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上语文一单元任务二 新闻采访(教学设计)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名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
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过程,掌握采访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新闻采访能力。
文章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新闻采访有一定的了解,但采访技巧和实际操作能力仍有待提高。
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将更好地掌握新闻采访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新闻采访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例分析,掌握采访的基本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闻采访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运用采访技巧进行实际操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新闻采访的过程。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新闻采访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新闻采访的实例材料。
2.准备新闻采访的道具和设备,如录音笔、相机等。
3.划分学习小组,分配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新闻实例导入,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新闻采访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新闻采访的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新闻采访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运用所学的采访技巧。
4.巩固(10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采访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如何挖掘新闻价值。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任务二《新闻采访》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新闻采访》【设计阐释】在单元活动任务一“新闻阅读"环节中,学生已借助对教材所选范文的阅读,认识了几种常见新闻体裁并了解了它们的特点和常见写法,具备了一定的新闻阅读能力和进一步采访写作的基础。
任务二“新闻采访”是任务一“新闻阅读"的进阶,也是完成任务三“新闻写作”必须具备的搜集素材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材料,调查访问等。
本节课,以“新闻小记者征聘,提交新闻作品"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出学习任务——新闻采访。
然后以连贯性的三个探究小任务,引领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进行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和表达,并通过实践体验进行反思提升。
整节课的设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注重情境性和实践性,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为学生下一步走入生活实践采访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调动生活积累,了解采访所需物品;2.通过实践活动,理解采访的流程,学习选题、列采访提纲;3.通过模拟演练,明确实施采访时的注意事项,提升交际沟通能力。
教学重难点1.调动生活积累,了解采访所需物品;2.通过实践活动,理解采访的流程,学习选题、列采访提纲;3.通过模拟演练,明确实施采访时的注意事项,提升交际沟通能力。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让我们先来看一则“征聘启事”,要想提交新闻作品,首先得学会搜集新闻信息。
想一想:常见搜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呢?预设:观察、调查、查阅资料、现场采访……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进行现场采访。
二、初识采访1.什么是“采访"呢?请大家说文解字,从每个字的含义分析入手,解释其意思。
八上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二《新闻采访》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新闻采访》教学设计——八上第一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二情境设置:校园小记者要招新了!播报导入:选取最新热点新闻,师生尝试播报,引出新闻采访。
教学目标:1.熟悉新闻采访的一般发方法和步骤。
2.了解如何做好采访规划、确定采访提纲。
3.通过新闻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实事的世界观。
学习活动:(根据学习目标,设计三个学习活动)1.从实践中来·初试采访,列出困惑2.到课堂中去·回到课堂,寻求方法3.到实践中去·再次采访,实践验证教学过程:活动一:从实践中来模拟采访,列出困惑同桌之间,从以下选题中任选一个,进行一段模拟采访,然后列出疑惑。
1.你对剧作家约恩·福瑟获得2023年诺贝尔文学奖怎么看?2.河南各地取消周末补课你怎么看?3.军训结束后,学生的变化疑惑预设:1.不知道怎么选题2.不知道怎么采访?3.不知道怎么提问活动二:到课堂中去回到课堂,寻求方法请同学们结合书本第15页和本单元中的几篇文章的标题思考讨论,如何选题?新闻选题,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最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如学校的热点话题、家乡的变化、近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等。
选题有了,具体怎么采访?我们要先了解新闻采集的方法有哪些?同学们可借鉴、总结本单元文章中用到的信息采集的方法。
信息采集方法:预设:1.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观察2.“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
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转述3. 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任务二:新闻采访》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2.了解采访技巧和相关注意事项。
3.通过学习新闻采访活动,关心国事家事,培养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新闻采访,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教学难点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方法举例点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皆可发声,采访不再是新闻媒体的专利。
你知道新闻都包括哪些项目吗?二、感知概念新闻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
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
三、活动准备(一)注意事项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小组采访方案。
报道的题材最好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
可以结合教材本次活动“任务三”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制订小组采访方案,明确组内分工,各有侧重,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等。
2.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
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
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
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二)具体措施1.采访前要精心准备:①明确报道的目的。
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
②搜集好了资料再去采访。
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
③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使我们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
2.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①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
任务二《新闻采访》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采访,熟悉新闻采访的手段、方法和一般的步骤。
2.学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按要求制作比较科学的采访提纲。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点难点】1.熟悉新闻采访的手段、方法和一般步骤,会设计制作比较科学的采访提纲。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交际沟通的能力和树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世界观。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访谈节目比较有影响的访谈类节目有《焦点访谈》《鲁豫有约》《鲁健访谈》《杨澜访谈录》《超级访问》等。
(出示海报图片)这类新闻深度报道类节目受到广大观众的好评,原因首先是聚焦热点话题,例如《如何控制学生手机进校园》《刀郎<罗刹海市>引热议》。
2.导入新课那么这些每天发生的最新事件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新闻作品的呢?完成这些新闻报道之前,媒体人要做充足的准备,才能做好新闻采访和深度报道。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新闻采访”,一起沉浸式感受新闻采访的魅力吧!二、学习目标1.了解新闻采访,熟悉新闻采访的手段、方法和一般的步骤。
2.学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按要求制作比较科学的采访提纲。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的能力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三、情境任务情境任务:新学期学校广播站准备招募了新一届的校园小记者,为此举办了一期“新闻采访特训营”,参加并完成相关培训和考核,就可以正式上岗了。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完成相关培训和考核。
培训课程:采访知识汇、采访选题会、采访提纲稿考核形式:模拟采访+现场采访四、培训一:采访知识汇作为一个职业新闻工作者,大家除了之前积累的新闻体裁的知识,还需要了解关于新闻采访的一些常识。
1.新闻采访的概念新闻采访是记者为获取适于传播的新闻事实而进行的观察、询问、思索、倾听、查阅、记录等工作,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交流。
补充:“新闻采访”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仅仅包括采访这一项。
1课时【学习目标】1. 了解新闻采访,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2. 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3. 练习模拟采访【学习过程】活动一、整体把握1.查资料,说说什么是新闻采访。
2.采访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活动二、素养提升1.采访提纲一般包含哪些内容?2.采访所提问题应注意哪些?活动三、问题探究下列对清洁工阿姨的采访准备,把采访提纲补充两条。
采访目的:报道清洁工作的辛苦,呼吁人们不要乱扔垃圾。
采访提纲:A、阿姨,您每天上班几点出来几点回去啊?B、你每天的工作是什么?C、春夏秋冬,您最喜欢什么季节。
为什么?【目标检测】1.2018年5月,丰县教育局布置开展了九年级毕业生评选“心中的恩师”活动,要求你对本校当选的“心中的恩师”做一次采访,请拟写采访提纲。
2.请你阅读六月“徐州好人”事迹,拟写采访目的与提纲。
孙光灿,男,1990年3月生,丰县鑫源家电有限公司美的空调安装、维修工。
5月30日,一张出现在丰县中学高二(3)班自带温度、传达温情的“小纸条”让人们为之感动。
29日凌晨1时许,在丰县中学安装空调的孙师傅又累又渴,看到教室里有学生开运动会时剩下的红牛饮料,便留下了身上仅剩的10元钱和一张小纸条,拿了几瓶喝。
他信守诚信、坚守底线的行为获得了全国人民的点赞。
1课时【学习目标】1. 学会通过新闻反映时代风貌。
2. 以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写标题。
3. 学习新闻主体的写法,安排好新闻结构。
【学习过程】活动一、整体把握回顾新闻的有关知识新闻的要素: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的特点:活动二、素养提升1.阅读下面消息的标题,归纳写好标题要注意哪几点。
(1)6人当选六月份“徐州好人”(2)阅读开启美好人生(3)“徐州号”高铁列车今日首发(4)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2.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拟写几个标题。
活动三、问题探究1.新闻导语的写作要注意哪些方面?2、阅读下列消息,从内容、语言上作出自己的评价。
驰骋,以“徐州”之名!(本报记者魏宁)5月4日12点28分,上海虹桥站,伴随着G412次高铁缓缓驶离,“徐州号”高铁列车正式实现首发。
《新闻采访》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2.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
【教学方法】活动法,采访法。
【教学重点】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教学难点】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看过电视里主持人的采访吧,我们今天就进行学习。
二、板书课题新闻采访三、初读提问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有不懂的可以提出问题。
四、提出问题下面把同学们和老师的问题集合起来。
1.什么是新闻采访2.什么是新闻写作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4.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一、解决问题我们师生合作来解决问题吧。
1.什么是新闻采访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去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
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实现。
二、什么是新闻写作新闻写作,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写作。
可以用文字或者声音、影像。
三、采访与写作的关系新闻,七份靠采访,三份靠写作。
采访是第一位的,写作是第二位的。
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可见采访的重要性。
当好一名小记者,首先就要学会采访。
四、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采访前要精心准备:(1)明确报道的目的。
明确一下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好人好事”的新闻,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好”来问,挖掘乐于助人的品质。
(2)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
比如采访一个会议,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谁来参加,议论什么事。
可以百度。
(3)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
比如,采访清洁工的采访提纲:每天上班几点出来几点回去?每天的工作是什么?最喜欢什么季节。
为什么?工作中最累、最苦的事情是什么?行人随手人垃圾怎么办。
《任务二新闻采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新闻采访的概念以及新闻采访的意义。
2.学习拟写采访提纲,掌握拟定采访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3.体会新闻背后的社会意义及影响,培养学生探究社会事件本质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拟写采访提纲,掌握拟定采访问题时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以及采访的意义。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四则新闻的学习,对于新闻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闻采访活动他们具有浓厚的兴趣,跃跃欲试,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新闻采访接触的太少,所以有必要让学生先明确新闻采访的概念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活动,以保证活动的实效。
四、教法学法:活动法,采访法,读写结合法。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分为:活动导入、活动热身、活动过程、活动拓展和采访任务。
七、教学过程的具体步骤:(一)活动导入顾宪成曾撰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那么我们日常是通过何种方式得知最及时最准确的国家事、天下事呢?没错,通过看新闻,那么我们看到的新闻其材料又是如何得到的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则新闻,看完后回答老师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视屏播放一则新闻,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看新闻较直观的了解新闻采访的一些活动以及新闻采访的意义所在,而不是直接讲述,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二)活动热身1.(看完视屏后提问)这则新闻的材料是通过哪些方式得到的呢?新闻采访的概念: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
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常通过记者和被获取信息的对象面对面的交流。
2.这则新闻中的采访对象都有谁呢?为什么要采访他们呢?明确:采访对象:带队警官徐文和升旗手杨博。
采访目的:了解国旗护卫队的日常训练。
采访的意义:采访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事件本身,更加接近事件真相,受到事件意义的感染,引发更深刻的思考......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采访对象和目的,一方面为了引导学生理解新闻采访的价值(意义),另一方面为后续活动中的采访提纲的拟写做铺垫。
任务二、新闻采访【方案】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 确定报道题材, 制订小组采访方案。
报道的题材最好与你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如学校的热点事件、家乡的大型活动等。
可以结合“任务三”(见下页)中的“自选任务”“拓展任务”, 制订小组采访方案, 明确组内分工, 各有侧重, 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 采访事件亲历者, 搜集相关资料, 拍摄新闻照片等。
2、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
另外,还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
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
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联系。
3、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想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示例】采访明月山月亮文化节游客的策期方案1.活动背景2.“八月十五中秋节, 八月十六月亮节。
“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活动已被列为江西省十大节庆活动之一。
明月山作为宣春的标志景点, 一直是宜春市民的骄傲, 为月亮文化节搭起了旅游文化之桥, 成为外地游客来宜春的必去景点。
明月山旅游景区位于宣春市中心城区西南, 由十余座海拔千来以上的山峰组成, 融山、石、林、泉、瀑湖、竹为一体, 集雄、奇、幽、险、秀于一身。
为了更好地了解明月山, 融入月亮文化节, 我们决定以采访游客的方式, 从“游客眼中的明月山”这全新的角度, 加深对明月山的了解。
3.活动目的(1)了解游客感受, 加深对明月山的认识。
4.加强团队合作和队员间的沟通交流, 锻炼大家的沟通交流能力。
5.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锻炼出行能力, 如如何乘车、问路等。
6.活动内容(1)前期准备①提前对当地游客情况进行调查, 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
②研究地图, 并结合爬明月山的经验, 确定合适的采访地点, 并提前准备好采访问题。
③物品准备: 照相机、录音笔、笔、纸和小礼品。
任务二新闻采访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学习新闻采访的技巧。
2.了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规划,学会制定新闻采访提纲。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4.通过新闻采访活动,培养关心国事家事,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2.教学难点: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前一天的《新闻联播》片段。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给同学们播放前一天的《新闻联播》片段。
教师:
同学们,“新闻媒体发生,视角各有不同。
”大千世界,每天上演着这样或那样的事件。
在一般人眼里,那是聊天的话题,那是故事;在新闻工作者的眼中,却是实实在在的新闻,是有价值、有内涵的写作材料。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闻采访,看看那些“无冕之王”是如何展开采访,如何获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的。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进行“新闻采访”,教师引出新课,顺势写出课题:
任务二新闻采访(出示课件1)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新闻采访
(学生交流讨论。
)
预设:(出示课件3)
新闻采访就是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而进行的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活动。
是一种媒体信息的采集和收集方式,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流来实现。
教师补充:(出示课件4)
1.总结采访前、采访时、采访后的基本做法与要求。
2.小组共同拟定采访计划并实地采访,提出改进建议,各自完善采访计划。
三、探究技法,精读细研
1.以小组为单位召开新闻采访选题会,确定报道题材,制订采访方案。
(出示课件5)
(教师讲解,学生听讲。
)
预设:报道的题材要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
最好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如学校的热点话题、家乡的变化等。
可以结合教材本次活动“任务三”中的“自选任务”和“拓展任务”,制订采访方案,明确组内分工,各有侧重,如了解事件的总体情况、采访事件亲历者、搜集相关资料、拍摄新闻照片等。
2.草拟新闻采访提纲。
(出示课件6)
(学生交流讨论。
)
预设1:采访提纲没有固定的形式,一般包含采访的时间、地点、对象、目的、方式等。
预设2:要注明采访需要的器材用具。
采访提纲的主要内容是预先拟好的采访问题。
所提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
(出示课件7)
(师生讨论交流。
)
教师补充举例:
例如:不要强求采访对象回答不愿回答的问题;拍摄人物照片时,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
4.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教师提醒:(出示课件8)
预设1:明确报道的目的。
明确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
预设2:搜集好了资料再去采访。
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
预设3: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使我们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
5.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出示课件9)
(师生讲解,学生交流。
)
预设1: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
端正自己的态度,主动交流,不把自己看得过高或过低,在采访中不加入自己对采访对象的主观臆断。
预设2: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是尊重自愿、不强制的。
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关键在采访者本身,要找机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预设3:采访是“交谈”,是真情对话,而不仅仅是“提问”。
6.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出示课件10)
(师生讨论交流。
)
教师提醒:①一次只问一个问题。
连续问问题,被采访者会反应不过来。
②提问要短,不要长。
③提问要多问“为什么”,多追问。
四、拓展探究,经验学习
教师出示采访案例。
(出示课件11、12、13)
教师点评:本采访案例基本合乎新闻流畅,过程也较紧凑,采访主体提问具有代表性、针对性,被采访客体问题回答具体,体现采访主客之间合作默契;但是,对于玩游戏的缘起问题和游戏对自我成长的影响问题没有采访提问,忽视这个重要采访提问环节和中心采访问题。
可见,采访出重视采访流程、问题外,还有重视采访问题的具体性、充实性。
五、课后巩固,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4)
你身边有平凡而默默奉献的人吗?请你为他(她)做一次采访。
【教学反思】
“以新闻的方式学习新闻,在新闻采访的实践当中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本节课设计的初衷,也是亮点。
在教学过程中,调整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角色,改变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系统,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新闻采访,设计了访前解惑、探究技巧、访前准备、采访实践四个环节,让学生系统地学习“采访案例”,最大程度地提高新闻采访能力。
但是,学生对真实采访实践没有情境参与经历,对应对采访提问没有独立完成能力,结合此次教学经历,今后要调整教学参与方式,让学生多参与到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来,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习。
【课后预习】
1.要求学生预习“任务三新闻写作”,熟悉“新闻写作”技巧。
2.要求学生收集近期新闻写作素材,为下一节新闻写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