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理综毕业班综合测试(二)(化学部分)新人教版.doc
- 格式:doc
- 大小:283.00 KB
- 文档页数:9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广东)化学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解析:【答案解析】B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BCD解析:【答案解析】CA.Fe2+和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D.有硅酸沉淀生成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用BaCl2溶液鉴别和C 用浓HNO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的Cl2通入饱和NaHCO3溶液中除去HCl解析:【答案解析】CA:两者密度都比水小,均发生萃取,溴水层褪色。
B.两者都有沉淀生成。
C.两者均能与NaHCO3溶液反应,而且引入CO2.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 解析:【答案解析】DA有单质O2生成。
B有单质Al生成。
C有单质H2和N2反应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4gCH4 含有nA 个C-H共价键B 1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 nA个电子C 1 L 0.1 mol ·NaHCO3液含有0.1nA 个HCO3 —D 常温常压下,22.4L的NO2 和CO2合气体含有2 nA 个O 原子解析:【答案解析】AB 应该是转移3 nA 个电子。
C 应该是小于0.1nA 个HCO3 —。
D条件错误,应为标准状况。
下列陈述Ⅰ、Ⅰ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解析:【答案解析】DA关系不对,陈述Ⅰ是还原性。
B二氧化硅不导电。
C关系不对,陈述Ⅰ是吸水性图7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解析:【答案解析】BD从图看知:X为O,Y为Na,Z为Al,W为S,R为Cl。
2012届高三二模化学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D.乙酸乙酯和纤维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910114432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与乙的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丙位于第ⅠA族,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则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乙< 丁B.原子半径:甲< 乙C.丙的两种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甲、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但只要选错就得0分)22.Li-SOCl 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 4—SOCl 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 2=4LiCl +S +SO 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锂电极流向碳电极C .每生成1mol SO 2转移4mol 电子D .SO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Ⅰ试管中红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溶液B .实验Ⅱ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C .实验Ⅲ碳棒上有无色气泡产生D .实验Ⅳ中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Ⅰ Ⅱ Ⅲ Ⅳ 碎瓷片浸有石蜡油的石棉酸性KMnO 4盐桥电流计CFeFeSO 4H 2SO 4稀HCl含酚酞的Na 2SiO 3溶液FeCl 3溶液Na 2SO 370%硫酸30.(16分)共轭双烯与含有双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能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化合物Ⅱ可发生以下反应:(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___mol O 2。
熟练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依据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性质递变规律,可以采用“立体交叉法”来复习各类有机物的有关性质和有机反应类型等相关知识点。
首先,根据饱和烃、不饱和烃、芳香烃、烃的衍生物的顺序,依次整理其结构特征、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化学性质中的反应类型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各种有机物的制取方法。
这些资料各种参考书都有,但学生却不太重视,大多数同学仅仅看看而已,却不知根据“全息记忆法”,只有自已动手在纸上边理解边书写,才能深刻印入脑海,记在心中。
其次,按照有机化学反应的七大类型(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加聚、缩聚),归纳出何种有机物能发生相关反应,并且写出化学方程式。
第三,依照官能团的顺序,列出某种官能团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这样交叉复习,足以达到基础知识熟练的目的。
熟练的标准为:一提到某一有机物,立刻能反应出它的各项性质;一提到某类有机特征反应,立即能反应出是哪些有机物所具备的特性;一提到某一官能团,便知道相应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一般性质必定伴有其特殊性。
例如烷烃取代反应的连续性、乙烯的平面分子结构、二烯烃的1-4加成与加聚反应形成新的双健、苯的环状共轭大丌键的特征、甲苯的氧化反应、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l-位醇和2-位醇氧化反应的区别、醛基既可被氧化又可被还原、苯酚与甲醛的缩聚反应、羧基中的碳氧双键不会断裂发生加氢反应、有机物燃烧的规律、碳原子共线共面问题、官能团相互影响引起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改变等,这些矛盾的特殊性往往是考题的重要源泉,必须足够重视。
例题一:该题为2004年上海高考第29题。
这是一道典型的基础型应用题,其有机基础知识为:1-3丁二烯的加聚原理、卤代烃的水解、烯烃的加成反应、l-位醇的氧化、羧酸与醇的酯化反应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等。
平心而论,按照上述复习方法,答题应该毫无困难。
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有机化学问题有机化学高考试题必有根据有机物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推断或合成题。
这类试题通常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其中有:推断原料有机物、中间产物以及生成物的结构式、有机反应类型和写有关化学方程式等。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4月综合测试(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l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狡黠.(xiá) 盥.洗(huàn) 肖.像(xiào) 铩.羽而归(shā)B.木讷.(nà) 收讫.(qì) 塞.责(sâ) 栉.风沐雨(zhì)C.桎梏.(kù) 整饬.(chì) 辟.邪(bì) 岿.然不动(guī)D.哂.笑(shěn) 聒.噪(guō) 挑.灯(tiǎo) 怏.怏不乐(yàng)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②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抛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
广东省广州市2012届高三毕业班4月综合测试(二)化学一、选择题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 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 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D. 乙酸乙酯和纤维索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A. 常温下,3Og C2H6中含有4n A个C-H键B. 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C. 溶液中含有0.2n A个Na +D. 标准状况下,22.4L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碳原子9.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B. 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C. 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固体:D. 向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10.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用Ba(NO3)2溶液鉴别 Na2SO3和 Na2SO4B. 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人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C. 将碘水和CCl4倒入分液漏斗,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CCl4中D. 取0.1mol FeCl3溶于蒸馏水,用1OOmL容量瓶定容后得到溶液11 对于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jA.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銜:B.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均增大C. 如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D. 溶液中:12.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敉依次增大。
平的最髙价氧化物与乙的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丙位于I A族,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A. 气态氮化物的稳定性:乙<丁B. 原子半径:甲< 乙C. 丙的两种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 平、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22.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4-SOCl2。
2012届广州市高三二模化学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D.乙酸乙酯和纤维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A.常温下,30g C2H6中含有4n A 个C—H键B.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C.0.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0.2n A个Na+D.标准状况下,22.4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碳原子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2Al+2OH-+2H2O=2AlO2-+3H2↑B.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HCO3-+ H+=CO2↑+H2OC.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固体:Fe(OH)3+3H+=Fe3++3H2OD.向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 2-= BaSO4↓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Ba(NO3 )2溶液鉴别Na2SO3和Na2SO4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C.将碘水和CCl4倒入分液漏斗,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CCl4中D.取0.1mol FeCl3溶于蒸馏水,用100mL容量瓶定容后得到1 mol·L-1FeCl3溶液11.对于0.1mol·L-1(NH4)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4)2SO42NH4+ + SO42-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c(NH4+)与c(SO42-)均增大C.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D.溶液中:c(SO42-)=2c((NH4+) + 2c(NH3·H2O)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2012年高考(广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8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 2e F + 3Al + ClO - Cl -B K + 2Cu + OH - 3NO -C 4NH + Na + Br - 24SO -D 2Mg + H + 23SiO - 24SO -9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用溴水鉴别苯和正己烷B 用BaCl 2溶液鉴别24SO -和 23SO -C 用浓HNO 3与Cu 反应制备NO2D 将混有H Cl 的Cl 2通入饱和NaHCO 3溶液中除去HCl 10 、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Na 2O 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 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Al 2O 3制备AlC 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 实验室用NH 4Cl 和Ca(OH)2制备NH 3 11 、 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 ,4gCH 4 含有n A 个C-H 共价键B 1 mol Fe 与过量的稀HNO 3 反应,转移2 n A 个电子C 1 L 0.1 mol ·1L -NaHCO 3液含有0.1n A 个HCO 3 —D 常温常压下,22.4L 的NO 2 和CO 2合气体含有2 n A 个O 原子 12、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二、双项选择题:本大提供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22.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 >Y >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 >WC.WX 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Y 和Z 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23.对于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叙述正确的是A.c(H +)=c(Cl -)+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C.由H2O电离出的c(H+)=1.0×10-12mol·L-1D.与等体积0.01 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c(CH3COO-)30.(14分)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如反应①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
试卷类型:B2012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数 学(理科)本试卷共4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锥体的体积公式13V 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5分.满分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1z a i =+,22z i =-,且12|z ||z |=,则实数a 的值为 A .2 B .-2 C .2或-2 D .±2或0 2.设集合A={(x ,y)|2x+y=6},B={(x ,y)|3x+2y=4},满足C ⊆(A B)的集合C的个数为A .1B .2C .3D .4 3.已知双曲线221x my +=的虚轴长是实轴长的2倍,则实数m 的值是 A . 4 B .14 C .14- D .-4 4.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公差为2,项数是偶数,所有奇数项之和为l5,所有偶数项之和为25,则这个数列的项数为A .10B .20C .30D .405.已知两条不同直线m 、l ,两个不同平面α、β,在下列条件中,可得出αβ⊥的是A .m l ⊥,l ∥α,l ∥βB .m l ⊥,αβ=l ,m α⊂C .m ∥l ,m α⊥,l β⊥D .m ∥l ,l β⊥,m α⊂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函数1f (x )x=在其定义域上是减函数B .两个三角形全等是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必要条件C .命题“210x R,x x ∃∈++>”的否定是“210x R,x x ∀∈++<”D .给定命题p 、q ,若p ∧q 是真命题,则⌝p 是假命题 7.阅读图l 的程序框图,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k 的值为 A .5 B .6 C .7 D .88.已知实数a ,b 满足22430a b a +-+=,函数1f (x )a s i n xbc o s x =++的最大值记为(a,b )ϕ,则(a,b )ϕ的最小值为A .1B .2C .31+D .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考生作答6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30分. (一)必做题(9~13题)9.某社区有600个家庭,其中高收入家庭150户,中等收入家庭360户,低收人家庭90户,为了调查购买力的某项指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l00的样本,则中等收入家庭应抽取的户数是 . 10.(12x x-)6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 (用数字作答). 11.已知不等式2|x |->1的解集与不等式20x ax b ++>的解集相等,则a b +的值为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广东省六校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化学)本试卷共6页,21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第Ⅰ卷(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2分,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馏、干馏都是物理变化 B.127I和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C.硫酸铜、二氧化硫都是电解质 D.盐酸、漂白粉都是混合物2.在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Na+、S2-、ClO- B.K +、SO42-、OH-、AlO2-C.K +、Fe3+ 、Cl-、NO3- D.Ba2+ 、Na+ 、OH-、CO3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石油是由液态烷烃、烯烃和少量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B.40%的甲醇水溶液称成为福尔马林,常用于浸制生物标本C.乙醇、乙烯、乙醛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油脂、淀粉水解都生成甘油4.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S→SO3→H2SO4 B.Al(OH)3→Al2O3→AlC.Cu→CuCl2→Cu(OH)2 D.Na→Na2O2→Na2CO35.关于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E1是该反应的活化能B.△E2是2mol HCl(g)的总键能C.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 HCl(g) △H=-183KJ/molD.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6.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NH4Cl的电子式: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S2-结构示意图: 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C. 32167.X 、Y 、Z 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 、Z 位于同一主族,X 、Y 处于同一周期。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
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 原子少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Z<Y<XB .Y 元素的氢化物是一种强酸C .3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Y 的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D .其对应的阴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m n n YX Z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接触法”制H 2SO 4过程中,选择98%的浓硫酸作为SO 3的吸收剂B .海水提镁的主要步骤为:C .侯德榜制碱法最终制得的是纯碱D .高炉炼铁过程中的还原剂主要是CO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①实验室保存FeCl 3溶液应加少量稀盐酸,并且放入少量的Fe 粉 ②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配有橡胶塞的细口瓶中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 2-4 ④用丁达尔现象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⑤工业上可用金属铝与V 2O 5在高温下冶炼矾,铝作还原剂A .①②④B .①②⑤C .②④⑤D .②③④ 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 .NO 2与水的反应:3NO 2+H 2O =2NO 3-+NO+2H +B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 32-+2H +=H 2O+CO 2↑C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SO 32-+2H +=SO 2↑+H 2O D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 OH -=CO 32-+H 2O 1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 SO 3含有的分子数为0.1n AB .常温下,3.0g 甲醛含有C-H 键数目为0.2n AC .含有2molH 2SO 4的浓硫酸与足量Cu 加热条件充分反应,电子转移数是2n AD.1L 1mol/L AlCl3溶液含Al3+数目为n A12.下列实验操作或检验正确的是A.收集氯气 B.转移溶液 C.模拟工业制备并检验氨气 D.用海水制少量蒸馏水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12届广州市高三二模化学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发生反应B.溴乙烷和乙醇都能发生消去反应C.淀粉和蛋白质均可作为生产葡萄糖的原料D.乙酸乙酯和纤维素乙酸酯均可水解生成乙醇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A.常温下,30g C2H6中含有4n A 个C—H键B.1mol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2n A个电子C.0.1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0.2n A个Na+D.标准状况下,22.4L 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n A个碳原子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烧碱溶液中加入铝片:2Al+2OH-+2H2O=2AlO2-+3H2↑B.向小苏打溶液中加入醋酸:HCO3-+ H+=CO2↑+H2OC.向HI溶液中加入Fe(OH)3固体:Fe(OH)3+3H+=Fe3++3H2OD.向MgSO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Ba2++SO4 2-= BaSO4↓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用Ba(NO3 )2溶液鉴别Na2SO3和Na2SO4B.除去苯中少量苯酚,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过滤C.将碘水和CCl4倒入分液漏斗,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CCl4中D.取0.1mol FeCl3溶于蒸馏水,用100mL容量瓶定容后得到1 mol·L-1FeCl3溶液11.对于0.1mol·L-1(NH4)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NH4)2SO42NH4+ + SO42-B.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浓硫酸,c(NH4+)与c(SO42-)均增大C.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D.溶液中:c(SO42-)=2c((NH4+) + 2c(NH3·H2O)12.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的最高价氧化物与乙的氢化物同时通入水中,得到的生成物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
丙位于第ⅠA族,丁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则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乙 < 丁B.原子半径:甲 < 乙C.丙的两种氧化物都是离子化合物D .甲、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但只要选错就得0分)22.Li-SOCl 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
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lCl 4—SOCl 2。
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Li+2SOCl 2=4LiCl +S +SO 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锂电极流向碳电极C .每生成1mol SO 2转移4mol 电子D .SOCl 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3.对实验Ⅰ~Ⅳ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Ⅰ试管中红色溶液逐渐变成无色溶液B .实验Ⅱ试管中出现淡黄色浑浊C .实验Ⅲ碳棒上有无色气泡产生D .实验Ⅳ中酸性KMnO 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Ⅰ Ⅱ Ⅲ Ⅳ 碎瓷片浸有石蜡油的石棉酸性KMnO 4盐桥电流计CFeFeSO 4H 2SO 4稀HCl含酚酞的Na 2SiO 3溶液FeCl 3溶液Na 2SO 370%硫酸30.(16分)共轭双烯与含有双键的化合物相互作用,能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例如:化合物Ⅱ可发生以下反应:(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_________mol O 2。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是缩聚反应,化合物Ⅳ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Ⅴ和化合物Ⅵ能发生类似反应①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_________。
(5)下列关于化合物Ⅰ、Ⅱ、Ⅴ、Ⅵ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填字母)。
A .Ⅰ属于芳香烃B .Ⅰ、Ⅱ、Ⅴ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 .Ⅴ与足量H 2加成后的产物是3-甲基戊烷D .加热条件下Ⅵ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反应①:(Ⅰ)COOCH 3COOCH 3 +一定条件COOCH 3COOCH 3(Ⅱ)ⅡⅢ(分子式为C 4H 4O 4)HOCH 2CH 2OH/催化剂 Ⅳ(高分子化合物)稀H 2SO 4/△反应②反应③ CH 3CH 2(Ⅴ)(Ⅵ)COOCH 2CH 3 O31.(16分)工业上常利用醋酸和乙醇合成有机溶剂乙酸乙酯: CH 3COOH(l)+C 2H 5OH(l)△浓H 2SO 4CH 3COOC 2H 5(l)+H 2O(l) ΔH =-8.62kJ ·mol -1已知CH 3COOH 、C 2H 5OH 和CH 3COOC 2H 5的沸点依次为118℃、78℃和77℃。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该研究小组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60℃下反应40min 与70℃下反应20min 相比,前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后者(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3)如图所示,反应时间为40min 、温度超过80℃时,乙酸乙酯产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两条)。
(4)某温度下,将0.10 mol CH 3COOH 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①实验测得已电离的醋酸分子占原有醋酸分子总数的1.3%,求该温度下CH 3COOH 的电离平衡常数K 。
(水的电离忽略不计,醋酸电离对醋酸分子浓度的影响忽略不计) ②向该溶液中再加入__________mol CH 3COONa 可使溶液的pH 约为4。
(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乙酸乙酯产率/ %温度 /℃32.(16分)硫酸铅广泛应用于制造蓄电池、白色颜料等。
利用锌冶炼过程中的铅浮渣生产硫酸铅的流程如下:已知铅浮渣的主要成分是PbO 、Pb ,还含有少量Ag 、Zn 、CaO 和其他不溶于硝酸的杂质。
25℃时,K sp (CaSO 4)=4.9×10-5,K sp (PbSO 4)=1.6×10-8。
(1)已知步骤Ⅰ有NO 产生,浸出液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Pb 2+。
分别写出PbO 、Pb 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Ⅰ需控制硝酸的用量并使Pb 稍有剩余,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母液可循环利用于步骤Ⅰ,其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填一种物质化学式),若母液中残留的SO 42-过多,循环利用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产品PbSO 4还需用Pb(NO 3)2溶液多次洗涤,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
(5)铅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硫酸,充电后两个电极上沉积的PbSO 4分别转化为PbO 2和Pb ,充电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0%硫酸 PbSO 4ⅠⅡⅢ33.(16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中以铜粉(含铁粉5%以上)为原料制取胆矾(CuSO4·5H2O)并检测其纯度。
本题限选试剂:3 mol·L-1H2SO4、浓硝酸、3%H2O2、0.2mol·L-1NaOH、20% KSCN。
有关物质溶解度如下表(单位:g/100gH2O)。
(1)在答题卡上补充完成制取胆矾的实验方案。
(2)完成步骤1后,检验铜粉中的铁是否除净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胆矾中若含有少量Cu(NO3)2·3H2O,测定其中CuSO4·5H2O的含量,实验步骤如下:称量胆矾样品的质量为m1,加水溶解,滴加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烘干、冷却,称得其质量为m2。
样品中CuSO4·5H2O的质量分数为(列出算式。
化学式量:CuSO4 160 CuSO4·5H2O 250 Cu(NO3)2·3H2O 242 BaSO4 233)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7、B 8、D 9、A 10、C 11、B 12、C 22、BC 23、CD 30.(16分)(1)C 13H 20 (2分) 18(2分)(2)(3分)(漏条件、不配平各扣1分。
用可逆符号也正确)(3)(2分)(有错误但只要链节正确,给1分。
链节有误得0分)(4)(4分)(书写明显不规范酌情扣分) (5)BCD (3分) (“B ”“C ”“D ”得1分,“BC ”“CD ”“BD ”得2分,其余得0分) 31.(16分)(1)探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乙酸乙酯产率的影响 (2分) (自变量、因变量有遗漏或表达不清,扣1分) (2)小于(3分) (“<”得2分)(3)反应可能已达平衡状态........,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温度过高,乙醇..和乙酸大量挥发..使反应物利用率下降(4分) (两种可能的原因各占2分。
加点部分为得分点,意义相近即可给分。
多答其他原因不给分,也不扣分)(4)① CH 3COOH CH 3COO - + H +初始浓度/ mol·L -1: 0.10 0 0浓度变化/ mol·L -1: 0.10×1.3% 0.10×1.3% 0.10×1.3%平衡浓度/ mol·L -1: ≈0.10 0.10×1.3% 0.10×1.3% (2分)COOCH 3 COOCH 3+ 2H 2O稀H 2SO 4COOHCOOH+ 2CH 3OH△CH 3CH 2OCOOCH 2CH 3OCOOCH 2CH 3CH 3CH 2HO C -CH =CH -C -O -CH 2CH 2-OnH OO(3分)(K 的表达式正确得1分,算式正确得1分,计算结果正确得1分。
因计算时未作近似处理使小数在1.69~1.71之间均不扣分。
用分数表示计算结果不给分)②1.7×10-2(2分)(“1.68~1.71×10-2”“169/9870”或用小数表示均给分) 32.(16分)(1)PbO +2HNO 3=Pb(NO 3)2+H 2O (2分)3Pb +8HNO 3=3Pb(NO 3)2+2NO ↑+4H 2O (3分) (配平错误、漏气体符号各扣1分)(2)防止Ag 被溶解进入溶液(或使Ag 留在浸出渣中)(2分) (“置换Ag ”“除去Ag ”等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