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纤维化会引起哪些疾病
- 格式:docx
- 大小:15.41 KB
- 文档页数:1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disease)临床病理特征。
病例分享:55岁女性,发现右侧颌下腺肿大一月余,周围淋巴结增大。
镜下如图所示:图1:低倍镜下可见涎腺小叶基本存在,见较多淋巴组织增生,伴淋巴滤泡形成,淋巴滤泡形态不规则,局部纤维组织增生。
图2:可见涎腺腺泡萎缩,淋巴组织增生及淋巴滤泡形成。
图3:明显纤维组织增生,可见车辐状纤维化,较多淋巴细胞浸润。
图4:高倍可见纤维组织内较多浆细胞浸润,散在嗜酸性粒细胞。
图5:高倍镜涎腺组织内见较多浆细胞、淋巴细胞及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图6:IgG阳性,显示较多浆细胞浸润。
图7:IgG4阳性,显示>200个/HPF,IgG4/IgG>40%。
周围肿大淋巴结镜下所示:图8:低倍镜下淋巴滤泡反应性增生,局部纤维组织增生。
图9:高倍镜下纤维间隔内及滤泡间区浆细胞数量增多。
图10:生发中心内仍可见较多浆细胞。
最后病理诊断:结合免疫组化结果,考虑IgG4相关性涎腺炎并累及周围淋巴结,建议临床结合其它检查进一步诊断。
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是一种与IgG4相关、可累及多个器官或组织、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的慢性进行性系统性疾病。
临床表现:该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年龄平均59-68岁,男女之比4-7.5:1。
自2001年首次在胰腺报道以来,不断有其他器官单独、同时或先后受累的报道,疾病谱不断扩大,几乎可以累及任何器官。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发热、体重减轻、全身不适等系统性症状少见,以多器官受累为主。
最常见受累部位包括胰腺、肝胆管、涎腺、眼眶周围软组织、泪腺、淋巴结(纵隔、腹腔内、腋窝),其他受累部位包括纵隔、腹膜后、大动脉、肺、肾、乳腺、上消化道、软组织、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前列腺、甲状腺等。
临床表现可多样,通常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器官受累引起的症状,如累及胰胆管则表现为无痛性、阻塞性黄疸,部分患者伴糖尿病,肝脏受累时引起肝功能异常;累及眼眶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长期无痛性眼眶肿胀,没有明显的视力损害和干燥性角膜炎;累及肺和胸膜时表现为肺部阴影,偶有咳嗽、咯血、呼吸困难;累及肾脏时表现为肾功能受损,可伴蛋白尿;累及腹膜后表现为输尿管、盆腔静脉受压,导致肾积水、下肢水肿;常多个淋巴结受累,体积增大,但通常<2cm,多伴有其他器官或部位病变同时或先后发生;累及脑垂体时表现为垂体功能减退,尿崩症或局部肿物效应(头痛、视物模糊);累及甲状腺时易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
腹膜后纤维化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思考发表时间:2013-09-23T17:30:55.06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郜丽陈磊李欣苗书全李忠照崔艳[导读] 腹膜后纤维化(RPF)是腹膜后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如鞘状包绕输尿管及周围的血管淋巴管。
郜丽陈磊李欣苗书全李忠照崔艳河南省西平县人民医院影像科河南西平 463900 摘要:目的评价影像学在腹膜后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别诊断。
方法对46 例病人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及复查随访。
结果46例病人中,31 例CT 表现有特征性,部分早期病人影像无阳性发现。
结论腹膜后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上腹部;CT;MRI;纤维化;腹膜后;;腹膜后纤维化(RPF)是腹膜后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纤维组织如鞘状包绕输尿管及周围的血管淋巴管、压迫肠管,当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上尿路梗阻,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对肠管的压迫会引起肠梗阻,少数患者还伴有下肢水肿。
发病率:本病少见,大约 20 万人中1 例。
发病年龄:50 岁左右,年龄为20-60 岁。
早期无明显症状,直至出现空腔脏器压迫梗阻时才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
可有疼痛、肾盂积水、尿路刺激征、少尿或无尿、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氮质血症等。
1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 年以来经临床手术证实的46 例腹膜后纤维化病人的CT 片,29 例为女性,17 例为男性,年龄26-55 岁。
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或活检证实。
CT 扫描采用GE 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扫描机,患者均进行薄层扫,层厚2mm;扫描范围从膈顶到盆腔。
2 结果46 例中,31 例病人见明显阳性表现,影像检查见软组织肿块、相应梗阻表现等;15 病人影像表现不明显,仅表现为大血管周围略毛糙,随访有进展。
3 讨论及影像学分析本病的病因大约2/3 的RPF 病例是非特异性的,即没有特殊的原因。
部分病例病因可以追朔到机制,对各种恶性病变的后腹膜粘连反应,或其他发生在腹膜后的促进因素或条件,如感染或出血,也可能本病与免疫缺陷、药物副作用、恶性肿瘤、石棉接触史有关。
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奥蒙德氏病)或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腹
膜后纤维化综述
Heckmann M;Uder M;Kuefner MA;裴贻刚(译);胡道予(校)
【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
【年(卷),期】2009(24)7
【总页数】1页(P735-735)
【关键词】继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原发性腹膜后纤维化;MRI平扫;综述;CT平扫;早期表现;鉴别诊断;腹膜后肿块
【作者】Heckmann M;Uder M;Kuefner MA;裴贻刚(译);胡道予(校)
【作者单位】不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92.2;R572.2
【相关文献】
1.腹膜后纤维化误诊为腹膜后肿瘤1例 [J], 杨凤霞;郝风云
2.腹膜后纤维化误诊腹膜后恶性肿瘤一例 [J], 马军伟
3.腹膜后纤维化误诊为腹膜后肿物1例 [J], 梁杰
4.腹膜后纤维化误诊为腹膜后肿物1例 [J], 梁杰
5.腹膜后纤维化误诊腹膜后恶性肿瘤1例 [J], 刘军锋;李红霞;暴龙;刘慧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gG4相关性疾病分析1例中国医学论坛报2013-03-08发表评论分享1995年日本学者提出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可能与免疫相关后,IgG4相关性疾病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于2010年被正式命名。
此类疾病包括米库利兹病、硬化性胆管炎、间质性肾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腹膜后纤维化及垂体炎等多个疾病谱,血清学可表现为IgE 水平升高及高球蛋白血症。
本文拟从病例来介绍此类疾病的相关诊疗知识。
病史回顾主诉:患者男性,59岁,因“全身皮肤黄染3年,口干、眼干伴腮腺及泪腺肿大2年”入院。
现病史:3年前,患者出现进行性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伴瘙痒;小便呈深黄色,大便呈白色陶土样;腹部CT提示“胰头癌”。
行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手术),病理检查示,慢性纤维化胰腺炎、胆管炎。
出院后,患者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持续升高,伴双眼突出、泪腺及腮腺肿大。
于消化科及眼科就诊,给予熊去氧胆酸及泼尼松治疗3个月后,症状缓解,但ALP、GGT水平仍轻度升高。
2年前,患者出现口干、眼干、哭时无泪,伴反复发作的双侧腮腺无痛性肿大、夜尿增多。
实验室检查示,抗核抗体(ANA)阳性,抗SSA及抗SSB抗体阴性,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均升高。
唇腺活检示,淋巴细胞灶性浸润。
考虑为“干燥综合征”。
中药治疗3个月后,症状无明显缓解。
近半年来,患者于着凉后反复发热,体温波动范围为37.5℃~39℃,使用退烧药及抗生素后体温降至正常。
发热时,患者有全身多关节疼痛,伴尿急、尿频、尿痛,尿中泡沫增多,口腔溃疡多发。
患者的精神、食欲可,睡眠欠佳。
既往史:7年前,患者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5年前,因颌下淋巴结肿大行双侧颌下淋巴结及右侧颌下腺切除术。
患者吸烟35年,2~3包/天,已戒烟5~6年;饮酒35年,平均每周1次,每次饮白酒2斤,已戒酒5~6年。
体格检查:颏下可触及一个直径约1 cm的淋巴结,无明显压痛。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的治疗方法,治疗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应该吃什么药。
*特发性腹膜后纤维化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治疗目的是及时解除梗阻,恢复肾脏功能,防止炎症进一步的发展导致再次梗阻。
1.药物治疗立即停用麦角衍生物,一般来说停药即能解除症状以及使纤维化消退。
但如再次服药,纤维化会复发。
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尤其是当炎性组织占优势时,可在几周内见效,多数报道疗效明显,甚至可使肿块明显缩小或消失。
一般认为在细胞浸润早期阶段纤维化过程占优势以前用药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有轻-中度泌尿道病变、年老体弱或有全身疾病的患者,用强的松类药物更为合适。
有时亦用来作术前准备或术后预防复发。
最初剂量每日30~60mg强的松或强的松龙,待病情稳定后剂量逐渐减少至最低有效维持量最少3个月。
有人联合使用激素和硫唑嘌呤取得较好效果,放疗疗效尚不肯定。
本类药物显效的机制为抑制炎性反应。
应用皮质激素,可抑制慢性炎症的进展,解除患者因水肿引起的急性梗阻,避免急诊手术。
也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用药,还可治疗手术后的再次梗阻。
他莫昔芬(10~20mg,2次/d)等免疫抑制药的应用也有一定的疗效。
2.尿液引流通过膀胱镜输尿管内放置双J管或采用经皮肾穿刺造瘘,以解除梗阻,缓解症状。
3.手术治疗通常采用输尿管游离松解术。
它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可解除输尿管梗阻,改善肾功能。
由于该病通常影响双侧输尿管,宜选择经腹切口,在十二指肠和下腔静脉之间的正中线上切开后腹膜,向两侧翻开,暴露腹膜后区和双侧输尿管。
输尿管松解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处理:①将游离出来的输尿管置于腹腔内,使输尿管腹腔化;②将输尿管向侧方移位,在输尿管和纤维组织之间填入腹膜后脂肪,或用大网膜将其包裹。
当输尿管游离手术不能完成,或再次出现梗阻可行自体肾移植或回肠代输尿管手术。
由于此病有两侧受累倾向,即使是单侧肾脏严重损害,也应尽力保留,不可贸然行肾切除术。
消化系统的IgG4相关性疾病罗清清;陈胜良【摘要】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 (IgG4-RD) is an immune-mediated fibroinflammatory disorder which can occur in different organs.It is characterized by massive IgG4 + lymphocytes and plasma cells infiltration,which leads to visceral enlargement,thickening or tubercle formation,and tends to form mass lesions.Most of the patients with IgG4-RD are associated with elevated levels of serum and tissue IgG4.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pathogenesis,clinical manifestations,diagnosis,treatment and prognosis of IgG4-RD in digestive system.%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gG4-R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可在全身不同器官发生的纤维炎症性病变,表现为大量IgG4+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进而引起脏器肿大、增厚或结节形成,并倾向于形成肿块性损害.IgG4-RD患者大多伴有血清和组织IgG4水平升高.本文就消化系统IgG4-RD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治和预后等作一综述.【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年(卷),期】2018(023)001【总页数】4页(P45-48)【关键词】IgG4相关性疾病;消化系统;纤维化;诊断;治疗【作者】罗清清;陈胜良【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20000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 200001【正文语种】中文免疫球蛋白G4相关性疾病(immunoglobulin G4-related disease, IgG4-RD)是近年来新被认识的一种由免疫介导、可在全身不同器官发生的纤维炎症性病变,以倾向于形成肿块性损害为特征。
腹膜后纤维化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腹膜后纤维化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腹膜后纤维化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腹膜后纤维化如何诊断鉴别,腹膜后纤维化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腹膜后纤维化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沉方程K值、肾功能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管造影、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腹膜后充气造影*一、检查1、血常规可有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红细胞比容少于33%。
2、尿常规 1/3的患者有蛋白尿。
3、血沉 94%病人最初检查时血沉增快。
4、肾功能临床上75%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表现为尿少、氮质血症,如血肌酐、尿素氮升高。
5、碱性磷酸酶近年来,碱性磷酸酶被认为是该病的标志物,碱性磷酸酶升高对诊断本病有重要意义。
6、超声检查本检查无创、无放射性、廉价便捷,可作为该病的筛选诊断方法之一。
(1)B超:可发现腹膜后纤维化斑块,提示肾盂及输尿管积水的程度,并可排除引起肾积水的结石等常见原因。
腹膜后纤维化肿块典型的超声特征为,从双肾动脉水平至下腰椎或骶骨岬前缘可见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回声较均匀。
腹主动脉前方及两侧被片状低回声包绕,腹主动脉壁内有时可见钙化斑块强回声。
病变前缘边界较清,后缘与腹主动脉前壁密不可分,两侧因与后腹膜腔后壁粘连且受肠气影响显示欠佳。
被累及输尿管以上的肾盂和输尿管扩张积水。
早期腹膜后纤维化,因改变轻微和受肠气或肠腔内液体的影响易漏诊。
(2)彩色多普勒:可观察腹主动脉及髂血管的血流信号及判断血管是否存在狭窄及狭窄程度。
(3)超声鉴别:须注意与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和腹膜后恶性肿瘤相鉴别。
①与腹主动脉瘤伴发血栓的鉴别:腹膜后纤维化腹主动脉内膜尚清晰平整,可有钙化,低回声多位于腹主动脉前方及两侧,范围较大,很难探及边界。
而腹主动脉瘤表现为动脉壁梭形膨出,内膜不光整,血栓低回声位于管壁内且不规则,可探及动脉瘤边界。
腹膜后纤维化会引起哪些疾病
*导读:由于腹膜后纤维化,可引起腹膜或肠系膜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或吸收障碍。
因肾阻塞,而引起高血压……
由于腹膜后纤维化,可引起腹膜或肠系膜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蛋白丢失性肠病或吸收障碍。
因肾阻塞,而引起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头痛。
压迫症状75~80的病人出现输尿管部分或完全梗阻的表现,如肾盂积水、尿路刺激征、少尿或无尿、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氮质血症等。
压迫淋巴管和下腔静脉可引起下肢水肿,但少见。
偶见压迫小肠或结肠而发生肠梗阻者。
第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