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一、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译为“孤独”即可)

3、皆不幸早世“世”通“逝”,离世,去世,死

4、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坟地,墓地,坟墓,陵墓

5、敛不凭其棺“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6、自今已往“已”通“以”,表明时间、方位或数量的界限,

7、其传之非其真邪“邪”通“耶”

二、古今异义

句子古义今义

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记得,记住对过去事物的印象,记忆力,记性

明年,丞相薨第二年“今年”的下一年

将成家而致汝安家组建家庭,结婚

而齿牙动摇(牙齿)松动不稳固,不坚定

志气日益微精神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几何不从汝而死?/其几何离?几,多少几何学

又可冀其成立邪成长立业,建立,创立;有根据

三、词类活用

句子用法意义

不可以久形容词作动词久居,久住

而视茫茫动词作名词视力

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词作动词继承家业

将成家而致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到来;接

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夭折,使……早死

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殒身,使……丧亡/死去长吾女与汝女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长大;抚养

恐旦暮死时间名词作状语早晚

莫如西归时间名词作状语向西

四、一词多义

1、诚:

2、幸:

①乃能衔哀致诚名词,诚意①皆不幸早世形容词,幸运

②诚知其如此连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动词,希望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副词,实在,的确,确实

3、省:

4、孤:

①不省所怙动词,知道,了解①吾少孤动词,幼年丧父

②吾往河阳省坟墓/汝来省吾动词,探望②零丁孤苦形容词,孤单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名词,孩子,遗孤

5、长:

6、终:

①吾少孤,及长动词,长大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动词,尽,完,终结,结束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形容词,年长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副词,最终

③长吾女与汝女动词使动,使……长大,养育

7、致: 8、就:

①乃能衔哀致诚动词,表达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靠近,引申为“谋取”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动,使……来,接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

9、知: 10、世: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①皆不幸早世通“逝”,离世,去世,死

②死而有知知觉。这里指灵魂②两世一身名词,代(父子相继为一世/代)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世间,人间,

11、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动词,认为

②以求升斗之禄/使者妄称以应之乎/以待终丧/殁不能抚汝以尽哀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来

③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介词,因为

④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日月介词,用、拿、把

⑤汝殁以六月二日介词,于,在

⑥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则遂取以来

⑦如不能守以终丧/而不得相养以生,相守以死顺接连词,

相当于“而”,表示修饰,可译为“着”

12、而:

①惟此而已/如此而已“而已”句末语气词,犹“罢了”。“而”起修饰作用。

②而归视汝连词,才

③将成家而致汝/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故舍汝而旅食京师/则待终丧而取以来连词,表示承接,然后,就

④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连词,表示因果,因此,因而

⑤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少而强者不可保顺接连词,表示并列,可不译

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⑦几何不从汝而死也/往往而剧 /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顺接连词,表示修饰,不译

⑧死而有知顺接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⑨而视茫茫/康强而早世/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

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何为而在吾侧乎/言有穷而情不可终转接连词,表示转折,然而,但是,反而,却

13、其:情况复杂,在别处另做总结

五、特殊句式

1、从嫂归葬河阳/中年兄殁南方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于)河阳,(于)南方

2、汝从于东省略句,省略动词“从”的宾语“我”

3、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省略介词“以”的宾语“之”(“之”为代词,指死讯)

4、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从于东/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生不能相养于共居/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

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于……”分别作“佐”“从”“葬”“相养”“求”的状语5、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日月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以……”作“问”的状语

6、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惟依(谓语动词)兄嫂(宾语)”,“是”在这里起把宾语提前的作用,无实意

7、何为而在吾侧也?介词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为”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8、其又何尤?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动词“尤”的宾语时,宾语前置

六、成语

形单影只

《祭十二郎文》的“其”用法简析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子女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女与汝女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二、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7、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8、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表示反诘,怎么

19、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20、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连词

一、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

21、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也。连词,表假设,如果

二、表选择,可译为“是”“还是”

22、呜呼!其信然邪?其梦耶?其传之非其真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还是……

23、其然乎?其不然乎?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24、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助词

25、“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音节助词,补充音节,无实义。

26、梦也,传之非其真也,用作形容词词头,一般不译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总结 一、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5、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通“耶”) 二、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世:①皆不幸早世。(通“逝”)②两世一身。(父子相继为一世,名词)③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世间,天下,名词) 12、其:(本文中“其”的用法比较典型,故另行总结) 三、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

高中语文《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指依*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也可作“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这,代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四、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韩愈《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韩愈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译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唉,我自幼丧父,等到大了,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有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

人教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点总结

祭十二郎文 通假字: 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终葬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以待馀年通“余”,剩下的 悠悠苍天,曷其有极通“何”,什么 一词多义: 诚 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幸 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以 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省 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孤 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长 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终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致 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就 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知 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 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其又何尤?(这,代词) 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其的用法 其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其,代嫂嫂)——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2)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2、指示代词。(1)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其二、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呜呼!其信然矣! ——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其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完整版)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高考文言文虚词知识整理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 1而、2何、3乎、4乃、5其、6且、7若、8所、9为、10焉、11也、12以、13因、14于、15与、16、则、17者、18之 下面对18个文言虚词作例解: 1.而 (1)连词 1> 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 例释: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注:并列关系连词两侧的词语可以调换,调换后语意不发生变化。

2> 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例释: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逍遥游》 3> 表顺承今译为:就、才。 例释: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4> 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5> 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例释: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6> 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例释: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劝学》

7> 表方位今译为:以 例释:①三代而下,有学而不问。《问说》②由孔子而来,至今百有余岁《孟子》 (2)音节助词不译 例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3)语气词用在句尾今译为:啊、吧 例释: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比况词今译为:如、像、似 例释:白头而新,倾盖而故,何则?知与不知也。《新序》 (5)代词1>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

例释:①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而所知也。”《史记·高祖本纪》②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近指今译为:此、这样 例释: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6)通“能” 今译为:能够、才能例释:①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②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2.何 (1)疑问代词今译为:

古文翻译:祭十二郎文

古文翻译: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逝。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 特殊句式 ⒈宾语前置 ①惟兄嫂是依 ②其又何尤 ③何为而在吾侧也 ⒉状语后置 (1)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2)吾佐戎徐州 ⒊被动句吾又罢去 ⒋省略句 (1)汝从(吾)于东 (2)既(吾)又与汝就食江南(3)吾佐戎徐州 ⒌感叹句 呜呼!其信然邪 ⒍反问句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

一古今异义: ①吾去汴州去:(古义)离开 (今义)离开所在地方到别处去 ②明年,丞相薨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③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④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动摇:(古义)松动(今义)在两种对立的意见之间或在两条对立的行动路线之间摇摆不定 ⑤未可以为信也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⑥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古义)多少(日子),意指过不了多久(今义)多少(用于反问) ⑦其无知,悲不几时无知:(古义)(我)死后无知(今义)不懂情理;缺乏知识⑧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无意:(古义)没有心思(今义)不是有意的 ⑨然后惟其所愿然后:(古义)这样之后(今义)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

句的句首,或一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 ⑩将成家而致汝成家:(古义)安家(今义)男子结婚 (11)虽然,我自今年来,苍苍者欲化而为白矣虽然:(古义)即使这样(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与之呼应 二通假字 ①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羞:通“馐”,美味食物 ②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③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世:通“逝”,死 ④终葬汝于先人之兆兆:通“垗 [zhào] ”,墓地 ⑤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⑥彼苍者天,曷其有极曷:通“何”,什么 ⑦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已:通

《祭十二郎文》原文和翻译

《祭十二郎文》原文和翻译 原文:标题:祭十二郎文作者或出处: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妆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妆。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妆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天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天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日:“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竞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致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

韩愈《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其,代嫂嫂)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 (2)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 2、指示代词。 (1)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语气副词(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祭十二郎文》原文、注释、翻译

祭十二郎文 (唐)韩愈 年、月、日1,季父2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3致诚,使建中4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5,及长,不省所怙6,惟兄嫂是依。中年7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8。既又与汝就食江南9,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10,皆不幸早世。承先人11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12,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13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15。又二年,吾佐董丞相16于汴州,汝来省14吾,止17一岁,请归取其孥18。明年,丞相薨19,吾去汴州,汝不果20来。是年,吾佐戎徐州21,使取22汝者始行,吾又罢去23,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24,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25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26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27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28汝而就也。 去年29,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30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31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32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33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34,毛血35日益衰,志气36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37?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38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39,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40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41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42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43,则待终丧而取以来44;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45,终葬汝于先人之兆46,然后惟其所愿47。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48,敛49不凭其棺,窆50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51!彼苍者天,曷其有极52!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53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54;长55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56!

古诗祭十二郎文翻译赏析

古诗祭十二郎文翻译赏析 《祭十二郎文》出自古文观止。其诗文如下: 【前言】 《祭十二郎文》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对其侄十二郎的祭文。文章既没有铺排,也没有张扬,作者善于融抒情于叙事之中,在对身世、家常、生活遭际朴实的叙述中,表现出对兄嫂及侄儿深切的怀念和痛惜,一往情深,感人肺腑。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

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极乎? 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

祭十二郎文原文及翻译

祭十二郎文 韩愈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5,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就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就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

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34,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祭十二郎文》教案及文言知识点总结

《祭十二郎文》教案及文言知识点总结 教学重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了解祭文的文体特征。 2.本文重点在于倾诉自己的痛悼之情,体会它的感情真挚、催人泪下的特征。 教学方法 1.布置问题,引导学生自学。 2.教师适当点拨。 预习要求 1.熟读课文; 2.熟悉客下注释。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了《出师表》《陈情表》,都是极优秀的的古典散文。苏轼在读后不禁说:读《出师》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辍泪者,其人必不友。 《古文观止》在评论《祭十二郎文》时也说:“”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须想其一面哭,一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未有意为文,而文无不工。 那么,这《祭十二郎文》是什么文章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板书课题) 二、解题 十二郎,名老成,韩愈之侄,本为韩愈次兄韩介之子,出嗣给长兄韩会为子。他在族中排行第十二,故称十二郎。 祭,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汉魏以来,祭文多仿《诗经》中雅、颂的四字韵语,也有骈文的。韩愈的这篇祭文,虽沿用四言,但文意曲折,气势飞动,打破了一般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的陈腐旧套。此文破骈为散,不拘常格,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创新的特色。 三、写作背景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有“韩昌黎”“韩侍郎”之称。中唐文坛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 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其作品集有《韩昌黎文集》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叔侄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病死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了这篇祭文。 四、诵读、正音 五、学生自读 问题: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将文章划分为三部分。 2.体会文章流露出的各种情感。 3.体会文章写法上的特点。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内容结构 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但成年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他的噩耗。韩愈悲痛欲绝,写下这篇祭文。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第二段写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不愿相信又不得不信的心理,尤其哀婉动人。语意反复而一气贯注,最能体现在特定情景下散文的优长,具有抒情色彩。因而在艺术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祭文中的千年绝调”(明代茅坤语)。 二、文章结构 正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呜呼!吾少孤”至“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写人之间的浓厚情谊。 先从身世和家世的不幸,写幼年时的孤苦相依;后叙两人的三别三会,终于不得会合而成永别,使作者悔恨无穷,抱憾终身。 第二部分(从“去年,孟东野往”至“其然乎?其不然乎”)写十二郎之死。 先写对十二郎之死的悲痛,再详叙死因死期。 第三部分(从“今吾使建中祭汝”至篇未)写对十二郎及其遗孤的吊慰,交代迁葬及教养遗孤等事。

求谏 知识点整理资料

求谏知识点整理 注:各空答案在文档最后,可对应查看 1、举措古 义:今义:2、颜色古 义:今义:3、相遇古 义:今义: 三、对下列加点的词语加以解释,注意它们的特殊含义 1、知政教得失 2、臣下钳口 3、陛下开圣虑,纳刍荛 4、实愿罄其狂瞽 5、古者圣主必有争臣七人 6、宰相入内平章国计 7、有所开说,必虚己纳之 8、必当畏犯逆鳞 9、纂组伤女工 10、一日万机,一人听断 四、解释下列重点实词(关注课后重点实词寻、理、信、遇) 1、比: ①又比见人来奏事者,多有怖慑(《求谏》)

②比及三年(《侍坐》) ③比得软脚病(《祭十二郎文》) ④比翼齐飞 ⑤朋比为奸 ⑥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⑦比去,以手阖门。(《向脊轩记》) ⑧与天地兮比寿其可也(《屈原列传》) 2、假: ①每见人奏事,必假颜色(《求谏》) 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劝学》) ③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黄生借书说》) ④乃悟前狼假寐(《狼》) ⑤大臣犯法,无所宽假(《魏世祖记》) ⑥乃以吴叔(吴广)为假王(《陈涉世家》) ⑦假我以文章(《春夜宴从弟》) 3、属 ①如属文之士,伎巧之徒(《求谏》)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③举酒嘱客(《赤壁赋》) ④亡国破家相随属(《屈原列传》) ⑤名属教坊第一部(《琵琶行》) ⑥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⑦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扁鹊见蔡桓公》) 4、藉: ①主欲知过,必藉忠臣(《求谏》)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赤壁赋》) ③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也(《陈涉世家》) ④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赤壁赋》) 5、致: ①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求谏》) ②冀凭直言鲠议,致天下太平(《求谏》) ③言语致失次第(《求谏》) ④乃能衔哀致诚(《祭十二郎文》) ⑤致中和,天地位焉(《中庸》) ⑥言语致失次第 五、虚词: 1、则: ①言而不用,则相继以死(《求谏》) ②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求谏》) ③朕每闲居静坐,则自内省(《求谏》) ④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求谏》) ⑤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辜(《求谏》)

祭十二郎文1

《祭十二郎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通课文,积累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实词与虚词,把握典型文言句式。 2.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 3.理解课文破骈为散和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 4.珍惜生命,关爱亲人。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案: 1、《祭十二郎文》被古人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读懂课文,排除语言障碍,了解课文融抒情于叙事的特点,把握文章边泣边诉的语言形式,体会作者悲哀痛切的思想情感,是学习的重点。本文篇幅较长,叙事较为纷繁,行文中多 文意的转折,是学习的难点。 2、抓住贯注全文的一个“情”字,疏理文章层次、脉络,以简驭繁。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以上苏轼语)读《报任安书》不下泪者,其人必不为人。(后人续) 在韩愈诸多优秀的抒情散文里,《祭十二郎文》当推为其中的佼佼者,该文在我国浩繁的古代散文作品中,亦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名篇,历来被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说道:“情之至者,自然流为至文。读此等文章,须想其一面哭,一面写,字字是血,字字是泪。” 二、学习新课 1.相关的文学常识、背景。 (1)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主张恢复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宋代欧阳修、“三苏”

祭十二郎文知识点梳理答案

《祭十二郎文》文言知识整理答案 一、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也可作“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东:东亦客也(方位名词作动词:在东边居住。名词“客”用作动词,客居) 3、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4、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5、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6、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7、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8、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三、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四、一词多义 1、诚: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②吾不以一日辍汝

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第22课祭十二郎文》课文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 22 课 祭十二郎文》课文同步练习 (时间: 60 分钟 分值: 70 分) 、基础达标 (每小题 3分,共 15 分) 1.下列句子中通假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B .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C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D .而不克蒙其泽.乎 答案 D 解析 泽:恩泽。 世:通“逝”,去世 羞:通“馐”,美味食物 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泽:通“择”,选择 A .比.得软脚病 (等到) B .不省所怙.( 依靠) C .其又何尤.( 怨恨) D .远具.时羞 ( 备办、准 备 ) 答案 C ( ) 遽.去吾而殁 (急、突然 ) 辍汝而就.( 接近 ) 抱无涯之戚.( 忧伤 ) 敛不凭.其棺( 凭借) 解析 A 项,“比”应解释为“近来”; B 项,“就”应解释为“就职上任”; D 项,“凭”应解释为“临”。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其”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③其.能久存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⑨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A .①⑦ / ②④ / ③⑤ / ⑥⑧/ ⑨/⑩ B .②⑦ / ①⑤ / ③⑥/ ⑧/ ⑨/④⑩ C .①⑦ / ②⑧ / ③⑤ / ⑥/⑨/ ④⑩ D .①⑧ / ②⑥ / ③⑤⑨ / ⑦/ ④⑩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解析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 /人称代词“你的” /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 假如/语气助词,表揣测/人称代词“他、他的、他们”。 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汝殁以六月二日B.惟兄嫂是依 C.其又何尤D何为而在吾侧也 答案A 解析A 项为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为宾语前置句。 5.一位老奶奶与世长辞,殡仪馆收到多副挽联,其中有三副分别是逝者儿子、女婿、侄子送的,均未署名,下列各项,根据其内容署名正确的一项() ①我欲招魂,四五日苦雨凄风,问归何处情怜犹子,数十年嘉言懿范,痛想生平 ②梦断北堂春雨萱花千古恨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③获选昔乘龙犹记东床惭坦腹游仙今驾鹤那堪北堂仰遗容 A.①挽伯母②挽岳母③挽母 B.①挽岳母②挽母③挽伯母 C.①挽母②挽伯母③挽岳母 D.①挽伯母②挽母③挽岳母 答案D 解析根据①联中的“犹子”,推断该联不是挽母,可排除C 项。根据③联中的“乘龙”“东床”可以推断,该联应为挽岳母,可排除A、B 两项。 二、文本训练(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甲 ) 呜 . 呼 . ! . 其 . 信 . 然 . 邪 . ! . 其 . 梦 . 邪 . ? . 其 . 传 . 之 . 非 . 其 . 真 . 邪 . ? . 信也,吾 . 兄 . 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 .之纯明而不 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乙)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