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下 物理电磁波

初三下 物理电磁波

初三下 物理电磁波
初三下 物理电磁波

第十五章通信技术第一节电磁波

1、回忆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速340m/s,光速3×108m/s

b、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单位为赫兹,符号Hz

2、电磁波的产生

广播电台、电视台、移动通讯、微波炉等都依赖于电磁波。

电磁波的产生:当电流变化时会产生电磁波。

“电流变化”是指电流方向变化,或是电流大小变化,或是电流

方向和大小都变化。

3、电台中电磁波产生方式

在电台中,采用专门的电子器件和电路来产生变化得非常快的电流,称为振荡电流,将振荡电流送入电台的发射天线,就会在天线周围的空间中激起电磁波,并传向远方。

振荡电流是一种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变化的快慢用频率表示。频率的国际单位是赫兹(Hz)。

4、电磁波的单位

频率越高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越能传递到远方,因此,电磁波的频率要用大的,即使用较大的单位,如千赫(kHz)、兆赫(MHz)、吉赫(GHz)。

换算关系:1 kHz=103Hz 1 MHz=106 Hz 1 GHz=109 Hz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食用的电磁波频率各不相同,大体在几百千赫到几千兆赫这个范围内。

5、水波、声波、电磁波的辨析:

6、电磁波谱

电磁波的范围很大,γ射线、χ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和无线电波都是电磁波,光也是电磁波的一种。电磁波谱如右图。 7、电磁波的应用

①很多地方能收看电视、广播、收到手机信号,这都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在大海上或是太空中,能够建立联系,原因就是电磁波无处不在。

②无线电波按波长进行分类有长波、中波、短波、微波之分;中波和短波用于无线电广播和通信,微波用于电视和无限定位技术。 8、电磁波的用途

电磁波在社会的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用途。

①在医学上,用γ射线做脑部手术,用χ射线透视判断身体某部位是否出现问题;

②在通信领域,利用无线电波传输信息;

③在生活中,电视机、收音机等设备接收的是电磁波信息,手机也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④飞机和航船上雷达、通信等都离不开电磁波。

<总结>电磁波使人们在不同的地方建立联系,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9、电磁波的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和光速相同,约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真空中非常接近。

10、波的特征

【注意】金属容器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如:在电梯里手机会收不到信号。11、电磁污染及预防(了解)

电磁污染是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后的第四大公害、电磁污染指

的是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干扰和有害的电磁辐射。电磁波能传递信息,但当电磁辐射到达一定强度时,会导致控制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的失控。电磁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儿童白血病;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孕妇发生流产或胎儿畸形;导致儿童智力障碍;影响人的心血管系统造成“头痛、失眠”等;对人体的视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等。

电磁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把人类带进了人造电磁辐射的环境。预防电磁污染应注意三方面:①选择适当位置,尽可能远离人造电磁辐射源,如:不要随便靠近电视发射装置、高频电缆等;②安装屏蔽设备;

③要正确使用带有电磁辐射的生活器具,室内电器不要集中摆放。

12、电磁波与超声波

13、总结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电磁波及其传播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下学期电磁波及其传播 [设计意图] 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理解。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⑵阅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⑶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和学具] 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 2. 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3. 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 4. 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 5. 电吹风一只,电视机一台。 6. 真空罩,抽气机一只,双频手机两只。 7. 纸盒、塑料盒、铁盒(或其他金属盒)各一只。 [课前准备] 收集、查阅有关电磁波的产生,传播,电磁波谱,电磁波的应用介绍。电磁污染等

九年级物理 电磁波及其传播教案 苏科版

第二节电磁波及其传播 [设计意图] 本节由“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和“电磁波谱”三部份组成,内容抽象性较强,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欠缺。不易理解。故开始用一些有形的“机械波”引导学生认识波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波的特征物理量。建立频率与周期的关系,得出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式。 “了解电磁波”分二个部分:验证电磁波的存在和探究电磁波的特性。以开展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取知识。 “电磁波谱”的教学从阅读图表入手,重点了解各波段电磁波的应用,使学生体会科学为人类生活服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波的基本特征,知道波能够传播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形态、能量、以及信息。 ⑵了解振动的振幅、周期与频率,波长与波速的物理意义,知道它们是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知道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⑶了解电磁波的意义,体验电磁波的存在。了解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的特性,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了解电磁屏蔽。 ⑷知道电磁波谱,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⑴实验观察。在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的基础上,归纳出波的基本特征;了解电磁波的存在;电磁屏蔽等现象。 ⑵阅读(或陈述)了解。对波的周期、频率,电磁波的意义及电磁波谱等物理知识采用阅读的方法获取。 ⑶图像意义分析。在学习波的特征的知识时,从对波形图的分析上入手,建立起振幅、波长等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发学生对波动现象的好奇心。引导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归纳现象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积极性。 在学习麦克斯韦、赫兹对电磁波研究的贡献中,体会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对物理学发展的重要性。 对“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电磁波在被广泛应用,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着副作用——会产生电磁污染的现象引起关注。同时也是进行辩证法教育,让学生学会全面观察和看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了解电磁波”并知道电磁波的存在及其特性是本节的重点。 波的基本形态和特征的教学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和学具] 1.电动小汽车,线控电动小汽车,遥控电动小汽车各一辆。 2. 细麻绳一根,纵波演示仪一架。长橡筋绳(或用松紧带代替)若干根。 3. 大玻璃水槽一只,细竹竿一根。 4. 收音机一架,电池一节,电线一小段。 5. 电吹风一只,电视机一台。

初三物理电路和电路图练习题(1)

电路和电路图练习 1.将下列元件用导线连接起来 使小灯泡能够发光,并在右边 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2、根据实物图,在下边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 (2) (3)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1) (2) 4、试指出下面电路有什么错误,并改正。 5、一个开关能够控制3个灯泡,试画出连接方式。

电路与电路图专题训练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正确的是( ) 2、分析图所示的实物连接电路,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L1、L2是串联 B、L1、L3是串联 C、L1、L2 、L3是串联 D、L1、L2 、L3是并联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要使两灯串联,应闭合开关;若要使两灯并联,就 要闭合开关________。 4、关于电源短路及其危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短路就是连接电路用的导线很短 B.短路没有危害,并且节省导线 C.短路就是电路中没有开关 D.短路时,电源会发热而烧坏 5、如图所示,下列电路中,开关同时控制电灯和电铃的是()

7、甲乙两个办公室为了互相传呼方便,在两个办公室里各装了一个电铃,要使两办公室的任何一方按电键都只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正确的电路图应是是图中11中的:( ) 8、如图(7)所示电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接通S1灯亮,电铃响 B.只接通S2灯亮,电铃响 C.只断开S3灯亮,电铃响 D.只断开S1灯亮,电铃响 9、如图所示,若要A灯亮,B灯不亮,应将开关闭合,若要B灯亮A灯不亮,应将开关闭合,若S2、S3闭合,S1断开,则A灯,B.灯. 10、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L2串联,应该闭合开关,断开开 关;如果要使灯L1与L2并联,则应该闭合开 关,断开开关,如果三只开关全闭合,电路发 生。 11、如图所示,要使灯A和B并联,则必须接通开关( ) A.Sl和S2 B.S2和S3 C.Sl和S3 D.S2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两灯串联的电路是_______,属于两灯并联的电路是。

2018初三物理家庭电路画图题带答案

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练习 一、家庭电路 1.家庭电路主要由进入家庭的________、电能表、________、________、开关、插座、用电器等组成. 2.在家庭电路中,开关和电灯是_____联的,插座与电灯是____联的,保险盒(熔断器)是_____联在电路中的.3.家庭电路中与大地之间电压为220V的线叫_________线,与大地之间电压为零的线叫 ________线. 4.电能表的作用:测出用户全部电器消耗的_________. 5.三线插头除了把用电器连入电路之外,多出来的头比较_____(长/短),当插头进入插座时,可以_____(先/后)把用电器的____________与______连接起来. 6.双线插座的接法是:_________________,三线插座接法是:________________. 7.测电笔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测电笔是用来辨别和的工具,使用时,手应当接触,当笔尖接触电线时,若氖管发光,表明接触的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构成一个回路,______(有/没有)电路通过人体.当测电笔的笔尖接触电线时,__________(允许/不允许)用手或身体的其他部分在去接触笔尖. 二、安全用电 1.保险丝的作用:当电路中电流增大到超过线路设计的允许值前,根据电流的________,熔丝温度达到_______时便会________,电路就会自动______,起到保护作用. 2.保险丝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 3.日常中造成电路短路的常见情况有:; . 4.人们把电路中用电器总功率超过额定值的情况叫做. 5.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2) 6.保险丝的材料选择:电阻率_______、熔点_______(铅锑合金).熔丝有不同的规格,熔丝越粗,使它熔断所需的电流就.安装家庭电路中的熔丝时,千万不要用铁丝、铜丝代替,因为. 三、防止触电 1.我们知道,人体是(导体/绝缘体),只要有电压加在人体上,就会有电流通过.通常所说的“触电”是指. 2.一般情况下,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3.(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 (1),是人体直接触摸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使人体、大地和电网中的火线构成回路.(2),是人体的两部分分别接触到________和________,使人体与电网通过导线构成回路. 4.为了防止触电,必须把用电器的开关装在_______上,这样断开开关后,用电器与_____分离,家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一定要. 【随堂练习】 1.家庭电路的室内电路组成顺序是() A.电能表、总开关、用电器、保险盒 B.总开关、电能表、保险盒、用电器 C.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D.电能表、保险盒、总开关、用电器 2.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接的插脚比另外两个稍长,这样做是为了() A.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 B.有利于区分火线与零线插脚 C.插入插座更稳固 D.插入插座时,确保用电器外壳先接地 3.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接通后,电灯不发光,若用测电笔在A、B、C、D各点测试,发现在A、B、C三点氖泡都发光,在D点泡不发光,可以判断线路的故障() A.在AB段断路 B.在BC段断路 C.在BC段断路 D.在CD段断路

初三物理《动态电路》专题训练(含答案)

动态电路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若将电键S2也闭合,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差值与A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跟电压表V示数的比值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 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 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1与 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6.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电键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电流表A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将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五四制)鲁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七章电磁波检测卷

(五四制)鲁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七章电磁波试卷 一、单选题 1.关于材料与技术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二极管是由导体制成的 B.夜视仪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仪器 C.超导材料没有电阻,所以不适合做输电线 D.应用光导纤维通信技术,在相同条件下增大了信息量的传输 2.下列关于信息、能源、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 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电话的听筒主要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3.如图所示是一标有“3V 15mA“字样的无线光电鼠标,将接收器插入电脑,就可用鼠标操控电脑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鼠标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3V B.鼠标和接收器之间通过电磁波联系 C.鼠标工作时部分电能转化成光能 D.鼠标做成“鼠”形可以增大与手掌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力 4.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波长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短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但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且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能透过,其能量也会被吸收.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成的.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

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逸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能穿透食物,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就变热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通过阅读短文,在微波炉中应选用下列哪种容器来加热饭菜 A.不锈钢盆子B.铁盆子C.玻璃盆子D.铜制盆子 5.科学家发现儿童对手机辐射的吸收是成年人的三倍,建议儿童尽量减少使用手机.手机辐射其实是 A.电磁波B.次声波C.超声波D.声波 6.物理知识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传递信息利用的是微波 B.接力比赛运动员交接棒时应尽量保持相对静止 C.拦河大坝设计成上窄下宽利用了液体压强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D.有些地毯纤维内掺杂着金属丝,主要是为了增加地毯导电性,防止静电 7.下列关于电磁波和信息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D.由我国华为公司主导的5G通讯技术主要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8.小明给在外打工的爸爸打电话,可电话“占线”,则下列说法中不可能的是() A.爸爸正在给小明家拨打电话 B.爸爸的同事正在和小明的爸爸打电话 C.有其他人正在给小明打电话 D.小明和他爸爸打工的城市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收音机、电视机都能接收和发射电磁波 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热值是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的物理量

初三物理电路图专题及答案

初三物理电路图专题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节日的夜晚,装扮秦淮河畔小树的小彩灯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2.图3-1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 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 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3.如图3-2甲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 在图乙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图3-2甲图3-2乙 图3-1 图3-3 图3-4 图3-5 4.如图13-3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5.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13-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6.如图3-5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被烧坏 B. L1、L2均不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2被烧坏 7.如图3-6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 ..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高中物理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知识点的核心思想是:变化的磁场可以激发涡旋电场,变化的电场可以激发涡旋磁场;电场和磁场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激发组成一个统一的电磁场.麦克斯韦进一 步将电场和磁场的所有规律综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体系.这个电磁场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麦克斯韦方程组,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由四个微分方程构成,: (1)描述了电场的性质.在一般情况下,电场可以是库仑电场也可以是变化磁场激发的感应电场,而感应电场是涡旋场,它的电位移线 是闭合的,对封闭曲面的通量无贡献, (2)描述了磁场的性质.磁场可以由传导电流激发,也可以由变化电场的位移电流所激发,它们的磁场都是涡旋场,磁感应线都是闭合线,对封闭曲面的通量无贡献. (3)描述了变化的磁场激发电场的规律。 (4)描述了变化的电场激发磁场的规律, 麦克斯韦方程都是用微积分表述的,具体推导的话要用到微积分,高中没学很难理解,我给你把涉及到的方程写出来,并做个解释,你要是还不明白的话也不用着急,等上了大学学了微积分就都能看懂了: 1、安培环路定理,就是磁场强度沿任意回路的环量等于环路所包围电流的代数和. 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电磁场互相转化,电场强度的弦度等于磁感应强度对时间的负偏导. 3、磁通连续性定理,即磁力线永远是闭合的,磁场没有标量的源,麦克斯韦表述是:对磁感应强度求散度为零. 4、高斯定理,穿过任意闭合面的电位移通量,等于该闭合面内部的总电荷量.麦克斯韦:电位移的散度等于电荷密度,

1.振荡电流和振荡电路 大小和方向都做周期性变化的电流叫振荡电流,能产生振荡电流的电路叫振荡电路,LC电路是最简单的振荡电路。 2.电磁振荡及周期、频率 (1)电磁振荡的产生 (2)振荡原理:利用电容器的充放电和线圈的自感作用产生振荡 电流,形成电场能与磁场能的相互转化。 (3)振荡过程:电容器放电时,电容器所带电量和电场能均减少,直到零,电路中电流和磁场均增大,直到最大值。 给电容器反向充电时,情况相反,电容器正反方向充放电一次,便完成一次振荡的全过程。 (4)振荡周期和频率:电磁振荡完成一次周期性变化所用时间叫 电磁振荡的周期,一秒内完成电磁振荡的次数叫电磁振荡的频率。 对于LC振荡电路, (5)电磁场:变化的电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磁场,变化磁场在周围 空间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就是电磁场。 3.电磁波 (1)电磁波: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 (2)电磁波在空间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是横波,电磁波传递 电磁场的能量。 (3)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 4.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1)发射

高中物理-电磁波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电磁波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可以通过电磁波与地面控制中心联系 B.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C.电磁波可以有偏振现象 D.电磁波可以传播能量Array 2.图1所示的电路为理想LC振荡回路,此时刻电容器极板 间的场强方向和线圈中的磁场方向如图中所示,下列关于图示时 刻电路的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路中的电场能在增加 C.电路中的磁场能在增加 D.振荡电路的周期在增加 3.某电路中磁场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如下列选项所示,能发射电磁波的磁场是( ) A.B=B0B.B=B0+kt C.B=B0-kt D.B=B0sinωt 4.电子石英钟是人类计时史上一个飞跃,它是利用LC振荡电路来工作计时的,现发现电子钟每天要慢8.6s,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振荡电路中线圈的电感没变,电容器的电容变大了, B.振荡电路中电容器的电容没变,线圈的电感变小了 C.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变小了 D.振荡电路中的电压变小了 5.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红外线比红光直线传播的特性更好 B.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C .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 D .在电磁波谱中,γ射线贯穿物体的本领最弱 6.下列现象利用到电磁波的是( ) A .响尾蛇利用红外线判断猎物的位置 B .蝙蝠利用超声波绕过障碍物 C .大象通过次声波与同伴交流信息 D .鸽子利用地磁场来导航 7.假设一列100m 长的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穿过一根100m 长的隧道,它们的长度都是在静止状态下测量的,下列关于看到的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 .相对隧道静止的观察者会看到,火车变短,在某些位置上,隧道能完全遮住它 B .相对隧道静止的观察者会看到,隧道变短,在某些位置上,火车从隧道的两端伸出来 C .相对火车静止的观察者会看到,火车变短,在某些位置上,隧道能完全遮住它 D .相对火车静止的观察者会看到,隧道变短,在某些位置上,火车从隧道的两端伸出来 8.惯性系S 中有一宽为L 、长为1.25L 的长方形,从相对S 系沿x 方向匀速飞行的飞行器上测得图形是边长为L 的正方形,如图2所示,则飞船相对S 系的速度是 ( ) A .c 54 B .c 4 5 C .c 53 D . c 3 5 二、填空题 9.图3中电容器的电容是C =4×10-6F,电感是L =9×10-4H,图中电键K 先闭合,稳定后再断开,开始电磁振荡时计时,当t =3.14×10-4s 时刻,L 中的电流方向向____(左还是右),磁场能正在_____(增大还是减小),C 中左极板带_____(正电还是负电) 图2

高中物理选修-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4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以绳波为例) (1)绳上的各小段可以看做质点. (2)由于绳中各部分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弹力联系着,先运动的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的运动,依次传递,使振动状态在绳上传播. 2.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3.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产生的条件①要有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即波源. ②要有传播振动的_介质_. (3)机械波的特点 ①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越_滞后_. ②各质点振动周期都与波源振动_相同_. ③介质中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_. ④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而介质的每个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⑤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在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__. 1.波的分类 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常将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 2.横波 (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2)标识性物理量 ①波峰:凸起来的最高处. (质点振动位移正向最大处) ②波谷:凹下去的最低处. (质点振动位移负向最大处) 3.纵波 (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2)标识性物理量①密部:介质中质点分布密集的部分. ②疏部:介质中质点分布稀疏的部分. 4.简谐波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叫做简谐波.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 (1)质点的“守位性”: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震动,并不随波迁移。 (2)“相同性”:介质中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与波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相同,而且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相同,即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3)“滞后性”: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即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开始越早,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开始越晚。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 (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 (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 (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 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 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 判断方法一:带动法

初中九年级物理 电磁波大家族

电磁波大家族 在空间传播着的交变电磁场,即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30万公里。电磁波包括的范围很广。实验证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都是电磁波。 1.无线电波 波长从几千千米到0.3米左右,一般的电视和无线电广播、手机等的波段就是用这种波。 2.微波 波长从0.3米到10-3米,这些波多用在雷达或其他通讯系统。 3.红外线 波长从10-3米到7.8×10-7米,一切物体都在不停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特点:(1)热作用强,用于加热物体,例如浴室暖灯、红外线烤箱等;(2)穿透能力强,用于遥控遥感,例如电视遥控器、红外线测温仪、红外线夜视仪等。 4.可见光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很窄,大约在7 600~4 000埃(在光谱学中,常采用“埃”作长度单位来表示波长,

1埃=10-10米)。其包括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可见光。 5.紫外线 波长比可见光短的称为紫外线,它的波长380×10-9米~10×10-9米。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紫外线有助于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其显著特点:(1)化学作用强,可使底片感光;(2)生理作用强,可用于杀菌消毒,如紫外线灯;(3)荧光效应强,可用于防伪鉴别,如验钞机。 6.X射线 这部分电磁波谱,波长10×10-9米~0.01×10-9米。X射线是原子的内层电子由一个能态跳至另一个能态时或电子在原子核电场内减速时所发出的。可用于医学诊断和窥探物质结构等领域。 7.γ射线 这是波长10-10~10-14米的电磁波。这种不可见的电磁波是从原子核内发出来的,放射性物质或原子核反应中常有这种辐射伴随着发出。γ射线的穿透力很强,对生物的破坏力很大,其中γ射线探伤仪可以用来检查金属内部有无砂眼和裂纹。

(word完整版)高中物理电磁波.docx

电磁波 1.关于电磁波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 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 B.γ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 射线的频率还要高 C.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 D.在电磁波谱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γ 射线 解析:X 射线对生命物质有较强的作用,过量的X 射线辐射会引起生物体的病变,故 A 正确.γ 射线是波长最短的电磁波,它比X射线的频率还要高,故B正确.在电磁波谱中, 从无线电波到γ 射线波长逐渐减小,频率逐渐增大,而波长越大,波动性越强,越容易发 生干涉、衍射现象,因此紫光比紫外线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无线电波最容易发生衍 射现象,故C、 D 错. 答案:AB 2.关于电磁场和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横波 B.电磁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电磁波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D.电磁波中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处处相互垂直 解析:电磁场由近及远的传播形成电磁波,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电场、磁场以及传播方向三者相互垂直,电磁波是一种横波,它具有波的一切特征,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现象,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它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答案:ACD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像机实际上是一种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装置 B.电视机实际上是一种将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的装置 C.摄像机在 1 s内要传送25 张画面 D.电视机接收的画面是连续的 解析:通过摄像机摄到景物的光信号,再通过特殊装置( 扫描 ) 转变为电信号,在 1 s 内要传送25 张画面;电视机通过显像管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再转变为光信号,最后还原为图 像和景物,每秒要接收到25 张画面,由于画面更换迅速和视觉暂留,我们感觉到的是活动 的图像,所以A、 B、 C 正确. 答案:ABC

初三物理电路图专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写在相应题后的括号内) 1.关于生活中的一些电路连接,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节日的夜晚,装扮秦淮河畔小树的小彩灯是串联的 B.道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上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 C.一般家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的 D.楼道中的电灯是由声控开关和光控开关共同控制的,只有在天暗并且有声音时才能亮,所以声控开关、光控开关及灯是串联的2.图3-1为路口交通指示灯的示意图。指示灯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灯光的变化指挥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据你对交通指示灯的了解可以推断() A.红灯、黄灯、绿灯是串联的B.红灯、黄灯、绿灯是并联的 C.红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绿灯串联D.绿灯与黄灯并联后再与红灯串联 3.如图3-2甲所示,电冰箱内有一个通过冰箱门来控制的开关,当冰箱门打开时,开关闭合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点亮;当冰箱门关闭时,开关断开使冰箱内的照明灯熄灭. 在图乙的四个电路中,能正确表示冰箱开门状态下冰箱内照明电路的是() 。 图3-2甲图3-2乙 图3-1 图3-3 图3-4 图3-5 4.如图13-3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 A=0.4A、I B=0.2A、I 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5.小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实验室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连接了如图13-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关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你认为正确的是() A、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不变 B、A1的示数变小,A2的示数变大 C、A1的示数变大,A2的示数变小 D、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大 6.如图3-5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 L1被烧坏 B. L1、L2均不发光 C. 电池被烧坏 D. L2被烧坏 7.如图3-6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 ..会发生() A、电源短路 B、电流表损坏 C、L1不亮 D、L2的灯丝烧断

初中物理九年级电磁波与能源知识点梳理

电磁波、能源知识梳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大 B、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速度越大 C、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 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长 2、能源问题,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 战略,是一个既能推动西部经济文化发展,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东部能源资源相对短缺的 双赢战略。就开发和利用能源方面来说,目前已基本完成的两大标志性工程分别是: 工程和工程。 3、“信息高速公路”实际上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很大的通信方式。当前被称为“信 息高速公路”的通信,实际上是指通信,这种通信方式的通信信号是在 中传输的。 4、有一台电动抽水机,正常工作时,电动机运转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85%,水泵 正常工作时的总效率是。 5、放射性物质会自发地放射出三种射线:β射线(电子流)、 α射线(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的氦原子核流)、γ射线 (中子流)。正常情况下,这些射线是混杂在一起的。科学家们根据简单的物理知识,将放 射物质(放射源)置于中,从而清楚地观察到了彼此分开的三种射线。 6、有一台水泵的铭牌如附表所示: (1)水泵连续正常工作5h,所做的有用功为; (2)此水泵的总功率是kW; (3)若水泵的动力由一台柴油机提供,并设柴油完全燃烧所放出的内能有40%转化为水泵轴 的机械能,则每小时要消耗kg柴油.(柴油热值为3╳107J/ kg,g=10N/kg) 7、光(是、不是)电磁波,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km/s。 8、卫星通信是通过实现的,光纤通信是通过在中实现的。 9、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变化的。 10、手捂热水袋,手会感到暖和,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说明能量是可以的; 两手相互摩擦,手也会暖和,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内能,说明能量是可以的。 11、获得核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重核的,使千千万万个铀核在短时间内相继分裂, 放出巨大的能量,这种现象称反应,弹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这种过程目

高中物理选修3-4电磁波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第一节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 1.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以绳波为例) (1)绳上的各小段可以看做质点. (2)由于绳中各部分之间都有相互作用的弹力联系着,先运动的质点带动后一个质点的运动,依次传递,使振动状态在绳上传播. 2.介质能够传播振动的物质. 3.机械波 (1)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 (2)产生的条件①要有引起初始振动的装置,即波源. ②要有传播振动的_介质_. (3)机械波的特点 ①前面质点带动后面质点的振动,后面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并且离波源越远,质点的振动越_滞后_. ②各质点振动周期都与波源振动_相同_. ③介质中每个质点的起振方向都和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_. ④波传播的是振动这种形式,而介质的每个质点只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并不随波迁移. ⑤波在传播“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同时,也在传递能量,而且可以传递信息__. 1.波的分类 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的关系不同,常将波分为横波和纵波 . 2.横波 (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 (2)标识性物理量 ①波峰:凸起来的最高处. (质点振动位移正向最大处) ②波谷:凹下去的最低处. (质点振动位移负向最大处) 3.纵波 (1)定义:介质中质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平行的波. (2)标识性物理量①密部:介质中质点分布密集的部分. ②疏部:介质中质点分布稀疏的部分. 4.简谐波如果传播的振动是简谐运动,这种波叫做简谐波.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运动规律 (1)质点的“守位性”:机械波向外传播的只是振动的形式和能量,质点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震动,并不随波迁移。 (2)“相同性”:介质中各质点均做受迫振动,各质点振动的周期和频率与波源振动的周期和频率相同,而且各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也相同,即各质点的起振方向相同。 (3)“滞后性”:离波源近的质点带动离波源远的质点依次振动,即离波源近的质点振动开始越早,离波源越远的质点振动开始越晚。 波动过程中介质中各质点的振动周期都与波源的振动周期相同,其运动特点可用三句话来描述: (1)先振动的质点带动后振动的质点; (2)后振动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振动;(3)后振动的质点的振动状态落后于先振动的质点. 概括起来就是“带动、重复、落后”. 已知波的传播方向,可以判断各质点的振动方向,反之亦然. 判断方法一:带动法 由波的形成原理可知,后振动的质点总是重复先振动质点的运动,若已知波的传播方向而判断质点振动方向时,可在波源一侧找与该质点距离较近的前一质点,如果前一质点在该质点下方,则该质点将向下运动(力求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否则该质点向上运动. 判断方法二:上下坡法 如图5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坡”的质点向下振动,如A、D、E;“下坡”的质点向上振动,如B、C、F、G、H. 判断方法三:同侧法 如图6所示,波形图上表示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的箭头在图像同侧. 第二节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 1.波长

教科版初三物理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同步讲义

教科版初三物理电磁波与信息技术同步讲义

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电磁波的产生与性质 2. 电磁波的应用 3.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神奇的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变化的电流激发电磁波。电磁波是

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2.无线电通信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3.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和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约为:。 4.天线的作用:电磁波。 5.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或频率由高到低排列):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6.光是:在真空中以3×108m/s的速度传播。 7.电磁波的特征:所有的波都具有、和,电磁波也一样。 ?波速:一秒内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每振动一次,波所传播的距离,用字母“λ”表示。在波形图上,波长等于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 ?频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用字母“f”表示,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位“Hz”。常用的还有千赫(kHz)兆赫(MHz),1kHz=103Hz,1MHz=106Hz。电磁波的频率等于产生它

的电流的频率。 8.波速、频率、波长的关系:波速= ×,v=λf。由于电磁波的波速一定,所以频率和波长成反比。 9.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 ?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 ?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 ?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 ?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10.所有的波都在传播的运动形态(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机械波是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11.电磁波具有:在电磁波家族里,每个成员都具有不同的能量和不同的频率范围,因此,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和用途。如收音机、电视机、微波雷达、微波炉、红外热感照相机、从红到紫的可见光、紫外

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

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知识归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信息:各种事物发出的有意义的消息。 人类历史上,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经历了五次巨大的变革是:①语言的诞生;②文字的诞生;③印刷术的诞生; ④电磁波的应用;⑤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2.早期的信息传播工具:烽火台,驿马,电报机,电话等。 3.人类储存信息的工具有:①牛骨﹑竹简、木牍,②书,③磁盘﹑光盘。 4.所有的波都在传播周期性的运动形态。例如:水和橡皮绳传播的是凸凹相间的运动形态,而弹簧和声波传播的是疏密相间的运动形态。 5.机械波是振动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它不仅传播了振动的形式,更主要是传播了振动的能量。当信息加载到波

上后,就可以传播出去。 6.有关描述波的性质的物理量:①振幅A:波源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单位是m.②周期T:波源振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s.③频率f:波源每秒类振动的次数,单位是Hz.④波长λ:波在一个周期类传播的距离,单位是m. 7.波的传播速度v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λ.v=——=λfT 8.电磁波是在空间传播的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由于电磁场本身具有物质性,因此电磁波传播时不需要介质。 9.电磁波谱:γ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 10.人类应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历史经历了以下变化:①传播的信息形式从文字→声音→图像;②传播的信息量由小到大;③传播的距离由近到远④传播的速度由慢到快。 11.现代“信息高速公路”的两大支柱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其中光纤

通信优点是:容量大、不受外界电磁场干扰、不怕潮湿、不怕腐蚀,互联网是信息高速公路的主干线,互联网用途有:①发送电子邮件;②召开视频会议;③网上发布新闻;④进行远程登陆,实现资源共享等。 12.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初三物理——电路讲解及练习

初三年级物理——电路(电路设计题) 【本次重考点总结归纳】 1、用导线把电源、开关、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各自的作用是 什么? 2、电路的状态一般有通路、开路、 3、串联电路就是将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流只有条 通路 4、并联电路就是将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路径,电流至少有通路详细讲解1: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把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各用电器首尾连接;各用电器彼此相互影响。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无干路、支路之分。 2、通过一个用电器的电流也一定通过另一个用电器,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一个用电器不能工作,所有的用电器都不能工作。 3、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所起的作用与开关的位置无关。 并联电路: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 1、各用电器首首连接、尾尾连接 2、各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路径,有干路、支路之分。 2、干路电流在分支处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支路。每条支路中都有一部分电流流过,即每条支路都与电源形成一个通路,各支路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当某一支路断路时,其他支路仍可以为通路。 3、控制整个电路的用电器需在干路设置开关,控制各支路用电器需要在各支路设置开关。即干路上的开关控制所有的用电器,支路上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上的用电器。 【典型例题讲解】 题型一根据要求连接电路图 1、将图1中的元件连成电路,要求:闭合任何一个开关时电灯发光,同时电铃发声,电灯与电铃并联,元件位置不能改变。 2、将图2中的元件符号连成电路,要求:(1)只闭合S1开关两灯L1、L2都亮(2)只闭合开关S2,两灯L1、L2都不亮(3)开关S1、S2都闭合,L1不亮,L2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