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手术配合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手术配合及护理结核性脓胸长期不愈,容易形成纤维板.是以脏壁两层胸膜上纤维板肥厚(以壁层为主),肺受压或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支瘘)等为主要病理改变.是内科无法根治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才能彻底的治愈疾病。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从胸壁和肺组织表面剥离增厚的纤维板,解除其对肺组织和对胸壁的固定,从而使肺的通气功能及胸廓的呼吸运动得以恢复,保持胸廓的正常形态。
我院自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结核性脓胸患者315例,均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179例,女136例,右侧203例,左侧112例,有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年龄19~74岁。
其中19~40岁86例,41~60岁168例,61~74岁61例。
患者多居住在农村,以往有肺炎、肺结核等病史,经当地医院诊治,保守治疗,反复发作,后来本院诊治为结核性脓胸。
2. 术前准备病人准备:外科手术和麻醉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可使患者术前产生各种不同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患者精神压力比较大,应对患者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手术前1 d 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各项化验结果,收集资料,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机能状况,讲解术前心理状况对麻醉、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合理解释、善意劝导,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和忧虑心理,使患者顺利地接受手术。
物品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常规手术物品外加胸科包、氩气电刀、长彭氏电刀、双氧水、血管缝线等特殊用物。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环境和室内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也是保障手术和麻醉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巡回护士检查吸引器、电刀等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并了解术者喜好及病情需要准备特殊器械和用品。
3. 手术配合及术中护理3.1 病人入室:做手术的患者思想负担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病人,用尊重病人人格的礼貌语言。
胸膜剥脱术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作者:王洋来源:《中国医药科学》2014年第22期[摘要] 目的探讨胸膜剥脱术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方法对53例胸膜剥脱术后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
结果 53例患者中,有1例于术后6h进行剖胸探查止血术,1例乳糜胸,术后8d出现。
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结论胸膜剥脱术后要认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引流量,同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关键词] 胸膜剥脱术;病情观察;护理[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2-137-03胸膜剥脱术亦称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包裹性胸膜炎,结核性脓气胸膜较理想的手术方法[1],一般采取脏层胸膜或壁层胸膜剥术,术中剥离纤维板范围较大,患者出血多。
撕破肺表面时可造成严重漏气。
手术时间长,创伤重,术后并发症多。
因此,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尤为重要[2]。
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院采用胸膜剥脱术治疗包裹性胸膜炎,结核性脓气胸53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16~74岁,平均45.6岁。
其中,包裹性胸膜炎20例,结核病脓气胸33例。
本组并发症:内出血1例,乳糜胸1例。
1.2 方法53例均采用患侧胸膜剥脱术,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均选用敏感性抗炎药治疗半个月,四联以上敏感性抗结核药物规律抗痨治疗1年以上。
2 结果患者中,52例一次手术治愈,胸片显示肺膨胀良好。
1例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二次开胸术后止血后治愈出院;1例乳糜胸,延长拔管时间,保守治疗后治愈出院。
3 病情观察与护理3.1 一般病情观察患者术毕回病房,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
去枕平卧位6~8h,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2~4L/min。
同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发绀,若血氧3.2 胸腔闭式引流量的观察3.2.1 主要观察胸腔引流量的量、颜色、性状,并准确记录。
阐述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摘要】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胸外科大型手术之一。
是结核性包裹性脓胸较理想的治疗手段[1]。
具有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高危性强。
因此,要求提高手术室护士,熟悉掌握围手术期护理特点,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纤维板;剥脱术;围手术期护理1 临床资料我院2005年1月——2012年10月,共做胸膜纤维板剥脱术168例,男性117例,女性51例,年龄10-71岁,青壮年较多。
左侧74例,右侧94例。
一次性治愈164例,胸壁漏4例,经反复换药治愈。
2 病理改变结核菌在胸膜下干酪样病灶破裂感染,引起脏层和壁层胸膜充血、水肿、渗出,纤维蛋白逐渐增多,沉着与脏层和壁层胸膜表面,形成纤维膜。
初期质软薄脆,后期增厚形成纤维板甚至钙化,有大量的肉芽组织和纤维组织形成,使肺部受压,造成呼吸困难。
实施手术清除脓腔和纤维板,恢复肺功能。
3 制定护理措施3.1 术前护理3.1.1 心理护理患者长期用药效果不佳,极易对疾病恐惧、焦虑。
并干扰手术和麻醉等的顺利实施,增加术后并发症。
因此,护士运用语言技巧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恐惧及焦虑的症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及手术后转归、手术时机。
错过时机,可造成病变内穿引发肺损害;病变外穿造成胸壁脓肿,同时,护士耐心解答患者,并介绍相关手术的各项事宜。
为患者介绍手术成功病例。
使之,能端正心态,配合手术。
3.1.2 训练指导①呼吸训练指导:劝患者戒烟,吸烟可使支气管内分泌物增多、滞留,增加呼吸道感染。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肺功锻炼和有效咳嗽的必要性。
指导鼓励患者进行腹式呼吸、缩唇式呼吸等深呼吸运动。
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方法,反复深吸气两次,用腹部带动胸腔,由下至上、由轻至重咳嗽,使滞留的分泌物向上运动咳出,防止术后呼吸道堵塞、肺内感染、肺不张。
②训练指导患者床上排便,有引流管时翻身方法,床上做上下肢活动方法,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护理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1T08:25:08.91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4期作者:周琴[导读] 目的:分析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护理价值周琴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贵州贵阳 550000【摘要】目的:分析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的护理价值。
方法:收治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需实施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患者90例,通过计算机软件分组,将患者划分为2个小组。
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探究组45例:开展围术期综合护理服务:比对不同方案护理效果差异性。
结果:探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7.78%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
结论:围术期综合护理应用于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满足临床护理需求,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慢性脓胸;护理价值慢性脓胸主要是由于急性脓胸未能及时有效治疗、脓液引流不当、病情反复不愈,从而逐渐发展形成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其消瘦、贫血等症状,严重脓胸患者甚至可能导致慢性的全身中毒[1]。
临床上,大多数慢性脓胸患者需要手术治疗,而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作为首选方式,可以清除脓腔,最大程度上恢复肺功能。
但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低,生活习惯差,影响预后效果,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开展呼吸功能训练,从而达到康复的治疗目的。
因此,本文就针对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分析围术期综合护理的应用价值。
1基础资料与方法1.1 基础资料收治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我院需实施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慢性脓胸患者90例,通过计算机软件分组,将患者划分为2个小组。
对照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6.87±1.50)岁;结核性脓胸33例,化脓性脓胸12例;病程4个月~13年;探究组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46.89±1.52)岁;结核性脓胸31例,化脓性脓胸14例;病程3个月~13年;两组基线数据实施比较,无差异性(P>0.05)。
一、概述剥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广泛应用于外科、妇产科、骨科等多个领域。
术后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针对剥脱手术术后护理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二、术前准备1. 了解患者病史、过敏史、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做好术前沟通。
2. 指导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
3. 做好皮肤准备,包括剃毛、清洁、消毒等。
4. 告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以及术前用药。
5. 术前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三、术后护理1.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换药,预防感染。
(3)拆线前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 药物护理(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遵医嘱给予止痛药,减轻患者疼痛。
(3)遵医嘱给予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4. 活动与体位(1)术后6小时内,患者应保持平卧位,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等。
(2)术后6小时后,患者可下床活动,但应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3)根据手术部位,指导患者采取适当体位,如头部抬高30°~45°,有利于伤口愈合。
5. 饮食护理(1)术后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瘦肉、鸡蛋、鱼、蔬菜、水果等。
(2)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6. 心理护理(1)关心患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2)讲解术后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疑虑。
7. 并发症观察与处理(1)观察患者有无出血、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四、出院指导1. 术后3~7天复查,了解伤口愈合情况。
2. 按医嘱继续服用药物,如抗凝药物、抗生素等。
3.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4. 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在数种手术方式中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应列为首选,是治疗慢性脓胸最理想的术式,治疗原则:是消除感染,消灭脓腔和恢复肺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是否能有效消灭脓腔,则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适应症慢性脓胸,病程已经3个月左右,脓腔较大而肺膨胀受限,肺压缩50%以上,肺不能复张者结核性脓胸,病期超过1 年,胸膜增厚,肺膨胀受限;机化性血胸,病期1个月左右,肺膨胀受限。
慢性脓胸脓液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每天脓液量在50ml以内肺内无广泛病变无广泛纤维性改变、无空洞、无支气管扩张及狭窄、无大的支气管胸膜瘘术前1.体位:侧卧位2.向病人交代手术的相关情况,家属签字3.身体状况:应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和贫血、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鼓励患者咳嗽,保持呼吸道的引流通畅,从而有效的防治呼吸道吸入感染。
4.手术准备: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进行(气管双腔插管,静脉复合麻醉)5.摄胸部正、侧位X射线片6.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1、切口:根据脓腔(充满脓液的空隙、通常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的位置和范围,通过脓腔中部的肋骨作后外侧切口,切除次根肋骨,如果是全脓胸应切除第六肋骨2、常规消毒,铺无菌巾3、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浅筋膜、深筋膜)、将其向切开两侧分离、切断附着于胸骨上的胸大肌,显露出肋骨。
4、切开肋床(肋间外肌、肋间内肌、肋间后动脉、肋间后静脉、肋间神经)5、从切口的肋骨床下找到胸膜外层(壁胸膜),从胸膜外层分离纤维板。
严格沿边界剥离,避免大出血。
准确估计脓肿位置、大小以决定分离范围,先分离疏松(纵膈处)出血少的部位,后分离粘连紧密(隔肌区)、出血多的部位,有时交替进行,边分离、边用干纱垫或热纱布压迫剥离部位,动作要缓慢,活动性出血点可电烙止血;全脓胸因体积大、操作不方便或纤维板增厚无法分离时,可用纱布垫保护术野,打开脓腔,清除内容物,刮净肉芽,对脓腔进行消毒,根据脓腔大小剥除或剪去脓腔壁;6、胸膜外剥离到达一定范围后,放入撑开器有助于进一步像脓腔上下部分离7、分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损伤迷走神经、膈神经、奇静脉、无名静脉(头臂静脉)、锁骨下静脉等。
胸膜剥脱术1. 适应症胸膜炎治疗半年以上,已成为慢性脓胸;慢性脓胸已经得到基本控制,每天脓液量在50ml以内,但脓腔依然存在,脓液持续不断;肺内无广泛病变,无纤维化改变,无空洞,无支气管扩张及狭窄,无大的支气管胸膜瘘的慢性脓胸均可行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胸膜剥脱术适用于:1、慢性脓胸肺内无病灶,无广泛的肺纤维性变,剥除脏层纤维板后,估计肺组织能扩张者。
2、慢性脓胸无结核性支气管炎、支气管狭窄、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胸膜瘘者。
3、机化性和凝固性血胸。
4、特发性胸膜纤维化。
2. 禁忌症1、结核性脓胸并有活动性肺结核或伴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一般不宜此手术。
2、患者身体虚弱,全身情况差,不能承受手术创伤者。
3. 最佳时间当前手术最佳时间谨遵医嘱。
4. 术前准备1、根据脓腔的位置、范围,通过脓腔中部的肋骨作后外侧切口,切除此根肋骨,如为全脓胸应切除第6肋骨。
2、切开肋床及壁层胸膜纤维板,进入脓腔,吸尽脓液。
3、于脏层纤维板表面"十"字形切开,在脏层纤维板与肺表面之间隙钝性分离,肺即可向外膨出。
4、以剥离子或示指轻柔分离肺表面纤维板,边剥离边切开,力求彻底切除肺表面上的任何纤维带并尽量避免损伤肺组织,使肺组织能充分松解复张。
5、对局部难以剥离的纤维板,可将其旷置于肺表面,以避免肺组织的损伤。
6、对肺表面的支气管瘘管可做局部切除,荷包或褥式缝合。
7、如有可能,应将膈面的纤维板一并剥除。
操作中要注意仔细止血。
8、冲洗胸腔,于腋中线与腋后线之间,切口下两肋间置胸腔闭式引流。
如全脓胸者,则应在第8肋间和锁骨中线第2肋间分别置胸腔闭式引流。
5. 术前注意暂无可参考资料。
6. 手术步骤1、经第5或第6肋骨床入胸,上下兼顾,便于胸顶和后肋膈角同时解剖分离。
2、切除肋骨,切开骨膜,进入胸膜外层,用弯剪刀或手指做钝性分离。
胸膜外剥离至能插入肋骨牵开器为止。
增厚的壁层胸膜表面常有肋骨压迹。
在剥下的胸膜表面如有肌肉纤维,应及时纠正剥离界面,以防损伤胸膜外的血管神经,特别是后面的奇静脉、胸导管和食管,上面的锁骨下动静脉和纵隔面上的膈神经、喉返神经和上腔静脉等重要结构。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手术配合及护理
结核性脓胸长期不愈,容易形成纤维板.是以脏壁两层胸膜上纤维板肥厚(以壁层为主),肺受压或伴有支气管胸膜瘘(支瘘)等为主要病理改变.是内科无法根治的,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开胸手术,才能彻底的治愈疾病。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从胸壁和肺组织表面剥离增厚的纤维板,解除其对肺组织和对胸壁的固定,从而使肺的通气功能及胸廓的呼吸运动得以恢复,保持胸廓的正常形态。
我院自2008年1月一2012年12月共收治结核性脓胸患者315例,均采用胸膜纤维板剥脱手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179例,女136例,右侧203例,左侧112例,有全脓胸和局限性脓胸,年龄19~74岁。
其中19~40岁86例,41~60岁168例,61~74岁61例。
患者多居住在农村,以往有肺炎、肺结核等病史,经当地医院诊治,保守治疗,反复发作,后来本院诊治为结核性脓胸。
2. 术前准备
病人准备:外科手术和麻醉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事件,可使患者术前产生各种不同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患者精神压力比较大,应对患者进行安慰支持和鼓励,避免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手术前1 d 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查阅病历,了解病情、各项化验结果,收集资料,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机能状况,讲解术前心理状况对麻醉、手术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正确引导其对疾病的认识。
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给予合理解释、善意劝导,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和忧虑心理,使患者顺利地接受手术。
物品准备:根据手术需要准备常规手术物品外加胸科包、氩气电刀、长彭氏电刀、双氧水、血管缝线等特殊用物。
手术室护士对手术室环境和室内仪器的检查准备工作也是保障手术和麻醉安全十分重要的一环,巡回护士检查吸引器、电刀等仪器性能是否良好,并了解术者喜好及病情需要准备特殊器械和用品。
3. 手术配合及术中护理
3.1 病人入室:做手术的患者思想负担重,巡回护士到病房接病人,用尊重病人人格的礼貌语言。
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职业分别称呼同志、老大爷、小朋友等亲切语言,会使带有恐惧、胆怯、沮丧不安情绪的患者振作起来。
病人会感到温暖、满足,从而产生一种安全感和信赖感,使患者能够从容的进人手术室。
3.2 巡回护士的配合①麻醉配合:手术患者全部实施全身麻醉,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在操作时要争取患者的理解与合作,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情绪稳定。
建立静脉通道,使用静脉留置针和一次性三通开关,便于麻醉医生术中加药。
肺结核手术病人其麻醉均为全身麻醉,为防止因麻醉及术中失血、术中牵拉引起的低血压,麻醉前应建立深、浅静脉两条静脉通道,以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和麻醉状态。
就我们经验而言,还应在术前做好第三条静脉通路的准备工作(包括部位、暴露),一旦需要抢救,可以及时开通,更有效地配合手术。
然后配合麻醉医生行气管内插管,在全身麻醉成功后,麻醉师保护好各种管道,安放手术体位。
术中提高警惕,备好抢救药物。
②手术体位准备:根据不同的病变部位,采取相应的体位。
取侧卧位,注意保护患者,用约束带把各部位固定妥善,注意用软垫保护,防止受压,可预防性的粘贴溃疡贴,并注意保暖。
③防止灼伤:将一次性负极板紧贴腿部肌肉饱满处,保持局部干燥,如负极板潮湿,粘性不足,接触面小,则会造成烧伤,用布单保护好皮肤,避免接触金属物,防止电烧伤。
④术中观察:手术中巡回护士始终陪伴手术患者,应用熟练的业务技术和知识配合手术,了解手术进程,并及时提供术中所用器械与物品。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出血量、血氧饱和度,静脉通路是否通畅等,结核患者往往具有体质差、心肺功能差的特点,所以控制输液速度尤为重要。
患者手术体位是侧卧位,注意观察胸部硅胶软垫是否垫好,四肢关节是否衬垫好、是否处于功能位,避免神经受压。
术毕待拔除气管插管,血压、心率和氧饱和度正常,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清楚后送麻醉恢复室,做好病人生命体征和胸导管、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的交接班。
3.3 器械护士的配合:器械护士提前30 min 刷手上台,整理器械,切皮前与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缝针、纱布、器械等物品,配合消毒手术区皮肤,常规铺无菌巾,接通电刀、吸引器管,再次检查其性能。
手术一般采用第6肋间切口,
常规切开胸壁进胸,然后探查胸腔,多数患者一打开胸腔即有多少不等的脓液溢出,此时要递与医生注射器抽吸部分脓液做培养。
有的由于病程较长一直保守治疗,病灶局限,局部内有大量象豆腐渣一样的干酪,立即递给弯盘,多者可达500~600g,然后根据纤维板形成的程度进行剥离。
个别患者刚刚形成脓苔一样的物质附着在胸壁,故应用刮勺轻轻刮除。
对纤维板较厚者,可用热盐水纱布填塞压迫止血。
术中待剥离完毕彻底止血后,由麻醉师胀肺,检查有无漏气,如有漏气则予以缝合修补,确认无漏气后,用双氧水、温盐水冲洗胸腔。
放置胸管,如局限性脓胸用单套,全脓胸用双套一次性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清点物品无误后逐层关胸,观察胸腔引流管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确认肺膨胀及引流管通畅后,包扎伤口。
为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护士必须熟悉掌握手术步骤及各种器械性能和用途并随时观察手术进程,以便准确无误地配合手术。
手术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术野及器械台干燥、整洁、无菌,暂不用之器械用无菌巾覆盖,尽量减少无关人员走动,以免造成手术台污染。
于手术开始前、缝合前、缝合后,手术结束后严格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物品,做好详细记录。
对术中添加的物品,要记录清楚,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4. 护理体会
开胸手术危险性大,特别是老年人,手术中胸腔大血管的出血及纤维板剥离时的创面出血,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的危险,故台上和巡回护士必须具备较好的抢救技术。
手术配合关键,熟悉患者生理解剖特点,正确掌握手术步骤和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术中做到迅速准确无误的传递。
确保2条静脉通道畅通,严格掌握计算出血量进行输血输液,供给足够的氧气,准备好热盐水,使患者顺利渡过手术关。
送病人回病房时用止血钳将引流管夹紧.避免水封瓶中液体倒流而引起胸腔感染,患者头部置于推车端,随时注意观察呼吸,以便护送中有缺氧、窒息时及时处置。
5. 讨论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回升,慢性结核性脓胸亦逐渐增多.结核性脓胸多由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继发而来,也可由肺结核病灶破裂,脊柱、肋骨和胸骨结核侵及胸腔所致,增厚的纤维板包裹肺组织,肺顺应性严重下降。
胸膜纤维板剥脱术
创伤小,能够较好地保持胸廓的完整性,最大限度保护和改善肺功能,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的首选方法和最佳术式。
我院于2012年9月成立了结核手术室,随着手术病例数的增加,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手术室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