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
- 格式:docx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9
淡水养殖克氏原鳌虾的饵料利用效率与能量代谢研究淡水养殖克氏原鳌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淡水虾类,其饵料利用效率与能量代谢研究对于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克氏原鳌虾的饵料利用效率和能量代谢的相关研究。
第一部分:饵料利用效率研究饵料的利用效率是评估克氏原鳌虾养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研究表明,饵料种类和配方、饲料添加剂、饵料与克氏原鳌虾的摄食率和虾体的生理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饵料利用效率。
首先,饵料种类和配方对克氏原鳌虾的饵料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鱼粉、豆粕、米糠和贝类粉末等高蛋白饵料常用于克氏原鳌虾的养殖。
不同配方的饵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等成分含量不同,会对养殖效果和饵料利用效率产生显著影响。
研究发现,合理选择饵料种类和优化饵料配方可以提高克氏原鳌虾的饵料利用效率。
其次,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也可以提高克氏原鳌虾的饵料利用效率。
例如,酶制剂对于蛋白质、纤维素等的分解和吸收有促进作用,可以使饵料中的营养物质更好地被克氏原鳌虾利用。
此外,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等也可以提高克氏原鳌虾的免疫力,减少饵料的浪费。
最后,虾体的摄食率和生理状态对饵料利用效率也有影响。
摄食率是克氏原鳌虾摄入饵料的速率,摄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饵料的利用效率。
而克氏原鳌虾的生理状态会影响摄食率的变化,例如,当虾体处于生长期时,摄食率较高;而当虾体处于发育期或冬眠期时,摄食率较低。
第二部分:能量代谢研究能量代谢是克氏原鳌虾生物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在养殖过程中,合理控制克氏原鳌虾的能量代谢,可提高其生长速度和饵料利用效率。
首先,克氏原鳌虾的基础代谢率是能量代谢的重要参数之一。
基础代谢率是指在相对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消耗。
研究发现,克氏原鳌虾的基础代谢率与温度、食物摄入量和虾体大小等因素相关。
了解克氏原鳌虾的基础代谢率,可以为其养殖和饲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淡水渔业,2020,50(6):77-82 Freshwatee Fisheees 2020年11月Nov.2020不同体色和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差异的研究毛涛,喻亚丽,何力,张涛,张浪,邓薇,张潇懈,张红林,董立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晶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430223)摘要:为探讨不同体色及规格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s clarkiiS的营养品质差异,选择不同规格红壳虾、青壳虾,并测定其肌肉中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脂肪酸含量、肌肉质构等。
结果显示:不同规格的克氏原螯虾肌肉水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肌肉水分随着规格的增大而降低,粗蛋白、粗脂肪含量随着规格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肌肉脂肪酸中含量最高的为油酸(C18:1n9c)。
红壳虾肌肉中单不饱和脂肪酸随着规格的减小而降低,多不饱和脂肪酸随着规格的减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而青壳虾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随着规格的减小而增大。
不同规格的红壳虾中,必需氨基酸除苯丙氨酸外,各氨基酸之间呈现显著性差异,青壳虾的呈味氨基酸随着规格的变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小规格的青壳虾、红壳虾肉质较嫩,硬度小。
随着虾规格的增大,虾肉的硬度和黏性呈现显著性增大。
结果表明:不同体色规格克氏原螯虾营养品质有显著区别。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e clarkii);规格;体色;中图分类号:S963.7文献标识码:A克氏原螯虾(Procambrauc clarkii)又称小龙虾,原产北美洲,因其味鲜美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一2+)随着人们对小龙虾的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消费者越来越关心小龙虾的营养、质量和风味等[3]。
体色、大小和活力是衡量小龙虾品质的重要指标,而制定一个统一的、科学的等级分类标准已经成为当前产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W目前关于小龙虾的研究多集中在肌肉营养成分,如田娟等⑷分析了洞庭湖地区小龙虾的肌肉营养成分,万金娟等比较了vw县不同养殖模式下小龙虾肌肉营养组成,刘永涛等*8+研究不同饲料饲喂小龙虾后其肌肉营养成分,王广军等[9]比较了小龙虾与澳洲红螯螯虾在肌肉营养成分的区别。
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李赵嘉; 郑振宇; 左永梅; 孙宇; 王文成; 肖丹丹; 胡爱双; 邹拓【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9(047)020【总页数】4页(P206-209)【关键词】冀东稻区; 克氏原螯虾; 营养评价; 常规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作者】李赵嘉; 郑振宇; 左永梅; 孙宇; 王文成; 肖丹丹; 胡爱双; 邹拓【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河北唐山063299; 唐山市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北唐山06329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6.12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俗称小龙虾,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软甲亚纲、十足目、螯虾亚目、蝲蛄科、原螯虾属[1]。
克氏原螯虾还集食性杂、生长快、繁殖力强、抗病性强、成活率高、适应范围广等特点于一身,颇受消费者和水产养殖者青睐。
近年来,我国的克氏原螯虾稻田养殖产业不断扩大,其养殖面积、产量和影响力仅次于河蟹,成为稻田水产养殖中发展最为迅速、最具特色、最具潜力的品种,可谓是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化前景广阔,且发展态势良好,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2]。
冀东稻区一直作为我国北方一个重要的优质商品大米生产基地[3],稻田套养克氏原螯虾给冀东稻区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7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和唐山市曹妃甸区聚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率先在冀东地区进行示范养殖研究,并取得初步成效,因此,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可以在冀东稻区进行推广养殖。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从量到质发生了转变,虾肉的口感、营养、安全性等因素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重视[4],但是对于冀东稻区克氏原螯虾肌肉中营养成分的分析及评价至今鲜见报道。
因此,笔者通过对冀东稻区不同生长阶段的克氏原螯虾腹肌含肉率、肌肉营养成分以及成虾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及评价,旨在科学地评估其营养品质,同时可以引导当地消费者合理消费,并且为以后冀东稻区广泛地开展克氏原螯虾人工养殖及配合饲料的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第27卷第2期大连海洋大学学报Vol.27No.2 2012年4月JOURNAL OF DALIAN OCEAN UNIVERSITY Apr.2012文章编号:2095-1388(2012)02-0166-05克氏原螯虾的食物选择性及其摄食节律徐增洪1,周鑫1、2,水燕1(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2.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摘要: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幼虾和成虾的胃及肠道内的食物组成和食物充塞度的昼夜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在水族箱(60cmˑ40cmˑ40cm)中先后进行了两试验期克氏原螯虾(规格为3 5g/尾)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小浮萍Lemna minor、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苦草Vallisneria natans)的摄食与生长试验,每个水族箱中投放克氏原螯虾20尾;另外,在稻田的环沟内对不同投饲模式(分别投喂粗蛋白质量分数为30%的克氏原螯虾专用颗粒饲料及水草和小杂鱼)下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效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幼虾肠道内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成虾对食物的选择性降低,水域中所能得到的水生动植物、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均可成为其维持生存的食物,而分布广、生物量大且最易摄取的水草是其主要食物;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克氏原螯虾的摄食节律有着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8:00—10:00和19:00—22:00分别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摄食时段,其它时段摄食强度较弱;投喂伊乐藻、小浮萍和苦草饲养克氏原螯虾的效果优于水花生和水葫芦,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小浮萍的饲养效果略好于伊乐藻和苦草,但3种水草间的饲养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对不同规格的虾苗投喂小浮萍、伊乐藻、苦草、水花生和水葫芦的平均日增重率间均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在稻田环沟内不同投饲模式下,投喂小杂鱼的克氏原螯虾生长情况优于投喂颗粒饲料组和颗粒饲料+水草组。
水 产 渔 业2021年第9期新农民从营养学角度谈小龙虾生长——小龙虾肥水及饲料建议吴 刚(武汉都兴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70)摘要: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蟹虾,前期幼苗阶段取食以浮游生物为主,长大后食性很杂,各种鲜嫩水草,有机残屑,藻类,水体中的大型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如蚯蚓、昆虫,鱼虾尸体和同类尸体都是它所喜欢的食物,也喜欢吃各种植物性、动物性饲料。
小龙虾喜荫怕光,适宜pH值在6~8之间。
关键词:小龙虾;营养学;养殖小龙虾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
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通过食用浮游生物获取。
所以,养殖小龙虾不管是前期幼苗阶段(以浮游生物为食)还是后期成虾阶段肥水培藻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了解小龙虾生活习性,满足它的要求,才能够养出健康、漂亮、个头大的小龙虾。
小龙虾喜荫怕光,鲜嫩水草是主要饵料,并且草、藻会通过光合作用生长制造氧气,所以,人工养殖小龙虾一定要种草。
都兴隆氨基酸钙可以肥水,促进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生长,也可以快速促进水草生长,使用证明,即使水草因为用除草剂草出现药害后不长,只要芯叶存活用氨基酸钙都可以解毒长草。
养殖后期,水体中钙镁离子大量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出现下面问题:(1)影响水体总硬度与碱度。
(2)制约鱼虾、藻类生长及活性。
因为钙离子是鱼虾藻外壳、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镁是构成生物体内蛋白、酶的重要元素,也是水体藻类叶绿素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小龙虾生长需要脱壳,要顺利脱壳就必须有充足的钙。
(3)会大大降低养殖水体的水质、底质、pH、藻类稳定性。
如果天气突变,容易出现倒藻、缺氧死鱼虾情况。
氨基酸钙是钙镁与氨基酸螯合物,有快速补钙镁作用。
肥水培藻控制不好容易出现蓝藻,pH值会升高到9以上,用氨基酸可以降低pH值回到8.5附近。
小龙虾可以直接吸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都兴隆氨基酸钙产品中氨基酸含量在30%左右(是国家标准3倍,一般厂家受生产技术、设备及成本限制,是不做这么高的氨基酸含量的),氨基酸钙含有钙、镁、铁等中微量元素,可以满足小龙虾对钙、镁、铁等中微量元素需求。
克氏原螯虾蛋白营养研究进展何志刚1王冬武1,2李金龙1曾鸣1(1.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53;2.水产高效健康生产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常德,415000)摘要:文章综述了克氏原螯虾蛋白营养代谢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克氏原螯虾对蛋白质的需求,赖氨酸、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需求、蛋白水平与脂肪水平交互影响,能蛋比需求,并针对当前克氏原螯虾蛋白营养生理研究的现状,提出了今后仍须继续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蛋白营养;研究进展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隶属十足目、爬行亚目、蜊蛄科、原螯虾属,原产南美洲地区,1929年被带入我国南京地区,经过数十年的繁衍和迁移,克氏原螯虾形成了数量庞大的自然种群,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湖北、浙江和上海等数十个省份,遍布我国江河、水库、沟渠和池塘,成为我国自然水域中较大种群规模的淡水虾类品种。
克氏原螯虾以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而称誉世界,特别是近几年消费市场需求非常火爆,促进了克氏原螯虾规模化人工养殖。
蛋白质是平衡日粮中最为昂贵的成分,也可能是养殖动物生长所需最为重要的成分。
因此,克氏原螯虾日粮中的蛋白质是生产中需要考虑的第一营养素。
日粮中过低的蛋白质含量虽然会降低饲料的成本,但是可能会导致虾体生长受到抑制,使得虾体的生长潜能得不到有效的挖掘,甚至可能会出现所谓的“铁壳虾”;反之饲料中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不仅饲料成本增加、饲料营养平衡失调、影响个体的生长,也可能对养殖水体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水体氮的排放量,加重水体氮的负荷,导致水质降低。
因此研究克氏原螯虾对蛋白质的需求规律在水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环境友好型饲料被提上了日程,本着从降低饲料成本出发,同时注重对养殖水体水质的保护,营养学家对若干淡水甲壳类动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克氏原螯虾由于蜕壳过程中存在残食的生物学现象,给许多营养需求参数的获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这其中“生命第一物质”———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一直被国内外同行视为探讨的热点。
克氏原鳌虾的养殖环境要求与优化利用技巧克氏原鳌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水产养殖物种,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分布。
它们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是许多养殖户和农民的首选养殖物种之一。
为了保证克氏原鳌虾的养殖效益和健康生长,养殖户们应该了解其养殖环境的要求,并采取相应的优化利用技巧。
一、养殖环境要求1. 水质条件:克氏原鳌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适宜的水质条件是养殖成功的关键之一。
养殖水体应保持适宜的PH值(7-8)、温度(25-30℃)、溶解氧含量(5 mg/L以上)和氨氮含量(小于0.5 mg/L)。
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保持水质良好是确保克氏原鳌虾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2. 水体深度:克氏原鳌虾对水体深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水深在0.5-1米之间。
水深过浅会导致克氏原鳌虾遭受日光暴晒,而水深过深则会影响养殖密度和觅食能力。
保持适宜的水体深度有助于克氏原鳌虾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3. 水质曝气:克氏原鳌虾是一种喜氧生物,对水质中的溶解氧含量十分敏感。
为了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水平,养殖户需要在养殖池中设置合适的曝气设施,如曝气泵和喷头。
曝气可以增加水体氧气的供给,有利于克氏原鳌虾的呼吸和健康生长。
4. 底质条件:合适的底质条件对于养殖克氏原鳌虾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底质应为细沙或淤泥质,主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适宜的底质可以提供富含营养物质的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增加克氏原鳌虾的觅食能力和生长效益。
5. 养殖密度:克氏原鳌虾的养殖密度应根据养殖池的大小、水体条件和养殖方式而定。
一般来说,养殖密度以1-2头/平方米为宜。
密度过高会导致养殖池内养殖物种的竞争、攻击甚至疾病的传播,不利于克氏原鳌虾的健康生长。
二、优化利用技巧1. 合理饲料投喂:养殖户应根据克氏原鳌虾的需求并结合养殖环境,选择适当的饲料种类和投喂方式。
以优质饲料为主,辅以适量的添加剂,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生物发酵饲料对克氏原螯虾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宋晓明来源:《黑龙江水产》2022年第04期摘要:该研究以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受试对象,探讨养殖中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对其机体免疫水平的影响。
试验场地选择黄陵县水产良种场取生态条件基本相近的6口池塘,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各组克氏原螯虾分别饲喂硬颗粒饲料(对照组)和生物发酵饲料(试验组),投喂60d后,检测克氏原螯虾的各项免疫指标。
结果显示:生物发酵饲料组的克氏原螯虾血清中溶菌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分别比颗粒料饲料组显著提高了51.40%、38.08%、54.15%(P<0.05);生物发酵饲料组的克氏原螯虾肝胰脏中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分别比颗粒料饲料显著提高了47.80%、28.61%(P<0.05),丙二醛含量比颗粒料饲料显著降低了41.98%(P<0.05)。
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饲喂生物发酵饲料可以有效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关键词:发酵饲料;免疫水平;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中图分类号:S963.16文献标志码:A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又称小龙虾,原产于墨西哥北部及美国东南部[1]。
克氏原螯虾生长迅速、繁殖力较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随着我国克氏原螯虾养殖规模的壮大,目前对克氏原螯虾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养殖模式、繁殖技术、生物学特征及疾病等[2-3]。
克氏原螯虾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养殖方式由原先的粗放式转变为集约化,导致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密度增大,且投放的饲料过多,使养殖水体环境恶化,进而影响克氏原螯虾的健康生长,疾病发生率升高。
对于以上问题可以从提高克氏原螯虾机体免疫力方面来改善此问题。
目前,在水产养殖中使用生物发酵饲料得到普遍认可和推广。
生物发酵饲料是以动植性蛋白原料为底物,在特定菌种的发酵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饲料[4]。
生物发酵饲料具有适口性好、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少、营养成分含量高等特点,应用到动物养殖生产中具有改善动物肠道健康、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生长性能的优势。
淡水小龙虾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20年第4期刘金萍何东洲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1918年引入日本,1929年经日本引入中国。
现已形成全国性分布。
全世界有560多个品种,克氏原螯虾占70%-80%。
主要养殖区域:长江中下游流域的湖北、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区。
一、淡水小龙虾(克氏原螯虾)生态习性淡水小龙虾具有掘洞穴居习性,水温低于6 ℃进入洞穴越冬,32 ℃以上也进入洞穴或深水区避暑。
适应性广,有很强的抵御恶劣生态环境能力。
昼伏夜出,有自相残杀习性。
温度适应范围0-37℃ ,pH值5.8-8.2;对重金属、敌百虫、菊酯类等杀虫剂非常敏感。
淡水小龙虾营底栖爬行生活,栖息于河道、田沟、池塘、沼泽、湖泊、水库和稻田等淡水水域中,营造洞穴栖居和繁殖。
离水后可存活7-15天;夏季离水后在保持湿润的条件下可存活2-5天。
冬季枯水期,泥洞中的成虾可自然越冬。
淡水小龙虾为杂食性虾类,植物性和动物性饲料均能食用,能将腐殖质转化为蛋白质。
虾苗阶段:藻类、轮虫、腐殖质和有机碎屑等和小型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成虾阶段:以水生植物为主,水草、植物的根、茎、叶,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幼体以及底部腐殖质有机碎屑等。
淡水小龙虾捕食力弱,野生虾的食谱主要是水草、贪食、争食的习性,常相互残;其生长快,蜕壳生长,春秋季生长旺盛;有再生能力。
淡水小龙虾饲养2-3个月即可上市,二、小龙虾成虾养殖技术小龙虾养殖模式主要有:①池塘养殖(亩产200-300kg),主养(轮捕轮放);鱼虾、虾蟹混养套养。
②稻田养殖(亩产50-200kg),虾-稻、虾-麦、虾-油菜等同作、轮作。
③大水面粗放式养殖。
本文主要介绍小龙虾的池塘养殖技术,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循环养殖模式。
1.池塘的面积:几亩至几十亩的小池塘-精养方式,而大池塘大水面-粗养方式。
池塘深1.2-2.0m,水深为0.8-1.5m。
坡比为1∶1.5-2.5,池坡不可太陡,否则极易发生坍塌。
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作者:史振鹏王爱民刘波陈开健刘飞杨文平於叶兵田红艳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20年第07期摘要: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进口鱼粉、肉粉、虾粉、菜粕、豆粕和花生粕6种饲料原料相关蛋白、脂肪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进行检测。
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组成,添加0.5%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
选取了平均体质量(23.5±3.84) g的克氏原螯虾成虾420尾,随机分7组(含基础饲料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20尾,投喂试验饲料养殖8周,采用虹吸法收集粪便进行表观消化率测定。
结果表明,饲料总消化率进口鱼粉最高(87.16%),虾粉最低(65.80%);粗蛋白表观消化率菜粕最高(91.58%),虾粉最低(49.03%);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肉粉最高(97.54%),豆粕最低(75.76%)。
6种饲料原料中进口鱼粉、菜粕及肉粉组17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超过80%,其中菜粕组略高于进口鱼粉和肉粉组。
研究结果显示,进口鱼粉、肉粉是克氏原螯虾饲料的优质蛋白源,菜粕则是较好的植物性蛋白源。
关键词:克氏原螯虾;三氧化二铬;蛋白质;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营养成分;饲料中图分类号: S963.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7-0189-04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产养殖规模,水产品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蛋白质是动物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在动物生长发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的缺乏会降低水产动物生长速度和存活率,降低免疫力,但如果蛋白质含量过高则会引起一些营养过剩性疾病并造成养殖水体氨氮超标,因此研究最适蛋白需求量对克氏原螯虾饲料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饲料中主要蛋白来源是鱼粉,但是由于近几年的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鱼粉产量下降以及价格上涨,面对日益提高的养殖成本,研究动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成为当前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热门方向[1]。
克氏原螯虾喜栖息于水草、树枝、石隙等隐蔽物中,由于其适应力强,可生活在环境恶劣、水质较差的水沟、淤泥等地。
克氏原螯虾具有同类相食的习性,在食物不足或密度过大的情况下会发生相互残食现象,克氏原螯虾食性较杂,对植物性和动物性饵料均会摄食[2]。
目前,国内外关于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替代的研究还较少,但是近年来克氏原螯虾产业发展迅猛,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开发出克氏原螯虾的专用饲料,以适应该产业的发展需求。
Paul等在澳洲小龙虾幼虾(Cherax destructor)不同蛋白源(肉粉、大豆、浮游植物、蜗牛、鱼粉)的研究中发现,不同蛋白源对澳洲小龙虾的生长率,增质量率无显著影响,但甲壳色有显著差异,以浮游动物为主要蛋白源的饲料组甲壳色更深[3]。
Wan等以豆粕、添加植酸酶豆粕、膨化豆粕、发酵豆粕为不同蛋白源,研究对克氏原螯虾幼虾(5.56±0.05) g生长性能、氮磷排放的影響,结果显示,添加了植酸酶的豆粕能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且降低氮磷的排放[4]。
Tan等在豆粕和菜籽粕对克氏原螯虾幼虾的研究中发现,饲料中替代338 g/kg 植物蛋白可提高克氏原螯虾幼虾生长性能并补充氨基酸[5]。
本试验选取进口鱼粉、肉粉、虾粉、菜粕、豆粕和花生粕6种常规蛋白原料,测定克氏原螯虾氨基酸和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通过比较不同饲料原料克氏原螯虾的表观消化率,筛选克氏原螯虾优质蛋白源,为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及养殖条件试验用克氏原螯虾[成虾,平均体质量(23.5±3.84) g],购自盐城市盐都某克氏原螯虾养殖场,选择个体健康、无伤残、大小规格一致的个体。
随机将420尾试验用虾分为7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设20尾,分别放在21个水族箱中,水族箱长1.0 m,宽0.5 m,水深0.1 m。
每个水族箱放置瓦片和PPR水管给克氏原螯虾躲避。
每天保持不间断增氧,溶解氧>5.0 mg/L,水的pH值范围为7~8。
每3 d换水1次,使用水为经过曝气的自来水。
1.2 试验饲料基础饲料由进口鱼粉、豆粕、菜粕、虾粉、肉粉、花生粕、血粉、干酒糟、面粉、米糠、玉米、鱼油、豆油、磷酸二氢钙、预混料、黏合剂、食盐、乌贼膏组成。
原料经粉碎机粉碎,过80目筛,试验饲料由70%基础饲料和30%待测饲料原料(进口鱼粉、肉粉、虾粉、豆粕、菜粕、花生粕)组成,并以0.5%三氧化二铬(Cr2O3)为外源指示剂。
试验饲料配方见表1。
1.3 饲养管理与粪便收集每日08:00和17:00投喂2次,按照克氏原螯虾体质量的3%~5%进行喂食。
投喂后等待1 h用捞网回收饲料残饵,再等待3 h后用虹吸法将粪便收集到之前备好的培养皿内,在烘箱中于65 ℃烘干后放入自封袋,在试验室冰柜中-15 ℃冷冻保存,连续收集约30 d,直到收集到足量的粪样以供生化分析。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饲料原料、饲料和克氏原螯虾粪便样品按照AOAC方法[6]分析样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饲料和粪便中Cr2O3含量采用Furukawa & Tsukahara的方法[7]测定;采用Biochrom2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8]测定16种氨基酸(除色氨酸、脯氨酸外),结果见表2。
基础饲料和试验饲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9]:饲料某种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1-(饲料中Cr2O3百分含量×粪便中该营养成分百分含量)/(粪便中Cr2O3百分含量×饲料中该营养成分百分含量)×100%。
饲料原料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试验饲料某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0.7×基础饲料某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30×100%。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所得试验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 19.0分析软件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若存在显著差异,则采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
P<0.05 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2.1 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由表3可知,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差异较大,饲料原料总消化率中进口鱼粉组(87.61%)最高,虾粉组(65.80%)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粗蛋白表观消化率中,菜粕组的表观消化率(91.58%)最高,豆粕组(49.30%)和虾粉组(49.01%)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粗脂肪表观消化率豆粕组[CM(22](75.76%)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肉粉组(97.54%)最高。
2.2 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质原料中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由表4可知,对于克氏原螯虾成虾,进口鱼粉、菜粕及肉粉组17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超过80%,6种饲料原料中虾粉组17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为最低,除甘氨酸表观消化率外,菜粕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均为最高。
3 讨论3.1 粪便收集及表观消化率计算方法的选择目前,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已有很多收集粪便的方法,如挤压法、解剖法、肛吸法、虹吸法、连续过滤法、倾析法、网捞法和积粪器法等[10],但是这些方法均各有优缺点。
董小林等研究表明,不同粪便收集方法、收集时间都对表观消化率有影响,研究指出,在挑选新鲜粪便情况下、在排便高峰期用虹吸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11]。
本试验选择指示剂法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在不能全部收集粪便的情况下,指示剂法更具优势[12],并采用三氧化二铬来作为外源指示剂测定表观消化率。
在畜禽营养研究中表明,三氧化二铬作为外源指示剂具有不易被动物吸收、对动物本身影响小的优点,在近几年动物营养研究中被广泛使用[13]。
本试验使用“70%基础饲料+30%试验饲料原料”的方法,以确保克氏原螯虾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14]。
这样使用饲料配比,既保证饲料营养成分组成的平衡以满足试验克氏原螯虾的健康正常生长所需,也保证了消化率测定的科学性、准确性。
3.2 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常规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常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从侧面体现了生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本试验中菜粕组的蛋白、脂肪消化率超过90%,其中进口鱼粉组的各个营养成分的消化率均超过80%,这与刘修英等研究的苏氏圆腹芒对常用蛋白饲料表观消化率的结果[15]一致,可能是饲喂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会导致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降低和食糜通过消化道时间减少,使得其表观消化率降低。
克氏原螯虾对进口鱼粉总的消化率最高,可能是进口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氨基酸组成齐全且平衡,钙磷含量高且比例适宜,克氏原螯虾以摄食动物性蛋白为主使得进口鱼粉饲料消化率高于一些植物性蛋白飼料,这与之前一些研究结果一致,如Zhou等研究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对动物性蛋白源和非动物性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影响,发现团头鲂对非动物性蛋白源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动物性蛋白源,进一步说明水产动物的食性与饲料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密切相关[16]。
虾粉消化率最低的原因可能是虾粉中含有几丁质,其化学组成类似于纤维素,很难被克氏原螯虾消化吸收。
此外,虾粉脂肪含量高,长时间贮存易氧化酸败,而饲料加工方式也是导致虾粉消化率过低的一个因素[17]。
3.3 克氏原螯虾对6种蛋白饲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原料蛋白质的质量是影响鱼类营养的首要因素,而水产动物对其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是判断原料能否利用的重要指标[18]。
试验结果显示,菜粕组中赖氨酸水平低于其他组(花生粕组除外)导致其对氨基酸表观消化率高,该结果与张微微等研究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的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结论[19]相似,即过量的赖氨酸水平会导致氨基酸比例失衡,阻碍克氏原螯虾对其他氨基酸的消化吸收,同时还抑制克氏原螯虾肠道消化酶活性,从而使克氏原螯虾对饲料原料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降低。
虾粉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最低,除虾粉中所含几丁质抑制克氏原螯虾的消化吸收外,可能是试验饲料虾粉中的氨基酸比例不平衡和饲料加工方式不当,这与钱国英等研究中华绒螯蟹对常用饲料原料氨基酸消化率的结果[20]一致。
因此,在配制克氏原螯虾饲料时应充分考虑在不同饲料和原料配合中,不同原料同种氨基酸的消化率差异,须保证氨基酸比例平衡,在满足克氏原螯虾氨基酸需求条件下,提高其对饲料氨基酸的消化率。
4 结论进口鱼粉、肉粉作为较为出色的克氏原螯虾饲料蛋白源更具优势,菜粕则是较好的植物性饲料蛋白源。
参考文献:[1]郭沛涌,王运涛. 水产养殖饲料蛋白源开发利用研究现状[J]. 中国水产科学,2000,7(4):108-112.[2]谢文星,董方勇,谢山. 克氏原螯虾的食性、繁殖和栖息习性研究[J]. 水利渔业,2008,28(4):63-65.[3]Jones P L,de Silva S S,Mitchell B D. The effect of dietary protein source on growth and carcass composition in juvenile Australian freshwater crayfish[J].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1996,4(4):361-376.[4]Wan J J,Shen M F,Tang J Q,et al. Effects of soybean meal processing treatments on growth performance,nutrient digestibility,nitrogen and phosphorus excretion in red swamp crayfish,Procambarus clarkii[J]. Aquaculture International,2017,25(2):543-554.[5]Tan Q,Song D,Chen X,et al. Replacing fish meal with vegetable protein sources in feed for juvenile red swamp crayfish,Procambarus clarkii:Effects of amino acids supplementation on growth and feed utilization[J]. Aquaculture Nutrition,2018,24(2):858-864.[6]AOAC. Official methods of analytical of the association of official analytical chemists(16th ed)[S]. AOAC,1995,Arlington,VA.[7]Furukawa A,Tsukahara H. On the acid digestion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hromic oxide as an index sub-stance in the study of digestibilityinfish feed[J]. Bulletin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Scientific Fisheries,1966,32:502-508.[8]张龙翔. 生化试验方法和技术[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94-112.[9]易昌金,胡俊茹,胡毅,等. 凡纳滨对虾对黑水虻幼虫粉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J]. 饲料工业,2018,39(4):21-25.[10]Spyridakis P,Metailler R,Gabaudan J. Studies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in European sea bass Dicentrachus labrax:1.Methodological aspects concerning faecal collection[J]. Aquaculture,1989,77(1):61-70.[11]董小林,解绶启,雷武,等. 粪便收集方式对异育银鲫表观消化率测定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2012,36(3):450-456.[12]郑君明,张曦,郑斌. 鱼饲料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研究[J]. 江西饲料,2002(5):23-27.[13]陈广信,曹赞,高振华. 不同收粪方法对测定畜禽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25.[14]Cho C Y,Slinger S J. Apparent digestibility measurement in feed stuffs for rainbow trout,2[M]. Berlin:Heenemanm,1979:239-247.[15]刘修英,王岩,王建华. 苏氏圆腹对6种常用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J]. 水生生物学报,2009,33(4):778-781.[16]Zou Y,Ai Q H,Mai K S,et al. Effects of brown fish meal replacement with fermented soybean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feed efficiency and enzyme activities of Chinese soft-shelled turtle,Pelodiscus sinensis[J].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2012,11(2):227-235.[17]袁玥,許兆滨,杨宪时,等. 脱氧剂对南极磷虾粉贮藏性能的影响[J]. 食品工业科技,2014,35(7):322-325.[18]付晶晶,黄燕华,曹俊明,等. 花鲈对6种饲料原料的表观消化率[J]. 饲料研究,2014,25(3):48-54.[19]张微微,徐维娜,王莹,等. 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克氏原螯虾生长、体组成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13,43(2):402-410.[20]钱国英. 中华绒螯蟹对常用饲料原料氨基酸的消化率[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8(4):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