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疾病中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
广泛用于ICU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实验室等。
临床应用简介:1.对细菌性炎症疾病及不明原因发烧的鉴别诊断2.对胆源性与细菌感染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3.对新生儿及儿童的细菌性与病毒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4.对急性器官排斥反应与移植后感染的鉴别诊断5.对伴有急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6.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7.大手术后感染的常规诊断和监测8.监测多发性损伤病人的感染9.对泌尿系统感染的检测10.ICU病人的应用作为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的早期“预警”诊断作为对系统性细菌感染及脓毒症治疗过程的监测及判断预后11.对抗生素治疗效果的监测PCT检测在不同临床科系的应用1.血液肿瘤科对因接受化疗或骨髓移植而引起的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患者来说,严重的感染是致命的并发症,化疗期间有多种原因引起发热。
发热通常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症状,但有时是治疗过程中对药物的反应。
肿瘤细胞溶解引起的发热较常见,大多数病例的发热源仍不清楚。
PCT有助于对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系统性感染作出明确的诊断。
即使是化疗患者,PCT对是否有败血症感染也能作出可靠的检测和评估。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常常缺乏炎症的特异性症状。
PCT在免疫抑制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中的表现与无免疫抑制患者中观察的结果相似。
其诊断价值已明显优于CRP和细胞因子。
骨髓移植患者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存在体液和细胞免疫缺陷这将掩盖因细菌、真菌、病毒及原虫引起的严重的系统性感染。
PCT浓度的升高对细菌性全身感染有很高的诊断率。
如果同种异体移植后出现败血症休克,血浆PCT浓度极度升高,表明预后不良。
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李雄辉;刘学员【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32)004【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D-二聚体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变化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采取前瞻性病例观察研究,将脓毒症患者82例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n=40)、重脓毒症组(n=30)、脓毒症休克组(n=12),探讨PCT、D-二聚体与脓毒症病情的关系;随后根据患者28 d内的预后不同分为存活组(n=55)与死亡组(n=27),通过ROC曲线分析PCT、D-二聚体对患者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PCT、D-二聚体水平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死亡组PCT、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CT、D-二聚体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729,对脓毒症预后判断能力处于中等水平.结论:PCT、D-二聚体可作为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指标,动态检测其水平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判断患者的预后.%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hanges of procalcitonin (PCT) and D-dimer (D-D)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and their effects in evaluating patients' prognosis.Methods:A prospective case observation study was conducted,in which 82 patients with sepsis were divided into sepsis group (n=40),severe sepsis group (n=30) and sepsis shock group (n=12) according to disease condition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s of PCT and D-D and the disease condition of sepsis.And the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survival group and death group based on their prognosis within 28 d,so as to analyze theability of PCT and D-D in evaluating patients' prognosis through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curve.Results:The higher the PCT and D-D levels were,the severer the patients' disease conditions became.PCT and D-D levels were notably higher in death group than in survival group(P<0.05).The ROC curve of PCT and D-D were 0.781 and0.729,respectively,whose ability in evalua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epsis was in moderate level.Conclusion:PCT and D-D can be used as the early diagnostic indexes for patients with sepsis,and the dynamic detection of their levels can evaluate patients' disease severity and judge their prognosis.【总页数】3页(P577-579)【作者】李雄辉;刘学员【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门诊部,广西桂林 54100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1医院,高干科,广西桂林 54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14【相关文献】1.联合乳酸、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研究 [J], 李少洪;卜会驹;钟坚;温海洋;陈丹;何景招;马诚2.血清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在脓毒症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J], 田立伟; 刘晓庆3.血清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 刘冰; 王国兴; 孙雪莲4.降钙素原、D-二聚体以及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J], 曲凯丽;郭东风5.降钙素原与D-二聚体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J], 赵刚;郁红萍;张一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早期动态监测降钙素原与脑钠肽在脓毒症的应用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6-12-07T14:45:00.6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作者:刘朔1 赵建伟2[导读] 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和创伤等引起的微生物侵入人体诱发的剧烈的全身炎性反应。
(1江苏大学附属医院ICU室江苏镇江 212000)(2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目的:探讨动态监测PCT及BNP对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9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另选一般感染患者26例、非感染性疾病患者20例为对照组。
于患者入院后当天,治疗后1d、3d和7d空腹取血测定BNP及PCT水平。
动态监测观察组治疗后1d、3d、7dBNP和PCT水平;以治疗7d后的效果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好转组和恶化组,比较不同转归患者BNP及PCT的差异。
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血浆BNP,血清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7d后,29例脓毒症患者12例好转,17例病情持续恶化,其中8例死亡。
好转组血浆BNP及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恶化组BNP及PCT水平持续处在较高水平,并且呈逐渐升高趋势。
好转组与恶化组BNP、PCT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01)。
结论:血浆BNP,血清PCT水平与脓毒症危重程度相关,动态观察血浆BNP、血清PCT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脓毒症患者早期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关键词】降钙素原;脑钠肽;脓毒症【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160-02脓毒症(sepsis)是指感染和创伤等引起的微生物侵入人体诱发的剧烈的全身炎性反应。
严重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早期识别严重脓毒症,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有助于降低患者病死率。
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脑钠肽(BNP)和降钙素原(PCT)与感染密切相关。
2012降钙素原(PCT)急诊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降钙素原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感染性疾病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脓毒症最根本的病理生理学改变。
由于全身炎症反应的复杂性,至今尚无理想的诊断、分层、预后工具和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案。
已有不少研究证实,脓毒症早期的病理生理改变是功能性的、可逆的。
因此,早期准确地诊断脓毒症并监测是改善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降钙素原(proeal eiton in, PCT)与感染和脓毒症的相关性很好,经过近20年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被推荐用于细菌感染性脓毒症的诊断、分层、治疗监测和预后评估。
1 PCT简介1.1 PCT主要的生物学效应PCT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主要的生物学效应有:次级炎症因子的作用、趋化因子的作用、抗炎和保护作用。
1.2 PCT的检测方法和稳定性目前PCT可通过半定量和定量方法检测。
半定量方法有胶体金标志检验,定量方法包括放射免疫分析法、免疫荧光法、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酶免法等。
PCT在血样中非常稳定,采血后在室温下放置24h,PCT质量浓度仅下降12%左右,如果在4℃保存仅下降6%。
冰冻、抗凝剂、血清或者血浆、动脉血或者静脉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均微乎其微。
如果需要长时问存放后检测,则需要低温或者冰冻保存血样。
1.3 PCT的正常值及参考范围健康人的血浆PCT质量浓度低于0.05 ng/ml。
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的健康人血浆PCT质量浓度高于0.05 ng/ml,最高可达0.1 ng/ml,但一般不超过0.3 ng/ml。
脓毒症患者P CT的诊断界值为超过0.5 ng/ml,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PCT质量浓度波动在5~500 ng/ml之间。
降钙素原、乳酸、D-二聚体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
后的相关性
徐杰;曹文荣
【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年(卷),期】2024(22)1
【摘要】脓毒症是一种由感染所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具有病情凶险、进展快、临床预后差的特点,如不及时治疗可进展为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等,表现为低血
氧症、代谢性酸中毒及多器官功能障碍,是患者致死的重要病因。
脓毒症可涉及多
种病理生理变化,其中凝血功能异常可贯穿疾病全过程,出现D-二聚体水平异常升高^([1])。
细菌学是诊断脓毒症的可靠指标,降钙素原是诊断患者细菌感染的可靠指标,能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抗感染治疗,对诊断脓毒症的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总页数】3页(P79-81)
【作者】徐杰;曹文荣
【作者单位】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科;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ICU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血清降钙素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2.降钙素原及D-二聚体检测对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3.降钙
素原与D-二聚体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4.降钙素原与D-二聚体联合胱抑素C对老年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1年10月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Oct. 2021
• 118 • 第 42 卷 第 5 期 Journal of MuDanJiang Medical Lniversity Vol. 42 No. 5 2021
降钙素原在重症医学中的应用进展袁成,刘成,
邓晰明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徽蚌埠
233000)
摘要:
严重感染是重症医学科的常见问题,近年来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医学科临床实践中已广泛应用。
PCT的升高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治疗效果评价、以及指导抗生素使用有重要意义。 除此,PCT也应用于
ARDS、脑卒中、急性肾损伤、严重创伤等非感染性疾病的病情评估。未来还需要更大规模、更多数据的支
持,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准确性。关键词:降钙素原;脓毒症;细菌感染;ARDS;急性肾损伤中图分类号:R44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50( 2021) 05-0118-03
降钙素原( procalcitonin
,PCT)
是降钙素的前体
物质,正常人血液中含量极微,但是在细菌感染时
,
可以大量释放入血,因此可以作为感染的指标
。
经
过20余年的研究和实践,PCT已经成为感染性疾病
诊断、病情评估、
检验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有效工
具。
同时
,在非感染性疾病方面也有较多应用。现
对PCT在重症医学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1 PCT
的产生与释放
PCT是降钙素的前体物质
,由甲状腺髓质细胞
产生,不具有激素的活性。正常情况下,PCT在细胞
内经过一系列的酶促反应,产生降钙素
;在正常人体
内,PCT极少释放入血液
,因此血液中
PCT的浓度
极低,小于0.1ng/mL。但是,在病理状态下
,尤其是
细菌感染时,
可以有大量的
PCT
释放入血液
。
1993
年,首次有学者报道
,在细菌感染的患者中,血清
PCT水平可以明显升高[1]o目前认为细菌的内毒
简述降钙素原在脓毒症疾病中的应用【摘要】降钙素原(procalctionin pct):是20世纪90年代首次在脓毒血症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的一种蛋白质。
健康人血清pct含量极低,经研究发现,当严重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时在血浆中的水平升高。
局部有限的细菌感染,轻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症不会导致其升高。
细菌内毒素在诱导过程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中保持低水平,提示血pct水平升高与细菌感染有关。
本文主要就降钙素原在脓毒疾病中的应用一一论述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脓毒症
【中图分类号】 r459.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594-02
1 降钙素原的分子组成及生理作用
降钙素原是含141个氨基酸残基的降钙素原前体被切除头部后转变而来,它具有116个氨基酸,分子量13kd,包含三个部分:(1)氨基端为含57个氨基酸的肽链,称为氨基酸降钙素原
(aminopro-ct);(2)中间部分是含3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分子肽段,伟不成熟的降钙素;(3)羧基端21个氨基酸称降钙素羧基端肽1。
降钙素原是降钙素的前肽,在正常情况下,pct有甲状腺的c 细胞产生。
在健康人血中,pct不能被检测到(38.3°c)低体温(中心体温90/分或超过正常值2倍的sd;呼吸急促;精神状态改变;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4h;高血糖症(血糖>140mg/dl或7.7mmol,
原物糖尿病);(2)炎症指标:白细胞增多(wbc>12,000/ul);白细胞减少(wbc10%;crp超过正常值之上两个sd;pct超过正常值上两个sd;(3)血液动力学指标:至少一项低血压体征:成人:sbp40mmhg;儿童:低于正常值之下2个sd;②器官功能障碍:动脉血氧含量过低(氧合指数pao2/fio21.5或ppt>60秒);腹胀(肠鸣音减少);血小板减少(10*1012/l)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
质>4mg/dl,或70μmol/l);③组织灌注变化:血清乳酸血>3mmol/l,毛细血管再灌注降低或出现花斑;④儿科诊断标准:感染合并发热或低温(直肠温度>38.5°c或pct>0.5ng/ml时,存在中度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此类患者应注意临床密切观察,同时在6-24小时内再次进行pct检测和评估;当
10ng/ml>pct>2ng/ml时,可存在高风险进展为重度全身感染(重度脓毒症);当pct>10ng/ml时,基本可以确诊为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
pct可以反映脓毒症抗生素的治疗疗效:脓毒症抗生素治疗有效的患者,pct水平快速下降至较低水平;脓毒症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pct持续升高或者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脓毒症初始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患者,在更换敏感抗生素之后,pct水平下降至较低水平。
采用pct检测疾病治疗的疗效,指导抗生素的应用,可以减少临床非必须抗生素的使用和抗生素的治疗时间
6 结语
pct是一种机体对重症感染等强烈打击所产生的应激性急性期
反应蛋白,在体内外稳定性良好。
它作为临床新的炎症标志物,具有早期敏感特异的特性,优于传统的炎性标志物,具有对病情的早期评估、预后评价以及疗效观察的价值,将它作为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减少耐药菌群产生,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降钙素原监测在呼吸重症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徐静1何春琳2李琦(1.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呼吸内科研究所,重庆400037;
2.汉中市人民医院,陕西汉中723000)(2011)03-0430-0
3.
[2] snider rh jr,nylen es,becket kl.pmcaleitonin and its component peptidcs in systemic inflammation:immun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j].j invest med,1997 45:552 ~560.
[3] schwarz s,bertram m,schwab s.serum procalcitonin levels in bacterial and abacterial meningitis[j].crit care med,2000,28(6):1828
[4] hatherill m,tibby sm,sykes k,et al.diagnostic markers of infection:comparison of procalcitonin with c reactive protein and leucocyte count[j].arch dis child,1999,81(5):417-421.
[5] 赵大海,刘荣玉.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价值[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8,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