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常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及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的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2
体外酶法研究进展摘要:消化能值是评定饲料能量生物学效的主要指标之一。
客观精准地评定饲料的消化能值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料配方的主要决策依据。
本文主要介绍了体外酶法的研究进展,影响评定准确性的因素以及体外酶法评定饲料消化能中存在的一些难题。
关键词:猪;消化能;体外酶法引言能量是饲料营养物质的第一要素。
代谢能值是评定饲料能量生物学效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客观精准地评定饲料的代谢能值是确定动物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料配方的主要决策依据。
目前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体内法、半体内法(运动尼龙袋法)和体外法(酶法)。
体内法和半体内法评定饲料营养物质在小肠消化率虽然较为客观实际,但都需要依赖于试验动物,半体内法还需要借助于必要的瘘管手术和试验设备,试验较麻烦且费用昂贵,不适于生产实际,而酶法是利用一种或多种酶或动物小肠液模拟动物体内的环境,在体外对营养物质进行消化,以评定营养物质的消化率,是一种快速且相对准确的试验方法。
酶法最早产生于50年代,最初只是用单一胃蛋白酶法评定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虽然这一方法快速简便,但与体内法所测数据相差较大(Grand 和Carroll,1958; Campbell,1961)。
Akeson和Stahmann(1964)进一步发展了酶法,在胃蛋白酶的基础上又加入了胰蛋白酶,测得真蛋白消化率与体内法所测数据强烈相关(r=0.995),使得胃蛋白酶加胰蛋白酶法成为评定单胃动物饲料蛋白质消化率的常规方法, 但这种方法是在假定蛋白消化率不受其他养分消化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的,而消化道酶谱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多酶系统,由于各种酶元所需要的激活条件不同以及酶作用于底物的反馈抑制作用。
所以胃蛋白酶加胰蛋白酶法并不能真正反映体内消化过程。
日本Furuya(1974)提出了胃蛋白酶加小肠液测定离体消化试验方法,通过离体法和全收粪二者比较,两法干物质和能量消化率间均为强相关,且测值相当一致。
国内张子仪等(1981-1988)对此法做了进一步研究,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测定猪饲料营养物质消化率的体外方法。
12 消化率和利用率“消化率”或“利用率”是指食物中某一种或某一类营养素(如粗蛋白)在通过消化道时消失的量或比例,或者随废物排出的量或比例。
因此,消化率首先是用来度量营养素消失的。
被消化的营养素通常认为被机体生长和代谢所用,虽然事实常常并非如此。
消化率还用来描述营养素的消化过程,比如蛋白质在被吸收之前先被水解成氨基酸。
而营养素(比如氨基酸)的生物利用率则被定义为从某一特定原料中摄取的营养素可用于动物机体代谢的部分(Batterham, 1992; Ammerman et al., 1995; Lewis and Bayley, 1995)。
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可以通过一系列方法学手段来评估。
生物利用率可以揭示营养素的代谢利用,其具体内容将不在本章节详细讨论。
当食物被机体摄入后,在消化道中,食物混合物经过消化道的蠕动等物理作用被混合成更细小均一的食糜,并在此过程中以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等方式被机体吸收。
没有被吸收的部分则作为废物排出体外。
所以在计算消化率时需要测量粪便中的营养素或能量的含量。
以可消化能为例,可消化能事实上衡量了摄入的总能与粪便中总能的差异。
关于完整的能量流向,将在第四章中详细叙述。
+和尿素)营养素被吸收后会在体内进行代谢,营养素中的能量会以含氮物质(如NH3的形式通过尿和鳃排泄掉。
当这些物质中的能量被测定出来并从可消化能中减去,剩下的值便叫做代谢能(ME)。
在前几版的《鱼虾营养需求》中,可消化能和代谢能的值都给了出来,但是在本版本中,只给出了可消化能值,这主要考虑到代谢能测量的难度及测定方法对其准确性的影响。
还有,一般现在科研和商业饲料配方中大多也只给出可消化能值。
消化率测定方法测定食物或饲料的消化率首先需要收集粪便。
收集粪便的方法有直接法和间接法。
不论直接法还是间接法都可以将被测物质单独投喂,也可以将被测物质加到饲料中作为饲料的一部分一起投喂,一般后者比较常用。
在鱼类中使用直接法时,用一定量的饲料投喂实验鱼,然后收集所有的粪便。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饲料: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
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初水。
烘干后的剩余物在空气中平衡水分可制得风干样品。
粗蛋白CP: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中性洗涤纤维NDF: 酸性洗涤纤维ADF:无氮浸出物NFE:NFE%=100%-(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一、叙述题:动植物体在化学成分上有何不同?1)水分: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变异大于动物;2)碳水化合物: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动物无;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动物体碳水化合物少(<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糖;3)蛋白质: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4)脂类:植物除含真脂肪外,还有其他脂溶性物质,如脂肪酸、色素蜡质;动物主要是真脂肪\脂肪酸及脂溶性V;动物脂肪含量高于除油料作物外的植物。
二、饲料概略养分分析的过程及主要成分?(一)水分:饲料除去水分后的剩余物质称干物质。
干物质有风干物质和全干物质之分。
样品在60-6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风干物质;样品在100-105℃下烘至恒重,其干物质称全干物质。
<table class=font_14 width="100%"border="0"><tr><td><p>( 八) 可消化、可利用和有效氨基酸</p><p>1 .可消化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是指食入的饲料蛋白质经消化后被吸收的氨基酸。
可消化氨基酸可通过消化实验测得。
对于猪,由于大肠微生物的干扰,传统的肛门收粪法测得的氨基酸消化率比其真实消化率约高5-10% ,所以测定猪对饲料氨基酸的消化率,常采用回肠末端收取食糜的方法。
而且,扣除内源的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更能准确地反映动物对饲料氨基酸的消化吸收程度。
</p><p>2 .可利用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是指食入蛋白质中能够被动物消化吸收并可用于蛋白质合成的氨基酸。
在饲料蛋白质、氨基酸质量的评定中主要是指家禽的可消化氨基酸。
由于在家禽氨基酸消化率的测定中,因粪尿难分开,计算时扣除了尿中的氨基酸,为使名称与测定方法相吻合,而称可利用氨基酸。
但正常情况下尿中所含氨基酸的量很少,其含氮量不到整个尿氮的2% ,故可忽略不计。
因此,实质上还是测定饲料氨基酸的消化率。
</p> <p>3 .有效氨基酸有效氨基酸有时是对可消化、可利用氨基酸的总称,有时却特指用化学方法测定的有效赖氨酸,或者用生物法测定的饲料中的可利用氨基酸。
</p> <p> 因此,从实用的角度,可把氨基酸的消化率(可消化氨基酸)和利用率(可利用氨基酸) 等同看待;对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和有效氨基酸也无严格的区分。
</p><p>( 九) 反刍动物蛋白质质量评定体系</p><p> 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质量的评定,以往曾采用粗蛋白质、可消化粗蛋白质、蛋白质当量及酸性洗涤不溶氮。
幻灯片1第四章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幻灯片2本章主要内容●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饲料能量营养价值的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饲料中矿物元素和维生素的评定幻灯片3目的要求●明确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重要性●掌握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幻灯片4第一节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一、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发展历史●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意义●三、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理论依据与方法3.1 理论依据:依据饲料中营养物质含量和饲料中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效果,定量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
3.2 评定方法:化学分析法和动物试验。
幻灯片5●定义:饲料营养价值是指饲料本身所含营养成分及这些营养成分被动物利用后所产生的营养效果。
发展历史:●第一阶段:从1810年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奠基人Thaer提出“干草等价”到1869年Henneberg和Stohmann创建概略养分分析。
●第二阶段:以可消化营养物质作为评定指标为主要特征。
1874年,Woeff提出“TDN(总消化养分)”的概念。
●第三阶段:以研究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的代谢、转化为特征。
幻灯片6二、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意义●(1)了解各种饲料的营养价值和营养特性,以指导人们在生产中尽可能合理利用各种现有饲料资源和开发新的饲料资源。
●(2)了解影响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这对选择合理的加工措施、合理利用饲料、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具有指导意义。
●(3)了解和掌握动物对饲料养分的利用情况、需要量及其变化规律。
幻灯片7三、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内容1.饲料养分组成如何?2.适口性如何?3.消化率如何?4.利用率如何?5.短期和长期饲喂效果如何?6.对畜产品质量的影响?7.对环境质量的影响?8.对人类的影响?9.经济价值如何?幻灯片8A 化学分析●一、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备●二、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三、根据饲料的概略养分含量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四、根据饲料的纯养分含量评定饲料的营养价值●五、化学分析的必要性与局限性幻灯片9一、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备(一)分析样本的采集与制备的要求采集:样品必须具有代表性。
绪论1.动物生产的本质及其与植物生产的关系?2.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3.动物营养学的相关学科?4.名词:营养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常用饲料干物质的化学成分?2.饲料营养物质的功能?3.动植物化学组成的差异?4.名词:饲料营养物质或营养素或养分初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 NDF ADF CP CF CA EE NFE NPN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饲料的消化方式对各种动物的营养有何不同影响?2.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消化的利与弊?3.饲料矿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是否反映其利用?4.影响消化率的因素?5.饲料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及其对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6.饲料加工调制的营养学意义?7.名词:饲料的可消化性动物的消化力消化率饲料抗营养因子第三章水的营养1.动物机体水的来源与流失?2.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3.动物生产对水的供给有何要求?第四章蛋白质营养1.组成动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及其特点?2.单胃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的异同?3.影响非反刍动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因素?4.反刍动物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5.影响瘤胃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因素?6.影响反刍动物对含氮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因素?7.蛋白质质量的评定方法?8.为什么说反刍动物蛋白质质量评定体系的核心是测定饲料蛋白质的瘤胃降解率?9.理想蛋白质氨基酸模型的建立及其理论意义?10.饲粮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对饲粮蛋白质质量有何影响?解决饲粮氨基酸平衡的方法?11.反刍动物利用尿素等NPN的机理?12.合理使用尿素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确定尿素的用量?13.对于单胃动物,日粮蛋白质消化率和利用率通常呈正相关关系,而对于反刍动物,日粮蛋白质消化率有时则不能反映蛋白质的利用率,为什么?14.小肽的营养作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对小肽利用的异同点?15.名词:瘤胃氮素循环 RDP UDP 蛋白质的热损害酸性洗涤不溶氮 ADIN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必需氨基酸 EAA NEAA 限制性氨基酸 BV NPU EAAI 可消化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理想蛋白质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互补氨基酸拮抗饲粮氨基酸平衡第五章碳水化合物1.非淀粉多糖与动物营养?2.化学益生素及其营养学作用?3.猪、禽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点?4.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点?5.从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瘤胃消化解释饲粮中粗饲料比例越高,饲料能量利用率越低的现象。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化学分析,消化试验,代谢试验,饲养试验,比较屠宰实验。
饲料养分的表示:⏹百分数(%) 主要用以表示概略养分、常量元素、氨基酸的含量。
⏹毫克/千克(mg/kg) 通常用以表示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等养分(有时还用µg/kg)。
⏹国际单位(international unit,IU) 常用以表示脂溶性维生素等在饲料中的含量。
样品状态(根据饲料的含水量不同,其养分含量的表示基础不同):3种存在状态:⏹新鲜基础:有时称为湿重或鲜重,原样基础的水分变化很大,不便于进行饲料间的比较。
⏹风干基础指空气中自然存放基础或自然干燥状态,亦称风干状态。
该状态下饲料水分含量在13%左右。
⏹绝干基础:指完全无水的状态或100%干物质状态。
用于比较样品成分含量。
概略养分分析法:Weende分析法Henneberg与Stohmann二人创建了该分析方法。
测定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与无氮浸出物。
概略养分:水分、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无N浸出物和粗灰分,将这些养分叫概略养分。
由于各类组分并非化学上某种确定的化合物,因此叫“粗养分”。
是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基础。
Van Soest粗纤维分析方案纯养分分析法NSP :非淀粉多糖,是植物的结构多糖,除了淀粉之外的,所有碳水化合物的总称,是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
(不包括木质素)SNSP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如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等,粘性增加);INSP :不溶性非淀粉多糖ANF :饲料抗营养因子,有些饲料存在某些能破坏营养成分或以不同机制阻碍动物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的健康状况产生副作用的物质。
消化实验:动物食入的某饲料养分减去粪中排出的该养分,即称可消化养分。
消化率就是指饲料某养分的可消化养分占饲料中该养分总量的百分率消化率分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同一饲料养分的表观消化率总是低于其真实消化率。
(存在内源性产物,即粪代谢性产物)用真消化率表示饲料养分的消化程度(评定饲料)比用表观消化率更真实、可靠。
美洲大蠊粉在不同日龄肉仔鸡体内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测定作者:刘雪兰李延荣张燕左立阎佩佩董以雷王文彬石天虹刘瑞亭伏春燕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23期摘要为研究美洲大蠊蛋白质饲料原料在不同日龄肉仔鸡体内的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试验选用240只1 日龄AA肉仔鸡,随机分为2个处理,处理1饲喂美洲大蠊型饲粮,另1个处理饲喂无氮饲粮。
试验饲粮为半纯合饲粮,以0.5%二氧化钛为指示剂,采用无氮饲粮法估测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肉仔鸡在14日龄和35日龄的美洲大蠊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
结果表明,除异亮氨酸外,14日龄和35日龄其他16种氨基酸的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14 日龄的丙氨酸消化率极显著小于35日龄(P<0.01),而14日龄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其他15种氨基酸的消化率极显著大于35日龄(P<0.01)。
关键词肉仔鸡;回肠;氨基酸;消化率中图分类号 S 83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23-0127-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23.034Determination of Standardize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of Periplaneta americana Powder for Broiler Chicken at Different Day-agesLIU Xue-lan1,LI Yan-rong2,ZHANG Yan1 et al(1.Poultry Institute,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Jinan,Shandong 250023;2.Shandong Kunpe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Jinan,Shandong 370100)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andardize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of P.americana feedstuff for broiler chicken at different day-ages, 240 1-day-old broiler chick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treatments.The broiler chicken in treatment one was fed with P.americana feedstuff, and the broiler chicken in the other treatment were fed with a N-free diet.The test diet was semi-ing 0.5% titanium dioxide as an indicator, the endogenous amino acid loss was determined by N-free diet method,and the standardized ileal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 of P.americana feedstuff for broiler chicken at 14 and 35 day-ages were determin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except for isoleucine, the digestibility of other 16 amino acids at 14-day-age and 35-day-age had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1), and the digestibility of alanine at 14-day-age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at 35-day-age (P< 0.01), while the digestibility of other 15 amino acids such as aspartic acid, threonine and serine at 14-day-ag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35-day-age (P<0.01).Key words Broiler; Ileum; Amino acid; Digestibility基金項目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19JZY-010705)。
鱼饲料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的综述黄小燕吴天星摘要消化率是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日粮配方的依据。
由于鱼所生长环境的特殊性,使得测定鱼的消化率比较困难。
体外测定法主要采用酶解法,而体内测定法主要采用间接指示剂的方法进行测定,以酸不溶灰分(AIA)、Cr2O3、Y2O3、La2O3 、Yb2O3为指示剂测定表观消化率,不同的指示剂在不同的鱼、不同的饲料中其测定值的精确性有较大的差异。
文中简要的介绍了3种体外测定方法并重点叙述了指示剂的使用,为鱼消化率测定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表观消化率;鱼;指示剂;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S816.17消化率是动物所摄取的饲料成分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水体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鱼消化率测定的特异性和复杂性,因此选择准确、简便的消化率测定方法对评价鱼饲料的营养价值有重要意义。
1 体外消化法体外消化法主要是以商品酶或试验鱼的粗酶提取液作为消化酶,模拟鱼体消化环境进行体外消化。
虽然体外消化法不能反应体内的真实消化情况,但其测定值与体内测定值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操作简便、快速、成本低,对确定日粮配方提供极其有用的参考。
1.1 常规酶解法常规的体外酶消化方法为二步酶解:先将试验饲料在pH=2的胃蛋白酶缓冲液中酶解2h后转移到pH=8的蛋白复合酶的缓冲液中继续振摇酶解24h,再加入10%的三氯醋酸沉淀未被酶解的蛋白及多肽,离心或过滤得到的残渣即为不被消化物[1,2]。
1.2 透析法由于在传统的封闭体系内进行体外消化过程中,随消化时间的延长,消化产物不断积累,对酶解产生抑制作用,而透析法则克服了产物的抑制作用,透析膜的透析作用模拟了小肠的吸收作用。
黄瑞林等(1999)[3]试验证实随着透析液的增加粗蛋白的消化率升高,且用此法测得的体外表观消化率与体内消化率的相关系数为0.999,席鹏彬等(2003)也证实,用体外透析法测得菜粕蛋白体外消化率与体内表观消化率显著相关[4]。
水产动物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
水产动物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是一种研究定量评价水产动物摄食、消化和吸收能力的评价
技术。
它的优点包括准确性高、简单易行等,已被广泛应用于水产品质和饲料效果的测定。
一般来说,水产动物表观消化率的测定分两步进行:(1)给实验动物进行饲喂,并记录
饲喂量;(2)取试验鱼清洗乾净,然后利用重质平衡法测量鱼体质量及内物质量。
针对水产动物消化率测定,一般采用经典的“组间法”,该方法需要设立多组实验,将每组
实验动物编号,然后饲给实验动物同一种饲料,记录饲喂量和出粪量,并且每隔一段时间(如3-4天)取鱼清洗干净,用干重计测量出鱼体干重,然后计算当前测量体毛的质量,
最后得到该实验鱼群的消化率。
另外,对于新品种,或者对比新饲料配方测定表观消化率,采用经典“加倍步梯法”,此方
法可以节省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不仅测定水产动物的表观消化率,而且还可以确定饲料的表观消化率,从而实现健康的食物配给。
总之,水产动物表观消化率测定方法集简单易行、准确可靠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水产动物摄食、消化和吸收能力的方法,在与消化系统相关的标准制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饲料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计算公式
张忠远;徐宝成
【期刊名称】《饲料博览》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饲料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高低的重要指标。
消化率的测定是通过消化试验实现的。
消化率计算的一般公式为:
【总页数】1页(P48)
【作者】张忠远;徐宝成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延寿县延河镇畜牧技术发展中心,黑龙江,延寿,15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玉米青贮的粗饲料组合对肉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薛宵; 牛岩; 蔡阿敏; 张晓霞; 滕战伟; 王建钦; 秦海东; 李鹏飞; 高腾云
2.饲料加工工艺与复合维生素添加量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J], 段海涛; 李军国; 秦玉昌; 李俊; 杨洁; 董颖超
3.核苷酸对凡纳滨对虾低蛋白质水平饲料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J], 陈晓瑛;赵红霞;王国霞;曹俊明;孙育平
4.微波加热饲料原料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J], 乔鹏飞;曹恒;陈忠洪;陆文清
5.精饲料配比对梅花鹿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饲料成本的影响 [J], 杨乾龙;鲍坤;王晓旭;王静;李光玉;郭肖兰;王凯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米糠常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及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的测定
<作者>田科雄;高凤仙;贺建华;丁文革;易雪静
<首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湖南长沙 410128
<信息类型>刊
<文献来源>饲料工业
<出版时间>2003,(5):16~17
<关键词>饲料质量控制;生物学评价;饲料产品;米糠;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氨基酸回肠末端消化率
<正文>
米糠是稻谷加工的主要副产品,由稻谷的果皮、种皮、外胚层、糊粉层、胚及少量胚乳组成。我国年产稻谷1.7
亿吨左右,稻谷的出糠率在6 %~7 %之间,因此,我国的米糠饲料资源在1 100万吨以上。米糠脂肪含量高(16 %~
18 %),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动物必需脂肪酸的良好来源。粗蛋白质含量多在13 %~15 %之间,据此计算,
我国每年可提供米糠蛋白质150万吨,而且一般认为其蛋白质的品质优于谷物饲料。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通常用
其氨基酸的生物学效价来表示。但是,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米糠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消化率的报道。本次试验用全
收粪法测定米糠的常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用“T”型瘘管收粪法测定米糠的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为畜牧生产实践提
供米糠营养价值的基础数据,以促进其合理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待测饲料
试验用米糠采用长沙市某大米加工厂新生产的,为防止米糠在试验期间氧化和霉变,在米糠中加入0.1 %的防
霉剂和0.01 %的抗氧化剂,并添加0.5 %的三氧化二铬作指示剂,充分混合均匀备用。
1.1.2 试验动物
选体重为35 kg的去势的生长公猪8头,单独饲养于猪专用消化代谢笼中。
1.2 试验方法
采用全收粪法测定米糠概略养分表观消化率;采用“T”型瘘管法测定其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
1.2.1 试验动物瘘管手术
待试猪适应一周后作瘘管手术,将T型瘘管安装在十二指肠距回肠瓣约10 cm的位置。手术前试验猪禁食48台
h,禁水12 h。手术创口在腹中线稍左(避开尿道口),纵向作一长约6 cm的切口,分离内外腹斜肌,剪开腹膜,顺
肠管向后找到回盲瓣,在距回盲瓣约10 cm处的回肠段上,紧贴回肠韧带横向做一长约4 cm的切口,将瘘管凹型端
插入肠管,绕圆管行小肠荷包缝合,然后将瘘管送回腹腔。在左侧腹部距后肢10 cm处做一切口,由此将圆管引出,
用螺母固定,注意松紧适宜,切勿使肠管扭转。按常规腹腔外科手术,分层将腹膜、肌肉和皮肤缝合,术后一周内
连续使用消炎药物。术后恢复lO d,开始预试,预试期试猪饲喂全价日粮。
1,2.2样品收集和处理
手术恢复期后进入预试期,预试期10 d,预试开始即进入饲料过渡,预试期的最后3 d全部饲喂米糠。正式试
验期(全收粪法)5 d,每天每头猪饲喂米糠600~800 g,分两次饲喂,保证饮水供应。记录每天的排粪量,并按20%
取粪样加入10 %的硫酸(每100克8~10 ml),放于55~65 ℃烘箱烘干,待全部粪样收集完后,烘干、回潮、称重、
制样,该样品用于常规养分消化率的测定。
全收粪法结束后隔一天,再用指示剂法收集5 d回肠末端的食糜,每天分4次收集,每次收集30 min,收集的
样品保存于—20 ℃冰柜中,待全部样品收集完后,取约600 g食糜样65 ℃下恒温干燥、回潮,制样用于回肠末端氨
基酸消化率的分析和测定。
1.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常规营养成分需测定的指标为水分、粗灰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总能。采用概略养分分
析法进行,参照GB6482—6439—86的标准方法测定;饲料与粪样中铬含量按GBl3088—91方法测定;饲料和排泄物的
总能用WZR—1型全自动氧弹式测热仪测定。
氨基酸分析需测定的指标为赖氨酸、天冬氨酸等16种常见氨基酸。采用酸水解法,样品先用6 N盐酸水解24
h(110 ℃),然后采用HPLC法测定其氨基酸含量。
1.3 数据统计
常规养分的消化率按全收粪法的表观消化率计算公式,氨基酸消化率按日粮和粪便中铬的含量,依据以下公式
计算:
2.1 米糠营养成分含量
米糠概略养分含量及总能值:干物质88.4 %,粗灰分10.2 %,粗蛋白质14.5 %,粗纤维10.0 %,粗脂肪
16.4 %,无氮浸出物37.3 %,总能值18.97 MJ/kg。
米糠氨基酸含量(%):天冬氨酸0.847,苏氨酸1.056,丝氨酸0.663,谷氨酸1.079,脯氨酸0.445,甘氨酸
0.957,丙氨酸1.233,缬氨酸0.947,蛋氨酸0.183,异亮氨酸1.861,亮氨酸1.947,酪氨酸0.177,苯丙氨酸0.647,
组氨酸0.31,赖氨酸0.365,精氨酸0.271。
2.2养分消化率
米糠中概略养分含量及总能的消化率(%)分别如下:干物质65.68,有机物71.01,粗蛋白质74.68,粗纤维37.16,
粗脂肪81.40,无氮浸出物74.84,总能73.24 MJ,其消化能值(DE)为13.89 MJ/kg,可消化粗蛋白为95.59 g/kg。
2.3 米糠中氨基酸的回肠末端消化率
根据猪饲料及粪中Cr和氨基酸含量依据公式计算出米糠的氨基酸猪回肠末端消化率(详见表2)分别为:脯氨酸
85.88 %;甘氨酸92.84 %;丙氨酸84.55 %;缬氨酸89.62 %;蛋氨酸90.06 %;异亮氨酸88.48 %;亮氨酸
87.44 % 天冬氨酸90.33 %;苏氨酸81.39 %;丝氨酸92.37 %;谷氨酸81.31 %;酪氨酸88.64 %;苯丙氨
酸82.47 %;组氨酸81.18 %;赖氨酸90.48 %;精氨酸86.10 %。
参考文献
1 杨慧平,许晓云,刘秀兰.米糠蛋白质营养饮料的制取.粮食与饲料工业,1993,(3):40
2 印遇龙.猪回肠—盲肠“桥”式瘘管技术与回肠末端“T”型瘘管的比较实验.中国农业科学,1989,(5):81~85
3 马永喜,常碧景,张宏福.评定猪饲料氨基酸生物效价的方法.动物营养学报,1997,(2):1~14
4 吴世林,蒋宗勇,林应才等.回—直肠吻合法测定我国常用5种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研究.养猪,1999,(1):13~
14
5 杨胜主编.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6 韩友文主编,饲料与饲养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