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介入治疗骨转移瘤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31.43 KB
- 文档页数:2
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偰利宇;庞瑞麟;金银慧
【期刊名称】《肝胆外科杂志》
【年(卷),期】1999(7)1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
方法36例中,原发癌灶切除者17例,未切除者1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19例,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者17例。
结果原发癌灶切除组半年生存率,较未切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组半年生存率,较肝动脉化疗药物灌注治疗组,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结论转移性肝癌患者,应尽可能切除原发癌灶,并给全身化疗,免疫治疗及原发癌灶的选择性动脉化疗药物灌注
【总页数】1页(P29)
【作者】偰利宇;庞瑞麟;金银慧
【作者单位】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转移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调查 [J], 张亚群
2.转移性肝癌的介入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善春;王建华;颜志平;王小林
3.合并糖尿病对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 [J], 李国平;王小林;王建华;颜志平;龚高全;陈颐;程洁敏;李长煜
4.床突旁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及影响预后疗效因素分析 [J], 吕楠;黄清海
5.合并糖尿病对转移性肝癌介入治疗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研究 [J], 潘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36.078信迪利单抗治疗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衣素琴,严文跃,刘红旗,卞伟钢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盐城224001[摘要]目的分析信迪利单抗或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单药治疗不能耐受或拒绝化放疗以及无合适靶向药物的晚期实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2年8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91例不能耐受或拒绝化放疗以及无合适靶向药物的晚期实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例,均予以信迪利单抗单药免疫治疗;对照组45例,均予以甲磺酸阿帕替尼片。
所有患者经两个周期治疗后进行影像学评估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的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为21.74%,疾病的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80.43%;对照组ORR是20.00%,DCR是7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为1~2级,1级不良反应发生居多,总发生率分别为54.35%、7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7,P<0.05)。
结论对于不能耐受或拒绝化放疗以及无合适靶向药物的晚期肿瘤患者,信迪利单抗单药治疗较甲磺酸阿帕替尼片单药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关键词]信迪利单抗;阿帕替尼;免疫治疗;靶向治疗[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12(c)-0078-04Clinical Efficacy Analysis of Sintilimab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Solid Malignant TumorsYI Suqin, YAN Wenyue, LIU Hong qi, BIAN WeigangDepartment of Oncology, Yanche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Yancheng, Jiangsu Province, 224001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sintilimab or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as monotherapy for advanced solid malignant tumors that cannot tolerate or refuse chemoradiotherapy as well as those with no suitable targeted drug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91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olid malignant tumors who could not tolerate or refused chemoradiotherapy and had no suitable targeted drugs who were admitted to Yanche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uly 2020 to August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nd the study wa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s. Among them, 46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ntilimab single-agent immunotherapy, and 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patinib mesylate tab‐lets. After two cycles of treatment, all patients underwent imaging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Results Th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ORR) was 21.74% and the disease control rate (DCR) was 80.4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RR was 20.00% and the DCR was 71.11%,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oth P>0.05).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rade 1-2, with grade 1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ing predominantly, and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s were 54.35% and 75.55%, respectively,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4.487, P<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umors who cannot tolerate or refuse chemora‐[基金项目]江苏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Z2018044)。
三氧化二砷对胃癌细胞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王彬;王树庆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9(15)8
【摘要】三氧化二砷(As2O3)可调节相关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进而促进人胃癌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转移,逆转细胞多药耐药.As2O3对胃癌移植瘤模型小鼠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及凋亡作用.As2O3治疗胃癌的机制是多途径多靶点的,其治疗胃癌的前景非常广阔.本文就As2O3治疗胃癌机制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页数】4页(P1173-1176)
【作者】王彬;王树庆
【作者单位】潍坊医学院中医教研室,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山东,潍坊,26103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三氧化二砷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J], 王静;甄建中;李艳萌;尚晓燕;化罗明;郭明
2.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 [J], 蔡丽杰;殷悦;马艳南;阎雪莹
3.三氧化二砷逆转人胃癌细胞SGC7901/ADR耐药性的作用机制 [J],
4.柠檬酸钠联合三氧化二砷体外抗人胃癌细胞及其作用机制 [J], 郑步平;张晓东;陆云飞
5.三氧化二砷逆转人胃癌细胞SGC7901/ADR耐药性的作用机制(英文) [J], Hongwu Yang;Dan Chen;Hongwei Guan;Chao Zhao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唑来磷酸治疗骨转移瘤前后uNTx、sBAP变化的临床应用价值目的:探讨肿瘤骨转移患者唑来磷酸治疗前后uNTx、sBAP的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16例肿瘤骨转移患者,在唑来磷酸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测定uNTx、sBAP水平。
结果:骨转移组uNTx和sBAP明显升高于,与无骨转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唑来磷酸治疗1个月后,uNTx/Cr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骨代谢标记物uNTx、sBAP在骨转移患者诊断及监测唑来磷酸治疗反应方面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标签:唑来磷酸;uNTx、sBAP;骨转移瘤骨转移造成溶骨性或成骨性的骨破坏,骨的重塑过程显著加快,引起骨代谢标志物水平的变化[1]。
唑来磷酸作为第三代双膦酸盐复合物,是治疗骨转移肿瘤最常用的药物。
通过监测反映破骨细胞活性的骨吸收标志物-尿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uNTx)和反映成骨细胞活性的骨形成标志物-血清骨源性碱性磷酸酶(sBAP)在唑来磷酸治疗前后的变化,探索骨代谢标志物作为评估唑来膦酸治疗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
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和分组:病理学和(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28例,33—82岁,诊断时中位年龄62.4岁;分组:1.骨转移组16例,其中骨转移组患者又分为唑来磷酸使用组和未使用组;2.无骨转移组12例。
两组病例基线情况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
骨转移组满足:经X线/CT/MRI证实为骨转移。
无骨转移组:近1个月内包括骨扫描在内的影像学检查未发现骨转移病灶。
1.2 排除标准:①患有可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如甲状腺疾病、风湿性疾病等;②过去30天内使用过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等影响骨代谢药物;③1月内因骨痛而接受放射治疗;④有口腔创伤、感染或近期计划行口腔、颌骨手术患者。
1.3 骨代谢标记物检测: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2ml和中段尿5mL,离心后置于-70℃冻存待测。
uNTx试剂盒购自美国Ostex international公司,sBAP试剂盒购自Quidel公司。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霍浩然;杨新顺;董冰;常建;王为民【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7(12)A02【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肿瘤转移后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及疗效;方法以我院94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介入治疗后进行随访6个月~5年,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及生存率。
结果有30例胃癌肝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22.5个月,进行随访,统计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3.2%、31.5%、10.6%;13例胰腺癌肝转移患者平均生存期为13.5个月,随访统计患者的1年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7.5%和14.4%;51例结肠癌患者的平均生生存期为19.5个月,随访统计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具体为85.6%、34.5%、10.7%;本次研究中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17.6个月,患者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具体为85.6%、33.4%和10.5%;结论运用介入治疗消化道肝转移效果显著,但不能根治性切除,不同转移类型患者的预后效果都不相同。
【总页数】1页(P48-48)【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介入治疗【作者】霍浩然;杨新顺;董冰;常建;王为民【作者单位】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0;邯郸市磁县人民医院,河北邯郸05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5【相关文献】1.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侯立泳;念丁芳;高兴强2.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临床效果分析 [J], 李金柱3.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J], 赵凯4.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临床效果分析 [J], 岳衍晓5.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临床效果分析 [J], 李大伟;孙雪峰;谢天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沈文香;沈刚
【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年(卷),期】2007(14)23
【总页数】1页(P1840-1840)
【关键词】肿瘤/药物疗法;生存质量;抗肿瘤剂(中药)
【作者】沈文香;沈刚
【作者单位】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观察 [J], 刘彩霞
2.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康莱特注射液疗效观察 [J], 牛海红;任郁;徐福娟;齐兆凯
3.康莱特注射液治疗改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临床观察 [J], 魏卫;管峦;吴海江;戴秀梅;罗伟;李桂金;袁保兰;杨静
4.康莱特注射液联合介入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 [J], 孙鹏; 孙义馨; 张柏秋; 郑昌盛; 左淑杰
5.康莱特注射液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 [J], 谢可;张明;陈霞;陈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氧化二砷对肿瘤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进展刘伟华;李丹;谢坤霞;王晶晶;肖延风【期刊名称】《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年(卷),期】2015(000)003【摘要】三氧化二砷(As2 O3)是一种致癌剂,其适当剂量对肿瘤疗效明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As2 O3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新生血管形成,使肿瘤细胞生长受到抑制。
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中砷化物的致癌机制也受到关注。
本文就近年来As2 O3在抗肿瘤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以及砷致癌性与血管生成相关性的研究加以阐述。
%Arsenic trioxide (As2 O3 ) is a kind of carcinogenic agent ,and appropriate dose has obvious effect on tumor treatment .In recentyears ,studies have showed that one of the antitumor mechanisms of As2 O3 is to inhibit angiogenesis ,thus restraining tumor cells to grow . At the same time , carcinogenic mechanism of arsenic i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also been concerned .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mechanism of As2 O3 in anti‐tumor angiogenesis 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rsenic carcinogenic and angiogenesis .【总页数】4页(P174-177)【作者】刘伟华;李丹;谢坤霞;王晶晶;肖延风【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4; 西安市第一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3;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4【相关文献】1.Roundabout 4在肿瘤血管新生及细胞迁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程岩2.Roundabout4在肿瘤血管新生及细胞迁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J], 程岩(综述);苏冠方(审校)3.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在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J], 李连喜;胡仁明4.中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姜殿君;刘阳;李全健;王俊平5.细胞因子对三氧化二砷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研究进展 [J], 弥禹;魏超群;葛红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紫杉醇为主综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分析陆永奎;胡晓桦;李永强;刘志辉;周文献;谢伟敏;谭晓虹;廖小莉;黄秉琰【期刊名称】《广西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6(023)005【摘要】骨骼是晚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靶器官之一。
乳腺癌、肺癌、鼻咽癌、前列腺癌、大肠癌是临床上易于发生骨转移的肿瘤。
骨转移会引起剧烈疼痛、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甚至病理性骨折等,严重影响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
全身化疗、姑息性放疗、核素治疗、双磷酸盐治疗及麻醉止痛治疗是治疗骨转移的主要方法。
我科于2001年10月至2004年4月以紫杉醇为主综合治疗骨转移瘤78例,现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788-789)【作者】陆永奎;胡晓桦;李永强;刘志辉;周文献;谢伟敏;谭晓虹;廖小莉;黄秉琰【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化疗一科,南宁,53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综合治疗方法探讨 [J], 刘圆圆;李利平;李宝山;马伟2.含博宁方案综合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 [J], 张红雨;杜艺3.恶性肿瘤骨转移骨痛的综合治疗 [J], 冷嘉兴;邓平刚;胡岳棣;徐建忠;孙毅4.恶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的疗效分析 [J], 李琦;张贺龙;姬统理;宋扬5.恶性肿瘤骨转移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J], 李瑞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氧化二砷辅助治疗肝癌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__~20__年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收集伴有癌性疼痛的肝癌患者4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男性16例,女性4例,最小年龄44岁,最大年龄76岁,平均(57.0±6.3)岁,合并乙肝肝硬化患者16例,合并丙肝肝硬化患者4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3例, B 级17例,VAS评定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8例。
对照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5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60.0±5.8)岁,合并乙肝肝硬化患者17例,合并丙肝肝硬化患者3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A级4例,B级16例,VAS评定中度疼痛12例,重度疼痛8例。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入选标准:符合20__年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的BCLC C期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符合癌性疼痛躯体痛的患者[7];参照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定,疼痛强度属于中、重度疼痛者。
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呼吸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神经病变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 C级患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①对于未使用止痛药患者,先给予吗啡缓释片(美菲康,国药准字H10930001)10 mg,Q 12 h口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出现VAS评分大于3分的疼痛按照剂量滴定增加幅度标准进行滴定[7];②已经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患者,将患者止痛药物与阿片类止痛药之间的换算关系[8]换算成吗啡缓释片,继续给予原剂量口服治疗癌性疼痛,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节吗啡的滴定剂量。
治疗组:①对于未使用止痛药患者,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注射三氧化二砷15 mg/日;②已经使用阿片类止痛药患者,将患者止痛药物换算成吗啡缓释片,继续给予原剂量20%口服,同时注射三氧化二砷15 mg/日,并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调节吗啡的滴定剂量。
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在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甄路路;刘学峁;陈建琦;杨海【期刊名称】《药物流行病学杂志》【年(卷),期】2024(33)2【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在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在实体肿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1月21日。
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纳入5个RCT,包括8 957例患者。
Meta分析结果显示,地舒单抗在推迟发生首次骨相关事件的时间[HR=0.85,95%CI(0.80,0.92),P<0.001]和发生首次及后续骨相关事件的时间[HR=0.87,95%CI(0.79,0.96),P=0.004]方面优于唑来膦酸。
地舒单抗组肾脏毒性[RR=0.70,95%CI(0.58,0.85),P <0.001]、急性期反应[RR=0.46,95%CI(0.40,0.51),P <0.001]、贫血[HR=0.91,95%CI(0.85,0.98),P=0.008]和食欲下降/厌食[RR=0.89,95%CI(0.81,0.98),P=0.02]的发生率低于唑来膦酸组,但低钙血症的发生率更高[RR=1.72,95%CI(1.49,1.99),P <0.001]。
两组在总生存期、疾病进展时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当前证据表明,与唑来膦酸相比,地舒单抗能显著延迟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引起骨相关事件的时间;在安全性方面,地舒单抗导致肾毒性、急性期反应、贫血和食欲下降/厌食的风险较低,但导致低钙血症的风险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