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01.50 KB
- 文档页数:10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四(扫描版)高二月考四历史答案2019.121-5 AAACC 6-10 DBDCC 11-15 CBAAA16-20 DBCCA 21-25 CBBCC 26-30 CDADA31.(1)特点:长期孕育;等级尊卑观念强(或封建伦理纲常色彩浓厚;重视传统道德的传授等);受儒学熏陶。
(4分)(2)走向:渐趋衰落或影响力减弱。
(2分)成因:带有封建因素的家训无法迎合中国近代化的需要;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民主思想冲击;近现代女权运动的影响;重大政治运动的影响。
(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得6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3)意义: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家族、民族凝聚力;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发展。
(2分,回答出2点,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2.(1)国家观:需要建立一个专制集权且需要制约的政府。
目的:扼制人性之恶;建立理性化的国家;国家职能运行的合理化(工具性)。
(5分)(2)理由:影响公共福利;有专制暴力倾向;有贵族化倾向。
思想:自由平等;人民主权;分权制衡。
(6分)(3)理念:妥协与包容;理性的精神;民主与法制。
(3分)33.示例一救亡图存与维新变法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面临亡国灭种危机的中国人肩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19世纪90年代,伴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西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并将之付诸实践,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运动。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示例二民主革命浪潮中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鸦片战争以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每况愈下。
为此,许多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不同的救国主张,但均以失败告终。
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视频B. -D. -【答案】=-E=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E=B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电场力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选项关于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 油滴将竖直向上运动运用用推论:正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来判断电势能的变化.A. 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低B. 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C. N点的场强大于M点的场强,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b点到,由电场本身决定,故相同若质量不同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相同电场加速后进入该偏转电场,则离开电场时它们的偏向角若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相同电场加速后进入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其偏移量根据类平抛运动规律可知,偏向角:,故若粒子的带电量和初动能相同,则离开正确;由于,又因为,所以它们的偏移量应该相同;故C错误;偏转位移,若带电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进入该偏转电场,离开电场时其偏移量比;故D错误;故选A. 碰前m2静止,m1向右运动B. 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C. m2=0.3 kgD. 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 J的机械能的小球的速度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其中,,,数据得:正确;)碰撞前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①根据电容的决定式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Q不变,则由电容的定义式②根据电容的决定式不变,由电容的定义式③根据电容的决定式得知,电容与电介质成正比,当保持电容增大,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则由电容的定义式,则,由几何关系可知计算时,功的正负、的正负都要代入计算,以及在中,,,根据动能定理:)竖直分速度:v y=v0tan30°联立解得:点睛:本题运用动能定理求电势差,也可以根据类平抛运动的特点,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结合求解.))由平衡条件得:)由题可知,小球运动到A点时,球对绳的拉力最大,设绳长为,由动能定理有:点,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子,以速度。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月)试题 文 •选择题(共题,每题分)•若直线a 与直线b,c 所成的角相等,则b,c 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平行 • 异面•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特殊的四棱柱.所有的几何体的表面都能展成平面图形.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给定下列命题,其中正确命题为( ).若一直线与一个平面不平行,则此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不平行,.若一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此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若一直线与一个平面不垂直,则此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不垂直;.若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此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如图,在三棱锥-中,丄,丄,平面丄平面.①丄②丄③平面丄平面④平面丄平面..一个直角三角形绕斜边旋转 360形成的空间几何体是() :-与:相交,且交线垂直于丨与相交:,且交线平行于丨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m , n 为异面直线.一个圆锥.两个圆锥.—个圆锥和一个圆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台.如图,△和△都是以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且/ =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丄平面.丄平面.丄平面.丄平面•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是().一个三棱锥,如果它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个侧面().至多有一个是直角三角形至多有两个是直角三角形.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必然都是非直角三角形.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一点,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则的长为()3 . 5、2 . 、5 . 5.在正方体-i C中,为底面的中心,是的中点,设是上的点,当点在()位置时,平面//平面..与重合.与重合.棱长为的正方体一i C中,、是两动点,且,则三棱锥一的体积为(.为的三等分点.为的中点16.填空题(共题,每题分) .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部分.已知直线,与平面a , 若// a,/ B且a/3,则直线,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三棱柱一二一 -二—-中,若/£『;一:.汀:,二二一二二,则异面直线一二与』。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一.选择题(40*1.5=60分)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B.通过人工诱变的方法,人们能培育出生产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C.基因突变都可以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后代D.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利的2.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B.姐妹染色单体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C.基因重组导致纯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D.同卵双生兄弟间的性状差异是基因重组导致的3.下列生物技术或生理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与其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①为基因突变B.②为基因重组C.③为基因重组D.④为基因突变4.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杂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导致的B.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R型菌转变为S型菌的原理是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导致生物性状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基本的原材料5.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E2发生了基因突变,形成了它的等位基因E1,导致所编码的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被替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E2形成E1时,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其上的遗传信息会发生改变B.基因E2突变形成E1,该变化是由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导致的C.基因E2形成E1时,一定会使代谢加快,细胞中含糖量增加,采摘的果实更加香甜D.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该种群基因库中基因E2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6.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根据图像判定每个细胞发生的变异类型,正确的是( )A.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B.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③基因重组C.①基因突变②基因突变③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①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②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③基因重组7.二倍体水毛茛黄花基因q1中丢失3个相邻碱基对后形成基因q2,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情况下,q1和q2可存在于同一个配子中B.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测到q2的长度较q1短C.突变后翻译时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未发生改变D.突变后水毛茛的花色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8.许多化学药剂可以导致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How much does the girl get from her parents each month?A.150 yuan.B.300 yuan.C.450 yuan.2.How does the woman find the English programme?A.Boring.B.Difficult.C.Interesting.3.What will Alice do tomorrow?A.Return home.B.Visit her teacher.C.Feed the birds.4.Why did the man go back to the office?A.He wanted to get the important things.B.He wanted to find the lost key.C.He went back to lock the office door.5.Where does the woman like to go?A.To the cinema.B.To a noisy place.C.To the coffee shop.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和第7两个小题。
6.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Boss and secretary.B.Teacher and student.C.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7.When should the man arrive in London?A.Before 5 p.m.B. Before 11:45 a.m.C. Before 11:00 a.m.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和第9两个小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化学试题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 KOH +HF = KF + H2OB. CO + O2 = CO2C. CaO + H2O = Ca(OH)2D. NH4Cl + NaOH = NH3+ H2O +NaCl【答案】D【解析】【详解】A. KOH +HF = KF + H2O是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 CO + O2 = CO2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错误;C. CaO + H2O = Ca(OH)2是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C错误;D. NH4Cl + NaOH = NH3 + H2O +NaCl是复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故D正确;答案;D。
2.已知:298K时,2SO 2(g) + O2(g)2SO3(g) △H = —Q1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SO2和1molO2,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2KJ,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Q1>Q2B. Q1<Q2C. Q1=Q2D. 无法比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Q1代表2molSO2全部转化成SO3放出的热量,Q2代表可逆反应,不能全部转化时,放出的热量,因此Q1>Q2,故选项A正确。
考点:考查反应热、可逆反应等知识。
3.某温度下, 2SO2+O22SO3(正反应放热)已达平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v(正)、v(逆)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①图可能是由于加压、使容器体积减小引起的B. ②图可能是升高温度引起的C. ③图可能是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引起的D. ④图是只减少了SO3的浓度引起的【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
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加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倍数增大,平衡不移动;减小生成物的浓度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应县一中高二年级月考一地理试题2018.9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陈小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最短航程为( )A. 175×111 kmB. 185×111 kmC. 65×111 kmD. 155×111 km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无法比较3.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区域稍长B. 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C. 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 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4. 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 40°N,20°WB. 40°S,20°EC. 40°S,60°WD. 40°N,40°E5. 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②两地相距约2 220千米B. ②、④两地相距约2 220千米C. 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 ①、②两地间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距离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 乙地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鞍部C. 陡崖D. 山脊7. 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A. 200米B. 300米C. 400米D. 500米8. 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A. 100米B. 200米C. 300米D. 4 00米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Q地的海拔可能为( )A. 90米B. 230米C. 340米D. 420米10. 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 260米B. 310米C. 360米D. 410米读下图的四个地区的沼泽地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某飞行员驾机从A机场(30°N,120°E)起飞,为了经济省时,飞机必须沿最短航线飞往B机场(35°S,60°W)执行任务,最短航程为( )A.175×111 km B.185×111 kmC.65×111 km D.155×111 km读下图,完成2、3题。
2.图中①②③区域面积相比( )A.①>②B.②>③C.①=③D.无法比较3.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海平面均一,③区域距地心比①区域稍长B.③区域位于①区域的东北方向C.③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D.②区域到③区域最近航线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读南半球某区域经纬网图,回答4、5题。
4.②地的地理坐标是( )A.40°N,20°W B.40°S,20°EC.40°S,60°W D.40°N,40°E5.关于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相距约2 220千米B.②、④两地相距约2 220千米C.④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D.①、②两地间距离等于②、③两地间距离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6~8题。
6.乙地的地形部位是( )A.山顶B.鞍部C.陡崖D.山脊7.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8.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 )A.100米B.200米C.300米D.4 00米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
据此完成9、10题。
9.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B.230米C.340米D.420米10.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B.310米C.360米D.410米读下图的四个地区的沼泽地分布图,回答11~12题。
应 县 一 中 高 二 年 级 月 考 一数 学 试 题(理)2018.9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1.若直线a 与直线,b c 所成的角相等,则,b c 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 B.平行 C.异面 D.以上答案都有可能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棱柱的侧面可以是三角形 B.正方体和长方体都是特殊的四棱柱 C.所有的几何体的表面都能展成平面图形 D.棱柱的各条棱都相等3.给定下列命题,其中正确命题为( )A .若一直线与一个平面不平行,则此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不平行,B .若一直线平行于一个平面,则此直线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C .若一直线与一个平面不垂直,则此直线与平面内所有直线不垂直;D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此直线垂直于平面内所有直线; 4.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C ⊥AB ,BC ⊥BD ,平面ABC ⊥平面BCD . ①AC ⊥CD ②AD ⊥BC ③平面ABC ⊥平面ABD ④平面ACD ⊥平面ABD .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 .1 B .2C .4D .55.m ,n 为异面直线, m ⊥平面α,n ⊥平面β,直线l 满足l m ⊥,l n ⊥,l α⊄,l β⊄,则( ) A. //αβ且//l α B. αβ⊥且l β⊥C. α与β相交,且交线垂直于lD. α与相交β,且交线平行于l6.已知A (5,2),B (﹣1,4),则AB 的垂直平分线方程为( ) A .x ﹣3y+7=0B .3x ﹣y ﹣3=0C .3x+y ﹣7=0D .3x ﹣y ﹣7=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行的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 B .只有斜率相等的两条直线才平行 C .平行的两条直线的倾斜角一定相等 D .垂直的两直线的斜率之积为-18.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A .2B .4C .6D .89.过点(2,3),且到原点的距离最大的直线方程是( ) A .3x+2y ﹣12=0 B .2x+3y ﹣13=0 C .x=2 D .x+y ﹣5=0 10.一个三棱锥,如果它的底面是直角三角形,那么它的三个侧面( ) A.至多有一个是直角三角形 B.至多有两个是直角三角形 C.可能都是直角三角形 D.必然都是非直角三角形11.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P 是DD 1的中点,设Q 是CC 1上的点,当点Q 在( )位置时,平面D 1BQ ∥平面PAO .A .Q 与C 重合B .Q 与C 1重合 C .Q 为CC 1的三等分点D .Q 为CC 1的中点12.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Q 是1CC 上两动点,且PQ=1,则三棱锥P —AQD 的体积为( ) A. 8 B.316 C. 3 D. 38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13.两个不重合的平面可以把空间分成__________部分.14.已知直线m ,n 与平面α,β,若m ∥α,n ∥β且α∥β,则直线m ,n 的位置关系为 . 15.已知M (﹣2,1),N (3,2),直线y=kx+1与线段MN 有交点,则k 的范围是 .16.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有如下四个结论:①AC BD ⊥;②ACD ∆是等边三角形;③AB 与平面BCD 成60的角;④AB 与CD 所成的角为60。
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历史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1.孔子说:“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孔子和孟子都强调A. 臣子必须绝对服从君主B. 君臣要各安其位,各守其职C. 臣子要为君主做出牺牲D. 君臣的“离合”,以道是否相同为前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孔子认为,大臣以用正道事奉君主,如果君主不能达到这一点,宁可辞职不干。
孟子认为国君有了重大的过失,大臣再三的劝说然而国君不听,那么就可以换掉国君。
可见他们都认为君臣良好关系的前提是道相同,所以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2.荀子的政治思想是在人性恶的认识基础上建立的。
他认为:人生而有各种欲望,性好利,因此人性恶;所以要改造人性,通过自我改造和社会改造,人皆可以为尧舜;社会改造在于强化礼法。
这说明当时A.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基础上开创了法家学派B. 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C. 儒法并用逐渐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思想D. 儒家学派与法家学派之间结成了利益同盟【答案】B【解析】荀子既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培养,也推崇法家在规范人行为方面的巨大作用,反映出荀子思想中儒法融合的特点,说明战国时期出现思想学说相互融合的现象。
故答案为B项。
A项说法错误,荀子是儒家代表人物,排除;C项出现在汉代以后,排除;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战国时期儒法两派并无结盟现象,排除。
点睛: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自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和主张。
不同学派一方面互相诘难、批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另一方面各家彼此吸收、融合,逐步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3.《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 1 - 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 选择题( 共 35 题 ,每道2分,共 70 分) 1.1965年美国总统经济报告中宣布:“一个不受衰退威胁的繁荣时期,使我们能够防止经济活动下降的时期到来了,我们相信衰退是不可避免的……国家的措施基本上能够在衰退开始之前予以防止。”下列哪一事实戳穿了他的谎言( ) A.欧共体成立 B.70年代经济陷入“滞胀” 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D.日本崛起 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3.克林顿总统在2000年1月的国情咨文中说:“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这一经济发展状况主要是源于(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彻底改变 B.“福利国家”制度的推行 C.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 D.新经济出现 4.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我要削减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承认联邦政府的权利与各州和人民所拥有的权利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都必须牢记,是各州组成了联邦政府,而决非是联邦政府创造了各州……今后,我将建议撤除经济发展和降低生产力的路障。”这一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的改革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 A.淡化意识形态分歧 B.削弱联邦政府的过度干预 C.加强联邦政府的全面干预 D.鼓吹地方实行自治 5.1981年,里根总统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整顿和调整。进入21世纪之后,小布什政府将“竞争招标”私有化新理念扩展到了国有企业和政府改革当中,美国国有企业进入私有化改革的新阶段。这些措施( ) A.有利于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D.均完全摒弃了凯恩斯理论 - 2 -
6.20世纪20年代,美国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俄国开办企业,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福特一开先例,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这些外资企业的创办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的建立 D.赫鲁晓夫改革 7.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8.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 A.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B.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9.针对曾把农民出售粮食和其它农产品视为投机倒把并予以惩办的做法,某国领导人指出:“投机倒把活动,如果从政治经济学意义上来理解,那它和‘正当’贸易就区分不开来。”体现该领导人这一观点的措施是( ) A.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B.推行农业集体化 C.允许农民进行商品交换 D.实行余粮征集制 10.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11.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 3 -
12.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 A. 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 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 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 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 13.《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开启( ) A .加速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 .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 C .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 D .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14.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造成尼泊尔及周边国家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为其提供灾后重建贷款的国际组织是( )
15.读下图: 2 000 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 从图示可以看出 ( ) A .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 B .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C .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 D .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16.1994 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援助要求,美国作出积极反应, IMF 及时向墨西哥发放了贷款;但1997 年泰国发生金融危机,IMF 迟迟不发放贷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4 -
A.经济强国的意志影响受援助国家 B.发展中国家被排除在国际货币体系之外 C.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D.美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有利益的优先性 17.在经济全球化全球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这表明( ) A.经济全球化的先决条件是经济区域集团化 B.经济区域集团化最终决定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C.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两者不可分割 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具有双重作用 18.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刘、石乱华,本于清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未得其精,而已遗其粗;未究其本,而先辞其末。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这段话主要表明顾炎武的观点是( ) A. 清谈误国,倡导精研心性 B. 鞭挞理学,否认孔孟学说 C. 实行仁政,反对君主专制 D. 反对空谈,主张经世致用 19.汉武帝时,两座宫殿先后失火。董仲舒写了一篇文章,认为这些灾异都是天在表达它的意志,应该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这引起许多重臣的愤怒,建议治其死罪,但武帝赦免了他。这段材料说明( ) A.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主张 B. 上天要惩罚诛杀不法诸侯和不法大臣 C. 董仲舒的文章符合统治者的需要 D. 人君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20.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A. 内心世界 B. 自然规律 C. 社会规律 D. 天的意志 21.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之说。有学者称“唐代批判南朝梁陈、北朝齐隋的提倡佛教,而极力倡经世之术。”下列解释与其观点相符的是( ) A. 此时正是佛教传向内地、道教形成与儒学复兴时期 - 5 -
B. “周孔老庄诚帝王之师”不及“释迦发穷源之真唱” C. 反对三教等量齐观的社会地位,强调儒学的主导地位 D. 倡导“主诚主敬主静主寡欲主返观内心”为理学修养 22.下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A. 隋唐时期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 B. 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 C. “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 D. 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 23.理学的产生,标志着儒家思想已进入了哲理化、思辨化的阶段。下列有关“理”的理解,较为确切的是( ) A. 理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 理是人生固有的思想观念 C. 理是最高统治者的主观意志 D. 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伦理道德 24.康德说:“Sapere aude!……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其中“Sapere aude”的含义可能是( ) A. “人类是天生的社会性动物” B.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C. “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D. “信仰上帝即可得救” 25.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材料表明康德( ) A. 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妨碍别人的自由 B. 率先提出以人为中心 C. 主张摆脱宗教信仰的束缚 D. 对理性主义作了经典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