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狭窄处理及对策
- 格式:ppt
- 大小:208.00 KB
- 文档页数:19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4例诊断及治疗摘要】目的:通过对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4例的诊断,探讨其发生原因及治疗方法。
方法:通过对14例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按照轻、中、重分别给予治疗。
结果:通过不同方法的治疗,14例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基本痊愈,出院随访,无再狭窄发生。
结论: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确定适合的处理方法,可以更好的帮助结直肠癌患者康复。
【关键词】结直肠癌;吻合口狭窄;影响因素;治疗方法【中图分类号】R57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92-02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
好发部位为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占60%。
发病多在60~70岁,50岁以下不到20%。
男女比例为2:1。
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为9%。
其轻者腹痛、排便不畅,便秘,重者产生肠梗阻(甚至急性肠梗阻),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威胁患者生命。
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自我院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150例,其中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的有14例,发生率为933%。
1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8例(571%)、女性患者6例(429%),年龄37~70岁,平均年龄48岁,吻合口狭窄发生于术后30~210d,平均120d。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狭窄吻合口直径分类:轻度3例,占214%;中度7例,占50%;重度4例,占286%。
狭窄长度为05cm~4cm,平均长度为16cm。
12影像学检查:钡灌肠造影是大肠检查的最基本方法,也是临床最常用的结肠诊断方法,也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检查之一。
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则是诊断大肠癌的普选方法。
此方法安全、可靠、简便,能清晰显示肠道内较小的病变,大大提高了检出率及诊断水平。
钡剂灌肠是了解结肠器质性状态的最好方法之一,除疑有结肠坏死、穿孔,以及肛裂疼痛不能灌肠外,一般无禁忌证。
吻合口狭窄的14例患者中6例行结肠钡灌肠造影,发现病变肠段收缩痉挛、肠管直径小于正常、钡剂通过缓慢、均经结肠镜检查证实肠腔狭窄,其中镜身不能通过者4例,吻合口狭窄段距肛缘平均45cm(3~12cm)。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处理
罗水祥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12(014)006
【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处理方法.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20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13例,11例采用保守大肠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余2例采取结肠造瘘.结果:8例经1次扩张,3例经2次扩张,2例经结肠造瘘,狭窄均被改善,直径约2.0~2.5cm.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确定适合的处理方法.
【总页数】1页(P44)
【作者】罗水祥
【作者单位】614000,四川乐山市市中区人民医院外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内镜下球囊扩张术与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对比
2.直肠癌术后并发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一例报告
3.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处理
4.内镜下狭窄切开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后早期关闭造口的研究
5.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诊治与预防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诊治与预防研究进展*王宏,朱跃坤,朴大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DOI:10.19668/ki.issn1674-0491.2021.02.023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日益增加[1],已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其以直肠癌为主,该病发病率可达60%,又以低位直肠癌多见(占65%~70%)[2]。
随着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切除术技术的不断成熟,低位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得以延长,保肛率不断提高。
但随着保肛率的提高,吻合口狭窄(anastomotic stenosis,AS)的发生率也随之升高[3]。
AS是直肠癌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降低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4],轻者可导致腹痛、排粪频率增加以及排粪困难等不适,重者可导致肠梗阻甚至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因此,探讨直肠癌术后AS 的诊治与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结合现有文献就直肠癌术后AS的诊治与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直肠癌术后AS的定义目前,关于直肠癌术后AS的定义在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Truong等[5]将AS定义为吻合口直径≤20mm,并根据吻合口直径大小将AS分为3级(1级:直径10~20mm;2级:直径5~9mm;3级:直径<5mm)。
Saito等[6]则认为,AS指吻合口直径小于19mm。
而Lee等[7]将AS定义为示指或19mm的结肠镜不能通过吻合口。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可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三种:(1)术后吻合口处出现肠壁增厚、瘢痕狭窄长度大于1cm,直径为12mm的结肠镜不能通过的吻合口;(2)直肠指诊发现吻合口处存在狭窄征象且伴有排气、排粪时腹痛,排粪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及排粪困难等症状;(3)直肠指诊发现吻合口处存在狭窄征象且结肠镜、经肛门造影、直肠肛周彩超和直肠MRI等检查提示吻合口处有狭窄者[8-9]。
由此得出,大部分学者是根据患者出现停止排气、排粪、腹痛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并结合肠镜及相关影像学检查结果来诊断吻合口狭窄。
造口狭窄的处理方法
以下是 7 条关于造口狭窄处理方法的内容:
1. 嘿,你知道吗?首先就是要定期扩肛呀!就好像给门轴上油,让它开合更顺畅。
比如老王,他就是坚持定期扩肛,真的很有效果呢!这多重要啊,可别不当回事儿呀!
2. 造口狭窄的话,一定要注意造口周围的清洁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就跟爱护宝贝脸蛋儿一样去爱护它。
就像隔壁李大妈,特别仔细地清洗,狭窄情况就改善了不少呢。
3. 吃也很关键呀!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这就好比给汽车加好油,才能跑得顺畅。
你瞧那小张,注意饮食后,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对处理造口狭窄可有帮助啦!
4. 还有啊,要保持好心情,别整天愁眉苦脸的。
心情好了,身体也会更听话呀!你想想,要是整天闷闷不乐,那身体能好吗?就像孙大爷,整天乐呵呵的,那造口狭窄似乎都怕了他呢。
5. 别忘了适当运动哦!这就像给身体这台机器上发条,让它动起来。
比如说老赵,他每天散散步,活动活动,对控制造口狭窄超有用呀。
6. 注意观察造口情况呀,一有不对劲就得赶紧想办法,这就像站岗放哨一样。
你想想,如果不注意观察,出问题了才发现,那多糟糕呀。
就像小李,发现及时,处理得也好。
7. 定期去复查也是必须的呀!难道不是吗?这就好比给汽车做保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大家都应该重视起来呀,可别偷懒!总之,处理造口狭窄,这些方法都超重要,一定要记住啊!。
直肠吻合口狭窄标准
直肠吻合口狭窄是指在直肠癌手术或其他肠道手术后,直肠与肠道之间的吻合口出现狭窄的情况。
这种狭窄可能会影响排便功能,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直肠吻合口狭窄的分型主要有以下三类:
1. 膜性狭窄:多见于低位保肛术后,表现为直肠壁的部分或弥漫性僵硬,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困难。
2. 管型狭窄:主要是由于吻合口处瘢痕形成所致,表现为直肠管腔的狭窄,可能影响排便通畅。
3. 弥漫性狭窄:可能是由于严重的吻合口瘘或弥漫性感染所致,表现为直肠壁的弥漫性僵硬,导致肠道内容物通过困难。
发现直肠吻合口狭窄影响排便等功能时,应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扩肛、挂线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同时,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喝水,以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胃肠道术后吻合口狭窄原因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胃肠道术后吻合口出现狭窄的主要原因及其对策。
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手术186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
同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人数为63例,对照组人数为62例。
分析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胃肠道手术之后吻合口出现狭隘的原因,并分析其解决问题的措施。
结果:观察组63例患者中出现胃肠道手术之后吻合口狭隘的主要原因是围手术期患者的营养状况不好,手术实施过程中手术操作的技巧还非常的不娴熟,吻合口运血状况并非特别良好,手术结束之后吻合口周围的引流管设置不科学。
结论胃肠道手术之后吻合口出现狭隘的原因有很多种,要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关键词:胃肠道吻合口原因对策就临床现阶段的技术而言,实施手术是治疗恶性肿瘤以及消化道消化不良的主要方法。
目前临床上充分证实,胃肠道手术消化道的重建手段种类非常多,对胃肠道手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法以及手术之后吻合口狭隘治疗还有很多分歧,如何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性和肿瘤彻底根治性,另外尽可能的降低患者手术之后梗阻、吻合口狭隘以及吻合口瘘等相关并发症的出险率对现阶段临床医学研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近几年随着各类临床消化外科基础和临床探讨的逐渐深入,消化道的重建和吻合有关器械的不断进步,加之临床对其研究的深入,外科医生的手术操作技术和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整体管理能力的不断提升,胃肠道手术之后吻合口出现狭隘等相关并发症明显降低,不过目前还不能完全杜绝,并发症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说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也加重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与经济负担,临床上应该引起重视。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手术之后吻合口出现狭隘的患者125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1例,女性患者54例,所有患者的年龄各不相同,在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70岁,年龄最小的患者22岁。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处理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处理方法。
方法:收治直肠癌患者208例,术后发生并发症吻合口狭窄13例,11例采用保守大肠内镜下气囊扩张术,余2例采取结肠造瘘。
结果:8例经1次扩张,3例经2次扩张,2例经结肠造瘘,狭窄均被改善,直径约2.0~2.5cm。
结论: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应严格掌握临床指征,确定适合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直肠癌并发症吻合口狭窄结肠造瘘Abstract Objective:To exeplore the processing method of anastomotic stricture after rectal cancer.Methods:208 patients confirmed as having rectal cancer from July.2006 to June.2011 were enrolled,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opration cure.Postoperative syndrome anastomotic stenosis in 13,11cases by the conservative e.endoscopic balloon dilatation,2 cases take colon colostomy.Results:Among the 13 cases of anastomosis stricture,8 cases by 1 times dilate,3 cases by 2 times,2 cases for colon colostomy.narrow were improved.The diameter is about 2.0~2.5cm.Conclusion:Colorectal cancer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stricture was the result of the multiple factors,so we should be controlled strictly clinical indications,determine suitable processing method.Key Word Rectal cancer;Sysdrome;Anastomotic stricture;Colon colostomy直肠癌是消化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大肠癌发病率的65%左右,好发人群多40岁以上,男性较多见。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标准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排便困难和其他问题。
在讨论标准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概念。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指直肠手术后,由于吻合口周围瘢痕组织增生或瘢痕收缩导致吻合口狭窄,影响排便和康复。
标准的制定通常考虑到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以及内镜检查结果等因素。
在临床上,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首先是临床症状,包括排便困难、便秘、腹胀等症状的严重程度。
其次是影像学表现,如CT、MRI等检查结果,可以帮助评估吻合口狭窄的程度和范围。
此外,内镜检查也是评估吻合口狭窄的重要手段,可以直接观察狭窄部位的情况。
针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标准,一般来说,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具体标准可能包括,吻合口狭窄的直径和长度、症状的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等。
根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等不同的治疗方案。
总的来说,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标准制定需要综合考虑临
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内镜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这样的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与护理摘要】总结了3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护理。
措施主要包括禁食、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或甲硝唑经骶前引流管冲洗、保持引流通畅的负压吸引;应用生长抑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28例(87.5%)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12.5%)吻合口瘘行结肠造口术后治愈。
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吻合口瘘的治愈至关重要。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瘘;治疗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80-0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道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国内低位直肠癌占整个直肠癌发病比例约65%~75%。
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应用,使许多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吻合口瘘的发生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费用,还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诊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2014年12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68例,其中男320例,女148例,年龄43~82岁,平均61.3岁。
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为4~8cm,所有病例术前肠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下段癌。
术后32例发生吻合口瘘,男23例,女9例。
1.2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及主要表现本组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14d,其中发生于术后3d 3例,术后5~8d 24例,术后10d 4例,术后14d 1例。
临床表现为术后体温正常3~5d后再度升高或持续低热或高热不退;血象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出现腹胀、腹痛,肛门坠胀感,部分患者有便血或腹膜刺激症表现;引流管一般先有少量淡红色浑浊物排出且引流量增加,大部分患者接着有粪便样物排出,有时有气泡溢出。
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标准直肠吻合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排便困难、便血、腹痛等症状。
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方法多样,但是在治疗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标准,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直肠吻合口的直径。
直肠吻合口的直径是评估直肠吻合口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般来说,直肠吻合口的直径小于2厘米即可诊断为直肠吻合口狭窄。
直径越小,病情越严重,患者的排便困难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2. 直肠吻合口的形态。
直肠吻合口的形态也是评估直肠吻合口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直肠吻合口狭窄可以表现为环形狭窄、线形狭窄等不同形态,不同形态的狭窄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排便功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3. 直肠吻合口的功能。
直肠吻合口的功能是评估直肠吻合口狭窄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直肠吻合口狭窄会影响患者的排便功能,导致排便困难、便秘等症状。
因此,评估直肠吻合口的功能状态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4. 直肠吻合口的病因。
直肠吻合口狭窄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手术操作不当、感染、炎症等因素。
了解直肠吻合口狭窄的病因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
综上所述,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标准包括直径、形态、功能和病因等多个方面。
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加强康复锻炼,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康复速度。
希望本文对于直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拾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