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第八版配套课正常分娩-医学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12.00 MB
- 文档页数:54
正常分娩影响分娩的因素:四因素包括产力、产道、胎儿、精神心理因素(1)产力: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节律性宫缩是临产标志(2)产道:1)骨产道:指真骨盆,分3平面: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60度)2)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构成;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补)(3)胎儿:胎儿大小、胎位、胎儿畸形;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头先露利娩(4)精神心理因素枕先露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肩娩出等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下降贯穿全程,是胎儿娩出的首要条件。
先兆临产:①假临产;②胎儿下降感;③见红临产诊断: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同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用镇静药物不能抑制宫缩产程分期:总产程不超过24小时(1)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间歇5-6分钟的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10cm)(2)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3)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5~15分钟,一般不超过30分钟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第一产程:痛苦的等待、分娩镇痛临床表现:(1)规律宫缩;(2)宫口扩张;(3)胎头下降程度;(4)胎膜破裂处理经过:(1)连续定时记录宫缩剂胎心;(2)产程图显示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指导处理;(3)经阴道检查或肛查判断胎方位、胎先露高低及产道有无异常产程图坐标意义:横坐标为临产时间;纵坐标左侧为宫口扩张程度,右侧为先露下降程度2.第二产程:全力冲刺、配合用力临床表现:(1)自然破膜、人工破膜;(2)宫缩增强、排便感;(3)胎头拨露;(4)胎头着冠处理经过:(1)密切监测胎心;(2)指导产妇屏气:正确使用腹压是缩短第二产程的关键;(3)接产准备;(4)接产:①会阴撕裂的诱因:会阴水肿、会阴过紧缺乏弹力、耻骨弓过低、胎儿过大、胎儿娩出过快;②接产要领:保护会阴的同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线在宫缩间歇时缓慢地通过阴道口;③接产四大步骤:保护会阴,协助胎头俯屈;协助胎头仰伸;助前肩娩出;助后肩娩出;④会阴切开指征:会阴过紧或胎儿过大;⑤会阴切开术:包括会阴后-斜切开术和会阴正中切开术3.第三产程:胎盘剥离及排出方式有两种:(1)胎儿面娩出式,多见;(2)母体面娩出式,少见处理经过:1)新生儿处理:①清理呼吸道;②阿普加评分;③处理脐带;④处理新生儿2)协助胎盘娩出;3)检查胎盘胎膜;4)检查软产道;5)预防产后出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妇产科学第8版总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第四章妊娠生理第五章妊娠诊断第五章第六章孕期监护及保健第七章正常分娩第八章正常产褥第九章异位妊娠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第十一章妊娠时限异常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第十三章羊水量异常第十四章巨大胎儿与双胎妊娠第十五章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第十六章眙儿窘迫与胎膜早破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第十八章妊娠合并外科疾病第十九章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第二十章遗传咨询、遗传筛查与产前诊断第二十一章产力异常第二十二章产道异常第二十三章胎位异常第二十四章分娩期并发症第二十五章异常产褥第二十六章妇科病史及检查第二十七章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及外阴瘙痒第二十八章外阴及阴道炎症第二十九章宫颈炎症第三十章盆腔炎症第三十一章外阴肿瘤第三十二章宫颈癌第三十三章子宫肿瘤第三十七章月经失调第三十八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第三十九章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第四十章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第四十一章不孕症第四十二章计划生育第四十三章妇女保健第四十四章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第四十五章妇产科常用特殊药物第一章绪论妇产科学是医学科学的组成部分,是属于临床医学中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
回顾临床开始分科时仅有内科和外科,妇产科仅是外科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医学科学的整体发展.临床学科的分工日趋细致.妇产科学才成为独立的一门学科。
如今.妇产科学课程已经是医学生的必读课程、主干课程。
一、妇产科学的范畴妇产科学是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一门学科,包括产科学和妇科学两大部分。
产科学(0‰lrics)是一门关系到妇女妊娠、分娩、产裤全过程,并对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生理、心理、病理改变进行诊断、处理的医学科学,是一门掷助新生命诞生的医学科学。
产科学通常包括产科学基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等)、生理产科学(妊娠生理、妊娠诊断、孕期监护及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等)、病理产科学(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友症、异常产褥等)、胎儿及早期新生儿学四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