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干
- 格式:pdf
- 大小:256.39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室保温护理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减少并发症中的影响手术室保温护理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减少并发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面临着一系列的应激,如手术前的紧张情绪、围手术期的术中刺激和手术后的疼痛等。
应激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而手术室保温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这些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首先,手术室保温护理可以减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
手术过程中,患者处于全身麻醉状态,体温调节能力降低,容易出现低体温。
低体温会加重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导致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苏醒困难,增加术后疼痛的程度。
而保温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低体温的发生,促进麻醉药物的正常代谢,减轻术后疼痛。
此外,手术室保温护理还可以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手术期间,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生理反应。
这些生理变化会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保温护理可以减少机体的应激反应,调节交感神经的兴奋状态,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此外,手术室保温护理还可以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
手术过程中,机体免疫力受到抑制,易引发感染和炎症反应。
保温护理可以增加机体的体温,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最后,手术室保温护理还可以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
手术过程中,患者面临着紧张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术后焦虑和抑郁。
保温护理可以提供一个舒适温暖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促进术后的心理恢复。
总之,手术室保温护理在降低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供适当的保温护理,可以减少术后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心理状态。
因此,手术室保温护理应成为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2023年9月第10卷第9期September.2023,Vol.10,No.9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183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叶华珍1 蒋俊丹1 郑晓春1 魏晓霞2 庄 捷2(1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2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01)摘要 目的:分析对全身麻醉患者实施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的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手术全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麻醉苏醒+保温护理,比较2组患者苏醒期应激反应、复苏指标、睡眠质量和苏醒后不良事件。
结果:观察组术毕2h体温、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术毕2h指标,各项复苏指标、各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7 50%(3/40),低于对照组的25 00%(1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能改善全麻患者苏醒质量及睡眠质量,降低苏醒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全身麻醉;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苏醒质量;睡眠质量AnalysisoftheImpactofAnesthesiaAwakeningCareCombinedwithThermalInsulationCareontheAwakeningQualityandSleepQualityofGeneralAnesthesiaPatientsYEHuazhen1,JIANGJundan1,ZHENGXiaochun1,WEIXiaoxia2,ZHUANGJie2(1FujianProvincialHospital,Fuzhou350001,China;2FujianMedicalUniversityProvincialCollegeofClinicalMedicine,Fuzhou35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ivenessofimplementinganesthesiarecoverycareandinsulationcareforpatientsundergeneralanesthesia.Methods:Atotalof80patientsundergeneralanesthesiaadmittedtoFujianProvincialHospitalfromJanuary1,2020toDecember31,2022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subjects They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ccordingtorandomnumbertablemethod,with40casesineachgroup 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care,whiletheobserva tiongroupreceivedanesthesiaawakeningandinsulationcare Thestressreactions,resuscitationindicators,sleepquality,andad verseeventsafterawakening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ofpatients.Results:Thebodytemperature,diastolicbloodpressure,systolicbloodpressure,andheartrateoftheobservationgroupat2hoursaftersurgerywerehigherthanthoseofthecon trolgroupat2hoursaftersurgery AllresuscitationindicatorsandPSQIscoreswerelow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 Thetotalincidenceofadverseeventswas7 50%(3/40),lowerthan25 00%(10/40)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 05).Conclusion:Anesthesiaawakeningcarecombinedwithinsulationcarecanimprovetheawakeningandsleepqualityofgeneralanesthesiapatients,reducetheincidenceofadverseeventsafterawakening,andisworthpromoting.Keywords Generalanesthesia;Anesthesiaawakeningcare;Thermalinsulationcare;Awakeningquality;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472 3;R338 6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09.058 全身麻醉患者经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后,呈痛觉消失、可逆性意识丧失状态,受麻醉药物残余、术中低体温、术中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呼吸肌功能不全等多因素影响,可能降低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易导致苏醒期谵妄、苏醒时间延迟、苏醒后躁动等,对此,为最大化改善苏醒质量,需辅以一定护理措施,改善患者主观感受,缩短患者复苏时间[1]。
麻醉复苏患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摘要】麻醉恢复室主要接受全麻及区域麻醉手术患者实施常规麻醉后监护,对麻醉后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持续至患者麻醉效果完全消失,机体指标完全恢复至稳定的科室。
随着时代发展与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同麻醉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进入恢复室的患者均经历了不同麻醉方式和麻醉药作用,麻醉后患者及时苏醒与预后及病情恢复紧密相关,是衡量麻醉质量的重要指标,残留药效尚未完全消退,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强迫体位等,且机体各项指标尚未完全恢复,全身麻醉苏醒期间患者存在很多高危因素,患者易发生呕吐误吸、呼吸道阻塞、躁动及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或出现坠床、自行拔除气管插管、引流管脱出、静脉输液外渗等意外发生,发生麻醉意外或并发症发生率高达7%,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及患者本身病情等因素导致术后苏醒期并发症。
麻醉复苏期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隐患多是可预测和防范的。
【关键词】麻醉苏醒期;麻醉复苏患者;并发症;安全随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发展,手术适应症范围不断扩大,为确保手术能够顺利完成,全身麻醉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麻醉复苏是指全麻或其他麻醉方式停止麻醉后,患者从手术麻醉过程中苏醒恢复的过程,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1]。
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间,受麻醉药及肌松药残余作用的影响,患者生命体征尚未稳定,身体各项指标也尚未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神经功能未完全恢复,各项机能功能表达不完全,由于手术创伤、伤口疼痛、各种管道的刺激、失血失液、强迫体位等影响因素,常出现一过性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躁动不安等反应,较多影响因素存在可能诱发苏醒期并发症及安全隐患,可能发生患者无意识拔管、躯体扭动造成切口裂开、坠床、感染等,影响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3]。
加强对麻醉患者术后严密监察和观测,及时的发现安全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安全平稳渡过麻醉恢复期,是促进手术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4]。
术前护理干预对全麻患者苏醒期合作程度的影响刘风霞;申延清;杨岩岩【期刊名称】《护士进修杂志》【年(卷),期】2012(027)016【总页数】2页(P1511-1512)【关键词】护理干预;苏醒期;躁动【作者】刘风霞;申延清;杨岩岩【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山东青岛26600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室,山东青岛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2.3;R614.2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或不合作在全麻苏醒期比较普遍,其原因可能是麻醉药物尚未完全消退、疼痛或对气管导管不能耐受,也可能是患者处于恐惧和焦虑状态所致[1]。
如果处理不当,可能造成刀口裂开、引流管脱出、患者坠床、气道及尿道损伤等,躁动还会引起心动过速、高血压,而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为帮助全麻患者安全度过麻醉苏醒期,我们对患者施行术前标准护理干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的合作程度显著提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3~5月脊柱外科择期手术160例(ASAⅠ-Ⅱ),麻醉方法为静脉复合气管内插管全麻。
男82例,女78例,年龄32~7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
所有患者既往无心血管疾病及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肝肾功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1.2 干预方法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护士长主持下成立标准护理干预小组,通过分组讨论、检索文献、结合临床等方法,制订手术室全麻患者术前标准护理干预程序,并把患者需要了解的内容制成表格。
根据标准护理干预程序,对观察组患者施行术前护理干预。
1.2.1 术前1天,巡回护士到病房对次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病情。
做好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耐心解释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术中操作及苏醒期可能带来的不适。
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探究发布时间:2021-07-22T15:41:21.81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月上作者:聂琪瑜[导读] 分析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及针对性护理。
聂琪瑜(北京市昌平区医院;北京102200)摘要:目的:分析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及针对性护理。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8例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比较常规护理干预与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结果:58例全麻手术患者中麻醉苏醒期躁动有10例(17.24%),其躁动因素:气管插管刺激占5.17%,疼痛占5.17%,尿管刺激、制动不当分别占3.45%、3.45%。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躁动因素有气管插管刺激、疼痛、尿管刺激、制动不当等,通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稳定患者血压及心率,降低躁动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全麻手术;麻醉复苏期;躁动因素;针对性护理全麻手术是临床常用的手术麻醉方式,包括气管插管复合麻醉、静脉麻醉等,但也常发生相关并发症,如麻醉苏醒期躁动,患者肢体不恰当、语无伦次及兴奋等,或者部分患者出现无缘由的哭喊等,直接影响手术预后[1]。
故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现将全麻手术患者麻醉复苏期的躁动因素及针对性护理效果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8例全麻手术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29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29例,给予针对性护理)。
如下表1所示:经统计分析,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手术指征;语言交流正常者;临床资料完整者;患者家属自愿参与此次研究。
排除标准:脑器质性疾病者;治疗依从性差;术后服用精神类药物者;不耐受全麻者;中途退出实验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2023年12月第10卷第12期December.2023,Vol.10,No.12世界睡眠医学杂志WorldJournalofSleepMedicine2913 作者简介:谢维利(1992 02—),女,本科,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E mail:15260691525@163 com通信作者:张清华(1976 09—),女,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E mail:zhangqinghua175@163 com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谢维利 王 婷 张清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 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麻醉科,漳州,363000)摘要 目的:分析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睡眠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 九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麻醉科的11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
对照组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
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护理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
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89 09%)高于对照组(69 09%)(P<0 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PSQI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 05);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36 36%)低于对照组(54 55%)(P<0 05)。
结论: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对其术后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综合护理;全身麻醉者;苏醒期躁动;睡眠质量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inOperatingRoomonRestlessnessandPostoperativeSleepQualityofPatientsUnderGeneralAnesthesiaXIEWeili,WANGTing,ZHANGQinghua(AnesthesiologyDepartment,ChinesePeople′sLiberationArmyJointLogisticsSupportForce909thHospital/SoutheastHospitalAffiliatedtoXiamenUniversity,Zhangzhou363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effectof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ontherestlessnessduringtheawakeningperiodandthequalityofsleepafteroperation Methods:Inthisstudy,110patientsundergoinggeneralanesthesiafromFebruary2021toDecember2021wereselectedand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with55patientsineachgroupbyrandomta ble Thepatientsinthe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nursingintervention,whilethepatient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given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 Results:Thesatisfactiondegreeoftheexperimentalgroup(89 09%)was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69 09%)(P<0 05) ThePSQIandSASscoresintheexperimentalgroupwere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P<0 05) Theprobabilityofrestlessnessintheexperimentalgroup(36 36%)waslow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54 55%)(P<0 05) Conclusion:Thecomprehensivenursinginterventioninoperatingroomcanreducetheoccurrenceofrestlessnessduringtheawakeningperiod,improvethepostoperativesleepqualityandnursingsatisfaction,whichisofgreatsig nificancetothepostoperativerecoveryofthepatients.Keywords ComprehensiveCare;Patientsundergeneralanesthesia;WakingAgitation;Sleepquality中图分类号:R338 63;R614 2;R4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3.12.049 全身麻醉(以下简称全麻)是将麻醉药物通过吸入、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产生暂时性的阻抑效用,使机体的痛觉消失,手术可以顺利进行。
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干预效果【摘要】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干预效果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本研究通过对麻醉苏醒护理和保温护理的原理进行探讨,分析了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的干预方法,并进行了临床研究设计与方法的详细分析。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统计分析,得出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在缓解术中应激苏醒躁动的有效性。
对其干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改善全身麻醉患者的术中护理效果。
【关键词】麻醉、苏醒、护理、保温、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躁动、干预、效果、研究、设计、方法、结果、分析、评价、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全身麻醉是手术过程中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在麻醉术后苏醒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包括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
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是指全身麻醉患者在手术后苏醒过程中出现焦躁不安、烦躁不安、过度活跃、情绪不稳定等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和护理工作的进行。
目前,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干预效果,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并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有效的指导。
1.2 研究目的,格式等。
谢谢!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干预效果。
通过对比在术中应用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和仅应用单一护理措施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术后恢复情况,评估联合干预措施是否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在术中苏醒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激动和躁动的症状,改善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术后恢复效果。
借助本研究结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促进全身麻醉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病情管理,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是各大医院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服务部门,其任务是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有专业药学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对静脉药物进行统一的调配、发放[1],从而保证静脉药品临床应用的质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人员较多、工作量大、工作繁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差错,对疾病的治疗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并可能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如何有效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差错发生率是临床关注焦点。
基于此,我院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相应的风险因素进行相应干预,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我院静脉调配中心工作人员32名,其中护理人员28人,轮转药师4人。
调查方法:对2017年9月-2018年9月配制静脉用药的数量和差错数量进行统计,详细记录时间、操作人员、岗位信息。
静脉用药配制差错原因分析考察医嘱录入错误、排药过程错误、配制过程错误、标签剂量不同步、给药途径不当等方面,差错原因分别从工作年限、职称、培训经历等方面进行分析。
统计学方法:单因素使用SPSS13.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α=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果静脉用药差错原因分析:2017年9月-2018年9月静脉用药374528例次,差错695例次,差错发生率为0.19%;分析原因发现,排药过程差错305例,配制过程差错157例,给药途径不当121例,标签、剂量不同步差错48例,医嘱录入错误7例,其他差错5例;均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最为常见的差错。
工作人员差错原因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和培训经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职称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讨论静脉用药中心是大型医疗机构的重要组成机构,将各个科室的静脉用药集中在一起,在洁净的工作环境下,使用完善设备,将药品集中利用,从而有效节省了医疗资源,并使静脉用药品控更加规范,提高了患者用药安全。
但是将全院各个科室的用药集中在一起[2],造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量巨大,工作流程也较为繁琐,造成药品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一系列安全风险。
护理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出现呼吸抑制症状患者的
效果
付晓利
【期刊名称】《医疗装备》
【年(卷),期】2017(30)2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出现呼吸抑制症状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44例进行全身麻醉患者,均手术完成前15 min应用舒芬太尼,均出现呼吸抑制,予以合理护理措施,分析护理对于患者呼吸的影响。
结果患者均未出现苏醒延迟,2例术后10 min内清醒但15 min发生呼吸暂停,时间大于60 s,意识丧失;呼吸频率均低于10次/min,经合理护理可恢复自主呼吸。
结论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出现呼吸抑制症状患者予以合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呼吸抑制情况,使得患者及时恢复,保证生命安全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总页数】2页(P163-164)
【关键词】舒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护理
【作者】付晓利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
【相关文献】
1.护理对全身麻醉苏醒期应用舒芬太尼出现呼吸抑制症状影响分析 [J], 黄蓉
2.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患者苏醒期出现躁动症状的临床比较 [J], 罗艳芳
3.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全麻患者苏醒期出现躁动症状的差异 [J], 王根生
4.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干预效果[J], 林阿梅; 曾燕云
5.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的效果分析[J], 夏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针对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在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样本对象: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纳入100例展开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5月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n=50),另一组为对照组(常规手术室保温护理,n=50),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的基础体温相当,(p>0.05);观察组患者体温在麻醉后30min、术中60min及术后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围术期不良反应(寒战、低体温)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4.00%(2/50)低于对照组患者16.00%(8/50),(p<0.05)。
结论:针对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手术室综合保温护理措施的实施,对于缩短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预防低体温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作用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关键词: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老年全身麻醉手术;应用效果低体温是指机体中心体温在36℃以下的情况,低体温会增加机体的耗氧量,降低基础代谢率。
在全身麻醉手术的进行过程中,患者的创面会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并且在麻醉剂的影响下,患者体温将会出现异常波动,多有低体温并发症的发生,尤其对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来说,受到患者身体机能下降的影响,低体温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加明显[1]。
有研究指出,手术中对患者进行体温维持能够降低患者的术后苏醒时间,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升手术效果。
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手术室综合保温措施的临床价值为重点,纳入100名,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样本对象: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纳入100例展开研究,于2020年1月-2021年5月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无基础资料差异,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雷达图结合保温护理对麻醉苏醒室中下肢手术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室内雷达图结合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
方法:以行全身麻醉后下肢手术治疗患者74例为受试者,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2021.05~2023.05),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术后以行麻醉苏醒室内保温护理+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n=37),以联合雷达图护理者为研究组(n=37)。
比较分析入室、出室时患者循环系统功能指标,苏醒期躁动、不良事件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
结果:研究组出室时SBP、DBP、HR及护理期间苏醒期躁动(10.81%)、不良事件发生率(5.4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麻醉苏醒室雷达图结合保温护理可降低下肢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等不良反应风险,积极维持循环系统功能指标稳定。
关键词:雷达图;保温护理;麻醉苏醒室;下肢手术下肢手术治疗中如患者术区较大或需行较大区域人工骨置换治疗时,为确保患者临床治疗配合度,需配合全身麻醉以完成治疗,但受全麻药物中枢神经毒副反应影响,患者术后需确保苏醒期生命体征稳定,避免循环系统、躁动不良事件风险,故加强下肢手术患者麻醉苏醒室护理配合具有积极意义[1-2]。
因此,为分析下肢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室内雷达图结合保温护理的临床效果及对苏醒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影响,特行临床研究,详情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及分组以行全身麻醉后下肢手术治疗患者74例为受试者,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2021.05~2023.05),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术后以行麻醉苏醒室内保温护理+常规护理者为对照组(n=37),以联合雷达图护理者为研究组(n=37)。
对照组,男/女,20/17例,年龄(54.32±5.39)岁,行人工骨置换术/内固定术治疗,15/22例;研究组,男/女,19/18例,年龄(54.35±5.42)岁,行人工骨置换术/内固定术治疗,16/21例。
• 176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 o u rn al of Clinical M ed icine in P ractice2017年第21卷第22期麻醉苏醒护理干预改善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闫苗,黄建成,胡宏强(厦门大学附属成功医院麻醉科,福建厦门,361000)关键词:麻醉苏醒护理;全麻;苏醒期躁动;血流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473. 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2353(2017)22-176-02 D0I: 10. 7619/jcmp.201722074全身麻醉是临床外科手术中经常使用的一种 麻醉方式,具有麻醉起效快以及镇痛效果好等特 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
但研究发现,患者在 全麻苏醒期间极易出现苏醒期躁动、苏醒延迟、舌 后坠以及呼吸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 健康安全。
本研究就麻醉苏醒护理对于腹部手术 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现报 。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3月一2017年3月在本院拟行全 麻手术患者120例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行全麻 手术患者;主动配合全程治疗者;自愿参与本研 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既往服用镇 静、镇痛药物者;不耐受非留体抗炎、a受体激 动剂者;双腔气管导管置入困难者;术前行放 疗、化疗或免疫治疗者;凝血功能异常、肝肾功能 常、及 者。
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7 ~85岁,平均(51.98 ±/61)岁,手术时间(182. 45 ±9.87)m i n,平均体质量(64. 82 ± 4.67)kg,采用传统常规的方式护理。
观察组男 29例,女31例,年龄35 ~ 84岁,平均(52. 03 ± 9.64)岁,手术时间(182.4±9.91)m i n,平均体 质量(64. 7 ±4.65)k g。
2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复苏期管理中的应用刘明旻,王玉婷,鲍洁*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210029Application of doctor⁃nurse collaboration joint round model in management of resuscitation of patients after general anesthesiaLIU Mingmin,WANG Yuting,BAO Jie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with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21002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BAO Jie,E⁃mail:131****************Keywords doctor⁃nurse collaboration joint round model;general anesthesia;resuscitation;nursing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在全身麻醉术后病人复苏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全身麻醉手术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医护一体化协作模式进行护理。
比较两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间、拔除气管插管时躁动情况、出复苏室时间及复苏期躁动、寒战、呼吸抑制等发生情况和服务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麻醉苏醒时间为(62.48±7.35)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65.13±8.69)min,出复苏室时间为(78.99±9.39)min,短于对照组[麻醉苏醒时间为(78.50±8.23)min,拔除气管插管时间为(82.05±9.12)min,出复苏室时间为(95.85±11.81)min];观察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1.00(0.00,2.00)分,躁动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为2.00(1.00,3.00)分,躁动发生率为16.00%];观察组服务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干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9-12-04T15:56:44.4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31期作者:沈丽玲黄赟龚佳瑛徐洁王悦王芳[导读] 全麻患者采纳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预防躁动发生,安全可靠,值得应用。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 200090)
【摘要】目的:分析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及苏醒躁动期干预效果。
方法:纳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全身麻醉患者,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纳传统护理,观察组20例采纳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躁动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水平以及躁动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可有效减轻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应激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麻醉苏醒护理;保温护理;全身麻醉;应激反应;苏醒躁动期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31-0169-02 全身麻醉是目前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术中极易发生低体温,影响患者麻醉清醒时间。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全身麻醉低体温的发生与输液温度过低、皮肤消毒温度过低、身体暴露、体腔开放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室温湿度不适宜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低体温会降低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影响患者术后苏醒。
另外术后躁动也是全麻患者极为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术后躁动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变快、躁动不安、过度兴奋,增加机体耗氧量,加重患者生理以及心理应激反应,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如何预防术后躁动、加强术中保温护理是目前临床高度关注的问题。
鉴于此,本文纳入本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40例全身麻醉患者,现将研究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项研究从2017年6月-2019年6月,且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该时间段内本院收治的40例全身麻醉患者,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平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20例):女性、男性例数分别是8例、12例;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1.52±5.87)岁。
对照组(20例):女性、男性例数分别是9例、11例;年龄29~74岁,平均年龄(51.58±5.81)岁。
一般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护士术前常规访视患者,了解患者具体情况,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等待直至患者苏醒。
观察组:①麻醉苏醒护理:a.术前宣教:护士术前提前1d访视患者,向患者讲述手术、麻醉原理,向患者耐心、详细说明导尿管、胃管等放置的重要性,积极做好安慰和宣教,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以乐观、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b.术后舒适护理:术后协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尽可能减少医疗器械对血管以及神经的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有呼吸、循环系统障碍的患者,应加强对患者意识状况观察。
c.合理使用镇痛药物:术后随着麻醉药物作用的消失,患者痛觉会逐渐恢复,护士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对于VAS(视觉模拟自评量表)在3分以上者,介入镇痛药物镇痛,避免由于过度疼痛而引发躁动。
d.密切观察动脉血气指标:术后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于由于药物残留而引发的呼吸道阻塞患者,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防止由于呼吸道受阻而引发躁动。
②保温护理:术前15min提前加热手术台,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6℃。
术中一切输注液、灌洗液等均应加热,覆盖非手术部位,合理使用电热毯,避免体温流失。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躁动发生率。
(1)应激反应指标包括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
(2)躁动判定标准:挣扎强烈,吸痰等操作时出现明显躁动,需要多人联合制止或及时予以解释、安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
去甲肾上腺素、C反应蛋白、肾上腺素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应激反应指标(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