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环境污染绪论
- 格式:pdf
- 大小:12.50 MB
- 文档页数:54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摘要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
用环保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污染目录第1章绪论 3 1.1 环境的概念 31.2 环境保护的定义 3第2章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 4 2.1 保护环境能够促进和优化经济增长 42.2 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42.3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42.4 保护环境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 5第3章我国环境保护形势与对策 6 3.1 环境保护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63.1.1 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6 3.1.2 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63.1.3 正确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6 3.2 环境保护的对策措施73.2.1 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 7 3.2.2 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83.2.3 严肃法制,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93.2.4 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 9 3.2.5 加强科学技术和环保产业的支撑能力10第4章结论与展望 114.1 结论 114.2 展望未来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第1章绪论进入21世纪,环保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天更蓝、树更绿、水更清、城更美”,成为人们的共同心声。
环境保护与发展经济息息相关,保护人类的有限资源是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在我国,环境保护已列为改革和发展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
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强调,要切实加强领导,把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工作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摆到议事日程上。
我国的立法机关也相关地制定了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使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了正规化、法制化的轨道。
环境保护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要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1.environmental health/ hygiene):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体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environment):是指作用于人类所有外界力量(因素)的总和。
人与环境既相互对立,又相互制约,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两者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
3.☆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围绕在人类周围的自然因素(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environmental media):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条件,通常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物质形态而存在,能够容纳和运载各种环境因素;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environmental factors):是被介质容纳和转运的成分或介质中各种无机和有机的组成成分。
☆分类: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primary pollutant)指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secondary pollutant)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而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primary environment):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如清洁并含有正常化学成分的空气、水、土壤,充足的阳光和适宜的小气候,秀丽的风光等。
也有不利因素如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secondary environment):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environmental problems):由自然力或人力引起生态平衡破坏,最后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客观存在问题。
环境卫生学讨论题第一章绪论试述引起环境污染的主要环境因素?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其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后称何种污染物,并试举一例说明之。
参考答案:主要环境因素为化学因素(得分30%)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后称二次污染物(得分20%)试举一例说明(得分50%)第二章环境与健康1.问答题: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辨证统一关系。
参考答案:(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5%)(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25%)(3)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25%)(4)环境因素对机体作用的复杂性(25%)2.问答题:试述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复杂性参考答案:(1)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和多途径入侵(25%)(2)机体对有害因素反应的差异性(25%)(3)低剂量长期暴露影响的隐匿性(25%)(4)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可发生转化、降解或形成新的污染物(25%)第三章大气卫生问答题: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大气污染对健康的直接危害:1.引起急性中毒:(1)烟雾事件(得分:10%)(2)生产事故(得分:10%)2.造成慢性危害及远期影响:(1)长期刺激作用产生炎症:(得分:10%)(2)心血管疾病(得分:5%)(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得分:5%)(4)慢性中毒(得分:10%)(5)致癌作用(得分:10%)二、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1.气候改变(得分:10%)2.产生温室效应(得分:10%)3.臭氧层破坏(得分:10%)4.形成酸雨(得分:10%)第四章水体卫生问答题:简述的水俣病的发病机制及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标准答案及评分办法:1.水俣病是一种汞污染引起的公害病。
(得分:30%)2.发病机制:含汞工业废水排入水体后,经化学和生物化学转化形成脂溶性3.极强的甲基汞,在水生食物链中经生物放大作用,生成高汞含量鱼、虾等水产品。
(得分:30%)4.甲基汞具有脂溶性强、容易穿透血脑屏障而蓄积在人脑中,大脑中枢神经是水俣病危害的靶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