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一、引言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然而,由于手术操作、术后感染等原因,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肛瘘。
肛瘘是指肛门周围皮肤与直肠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流脓等症状。
因此,做好直肠癌术后肛瘘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二、肛瘘护理原则1.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及时清除脓液,避免感染扩散。
2. 药物治疗: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缓解症状。
3.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清洁,防止感染。
4. 营养支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增强患者体质。
5. 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情绪,消除患者顾虑,增强康复信心。
三、具体护理措施1. 局部清洁(1)每天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保持局部清洁。
(2)使用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肛周皮肤,每次15-20分钟。
(3)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脓液,避免损伤皮肤。
2. 药物治疗(1)根据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使用止痛药,缓解疼痛。
(3)使用中药熏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3. 切口护理(1)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2)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切口愈合情况。
(3)发现切口感染时,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4. 营养支持(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如鸡肉、鱼肉、豆腐、鸡蛋等。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5.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情绪,倾听患者诉说,消除患者顾虑。
(2)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增强康复信心。
(3)告知患者肛瘘的康复过程,消除患者焦虑情绪。
6. 日常生活护理(1)避免久坐、久站,减少肛门负担。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和腹泻。
(3)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治疗。
四、总结直肠癌术后肛瘘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康复。
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肛瘘的护理原则和具体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措施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吻合口瘘原因及防治措施【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使用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68例临床资料。
结果:全组6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6例(9%),其中1例直肠阴道瘘。
结论:应用双吻合器技术使得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吻合牢固可靠。
发生吻合口瘘原因复杂,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掌握吻合器操作要领和加强术后管理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关键。
【关键词】直肠癌双吻合器吻合口瘘我科2003年8月至2006年8月期间使用双吻合器(Doble stapling technique,DST)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以探讨吻合口瘘防治措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48例,女20例,年龄28~79岁、平均(52.0±7.4)岁。
结合术前肛门指诊和影像学检查及术中探查,直肠肿瘤下缘距肛门的距离均≤7 cm。
其中4.1~5.0 cm者27例,5.1~7.0 cm者41例。
均使用DST行低位直肠癌经腹前切除(Low anterior Resection LAR)手术。
病理结果:高分化腺癌17 例、中分化腺癌28 例、低分化腺癌8 例;黏液腺癌6 例;腺瘤癌变6 例;其他恶性肿瘤3 例。
临床分期(AJCC/UICC):0期2 例;Ⅰ期例;ⅡA期30 例;ⅡB期7 例;ⅢA 期8 例;ⅢB期5 例;ⅢC期4 例。
吻合后吻合环距肛缘的距离:>2 cm 22例;>5 cm 46例。
27例肿瘤位于直肠前壁,33例肿瘤位于直肠前侧壁,8例肿瘤位于直肠后壁。
1.2 手术方法:行直肠癌手术的常规术前准备,术中分离、松解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后,将肠系膜下动脉主干周围脂肪淋巴组织清除,分别钳切结扎直肠上动脉,使其骨骼化。
按TME手术操作原则采用电刀或剪刀,在直视下沿直肠系膜周围无血管区,即盆筋膜壁层和脏层之间的骶前间隙中锐性解剖、分离和清除髂血管旁及盆侧壁淋巴和脂肪组织,直至肿瘤下约4~5 cm,于肿瘤远端约3 cm预定吻合处清除、修整其脂肪组织。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处理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原因及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法。
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出现的低位直肠癌全系膜切除低位吻合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吻合口漏的患者采用手术及保守治疗(骶前双腔管冲洗引流加肛管引流)。
结果:共行低位保肛手术34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漏11例,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为3.2%。
患者的年龄、吻合技术和肿瘤组织学分型与吻合口漏的发生无关。
而患者的性别、肿瘤的大小与吻合口漏的发生密切相关(P<0. 05)。
11例患者中有3例行手术治疗(HA手术),8例采用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吻合口漏发生至出院时间平均为10~15 d。
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吻合技术是防止吻合口漏发生的关键。
正确判断吻合口漏的发生及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的前提,双腔引流管加肛管引流是保守治疗吻合口漏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ason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 Methods: Selected anastomotic leakage cases after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 were from March 1996 to April 2006 in our hospital; data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trospectively.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through presacral double-cavity tube and operation were used in patients respectively. Results: 11 patients were found anastomotic leakage in 348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cases (incidence rate was 3.2%). Sex and size of tumor were related to the anastomotic leakage (P<0.05), while age , anastomotic technique and histology type of tumor were not related to leakage. The 11 patients were all recovered after treatment (3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operation and others used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all patients could be discharged at an average of 10~15 d after anastomotic leakage occurred. Conclusion: Satisfying provision before operation and perfect anastomotic technology play key roles in preventing anastomotic leakage, correct judgement and valid method are premise of cure.Irrigation and drainage through presacral double-cavity tube is a simple,safe and less suffering method to treat anastomotic leakage after anus-preserved operation for low rectal cancer.[Key words] Rectum cancer; Anastomotic leakage; Drainage在我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近年来由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的引进并在临床上的实施,双吻合器的应用,以及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一方面使得更低位的直肠癌患者肛门得以保留,另一方面低位直肠癌手术后的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增加,同时吻合口漏发生后的病情发展也更趋复杂化、多样化。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王晓明【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7例(9.4%),13例经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痊愈,另4例再次手术行转流手术、腹腔冲洗引流均获治愈.结论:年龄、患者情况、吻合口位置、吻合技术及肠道准备等是影响吻合口愈合的重要因素.提高吻合技术、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和治愈吻合口瘿的关键.【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44)004【总页数】3页(P411-413)【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吻合口瘘【作者】王晓明【作者单位】兴安盟人民医院普外科,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1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首选何种术式,保肛手术在低位直肠癌时是否适用,一直在我国学者中存在着疑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手术技术及手术器械的提高和发展,低位直肠癌术中保留肛门的比例得以很大的提高。
其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吻合口瘘,故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是提高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的重中之重。
我院对近5年来180例该类手术患者进行分析,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5年1月~2010年1月以来共开展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手术180例,其中男113例,女67例,年龄32~79岁,平均56岁。
组织学类型:腺癌160例,印戒细胞癌 8例,未低化腺癌7例,腺瘤恶变5例。
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为5~9 cm。
有全身症状如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者42例,合并肠梗阻者33例。
1.2 方法①常规术前准备:手术前要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如有全身症状如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糖尿病者则在术前积极纠正患者的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对营养不良者术前应行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补充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
摘要:术后吻合口瘘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旨在探讨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等方面,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一、引言术后吻合口瘘是指胃肠道吻合口在手术后发生破裂,导致消化液、气体或粪便外漏至周围组织或体腔,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1%~5%,死亡率可高达10%~20%。
因此,对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至关重要。
二、病情观察1.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 观察患者的一般状况,如体温、意识、面色、食欲等,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
3.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如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变深、有异味等,提示可能存在吻合口瘘。
4. 定期检查吻合口区域的皮肤情况,防止感染和褥疮的发生。
三、引流管护理1. 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定期更换引流袋。
2.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4. 引流管拔除前,评估患者的病情,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
四、营养支持1. 术后早期禁食,待吻合口愈合后再逐渐恢复饮食。
2. 营养支持采用肠外营养,如静脉营养,保证患者营养需求。
3. 待吻合口愈合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如口服营养制剂。
4. 注意食物的质地和温度,避免过硬、过热或过冷的食物刺激吻合口。
五、心理护理1.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心理支持和鼓励。
2. 介绍吻合口瘘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治疗信心。
3. 鼓励患者参与康复活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4. 与患者家属沟通,共同关注患者的病情,提高家庭支持。
六、预防措施1. 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2. 术中注意吻合技术,确保吻合口愈合良好。
3. 术后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感染的发生。
4. 术后注意患者的营养和水分摄入,保证机体抵抗力。
5.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
预防吻合口瘘的护理措施在医院里,大家常常听到“吻合口瘘”这个词儿,乍一听可能觉得有点拗口,但其实这事儿关乎我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做完手术的朋友们。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护理措施,来预防这个让人头疼的情况,别担心,我们会轻松幽默地聊,不会让你觉得枯燥无味。
1. 了解吻合口瘘1.1 什么是吻合口瘘?好吧,先来个简单的定义。
吻合口瘘其实就是手术后,原本应该连接在一起的地方,突然“叛变”了,漏出了一些东西,比如消化液。
想象一下,像是你刚刚修好的水管,结果没几天就开始滴水,烦不烦?这可让人着急了!而且,一旦发生瘘,恢复的路就变得更加坎坷。
1.2 为啥会发生?有时候,这种情况就像是捉摸不定的天气,难以预料。
可能是手术时缝合的不够牢固,也可能是病人本身的身体状况,比如营养不良、感染等,都是潜在的“幕后黑手”。
所以,了解风险,才是预防的第一步。
2. 护理措施大揭秘2.1 饮食方面的注意饮食是王道,吃得好才能身体棒!在手术后的恢复期,饮食要注意清淡,像是吃点小米粥、蒸鸡蛋羹什么的。
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瘦肉、鱼、豆腐等,这些可都是助力恢复的小能手。
而且,记得少吃刺激性食物,像辣椒、油炸的东西,容易对肠道造成刺激,就像给伤口撒盐,疼得你直叫唤。
2.2 适量的水分摄入别忘了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但也要适量。
手术后,医生可能会建议你逐渐增加水分的摄入,这样有助于排泄废物,保持身体的代谢平衡。
想想看,干燥的沙漠里,哪能生出绿洲?所以,保持水分,保持湿润,绝对是关键。
3. 观察与心理支持3.1 细心观察身体状况手术后,得像个侦探一样,时刻注意身体的变化。
有没有疼痛加剧、发热,或者伤口出现异样?这些都是需要引起注意的信号。
记得要定期去复查,听医生的话,心里才踏实。
再说了,观察身体状况可是一种责任感,咱们要对自己负责,对身边的人也负责。
3.2 心理疏导同样重要再来聊聊心理健康。
手术后的情绪波动可是常有的事儿。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分析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155例,分析术后加强放置盆腔引流护理及其它适当护理对预防吻合口瘘的作用;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7.74%),直肠癌保肛术后加强护理措施,保持盆腔引流畅通,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有一定价值。
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在盆腔放置双管引流,并加强引流护理,可预防及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盆腔引流:吻合口瘘;临床护理手术切除是低位直肠癌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切割闭合器及吻合器等器械的应用,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迅速发展,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在国外发生率5.0%~15.0%[1],在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3%~10%[2]。
我院自2008年01月至2014年12月进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5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2例现对患者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155例,其中行盆腔单管引流86例,行盆腔双管引流69例。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5.6±5.5)岁。
均为低位直肠癌(距肛门10 cm以下)。
所有病例均经术前肠镜下活检病理确诊。
大体形态分型:隆起型6 例,溃疡型4例,浸润型2例;Dukes分期:A期2例,B期3例,C期3例,D期4例。
所有患者均在开腹下完成手术,手术时吻合方式:吻合器吻合3例,手工缝合吻合9例;并发吻合口瘘的时间为5~12 d,平均8.5 d。
合并基础病情况:糖尿病2例,高血压1例,营养不良2例。
术后盆腔引流管放置情况:放置盆腔单管引流8例,放置盆腔双管引流4例。
1.2病情观察吻合口瘘的发生一般都有先兆症状,如患者术后体温正常5 d左右出现低热,体温在升37.3℃~38.5℃左右,并伴有下腹闷胀不适、肛门有坠胀感等,有的患者伴有脓血便和腹膜刺激症等先兆症状,应考虑有吻合口瘘可能;这时如引流管观察到浑浊粪样物排出,基本可断定出现吻合瘘。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吻合口瘘是结直肠术后主要而可怕的并发症,不仅增加术后患病率与病死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花费,而且可能增加肿瘤局部复发率,缩短患者生存期。
环形吻合器、双吻合技术的出现,腹腔镜手术的推广,使直肠低位(距肛缘7cm 以下)、超低位(距肛缘3cm以下)吻合变得可行,提高了保肛率。
但根据不同文献报道,吻合口瘘发生率可高达24%[1]。
如何有效地防治吻合口瘘至关重要,本文对吻合口瘘的防治措施作相关综述。
1 吻合口瘘的定义与分级吻合口瘘的表现多样,轻者无症状体征,重者出现腹膜炎危及生命。
为了规范文献对吻合口瘘的报道,2010年直肠癌国际研究小组对吻合口瘘进行定义与分级[2]。
吻合口瘘为在结直肠或结肠肛管吻合部位肠壁完整性的缺陷,这导致管腔内外相通。
吻合口周围的盆腔脓肿也被认为是瘘。
根据患者症状及临床干预措施的不同,分为:A级:不需要积极治疗干预。
患者无临床症状,引流物可为混浊或粪汁样物质,实验室检查无异常,瘘口可被数字X线对比灌肠发现。
B 级:需要积极的治疗干预,但不需再次剖腹手术。
常需应用抗生素,影像学指引下行盆腔或经肛管引流。
患者感到轻中度痛苦,腹痛,腹胀,引流混浊、脓性、粪汁样液体,白细胞、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升高,通常需行X 线对比灌肠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
C级为需要再剖腹手术处理。
患者病情严重,出现腹膜炎体征,引流脓性、粪汁性物质,白细胞、CRP明显升高,CT可见吻合口周围积液。
2 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吻合口瘘的发生受局部血供、张力、感染等影响,其危险因素存在于术前、术中、术后整个过程,文献报告过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年龄、性别、吸烟、糖尿病、营养状况、心衰、术前放化疗、病理缓解情况、肿瘤位置、麻醉评分、肠道准备、激素、腹部手术史;术中: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钉夹长度、淋巴转移、手术方式、造瘘、吻合方式、吻合位置、击发吻合次数、环形吻合器直径、纤维蛋白胶应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盆腔引流;术后:水电解质紊乱、淋巴管密度、围手术期72h内静脉补液量大于8L、术后第3d低胃肠肌电图、肿瘤分期、血管加压药等等[3,14,18,28]。
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循证护理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在致病因素、发生率、治疗方案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
为此,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需要针对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循证护理。
一、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指与患者自身身体状况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营养状况等。
其中,老年人、男性、BMI过高或过低、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个人因素,均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高发因素。
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人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和健康计划,增加营养摄入,减少环境刺激,同时还需要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等指标。
二、手术因素手术因素包括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部位等因素,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具有较大影响。
前人研究表明,直肠癌保肛手术、手术时间过长、术中大出血等因素均易导致吻合口瘘的发生。
因此,护士需要认真协助医师进行手术前评估和手术操作,以减少手术时间和避免术中出血等风险因素的发生。
三、术后因素术后因素包括腹部压力、术后感染、饮食管制等因素,对吻合口瘘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腹部压力是指腹壁肌肉张力过大,可导致吻合口张力不断增加,从而促成口瘘的发生。
为此,护士需要注意降低患者腹部压力,提供适当的体位和运动康复训练。
此外,术后感染也是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诱发因素之一。
护士需要重视术后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同时,制定科学的饮食管制方案,避免腹泻等不适症状,也是预防吻合口瘘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需要综合考虑个人因素、手术因素和术后因素等多种因素,采取科学的循证护理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相关指标、降低腹部压力、规范手术操作、预防术后感染等。
护士应对患者进行系统、细致的护理,并提供相应的教育指导,使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直肠癌手术预防吻合口瘘的护理发表时间:2012-10-19T16:45:52.3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6期供稿作者:孙萍陈继贵汪俊芳[导读] 预防感染、降低吻合口压力等措施的采用是降低直肠癌手术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孙萍陈继贵汪俊芳(通讯作者) (武汉市第八医院手术室 430010)【摘要】针对直肠癌手术吻合口漏发生原因,制定了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规范化、程序化的手术及护理技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结直肠吻合口漏的发生。
预防感染、降低吻合口压力等措施的采用是降低直肠癌手术结直肠吻合口漏发生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吻合口瘘护理吻合口瘘是直肠癌术后最重要的并发症。
它不仅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再次手术的痛苦,更是增加术后30天的死亡率和局部复发率[1]。
本文报道我院自2006.1.1-2010.6.30行直肠癌根治术543例,由于手术操作精细规范,注重围手术期护理,使吻合口瘘的发生大为降低,由2006年的5.8%逐年降低至几无吻合口瘘的发生[2] ,全组仅发生吻合瘘1.28%,低于文献报道水平,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05例,女性238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58.7岁。
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3~6cm 131例,6~10cm 314例,10~15cm98例。
1.2 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全组发生吻合口瘘7例(1.28%)。
从发生瘘的时间和当时的伴随情况分析,只有2例可以认为是患者的自身因素,即营养不良、肺部感染导致的吻合口瘘。
其余5例可以认为是手术及护理细节欠妥等非患者的自身因素导致的。
2 护理众多学者进行了吻合口瘘危险因素的诸多研究,迄今一直认为吻合口血运不良、吻合口张力大、局部感染、全身营养差等患者自身因素是吻合口瘘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的研究认为:作为非患者自身因素的手术技术及护理因素可能是结直肠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
摘要:直肠癌术后造瘘口护理是患者康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直肠癌术后造瘘口的护理措施,包括皮肤护理、饮食管理、心理支持、造口观察和日常维护等方面。
一、皮肤护理1. 清洁:保持造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术后每日至少清洁两次,使用温水和中性肥皂,轻轻擦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
2. 造口底盘更换:根据造口分泌物量,定期更换造口底盘。
更换时,注意清洁造口周围皮肤,避免残留物。
3. 皮肤保护:使用造口粉或造口膏保护皮肤,减少肠液对皮肤的刺激。
若出现皮肤破损或炎症,应及时就医。
4. 定期扩造口:预防造口狭窄,定期用手指轻轻扩造口,方法要正确,避免造成损伤。
二、饮食管理1. 饮食原则:术后初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避免高脂肪、辛辣、刺激性食物,以防腹泻和便秘。
2. 饮食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饮食量,避免过饱。
少量多餐,有利于消化吸收。
3. 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三、心理支持1. 建立良好的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提供心理支持。
2.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造口护理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
3. 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增强其自信心。
四、造口观察1. 观察造口肠黏膜:注意观察造口肠黏膜的颜色、质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观察造口分泌物:观察分泌物颜色、性质和量,了解肠道功能。
3. 观察造口底盘:观察底盘的贴合情况,防止渗漏。
五、日常维护1. 造口袋使用:正确使用造口袋,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渗漏。
2. 造口底盘更换:定期更换造口底盘,保持清洁、干燥。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病情变化。
4. 适应造口生活:指导患者适应造口生活,调整生活习惯。
六、总结直肠癌术后造口护理是一个长期、系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努力。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与护理摘要】总结了32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与护理。
措施主要包括禁食、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理应用抗生素;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或甲硝唑经骶前引流管冲洗、保持引流通畅的负压吸引;应用生长抑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等,28例(87.5%)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4例(12.5%)吻合口瘘行结肠造口术后治愈。
及时发现并处理对吻合口瘘的治愈至关重要。
【关键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瘘;治疗与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0-0280-03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消化道癌症发病率的第二位,国内低位直肠癌占整个直肠癌发病比例约65%~75%。
随着手术技术的改进,吻合器等手术器械的应用,使许多低位直肠癌、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成为可能,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 吻合口瘘的发生不仅影响伤口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经济费用,还造成患者身心痛苦,若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
因此,正确诊治和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6月~2014年12月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术468例,其中男320例,女148例,年龄43~82岁,平均61.3岁。
肿瘤下缘与肛缘距离为4~8cm,所有病例术前肠镜下活检病理确诊为直肠下段癌。
术后32例发生吻合口瘘,男23例,女9例。
1.2 吻合口瘘发生时间及主要表现本组吻合口瘘发生于术后3~14d,其中发生于术后3d 3例,术后5~8d 24例,术后10d 4例,术后14d 1例。
临床表现为术后体温正常3~5d后再度升高或持续低热或高热不退;血象检查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出现腹胀、腹痛,肛门坠胀感,部分患者有便血或腹膜刺激症表现;引流管一般先有少量淡红色浑浊物排出且引流量增加,大部分患者接着有粪便样物排出,有时有气泡溢出。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护理作者:李小斌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30期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双吻合器技术低位保肛手术的护理体会。
方法回顾性调查了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实施该术后的护理特点,阐述用双吻合器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充分的肠道准备、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卧位及活动指导、吻合口瘘观察与护理、出院指导等内容。
结果60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的愈合均一次成功。
术后出现吻合口瘘2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结论根据双吻合器技术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吻合口瘘;预防及护理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好发部位为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占全部直肠癌的
3/4。
保肛手术是低位直肠癌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吻合口瘘是低位保肛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使用双吻合器技术行低位保肛手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2.5%~6.6%,而手法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5%~10%[1]。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明显增高。
近年来由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观念的引进并在临床上实施,双吻合器的应用,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广泛开展,使得更低位的直肠癌患者肛门得以保留,但低位直肠癌手术后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也显著增加。
达州市中心医院普外科自2005年起使用双吻合器为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保肛手术,效果满意。
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07年1月在本院实施双吻合器的患者60例。
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25~73岁,平均(48.30±5.62)岁。
出现症状时间1个月~1.5年,平均(5.6±4.9)个月。
肿瘤位置距肛门4~8 cm,平均(5.2±0.9)cm。
所有病例术前肠镜下活检病理确诊。
大体形态分型:隆起型28例,溃疡型23例,浸润型9例。
组织学类型:高分化腺癌24例,中分化腺癌中28例,低分化腺癌6例,黏液腺癌2例。
临床分期:接Dukes病理分期A期13例,B期35例,C期12例。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例(3%)无死亡病例,60例均痊愈出院。
2 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均在全麻后使用双吻合器技术施行保肛手术,手术要点是充分游离直肠后,用残端闭合器封闭远侧直肠拟切除线,经腹切除癌肿,近端结肠置入环形吻合器砧板,再用环形吻
合器经已封闭的直肠断端戳孔,与近端结肠进行对端吻合。
此术式癌肿远端直肠应切除2 cm,吻合所需长度1 cm,因此对吻合器技术,一般来讲适用于肿瘤距肛缘4~6 cm以上或肛门直肠环以上2~3 cm以上的直肠癌,吻合口位于肛门直肠环以上。
与单吻合器法相比,双吻合器技术避免了直肠远侧断端做荷包缝合的困难,使吻合口位置可以更靠近肛侧1~2 cm。
由于完整保留了肛门括约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良好,是目前最理想的保肛根治术。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①解释直肠癌的病因和临床表现;②解释低位直肠癌用双吻合器技术保肛率高;③介绍手术成功的病例,请术后痊愈的患者现身说法,以增强患者的安全感、信任感和治疗信心;④寻求支持系统,尤其是患者亲友的情感支持和经
济支持。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60例患者焦虑、恐惧明显减轻,能积极配合手术。
3.2 肠道准备充分的肠道准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本组60例术前3 d进流质少渣饮食,口服缓泻剂番泻叶,同时口服甲硝唑0.4 g,3次/d,以抑制肠道内细菌,并补充维生素K。
术前1 d 16:00给予20%的甘露醇250 ml加5%的葡萄糖氯化纳750 ml于半小时内口服完。
按医嘱,静脉补充电解质,术前晚22:00禁食水。
若大便有渣或未清亮,须清洁灌肠。
3.3 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外科住院患者中的50%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2]。
通常表现为蛋白质和热量摄入均不足,而营养不良越严重,手术合并症及死亡率越高。
低位直肠癌患者由于大便时困难,进食量不自觉减少,加上疾病的消耗,营养不良尤为严重。
因此要积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术前鼓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营养、无渣、流质饮食,术后根据患者的经济状况,一般术后肠外营养5 d。
3.4 卧位及活动指导患者可以取平卧位,侧卧位,低半卧位,避免坐位,以保证引流通畅,鼓励患者术后6 h开始床上活动,一般情况较好,7 d后拔除尿管及引流管后可下床活
动,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肠蠕动,防止肠粘连、肠梗阻的发生。
3.5 吻合口瘘观察及预防术后吻合口瘘多发生在7 d左右[3],密切观察有无发热,腹痛及盆腔引流液的性状(有无粪样),预防措施如下。
(1)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有直肠引流管(粗硅胶管),细硅胶管,骶前引流管,胃管,尿管,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其引流通畅,防止其折叠、扭曲、受压、堵塞,记录引流量及引流液的性质。
①经细硅胶管滴入甲硝唑100 ml或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次/12 h,20滴/min,3~5 d,本组18例静脉滴注5 d,15例静脉滴注6 d,25例静脉滴注7 d,例静脉滴注15 d拔出,1例静脉滴注20 d拔出;②直肠引流管(即粗的硅胶管)放置的目的是降低肠腔内压力,引流经细硅胶管滴入的甲硝唑液、肠液、大便,还可保持肛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③术后放置骶前引流管的目的是彻底引流出盆腔内积血、积液,预防吻合口瘘[4]。
所接负压引流袋不宜超过切口平面高度,如需抬高,应先夹闭引流管,并更换负压引流袋,以防引流液逆流入体内而引发感染,一般术后第1天引流量最多,为血性,多数在100~400 ml之间,以后逐渐减少,第3天大部分患者引流为淡血性或淡黄色且引
流量250 ml,如短期内出现引流液过多且为新鲜血液,提示可能有出血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如颜色转为浑浊脓性,并含有粪便,则提示发生吻合口瘘。
本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25例8 d 拔管,16例9 d拔管,17例10 d拔管,1例17 d拔管,1例21 d拔管;④胃管在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出,一般3~4 d;⑤留置尿管期间,保持尿管相流通畅,定时夹闭尿管,每天行尿道口护理次,一般7~10 d拔出尿管。
(2)术后肠蠕动恢复后,即可给予进食流质饮食,如汤、米汤等,如无异常逐渐过度至半流质无渣饮食,术后1个月才可进普食。
进食后应注意肛门排便情况,防止过干或过稀,正确饮食能有效的控制大便次数,预防吻合口瘘的发生。
(3)术后7 d内避免取端坐位或长时间下蹲位,以免增加腹压和吻合口的张力,术后7~10 d禁止灌肠,防止吻合口水肿张力增加。
3.5 吻合口瘘的护理本组1例发生在术后5 d,1例发生在术后7 d,骶前引流出粪便样物,患者全身均无中毒症状,均采取保守治疗,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补液、间断输白蛋白或静脉营养,充分引流骶前漏出物。
经细硅胶管滴入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行骶前冲洗,冲洗时需注意冲洗量及速度适宜,不能过多过快,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骶前置双管引流要注意进出量是否平衡,如进入多,引流出少或患者诉腹胀及其他不适,应立即停止冲洗,并报告主管医师,协助查找原因,经上述方法处理后,患者经1周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无吻合口狭窄及肛周脓肿等其它并发症发生,吻合口瘘发生至出院10~15 d。
3.7 出院指导①活动:患者可做日常活动,术后1~3个月内禁止参加重体力劳动,负重应小于10 kg,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5],如用力咳嗽,打喷嚏或用力大便等;②饮食:少量多餐,进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忌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戒烟酒;③肛门括约肌锻炼:先收缩后放松括约肌,每天做50次左右;④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
便,同时保持肛门清洁卫生;⑤定期来院复查,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等。
4 小结
双吻合器技术的应用使更低位的直肠癌的保肛成为可能,但是这增加了吻合瘘的发生率[6],正确的选择吻合口瘘的处理方法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密切
观察病情,尤其要加强吻合口瘘的观察与护理。
参考文献
[1]张洪伟,王京华,王为忠,等.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吻合口瘘9例的原因及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2):1139-
[2]郭桂芳,姚兰.外科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2-
[3]张合成.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及护理.护理研究,2004(18):27-
[4]雷建,黄烔强.超低直肠癌保肛手术疗效评价.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9):778-
[5]章守峰.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9例的原因及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12):1139-
[6]赵广法,师英强,英善兢.直肠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和对策.肿瘤,2004,24(6):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