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16
党政领导干部考试试题及答案实践出真知!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内容原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想”、“做”及在想与做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2.实践及其作用内容原理: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科学实践活动。
生产实际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试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提高物质生产和改造社会活动的水平上,使人类能够更合理的从自然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使社会获得全面进步。
3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因此,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实践。
做到理论和实践具体历史的统一。
要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以科学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的改造世界。
4.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内容原理: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
是系统化的真理性认识,它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提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
方法论: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与科学理论的应用,着眼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矿笋锣谚童鹣审委莞校学擐’多9。
∥在改造客观世界中改造主观世界肖安枢《实践论》是毛泽东同志予1937年7胃写成的一篇十分重要斡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蔫佟。
这篇光辉著作所阐明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行统一观,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正在全党开展的“三讲”教育,具有极为黧要的意义。
一、鳌搀诀浚秘实黢豹吴髂瓣嚣史豹统~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全丽系统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科学论断。
他指出,我们的结论是盘观和客观,瑷论和实黢,知颡行的炱络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切离开具俸历史的“志”豹或右的错误思想。
所谓试识和实践盼兵俸的统一,就是籀入稻酶扶谈鬻嗣一定时闯、建点、条件下静实箴裙联系,久稍的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际相符合。
不顾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生搬硬套书本上的条文绒别人的经骏,使现实的生活屈从予书本理论或别人经验,那是教条主义。
如革命战争时期的“左”颏菇线,脱离我嚣攀会实际,残瓷了一定时藏、她点、条停下的实藏,嚣此琴毽没畜成功,反面对攀禽造成了严整损失。
要实瑷认识和窝践的其体统一,就必缀扶国情、省惰、市情簿实际出发,经过调查磷究,得出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据此确定符合实际和实践要求的方针、政策,才能搞好工作,取得成功。
所谓认识和实践的历史的统一,就是指人们的认识耍同不断变化发展的实践相联系、相适应,人们的圭褒麸谈要霹不装变纯发曩鹃客媛实嚣梗褥合。
当客戏实际鹃具转过程淘羲攘移,实残淘熬发展时,入爨的主观认识也要随之而变化。
如果主观认谈仍停留在原来阶段上,认识落后予实践,就会犯思想落詹予实际的错误。
改革开放20年的实践反复证明,这是完全溅确的。
认识朔实践的统一,既是具体的,又照历史的,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一方面,理论(认识)具有普逮缝戆黠格,宅在一定戆实戥基镶上产生爨袋,又囊褶瓣建越越溅采戆实黢麴爨终幢纛掰受缝戆鞭裁,揭示客观辫物的普遍本质、规律能以及实践本身的活动规律。
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一、 逻辑体系
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
改造世界观 统一于 世界观境界 实践 两个境界
改造思想 改造人生观 人生观境界
改造价值观
改造认识能力
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
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
识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改造主观世界
理解:改造客观世界,改造自然界,改造社会,改造思想
运用:运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辩证关系说明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⑵能力方面: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⑶觉悟方面:改造思想的自觉性;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 重点: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难点: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内容、核心。
二、自学提纲
1.举例说明什么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关系? 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2. ⑴、内容:改造自然界
改造社会
内容:
①、改造自己的思想 原因:
方法:
内容:
途径:
③、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思考: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与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之间的关系
回答:“两个文明”建设与“两个改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结果形成精神文明,因而说,两个文明是两个改造的结果和表现,两个改造是两个文明的前提和基础。
世界观境界
4、人生的两个境界
人生观境界
⑵、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关系
3改造自己的(),改造自己的(),改造()
同()的关系。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人类总是在不断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在解释与实践中生存和发展,改造世界的活动从来都是在认识世界的指导下进行的。
马克思主义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强调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一、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关系人类从原始社会就开始认识世界,从畏惧自然到了解自然;人类又在不断地改造世界,从古代的都江堰到现代的三峡工程都蕴含着人类改造世界的智慧。
可以说,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人类了解自然之后不再畏惧,转而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可见认识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毛泽东同志在《自由是必然的认识和世界的改造》一文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但不认识世界就不能改造世界。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改变世界、创造世界也就是人的实践,人类往往先通过征服自然界、改造自然界,向自然界索取自己所需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进而从事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辩证统一的。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对比戊戌变法的失败与抗日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的成功与人民公社运动的破灭,我们发现,改造世界必须在人的认识指导下进行,盲目的认识带来的是盲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造成的则是行动的失败,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行动的成功。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又告诉我们,正确的改造世界可以促进民众更为准确地认识世界。
二、认识改造主、客观世界并重(一)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人类世界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求,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的规律运行的,不可能自动地满足主体的愿望和需要,因而主观和客观就处于矛盾状态之中,例如当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复习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辩证唯物论有关原理、方法论1.世界物质性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3.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另一方面,要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4.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抗拒的。
【方法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5.尊重客观规律性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我们尊重规律的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考政治哲学知识点:唯物辩证法有关原理、方法论(一)联系的观点1.普遍联系原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方法论】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原因和结果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
任何现象都会引起其他现象的产生,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由其他现象所引起的。
【方法论】我们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3.整体和部分的相互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统帅部分;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第二章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第三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真理和价值辩证统一的原理,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统一起来。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获得行动的自由。
这个小节同样讲三个问题。
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辩证统一⒈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⑴人类所面临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主观和客观的矛盾。
这个矛盾内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人的主观意识从本性上毫无遗漏的把握客观世界。
但是客观还是界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自动地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人的主观意识。
其次,人的主观需要只有从客观世界中得到满足,但是客观世界也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主观需要。
不仅如此,客观世界甚至还会阻碍主观需要的满足。
概括起来就是,你想知道的,它不告诉你。
你想要,它不给你。
这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
主观与客观的这种矛盾,只有通过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复认识和不断改造,才能逐渐地得到解决。
因此,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认识世界是人们从观念上把握世界,把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智慧。
改造世界是人们现实地把握世界,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客观事物的结构和形式,使其满足自己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换句话说,认识世界是追求真理的活动;改造世界是实现价值的活动。
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互相促进⑴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和基础。
人们认识世界不仅是为了理解世界,不只是为了对客观事物和现象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更主要的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认识的价值归根结底要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实现。
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并不施行。
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这一点是我们大学生特别要引以为戒的。
改造世界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而且是认识世界的基础。
这一点,我们在本章的第一节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