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最终用地指标图表
- 格式:xls
- 大小:140.50 KB
- 文档页数:9
《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年版)》常州市实施细则2.2.3 制定和实施新建居住区的规划,应按照城乡规划法律法规、国家和省城乡规划相关标准、规范的规定,同步安排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他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以及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开发项目分期实施的,配套公建设施的配建原则及实施时序需在规划条件中具体明确。
住宅、办公和普通商业建筑(大型商场、大型超市、专业市场及特殊商业除外)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按表执行。
建筑设计层高小于等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不折减容积率,建筑设计层高大于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的需折算容积率。
经折算容积率后的建筑面积为:S R=S×H/H RS R--计算容积率的建筑面积;S--设计楼层的建筑面积;H--建筑设计层高;H R--折算容积率的基准层高。
有顶盖、不封闭的空中花园(含景观阳台,下同),其进深小于等于3.0米时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建筑面积,进深大于3.0米时按其全部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住宅需设置空中花园的,每套住宅只能设置一处。
空中花园外部不应再设置阳台、设备平台、花池等,其开敞面宽应不小于其主要朝向面宽的2/3。
空中花园的设计形态不规则的,其进深按平均值计算。
飘窗的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应大于等于0.45米。
窗台与室内地坪高差小于0.45米的不作为飘窗,建筑面积按如下方式计算:窗台至窗顶的净高大于2.1米的计算全面积;净高小于等于2.1米且大于等于1.5米的计算一半面积;净高小于1.5米的不计算面积。
有上述设计内容的建筑,在申报图纸时须提供相应部位大样详图,以确定构造形式及其窗台高度。
户式集中制冷、供热的设备平台宜集中设置,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应小于等于4平方米。
符合上述要求的设备平台不计算建筑面积;其投影总面积每户大于4平方米的按全部投影面积计算建筑面积。
报建图纸中应明确建筑外墙保温隔热层厚度,外墙保温隔热层所占建筑面积应在经济技术统计表中单列,不计入容积率指标。
临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临邑县人民政府二○一○年四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2)第一节县域概况 (2)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4)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 (7)第四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9)第二章规划目标 (12)第一节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2)第二节土地利用目标 (13)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6)第一节调整原则 (16)第二节调整方案 (17)第三节土地利用布局 (20)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22)第一节确保耕地数量 (22)第二节保证耕地质量 (23)第三节强化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 (23)第四节基本农田调整原则 (25)I第五节基本农田调入调出分析 (26)第六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 (27)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 (28)第一节建设用地数量控制 (28)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0)第三节重点建设项目 (33)第四节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 (34)第六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7)第一节中心城区范围和定位 (37)第二节中心城区发展方向 (37)第三节中心城区人口及用地规模 (37)第四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 (38)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40)第一节重点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 (40)第二节实施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40)第三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42)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 (44)第一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 (4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 (45)II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47)第四节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 (47)第五节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保障措施 (49)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 (52)第一节基本农田保护区 (52)第二节一般农地区 (53)第三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53)第四节独立工矿区 (54)第五节风景旅游用地区 (54)第六节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55)第十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56)第一节乡镇分级和职能结构 (56)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控制指标 (57)第三节乡镇土地利用管制 (58)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60)第一节加强土地利用整体控制 (60)第二节完善规划实施的行政手段 (61)第三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措施 (63)第四节强化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措施 (64)第五节切实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66)III第六节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和规划社会监督 (66)第七节强化现代技术在规划实施中的应用 (67)附表一临邑县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69)附表二临邑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0)附表三临邑县土地用途分区 (72)附表四临邑县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73)附表五临邑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74)附表六临邑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 (75)附表六临邑县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续表) (76)附表七临邑县不易确定具体位置的建设项目表 (77)附表八临邑县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 (78)附表九临邑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 (79)附表十临邑县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79)附表十一临邑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规划表 (80)附表十二临邑县乡镇职能结构表 (81)IV前言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临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保障土地资源永续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按照《德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特编制《临邑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用地分类表城市用地分类代码参考1、经营性仓储用地及经营性停车场;2、基本分类以外的经营性文化、体育设施用地;3、高档别墅用地;4、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商业等混合用地中商业门面部分。
1、城镇单一住宅用地:城镇居民的普通住宅、公寓用地;2、城镇混合住宅用地:城镇居民以居住为主的住宅与工业或办公等混合用地。
1、机关团体用地: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群众自治组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通讯社、出版社等建筑用地;2、教育用地:各种教育机构,包括大专院校、中专、职业学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等直接用于教育的用地;3、科研设计用地:独立的科研、设计机构用地,包括研究、勘测、设计、信息等单位用地;4、企业厂区外独立的办公楼用地;5、文体用地:为公众服务的公益性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影剧院、音乐厅、体育场馆等文化、体育设施用地;6、公共基础设施用地:给供水、供电、供燃、供热、邮政、电信消防、公用设施维修、环卫用地;7、瞻仰景观休闲用地:名胜古迹、景点、公园、广场、公用绿地内等用地;8、医疗卫生用地:医疗卫生、防疫、急救、保健、康复、医检药检、血库等用地;9、慈善用地:孤儿院、养老院、福利院等慈善用地;10、铁路站场用地;11、军事设施用地:专门用于军事目的的设施用地,包括军事指挥机关和营房等;12、宗教用地:专门用于宗教活动的庙宇、寺院、道观和教学等宗教自用地;13、监教场所用地:监狱、看守所、劳改场、劳教所等用地;14、墓葬地:陵园、墓地、殡葬场所及附属用地。
1、铁路线路用地:包括路堤、路堑、道沟、护林;2、公路用地:国家和地方公路,包括路堤、路堑、道沟、护路林及其附属设施用地;3、港口码头用地:港口码头用地中人工修建的客货运、捕捞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相应附属设施建筑物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4、管道运输用地: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设施用地;5、街巷用地:城乡居民点内公用道路(含立交桥)、免费停车场用地;6、农用地。
新城建设用地平衡表(2020年)新城近期建设用地平衡表(2010年)近几年来,曹妃甸新区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06年新区GDP^值为77亿元,2007年达到111.6亿元,同比增长4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4.2万元;2006年新区财政收入为13.3亿元,2007年达25.5亿元,同比增长91.7%,整体经济呈高速发展态势。
随着工业发展在南堡开发区、曹妃甸工业区的带动下,正在向大型钢铁、化工、能源、物流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基地的方向发展。
新区宏观经济发展迅速,发展前景良好。
未来20年,曹妃甸新区人口的集聚,将随工业发展进程的加快,出现超出常规的发展态势,对曹妃甸新城的人口集聚特征的判断,拟采用非常规发展预测相结合的方法。
根据区域格局的变化、以曹妃甸新城、曹妃甸工业区作为典型案例研究地区对外来人口的吸纳特征。
1、国内类似地区案例分析案例分析首先收集了国内类似地区的相关资料,包括依靠矿业开发到冶炼最终形成综合性城市的大庆、东营、攀枝花等城市,也包括由大型企业的落户到上下游产业的集聚最终形成综合型城市的十堰市,也包括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从边陲渔村发展成为综合型城市的深圳市等。
通过对这些城市发展的背景,人口聚集的历程、产业类型等方面的分析看,曹妃甸新城依托曹妃甸工业区拥有的港口、钢铁、石油、化工也发展的基础在十几年内有人口快速集聚的可能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地区的发展是否能够如预期目标,最终形成一定的人口集聚,将会不同层面地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注:根据“中国城市四十年”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但应注意:因资料所限缺少比较城市最原始的数据。
目前掌握的最早人口数据是1965年的,不排除比较城市在“发展之初”已有一定人口基础,比较城市不一定是平地起家,从“零”开始的。
)2、主导产业带动人口规模预测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编制中,对工业区人口集聚的特征,采用了依据产业发展,及产业人口就业密度,同时考虑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将会新增人口规模的思路,对工业区产业直接就业人口的集聚进行了预测,在考虑配套产业、带眷人口等多种因素,提出了曹妃甸工业区依据产业引进的规模、速度的人口集聚规模预测。
附件二山东省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设置标准编制说明1 总则第一条目前,全省部分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停车难”的问题,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的不足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全省现行的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指标主要采用1988年10月公安部、建设部颁布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规则》(试行)(省内个别城市现行当地有关技术规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该规则巳不能适应我省城市建设新的形势需要,因此制定本标准,其目的是为本省大、中、小城市建设项目配建停车泊位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提供依据。
第二条本条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根据不同城市类别、区域、建筑类型制定了相应的配件停车泊位设置标准,为规划、设置、管理提供指导。
第三条本条对建设项目的配建停车泊位进行了定义。
2 一般规定第五条考虑到我省城市在城市规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建设项目所处的区位差异性,对建设项目的配建指标不能一概而论,因此对指标适用的规划管理区域进行了划分。
第六条、第七条为了避免停车泊位设置过于零散布置带来的管理、景观方面的不足,对本标准适用的建设项目面积的下限值进行了规定,建筑面积小于300平方米的建设项目,可不单独配建停车设施。
第七条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含300平方米)的,其建筑面积增加部分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配建停车设施,原建筑配建停车设施不足的应在改、扩建的同时按车位差额数的20%—30%予以补建。
第八条、第九条、第十条阐明了建设项目配建停侧泊位的计算方法,根据建设项目所处区域、所属类别的配建指标和建筑面积(不含配建停车泊位自身建筑面积)进行计算确定,对混合性质单体建筑或统一规划建设的建筑群,可分别计算各种用途所需的泊位后进行累计。
第十一条本条对地面停车泊位数占总泊位数上限做了规定,为20%。
小型汽车所需的停车面积按照《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中规定的小型汽车外廓尺寸,考虑相关因素得到的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确保了基地内及相关道路或相邻车道的交通安全和畅通,并减少出入口对道路的影响,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合肥市配建停车和建设基地出入口的技术规定发布时间:2003-8-1本条信息访问次数:12701.1 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街区)及居住区必须配置相应的停车位。
1.2 停车位面积按以下确定:1.3 机动车停车位控制指标以小型汽车为标准当量按下表换算:1.4 不同性质类别建筑物(群)的(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按下表执行(本表停车位指标不包括单位拥有的专业车队所需机动车停车位):综合建筑的停车位指标按上表所列不同性质类别的建筑物分项累计计算。
1.5 根据居住区性质级别不同,其对停车位要求应按下表换算系数执行:1.6 居住区应优先考虑地下停车,地面停车率不宜大于10%。
1.7 用于城市村民住宅建设(包括复建)的住宅区,停车指标可不按上表控制,村镇建设区可根据具体情况,参照上表执行。
1.8 停车场与城市道路相交的出入口通道和城市道路应尽量采用正交布置,如斜交则交角不宜小于75度。
1.9 各类建筑基地机动车出入口位置距相邻城市干道红线交点不宜小于50M,距桥、隧道的起坡线距离不宜小于50M。
1.10 配建停车场(库)的建设必须与其相配的建筑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严禁改变停车场(库)的使用性质。
1.11 停车位不满足本规定的规划方案不得批准,未按规划要求建设停车场(库)的,不予进行规划验收。
1.12 本规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正式执行。
关于发布和实施《工业工程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的通知发布时间:2004-11-30本条信息访问次数:826国土资发〔2004〕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加强工业工程建设用地管理,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部研究制定了《工业工程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控制指标》),现发布实施。
原有
用地编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A01R21二类住宅用地14560.23291202 A02R21二类住宅用地26640.8547954 1.8 A03R21二类住宅用地29321.2152778 1.8 A04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6小18初)41906.4212000.51 A05G1公共绿地6509.89650.01 A06G1公共绿地12463.191250.01 A07R22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幼)4313.7339000.9 A08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社区服务)6601800 2.73 A09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室外活动)1041.9
A10RC商住用地29310.7746897 1.6 A11R21二类住宅用地27702.1344323 1.6 A12G1公共绿地4274.93430.01 A13R21二类住宅用地22720.1336352 1.6 A14R21二类住宅用地21124.21422482 A15村庄发展用地19401.22388022 A16村庄发展用地37610.6752212 B01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8初)16066.6290000.56 B02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36中)24348.49122000.5 B03G1公共绿地6313.56630.01 B04S3社会停车场用地4976.98
B05U42粪便垃圾处理用地1020.555800.57 B06R21二类居住用地25346.3545623 1.8 B07R21二类居住用地13726.3824707 1.8 B08C21商业用地5354.46107092 B09G1公共绿地1607.54160.01 B10办公15605.4762421.884 B11办公21506.61075335 B12RC商住用地11738.3123476.622 B17-2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社区服务中心)660.261800 2.73 B17-3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室外活动场地)1000.41
B17-1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2幼)4300.6239000.91 B15G1公共绿地3092.93310.01 B16C21商业用地9302.5186052 B17RC商住用地23044.24691333 B18U21公共交通用地5008.08
B19RC商住用地20172.59605183 B20C21商业用地10922.5421845.082 B21G1公共绿地1735.5170.01 B22U21公共交通用地5716.01
B23U21公共交通用地6532.67
B24U21公共交通用地3207.77
B25RC商住用地21250.78637523B26
RC商住用地8651.5173032B27
G1公共绿地5250.88530.01B28
RC商住用地8985.3179712B29G1公共绿地22696.652270.01B30
R21二类居住用地37836.5968106 1.8B31
C21商业用地24779.95743403B32
G1公共绿地5946.97590.01B33
U21公共交通用地3142.16B34R21二类居住用地27534.9449563 1.8用地总面积
707944.541204380.58 1.701236商业
50359.45125499.08 2.492066办公
37112.07169954.88二类住宅
246513.02440774 1.788035商住
123153.49299050.62 2.428276村庄发展用地
57011.82114023 1.999989教育用地
90935.86502000.552037绿化用地
69892.04其他用地32966.79
#REF!
原有容积率
457138.031035278.58 2.264696
商业7%办公5%
二类住宅
35%
商住
17%村庄发展用地8%
教育用地
13%绿化用地
10%其他用地5%
调整前各类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图商业10%
办公
14%
二类住宅
37%
商住
25%
村庄发展用地
10%教育用地4%调整前各类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图
调整后
用地编号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前后差额A01R21二类住宅用地2999531200 1.040173
A03R21二类住宅用地4260444200 1.037461
A0462383415720.666399
A05G1公共绿地7931
A08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655
A09R2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031
A11R21二类住宅用地44622403000.903142
A12G1公共绿地12037
A13RC商住用地5321470020 1.315819
A16村庄发展用地57011109200 1.91542
B01R21二类住宅用地36183116280 3.213664
B024********.9
B035100
B044977
B051026
B06R21二类住宅用地2605065125 2.5
B07R21二类住宅用地1532452520 3.427304
B08C21商业用地53217981.5 1.5
B09G1公共绿地1649
B10办公151********
B11办公340182041086
B15G1公共绿地3014
B16C21商业用地1345620184 1.5
B17G1公共绿地25532
B185289
B19R21二类住宅用地1630422100 1.355496
B19-13789
B20C21商业用地1567139177.5 2.5
B21G1公共绿地2985
B225830
B236504
B243172
B25RC商住用地29464107280 3.641053B30R21二类住宅用地40556364000.897524B31
RC商住用地2678070020 2.614638B32
G1公共绿地7863B33
U21公共交通用地3094B34
RC商住用地3789976140 2.009024B34-1
1425B354675
4207.50.9714309
1253353 1.7546366364.4660498
132468 2.189********.5549204
29522412091.93225588
343000 1.520471-20925147357
323460 2.19507724203.5157011
109200 1.91542-0.8271748
50000.50.696891-19187.969900
7.963300336.21
341364
调整后容积率4826471094152 2.266982
商业8%办公7%
二类住宅31%商住
21%
村庄发展用地
8%教育用地
10%
绿化用地
10%其他用地5%
调整后各类用地面积所占比例图商业
11%
办公
23%
二类住宅
27%
商住
26%村庄发展用地
9%教育用地4%调整后各类建筑面积所占比例图
4897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