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降钙素原对脓毒症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7.06 KB
- 文档页数:1
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相关性及其预后评估作者:刘明双彭芳杨昆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8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与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相关性,以及对患者预后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进行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检测血清PCT水平,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患者间差异,分析PCT水平与APACHEⅡ、SOFA评分相关性,及对疾病预后预测价值。
结果:脓毒性休克组血清PCT、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显著高于重症脓毒症组、轻度脓毒症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r=0.517,P【关键词】脓毒症; PCT; APACHEⅡ; SOFA评分doi:10.14033/ki.cfmr.2018.2.01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028-03脓毒症是现代急诊医学、重症医学领域常见病症,由于环境、抗生素滥用、基础疾病多发等因素,脓毒症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1]。
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是降低其死亡率最有效的措施。
血清降钙素原(PCT)是新型应用于临床的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标志物,尤其是在抗菌药物指导,脓毒症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等方面有积极意义[2]。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是针对临床危急重症患者常用的病情评估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脓毒症患者血清PCT与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的相关性,及对患者预后价值分析,以期为PCT在脓毒症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急诊科、感染科、重症监护室),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27~71岁,平均(60.2±17.5)岁。
降钙素原检测应用在早期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索降钙素原检测应用在早期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5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脓毒血症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均进行降钙素原检测。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WBC指标、CR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
结论:降钙素原检测应用在早期脓毒血症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降钙素原检测;脓毒血症;临床意义脓毒血症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是由于细菌或真菌侵入人体所致,其在人体内快速繁殖,导致患者并发全身感染现象,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 [1]。
本文旨在探索降钙素原检测应用在早期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具体的内容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1.1 基线资料选择5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将其作为观察组,并在此段时间内,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之间比例为:26:24,年龄23~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3.94±2.56)岁。
对照组:男性健康体检者和女性健康体检者之间比例为:27:23,年龄24~4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71±1.72)岁。
观察组脓毒血症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各项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其可相互对比。
1.2 方法观察组脓毒血症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均采用降钙素原检测,患者入院时,检测患者血清PCT水平和CRP、WBC指标,且经跟踪治疗后14个月,再评定患者预后治疗效果。
血清PCT水平测定方法:采取实验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ml,将其在每分钟3000r转速条件下离心静脉血10分钟,从而达到分离血清目的。
再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BIOMERIEUX-VIDAS)测定。
高浓度降钙素原动态变化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吕红;管军;马林浩【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8)34【摘要】目的探讨高水平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序贯器官表竭评估(SOFA)评分及它们的动态变化与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上海长征医院ICU住院而且PCT浓度≥10μg/L的严重脓毒症患者纳入研究,共37例,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57.3±21.4)岁,根据患者出院时的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25)和死亡组(n=12),回顾分析原始病例,用ANOVA法对比分析下列数据:年龄、性别、入组时及治疗5d后患者的PCT值和记录反映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的SOFA评分.以治疗5d前后PCT值和SOFA评分的差值表示其动态变化.我们还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治疗前后PCT值与SOFA评分的相关关系.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在年龄、性别、入组时的PCT值和SOFA评分上没有统计学显著差异.经过5d治疗后,存活组PCT值从(19.63±11.14)μg/L降为(6.13±3.70)μg/L,SOFA评分从(12.72±3.88)降为(6.16±4.15),而死亡组PCT从(19.57±23.33)μg/升为(76.38±141.76)μg/L,SOFA评分从(11.08土2.4)升到(18.42±1.62).存活组和死亡组在PCT和SOFA评分的动态变化上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PCT值和SOFA评分在入组时和治疗后5d后无显著相关关系,但PCT 值的动态变化却与SOFA值的动态变化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P=0.04.结论在PCT浓度≥lOμg/L后,PCT水平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颊后无关,但PCT值及SOFA 评分的变化仍与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总页数】3页(P16-18)【作者】吕红;管军;马林浩【作者单位】太仓市中医医院,215400;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ICU,200003;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急救科ICU,20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2【相关文献】1.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嗜酸性粒细胞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J], 徐波;吴晓飞;王冉2.老年脓毒症患者血浆降钙素原和乳酸浓度动态变化特征及其预后意义 [J], 王春梅;唐伦先;徐慧晖;张晓明;白建文3.动脉血乳酸及碱剩余动态变化与脓毒症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J], 董凤霞;吴振峰;王海军;梁宁静;家丽叶4.重症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J], 孙新帅5.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价值分析 [J], 魏锋;宫小慧;董海涛;朱国辉;刘建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素结合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对早期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曾 彬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本部急诊医学科,江苏苏州 215002[摘要] 目的 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用于诊断早期脓毒症的效果及预后评估。
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早期脓毒症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的非感染疾病患者72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HBP、PCT、hs-CRP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体检者测定结果差异,分别计算单一指标及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另外结合观察组患者预后情况比较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三项指标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脓毒症患者HBP、PCT、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三项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指标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存活患者HBP、PCT、hs-CRP水平均低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临床诊断早期脓毒症可采用HBP、PCT、hs-CRP三项指标联合分析方式,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且便于评估患者预后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早期脓毒症;预后[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4)05-0191-04DOI:10.20116/j.issn2095-0616.2024.05.44Heparin-binding protein combined with procalcitonin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of early sepsisZENG BinEmergency Medicine Department of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Headquarters, Jiangsu, Suzhou 21500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mbined use of three indicators of heparin-binding protein (HBP), procalcitonin (PCT),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assessment of early sepsis. Methods A total of 72 patients with early sep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Suzhou Municipal Hospital for treatment from Jul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 non-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in the same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and the indicators of HBP, PCT, and hs-CRP were teste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test results betwee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physical examiner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mpared, and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a single indicator and a combination of three indica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sepsis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results of the three indicators of survivors and the dead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s of HBP, PCT, and hs CR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sepsis patient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combined diagnosis of sepsis using three indicator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ingle indicator detection,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levels of HBP, PCT, and hs CRP in surviving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deceased patients,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Conclusion The analysis of a combination of three indicators of heparin-binding protein, procalcitonin,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can be use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of early sepsis, which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and is convenient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patient prognosis. Therefore, it is worth promoting.[Key words] Heparin-binding protein; Procalcitonin;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Early sepsis; Prognosis脓毒症属于急危重症之一,其以病情发展速度快、症状严重为主要特点,临床病死率相对较高,是各级医院ICU 患者非心脏病变类病死的重要诱因[1]。
降钙素原与乳酸水平对脓毒症风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临床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血降钙素原(pct)与乳酸2种生物标记物对脓毒症患者风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57例脓毒症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早期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休克组;回顾性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及死亡组。
分别比较组间pct、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观察标记物对风险分层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
结果:不同严重程度的三组患者中,2种标记物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患者血pct、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x±s)组别pct(ng/l) 乳酸(mmol/l) apacheⅱ评分(分)早期脓毒症组(n=25) 1.05±0.11 1.38±0.23 23.35±5.01 严重脓毒症组(n=20) 7.23±0.45* 3.90±0.25* 24.62±3.48 脓毒症休克组(n=12) 18.26±1.45*# 8.70±0.43*# 32.54±3.57*#*与早期脓毒症组相比,p<0.05;#与严重脓毒症组比较,p<0.05 2.2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血pct、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患者pct、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均显著高于生存组患者(p<0.05)。
详见表2。
表2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血pct、乳酸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比较(x±s)组别pct(ng/l) 乳酸(mmol/l) apacheⅱ评分(分)生存组(n=45) 2.19±0.73 1.43±0.96 26.12±5.43死亡组(n=12) 22.65±15.17 3.25±1.81 33.17±3.26两项标记物分别与apacheⅱ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降钙素原在0.05水平上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0.337,p=0.011),乳酸均与apacheⅱ评分显著相关(r=0.369,p=0.005)。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意义石伟;朱小石;陈昌辉【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5(000)004【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的相关性,及 PCT 和 CRP 对预后判断的意义。
方法选取新生儿脓毒症患儿79例,按NCIS 评分标准分为极危重组(n=17)、危重组(n=36)和非危重组(n=26)。
入院24 h 内检测患儿血清 PCT、CRP 及血常规,依据患儿的治疗结局分为存活组(n=65)和死亡组(n=14),比较不同治疗结局、不同危重程度患儿的 PCT、CRP 及 NCIS 评分的差异,并分析PCT 及 CRP 与 NCIS 的相关性。
结果非危重组 PCT 和 CRP 水平均低于危重组和极危重组(P <0.05),危重组PCT 低于极危重组(P <0.05),极危重组患儿病死率显著高于危重组和非危重组(P <0.05);PCT 与CRP 呈明显正相关(r =0.71,P <0.05);PCT、CRP 与 NCIS 评分均呈明显负相关(r =-0.53,r =-0.67,P <0.05)。
死亡组 PCT 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 <0.05),而 NCIS 评分明显低于存活组(P <0.05)。
结论新生儿脓毒症患儿血清 CRP 和 PCT 与 NCIS 评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NCIS 评分越低,血清 PCT 和 CRP 升高越明显。
联合检测 PCT 和CRP 的可预测新生儿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
【总页数】3页(P97-99)【作者】石伟;朱小石;陈昌辉【作者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0072;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四川成都 61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相关文献】1.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血小板检测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J], 龚天美;张咏梅;汪磊;李卫星2.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对烧伤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价值 [J], 唐虹3.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 [J], 刘宏伟4.降钙素原联合APACHE Ⅱ评分对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判断的指导价值 [J], 夏凤强5.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在评估脓毒症急性肺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J], 罗成玲;邓欣雨;杜先智;何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降钙素原 (PCT)联合 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脓毒症患者38例,均接受PCT、CRP检测。
比较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结果:联合检测对脓毒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独PCT检测或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脓毒症的临床诊断中,联合进行PCT与CRP检测有很高的诊断价值,为医生确诊提供可靠依据,值得应用。
【关键词】脓毒症;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脓毒症”是一种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主要由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常表现出寒战、发热、心慌、气促、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如果未能及时治疗,或者治疗未获理想效果,可发展为重症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致使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循环障碍,引发患者死亡[1]。
有研究指出[2],对脓毒症进行准确、早期诊断,对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起到重要作用,选择合适的诊断方式是关键。
目前,临床上对于脓毒症的诊断标准,包括体征及临床症状、血流动力学、实验室检查等。
其中实验室检查中,炎症反应指标CRP>正常两个标准差,血清降钙素原>正常两个标准差,均可提示脓毒症发病,可以作为脓毒症的临床诊断指标[3]。
但是,单独进行一项检测时,检测结果的升高原因并不明确,可以受到其它疾病、手术等多种因素干扰,也表现出升高趋势,诊断准确率降低。
为此,将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联合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本研究对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脓毒症患者38例进行研究,探究PCT联合CRP检测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数38例,时间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
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24-68岁,平均(48.15±2.0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