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33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核性脓胸长期不愈,容易形成纤维板.是以脏壁两层胸膜上纤维板肥厚(以壁层为主),肺受压或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支瘘)等为主要病理改变.是内科无法根治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才能彻底的治愈疾病。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从胸壁和肺组织表面剥离增厚的纤维板,解除其对肺组织和对胸壁的固定,从而使肺的通气功能及胸廓的呼吸运动得以恢复,保持胸廓的正常形态。
我院自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结核性脓胸患者315例,均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179例,女136例,右侧203例,左侧112例,有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年龄19~74岁。
其中19~40岁86例,41~60岁168例,61~74岁61例。
患者多居住在农村,以往有肺炎、肺结核等病史,经当地医院诊治,保守治疗,反复发作,后来本院诊治为结核性脓胸。
2. 术前准备病人准备:外科手术和麻醉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可使患者术前产生各种不同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患者精神压力比较大,应对患者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手术前1 d 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各项化验结果,收集资料,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机能状况,讲解术前心理状况对麻醉、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合理解释、善意劝导,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和忧虑心理,使患者顺利地接受手术。
物品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常规手术物品外加胸科包、氩气电刀、长彭氏电刀、双氧水、血管缝线等特殊用物。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环境和室内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也是保障手术和麻醉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巡回护士检查吸引器、电刀等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并了解术者喜好及病情需要准备特殊器械和用品。
3. 手术配合及术中护理3.1 病人入室:做手术的患者思想负担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病人,用尊重病人人格的礼貌语言。
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3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
结果:26例患者成功行全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
1例转开胸治疗。
结论:胸腔镜下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适合胸膜增厚在1.0cm以下,胸膜无明显钙化的患者。
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胸腔镜包裹性胸膜炎;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30例包裹性胸腔积液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
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46岁。
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25例,慢性脓胸患者5例。
合并有糖尿病患者8例。
25例接性胸炎患者19例患者胸膜增厚在1cm以内,胸膜无钙化。
6例患者胸膜钙化,胸膜纤维板增厚在1cm以上,胸膜增厚最大直径约2.0cm。
30例患者病程在1-18月,平均病程3.5个月。
方法所有患者行双腔管麻醉,健侧卧位。
通畅以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为探查孔,第6肋间腋前线和腋中线之间为第一操作孔。
根据胸腔镜探查及粘连程度决定第二操作孔的位置,多数在第5肋间腋前线。
探查孔探查胸腔内壁层纤维板粘连不紧密,可用小纱布球钝性分离,游离,电凝纤维条索。
向第一操作孔方向钝性分离纤维板。
打通操作孔及第一操作孔后在决定第二操作孔的位置,以方便手术为主。
若胸腔镜探查见胸膜闭锁,胸腔镜无法探入胸腔。
可用手指钝性分离胸膜,第二操作孔和探查孔的直径距离以2个食指的长度为宜,打通后尽量向周围游离,可用卵圆钳加小沙球向周围游离,注意避免损失纤维板增生血管引起大量渗出。
结果26例患者成功行全胸腔镜下胸膜纤维板剥脱术,3例患者行胸腔镜下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其中2例为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1例为慢性脓胸患者,胸膜纤维板厚度均超过1cm,部分胸膜纤维板钙化。
1例转开胸治疗,该患者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膜腔钙化,粘连紧密无法分离,而且术中出血较多,转为常规开胸治疗。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数种手术方式中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应列为首选,是治疗慢性脓胸最理想的术式,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消灭脓腔和恢复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是否能有效消灭脓腔,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适应症慢性脓胸,病程已经3个月左右,脓腔较大而肺膨胀受限,肺压缩50%以上,肺不能复张者结核性脓胸,病期超过1 年,胸膜增厚,肺膨胀受限;机化性血胸,病期1个月左右,肺膨胀受限。
慢性脓胸脓液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每天脓液量在50ml以内肺内无广泛病变无广泛纤维性改变、无空洞、无支气管扩张及狭窄、无大的支气管胸膜瘘术前1.体位:侧卧位2.向病人交代手术的相关情况,家属签字3.身体状况:应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和贫血、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咳嗽,保持呼吸道的引流通畅,从而有效的防治呼吸道吸入感染。
4.手术准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双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5.摄胸部正、侧位X射线片6.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1、切口:根据脓腔(充满脓液的空隙、通常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脓腔中部的肋骨作后外侧切口,切除次根肋骨,如果是全脓胸应切除第六肋骨2、常规消毒,铺无菌巾3、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浅筋膜、深筋膜)、将其向切开两侧分离、切断附着于胸骨上的胸大肌,显露出肋骨。
4、切开肋床(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后动脉、肋间后静脉、肋间神经)5、从切口的肋骨床下找到胸膜外层(壁胸膜),从胸膜外层分离纤维板。
严格沿边界剥离,避免大出血。
准确估计脓肿位置、大小以决定分离范围,先分离疏松(纵膈处)出血少的部位,后分离粘连紧密(隔肌区)、出血多的部位,有时交替进行,边分离、边用干纱垫或热纱布压迫剥离部位,动作要缓慢,活动性出血点可电烙止血;全脓胸因体积大、操作不方便或纤维板增厚无法分离时,可用纱布垫保护术野,打开脓腔,清除内容物,刮净肉芽,对脓腔进行消毒,根据脓腔大小剥除或剪去脓腔壁;6、胸膜外剥离到达一定范围后,放入撑开器有助于进一步像脓腔上下部分离7、分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迷走神经、膈神经、奇静脉、无名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等。
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目的对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慢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选取在我院采用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进行治疗的43例慢性脓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本组4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无死亡病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
结论改良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pleural fibreboard peeling technique through analyzing the applic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yothorax. MethodsImproved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adopted pleural fibreboard stripped surgery for treatment of 43 cases of chronic pyothorax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43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urgery, 7.0%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no death cases, the clinical total effective rate 100%. ConclusionThe improved treatment of pleural fibreboard stripped chronic pyothorax curative effect significantl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Improved pleural fibreboard stripping technique; Surgery; Chronic pyothorax急性脓胸为胸腔外科常见的胸部感染性疾病之一,若不及时彻底根治则易转变为慢性脓胸[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