊率差异比较小(P>0.05),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从年龄的误诊率来看,60岁之前误诊率高,与总的误诊率比较有差异(P<0.05),且差异有意义,详细数据见表1:表1 基地细胞癌患者病理鉴别误诊率(n/%) 年龄(岁) n 病理学检测确诊后误诊率(%) 42-49 14 4 71.4* 50-59 21 7 66.6* 60-69 29 20 31.0 70-79 15 12 20.0 80-87 3 2 33.3 合计 82 55 67.1 注:*为P小于0.05 3.讨论 基底细胞癌主要发生再基底细胞或者是毛囊外根鞘细胞,此类肿瘤由具有异型、大小相对较一致的成熟的基底细胞组成,肿瘤组织细胞聚集成巢状、索状等不规则的形状,其周围的一层细胞一般呈栅栏状排列,与周围组织间有裂隙[2]。在临床实践中,皮肤基底细胞癌要与脂溢性角化病、毛发上皮瘤、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恶性黑色素瘤、日光性角化病、鲍温病等多种皮肤疾病变相鉴别[3]:(1)脂溢性角化病:皮肤基底细胞为良性增生,病变往往突出于皮肤表面以上,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角化亢进和生发层出现乳头状瘤样增生组织,肿瘤下界光滑,无浸润。(2)毛发上皮瘤:瘤样组织分布对称,瘤细胞光镜下呈筛状,一般与表皮有间隙,裂隙处于瘤间质内,经常可见角质囊肿、毛球,炎细胞浸润较少。(3)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此类癌细胞为嗜碱性,细胞间桥数量少,无角化,能观察到明显的核分裂像,癌巢周围没有裂隙和间隙,没有栅栏状排列组织。(4)恶性黑色素瘤:色素型皮肤基底细胞癌其肿瘤组织细胞内有大量的色素颗粒,容易误诊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表现是细胞异形性比较大,周围没有栅栏状排列,向下向表面均有侵犯。(5)日光性角化病:此病表面角化不全,基底细胞往往被非典型鳞状细胞所代替,鳞状上皮肥厚或受内环境的影响萎缩变薄,还会出现真皮层轻重不同的轻度炎症。(6)鲍温病:主要表现是出现表皮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棘层有不规则增生导致棘层肥厚,异型增生的上皮细胞会出现排列紊乱,细胞体积大,核深染不一,胞核明显异型。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

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 导读:本文儒释道心性道德思想与意义治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受傅伟勋教授以及弗兰克(Frankle)意义治疗学(Logotherapy)的启发,笔者自80年代以来即开始研究儒佛道和新儒家的意义治疗思想,本文即是在多篇论著的基础上,尝试将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基本义理运用于教育和心理治疗。儒、道、佛的心性道德思想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华人文化土壤里,它们已经交融成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本文对儒、道、佛三家所作的概括各有异同,儒家用“意义治疗”一词,道家用“存有治疗”一词,而佛教则用“般若治疗”一词。但总体来说,皆可用“意义治疗”来概括。 一、儒、道、佛心性道德思想的异同与融通 1.儒家:孝悌人伦、仁义为教、道德创性(仁) 儒家强调“孝悌人伦”,“孝”其实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个崇敬;而所谓“悌”,其实是顺着那个同样生命根源而来的一个横面展开。在华人文化传统,儒家讲“孝悌”,通过“孝、悌”而讲“仁、义”。仁,在孟子书里面讲:“仁者,事亲是也;义者,敬长是也。”仁义其实是从孝悌转过来的。当我们讲“孝悌”的时候,是落在一个“血缘性的自然联结”里,这血缘的自然联结的方式,也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而通过孝悌讲“仁义”的时候,就由“血缘性的自然联结”转到了“人格性的道德联结”。“仁”强调的是“人跟人之间”

的一种真实的互动感通;而这种真实的互动感通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对于自己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所引发出来的。“义”指的是在这社会上的一个客观的形式法则,而这客观的法则从哪里来呢?是从家庭中由“敬长”学来的。 “仁”和“义”就道德来讲,他的概念就比“孝”和“悌”更高一层,“孝”、“悌”可以把他当成一个道德的德目,而“仁”、“义”则从这个道德德目提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他可以一直往上升,升到最后是一个对于善的追求。顺着孝悌人伦关系所形成的一种客观的法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义”。所以从孝悌到仁义,是放在一个人最自然的亲情脉络里头,一步一步展开——由家庭进而跨入到社会。 儒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回溯到那个宇宙造化之源,所以他进一步谈“道德的创生”,“天地之大德曰生”,这里所说宇宙造化的源头,是一个价值的源头,就儒学而言,宇宙论、道德哲学,两者是连在一块说的。 儒家认为,人活在这世间,家庭是他最基本的生活场域。从家庭里头开始伸展,人活着,他不是一个“个人”,人活着就是放在家庭的脉络里,自然而然地去理解、诠释与体会,在这过程中参与促成,别人帮助你,你也帮助别人。在整个华人文化传统提这个问题时,一定是不离家庭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就在家庭,我们现在的教育之所以不好,家庭教育是一个最严重的问题。我常提“教育三要素”,好像植物成长三要素“阳光、空气、水”,“阳光”是家庭教育,“空气”是社会教育,“水”是学校教育。没有阳光,没有空气,猛灌水,

-免疫组化的在病理中的临床意义

1 3、意义:标记物--作用--阳性部位--临床意义 耐药性越强:阿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米托蒽醌、长春花碱、长春新碱、紫彬醇、泰素帝。 性越强:阿霉素、顺铂、氮芥、环磷酰胺、瘤可宁。 蒽环类抗生素和鬼臼毒素类,如VP16、替尼泊苷、玫瑰树碱、新霉素、柔红霉素、表阿霉素、阿霉素、VM26。阳性率高者对VP16尤其有效。 预后越好。 预后越好。 C-erbB-2--癌基因产物--胞浆--阳性率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R、PE阳性而C-erbB-2也阳性者,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不好。 Ki-67为细胞增值的一种标记,在细胞周期G1、S、G2、M期均有表达,G0期缺如,其和许多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PCNA(增埴细

胞核抗原)。 P53在免疫组化中均为突变型,阳性率越高,预后约差。野生型半衰期很短 于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喉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检测。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表明,nm23蛋白高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存活期相对较长。 胞之间连接的破坏,主要用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 判断的指标之一。 CK18,低分子量角蛋白,主要标记各种单层上皮包括腺上皮,而复层鳞状上皮常阴性,主要用于腺癌诊断。 阳性反应 弱阳性或阴性。 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和卵巢非黏液性肿瘤常阴性。

道上皮细胞、胰腺和胆管上皮细胞以及肾实质的上皮细胞中(特别是近曲小管)。Villin在胃肠道癌、胰腺癌、胆囊癌和胆管癌组织中有很高的表达率,具有明显腺样结构的肿瘤上没有villin表达,则这个肿瘤为胃肠道、胰腺、胆囊或胆管来源的可能性极低。 乳腺癌也经常成为女性患者未知原发部位转移癌要鉴别排除的一种疾病。因为在转移癌组织上观察到明显的villin免疫组化阳性染色,则这个肿瘤就极不可能为乳腺来源。其他villin免疫组化染色通常为阴性表达的肿瘤还有:如卵巢浆液性癌、尿道移行细胞癌和前列腺癌。间皮瘤也经常为villin阴性表达,因此在一些情况下Villin还可以作为鉴别间皮瘤和腺癌使用抗体的一种。 但是也有一些非胃肠道来源的肿瘤可表达villin,如子宫内膜样腺癌、卵巢粘液性癌、肾细胞癌和小部分肺癌。也有一些专家报道Villin在部分宫颈内膜腺癌病例中表达。 肝癌的诊断:Villin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显示出毛细胆管结构,因此它也可能在表达部分肝癌的管状结构上很有用。多克隆CEA是用于此目的的第一种试剂,而且CD10 (CALLA)在表达肝癌的该结构上也非常有用。多克隆CEA、villin和CD10 (CALLA)在肝癌病例上的表达,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冲突,因此如果怀疑肝癌的可能性,建议将这三种抗体共同使用以协助疑难病例的诊断。Vill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上的应用:Villin在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上也很有帮助。众所周知,类癌和胰腺的胰岛细胞肿瘤具有相相似的形态学特征,仅在形态学上区分这两种肿瘤几乎是不可能的。Villin在这种情况下特别有用,因为据文献报道在85%的胃肠道类癌病例中有villin的表达,但在胰岛细胞肿瘤上

案例的特征及其写作意义

案例的特征及其写作意义 一. 什么是案例 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案例是对某种具体情景的记录,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案例描述的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进行探索和解决的两难境地和紧张状态。案例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而截取的教学行为片段,这些片段蕴涵了一定的教育理论。案例不是课堂实录,也不是教师教案、教师个案。 二.案例的特征 ★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一个事例; ★案例的叙述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 ★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例如,反映某一教师与某一学生围绕一特定的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展开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大体如何的笼统描述,也不应是对活动的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化的说明; ★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案例对行动等的陈述,要能反映教师工作的复杂性,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态度、动机、需要等; ★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的教育背景。 三.为什么要写案例 其一,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你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事例,通过案例写作的形式再现出来,实际上也就是对你职业生涯中一些困惑、喜悦、问题等等的记录和模写。如果我们说每个教师展示其自身生命价值的主要所在,是在课堂、在学校、在与学生的交往的话,那么,案例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生命之光的记载。在案例中,有教师的情感,同时也蕴涵着教师无限的生命力。记录、记载本身也承载着深深的历史感,每一时期、每一阶段处理事件的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折射出教育历程的演变,它一方面可以作为个人发展史的反映,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的变革历程。 其二,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能够成为案例的事实,往往是教师工作中难以化解的难题。教师自己在对教学经历的梳理过程中,头脑中印象深刻的常常是那些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事实材料。这样一个梳理过程。会强化教

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

目标 1、记住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有关应用 复习: 1、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第四代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物质、能量、知识 B. 信息、物质、能量 C. 财富、能量、知识 D. 精神、物质、知识 尝试: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 . 信息技术 B. 信息 C. 信息素养 D. 电脑 (2)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媒介物。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 载体的依附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必要性(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 收到的手机短信息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 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的特征:对载体的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 (控制技术)和感测技术(传感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巩固: (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关于意义疗法在心理咨询中对自我认知的意义

关于意义疗法在心理咨询中对自我认知的 意义 " 论文摘要;意义疗法是由维克多·E·弗兰克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寻找生命的意义。本文对意义疗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寻找生命意义,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意义疗法能够使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而个体自我认知程度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论文关键词;意义疗法自我认知自我意识 维克多·E·弗兰克尔是维也纳大学医学院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教授。他是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之后,被称为“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的意义治疗的创始人。由于弗兰克尔有医学背景,因此他关注神经官能症的性质和治疗。他把神经官能症分为几种形式,并把由心理原因产生的神经官能症归结为患者不能从他的存在中找到意义和责任感。 自我认知是对自我的洞察和理解。当个体通过意义疗法找到生命意义的同时,也是自我认知达到一个全新境界的时候。因此,想要解释意义疗法和自我认知,就需要说明这二者之间存在的共通点。

一、意义疗法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弗兰克尔发现,许多神经官能症患者并不是由神经生物学的原因导致症状出现的,真正的致病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没有找到他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他总结了大量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并结合自己曾在纳粹集中营里的经历提出了意义疗法,也就是以意义为中心的心理疗法。这是和精神分析方法、人本主义方法、行为主义方法还有其他心理学方法等同的心理疗法。 认知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是人基本的心理过程。而自我认知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即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人—我关系的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等,也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疗法是心理治疗师为了矫正求助者的各类心理与行为问题而采用的符合心理学原理的治疗方法。心理疗法是否有效,除了治疗师的个人因素以外,被治疗者的积极配合,对自身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客观清醒认识也将起到关键作用。总之,对于心理求助者而言,心理疗法是客观的,而自我的认知心理活动是主观的。 如果说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那么也应该包含对自我生命价值的洞察和理解。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自我认知都要上升到这个层面。意义疗法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体找到生命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帮助个体发展自我认知。只是个体在不断追寻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构建自我意识,找到生命的意义也就意味着自我认知得到发展。因

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病理科免疫组化在临床上的应用及其意义 免疫组化技术是以免疫学的抗原抗体反应为其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方法学,在生物学领域尤 其是在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对疾病尤其是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 制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免疫组化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Sterb Berger在酶标法的基 础上发明的,80年代在外国开始应用于临床研究和诊断,90年代初在我国逐渐开始应用于疑难 病例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抗体种类从研发开始的十几种发展到目前数百 种抗体应用于临床科研的各个领域,我国在临床病理诊断上可用抗体293种。由于抗体较昂贵, 所以各院根据活检量和病种不同选择不同的抗体,这些抗体对大部分疑难病例的诊断起到重要的 辅助作用。对病人的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目前常用的抗体分四大类 1. 上皮性标记物:CK high (AE3 ),CK low ,CK-pan , CK19,CK7,CK20,EMA,CEA, -CA15-3,SCLC , E —Caldeherin, CA125, Tg(甲状腺球蛋白),TTF-1 AFP。这些抗体阳性,表明肿瘤组织起源于上皮组织,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是癌 2 .间叶组织标记物:SMA ,Desmin,Vimentin ,Lysozyme ,AACT , CD68 MyoD1 ,CD117,这些抗体阳性,表明肿瘤组织起源于间叶组织,如果是恶性肿瘤,就是肉瘤。 3 .神经及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 ,Synaptophysin ,NSE,S-100 : NF (神经纤维丝蛋白),GFAP,CD99,CD56。 4淋巴细胞标志物: T cell 标记物:CD3, CD45RO , CD43, CD5, CD8,CD4,ALK,GranmB , CD56 。 B cell 标记物:CD-20 , CD79a , CD23,CD10 ,Kappa , Lambda CD21 CD38 , CyclinD1 ,Bcl-2。 其它:LCA,CD15,CD30,MPO ,CD34,TdT,这些抗体用于淋巴瘤33个亚型的诊断和鉴 别诊断。 二、目前开展的系列检查和意义 1. 乳腺癌五项(ER、PR、C-erbB-2(Her-2)、Ki-67、P53 ) ER、PR阳性,90 %的病人对三苯氧胺类药物疗效好。C-erbB-2阳性(2+ —3+ )可服用抗Her-2 基因药物。如果ER和PR均阴性,C —erbB —2强阳性预示预后不好。 Ki-67是细胞生长指数,代表细胞周期中除G0期以外的细胞生长速度。Ki-67值越高表明肿瘤细胞生长越快,预后越不好。P53是广谱致癌基因,在许多肿瘤中都有表达,表达值越高预后越不好。据报道,国际上目前有抗P53基因阳性的药物用于治疗肿瘤。 2. 垂体腺瘤功能六项检查 LH (促黄体生成素),FSH (卵泡刺激素),ACT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SH (促甲状腺素),PRL (泌乳素)GH (生长激素)。根据某一种抗体阳性表达进行术后药物治疗。 3. 恶性肿瘤的Ki-67和P53常规检查 目前的研究表明,大部肿瘤的复发、转移取决于Ki-67值和P53值,而与肿瘤的组织的分型关 系不是十分密切,如中分化腺癌,如果Ki-67和P53值超过50%,预后不佳,相反,如肿瘤的组织分型为低分化腺癌,而Ki-67和P53值较低,预后也会较中分化或高分化癌的预后稍好。—4. GIST (胃肠道间质瘤)和EGIST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诊断 GIST是90年代新发现的肿瘤,过去均诊断为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现在经过一组免疫组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