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一、配合比的确定

在搅拌站厂家确定之后,应通知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和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进行混凝土试配。

项目部试验室应派人全程参与试配,监理单位应全程见证,监督试配过程及试块留样,后续对留样试块的强度等性能进行跟踪,直至得到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审查认可。其中,水泥用量不应低于320kg/m³,水胶比不应大于0.45,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砂率宜为38%~45%;各类材料的总碱含量不得大于3kg/m³,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抗渗等级为P8(试配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或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该配合比方准使用。

泵送混凝土除了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及耐久性外,还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不能离析、泌水,导致泵管堵塞。

二、原材料的检验

在正式施工前一周内,应委派试验员前往搅拌站,监督搅拌站实验室对其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测的原材料及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

2.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砂的细度模数应处于中粗砂(2.3~

3.0)

范围,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 1.0%,且无泥块含量。其余指标均应符合Ⅰ类砂标准。

3.石的级配情况、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石应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5-25洁净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必须为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0.5%,无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不大于5%;压碎值应不大于10%。其余指标均应符合Ⅰ类碎石标准。

4.外加剂的减水率、泌水率比。外加剂应选用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泌水率比不大于60%。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的一致性,避免色差,同一浇注部位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水泥。对于砂石的含水率,应要求搅拌站必须根据实际用砂石的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对配合比的用水量进行调整,警惕生产中原材料含水率的突变。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实验人员配合监理单位不定期对搅拌站进行原材料检验频次、合格率和使用状态进行检查,要求搅拌站对生产管廊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原材料留样备查。

三、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搅拌申请单由施工单位提出,监理单位和甲方对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签字齐全,再交搅拌站进行搅拌。搅拌前施工单位提前通知搅拌站进行施工准备,对原材料和外加剂等按照管廊混凝土进行调整。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得到批准的配合比进行生产,粉料用量不允许改变,用水量根据生产时砂石含水率的变化而调整,保持水胶比不变。在维持容重、砂率的前提下,可对骨料用量进行调整。为保证混凝土

的强度等级和抗渗要求是按照项目部提供的浇筑通知单进行生产,项目部会不定时派实验人员配合监理单位去搅拌站对其开盘记录、生产时实际配合比进行督查,若发现违反规定的变动,则会严惩。

混凝土外加剂采用UEA型防水剂,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复试,符合抗渗等级要求。

搅拌站生产时混凝土原材料的计量要准确,称量的允许偏差不应超过下列限值:水泥和掺合料为±1%,粗、细骨料为±2%,水及外加剂为±1%。搅拌站试验室重点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监控,以保证工程质量。在开盘时搅拌站试验室应检查罐车是否将罐内积水放净。一旦工地发现有罐内积水现象,立即将土退回,且会对搅拌站进行处罚以示警告。

四、混凝土的运输

对于预拌混凝土,场外运输是采用混凝土搅拌车,由搅拌站运至现场。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施工现场所处的地区有可能发生堵车现象,因此搅拌站在生产时要考虑到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因时间变长而产生的坍损,合理调整配合比以保证和易性。另外,需确定所配备的运输车辆台数,确保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连续正常,避免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因等待搅拌车而出现的自然施工缝。所有混凝土必须保证在

2.5小时内浇筑完毕。

五、混凝土的进场验收

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试验员和混凝土责任工程师应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检查。每次开盘第一车必须做坍落度检测,并对后续罐车

进行抽检。坍落度按具体要求控制,以满足施工要求。若混凝土拌合物出现坍落度过小、过大、离析或分层现象,则对混凝土进行处理:退回或倒掉。

严格混凝土收料制度。由现场试验员对混凝土运输车号、出厂时间、到场时间、强度及抗渗等级、浇筑部位及每车混凝土方量进行认真核对和记录,防止出现错误,资料及时归档。对进场罐车容重进行过磅抽检,防止偷方、少方的情况发生。若发现过磅容重与单据有较大出入,立即通知搅拌站进行处理。

混凝土罐车到达率必须保证每台泵前(车泵、拖泵)至少有一台罐车等待浇筑,现场与搅拌站必须保持密切联系,随时根据浇筑进度及道路情况调整车辆密度,并设专人管理指挥,以免车辆相互拥挤阻塞。

在风雨天或暴热天气运输混凝土,罐车、拖泵及泵管上要加遮盖,以防进水、水分蒸发或混凝土温度过高。

六、浇筑过程控制

6.1 现场准备

浇筑混凝土前,应预先与搅拌站办理商品混凝土委托及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要求、初凝终凝时间以及浇筑时间等。根据浇筑的部位、时间的不同,与搅拌站共同确定泵车、罐车的台数,并合理安排罐车行走路线,以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和连续浇筑。

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机具、人员准备充分。机具有尖锹、平锹、

插入式振捣棒、铝合金长刮杠、混凝土泵车、发电机、抹子。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混凝土前进行检查确保正常运行,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浇筑前,检查混凝土垫块(垫块必须要与浇筑的混凝土同强度和抗渗等级)及预埋件是否安置到位。

管廊工程只允许设置水平施工缝,包括上部二次施工的通风孔、投料口及现场PLC站等部位所有水平施工缝内均需设金属止水带,金属止水带的埋设施工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规范规程要求执行。

施工缝金属止水带应平整、尺寸准确,其表面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不得有砂眼、钉孔;应视其厚度采用咬接或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c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必须涂刷防锈或防腐涂料(施工缝应设在底板以上0.3~0.5m处,缝内设400*3mm的钢板止水带一道,需要另外设缝时,应设在顶板以下0.3~0.5m处)。止水带应安装牢固、平齐,保证在浇筑混凝土时不偏斜和位移。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在混凝土浇筑前,各岗位人员到位。按照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人员都知晓自己的岗位职责。

认真作好应急措施准备:如发生停电,采用备用线路或发电机。

6.2 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时要求技术人员、施工员和监理人员全程旁站进行监督,对每车进场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查。混凝土振捣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做一下振捣和浇筑要求“快插慢拔”,每相邻两个插点的间距

不应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如Φ30的振捣棒相邻两个插点即30~40 cm,Φ50的振捣棒相邻两个插点即50~60 cm。振捣棒应注意不要碰撞钢筋和预埋件,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能结合成整体,在进行上层振捣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100 mm,并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前,将上层混凝土振捣完毕。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水平、不再出现下沉、不出气泡、表面出现灰浆时为准。一般每点振捣时间控制在20~30s即可。严禁欠振或过振,以免造成混凝土振捣不实或离析。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振捣,每次浇筑高度不应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即不得超过500 mm;在振捣上一层时,要插入下层混凝土内不小于50~100 mm,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浇筑过程中对于不满足振捣质量要求或漏振的情况,要求重新振捣密实。

6.3 垫层的浇筑

在基地整平,碾压密实,做地基承载力实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测量放出垫层中线及边线并打桩,技术员桩顶测标高后进行现场交底,确定垫层标高。施工时应由标高桩带线找平,并安装模板。

混凝土浇筑摊铺平整后,根据标高用杠刮平,立即用抹子抹平,由内向外退操作,并用2m靠尺检查其平整度。

6.4 底板的浇筑

本工程要求底板混凝土一次浇筑到位,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薄层浇筑,即竖向在泵管处一次到位,然后浇筑时,形成的自然斜面沿浇筑方向逐层推进,混凝土振捣要密实,要求基础底板混凝土连续浇筑,

不留施工缝。特别注意底板与上部结构施工缝处应安装金属止水带。

混凝土进场后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实测,不符合要求的严格禁用。每段底板混凝土浇筑时,有集水井的先浇筑集水井混凝土至底板底标高上150mm左右,剩余部分混凝土随基础底板一同浇筑。为防止集水井处的模板上浮及偏位,应沿模板两侧均匀浇筑。

由于底板混凝土厚度为400~550mm,满足一次浇筑条件,底板混凝土由一边退向另一边、斜面分层浇筑的方法施工。根据混凝土泵送时的自然坡度,在每个浇筑带的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的卸料点,第二道用于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保证整个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在浇筑过程中,混凝土振捣是一个重要环节,一定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做到快插慢拨:快插是为了防止上层混凝土振实后导致下层混凝土内气泡无法排出,慢拨是为了使混凝土充分填满振捣棒所造成的空洞。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略上下抽动,使混凝土振捣密实,插点要均匀,插点之间距离控制在300mm。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不要与交错式混用,以免漏振。振捣点时间要掌握好,不要过长,也不要过短,一般控制在20~30s之间,直至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出现气泡,混凝土不再下沉为止。在振捣过程中,避免触及钢筋、模板,以免发生移位、跑模现象。混凝土初凝前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底板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不得间断。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

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混凝土浇筑完成进行初次收光,初凝时,要仔细检查有无微小裂缝,如有,用木抹子用力撮压。

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前必须进行二次收光压实,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表面收缩裂缝,最后及时覆盖养护。

6.5 中隔墙及中隔板的浇筑

中隔墙混凝土浇筑施工难度较大。中隔墙浇筑高度约4m,且墙体窄,宽为20和25cm,拉杆较密导致混凝土入模和振捣难度大。

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是否全部安装完毕,检查和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各施工方案和规范的要求。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模板内的垃圾、木(锯)屑、刨花、泥土及粘在模板上的杂物(包括混凝土屑)及钢筋和金属止水带上的油污、混凝土等杂物必须清理干净。

浇筑墙体混凝土必须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由于中隔墙高度高且施工空间狭小,应利用套筒浇筑,套筒底距浇筑面约50cm。分层浇筑厚度控制在40~50cm左右,上下层的间隔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且根据模板受力简算,浇筑速度应控制在1.8m/h以内。

振捣棒选用Φ30型号,振捣间距不应大于30cm,每一振捣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振捣时快插慢拔并注意钢筋密集部位防

止出现漏振。

要求墙体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必须注意,混凝土出灰口不得正对墙体模板,防止出现粘模现象及大的冲击荷载。

对于中隔墙与中隔板结合处倒角及以上部分,采取人工下灰,将混凝土先卸在中隔板上,然后人工送灰,避免机械送灰压力过大出现翻浆情况。

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6.6 顶板、侧墙的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模板、支架及钢筋绑扎、预埋件埋设的检查,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侧墙混凝土应优先浇筑,由于侧墙高度较高,同样使用套筒浇筑,套筒底部据混凝土浇筑面约50cm,侧墙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不得大于50cm,并且控制浇筑速度在1.6m/h以内,以确保模板不变形。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每层振捣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50mm,保证混凝土衔接紧密。墙底及倒角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侧墙浇筑至与顶板模板齐平时继续浇筑顶板混凝土,顶板浇筑应由一边退向另一边、斜面分层浇捣浇筑方法施工,振捣方法同底板。

浇筑过程中,应拉线控制标高,使其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找平、压光,以保证管廊顶面的平整度。

6.7 裂缝防护措施

混凝土进场后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实测,不符合要求的严格禁用。初凝前进行混凝土的二次振捣,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值,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二次振捣完成后,如有大量收水,采用与混凝土同配比石子,认真压实。

初凝时仔细检查有无微小裂缝,如有裂缝,用木抹子用力撮压。

浇筑完成后及时用土工布覆盖并洒水养护或覆盖保温措施。七、混凝土的养护

养护采用土工布覆盖法养护。用土工布覆盖后,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并洒水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采用浸漫方式进行养护。养护应派专人进行,要求每天洒水至少三次,安排在早、中、晚,洒水过程由安质部进行监督检查。夏季气温较高时加强洒水频率,混凝土表面蒸发较快时要求多加派人手进行洒水,对于漏洒和不洒情况进行处罚,洒水养护不少于14天。冬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及时覆盖草甸或棉被进行保温,覆盖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八、混凝土的留样

每次开盘,对第一车混凝土做坍落度测试,并做试块留样。后续浇筑过程中,每达到100方取样一次(底板150方取样一次),不足100方部分应取样一次。每次取样,做抗压试块一套(一套3组,每组3块),抗渗试块一套(一套2组,每组6块,其中一组标养,一组同养)。

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苏州城北路综合管廊一标项目经理部

九、施工过程应注意的事项

每次泵送前,搅拌站应发砂浆润泵。技术员应对等待在现场的罐车进行监督,防止司机为省油停罐等待。在浇筑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放料人员和司机,严格防范他们向罐车内加水,影响工程质量。当混凝土坍损较大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入同品种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生水。

十、应急处置措施

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然状况,应急措施如下:

11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的全面质量管理,让全体人员能够认真贯彻执行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公司产品质量合格,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混凝土质量的控制管理,主要包括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和混凝土的取样与试验、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调整、混凝土质量的过程控制等。 第二章原材料管理 第三条原材料进场后材料部门应按要求对材料供货单进行确认,收取并核查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时移交试验室),应建立材料进站台帐,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试验室进行取样、检验和试验。 第四条试验室应按相关材料标准的规定对进站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报告。进场原材料应按照批量进行复试,不得漏试。 水泥、粉煤灰、矿粉等胶凝材料进站应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取样复试。 进站的砂石集料,司磅员应随车至料场逐车目测验收,并按规定及时委托试验室随机取样检验,连续生产时,每周抽检不得少于一次。检验试验结果记入台账,及时归档。 外加剂进站应有专人验收、保管、发放、登记台帐,应验明出厂合格证书及相应检测报告,并按规定进行取样复试。 第五条供应商每年应以我公司的名义委托检测机构进行一次粉煤灰、矿粉、减水剂、膨胀剂的型式检验和砂石的碱活性检验。混凝土供货合同中对原材料检验和试验有特殊要求的,应按合同约定进行。本单位无能力试验的项目、应委托有资格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试

验。 第六条为了满足公司产品质量稳定的要求,供应商供应的原材料性能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还应满足公司指定的质量内控指标: (一)水泥入罐温度不得超过65℃,P·O42.5级应同时满足28d 强度≥45.0MPa的内控指标。 (二)减水剂:在掺量为1.8%时,砂浆减水率不得小于18%,同时要求前后进场的减水剂砂浆减水率波动不能超过10%。 (三)砂石料应级配良好,不得含有石灰、煤块、炉渣、草根、树叶、树枝、和塑料等杂物,不得含有较大的石块和泥块,不得含有风化石,不得运送滴水砂。 第七条材料进站及生产过程中,经检验和试验,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应进行记录,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置,当可采取技术措施使用时,须经过试验验证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 第八条进厂砂、石不符合要求无条件退货,并由供货方承担装车费,每一车水泥进场后,司磅员首先检测水泥温度,并填写测温记录,当水泥温度超过65℃时,严禁入罐。必须采取降温措施,经检测符合温度要求后才允许打入罐中。 第九条进厂原材料如不符合公司规定要求除按《砂石质量管理规程》和《料场管理规定》进行经济处罚外,物资部还应记录车号及供应商单位,年度汇总评定,其结果作为下一年度是否继续拥有供应资格的重要依据: (一)原材料进场初次质量验收不合格; (二)原材料进场后质量检验不合格; (三)原材料进场后质量检验数据达不到公司内控指标; (四)当原材料验收或检验不合格时,是否按公司要求及时组织退货;

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作为其中重要的结构材料之一,在质量方面的管理 是必不可少的。混凝土的质量不仅对建筑的安全性和持久性有影响,还对节约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介绍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 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 混凝土成分的选用是混凝土质量的首要保证。因此,在混凝土选材时,应该根 据不同的工程要求和特点,选择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骨料和水泥,并控制掺合料和水的配合比。在实际施工中,应该及时检测每批拌合料的组成和质量,确保混凝土成分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2.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是混凝土质量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要使混凝土达到 理想的性能,需要在设计配合比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满足施工要求。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水泥掺量成正比,而与水灰比、骨料的类型和粒径、水泥的品种等因素有关。合理地调整配合比,可使混凝土的密实性、耐久性、变形等性能达到最佳效果。 3. 混凝土拌合过程的监测 混泥土拌合过程的监测是混凝土质量管理的必要措施之一。均匀的拌和是混凝 土能否得到理想性能的关键所在。在混凝土的拌合工程中,应加强现场监管,及时进行操作规范性和拌合质量的检查。可通过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如激光扫描检测、电子秤等对拌合过程进行监测和控制,有效地提高混凝土配合水平。 4. 中试验混凝土的制备和试验 在建筑施工的初期,需要对混凝土的组成进行中试验,制备和试验中试样本, 在实验人员的监管下,进行试验,用评价指标来衡量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通过中试验的结果分析,可以确定混凝土的性质和质量等级,为后期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提供依据和参考。 5. 确保混凝土养护质量 混凝土在使用前需要进行适当的养护,以确保其性能和质量。养护的时间、温 度和湿度等条件应符合规定,并加强养护的监督和记录,对满足适宜的养护要求会增强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持久性。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是指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耐久性、使用寿命以及安全性。下面将详细介绍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所以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对于水泥,要检测其品种、标号、生产日期、包装是否完好等。对于骨料,要检测其种类、粒径、含泥量等。对于矿粉、粉煤灰等掺合料,要检测其掺和量、含水率等。对于掺合料和外加剂等辅助材料,也要对其进行相应检测。 在原材料进场时,要组织验收工作,提供相关的检测证明和检测报告。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原材料,应及时向供货单位提出退货或者重新提供的要求。同时,要确保原材料的储存和保管环境符合要求,避免受潮、杂质混入等问题。 二、生产工艺控制 混凝土生产环节包括搅拌、运输和浇筑。在搅拌环节,要控制搅拌机的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均匀,并避免混凝土过度搅拌带来的不良影响。在运输环节,要控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避免混凝土离析或者分层。在浇筑环节,要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方式,保证混凝土均匀分布,并避免产生冷接缝等问题。

同时,还要对混凝土进行试块制作,通过试块试验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试块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并保证试块外形和尺寸符合要求,养护条件合理。 三、现场质量控制 现场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对模板和支撑体进行检查,确保其牢固、垂直和水平。浇筑混凝土时,要确保浇筑厚度、浇筑层高度和浇筑速度符合要求,并且要做好浇注缝的处理,避免出现裂缝。同时,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避免长时间的太阳暴晒或者高温天气下施工,以免混凝土过早干燥而影响其强度发展。 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要注意养护条件的控制,包括养护时间、养护温度和湿度等。养护时间要足够,保证混凝土获得充分强度发展。养护温度要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养护湿度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分饱和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 四、检测和验收措施 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要进行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测,以评估混凝土的质量。现场检测包括观察混凝土的坍落度、离析情况、均匀性等,以及测定混凝土的表观密度、气孔率、抗渗性和坍落度等。实验室检测包括试块试验和成分分析,以评估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等。 当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和质量要求时,可以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和验收证明。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要及时

(完整版)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管理办法

关于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管理办法 在我公司总结了历年各项目商品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因果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并根据总监办及业主的要求,为有效确保工程质量、重点把控施工环节,现把本项目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分为:商混考察选用环节、合同签定环节、原材料控制环节、配合比验证环节、商混生产控制环节、商混进场检查环节、浇筑养护环节、验收环节等八个阶段。 一、商混考察选用环节 项目部会同总监办及业主实地考察临近施工现场周边的商混供应商昆腾站、中联秣陵站、中联溧水站的资质等级、试验、生产、技术和运输能力,运距和运输路线交通状况。经过比较本工程商品混凝土首选由距离施工现场最近的的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及供应计划有保障且在宁高轻轨、宁高新通道项目上已有优良业绩的南京昆腾商品混凝土搅拌站供应。 二、合同签定环节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了双方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职责和相应责任,确保高标准、严要求控制砼质量:设置专供料仓生产本工程混凝土,对强度等级大于C40及有特殊要求混凝土,搅拌站应安排技术人员到现场全程控制浇筑质量,并明确了本工程混凝土质量合格标准为标准养护试件和现场28d龄期构件回弹检测全部满足购买强度,即标准试压块和现场回弹检测双控。

三、原材料控制环节 双方就原材相关要求做了以下明确约定:①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盘固水泥);②砂、石料的产地及粒径要求(安徽马鞍山生产的5—31.5mm连续级配碎石、长江砂中砂);③外加剂的品种及特性要求(中岩新材料公司生产的NZY-Ⅰ高效缓凝减水剂);④砼抗冻、早强要求;⑤砼坍落度正负误差范围;⑥砼初凝时间要求(含外加剂的试验);⑦砼供应速度要求;⑧专供料仓和约定的原材不得随意更换,项目部一个月内不少于2次随机抽检,原材料出现不合格品立即清场。 四、配合比验证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按国家现行标准JG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TG 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图纸的规定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设计。在经过项目部及监理平行试验合格后按规定程序报总监办审批,经审批的配合比在正式施工前,将重新取样验证混凝土的工作性,经验证合格后方可交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试验室执行,并且所购买混凝土标号比设计标号均提高一个等级。 五、商混生产控制环节 混凝土生产前项目部及搅拌站试验人员测定集料的含水率,每一工作班不少于一次,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增加测定次数,并依据检测结果按配合比试验规范要求及时调整用水量和骨料用量。在项目部派驻搅拌站人员的监督下由搅拌站控制操作人员将生产配合比输

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一、配合比的确定 在搅拌站厂家确定之后,应通知搅拌站根据所选用的水泥品种、砂石级配、含泥量和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进行混凝土试配。 项目部试验室应派人全程参与试配,监理单位应全程见证,监督试配过程及试块留样,后续对留样试块的强度等性能进行跟踪,直至得到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报送到项目经理部,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报监理审查认可。其中,水泥用量不应低于320kg/m³,水胶比不应大于0.45,粉煤灰掺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砂率宜为38%~45%;各类材料的总碱含量不得大于3kg/m³,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1%;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抗渗等级为P8(试配时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或种类,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得到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该配合比方准使用。 泵送混凝土除了满足设计规定的强度及耐久性外,还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不能离析、泌水,导致泵管堵塞。 二、原材料的检验 在正式施工前一周内,应委派试验员前往搅拌站,监督搅拌站实验室对其原材料进行检验。检测的原材料及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粉煤灰的细度、烧失量。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 2.砂的细度模数、含泥量。砂的细度模数应处于中粗砂(2.3~ 3.0)

范围,且级配良好;含泥量不大于 1.0%,且无泥块含量。其余指标均应符合Ⅰ类砂标准。 3.石的级配情况、含泥量、针片状含量、压碎值。石应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5-25洁净石子,最大粒径不应大于40mm,且必须为连续级配;含泥量不大于0.5%,无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不大于5%;压碎值应不大于10%。其余指标均应符合Ⅰ类碎石标准。 4.外加剂的减水率、泌水率比。外加剂应选用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不小于25%,泌水率比不大于60%。 为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的一致性,避免色差,同一浇注部位应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批次的水泥。对于砂石的含水率,应要求搅拌站必须根据实际用砂石的情况,在生产过程中对配合比的用水量进行调整,警惕生产中原材料含水率的突变。 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实验人员配合监理单位不定期对搅拌站进行原材料检验频次、合格率和使用状态进行检查,要求搅拌站对生产管廊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原材料留样备查。 三、混凝土的拌制 混凝土搅拌申请单由施工单位提出,监理单位和甲方对主体结构验收合格后签字齐全,再交搅拌站进行搅拌。搅拌前施工单位提前通知搅拌站进行施工准备,对原材料和外加剂等按照管廊混凝土进行调整。生产过程中应按照得到批准的配合比进行生产,粉料用量不允许改变,用水量根据生产时砂石含水率的变化而调整,保持水胶比不变。在维持容重、砂率的前提下,可对骨料用量进行调整。为保证混凝土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为加强公司混凝土的管理,提高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山东省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以及混凝土标准,参照GB/T 19000—2000族标准,制定本规程。 1、原材料采购、运输、贮存与堆放 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事先控制,层层把关”,坚持“以防为主,以纠为辅"原则,保证优质混凝土的生产,因此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均需严格按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设物部材料室在原材料进场后均需通知试验室配合进行验收工作. 对不能达到有关国家标准,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拒绝收货,坚决作退货处理。 (1)水泥 A、水泥进场前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对水泥进行严格检验,对每一批水泥均需抽样作水泥标号及安定性等进行试验.有其它要求时,尚应检查其他性能。另外用水泥留样桶进行封存,做好标识,由供需双方代表共同签字,存储于留样室,以便备查; B、水泥应按批分别存储在专用的水泥罐内,为了减少操作混乱,本项目部将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标号的水泥,并在出厂三个月以内使用完。 C、同品种同标号之水泥按批进行取样(一般以每500T为一批,不足者也按一批论),从散装水泥运输车中随机取样20Kg,也可从20

个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12Kg。 D、若水泥进行安定性检测发现问题,会立即通知甲方进行处理. (2) 砂、石 A、普通混凝土所用砂石应符合现行国标,并严格按GB/T14684—2001、GB/T14685-2001进行检测; B、对粗骨料要经常检查其质量情况,包括粒径、含泥量等的变化。质量不合格的不得进场使用。根据需要应按批检验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及压碎指标值; C、对其来源的细骨料,应按批检验其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必要时还应检验其他质量指标; D、砂石在生产、采集、运输与存储过程中,严禁混入影响混凝土性能的有害物质,并按品种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在其装卸及存储时(分为已检区及待检区),使骨料颗粒级配均匀,保持洁净; E、对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控制时,我项目部考虑在砂石仓加上蓬盖,以避免砂石暴晒雨淋,有效的控制骨料的含水率; F、砂、石采用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一般以400m3或600t 为一验收批,不满400m3也按一批论,作品质鉴定时取30~50Kg作砼配合比,砂取100Kg、石取200Kg,取样时应分别从砂、石堆的上、中、下三处抽取,拌和均匀后按四分法缩分提取; G、每个砂的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完整版)

目录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概况 G206 怀远县涡河五桥及接线工程位于怀远县城北侧,连接乳泉大道跨越涡河,接怀远县规划中的环城路。全线采用一级公路兼城市道路标准,设计速度为 60km/h,双向六车道,航道等级Ⅳ级。工程桩号为K0+490~K01+987.169 ,全长约1497 米,其中桥长1030m,共22 跨,桥梁断面宽40 米。主桥采用(65m+110m+65m )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 3 跨;跨堤引桥采用(50m+80m+50m )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共 6 跨;堤外引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西引桥组 合跨径(4×35) + (2×35+20)米,东引桥组合跨径( 2×30+4×35)米,共13 跨。接线工程长467 米,其中东岸接线工程长282.23 米,西岸接线工程长184.77 米 2.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主要混凝土数量见下表: 表 2.1 混凝土设计数量表 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单位设计数量 1 混凝土C15 混凝土m³4423.4 2 混凝土C20 混凝土m³26.1 3 混凝土C25 混凝土m³246.2 4 混凝土C30 混凝土m³10135.78 5 混凝土C30 水下混凝土m³30622.5 6 混凝土C40 防水砼 (厚 10cm) m³1655.8 7 混凝土C40 防水砼 (厚 8cm) m³1848 8 混凝土C40 混凝土m³5960.9 9 混凝土C50 钢纤维砼m³67.74 10 混凝土C50 混凝土m³35411.68 3.组织机构 为保证混凝土质量,根据混凝土搅拌站规模及现场混凝土方量及施工生产进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详细版)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详细版) 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混凝土质量控制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混凝土质量控制既是一项动态管理,又是过程控制,涉及到混凝土的原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运输等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给混凝土质量问题带来不可挽回的质量问题。 一、建立质量控制的全员参与机制 混凝土质量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的活动,作为混凝土企业的管理人员要从全局上把控,有全局意识、过程意识,不是某个部门或某个人的事。试验室虽然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但仅仅依靠试验室来实现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控制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试验室配合比设计的再完美,也需要交付给主机操作员生产才能实现最,如果生产控制不好,一样对混凝土质量产生致命的影响。因此,要想控制商品混凝土质量,必须树立全员参与的理念。 (1)员工质量意识的培养 混凝土企业从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都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各自的工作对混凝土质量所产生的重要影响,要有团队精神,协

作精神,强烈的责任感,不能“这样没关系”、“这样差不多”、“差不多就算了”。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应对混凝土原材料、生产过程和混凝土运输及浇筑过程具有严禁的态度,敢于对影响混凝土质量的行为说“不”,及时制止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不良行为。管理人员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员工,形成“人人为质量,控制靠大家”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涵盖从原材料进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运输、泵送、施工、养护等各个环节,并做到明确管理,责任具体到人,人人头上有指标。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一)原材料的选择、进厂及使用 (1)原材料的选择原则 树立“质量≥稳定>价格”原则,在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选用上首先要做到质量第一,是原则,也是底线。在保证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要筛选出原材料质量稳定的供应商作为长期合作的伙伴,洽谈合适的供货价格。对于弄虚作假,以次充好的供应商直接中止合同。 (2)试验室控制原材料质量

预拌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Q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预拌商品混凝土(以下简称预拌混凝土)企业生产质量管理,根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实施对预拌混凝土企业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预拌混凝土系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施工现场卸料点的混凝土拌合物(以下简称混凝土)。 预拌混凝土企业(以下简称企业)系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资质,并在资质核定的承包工程范围及地点内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 混凝土专项试验室(以下简称试验室)是指企业内部专门负责原材料质量、混凝土性能等相关检测工作的部门。 第四条省建设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对全省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预拌混凝土生产经营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以下简称监督机构)对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实施具体监督管理。 第五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预拌砂浆的生产。 第六条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水及粉尘的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环保法规。 第七条对企业生产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投诉或举报。 接到投诉或举报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监督机构,应按有关程序和规定进行调查取证,并根据查实的

情况进行处理. 第二章基本要求 第八条从事预拌混凝土生产活动的企业必须按《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实施意见》(闽建筑〔2007〕51号)向相关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相应的资质。未取得资质的不得生产销售.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受理企业资质申请后,应组织对企业试验室进行现场核查,核查试验室是否符合下列要求: (一)管理制度:应编制试验室的质量手册,建立健全试验室的管理制度。 (二)检测人员: 1、试验室主任具有5年以上相关专业试验室工作经历并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其中二级预拌混凝土专业企业试验室主任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 2、从事相应的检测项目工作3年以上,接受相关检测技术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检测岗位证书的专职检测人员不少于6人。 (三)检测能力: 1、水泥物理力学性能检验:细度、安定性(雷氏夹法)、凝结时间、强度; 2、砂常规检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 3、石常规检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含水率、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 4、混凝土检验:混凝土配合比、抗压强度、坍落度、凝结时间、表观密度、抗渗性能、泌水、含气量; 5、掺合料检验:细度、需水量比、流动度比、安定性、含水量、抗压强度比; 6、外加剂检验:减水率、泌水率比、压力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抗压强度比。 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检验项目应委托具有相应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四)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相应检测能力的要求,并提供有效的检定证明。水泥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应具备恒加载和数据自动采集功能。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从混凝土质量控制、原材料管理和混凝土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建设单位提供一份可行的参考。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 1.1 质量目标 混凝土质量目标应根据工程要求及施工环境而定。建设单位应制定合理的质量指标,明确混凝土抗压强度、坍落度、减水剂掺入率等关键指标。 1.2 检测与监控 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建设单位应建立完善的检测与监控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原材料检测:对水泥、骨料、粉煤灰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原材料性能,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3)现场试块制作:在施工现场制作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强度检测,以监控混凝土强度的发展趋势。

(4)现场混凝土质量抽检:定期在施工现场抽取混凝土样品进行质量检测,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 1.3 质量评定和验收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评定和验收是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建设单位应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混凝土质量进行评定和验收。 二、原材料管理 2.1 水泥管理 (1)水泥种类的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种类。 (2)水泥存储:水泥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中,避免与湿度较大的物料接触。 (3)水泥发货验收:对每批到货的水泥进行验收,检查标识、包装和质量证明文件等。 2.2 骨料管理 (1)骨料筛选:对骨料进行筛选,确保满足配合比设计的要求。 (2)骨料存储:骨料应存放在干燥、平整、清洁的场所,避免受到污染和湿度的影响。 2.3 混凝土掺合料管理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作为建筑业中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房屋和基础建设的基础,因此混凝土的质量一直是建筑行业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怎样建立有效的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呢?本文将分析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方式,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意义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基础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耐久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建筑过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他将为混凝土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供统一的标准,从而保证混凝土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避免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和问题。 二、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 1. 制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标准

混凝土质量是很容易受到生产的环节和材料的质量之间的影响 的一个生产过程。制定混凝土生产质量标准都是要做到材料的标 准化、生产过程的规范和监督、及时控制品质的反馈机制等等的 方方面面为本的工作。必须对每个生产环境进行全面的标准化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原材料达到一定的标准,保证混凝土的品质。生产过程中必须建立规范的控制系统,确保每个生产过程的 工艺保证全面规范监督和掌握。另外,针对这些环节的同步管理 也可以使之变得系统化,确保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 2. 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 建立混凝土生产质量管理责任制是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建设的 一项重要内容。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团队必须要在每个环节 上确保混凝土的合法性和质合方程格的正确性,追溯到每个工台、每个载体、每一件材料的质量问题。此外,还需要明确每个职位 在安排和控制的时候应当承担的管理责任和权力。这些都必须被 业界圈定为必须掌握和控管的内容。在建立责任制的同时,还需 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和惩罚制度,保证产业内部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促进生产过程的优化调整。 3. 建立质量监测系统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节总则 一、为加强预拌混凝土质量各环节的管理,规范项LI经理部现场管理行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结构质量和结构安全,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及法规规定,结合集团各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内所有在施工程使用的预拌混凝土从采购、生产、运输(送)到现场施工、养护等各环节管理。 第二节采购管理 一、各公司在与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签订采购合同前,应查验生产单位的资质证书。 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混凝土生产单位进行考察,考察的重点: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配合比的管理控制。 3、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控制。 4、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5、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二、各公司与生产单位签订预拌混凝土采购合同中应标明预拌混凝土以下技术指标、质量内容或技术附件: 工程名称,工程地址,使用的工程部位,用量,强度等级,坍落度。 (二)对原材料品种、规格的要求;对外加剂和掺合料品种、掺量的要求;对混凝土性能的特殊技术(时间)要求(如抗冻、抗渗、抗折、氯盐含量、缓凝、早强、无收缩等)。 (三)供应方式,交接地点、日期、时间,小时供应量等。

(四)以技术附件的形式提供项忖所需混凝土标号的配合比设计书,并标明主材品牌、产地等。 (五)混凝土生产商承诺所提供的投料记录与实际生产投料一致(不得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修正)。 (六)供应预拌混凝土时,项LI有权派员全程监督混凝土生产供应情况。项U有权派员检查所有与该批次混凝土生产相关的资料以及各种数据。 (七)预拌混凝土出厂检验,项LI有权派员监督完成并留有影像资料。所留试块山项口派员与混凝土生产商实验员共同签字留存,28天后在项LI派员监督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八)预拌混凝土供应周期内,原则上不得更换主材。如有更换,则提前与项目报备,并提供新材料的各种检测报告、配比设计书等各种所需资料,经项U允许后方可更换。 第三节对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要求 一、在核准的资质等级许可的业务范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二、有健全的预拌混凝土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必要的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原材料(水泥、骨料、水、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生产设备、产品销售等管理制度和管理台帐。严格按照有关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要求生产和运(输)送预拌混凝土。 三、对生产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按照相关规范、规程、标准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的质量管理制度。本文旨在介绍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的相关要点和实施步骤。 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1.1 质量目标的确定 确定混凝土制造过程中的质量目标,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以及使用寿命等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1.2 组织结构 建立合理的质量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责,确保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1.3 岗位培训 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有效履行各自职责。 二、原材料管理 2.1 原材料选用 选择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的原材料,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2 原材料检验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化学成分测试、物理性能测试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合格。 2.3 储存管理 合理安排原材料的储存位置和方式,保证其不受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避免对混凝土质量的不良影响。 三、现场施工管理 3.1 施工工艺管理 确定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包括搅拌、浇注、养护等环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每一步骤符合质量要求。 3.2 施工现场管理 建立施工现场巡查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四、质量控制 4.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特性,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2 质量监测 建立混凝土质量监测机制,对每一批混凝土进行质量监测,包括抗压强度测试、水灰比测试等。

4.3 强度检验 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必 要的调整和改进。 五、质量记录 5.1 检验记录 建立混凝土质量检验记录,记录每一批混凝土的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作为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依据。 5.2 问题记录 及时记录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存在的质量隐患,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和及时整改。 六、质量改进 6.1 质量问题分析 对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和解决 方法,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6.2 经验总结 定期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经验总结,分享成功经验和教训,为质 量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结语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商品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管理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制度。本文将从混凝土原材料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管理以及质量问题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和说明。 一、混凝土原材料管理 1.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估: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供 应商,并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其生产设备和管理水平,定期对供应 商进行考核和审核。 2.原材料的检验与取样:针对每批次到货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制定相 应的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对原材料的取样、保存及检验结果的记录要求 进行详细规定。 3.原材料质量问题的处理:一旦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及时通知 供应商进行整改或更换,同时对废弃原材料进行处置,并进行相应记录和 追踪。 二、生产过程管理 1.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包括设备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故障处理等。 2.施工机具管理:对使用的施工机具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机具的购置、使用、保养和报废等环节,确保施工机具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生产工艺管理:制定生产工艺流程,明确混凝土生产中各个环节的 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4.生产记录管理:对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消耗、生产工艺参数、生产人员、设备状态等。记录的内容要真实、准确, 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保存。 三、质量检测管理 1.检测流程管理:建立严格的混凝土质量检测流程,明确检测的项目、方法和标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检测设备管理:对使用的检测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校正,确保检测 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进行工作。 3.检测人员管理:确保检测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进行 培训和考核,保证检测人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 4.检测记录管理:对每一次检测进行记录,包括检测日期、检测人员、检测结果等,并建立相应的档案进行保存。 四、质量问题处理 1.客户投诉管理:建立客户投诉反馈机制,及时接受客户的投诉,并 进行调查和处理。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并建立相应的整改措施和 追踪。 2.内部质量问题处理:对内部质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分析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3.混凝土质量的监督抽查:定期抽查现场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并进行 验收,有问题时及时处理,并对处理结果进行记录和追踪。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混凝土质量管理和控制办法 1、目的 为加强我公司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了进一步规范各个工地混凝入管理流程,提高施工水平,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促进技术进步,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个工程。 3、工作程序 3.1 混凝土配合比由项目工程部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工艺的要求,提前2个月提出该工程所使用配合比的技术要求,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并填写委托单交试验室。 3.2 试验室根据工程技术部门提出的技术要求,协同物资部门对该工程拟使用的材料进行选择,并进行配合比试配或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检测机构进行配合比试配。 3.3 试验室根据试配的情况,优选出符合要求的配合比,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将配合比报验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复验合格并批准的配合比才可使用,复验不合格的退回试验室重新进行试配。 3.4 根据配合比选定的材料,由物资部门组织原材料进场,进场材料应该严格标准、规范要求进行对方和贮存,并予以标示。 3.5 材料进场后资部门应及时填写材料检验委托单并交试验室,在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由试验室按照标准规范规定的取样方法取样进行抽检,检测合格的材料经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使用,不合格的由试验室通知物资部门组织材料退场并予以记录。 3.6 混凝土搅拌站管理部门应定期联系仪器检定单位对搅拌站称重计量系统进行校验,确保搅拌站称重计量系统的偏差在规定的范围内。

3.7 浇筑混凝土前,由工程技术部门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通知质检部门检查,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检查合格方可浇筑。 3.8 检查完毕应有工程技术部门填写混凝土浇筑令,并有木工组、钢筋组、电工组、测量组、搅拌站、物资部、工程部、质检部、试验室等班组和部门会签,并经项目领导签字,签字完毕后将浇筑令交试验室,由试验室依据浇筑令并结合当天原材料含水情况出具混凝土生产通知单,并将混凝土生产通知单交搅拌站。3.9 混凝土搅拌站接到混凝土生产通知单后应在此对搅拌站生产系统、混凝土输送泵再次进行检查,并根据生产通知单上的施工配合比将数据输入搅拌站控制系统。 3.10 混凝土开盘时试验室值班人员应对已经输入搅拌站控制系统的配合比再次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生产。混凝土开盘后,试验室值班人员应立即进行拌合物性能测试,检测混凝土坍落度是否符合要求,观察混凝土有无泌水等异常现象。 3.11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搅拌站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更改配合比,如遇砂石料含水有变化,须进行调整时,必须经试验室值班人员许可,并予以记录。3.12 混凝土入模后,现场值班技术员应认真进行观察,若在振捣出现泌水、翻砂、混凝土流动性差等异常现象应及时通知试验室值班人员并停止浇筑,查明原因后再进行浇筑。 3.13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现场值班技术员应对支架、模板、预埋件等不断进行检查,防止出现爆模、漏浆、支架沉降等现场的发生。 3.14 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试验室应全过程对混凝土质量进行监控,及时进行混凝土坍落度抽测,并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取样留置试件。 3.15 浇筑完毕后工程技术部门应及时组织作业人员对构件进行养护。 4 控制要点 4.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

商品混凝土工程 质量管理办法与实施细则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编制依据 (1) 二、管理原则和管理目标……………………………………………………………..。..1 三、工程名称及工程概况 (1) 四、商品混凝土厂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及流程 (1) 一、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1 二、管理工作主要流程 (2) 第三章质量控制 (3) 一、商品混凝土配合比控制 (3) 二、商品混凝土生产与施工现场质量控制 (9) 三、混凝土质量检验和验收 (14) 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安全施工要求 (15) 二、预防各环节安全事故发生 (16) 三、文明施工要求 (16)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1、湖北省交通运输厅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公路水运工程商品混凝土 质量管理的通知;(鄂交质监〔2017〕26号) 2、监理计划; 3、第一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4、第一合同段施工承包合同文件; 5、已批准的设计文件; 6、公路工程相关规范、标准及国家、部委、武汉北四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有关安全、质量、工程验收等方面的标准及文件。 二、管理原则和管理目标 坚持施工管理有序,安全质量受控的原则,积极整合资源,合理投入,采取科学性和规范化的管理措施,依据施工承包合同,圆满顺利完成项目管理任务。 1、质量控制目标:分项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2、进度控制目标:保证施工现场所需混凝土的供应,完成预定目标。 3、投资控制目标:完成预定的投资控制目标. 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安全施工,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争创文明工地,争创品质工程的规定要求。 三、工程名称及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武汉市四环线武湖至吴家山段(北段)的TJ-1合同段,起于黄陂区武湖农场汉施公路与刘大公路交叉口北侧,接青山长江大桥,止于武英高速东侧。沿线经过黄陂区武湖农场、三里镇行政区域. 本标段起点桩号K25+270,终点桩号K32+180,全长6。91km。包括跨刘大路分离立交桥、扇子湖特大桥、汉施互通、泵站河1、2、3号特大桥、三里服务区等工程 第二章管理工作主要内容及流程项目经理部应把商品混凝土质量作为工程材料质量监管的重点。 一、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 一、引言 混凝土作为建筑行业的主要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因此,制定一套有效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至关重要。本文将围绕混凝土质量控制展开讨论,提出一套全面的质量控制方案。 二、原材料控制 1、水泥:选用质量稳定、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确保其强度和耐久性。 2、骨料:粗细骨料的强度、级配、粒径等应符合设计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材料。 3、添加剂: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添加剂,如减水剂、缓凝剂等,并严格控制用量。 4、拌合用水:使用清洁、无污染的自来水或饮用水,严禁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 三、配合比设计

1、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符合要求。 2、对配合比进行优化,降低水灰比,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 3、合理选择粗细骨料的级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强度。 四、生产过程控制 1、严格控制原材料的投料顺序和计量,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无离析。 2、采用先进的搅拌设备和技术,提高混凝土的搅拌效率和质量。 3、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五、运输及浇筑控制 1、采用专业的混凝土运输车,确保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不发生离析和初凝。 2、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浇筑。 3、浇筑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确保混凝土振捣密实、无漏振现象。

4、在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采取有效的保湿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和损坏。 六、质量检测与验收 1、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2、在混凝土生产和浇筑过程中进行随机抽样检测,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 3、对成品混凝土进行强度、耐久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在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验收规范,对不合格的混凝土进行返工或报废处理。 七、人员培训与管理体系建设 1、对混凝土生产和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 2、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顺利进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