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

1、目的:1)清洁肠道,进行术前准备。

2)刺激肠蠕动,解除便秘,减轻腹胀。

3)减轻肠道中毒症状。

4)为高热病人降温。

2、注意事项:1)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血管疾病禁止灌肠。

2)肝性脑病禁用肥皂水灌肠。

3)伤寒病人液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能超过30cm。

4)灌肠液不可沾湿床单。

5)排进管内气体。

6)降温灌肠时,液体保留30min,排便后30min测量体温。

(完整版)大量不保留灌肠理论考核试题

大量不保留灌肠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软化和清除粪便 B 未肠道手术作清洁肠道准备 C 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 质 D 为低温患者升温 2、可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是 A 妊娠早期 B 消化道出血 C 高热病人 D 急腹症 3、成人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灌肠液量是 A 200~500ml B 500~1000ml C 1000~15000ml D 1500~2000ml 4、手术前清洁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是 A 4℃B28~32 ℃ C 39~41℃ D 40~42℃ 5、中暑病人灌肠降温时灌肠液温度是 A 4℃ B 5℃ C 8℃ D 10℃ 6、一女性患者,体温39.5℃,遵医嘱行灌肠降温,下列哪项操作不妥 A灌肠液选用生理盐水 B 灌肠液温度为28~32 ℃ C 灌入液量5000~1000ml D 液面距肛门距离40~60ml 7、肝昏迷患者禁用哪种溶液灌肠 A 等渗盐水 B 温开水 C 肥皂水 D 生理盐水 8、为伤寒病人灌肠时,其液量及灌肠筒内液面与肛门之间的距离为 A 1000ml <30cm B 1000ml <60cm C <500ml <30cm D < 500ml <60cm 9、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病人应取哪种卧位 A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平卧位 D 膝胸位 10、挂灌肠筒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 A 20~30cm B 30~40cm C 40~60cm D 60~70cm 11、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肛门的深度是 A 6~7cm B 7~10cm C 10~12cm D 15~18cm 12、大量不保留灌肠完后嘱病人尽可能保留 A 2~3min B 3~5min C 5~10min D 10~20min 13、降温灌肠时,灌肠液应保留 A 5min B 10min C 20min D 30min 14、灌肠过程中病人感觉腹胀有便意,处理方法是 A 拔出肛管,停止灌肠 B 降低灌肠筒,嘱病人深呼吸 C 稍移动肛管,观察流速 D 加大灌肠压力,快速灌入 15、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哪项不正确 A 保护病人隐私 B 掌握溶液的温度 C 灌肠过程中药灌肠病人的反应 D 伤寒病人灌肠时,液面距肛门40~60cm 16、肝性脑病患者首选的灌肠液是 A 生理盐水 B 肥皂水 C 0.25%碳酸氢钠 D 食醋 17、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生理盐水或 A 0.1%~.0.2 %肥皂水 B 0.2%~.0.3 %肥皂水 C 0.3%~.0.4 %肥皂水 D 0.4%~.0.5 %肥皂水 18、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 A 500毫升 B 600毫升 C 1000毫升D1 500毫升

大量不保留灌肠理论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大量不保留灌肠理论知识考核试卷 ) 1、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软化和清除粪便 B 未肠道手术作清洁肠道准备 C 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 质 D 为低温患者升温 2、可实施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病人是 A 妊娠早期 B 消化道出血 C 高热病人 D 急腹症 3、成人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灌肠液量是 A 200~500ml B500~1000ml C1000~15000ml D 1500~2000ml 4、手术前清洁灌肠时,灌肠液的温度是 A 4℃B28~32 ℃ C 39~41 ℃ D 40~42 ℃ 5、中暑病人灌肠降温时灌肠液温度是 A 4℃ B 5℃ C 8℃ D 10℃ 6、一女性患者,体温 39.5 ℃,遵医嘱行灌肠降温,下列哪项操作不妥 A 灌肠液选用生理盐水B灌肠液温度为28~32 ℃C灌入液量 5000~1000ml D 液面距肛门距离 40~60ml 7、肝昏迷患者禁用哪种溶液灌肠 A 等渗盐水B温开水C肥皂水 D 生理盐水 8、为伤寒病人灌肠时,其液量及灌肠筒内液面与肛门之间的距离为 A 1000ml < 30cm B1000ml< 60cm C < 500ml< 30cm D < 500ml< 60cm 9、大量不保留灌肠时病人应取哪种卧位 A 左侧卧位 B 右侧卧位 C 平卧位 D 膝胸位 10、挂灌肠筒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 A 20~30cm B 30~40cm C 40~60cm D 60~70cm 11、大量不保留灌肠肛管插入肛门的深度是 A 6~7cm B 7~10cm C10~12cm D 15~18cm 12、大量不保留灌肠完后嘱病人尽可能保留 A 2~3min B3~5min C5~10min D 10~20min 13、降温灌肠时,灌肠液应保留 A 5min B10min C20min D 30min 14、灌肠过程中病人感觉腹胀有便意,处理方法是 A 拔出肛管,停止灌肠 B 降低灌肠筒,嘱病人深呼吸C稍移动肛管,观察流速D加大灌肠压力,快速灌入 15、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哪项不正确 A 保护病人隐私 B 掌握溶液的温度C灌肠过程中药灌肠病人的反应 D 伤寒病人灌肠时,液面距肛门40~60cm 16、肝性脑病患者首选的灌肠液是 A 生理盐水 B 肥皂水C0.25%碳酸氢钠 D 食醋 17、大量不保留灌肠常用生理盐水或 A 0.1%~.0.2 % 肥皂水 B 0.2%~.0.3 % 肥皂水 C 0.3%~.0.4 % 肥皂水 D 0.4%~.0.5 % 肥皂水 18、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 A 500 毫升B600 毫升 C 1000 毫升D1 500 毫升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肠壁穿孔 肠壁穿孔是指灌肠时导管在肠腔内盘曲进而损伤肠壁 造成穿孔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1.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动作粗暴,特别是遇到插管有阻力时用力过猛易造成肠壁穿孔。 (2)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壁穿孔。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壁穿孔。 (4)肛管质地粗硬或反复多次插管。 (5)灌入液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2.临床表现 病人起病急,突然感觉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牵拉痛或弥散的痛,也可是附近皮肤的牵涉性痛。同时出现大出血。. 3.预防和处理 (1)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合适的肛管。 (2)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切忌粗暴用力。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轻转导管,同时

请病人深呼吸放松腹壁,使导管缓缓插入。 (3)插管时要注意直肠在矢状面上的2个弯曲,即骶曲和会阴曲,同时也要注意在冠状面上的3 个弯曲。 (4)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灌肠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盈,以减轻对病人的恶性刺激。 (5)如病人出现肠壁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止血等抢救。严重者立即手术缝合救治。(二)肠黏膜损伤 1.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未注意直肠的生理弯曲,动作不够轻柔可致肠黏膜损伤。 ℃左右,如果溶液温度过高,可致肠40灌肠溶液应为(2) 黏膜烫伤。 (3)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4)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2.临床表现 病人感觉下腹部疼痛,肠道有少量出血。 3.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 科室操作者分数 检查者日期

大量不保留灌肠技术相关问题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了解患者病情,评估意识、自理情况、合作及耐受程度 2、了解患者排便情况,评估肛门周围皮肤黏膜状况 二、操作要点 1、大量不保留灌肠 (1)核对医嘱及患者,注意操作环境隐蔽,室温适宜 (2)配置灌肠液,温度39~41℃,用止血钳夹闭排液管 (3)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垫防水布,屈膝 (4)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比肛管高40~60cm (5)将肛管与灌肠筒的排液管连接,润滑肛管,排出管道气体,将肛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 (6)固定肛管,松开止血钳,观察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情况;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适当灌肠桶高度。 (7)灌毕,夹闭并反折排液管,再将肛管拔出,擦净肛门 (8)嘱患者尽量于5~10min后排便 (9)了解患者排便情况,安置患者,整理用物 2、甘油灌肠 (1)核对医嘱及患者,准备环境及物品 (2)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靠近床沿,屈膝,臀部垫高 (3)打开甘油灌肠剂,挤出少许液体润滑管口,将灌肠剂管缓缓插入肛门7~10cm (4)固定灌肠剂,轻轻挤压,观察液体流入及患者耐受情况 (5)灌毕,反折灌肠剂管口同时拔出,擦净肛门 (6)嘱患者尽量10min后排便 3、保留灌肠,灌肠液不宜超过200ml,根据病情和病变部位取合适体位,臀部垫高约 10cm,液面高度应小于30ml,药液保留20~30min 三、指导要点 告知患者灌肠的目的及配合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脏病等患者不宜灌肠;直肠、结肠和肛门等手术 后及大便失禁的患者不宜灌肠 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超过500ml,液面不高于肛门30ml,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 水灌肠 3、灌肠过程中发现患者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等,应立即停止 灌肠,并报告医生 4、保留灌肠时,肛管宜细,插入宜深,速度宜慢,量宜少,防止气体进入肠道。

灌肠法评分表

灌肠法考核评分表 项目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标 准 分 姓名与考核情况 准备护士准备:着装规范,洗手、戴口罩 3 用物准备:治疗盘内备灌肠筒一套、肛管、血管钳、棉签。治疗盘外放润 滑油、卫生纸、小橡皮单、治疗巾、弯盘、便盆、便盆巾、水温计、屏风; 灌肠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或0.9%生理盐水。成人500-1000ml/次, 小儿200-500ml/次温度39-40℃,降温时用20-32℃,中暑者用4℃ 5 环境准备: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2 操作流程1、洗手,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核对并再次向病人解释 5 2、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缘,垫橡 胶单和治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 位,臀下垫便盆,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10 3、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筒内液面距肛门约40-60cm 5 4、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尽管内气体,夹管。左手垫卫生纸分开 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 定肛管,松开血管钳,使液体缓缓流入 8 5、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和筒内液面下降的情况 5 6、待灌肠液即将流尽时夹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 擦净肛门 5 7、协助病人取舒适的卧位,嘱其尽量保留5-10分钟后,再排便 5 8、协助能下床的病人上厕所排便;对不能下床的病人,给予便器,将卫 生纸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 5 9、排便后及时取出便器,擦净肛门,协助病人穿裤,整理床单位,开窗 通风 6 10、观察大便性状,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 5 11、清理收拾用物,消毒处理,洗手,在体温大便栏目处记录灌肠结果 5 质量评价1、操作步骤方法正确、熟练;溶液选择正确 6 2、灌肠筒的高度和肛管插入的深度正确 5 3、流速、压力适宜,病人无不良反应 5 4、关心、爱护病人 5 提问 5 总分100 科室:考核时间:考核者: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 1.形象:服装,鞋帽整洁,仪表大方,举止端庄,未佩带饰品 2.态度:微笑服务,语言柔和恰当,态度和蔼可亲 1.核对并转抄医嘱,对床号、姓名、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和目的。 2.患者评估:○ 1携带医嘱执行单至床旁核对床头卡、床号、姓名→评估其患者病情,生命体征,直肠及肛周情况,有无直肠手术史及痔疮、配合能力,能否配合。→向病人或家属解释(X 床X 阿姨,您好!我是护士XX ,因为您的病情,遵医嘱我要为你灌肠,可能会有些不适,请您不要紧张,深呼吸,我会尽量轻一些,快一些,很快就好了,请您配合一下好吗?我能看一下您肛周的情况吗?好,您稍事休息,我准备好就来。) 3.取合适体位:左侧卧位。 5..操作者:着装整洁,修剪指甲,洗手(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用品】 治疗盘:灌肠筒、橡胶管、玻璃接管、肛管、止血钳、液状石蜡、弯盘、手纸、水 温计、橡皮布和治疗巾。灌肠液:常用生理盐水、0.1%-o .2%肥皂水,成人液量 每次用500—lO00ml ,小儿每次00-500ml ,液体温度39-41℃,降温用28—32℃,中暑用4℃等渗盐水。另备便盆、围屏、输液架。 .按医嘱准备灌肠液,调节水温。将用物备妥后携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释,取得合作,并嘱排尿。大病房应以围屏遮蔽患者。 .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将橡皮布及治疗巾垫于臀下。如肛门括 .润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体以驱出管内气体,并以腕部试温是否适当,随即夹闭 .操作者左手分开患者两臀,露出肛丨门,嘱患者张口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旋转插7—10cm 。如插入时有抵抗感,可将肛管稍退出,再行前进。插妥后一手40-60cm ,松开止血 .观察筒内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摇动肛管,同时检查有无粪块堵塞。如 .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用手纸裹住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中,让患者平卧,5-lomin 后排便。不能下床者应给予便盆、手纸。 .便毕,取走便盆,整理床铺,开窗通风,帮助患者洗手。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 .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 1.洗手,整理收拾用物 2.记录灌肠时间,灌肠的种类、量,患者反应等 【注意点】 1.插肛管时动作要轻柔,对有肛丨门疾病患者更应小心,以免造成损伤。 2.对某些颅脑疾病.心脏病患者及老年人、小儿、妊娠初期、末期的孕妇,灌肠时应慎重,压力要低,速度要慢,并注意病情变化,以免发生意外。 3.肝昏迷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液面不得高于肛丨门30cm ,液量不得超过500ml ,并选用等渗盐水。急腹症,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宜灌肠。

最新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建议收藏)

灌肠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评价内容评分标准分值 一、工作目标遵医嘱准确、安全地为患者实施不同治疗需要的灌肠;清洁肠道,解 除便秘及胃胀气;降温;为诊断检查及手术做准备。 5 二、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排便情况。 2、向患者解释灌肠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三、实施要点 65 1、仪表:符合要求。3 2、操作用物:治疗盘、灌肠筒1套、肛管2根、卵圆钳、弯盘、润 滑剂、棉签、卫生纸、一次性治疗巾、水温计、量杯、(大小各1 个)、手套1双;灌肠溶液:0.1%~0.2%肥皂溶液或生理盐水。另 备:输液架、屏风,必要时备便盆、便盆巾。 5 3、操作步骤: 1)核对医嘱,准备用物。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评估患者。10 3)洗手,戴口罩。2 4)携用物至床边、再次核对。2 5)在治疗室配置合适的灌肠液。2 6)松开床盖被、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退裤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 5 7)垫治疗巾于臀下,置弯盘于臀边。2 8)戴手套,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高于肛门40~60cm,再次核对患者。 6 9)润滑肛管前端7~10cm连接灌肠筒,排净橡胶管及肛管内的空气。6 10)按照要求置入肛管,指导患者作深呼吸,置入合适长度后固定肛6

管,使灌肠溶液缓慢流入并观察患者反应。 11)待溶液将要灌完时,夹紧肛管,拔出肛管放入弯盘内,撤下弯盘放于治疗车下层。 6 12)灌肠完毕,嘱患者平卧,忍耐10~20分钟后再排便并观察大便性状。 3 13)处理用物。3 14)脱手套,洗手,取口罩。2 15)在体温单大便栏记录灌肠结果。3 4、操作速度:完成时间限20分钟以内。 四、指导患者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 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2、指导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 生。 20 五、注意事项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 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 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再排便,排便后30 分钟测量体温。 5 六、结果标准1、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护士操作过程规范、准确。 3、达到各种灌肠治疗的效果,无并发症发生。 5 ...... 感谢聆听 ......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肠壁穿孔 肠壁穿孔是指灌肠时导管在肠腔内盘曲进而损伤肠壁造成穿孔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一)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动作粗暴,特别是遇到插管有阻力时用力过猛易造成肠壁穿孔。 2.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壁穿孔。 3.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壁穿孔。 4.肛管质地粗硬或反复多次插管。 5.灌入液量过多,肠道内压力过大。 (二)临床表现 病人起病急,突然感觉下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以是牵拉痛或弥散的痛,也可是附近皮肤的牵涉性痛。同时出现大出血。 (三)预防和处理 1.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合适的肛管。 2.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切忌粗暴用力。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轻转导管,同时请病人深呼吸放松腹壁,使导管缓缓插入。

同时也要注意在冠状面上的3个弯曲。 4.对于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的病人尽量在其较安静的情况下进行灌肠操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盈,以减轻对病人的恶性刺激。 5.如病人出现肠壁穿孔应立即停止操作,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医生进行止血等抢救。严重者立即手术缝合救治。 二、肠黏膜损伤 (一)原因 1.医护人员为病人灌肠操作时未注意直肠的生理弯曲,动作不够轻柔可致肠黏膜损伤。 2.灌肠溶液应为40℃左右,如果溶液温度过高,可致肠黏膜烫伤。 3.为昏迷或麻醉未清醒病人灌肠时,由于病人感觉障碍较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4.为兴奋、躁动、行为紊乱病人进行灌肠时,因病人不配合操作,护士用力不均也易造成肠黏膜损伤。 (二)临床表现 病人感觉下腹部疼痛,肠道有少量出血。 (三)预防和处理 1.操作前先用液体石蜡油润滑导管,插管时动作要轻柔缓慢,切忌粗暴用力。遇有阻力时,要回抽导管或轻转导管,同时请病人深呼吸放松腹壁,使导管缓缓插入。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注意事项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的注意事项: 1、掌握溶液的温度、浓度、流速、压力和溶液的量,遇伤寒病员灌肠,溶液不得超过500毫升,压力要低(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厘米)。 2、如为降温灌肠,可用28-32℃等渗盐水或用4℃等渗盐水,保留30分钟后再排出,排便后隔半小时再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 3、肝昏迷病员禁用肥皂水灌肠,以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 4、指导病员建立正常排便习惯,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和加强运动。 5、灌肠中随时观察病情,发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急,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知医生。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病员不宜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方法 1.按医嘱准备灌肠液,调节水温。将用物备妥后携至床旁,向患者作解释,取得合作, 并嘱排尿。大病房应以围屏遮蔽患者。 2.协助患者左侧卧位,双膝屈曲,露出臀部,将橡皮布及治疗巾垫于臀下。如肛门括约 肌失去控制能力者,可取仰卧位,臀下置放便盆。 3.润滑肛管前端,放出少量液体以驱出管内气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并以腕部试温是 否适当,随即夹闭肛管。 4.操作者左手分开患者两臀,露出肛门,嘱患者张口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旋转插入肛门约7~10cm.如插入时有抵抗感,可将肛管稍退出,再行前进。插妥后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抬高灌肠筒或将筒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床缘40-60cm,松开止血钳,使液体徐徐灌 入肠内。

5.观察筒内液体灌入情况,如灌入受阻,可稍摇动肛管,同时检查有无粪块堵塞。如患 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时,应将灌肠筒适当放低并嘱张口深呼吸,以减轻腹压。 6.液体将流完时,夹紧橡胶管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用手纸裹住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 中,让患者平卧,嘱保留5~10min后排便。不能下床者应给予便盆、手纸。 7.便毕,取走便盆,整理床铺,开窗通风,帮助患者洗手。观察大便情况,必要时留取 标本送验。记录结果于当天体温单的大便栏内。 8.洗净灌肠用物,并消毒备用。 若灌肠液流入受阻时可旋转、移动或挤捏肛管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建议收藏)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目的: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2)评估:1、病区环境:安静、舒适、温度适宜、适合操作.(单人间) 2、病人:肛周皮肤完好,无破损。 3、病人一般情况,诊断,治疗情况,灌肠目的。 4、病人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心理状态,排便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告知灌肠有关知识。 3)用物:托盘、一次性灌肠袋、弯盘、水温计、量杯、卫生纸、一次性中单、清洁手套、输液架、石蜡油纱布、卧床病人备便盆。溶液:0.1﹪—0。2﹪肥皂水或生理盐水500-1000ml.。。..。文档交流 溶液温度为39—41℃,脏器造影、摄片可用茶叶水(绿茶10﹪—15﹪,红茶6﹪),以利于收敛肠道气体,使造影结果清晰。.。。.。.文档交流 4)操作步骤:1、物品准备(在治疗室内完成):洗手、戴口罩。在量杯内配置好灌肠溶液,(水温计测量温度)。协用物至床旁.。。。。.。文档交流 2。查对床号、姓名,再次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 3.关闭门窗,遮挡病人。 4。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将枕头稍移向操作者侧,解开病人裤带将病人双上肢交叉放于胸前(右上肢在上)再将靠近操作者侧病人

下肢移至对侧肢体上一手放在病人肩上,另一手放在病人臀下,将病人翻至侧卧位(或先翻肩,再翻臀部)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被子覆盖病人胸、背、及下肢,暴露臀部。.。..。。文档交流5.臀下垫中单,弯盘至臀边,备4块卫生纸放在中单上。 6.调整输液架高度(病人肛门至灌肠袋内液面高度为40—60cm),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 7.操作者戴手套,取肛管涂以石蜡油纱布,润滑肛管前端15 cm。8.打开调节器,排气,夹闭。 9.左手取1块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嘱病人张口深呼吸,右手将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 cm. 10.左手固定肛管,右手打开调节器,使溶液缓缓流入。 11。灌肠中注意观察病情:如病人有便意,应将灌肠袋适当降低,嘱病人做深呼吸以减轻腹压.如发现病人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腹痛剧烈、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并和医生联系。如液面下降受阻,可移动肛管。。.。.。.文档交流 12.灌肠液将要流尽时,关闭调节器,左手按住肛门,右手取卫生纸包住肛管并使其屈曲,然后缓缓拔出,取卫生纸擦净肛门。.。。.。。文档交流 13。取下弯盘及中单(如为卧床病人保留中单),脱去手套,整理衣裤,移回枕头。 14、协助病人平卧,嘱病人保留灌肠液5—10min后再排便。 15、整理床单位,取下灌肠袋,移去输液架,开窗通风。 16、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目录 一、手卫生 (3) 二、无菌技术 (5)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 四、口腔护理技术 (11) 五、鼻饲技术 (12) 六、导尿技术及护理 (13) 七、胃肠减压技术 (15) 八、灌肠技术……………………………………………………………………….. 九、氧气吸入技术…………………………………………………………………... 十、换药技术 十一、雾化吸入疗法 十二、血糖监测 十三、口服给药法 十四、密闭式输液技术 十五、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十六、静脉留置针技术 十七、静脉采血技术 十八、静脉注射法 十九、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技术 二十、动脉血标本的采集方法 二十一、肌内注射技术

二十二、皮内注射技术 二十三、皮下注射技术 二十四、物理降温法 二十五、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法 二十六、经鼻/口腔吸痰法 二十七、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二十八、心电监测技术 二十九、血氧饱和度检测技术 三十、输液泵/微量输注泵的使用技术三十一、除颤技术 三十二、轴线翻身法 三十三、患者搬运法 三十四、患者约束法 三十五、痰标本采集法 三十六、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三十七、洗胃技术 三十八、“T”冠引流护理 三十九、造口护理技术 四十、膀胱冲洗的护理 四十一、脑室引流的护理 四十二、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四十三、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四十四、早产儿暖箱的应用

四十五、光照疗法 四十六、新生儿脐部护理技术 四十七、听诊胎心音技术 四十八、患者入/出院护理 四十九、患者跌倒的预防 五十、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护理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病人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以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按目的分为保留灌肠和不保留灌肠。不保留灌肠又根据灌入的液体量分为大量不保留灌肠和小量不保留灌肠。如果为了达到清洁肠道的目的,而反复使用大量不保留灌肠,则为清洁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的目的: (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病人降温 用物准备: 速干手消毒液、便盆及便盆巾、医嘱本、盛有灌肠液的量杯、棉签、润滑油、一次性灌肠包、弯盘 一次性灌肠包内有:灌肠器、手套、洞巾、治疗巾、卫生纸 操作步骤: 1.评估:携医嘱本至床旁核对及解释灌肠的目的,病人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排便情况及配合程度 2.洗手、戴口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取得患者配合。关闭门窗防止受凉,拉下窗帘,围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拉起对侧床档,防止坠床 3.移床旁椅于同侧床尾,便盆放于床尾椅上,便盆巾搭于椅背上 4.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将裤子退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暴露臀部,其余部位辈子遮盖 5.洗手,检查并打开棉签袋 6.再次检查灌肠包,包装完整且在有效期以内,取出手套带好→将治疗巾铺于臀下,洞巾铺于臀部,暴露肛门→弯盘移至臀部旁,卫生纸放在治疗巾上→取出灌肠器,关闭开关→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内并挂于输液架上,液面距肛门40~60cm→取出棉签蘸取润滑油,润滑钢管前端→排气→左手拿卫生纸分开臀部暴露肛门,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插好肛管后右手固定,左手打开开关使液体缓缓流入患者肠道内→密切观察袋内液面下降和病人的情况,如果袋内液面停止下降溶液流入受阻,多由于肛管口被小粪块阻塞,可轻轻移动肛管冲开粪块;患者有便意时,应鼓励患者深呼吸放松腹肌减轻负压→剩少量液体时,关闭开关用卫生纸包住肛管缓慢拔出,擦净肛门→取下灌肠袋放于垃圾桶统一处理,移开弯盘放于治疗车下层→取出治疗巾和洞巾放于垃圾桶,盖好被子→脱下手套,协助患者平卧穿好裤子→整理病床→拉下床档→拉开围帘、打开窗户→洗手、记录(记录内容包括灌肠的时间、灌注液的种类、量及患者的情况)→告诉患者尽量保留5~10分钟排便,将卫生纸及呼叫器放于患者方便拿取的地方→确认无其他需要后离开 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患者,防止受凉 (2)掌握灌肠液的量、温度、浓度、流速及压力: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用量----500~1000ml,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暑时用4℃ (3)灌肠禁忌:1..对妊娠早期、急腹症、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禁止灌肠2.伤寒患者灌肠时溶液不得超过500ml液面不得超过肛门30cm3.为肝昏迷病人灌肠时禁止使用肥皂水4.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水钠潴留的患者禁止0.9%氯化钠溶液灌肠5.灌肠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发生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 1.报告考官:“今天我操作的项目是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准备完毕,请求开始!” 2.接到医嘱,转抄医嘱,转抄到护理记录单,到病房核对解释。 3.核对床尾卡,然后走到床旁说:“阿姨,您好,请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让我 看一下您的手腕带。您今天感觉怎么样?解大便了吗?还没有啊,,不用担心,医生已经开了医嘱,马上了要给你灌肠了。灌肠了就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您解除便秘和腹胀的。您能密切配合我吗?那先让我检查一些您的肛周皮肤及黏膜情况。~~~~您的皮肤及黏膜了都是好的,可以灌肠。请您先去卫生间排尿,我去准备一下用物。” 4.评估环境:环境安静、清洁,明亮,温湿度适宜,关闭门窗,必要时备屏风。 5. 回治疗室准备用物,“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用物已备齐” 6. 推车至病房,核对床尾卡,核对病人:“阿姨,请您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让 我看一下您的手腕带。阿姨现在呢要给您灌肠了,您能密切配合我吗?待会呢您不要紧张,放轻松就可以了。”移输液架至床旁。 7. “阿姨,现在协助您取一下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协助病人取左侧卧位,臀部移至 床沿),脱裤至膝部,暴露臀部。 8. 臀下垫橡胶单和治疗巾,放弯盘于臀旁 9. 手消,(将灌肠液倒入灌肠袋)将灌肠桶(袋)挂于输液架上,调节高度(液面距肛门40—60cm) 10. 戴手套,连接肛管,润滑肛管,排尽空气 12. 分开臀部,显露肛门,口述:“阿姨,再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来插管了,放轻松,深呼吸”,右手持7肛管轻轻插入7—10cm,固定肛管,打开开关,使灌肠液缓慢流入,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眼睛看着病人边观察病人边口述:“阿姨,没有什么不舒适吧,如果有什么不舒服请及时告诉我。如果患者出现脉速、面色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心慌气促,应立即停止灌肠,并报告医生。” 13.溶液灌完,关上开关,用卫生纸包裹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内。将灌肠桶(袋)放于治疗车下。擦净肛门 14.将弯盘置于治疗车下层,撤去橡胶单和中单. 15.脱手套,协助患者穿裤子,并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口述:“阿姨,请您告诉我一下您的床号和姓名,灌肠已经结束了,请你尽量忍耐5—10分钟再去排便,如果有什么不舒适的地方,请及时呼叫我,我会及时过来处理的,床头铃了给您放枕边了” 16.用物回治疗室分类处理 17.口述:“排便后,观察大便的性状、量、颜色”。洗手、脱口罩、记录。

灌肠技术操作评分标准

灌肠技术 评分标准标 准 分 姓名 准备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3 操作流程用物:1、治疗盘内放灌肠筒一套、肛管(24号-26号)、弯 盘、血管钳、另备量筒、水温计、润滑油、棉签卫生纸、尿 垫、治疗巾。2、便盆、输液架、屏风。3、按医嘱准备灌肠 溶液(常用溶液:0.1-0.2%肥皂液或生理盐水)500-1000ml, 温度39-40摄氏度(降温使用28-32摄氏度,中暑时用4摄 氏度)。 5 患者及环境:评估患者的年龄、意识、情绪及配合程度,有 无官场禁忌症;关门窗,放下窗帘或屏风遮挡患者。 5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告知目的及注意事项,指导患 者配合;嘱患者先排便。 7 2、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或左侧卧位,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5 3、协助患者脱裤至膝部,双膝屈曲,移臀部靠近床沿,将尿 垫垫于臀部下。 5 4、核对医嘱,将灌肠筒挂于输液架上,灌肠筒内液面距肛门 40-60cm。 5 5、弯盘至臀旁,连接灌肠筒管道及肛管,排尽管内空气,用 止血钳夹闭肛管,放于弯盘内。 5 6、戴手套,润滑肛管前端,一手分开病人臀部暴露肛门,一 手将肛管自肛门轻轻插入7-10cm,妥善固定肛管。 10 7、松开止血钳,使液体缓慢注入,观察病人反应及液体流速。 如遇液体流入受阻,可稍移动或挤压肛管,检查有无粪块阻 塞。灌肠过程中患者有无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 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 5 8、待溶液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并拔出,放入弯盘内。 5 9、用卫生纸清洁肛周,嘱患者平卧,尽可能忍耐5至10分 钟再排便。 5 10、对不能下床者提供便盆。观察排出大便的量、颜色、性 质及排便次数。清理用物、脱手套。 5 11、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 5 12、整理用物,按要求处置。洗手,做好记录。 5

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各位老师你好我是几号学生我抽选的题目是先检查用物老师我可以开始了 测灌肠温度41°~39°灌肠溶液为0.1%肥皂水打开灌肠袋不能污染容量为5000~1000推车到病房前和病人核对并解释你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你多天未排便遵医嘱给你灌肠 着装 1.符合学生仪表规定 2.衣帽整齐穿护士鞋丝袜鞋 3.戴口罩 4.洗手六步洗手法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第四步: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五步: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第六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用物准备 用物:治疗盘内灌肠筒消毒肛管灌肠液水温计石蜡油棉签止血钳弯盘橡胶单治疗巾输液架便盆屏风 操作步骤在处置室准备 1.灌肠溶液0.1%肥皂水 2.温度:39°~41°降温为28° 3.灌肠量为成人500~1000毫升儿童200~500毫升深度为4~7厘米 4.将配置的灌肠液倒入灌肠筒内,夹止血钳与胶管上 在病人床边操作 5. 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 6.核对病人的姓名.床号等 7.向病人解释已取得合作 8.关闭门窗 9.用屏风遮挡病人 10.嘱病人排尿 11.将橡胶单和治疗巾铺病人臀下 12.病人取左侧卧位 13.双绮屈曲 14.将裤子退至膝部 15.使臀部移至床沿 16.弯盘与臀边 17.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 18.液面据肛门40~60厘米 19润滑钢管 20将肛管连接灌肠筒的胶管接头上 21.松开止血钳排出肛管内气体与弯盘内 22.排气完毕用止血钳夹闭胶管 23右手持肛管

24.左手持手纸分开臀部显露肛门 25右手持肛管轻轻插入肛门 26.深度7—10厘米 27.左手固定钢管 28.右手取下灌肠筒之余治疗盘上 29.右手打开止血钳 30逐渐举起灌肠筒使液体缓慢流入 31.待病人适应后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 32.灌肠完毕,用止血钳夹住橡胶管 33.左手持手纸轻轻按压肛门 34.右手将肛管缓缓拔出 35.置肛管于弯盘中 36.擦净肛门 37.嘱咐病人平卧或右侧卧 38.嘱咐病人忍耐5—10分钟后在排便(不能下床给便盆) 39.取出橡胶单治疗巾 40.整理床单位 41.帮病人穿好裤子,整理盖被 42.冲洗肛管放入消毒液消毒 43.打开门窗 44撤去屏风 45.物归原处 46记录灌肠的三种结果0/E.1/E . 11/E 记录灌肠时间量容量是否排便排便性质 思考题 1.灌肠禁忌症是什么? 胎膜破裂阴道流血剖宫产史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并发症与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并发症及处理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并发症及处理 1. 插管前,向病入详细解释其目的、意义、使之接受并配合。 2. 插管前常规用液体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操作时顺应肠道解剖结构,忌 强行插 入,不要来回抽插及反复插管。 3. 选择粗细合适、质地柔软的肛管。 (4.插入深度要适宜,成人插入深度约 7~10cm 处理: 肛门疼痛和已发生肠出血者遵医嘱予以止痛、止血等对症治疗。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并发症及处理 肛门疼痛,排便时加剧,伴局部压痛;损伤严重时可见肛门外出血或粪便带 血丝;甚至排便困难

临床表现: 灌肠过程中病人突然觉得腹胀、腹痛,查体腹部有压痛或反跳痛。腹部 B 超 可发现腹腔积液。 预防: 1. 选用质地适中,大小、粗细合适的肛管。 2. 插管时动作应缓慢,避免重复插管。 3. 若遇阻力时,可稍转动肛管或嘱病人变动一下体位。 4. 液体灌入速度适中,灌肠袋液面距病人肛门高度约 45?60cm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处理: 若病人发生肠穿孔、肠破裂,立即转外科手术治疗。 o > 4、 处理 7^ 忌暴

大量不保留灌肠法并发症及处理 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继而嗜睡、抽搐、昏迷,球结膜水肿;口渴,皮肤干 燥、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小便减少;低钾血症者软弱无力、腹胀、肠鸣音 减弱、腱反射迟钝或消失,可出现心律失常,心电图可见ST — T 改变和出现 jU 波。 厂预防: 1. 全面评估患者的身心状况。 2. 清洁灌肠前,嘱病人合理有效的饮食(肠道准备前 3?5天进无渣流质 饮食) 3. 灌肠时可采用左侧卧位或膝胸体位。 4. 清洁灌肠时禁用一种液体如清水或盐水反复多次灌肠 处理: 腹泻不止者可给予止泻剂、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病人突然感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甚至晕厥。 预防: 1. 灌肠液温度应稍高于体温,约 39?41°C (高热病人灌肠降温除外) 2. 灌肠速度应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耐受力调节合适的流速。

灌肠操作评分标准

三十二、灌肠法评分标准(标准分100分) 科室:姓名:考核时间:得分: 程序规范项目分值评分标准扣分得分 操作前准备20 分1.仪表端庄、着装整洁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5 未核对扣5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评估:(1)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排便情况。(2)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 得患者配合 6 未评估扣4分,评估不全一项扣2分,未解 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用物准备:清洁治疗盘内放止血钳、石蜡 油、弯盘、棉签、卫生纸、橡胶单和垫巾、 输液架、水温计、便盆、必要时备屏风, 灌肠液及液量遵医嘱,药液温度:39~ 41℃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 分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 3 不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一处扣1分 2.告知患者操作流程和配合,关闭门窗、 遮挡患者 3 未告知扣3分,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3.根据病情及病变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 (常用侧卧位),将裤腿退至膝部,臀下 垫橡胶中单和垫巾,弯盘置于臀边。盖 好盖被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4.将灌肠袋挂于输液架上,液面与肛门距 离40~60cm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5.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排出管内气体, 用血管钳夹紧管子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分开臀部,露出肛门,将肛管轻轻插入 直肠7~10cm 10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7.一手固定肛管,另一手松开血管钳,使 溶液缓慢流入 8 不用手固定肛管扣2分 8.观察液面下降情况,询问患者感觉,安 慰患者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9.药液注入完毕,夹闭肛管用卫生纸包住 肛管,轻轻拔出置于弯盘内,擦净肛门, 协助患者平卧,尽可能保留10~20min 后再排便。不便下床者,给予便器 6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10.询问和观察患者反应,告知注意事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 物,致谢 3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11.洗手 1 未洗手扣1分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病例:患者王英女30岁单位会计左下肢骨折石膏固定卧床休息,三天没有排便,在护理措施无效的情况下,遵医嘱给予大量不保留灌肠 【大量不保留灌肠】 【目的】 1.解除便秘和肠胀气。2:清洁肠道,为手术、检查或分娩作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有毒物质,减轻中毒。4:.为高热病人降温。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流程 一::护士转抄医嘱-----两名护士核对 二:拿上治疗卡及输液架到病房→查对、解释→评估全身及局部【肛门部位有无异常】情况、→嘱排尿→ 三:回治疗室→再次核对-----护士衣帽整齐-、→洗手→戴口罩→备物(口述所备物品)【大量杯里准备0.1---O.2%灌肠液【肥皂水】、500-----1000毫升、温度39----41度【水温计查看】、一次性灌肠袋、弯盘、手套、棉签、石蜡油、巾纸、治疗巾、】必要时备便盆。 四:→携物至床旁→查对→解释→关门窗→屏风→松被尾→挂灌肠筒于输液架上----高度是液面距肛门约40一60cm-----打开灌肠袋→关调节器→倒灌肠液→灌肠头插入灌肠袋→ 五:协助左侧位----脱裤至膝,双膝屈曲---→臀移至床沿→臀下铺中单→放弯盘→戴手套→取纸巾→取棉签润滑肛管→排气于弯盘→ 六:关调节器--------左手持纸巾分开臀---暴露肛门------嘱患者张口呼吸→右手将肛管轻插7一10cm→左手固定肛管→右手开放肛管→将灌肠液缓慢流入-----观察患者反应,询问有无不适→受阻可移动肛管或旋转反复灌洗-----有便意将灌肠筒放低,嘱深呼吸→灌肠液流完后------关闭调节器------纸巾包裹灌肠器头端拔管并擦净肛门→脱手套包裹灌肠器头端-----将污物放入治疗车下。 七:协助穿裤取舒适位----→嘱病人忍耐5一10分钟再排便-----→撤输液架----→整理”----→撤屏风--→将纸巾、呼叫器放于枕边-----交代注意事项-----备便盆或协助排便---观察性状→ 八:回治疗室→用物终末处置→洗手→取口罩→临时医嘱签名→记录。 (五)指导患者: ?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高度减慢流速 ?2、操作过程中患者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的发生,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六)注意事项: 1、对急腹症、妊娠早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禁止灌肠, 2: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ml,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厘米 3: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分钟后排便,并测量体温划在体温单上。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大量不保留灌肠操作规程 【评估】 1、患者的病情、年龄、临床诊断、灌肠的目的。 2、患者的意识、心理状态、合作程度、耐受程度及排便习惯。 3、操作环境。 【准备】 护士: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 用物:1、治疗车、卫生纸、一次性尿垫(或橡胶单、中单)、大量杯、薄膜手套、快速手消剂、医用垃圾袋。 2、治疗盘内盛:灌肠筒一套、弯盘、一次性肛管、消毒滑剂、棉签、水温计、止血钳(或调解夹) 3、便盆、便盆巾、输液架、屏风(必要时)。 4、灌肠液(根据医嘱配制,温度39—41℃、中署时用4℃)。 体位: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齐床沿。 环境:酌情关闭门窗,屏凤遮挡,温度适宜,光线充足。.【方法】 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并解释?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齐床沿?脱裤至膝部?臀下垫一次性尿垫?盖好被子(只暴露臀部)?卫生纸及弯盘置于臀旁?灌肠筒挂于输液架

上(液面距肛门40-60cm)?戴手套?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夹管?左手垫卫生纸分开肛门?嘱患者深呼吸?右手将 肛管轻轻插入直肠7-10cm?固定肛管?开放管夹?观察液体流入情况及患者反应?灌肠毕?关闭管夹?拔出肛管并擦净肛门?分离肛管置于弯盘内?整理用物?脱手套?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并嘱其尽量保留5-10min后再排便?协助患者排便或自解?整理床单元?开窗通风?手消?记录?推车回治疗室?正确处置用物?洗手. 【评价】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操作方法正确、熟练、轻巧。 2、语言沟通恰当、指导正确,注意保暖。 3、灌肠液选择正确,灌肠筒的高度及肛管插入的深度适宜。、床单元清洁、无污染,排便效果好。4. 【理论提问】 答:1、解除便秘、肠胀气。 2、清洁肠道,为肠道手术、检查或分娩做准备。 3、稀释并清除肠道内的有害物质,减轻中毒。 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热患者降温。 二、大量不保留灌肠的常用灌肠溶液? 答: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盐水。成人每次用量为500-1000ml,小儿200-500ml。溶液温度一般为39-41℃,降温时用28-32℃,中署时用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