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5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政治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9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95分)1. 开学了,同学们又回到了学校,相互问候,相互游戏,十分开心,像鸟儿又回到了快乐的树林里。
同学们的这种感觉是()A.集体荣誉感B.对班级和学校的归属感C.主人翁意识D.对同学们的认同感2. 一个优秀的集体,靠每一个成员的共同努力,集体的荣辱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下面体现集体荣誉感的是()①我们班取得了学校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我很自豪②我们班最近卫生较差,领导点名批评,我很着急③我的任务是学习,集体荣誉是班级的事情,与我无关④我认为集体荣誉感带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下列不属于集体的是()A.校篮球队B.1701班C.昭平第四中学D.超市购物的人群4. 集体生活中,每个人之间性格不同,特点各异,每个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也有缺点与不足。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要包容对方的任何缺点与不足并听之任之C.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D.要学会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5. 彩虹的美丽在于她的七色光彩,班级的美丽在于()A.我们大家的能力B.我们每个人的独特性C.大家的发奋努力D.我们每个人的美丽6. 据报道,某市一名岁中学生,在“春节”长假期间,长时间沉迷于电脑游戏,不吃不喝,结果猝死14在电脑桌前。
这告诉我们,作为当代中学生( )①要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能②要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③要勇于拒绝身边的不良诱惑④要珍惜自己的青春,不虚度光阴。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7. 2018年7月12日,在成都某景区,一架直升机停在地势低洼处,被积水泡得只露了个头。
初一年级3月思想品德考试卷(考试时间: 2011年3月24日10:40 --- 11:40)(60分钟。
)1、获得别人尊重的前提是()A、以自我为中心B、在物质上帮助别人C、自尊和尊重别人D、能够分辨是非善恶2、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交往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活动。
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要获得知识、友谊和信任,就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要求。
做人的基本要求是()A、以礼待人、唯唯诺诺B、真诚坦率、想说就说C、不近情理、坚持原则D、尊重他人、平等待人3、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下列语句能体现“知耻”这一观点的是()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失败乃成功之母C、耻而移,是知矣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4、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类有许多高尚品格,但有一种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以下对自尊和尊重他人的认识错误的是()A、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B、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C、自尊的人总是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D、善于欣赏接纳他人,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才能真正做到尊重他人5、江苏省农民工工作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公布了关于江苏省新生农民工生存状况的一项调查,其结果颇为耐人寻味。
对于“农民工”这个称谓,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也不太认同,调查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仅有8%的人认为自己是农民。
希望被称“工人”,而不是“农民工”的想法是()A、自尊的表现B、过于追求虚荣的表现C、自负心理的表现D、自卑心理的表现6、铜版纸、全彩印刷、装订成册,厚达数十页甚至一两百页,制作成本数十乃至上千元,这是温州一些小学生的豪华简历,比大学生求职简历还要煞有介事。
它们是小学生升初中的自荐材料,希望给报考学校留下好印象。
豪华小学生简历,折射的是家长的虚荣心态。
下列有关虚荣心理说法错误的是()A、虚荣心是一种追求表面上荣耀和光彩的心理了B、虚荣心不同于自尊,虚荣心重的人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C、虚荣心是一种希望得到别人尊重与欣赏的正常心理D、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7、《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成就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月考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A.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相互制约 B.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源泉和基础C.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泉 D.许多个人利益加起来就是集体利益2.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下列有关角色与责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角色之间的冲突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烦恼B.在排解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时,我们应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不用在乎别人的感受C.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节奏,在解决角色冲突中快乐成长D.我们应该从个人利益出发,个人利益重于集体利益3.在班级生活中,为了使我们的班级成为优秀班集体,我们每位同学都应该( )A.努力学习,其他不管 B.事不关己,高高挂起C.只要荣誉,不想出力 D.添砖加瓦,尽力贡献4.中学生小强说:走进新的班级,面对很多新的同学,我要抓紧时间拉帮结派,在班内找到几个铁哥们。
这样下去( )①会影响班级的和谐稳定②会损害班集体的利益③能够让自己适应社会④不会影响自己的健康成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做客哈佛大学时表示,如果创业就要组建一支具有狼性的团队,因为狼捕获猎物后,哪怕逮到一只兔子,也会力求团队中的每只狼都吃到一点。
以下说法中不能体现这一事例的是( ) A.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共同进步B.个人与集体相互关联,不可分割C.作为集体的一员,各位成员要各尽所能,发挥所长,为集体增光添彩D.个人取得的成绩都应该归功于集体的强大6.在现实生活中,美好的集体需要合作。
在集体中合作,我们应努力做到( )①袖手旁观,让其他的同学去做吧②分工协作,互帮互助,优势互补③突出自我,让别人都听我的指挥④相互配合,努力实现个人的价值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7.对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做法,你的劝诫是( )①要学会尊重他人②集体中要学会接纳他人③要与同学友好相处④要主动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8.没有班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协作,个人的智慧就难以发挥作用。
政治月考试题第一卷,选择题, 判断题把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机读卡上(每小题2分)1,中学时期我们将逐步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从受()因素支配转向以自我要求自我控制为主.A.外在B.内在C.主观D.客观2,司机小王晚上行车,看见路边"前方有学校,请慢行"的提示标志,立即减速行驶,这时虽然早已放学,但这体现了司机小王的:A.他律意识B.自律意识C.自强意识,D.自尊意识3,古人说,"积善成德",这说明人的美德是:A.人之初,性本善,B.自然而然形成的,C.后天的"子不教,父之过"D.经过长期学习,自律和磨炼才能形成的.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的权利有:1.生命健康权2.人身自由权3.受教育权,4.姓名权5.名誉权6.肖像权7.选举和被选举权A.1.2.3.4.5.6.7B.5.6.7C.1.2.3.4D.1.2.3.4.5.6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A.以牙还牙B.用法律保护自已的合法权益C.奋不顾身和对方拼个你死我活D.忍下这口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6.知识产权包括的内容有:1.版权2.专利权3.商标权4.其他智慧成果权A.1.2B.1.2.3 C.1.2.3.4D.2.3.47.未经本人同意有意翻阅别人的日记和信件,是一种:A.大家都允许的行为B.犯罪行为C.违法行为D.行政违法行为8.要使未成年人的身心及合法权益得到根本保护,最关键的是:A.父母的保护B.封闭式保护C.老师的保护D.自我保护9.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未成年人指未满()周岁的公民.A.14B.16C.18D.2010.一个学生近来书信来往频繁,班主任怀疑有他早恋行为,于是私下拆开这个学生的信件检查,班主任的做法:A.工作需要是应该的B.虽有不当但不违法C.侵犯学生的隐私权D.合情合理,家长都会支持的11.面对特大地质灾害,我国举国抗灾救援首先是不惜代价救人,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要把救人摆在第一位,这说明正义要求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首先要尊重人的A.生命健康权,B.财产权C.隐私权D.名誉权12.你认为学校的下列作法合理的是:1.在不伤害学生其身体的前提下适度体罚学生2.组织学生适当参加一些体力劳动3.把美术,音乐课改为语数外全力提高升学率4.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情况A.1.2.4B.2.4C.1.3.4D.2.3.4第1页13.国家广电总局曾发出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题材的影视剧,这一要求表明:A.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是未成年人收看电视的时间B.青少年要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C.必须对青少年实施更好的家庭保护D.国家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14.一家出版社未征得林琼的同意就把她的作品署上别人的姓名出版了,该出版社侵犯了林琼的什么权利:A.智力成果权B.姓名权C.荣誉权D.专利权15.下列行为属于不能慎独的是A.自习课时同学们安静的学习B.两个男生躲在校园角落里吸烟C.小明第一个到教室,看见地上有些纸屑就把它捡到果屑箱里D.坐公交车时,班长总是自觉地排队投币上车16.我国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权利包括:1.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权2.受教育权和著作权3.结交朋友并和朋友玩耍的权利4.生命健康权,5.发表意见的权利A.1.2.3.4.5B.1.2.4C.1.2.4.5D.3.517.关于自由,行星说,自由就是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鱼儿说,自由就是在河水里欢快的游动,火车说,自由就是在铁轨上来回的奔跑.它们的话说明:A.规则限制了自由,有规则就不会有自由B.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摆脱规则的限制C.自由万岁就是说不要任何规则D.规则制约人的行为,也保障着人们的权利和自由.18.我国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专门制定的,该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它:1.体现了我国对未成年人的关爱2.是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的法律依据3.为未成年人规定了一些成年人不享有的特殊权利4.允许未成年人做自已想做的事.A.1.2.3B.1.2.3.4C.2.3.4D.1.2.419.放学路上,初一的小强被两名社会上不良青年用刀拦截索要钱物,小强应该:A,保护自已的钱物,坚决不给B,把他们扭送派出所去C,交出包里的钱,记住他们的特征,过后马上报案D,交出包里的钱,脱身后赶紧回家,对谁也不要说起这事20.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可以享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所不能实现的许多“自由”,这意味着我们:A,可以在互联网上辱骂他人 B,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诈骗C,应该慎独,自觉规范自已的行为 D,在网络世界里可以随心所欲第2页21,“我们的纪律只束缚那些非无产阶级的妨碍革命的东西,就像游泳时对于游泳的人只束缚他不要淹死一样,真正的游泳家在水里是自由的,真正的革命家,在有纪律的革命运动里,也是自由的。
实验2021-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思想品德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本卷贰O贰贰年贰月捌日编写;出题人:令狐学复;欧阳化语;令狐理总。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填在答案页上〕1.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以下属于不良行为的有〔〕①为保护自己,小强随时将弹簧刀带在书包里②小华为经常旷课的小明补习功课③李小刚偷走了同班同学的电子词典④小明经常强迫低年级的同学买东西给他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场小偷小摸,继而开展到盗窃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
这说明〔〕①青少年要依法律己②一个人假如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开展到犯罪③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当公民受到不法损害时,唯一正确的方法是〔〕A.逆来顺受,忍气吞声B.采取一切手段进展报复C.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找损害者伦理5.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是〔〕A.诉讼B.非诉讼C.打官司D.告状6.犯罪的法律标志是〔〕7.“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说明的道理是〔〕①沾染不良习气是违法犯罪的开场②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③一般违法的人如不悬崖勒马极易跌人犯罪的深渊④要从小事做起,预防违法犯罪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④8.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淫秽、暴力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保护的有关规定〔〕9.可以为我们提供法律效劳和帮助的机构有〔〕①法律效劳所②律师事务所③公证处④法律援助中心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10.假设你在放学的路上被两个大个子青年抢劫,这时你不应〔〕A.先把钱给他们,然后打 HYB.坚决不给他们钱,同他们斗争到底C.假装给他们从衣兜里拿钱,然后趁机逃跑D.设法稳住他们,遇到路人时大声呼救11.上课要有课堂纪律,宿舍要有宿舍管理规定,比赛要有比赛规那么。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政治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4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美丽的青春季节,总有一种场景让我们心动,总有一种情愫让我们难忘。
男女生正常的“交往风景”点缀青春的岁月,但交往时应把握好“度”。
以下男女生交往,属于把握好“度”的是()①男女有别,最好不要说话,保持距离②男女生的交往要互相尊重、自尊自爱③在元旦晚会上,某班男生为女生的精彩表演喝彩加油④朋友交往需要沟通,男女同学有好感,可以经常“单独交流沟通”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 小明和小源在小学时代就是好朋友,上了初中,两人虽进入不同的班级,但仍然延续着友谊,每天放学都同路,探讨两人感兴趣的事情。
最近,在年级辩论赛中,两人分别代表各自的班级出战,为了备战,小明时时处处回避小源,对此,下列建议妥当的是()①竞争并非伤害友谊,小明可坦然面对小源②友谊是双向的,小源可找机会与小明沟通③小明回避小源的行为很自私,小源不必挽留④友谊不是一成不变的,小源就该寻找新的友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异性同学的交往不再有儿时的坦然与纯真,而是多了几分拘谨与陌生,同时也多了几分神秘与向往。
回答(1)~(2)题。
(1)男女生正常交往有利于……( )①班集体的团结②消除两性之间的神秘感,培养健康的性心理③发挥性别优势,使个性充分发展④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③④(2)你认为以下属于男女同学恰当交往的是……( )A.晓娜是个活泼好动的女孩,经常与男生称兄道弟,打打闹闹B.小红和小刚互相欣赏,两人经常避开集体活动单独交往C.小洁认为男女生就应该规规矩矩,彼此不相往来,否则就是不正经D.张薇和李亮都是班干部,他们经常一起组织和策划班级活动4. “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会过早地凋谢。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第三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时间:50分钟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3单元(人教版部编版统编版)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身体变化的有()①身体外形的变化②内部器官的完善③思维的敏捷④独立意识强A.③④B.①②C.①④D.②③2.《西游记》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经典,然而,杭州一小学生却发现《西游记》中存在一大漏洞:从东土大唐到西域,地域差别极大,吃的饭菜却高度雷同,大多是江淮美食。
她的这一发现得到相关专家的肯定。
这说明在学习过程中()①要勤于观察思考,敢于质疑批判 ②要尊重经典,不应该质疑经典③要敢于否定一切,坚持自我判断 ④要联系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发现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下列关于男女性别说法错误的是()A.生理性别特征主要表现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B.心理性别特征表现为性别角色方面的差异C.着装和言行是性别表达的重要方面,也是人们判断一个人性别的唯一依据D.男生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4.女性科学家颜宁在“开讲啦”栏目中发表演讲《女科学家去哪了》,颜宁出场后,节目主持人直言“你颠覆了我对女科学家的想象”,没想到这一句遭到颜宁直接“反击”:“科学家就是科学家,为什么前面一定要加个‘女’字呢?当科学家的性别为男性时人们通常不会介绍他为男科学家,只会称其为‘科学家’;而当科学家的性别为女性时,人们通常会介绍她为女科学家,似乎科学家是男性的专属称呼。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次月考试卷班级:___ ____ 考号: _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6 分)1、针对初中学习科目多、难度大的新变化,我们应该()①科学安排学习时间②做学习的管理者③学会自主学习④根据兴趣做出取舍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梦想像风筝,梦想像天边的云,梦想是五颜六色的。
每个人的少年时期都充满梦想,少年要树立自己的梦想,必须()①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②考虑个人的名誉、地位、金钱③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④考虑祖国和时代的需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④3、现代社会,学习作为生存方式一种生命的过程,我们要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要求,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说法的有()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②活到老,学到老③无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④D、②③4、“当我接过演讲比赛的获奖证书时,激动又兴奋。
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演讲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通过学习我们可以()①享受快乐②拓展自己的知识面③发掘潜能④不断实现自我超越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5、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还学会了说话。
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海伦•凯勒的传奇经历说明( )①家庭学习要比学校学习更重要②知识改变命运,学习点亮生命③学习有助于自我更新、自我提升④学习给生命添加养料,造就自己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6、英国作家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下政治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8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70分 )1. 对于青春期出现的特殊生理现象,比如变声、长痘痘等,我们应该( )A.寻求朋友的帮助,朋友怎么建议就怎么做B.欣然接受,因为这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的心理现象C.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D.不因自己的这些变化而自卑,也不嘲弄同伴的这些变化2.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这句话告诉我们( )A.青春存在缺憾,是不完美的B.青春是美好的,拥有青春是幸福的C.青春是短暂的,要抓紧时间及时享乐D.青春是易逝的,要把握青春,开拓进取3. 河南某高中食堂实行男女生分开就餐,并有专门的指示牌区分男女生的就餐区。
对此,学校表示,主要是为防止学生早恋。
学校的做法( )A.有利于维护正常的校园秩序B.忽视了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必要性C.用心良苦,能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D.是积极承担关爱学生的责任的表现4.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近网络上流传的广西罗城某中学的一则防止早恋的新校规:“男女同学之间必须保持厘米以上的距离。
”针对该校的规定。
你认为( )A.正确的,男女生之间交往应该严格保持距离B.正确的,未成年人要多一点安全防范意识,加强自我保护C.错误的,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相互取长补短,促进自我完善D.错误的,男女同学的交往有利于积极处理男女生之间的“早恋”445. 12岁的小霞身高已达1.7米,同学们都称呼她为“高大姐”。
每次听到同学这样称呼她,她都很郁闷。
为此,她经常与同学争吵,搞得同学间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①持续处于负面情绪会影响学习效果②情绪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③情绪的表达关乎人际交往④郁闷和生气是青春期的特有情绪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③④6. 科学研究显示,宣泄压力可以帮助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重庆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考试时间:与历史共用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选题:下列1—10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20分)1.“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像一个人驮着东西很累,可心头却很舒畅。
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么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
”这段话是说( )A.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是一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重要条件B.责任往往产生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的互相帮助和彼此承诺C.每个人都要承担责任,但每个人的责任又不尽相同D.—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多,他就越幸福2.我们的班集体是我们每个同学的班集体,建设我们的班集体,就要( )①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班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班集体建设贡献才智②发扬班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班集体遇到的困难③在班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班集体发挥出更大的力量④敢于同影响班集体利益的言行作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3.进入中学以后,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我们都希望能生活在一个团结友爱的集体中。
下列做法不利于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是( )A.王强以耽误时间为借口,拒绝担任学习委员B.小华积极维护班级的课堂纪律C.学校要开新生联谊会,小飞积极报名参加D.小杰主动为成绩差的同学辅导功课4. 《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
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5.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
这一浅显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是(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法律来源于生活C.生活离不开法律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6.下列关于法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仅对违法犯罪人员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③法律同道德、纪律一样,都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④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合法权益的行为规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7.下列做法不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①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②爸妈赌博成性,13岁的孩子流浪在外③我国人民法院成立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少年法庭④政府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的文化生活活动场所⑤商贩向中学生偷售涉及淫秽、恐怖内容的书刊⑥家长为未成年子女订婚A.②⑤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8.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这一观点强调( )A.法律要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B.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公民的法律认同是法治力量之源D.法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则9.2014年12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目前留守儿童近6000万人。
对无人看管的留守儿童来说,由不良行为到违法犯罪仅一步之遥。
这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①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②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③要防微杜渐,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④远离社会,不与他人交往,以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现代社会生活中,没有法律是难以想像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②法律规范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③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是我们应尽的责任④以守法为荣,以违法为耻是我们应树立的价值标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11.某些班集体凝聚力不强,损害集体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这样下去非但不利于集体发展,而且对集体成员的健康成长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建设美好集体,是集体成员共同的责任,美好的集体应该具备哪些特征?(4分)12.“毫不客气地说,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有相关的法律伴随着他,法律与我们的生活在各方面都密切相关。
”根据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是息息相关的。
(4分)13.我国目前现行有效的法律有两百多部,这些法律涉及到社会运行、人民生活、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各种企业组织乃至个人都有法可依,社会的平稳运行、人民的幸福生活都离不开法律,请你谈谈法律有什么作用。
(4分)三、分析说明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14. 某校七年级(4)班是一个让所有老师都感到头疼的班级,这个班纪律松散,如同一盘散沙,每个人都各行其是,全然不顾班级的利益和荣誉。
班级搞集体活动时,他们总是互相推诿,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他们还总是互相拆台,互相攻击。
虽然七年级(4)班的所有同学都对自己所在的集体不满意,但是,绝大多数同学心中依然有着对美好集体的憧憬。
(1)假如让你来描绘集体的愿景,你会怎么回答?(2分)(2)请你从“美好的集体对于我们成长的意义”这一角度,劝说四班的同学为集体的发展做出努力。
(4分)15. 小花是某校七年级的一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优秀,但她家住在偏远农村,那里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现象。
她父母认为女孩子读书没有用,要她辍学打工,小花被迫离开学校到浙江打工挣钱。
阅读上述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花父母的行为违反了哪些法律?(写出两部法律的名称即可,2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4分)四、活动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6分)16. 虽然大家都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但仍有人违反交通规则;虽然大家都明白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但仍有人酒后驾车,甚至醉酒驾驶;虽然大家都清楚吸毒贩毒属于违法犯罪,但仍有人铤而走险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折射出人们规则意识的淡薄和法治观念的缺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必须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氛围。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治中国的建设对青少年有什么要求?(2分)(2)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有力保障,说说你对“法治”的认识。
(2分)(3)你校法律宣讲团将在全校进行法治宣传活动,请你设计宣传标语。
(两条即可,2分)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这句话的寓意是我们要学会担当才能成长,才能体验成长的幸福,A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C解析:①②③④都属于建设班集体的积极有效的方法,故选C。
3.答案:A解析: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A中王强的做法不利于建设良好班集体。
A符合题干要求,故选A。
4.答案: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我国对未成年人设置了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学校保护和司法保护四道防线,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题文中对未成年人实施保护的主体是司法机关,所以属于司法保护,正确答案选C。
5.答案:C解析:无论家庭生活、学校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法律都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既受到法律保护,又受到法律约束;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又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
所以选C。
6.答案:C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的作用:(1)法律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力,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侵犯他人权力和不履行义务的行为给予制裁。
(2)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或矛盾的作用。
(3)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功能,并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的有序与和谐。
所以答案选C。
②说法错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约束力.③说法不正确,道德是靠社会舆论和个人良心保证实施,不是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
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及要求。
①中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是在保护子女的受教育权,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②中的父母没有以身作则,不关心子女;③体现了司法保护的要求,有助于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④是社会保护的体现,也是正确的;⑤违背了社会保护的原则;⑥中家长为未成年子女订婚不符合家庭保护的要求。
因此符合题意的是②⑤⑥,应选A。
8.答案:C解析:题文中卢梭说法律要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是指让公民从心里对法律认同,自觉遵守法律,运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所以答案选C。
ABD的说法是法律的特征和性质,都不符合题意。
9.答案:D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怎样预防违法犯罪的认识。
根据教材知识,不良行为与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题文中留守儿童的事例警示我们青少年要自觉遵守法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远离社会、不与他人交往的观点错误,④项不能入选。
所以正确答案选D10.答案:D解析:题文中问题是与法律相关的,答案都是三个,因此可采用排除法来做。
选项②法律规范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说法太绝对本身是错误的。
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但不是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答案选D。
二、简答题11.美好的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美好的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美好的集体是善于合作的;美好的集体的是充满活力的。
(一点一分,共四分)12.答案:(1)生活中的各种社会关系,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 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3) 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13.答案:(1)法律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履行的义务。
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利。
三、材料分析题14.答案:(1)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