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章 燃料检测题 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78.50 KB
- 文档页数:8
九年级第一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第5章燃料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A.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用途; CO2可用于灭火: CO可用于冶炼金属,也可以用于人工降雨C.性质: CO2能溶于水: CO难溶于水,但能燃烧D.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 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2 .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B.粮食酿酒C.玻璃破碎D.湿衣晾干3 . 我们生活品质的提高离不开化学工业的发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衣,服装面料中,常含有多种化学合成纤维B.食,粮食生产中,应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C.住,建筑工业中,常采用钢筋水泥等天然材料D.行,汽车飞机中,多使用从石油中分离出的燃料4 . 下列关于燃料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B.我国南海发现大量新能源材料可燃冰,其主要成分是甲烷的水合物,因此可燃冰属于混合物C.从石油中分离出石油气,汽油、航空煤油等属于物理变化D.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5 . 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4粉末变蓝色。
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A.HCl和CO B.HCl、H2和CO2C.CH4和H2D.CO和CO26 . 将零散的化学知识梳理、归纳、会使你的头脑变得更聪明。
下列归纳中,不完全正确的①张青莲——测量相对原子质量A.化学家及贡献②门捷列夫——制作元素周期表①石墨能导电——作电极B.性质与用途②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炼钢①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C.化学与生活②氧化钙——食品干燥剂①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不可再生资源D.能源与环境②氢气做燃料——清洁无污染A.A B.B C.C D.D7 . 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构成物质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过氧化氢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它与水的组成元素相同,都是氧化物D.原子中不一定都含有中子,质子和中子的质量近似相等,电性不同,数目可能相等8 . 如图A中锥形瓶内装有石灰石,向长颈漏斗中注入稀盐酸,则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 B C DA.图A能成功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B.若图B中试剂为足量澄清石灰水,则可检验二氧化碳C.图C用于干燥二氧化碳,则气体应a进b出D.图D可用于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灭火9 . 我国正在推广乙醇汽油的使用.所谓乙醇汽油,就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混合而成的种燃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石油可炼制汽油B.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用玉米、高梁等发酵可制乙醇D.汽车使用乙醇汽油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10 . 下列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性质相差较大—分子的构成不同D.氧化汞能分解出氧气—氧化汞中含有氧气分子11 . 用氢气吹肥皂泡并点燃,其实验现象能同时说明氢气()A.比空气轻,具有可燃性B.具有可燃性,比空气略轻C.比空气轻,具有助燃性D.具有还原性,难溶于水12 . 下列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进行解释的现象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薄膜②用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在室内生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而潮湿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13 .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推动工业发展,可将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渣直接排放B.稀释浓硫酸时可直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C.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乳化作用D.夏天汽车轮胎容易爆炸是由于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增大14 .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A.A B.B C.C D.D15 .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在天然气燃气灶下方安装报警器B.在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C.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D.用灯火检验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超标二、多选题16 . 工业上可用二氧化硫制取氢气,流程如下图。
粤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单元测试第五章燃料(90分钟,100分)一、单选题(每空2分,共40分)1.化石燃料不包括()A.天然气B.石油C.核燃料D.煤2.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氢气是最轻的气体B.氢气易溶于水C.氢气无色无味D.固态氢气呈雪花状3.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恰当的是()A.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B.液氢可用做火箭的燃料C.制备氢气不需要太高的成本D.制备氢气的原料储量稀少4.点燃下列气体容易发生爆炸的是()A.纯净的氢气B.纯净的甲烷C.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气体D.甲烷与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5.碳单质不包括()A.金刚石B.焦炭C.石墨D.石墨烯6.4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B.铅C.炭黑D.4B7.某市政府规定:在庆典活动中释放氢气球,必须提前进行审批,且须在释放地张贴醒目的安全标志。
下列安全标志适合张贴在释放地的是()8.下列关于金刚石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刻画玻璃B.做地质勘探的钻头C.做装饰品D.作燃料9.二氧化碳在下列变化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通入石灰水中B.溶于水中C.进行光合作用D.制成干冰10.除去CO2中很有的少量H2,可采取的方法是()A.点燃B.通过灼热的氧化铁C.通过澄清石灰石D.通过灼热的碳11.“节能减排”是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列图标中,属于节能标志的是()12.枯井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较大。
这是由于()A.二氧化碳密度较大B.井底产生二氧化碳C.石灰石受热分解D.二氧化碳易溶于水13.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有以下步骤:①向锥形瓶内加入大理石;②检查装置气密性;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④按要求连接好仪器和装置;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试验;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正确的顺序是A.③②①④⑥⑤B.④③②①⑤⑥C.①③②④⑥⑤D.④②①③⑥⑤14.下列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木炭燃烧B.煤的干馏C.石油分馏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15.“低碳”理念已深入人们的生活。
章节测试题1.【答题】在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重要的签字须用碳素墨水笔,这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______;(2)冶金工业可利用一氧化碳的______性来炼铁;【答案】化学性质稳定;还原【分析】本题考查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
【解答】(1)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碳素墨水写的字不易被氧气而褪色;(2)冶金工业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答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多数都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验证打开汽水瓶盖时冒出的气泡中含有二氧化碳。
将实验设计及相关内容填入下表中: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答案】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为二氧化碳【分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碳的验证。
【解答】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二氧化碳的特性,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方法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3.【答题】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回答下列有关的题。
(1)CO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______性;(2)CO与CO2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3)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__;【答案】(1)还原性;(2)分子构成不同;(3)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分析】本题考查碳和碳的化合物的性质。
【解答】CO可用于冶炼金属,是因为CO具有还原性;CO与CO2都是由碳、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石墨与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因是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4.【答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1所示,沿烧杯壁向烧杯内倾倒二氧化碳。
①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
②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
精品化学教学资料第五章测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4分,共32分)1.(2013,江苏常州)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
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煤C.石油D.天然气2.(2014,江苏仪征大仪中学第一次学情抽测)图5-1中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图5-13.(2013,四川眉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主要是指煤、石油、天然气B.实验室用CaCO3和稀H2SO4反应制取CO2 C.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选择燃料应从资源、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综合考虑4.(2014,江苏苏州高新12月自主测)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二氧化碳处于循环状态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C.干冰可用于储藏食物和人工降雨D.可用燃烧的木条检验二氧化碳5. (20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墨是具有金属光泽、且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B.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所以其性质相同C.干冰可用于医疗上血液制品的储藏和运输D.天然气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7.(2013,云南德宏,改编)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B.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木炭和一氧化碳都能作燃料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8.(2014,湖北鄂州葛店中学12月调考)“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表5-1中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表5-1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9. 用下列所给物质的序号按要求填空:①二氧化碳②石墨③金刚石④活性炭⑤氢气⑥氖气(1)可用于霓虹灯的是__________;(2)可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3)可制碳酸饮料的是__________;(4)可作燃料的气体单质是__________;(5)可制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6)可用于冰箱除味的是__________。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不能从石油中提取的是()A. 汽油B. 柴油 C. 煤焦油 D. 润滑油2.我们用来照明的蜡烛是()A. 石油产品B. 煤制产品 C. 天然气产品 D. 植物生长的产品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有关资源和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石油产品B. 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C. 国家推广使用的车用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D. 太阳能、水能、风能等资源的利用能有效缓解能源危机4.液化气厂生产的液化气(主要含C、H元素)是()A. 液化的煤气B. 石油加工产品 C. 煤的加工产品 D. 液化的氢气5.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 汽油B. 石蜡 C. 煤油 D. 煤焦油6.石油为原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原油使其汽化,再分别冷却,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别得到汽油、柴油、沥青等.据此判断原油为()A. 混合物B. 化合物 C. 单质 D. 纯净物二、填空题7.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根据所学知识填空.(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________ (填一种即可).(2)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___ 、________ 等污染物,溶于雨水易形成酸雨.(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表现其可燃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8.目前汽车的主要燃料是汽油和柴油.(1)汽油和柴油都是用________ 加工的产品;(2)汽油和柴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________ .9.石油是一种主要含有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 物,我们可以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 不同,将它们先后蒸馏分离,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等产品.10.石油化工生产中,可通过反应制得甲烷、乙烯、丙烯、苯等重要有机物.请回答:(1)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可做环保汽车的燃料,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可燃物要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________11.直接燃烧煤或石油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减少空气污染,节能减排.陕西在西安、宝鸡、汉中3市全面推广使用车用甲醇汽油.(1)汽油是________ (“煤”或“石油”)加工的产品;(2)甲醇(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X+3O2═2CO2+4H2O,甲醇(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推断依据是________三、解答题12.石油分馏得到哪此产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用途?四、综合题1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当今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1)用来驱动汽车、飞机和轮船的燃料主要是从石油中根据不同沸点范围分馏出来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2)“西气东输”工程实施以后,我们对天然气有了更多的了解.天然气要经过多次“减压”后才能输送到居民家中,“减压”后天然气的体积会变大,原因是________(3)为防止因天然气泄漏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在甲、乙两图中,安装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 图.(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为减缓温室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14.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1)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________ 等气体污染物.(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________(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①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填序号).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②CO2用于扑灭一般可燃物引起的火灾,利用了它的________ 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B5.【答案】D6.【答案】A二、填空题7.【答案】汽油;NO2;SO2;CH4;CH4+2O2CO2+2H2O8.【答案】石油;一氧化碳9.【答案】碳、氢;混合;沸点;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10.【答案】;CH4+2O2CO2+2H2O;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11.【答案】石油;CH4O;质量守恒定律三、解答题12.【答案】解:石油分馏的产物有: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物质.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可以用作燃料,为机动车提供能量.沥青可以用作修桥、铺路等方面.故填: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沥青等物质.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可以用作燃料,为机动车提供能量.沥青可以用作修桥、铺路等方面.四、综合题13.【答案】(1)物理;二氧化碳和水(2)压强减小,分子间隔增大(3)甲(4)使用清洁能源,多植树造林14.【答案】(1)物理;SO2、NO2(或氮氧化合物)(2)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4P+5O22P2O5(3)B;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
5.2组成燃料的主要成分-碳一、单选题1.某种黑色粉末在不同条件下分别与氧气反应,生成甲、乙两种气体,此粉末是()A.氧化铜B.木炭粉 C.二氧化锰 D.四氧化三铁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同3.按如图进行实验,有关说法及分析不正确的是()A.烘干的木炭粉末与CuO粉末须混合均匀B.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C.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4.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A.可燃性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5.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物理性质相同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6.金刚石、石墨、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A.构成原子大小不同B.构成原子数目不同C.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7.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结束时将导管从石灰水中取出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装置II中出现气泡,说明I中反应已开始B.反应中,装置I 减少的质量是氧元素的质量C.冷却后,若装置I中有黑色固体,说明碳有剩余D.冷却后,装置I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气体的质量8.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固体单质是()A.氢气B.二氧化碳 C.木炭 D.二氧化硫9.“扬州八怪”之一,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所绘的字画至今仍不褪色,这是因为墨汁中的碳()A.具有可燃性B.在常温下性质稳定 C.具有氧化性 D.具有还原性10.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吸附作用,是因为()A.常温时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B.颗粒都很小,而且是黑色的C.都有疏松多孔结构D.都不具有毒性二、填空题11.无定形碳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质量检测练习题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A. 核能B. 天然气C. 可燃冰D. 风能2.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B. 石油C. 天然气D. 氢气3.下列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煤B. 石油C. 酒精D. 天然气4.生活和生产中以下说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A. 二氧化碳会溶于雨水形成酸雨B. 洗洁精可以使油污溶于水形成溶液C.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5.下列选项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 柴草B. 天然气C. 氢气D. 酒精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液体就可直接饮用B. 日本大地震中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类反思.要更安全可靠地利用核能C. 有人认为,为了食品安全,应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包装食品的塑料制品D. 有人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都有害,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7.下列物质中,主要成分不同的一组是()A. 沼气和天然气B. 酒精和乙醇C. 大理石和石灰石D. 干冰和冰8.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 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C. 大量使用煤、石油造成大气污染,因此使用天燃气可以避免污染D.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9.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B. 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C. 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D. 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0.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铝材做高压锅B.液化气做燃料C.炭黑做填充剂D.钢材制铁轨11.(2014•深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H<7的雨水叫酸雨B. PH越小,酸性越弱C. 证明溶液里面含有Cl﹣,只需要加入AgNO3溶液D. 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是碱性溶液12.据悉预计2018年11月初,哈市东部地区新増的一条过江通道——“新东江桥”滨北线松花江公铁两用桥江南江北引桥将达到通车条件。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5章燃料》知识过关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干冰进行人工降雨B. 一氧化碳用作燃料C. 红磷用作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D. 氧气用于供给呼吸2.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B. 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3.下列做法或说法中错误的是()A. 回收废旧电池,既可节约金属资源又可减少环境污染B. 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C. “低碳生活”倡导大量使用化石燃料,鼓励人们多开汽车出行D. 使用可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有利于减轻“白色污染”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液氧B. 石油C. 生铁D. 牛奶5.下列关于碳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炭黑可用作冶金工业的原料B. 石墨可用作高温润滑剂C. 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D. 活性炭给红糖脱色6.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 水在高温条件下能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C. 铝质饭盒不宜贮存酸性食品——铝易与酸性溶液反应D. 用醋酸浸过的铁钉很易锈蚀——醋酸对铁钉锈蚀起到催化作用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中,红色粉末逐渐变成了黑色D. 向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干燥的纸花上喷稀醋酸,纸花变成红色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稀硫酸用于金属除锈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氦气用作保护气D. 用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9.下列化工产品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 汽油B. 石蜡C. 煤油D. 煤焦油10.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晶体。
九年级第一学期科粤版化学上册第5章燃料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化学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对化学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实验操作中的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实验中,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B.点燃氢气之前,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给试管内的固体加热时,先预热试管,后对准固体的部位集中加热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2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B.生活中利用活性炭来吸附装修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C.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根本对策是全球参与控制一氧化碳的排放量D.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4 . 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A.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可能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B.制取CO2气体时,始终收集不到CO2——可能是收集CO2的集气瓶没盖严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炸裂——可能是试管内的液体超过其容积的1/3D.过滤时,经过两次实验,所得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内壁5 . 下列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二氧化碳碳酸钙B.铜氧化铜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一氧化碳碳酸6 . 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A.燃烧条件模型B.物质分类模型D.氨分子结构模型C.金刚石结构模型7 . 从化学视角看烟”、“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冬天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哈气看到玻璃片上有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且产生白色火焰8 . 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如图。
第5章燃料同步练习(二)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Fe-56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炼焦和石油分馏,是开发利用化石燃料的两项重要化工工艺,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两者都属物理变化B、两者都属化学变化C、前者属物理变化,后者属化学变化D、前者属化学变化,后者属物理变化2、下列表示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A、 B、 C、 D、j3、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①有充足的氧气②有可燃物③可燃物达到一定的温度A、只要①B、只要②C、①和③D、①②③同时具备4、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正确的是()A、CaCO3CaO+CO2↑B、NH4HCO3 NH3↑+CO2↑+H2OC、Mg+O2 MgO2D、4P+5O2 2P2O5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爆炸B、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会燃烧C、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D、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6、a g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b 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A、大于(a-b)gB、等于(a-b)gC、小于(a-b)gD、不大于(a-b)g7、“西气东输”是开发大西北的一项重大工程,输送的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种气体化石燃料,该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COB、H2 C O2 D、CH48、以下关于能源和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化学电池是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 、氢气燃烧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化学能的过程C 、氢能是理想的新型能源,它有放热多、资源丰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D 、大量废旧电池的随意丢弃,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9、下列有关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燃物燃烧时,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或与氧气接触B 、所有的燃烧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C 、只要是不能燃烧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灭火D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10、麦收时节,某些地方仍有就地焚烧麦秸秆的陈规陋习。
1 第五章 燃料 检测题 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气体中,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是( ) 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空气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液态氢气是蓝色的 C.氢气难溶于水 D.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约是氧气密度的1/14 3.下列对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 B.氢气燃烧时会产生浓烈的刺激性气味 C.氢气燃烧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 4.氢气是一种具有广泛用途的物质,下列关于氢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氢气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最小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 C.点燃氢气与氧气的混合气体时,一定会发生爆炸 D.氢气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 5.氢燃料电池是当前为保护环境各国积极发展的一种新型的能源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以氢气和氧气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直接产生电能,运行时产生的温度一般不超过80 ℃,反应后的产物只有水。以下对氢燃料电池的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氢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是H2 C.氢燃料电池的特点是无毒、热值高 D.该电池使用的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6.(2013·陕西改编)下列相关知识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所以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B.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热胀冷缩虽然分子间的间隔都发生了改变,但分子本身没有改变,所以二者均属于物理变化 C.乙醇和甲苯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所以二者元素组成一定相同 D.CO和CO2都是由C、O两种元素组成的,所以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7.(2013·兰州改编)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具有吸附性 C.“碳海绵”属于混合物 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 8.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 ) A.稳定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助燃性 9.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CO可以在O2中燃烧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10.(2013·重庆)温室效应有功有过,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 A.CO2 能使干燥石蕊纸花变红 B.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低碳”是指较低的CO2排放 D.温室效应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温度 11.(2013·江苏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 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12.下图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13.氢能源是一种极其理想的新能源,因为氢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且生成物不污染环境.但氢气作为能源目前还不能广泛使用,分析其原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虽然制氢的资源很丰富,但制取成本高 B.高效、经济的制氢方法还在研究之中 C.高效、价廉的贮氢材料还在研究之中 D.氢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就会爆炸 14.(20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60则是碳的化合物 15.(2013·四川广安改编)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下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 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元素组成相同,性质相同 ②二氧化碳能使染有紫色石蕊的干燥纸花变红 ③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成正比 ④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进行灯火试验 ⑤一氧化碳、木炭、氢气都具有可燃性 ⑥一氧化碳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缺氧窒息而亡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④⑤⑥ D.③④⑤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合适原料是( ) 3
A.石灰石与浓盐酸 B.石灰石与稀盐酸 C.碳酸钠与稀盐酸 D.石灰石与稀硫酸 17.(2011·荆门)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是( ) A.氢气 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 18.(2011·无锡)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 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焦炭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 19.(2011·河南)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 20.(2011·广安)下列行为与“绿色环保”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分类回收、利用垃圾,减少资源浪费 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 C.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化石能源 D.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二、填空题(共34分) 21.(6分)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 (1)自然界二氧化碳(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二氧化碳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增加二氧化碳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方式或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3分)(2013·重庆节选)激光打印机是常见的办公用品,它所用墨粉的主要成分是极细的碳粉。 (1)碳粉不具有的性质是 (填序号)。 A.黑色 B.易溶于水 C.可燃性 D.常温下稳定 (2)将碳粉在氧气中点燃,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6分)(2013·沈阳)体会内在联系,填写下表内容: 物质名称 (1) 石墨 组成元素 C C
微观结构模型 物质性质 颜色 无色 黑色 4
a b
水
硬度 (2) 小 导电性 不导电 导电 用途 制作钻石、切割玻璃等 (3) (写出一种) 24.(7分)(2011·鸡西)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一种)。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25.(4分)(2013·天津节选)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我们的环境。 (1)下列举措不能达到“低碳”目的的是 (填字母)。 A.提倡使用节能灯 B.利用和开发太阳能、风能等能源 C.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 D.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2)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6.(8分)(2013·南京)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 共奋斗”。 (1)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 (2)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PM2.5 D.氮气 (3)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
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①D烧杯中 (填“上层”或“下层”)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②B处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C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处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 5
是 ;写出C处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共18分) 27.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某同学猜想此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固体二氧化碳俗称_________,写出它在生活、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②验证该气体是二氧化碳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可选取下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一位同学猜想此无色气体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可以产生它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8分) 28.实验室里常用盐酸与碳酸钙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要制取110 g二氧化碳,至少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第五章 燃料 检测题参考答案 1.C 解析:氢气跟其他气体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密度小,是自然界中最轻的气体。 2.C 解析:氢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液态氢气也是无色的。 3.B 解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物为水,没有气味;燃烧时要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C 解析:当空气里混入氢气的体积为总体积的4.0%~74.2%时,点燃就会发生爆炸。因此在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5.D 解析:氢燃料电池是发生化学变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该电池是借助氢气与氧气的燃烧产生能量;氢气在反应中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产物是水无毒;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 6.B 解析:石墨和金刚石均属于碳的单质,但由于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