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对位红等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08.38 KB
- 文档页数:4
文章编号:1000-9973(2007)02-0063-03食品中对位红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徐志祥1,2,张洪霞3,方国臻2,王硕2,何金兴2(11泰山学院科研处,山东泰安 271021;21天津市食品营养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31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生活服务公司冷饮厂,济南 250101)摘要:对位红是一种化工合成的偶氮红色染料,通常被用于纺织、地板、染色,其毒性机理与苏丹红I 号相似,而且比苏丹红I 号的毒性更强。
对对位红的危害及其国内外对位红、苏丹红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
关键词:对位红;危害;检测方法;进展中图分类号:TS207 文献标识码:BAbstract :Para red is a synt hesis dye widely used for many materials such as textiledyeing and floor polishes ,and it s is st ronger t han Sudan I.The att ribute ,harm and it s detection to xicity met hod of para red and Sudan red were int roduced in t his article.It is comp rehensively reviewed wit h 12references.Key words :para red ;harm ;detection met hod ;p rogress1 前言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则是影响人类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些国家和地区频繁发生了食品污染等恶性事件,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原来认为是无害的食品添加剂,发现存在慢性或致癌作用,原来检测不出的有害物质被查出等,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染色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检验方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04.29•【文号】国检检[1996]96号•【施行日期】1996.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通关正文国家商检局关于印发《染色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检验方法(试行)》的通知(国检检〔1996〕96号一九九六年四月二十九日)各直属商检局:德国政府规定,自1996年4月1日起,禁止在纺织品、皮革制品、鞋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商品中使用能分离出20种致癌胺类的偶氮染料。
为做好检验工作,保证我输德的有关商品顺利进入德国市场,现将《染色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检验方法(试行)》印发你们执行,并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自1996年4月1日起,对输德的《种类表》内属纺织品、皮革制品、鞋等与人体直接接触的商品,应进行偶氮染料的检验,各局要做好检验工作,严把质量关。
含禁用偶氮染料超过30PPM的该类商品一律不得放行。
二、现阶段仍由上海、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湖南、辽宁商检局和中国商检研究所进行偶氮染料的检测。
附件:染色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检验方法(试行)附件:染色纺织品上禁用偶氮染料检验方法(试行)1范围本方法规定了进出口染色纺织品上染料能裂解出20种禁用芳香胺(见附录1)检验的抽样、制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检测器法及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分析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进出口染色纺织品(包括棉、麻、丝、毛、化纤)及其制品上染料能裂解出禁用芳香胺的检验。
2抽样和制样2.1检验批以同品种的商品作为一检验批。
同一检验批的商品应是同批生产、同规格、同色/花色、同染料索引号染料染色的货物。
2.2抽样数量从总件数中随要抽取至少3件。
2.3抽样方法将所抽件数逐件开启,首先检查是否属相同货品。
如属相同货品,然后按色/花色抽取代表性样品。
每件、每色/花色至少取10g,作为原始样品。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假阳性结果的问题分析作者:江华丽陈向标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10期摘要:偶氮染料在检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分异构体干扰检测结果,使检测结果呈假阳性。
这些同分异构体是不被禁用的,但由于结构上的相似造成色谱保留行为或质谱图上区别不大,在实际检测中容易被当作禁用的芳香胺而检出。
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禁用偶氮染料;假阳性;芳香胺在目前世界生产的7000种多种纺织染料中常用的有2000多种,这些纺织染料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偶氮染料、硝基染料、硫化染料和蒽醌染料,其中偶氮染料是指染料的化学结构中至少含有一个偶氮基(-N=N-),且与其相连的部分至少含有一个芳香族结构。
偶氮染料制作简便、色谱齐全、染色牢固,能染纤维品种广,是纺织印染中应用最多的一类合成染料[1]。
但部分偶氮染料已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害,其与我们人体皮肤长期接触会被皮肤吸收,并在人体环境中发生还原裂解反应,进而分解出可致癌芳香胺。
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针对24种可分解致癌芳香胺偶氮染料进行了限量说明,要求每种致癌芳香胺均不能超过20mg/kg。
而偶氮染料在检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同分异构体,干扰检测结果,使检测结果呈假阳性[2]。
这些同分异构体是不被禁用的,但由于结构上的相似造成色谱保留行为或质谱图上区别不大,在实际检测中容易被当作禁用的芳香胺而检出。
GB/T 17592-2011《纺织品禁用偶氮染料的测定》标准在制定时,已经考虑到了异构体的存在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在标准中明确:“必要时,选用另外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异构体进行确认。
”[3]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探讨分析。
1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中假阳性结果产生的原因分析1.1 印染助剂的影响某些高档涂层纺织品的涂层含有高弹体聚氨酯,它里面包含的2,4和2,6-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4'4-二苯甲烷二氰异酸酯(MDI)分别是由2,4-二氨基甲苯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作为原料合成的,在合成过程中TDI和MDI中残留的二氨基化合物很多,聚氨酯在高温碱性条件下还原处理时会释放出诸如2,4-二氨基甲苯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等二氨化合物,即使在较低温度和弱酸性介质条件下进行还原裂解仍能检出二氨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豆制品中6种违禁偶氮染料李娟;丁晓明;刘宏民;张雁冰【期刊名称】《质谱学报》【年(卷),期】2015(036)003【摘要】为了快速、高效的检测豆制品中非法添加的偶氮染料,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分析豆制品中6种偶氮染料(碱性橙Ⅱ、对位红、苏丹红Ⅰ~Ⅳ)的方法.样品用乙腈超声提取、取离心后的上清液直接进样分析,经Waters 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空白基质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6种染料在2~1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提取回收率为93.9%~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1%~14.8%;检测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03~0.75 μg/kg和0.1~2.0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豆制品中6种违禁偶氮染料的定量分析.【总页数】8页(P229-236)【作者】李娟;丁晓明;刘宏民;张雁冰【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药学院,河南郑州450001;郑州大学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河南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57.63【相关文献】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洗发育发类化妆品中6种违禁药物 [J], 勾新磊;刘伟丽;张梅;高峡;赵新颖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兽药粉剂中18种磺胺类违禁添加药物 [J], 王晓利;郭涛;王珊珊;赵金;苑金鹏;赵汝松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保健食品中3种违禁药物 [J], 蔡振世;林东波;徐端琼;卢文斌;许琨琨;池秀珍4.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养发类化妆品中15种违禁药物 [J], 刘红; 李晓健; 胡贝; 李丽霞; 丁晓萍5.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畜禽毛发中4种违禁氟喹诺酮类兽药 [J], 费丹;王梦芝;周瑶敏;谢敏;胡丽芳;郑小明;周日龙;闵佳玲;余云云;徐俊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食品中偶氮类色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者:关朝亮赵佳肖雪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16期摘要:在食品加工进程中,由于其工序的复杂,导致部分食品加工时丢失本色,并且令食物看起来十分不美观。
为了弥补这一问题很多食品加工厂都在自家食物中添加一定剂量的介成色素,这类色素虽然改善了食品的外观,可是同时也令食品的食用安全产生了问题,其色素中所包含的偶氮类元素对人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
本文着重针对食品中偶氮类色素的检测方式展开研究,对其解决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偶氮类色素;检测方法;研究进展现阶段偶氮类色素中含有的苏丹红等物质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已普遍为人所知,该物质的应用范围较广,其范围扩展至食品和药品行业,近年来也被应用于化妆品行业之中,该有害物质可充分改善应用物的美观,但由于其本身具有剧毒,因此也在相关明文限制下被禁用应用。
一、偶氮类色素检测方式的分析方法1、样品的处理前介成色素中含有大量危害人体健康的化学物质,在针对该成分的检测中因其处理方式具有多样性,所以检测人员针对液态食品的实际检测应注重对其检测细节的应用。
针对不同类别的食品其检测应用方式也要有所改善。
食品的种类主要分为固态和液态,这两类食品的样品前处理方式具有较大的区别性,这种区别主要体现在针对其样品的汲取,检测人员针对液态食品的检测首要去除液态食品中的沉淀元素,其次是利用超声波装置去除其体内的二氧化碳元素,对于某些含有乙醇的饮品其溶液需先行调解,后行过滤,以待之后进行测定。
而对于肉类食品的检测工序主要是将肉类固态食品进行粉碎处理,后经由脂肪含量的提取,汲取其中的色素,用过滤膜将其紧紧包裹以待之后进行详细的测评。
2、检测食品中偶氮类色素的薄层液相色谱法(TLC)液相色谱法为所有检测方法中操作工序较为简单的方式之一,该方法具有着较高的经济应用价值,并且可对食品中的色素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提高检测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由于其技术本身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检测中仅能对色素成分进行初步的检测,其对色素的处理方法主要以被检测食品的色谱条件为中心展开对其介成色素的检测。
第29卷第2期 2010年2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R ESEARCH AND EXPLORATI ON I N L ABORAT OR YVol .29No .2 Feb.2010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探讨吴节莉1, 孔祥泰2(1.上海交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上海200240; 2.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 要:将固相萃取技术应用于禁用偶氮染料中代谢物苯胺类物质的检测。
采用自制的大孔吸附树脂固相萃取小柱可以同时吸附水体中的苯胺类物质和其他常用染料。
HP D 系列大孔吸附树脂对苯胺类物质的吸附量大于对染料的吸附量,解脱性良好,适宜于做本方法的固定相。
利用丙酮和乙醇2种溶剂的不同极性,将染料与苯胺类物质进行洗脱分离,解脱率较高,适宜做本方法的洗脱剂。
通过紫外吸收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初步建立起一套快速、简单、实用的分离检测方法。
关键词:偶氮染料;苯胺;固相萃取;大孔吸附树脂;高效液相色谱中图分类号:TS 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67(2010)02-0047-03D iscus si o n on Ana l ys is Me thods of B anned Azo Dye stuffsWU J ie 2li 1, K ONG X iang 2ta i2(1.I nstru m ental A nalysis Center,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 i 200240,China;2.Depart m ent of Che m istry,Anhui University,Hefe i 230039,China )Abstrac t:S olid phase extracti on m ethod was app lied f or sepa r a tion and ana lysis of banned azo dyestuffs and its reduc 2ti on pr oduct 2aniline s .The results show that aniline s and dyestuffs can be absor bed by the suitable sta tiona r y pha se m ac r opor ous abs or p ti on r e sin in aqueous s oluti on at the sa m e ti m e .Meanwhile,t w o parts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ba sing on the different polarity bet ween acet one and ethanol .Then it can get their p r operties and a mounts measure m ent by ul 2traviolet absor ption s pec tr om etry and high pe r for m ance liquid chr om atography,building a fast,easy and useful analysis m ethod .Key word s:az o dyestuffs;aniline;solid pha se extracti on;m ac r opor ous absor pti on resin;high perf or m ance liquid chr om at ogr aphy (HP LC)收稿日期作者简介吴节莉(),女,安徽郎溪人,助理工程师,现主要从事仪器分析。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技术进展
鹏搏;晓琴
【期刊名称】《纺织导报》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禁用部分偶氮染料已成为当今世界市场上人们极为关注的热门话题。
该文阐述了对禁用染料进行检测的技术及其进展,主要介绍了德国政府规定的法定禁用染料测试标准,对染料工业和纺织工业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总页数】4页(P41-44)
【作者】鹏搏;晓琴
【作者单位】上海染农协会;上海染农协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13.1
【相关文献】
1.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技术进展 [J], 鹏搏
2.浅谈实验室检测安全问题——以新疆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为例 [J], 陈维博;刘慧洁;李岚;夏鑫
3.浅谈实验室检测安全问题——以新疆禁用偶氮染料检测为例 [J], 陈维博;刘慧洁;李岚;夏鑫;
4.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技术进展探究 [J], 张美玲;鞠恒强
5.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技术进展 [J], 鹏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16-4025.[44]TAKANO T, FUKUDA M. Molecular cloning, DNA nucleotide se-quencing and expression in Bacillus subtilis cells of the Bacillus maceranscycl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 gene[J]. J Bacteriol, 1986, 166: 1118-1122.[45]NITSCHKE L, HEEGER K. Molecular cloning, nucleotide sequenceand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of the beta-cyclodextringlycosyltransferase gene from Bacillus circulans strain NO. 8[J]. ApplMicrobiol Biotechnol, 1990, 33: 542-546.[46]PALOHEIMO M, HAGLUND D. Production of cyclomaltodextringlucanotransferase of Bacillus circulans var. Alkalophilic ATCC 21783in B.subtilis[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1992, 36: 584-591.[47]SIN K, NAKAMURA A.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a cyclodextringlucanotransferase gene from Bacillus ohbensis and its expressed inEscherichia coli[J]. 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1991, 35: 600-605.[48]KIM M H, SOHN C B, OH TK. Cloning and sequencing of a cyclodextringlycosyltransferase gene from Brevibacillus brevis CD162 and its ex-pression in Escherichia coli[J]. FEMS Microbiol Lett, 1998, 164(2):411-418.[49]RASHID N, CORNISTA J, EZAKI 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narchaeal cyclodextrin glucanotransferase with a novel C-terminal domain[J]. J Bacteriol, 2002, 184: 777-784.[50]唐上华, 王磊. 嗜碱性芽孢杆菌N-227环状糊精葡基转移酶基因在枯草杆菌中的整合表达[J]. 工业微生物, 1995, 25(1): 1-4.收稿日期:2006-07-14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技术标准专项(05dz05009)作者简介:刘国艳(1970-),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检测与系统控制。
食品中对位红等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刘国艳1,柴春彦1,葛 宇2,孙耀辉1(1.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 201101;2.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 200233)摘 要:本文就当前国内外食品中对位红等禁用偶氮染料使用现状及危害、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技术进展及发展趋势情况作一综述,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提供参考。
关键词:对位红;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Progression in Detecting Methods for Banned Azo-dye in FoodLIU Guo-yan1,CHAI Chun-yan1,GE-yu2,SUN Yao-hui1(1.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1101, China;2.National Food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Shanghai 200233, China)Abstract :The status of misusing banned azo-dye such as para-red was reviewed as well as the progression in detectingmethods for azo-dye in food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monitoring food safety.Key words:para-red;banned azo-dye;detecting method中图分类号:R15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07)11-0604-04偶氮染料(AZO)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偶氮键(-N=N-),而与其连接部分至少含有一个芳香族结构的染料。
目前世界市场上三分之二左右的合成染料是以偶氮化学为基础制成的,即约三分之二的合成染料是偶氮染料,大约有2000多个品种近60多万吨年产量[1]。
由于该类染料具有色谱齐全,色光良好、着色牢度强、可任意拼色、性质稳定及价格低廉等优点等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及皮革制品的染色和印花中。
纺织品中的有害偶氮染料在一定条件下,将分解还原出不同的芳香胺类,其中有20多种芳香胺类与人体正常代谢产物混合后,能形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而再被人体吸收,对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
当前已知的23种芳香胺可用来合成几百种染料,其中2-萘胺和联苯胺致癌毒性最强,可导致恶性肿瘤。
近年来,由于食品加工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需要,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禁用偶氮染料(如苏丹红、对位红、丽春红、晚霞红等)的现象时有发生。
1食品中对位红等禁用偶氮染料使用现状及危害世界各国对人工合成食品色素的品种、使用范围和使用量都有严格的限制。
我国国家标准中截至2004年5月共准许在食品中使用11种合成色素,包括日落黄、柠檬黄、亮蓝、靛蓝、胭脂红、苋菜红、赤鲜红、诱惑红、新红、酸性红、喹啉黄。
日本准许使用12种、美国11种、英国22种、欧共体约20种。
除此之外的所有人工合成的偶氮染料均不允许以各种形式在食品中添加。
食品中有害偶氮染料直接进入人体,其危害性比纺织品中的偶氮染料更大,在人体内可形成苯胺、萘胺以及萘酚类等致癌性物质,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
“对位红”是一种常用的红色颜料,亦称对硝苯胺红,属于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剂,主要应用于机油、蜡、油彩、汽油等工业产品,常温下呈固态。
它和引发英国有史以来最大一起食品召回行动的“苏丹红”染料相似,都被禁止在食品染色剂中使用。
据牛津大学物理与理论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品安全信息介绍,“对位红”对眼睛、皮肤和呼吸系统有刺激性。
2005年4月21日,食品标准局发现美国大众食品公司生产的商标为“OldElPaso”的辣味墨西哥菜和墨西哥玉米煎饼中含有“对位红”染料,食品标准局的专家建议:“尽管有关'对位红'的资料有限,但消费者将其视作一种遗传毒性致癌物是比较谨慎的做法”。
英国食品标准局2005年5月5日又在35种食品中发现“对位红”,并公布了受污染的35种肉制品名单。
这是自4月21日以来第二次宣布发现受“对位红”污染的食品,也是从2月份发现350多种食品受“苏丹红I号”污染以来第三次宣布食品受污染。
早在1994年德国政府修订并颁布了“禁止使用的致癌物质”新法规,列出了20多种禁用致癌芳香胺。
法规规定禁止生产、出售含有致癌偶氮染料的制成品。
2002年,欧盟理事会通过了《关于禁止使用偶氮类染料指令》草案的共同文件。
当今世界范围内对食品中违法添加禁用偶氮染料都非常关注,要有效地控制偶氮染料在食品中的滥用,保障食品安全,除完善政策、法规及监督机制外,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提高食品中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和水平。
我国对偶氮染料的检测也非常重视,已经在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建立了专门的偶氮染料检测中心。
下面就当前国内外食品中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技术进展情况作一综述,为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等相关机构提供参考。
2食品中对位红等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目前检测禁用偶氮染料国家是GB/T 1759.1-1998、EN 14362-1:2003。
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气质联用技术(GC-MS)、薄层层析法、化学测试法等。
其检测下限一般为0.2~0.5mg/kg。
1997年德国率先建立了日用品、聚酯纤维上一些偶氮染料检测的新方法,该技术的核心内容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并对样品的前处理作了详细的介绍。
近几年,欧盟又建立了选择离子质谱法(SIM)、激光解析电离分析法(MALDI)、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技术(LC-MS)[2]。
我国现有的检测禁用偶氮染料的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质谱法颁布于1998年。
该标准主要参考德国标准DIN53316:1997而制定。
2003年和2004年欧盟又新推出了三项标准检测方法。
我国的检测标准与目前欧盟的三个标准方法在技术上和操作程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出口或进口产品进行监控时,有可能因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对测试结果产生异议。
2005年前后,我国又出台了一批禁用偶氮染料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其中包括2005年3月29日发布和实施的检测食品中苏丹红染料的检测方法(HPLC法)。
下面就检测禁用偶氮染料的具体方法作一概述。
2.1样品处理及色素提取方法[3]目前食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聚酰胺吸附法、液-液分配法、羊毛染色法、阴离子交换液分离法、季胺滤柱法、基体固相分离法、链霉蛋白酶-固相萃取法、助滤剂celite545柱层析法、固相萃取法等。
其中“聚酰胺吸附法”操作简单,在酸性条件下对含有单偶氮结构的色素吸附力很强。
样品溶液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成分对检测有干扰,必须事先除去。
液-液分配法适用于含单偶氮、三苯甲烷、靛族等酸性合成色素的提取,对样品溶液也要求先除去脂肪等干扰物;“羊毛染色法”适用于酸性合成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要求毛线不含荧光物,去除脂肪、蛋白质等干扰物质;阴离子交换液分离法提取和分离的色素种类多,对食品中47种合成色素进行提取,回收率可达80%以上;“季胺滤柱法”对样品溶液预处理要求简单,不需要对样品溶液进行除脂肪、蛋白质以及过滤调pH、蒸发有机溶剂等复杂过程,可同时分离测定11种合成色素,添加回收率可达85%~97.9%;“基体固相分离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提取和分离合成色素的方法,样品不经过任何预处理;“链霉蛋白酶-固相萃取法”适用于多种色素同时测定的提取,适用于放置时间长,色素被蛋白质吸附的样品;“固相微萃取法”自从1990年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水、食品、土壤中的半挥发性物质以及尿液中药物残留的检测,适于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中禁用偶氮染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